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092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九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十二卷目录
河间府部纪事
河间府部杂录
河间府部外编
职方典第九十二卷
河间府部纪事
汉武帝时,广川国世宗庙殿上有钟音,门户大开,夜 有光,殿上尽明。
成帝鸿嘉四年,渤海清河水溢。
光武初,清河人赵纲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所在 害。河内李章来清河,设飨会之,遂于席上斩纲,悉歼 其馀党。
更始三年,乐陵人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汉安定 公婴自为宰相,更始遣李松等击破之。
明帝永平六年夏四月,渤海大风,拔树三万馀株。六 月,渤海大风,雨雹。
永平十七年,甘露降于甘陵。
顺帝阳嘉四年,河决平原郡鬲津县。
“桓帝建和元年,甘陵人刘文与南郡妖贼刘鲔交通, 讹言清河王蒜当王天下。事发,捕文、鲔等诛之。” 《后汉书五行志》:“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 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 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 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案此皆谓为政贪也。 “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 聚敛也。“公为吏,子为徒”者,言匈奴将畔逆,父既为军 吏,其子又为卒徒,往击之也。“一徒死,百乘车”者,言前 一人往讨胡,既死矣,后又遣百乘车往。“车班班,入河 间”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间迎灵帝也。“河间姹 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者,灵帝既立,其母永乐 太后好聚金以为堂也。“石上慊慊舂黄粱”者,言永乐 虽积金钱,慊慊常若不足,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梁 下有悬豉,我欲击之。丞卿怒”者,言永乐主教灵帝使 卖官受钱,所禄非其人,天下忠笃之士怨望,欲击悬 鼓以求见。丞卿主鼓者亦复谄顺,怒而止我也。 桓帝延熹九年,渤海妖贼盖登称“太上皇帝”,有玉印、 圭璧、铁券相署置,皆伏诛。
桓帝永康元年八月,六州大水,渤海盗贼。
桓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白盖小车何延延,河间来合 谐,河间来合谐。”案解犊亭属范阳河间县也。居无几 何而桓帝崩,使者与解渎侯皆白盖车从河间来。延 延,众貌也。是时御史刘倏建议立灵帝,以倏为侍中。 中常侍侯览畏其亲近,必当间已,白拜倏泰山太守, 因令司隶迫促杀之。朝野少长,思其功效,拔用其弟 郃致位司徒,此为合谐也。
灵帝熹平二年,饥,赈恤之。
献帝初平二年黄巾贼转寇渤海公孙瓒与战于东 光大破之。
兴平九年,袁谭走保南皮。十年春,曹操攻克之。 献帝建安五年十月辛亥,有星孛于大梁,冀州分野。 魏文帝延康元年夏四月丁巳,饶安县西白雉见。事 闻,赐复田租,仍给渤海百姓牛酒,大酺三日。
齐王正始元年,大旱。
晋武帝泰始三年八月,河间大风,折木。
咸宁二年八月,河间暴风寒冰,陨霜杀谷。
太康六年春三月,河间、易城等六路陨霜,伤麦。 七年十一月庚辰,四角兽见于河间,河间王颙获以 献。
惠帝元康八年,大水。
《晋书五行志》:“洛中童谣曰:‘兽从北来鼻头汗,龙从南 来登城看,水从西来河灌灌数月,河间王等引兵共 诛赵王伦。成都西藩在邺,故曰‘兽从北来’’”;齐东藩在 许,故曰“‘龙从南来’;河间水源在关中,故曰‘水从西来’。” 太安二年庚午,天中裂,有声如雷者三。
《魏书诸帝子孙传》:“叱奴子洪超,颇有学涉。大乘贼乱 之后,诏洪超持节兼黄门侍郎,绥慰冀部。还上言冀 土宽广,界去州六七百里,负海险远,宜分置一州,镇 遏海曲。朝议从之。后遂立沧州。”
明帝太宁元年三月庚戌,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灾,烧 七千馀家,死者万五千馀人。
赵王虎建武四年夏五月大蝗司隶请罪守宰虎曰: “此朕失政所致委咎守宰岂罪己之意邪司隶不进 谠言佐朕不逮而欲妄陷无辜可乎。”
河间人李黑聚众千馀人,攻掠州郡,长乐太守傅颜 讨斩之。
穆帝永和六年,魏主石闵围赵主祇于襄国,姚弋仲遣其子襄救之。石闵。又遣将军胡睦拒襄于长芦,败 还。
秦王坚建元十八年夏五月,蝗不为灾。刘兰讨蝗不 灭,有司请下廷尉。坚曰:“灾降自天,非人力可除。此由 朕之失,兰何罪?”岁大熟。
北魏天兴元年章武诸郡群贼并起拓跋遵率众讨 之。
元帝神瑞二年,荐饥。
文帝延兴三年水清州人封辩聚党自号“齐王”州军 讨平之。
孝明正光二年,葛荣陷沧州,又围相州,众号百万。尔 朱荣率精骑七千,倍道兼行,设伏兵以示不测,身先 陷阵,大破之。擒葛荣,槛送洛阳正法。
熙平中,有妖僧聚众于冀州,自称《大乘相》,率瀛州刺 史宇文福讨平之。
《北荠宣帝》天保元年夏大水遣使赈之。
河清二年,沧州及长城岭下生毛,或白或黑,长四五 寸。
隋文帝仁寿四年,河间柳树无故自枯落。
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窦建德起河间,号《长乐王, 建》号《大夏》。
唐高祖武德四年,刘黑闼反于贝州,攻陷瀛州、观州。 太宗贞观十八年八月,沧州白龙见。
高宗显庆二年五月,沧州大雨雹,中人有死者。 中宗神龙元年,大水。
景龙二年正月,沧州雨雹。二月,有星坠西南,声如雷。 元宗开元二年七月,河北蝗。
四年,景州水中见龙三头。时边外大水,后六日,有风 自龙见处西南来,飞星拔木,半日昼晦。
代宗大历六年春三月,旱。
德宗建中元年,幽、镇、魏、博大雨,易水滹沱横流,自山 而下,转石折木,水高丈馀,苗稼荡尽。
贞元二年春,大饥,斗米万钱。盐山合欢黄瓜生。 宪宗元和十一年,诏绝王承宗朝贡。承宗纵兵四掠, 幽、沧、定三镇皆苦之,上表请发兵讨之。
《唐书李师古传》:“师古以荫累署青州剌史。纳死,军中 请嗣帅,诏起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本军节度使。初,棣 州有蛤𧊶盐池,岁产盐数十万斛。李长卿以州入朱 滔,独蛤𧊶为纳所据以专利。后德、棣入王武俊,纳乃 筑垒德州南,跨河以守蛤𧊶谓之三㲼,通魏博以交 田绪,盗掠德州,武俊患之。师古始袭,武俊易其弱,且” 纳时将无在,乃率兵取蛤𧊶、三㲼,师古使赵镐拒战, 武俊子士清兵先济滴河,会营中火起,士大噪不敢 前,德宗遣使者谕武俊罢兵,师古亦隳三㲼听命。 《程日华传》:日华卒,赠兵部尚书,子怀直擅知留事,帝 以日华故,即拜权知沧州剌史。自入朝,愿析东光、景 成二县置景州,且请刺史。河朔刺史不廷授几三十 年。帝嘉其志,以徐申为景州刺史,升横海军为节度, 擢怀直为留后,明年为节度使。
顺宗永贞元年,旱。
宪宗元和八年,沧州水潦,浸盐山等四县。
十五年,沧州大水。
穆宗长庆三年,度支馈沧州军六百乘,皆为成德军 所掠。
文宗太和二年,魏博诸将乱,横海节度使李祐率诸 州兵击李同捷,拔德州,同捷请降,祐遣大将万洪守 沧州。宣慰使相耆疑同捷诈,自将数百骑驰入沧州, 以事诛洪,取同捷诣京师。初,祐病,闻耆杀洪,大惊,遂 剧。上曰:“若祐死,是耆杀之也。”祐寻薨,赐耆自尽。是年, 河决,坏棣州城。六月,沧州蝗。
三年,河北等处蝗,《草木叶》皆尽。
四年夏旱,沧、景、青、淄大水。流星出《羽林》,长八十馀丈, 灭,有声如雷。
五年夏,螟蝗害稼。
太和八年,卢龙军叛,莫州刺史张庆死之。又莫州军 乱,逐刺史张惟汎。是年,沧、景大雨,水害稼及民庐舍。 僖宗广明元年,无棣人洪霸郎为盗齐、棣间,平卢节 度使安师儒遣王敬武击破之。
昭宗龙纪元年,平卢节度使王敬武卒,其十师范自 称留后,攻陷棣州。
昭宗景福中,沧州城堑中冰有纹,如画大树,花叶纷 敷。
天复三年,朱全忠陷棣州,刺史赵播死之。
后唐庄宗同光四年,沧州军乱,王景戡自为留后。 明宗天成二年,有年斗米十钱。芦台军乱,杀其将乌 震。
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大饥。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大水流民入塞者四十万口诏 所在赈给之。
世宗显德元年,河决东北,破伯禹古堤,浸注齐、棣间。 遣李谷按察堤穴,役徒六万,三十日而毕恭帝初,沧、瀛大水,千里无烟火。
宋太祖建隆元年,棣州河决。
乾德四年,乾宁军卒王进妻一产三男。
开宝六年,棣州兵马殿直傅延翰反,伏诛。七月,历亭 县御河决。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六月,景城县雨雹,雷震死牛、商、 冯翼。秋七月,大水,免租。
五年,景州大雨雹,雷震死人畜甚众。
七年,瀛州等处旱。
雍熙二年八月,瀛、莫二州大水,损民田。
淳化元年,沧州等处旱,帝蔬食祈雨。七月,乾宁军蝗, 沧海蝗蝻食苗。
三年,沧州等处蝗、蛾抱草自死。
《宋史张洞传》:洞出知棣州,转尚书祠部员外郎。河北 地当六塔之冲者,岁决溢病民田,水退,强者遂冒占, 弱者耕居无所。洞奏:一切官为标给,蠲其租以绥新 集。河北东路民富蚕桑,契丹谓之绫绢州,朝廷以为 内地不虑。洞奏:“今沧景,契丹可入之道,兵守多缺。契 丹时以贩盐为名,舟往来境上,此不可不察。愿度形 势,置帅增屯戍以控扼之。”
真宗咸平五年二月,雄、霸、瀛、莫、深、沧、乾宁诸军州水, 坏民田。是岁大饥,命有司赈之,增广屯田。
景德元年四月己卯夜,瀛州地震。
三年,瀛州嘉禾生。
《孙冲传》:“字升伯,赵州平棘人。累迁太常博士。河决棣 州,知天雄军寇准请徙州治河,命冲往按视。还言:徙 州动民,亦未免治堤,不若塞河为便。遂以冲知棣州。 自秋至春凡四决,冲皆塞之。就除殿中侍御史。准为 枢密使,卒,徙州信阳,而冲坐守护河堤过严,民输送 往来堤上者,辄榜之,为使者论奏,徙知襄州。冲复上” 疏论徙州非便,著《河书》以献。
九年,瀛州民刘元妻,一产三男。
大中祥符元年,有年。
六年,瀛州嘉禾生。
七年八月,献州献芝草千二百二十七本。
乾兴元年,盐山、无棣二县海湖溢,坏公私庐舍,溺死 者甚众。
仁宗天圣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坏城壁。
六年秋八月,大水。
七年,莫州自春至夏雨不止。
庆历八年春二月,饥民多鬻子,帝赐钱二十万赎之。 皇祐元年二月甲戌,河北黄、御二河决,并注于乾宁 军。
四年,乾宁军渔人得小钟二于河滨。
嘉祐二年夏四月,地大震,坏城郭,压死者数百人。 《退朝录》:欧阳少师言,为河北都转运使,冬月按部至 沧、景间,于野亭夜半闻车旗兵马之声,几达旦不绝, 问宿彼处人,云:“此海神移徙,五七年间一有之。” 《梦溪笔谈》:信安沧景之间多蚊䖟,夏月牛马皆以泥 涂之,不尔多为蚊䖟所毙。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䖟 所毒,则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 乘,谓之木。为挽车者,皆衣韦裤。冬月作小坐床冰上 拽之,谓之凌床。予尝按察河朔,见挽床者相属,问其 所用,曰:“此运使凌床,此提刑凌床也。”闻者莫不掩口。 神宗熙宁元年,河决瀛州。八月,沧州、清池、莫州地震。 九月,复震,声如雷。继大水,坏城郭庐舍,百姓暴露乏 食。
二年,瀛、莫地震如雷。沧州地震,涌出沙泥、船板、核桃、 蠃蚌甲之属。是岁,数路有一日十数震者,有逾半年 不止者。
四年,乾宁军禾二茎合穗。
九年,渤海县禾异垄同颖。
元丰八年,沧州禾合穗,或异亩同颖。
哲宗元祐三年,瀛州禾合穗。
六、七年间,“嘉禾”俱见。
八年秋八月,大水。
绍圣元年,乐寿县麦,一本两穗。
徽宗大观元年八月,乾宁军河清。
八年甲午,清州蝗。
政和七年,沧、瀛河决,沧州城不没者三板,民死百馀 万。
桯史。崇宁间,望气者上言景州阜城县有天子气甚 明,徽宗弗之信。既而方士之幸者颇言之,有诏断支 陇以泄其所钟。居一年,犹云气故在,特稍晦,将为偏 闰之象,而不克有终。至靖康伪楚之立,逾月而释位。 逆豫既僭,遂改元阜昌,且祈于金酋,调丁缮治。其故 尝夷铲者,力役弥年,民不堪命,亦不免于废地。二僭 皆阜城人,卒如所占云。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献州人殷小二等聚众谋反,伏 诛。
二十二年十二月,河间府进嘉禾,是冬,无雪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河间等处进芝草、嘉禾。二月,地 生白毛。
五年,河间饥,命有司赈而后闻。
宣宗贞祐四年,河北行省侯挚言:“河北人相食,观、沧 等州斗米银十馀两。”
兴定四年,红袄贼寇乐陵、盐山,横海节度使王福击 败之。
元世祖至元元年,河间等路大水。
四年,燕京、河间等路雨雹害稼。
六年,献、莫、清、沧四州大水。
八年,河间等路州县蝗。
十一年,风雹杀稼,免租。
十五年夏四月,济南无棣县获白雉以献。
十九年,大都、燕南、燕北、河间、山东、河南六十馀处皆 蝗,食苗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人马不能行,坑堑皆 盈。饥民捕蝗以食,或曝干而积之,又尽则人相食。” 二十年八月,河间、平滦等处陨霜害稼。四月,燕京、河 间等路蝗。
二十一年六月,河间、滨、棣等路大水。
二十二年,大都、河间等河水,坏民田三千馀顷。 二十四年,保定、河间、南京等路霜雨害稼。
二十五年,献、莫二州雨霖害稼。
二十六年,沧州乐陵旱,免田租若干万石。
二十七年夏四月,《易》水溢,田庐漂没。诏修堤防。秋八 月,地大震,倾陷官署,居民死者甚众。
二十八年,平滦、河间、保安三路霪雨,大水。
二十九年,河间无棣县虫食桑叶。
三十年,霪雨伤稼,免租三万三百五十六石。
成宗元贞元年,河间等路旱。
二年正月,献州交河、乐寿,莫州任丘、莫亭等州县皆 水。八月,棣州交河等处雨雹。
大德元年,河间、大名等路旱,大疫。
甲申,顺德、河间、大名、平阳旱,河间之乐寿,交河疫,死 六千五百馀人。
五年,大都、河间等路大水。
六年四月,大名、河间等路蝗。
七年六月,棣州、德州大雨水,坏田四千六百馀顷。 八年,河间南皮等八州县蝗。
九年三月,清、沧、莫、献四州霖,杀桑二百四十一万七 千馀本,坏蚕一万二千七百馀箔。
十年四月,河间等路蝗。
武宗至大元年八月,河间等路蝗。
二年,沧洲、河间十八州县蝗,夏秋水旱伤稼,命有司 赈之。
三年七月,无棣等州县蝗,大饥,有父子相食者。 仁宗皇庆元年六月,旱。九月,河间等路进嘉禾,异亩 同颖,有一茎数穗者,命集贤学士赵孟𫖯绘图藏诸 秘府。
二年,捕沧州盗阿失答儿等擒之,支解以徇。沧州阜 城风雹。
五年,河间、中山等路大旱。
延祐三年二月,河间、滨、棣诸处饥,御河决,坏田甚众。 六年六月,河间路漳河水溢,坏民田二千七百馀顷。 英宗至治元年,旱,免租。
二年五月,无棣、河间等九县大雨水五十馀日,害稼, 民饥,免其租之半。
三年,河间等十二郡春旱,清池县蝗。
《元史王思诚传》:“思诚为河间路总管,磁河水濒溢,决 铁灯干。铁灯干,真定境也。召其邑吏责而惩之。遂集 民丁作堤,昼夜督工,期月而塞。复筑夹堤于外,亘十 馀里,命濒河民及弓手列置草舍于上,击木以防盗 决。是年民获耕艺,岁用大稔。乃募民运碎甓治郭外 行道,高五尺,广倍之,往来者无泥涂之病。南皮民父” 祖尝濒御河种柳,输课于官,名曰柳课。后河决,柳俱 没,官犹征之,凡十馀年,其子孙益贫不能偿,思诚连 请于朝除之。郡庭生嘉禾三本,一本九茎,一本十六 茎,一本十三茎,茎五六穗。僚属欲上进,思诚曰:“吾尝 恶人行异政,沽美名。”乃止。所辖景州广川镇,汉董仲 舒之里也;河间尊福乡,博士毛苌旧居也。皆请建书 院,设山长员。
泰定帝泰定元年,景、清、沧、莫等州旱,免其田租。河间 等路陨霜害稼。
二年,德京等州县蝗。
三年夏四月,饥,命有司赈之,免半租。
四年,河间等路州蝗。
文宗天历二年三月,沧州南皮、盐山、武城等县虫食 树叶如枯木,蚕不成茧。河间静海雨水害稼。
三年夏,河间等州县旱。
至顺元年丁未,河间诸路屯田蝗。
二年,莫亭水,遣官赈米三十万石。滹沱河决,没河间、 清州等处屯田数万顷。景、献等八州俱虫食桑为灾三年旱,河间等处屯田蝗。
四年七月,景州蓨县等处雨雹害稼。
顺帝元统元年秋七月,大水,渰没无遗。
至正元年,饥,命有司赈之。
十九年,夜半,有赤气亘天地,自西北至于东南。 二十二年二月,见长星,其形如练,长数十丈,在虚、危 之间,四十馀日乃灭。河水没城郭,坏民田三千馀顷。 二十六年,霖雨害稼。
二十九年,春旱且霜,夏复霖涝,居民啖藜藿木叶。 明洪武二十四年,河决,侵庆云简河,害民禾稼。 正统四年,河间州县蝗。
《天愿》八年,景州野蚕成茧,野禾稆生,有九穗者。 成化六年,庆云“民饖”,夏不雨,麦尽稿。秋,霖潦伤禾。 七年,黑眚为厉,民间闭户喧钲鼓,夜不敢寝。有物恍 惚隐黑雾中,近人多被爪伤。秋大雨乃息。
八年,河间州县大饥。
九年,灾,免田租之半。
十八年,大水漂民房舍。
二十二年,有年“夜雨昼晴。”
二十三年秋,大水西来,径过清、沧二河入海,伤禾稼、 民舍无算。
弘治二年夏六月,大水。
正德六年,贼首刘六等进攻献县等城,劫掠居民甚 众,官军追至常熟海中,灭之。交河《桃李冬华》。
七年六月,大水,螟、蝗、妖,眚夜见,伤人。
八年八月,交河有妖眚,白色,中伤者如针痕出血,人 人惊骇,夜击金铁之声达旦,后遇雨而灭,沧州大疫。 十一年冬十月,任丘异龟见,径尺馀,金文绿毫。 十二年正月,风霾竟日,对面不见人,任丘夏大水。 十三年春,任丘旱,大饥,道殣相望。
十四年季夏朔,夜一星如日暂明,是年大疫。
十五年,“黎《颙书窝》产芝”九茎。
嘉靖二年春三月,白洋淀风急浪涌,渰死取藕人数 百。任丘城南沙压死采薪者数十。夏无麦。
三年春,寒,雨沙,无麦;夏,蝗。秋,大水。
四年,饥。夏,麦黄瘅。秋,禾水没。
六年,民间妇一产七女。
七年夏,河间异气,四月四日五鼓,有气如火光龙形, 自空至地,直立于西南,数刻方散。秋,蝗。
八年,河决。春,旱。夏四月,王泽家豕孕一猪,大耳,后小 耳十五。秋,蝗。八月,陨霜。
九年,夏,旱,秋潦,河水决。
十年秋,大水大蝗,免田租之半。
十一年,蝗,民饥,命有司赈之。南皮大水。
十二年春,雨雹。冬十月初七夜,星陨如掷金石,至晓 未巳。
十三年,“大有年。”
十四年夏五月,雷击不孝子栗逵,逵欲杀母,母走匿。 逵出耕,自顾其首有旗影,风雷大作,击之。
十五年夏,蝗不为灾。秋,大水。
十六年秋,大水,霪雨不止,民舍顷坏。
十七年,阜城民刘旺妻,一产三男,俱成人。
十八年,大水,青县河决。
十九年,大饥。
二十年“秋七月,终,陨霜杀禾。”
二十一年,大饥,多瘟疫。
二十二年,大水。《申仲茔》产黄芝,一本九茎。
二十三年春,饥。沧州尢甚。
二十五年八月,天鼓鸣。
二十七年夏五月,雨雹。
二十九年,献县大旱。
三十二年,大水,河决,伤禾稼。
三十三年,春,饥,人相食。夏,大雨雹,坏屋伤禾。
三十四年,雨雹伤麦。
三十八年,景州大水。
三十九年,大蝗蔽天,禾穗殆尽。六月初四日夜,星陨 如雨。是年大旱,居民流移山东等处,就食死者过半。 四十年春,饥,有秋。庆云大旱,景州人多流离疫死。 四十一年,任丘五官淀黑龙起水中,大雨旬日。 四十二年,大风沙雷雨,自西北而东南,拔木竟日对 面不见人。
四十三年,蝗,民饥,流移十之三。
四十五年夏五月,“雨雹如卵,二麦尽覆。”
隆庆元年正月元日夜,大风雷震。望日,雷再大震。 二年,蝗不为灾,地震如雷,楼屋皆动,庆云多火灾。 三年正月朔,日中有数日,近旬始不见。夏,黑光与日 相摩,大水,献县尢甚。
四年秋七月,漳水泛,坏民田百馀顷,大风伤禾。 六年,庆云西村有妇产蛇并一女。
万历元年,麦秋俱熟。
“二年九月,天鼓鸣。十月,又鸣三年,南皮产瑞麦,同茎异岐,大有年。
四年,任丘东大务李熙坟树巢乌产白雏一,七年又 产。
五年夏六月,暴雨不止,坏庐舍,没民田。冬十月,彗星 见,长数丈,白色,三月乃灭。
六年,庆云杨氏书舍产芝三本,各九茎,光彩射人。 八年,阜城绵虫寸长,遍地黑色,大饥。
九年、十年,大疫。
十一年,蝗不为灾。黑阳山水决,泛滥四十馀日。 十二年,蝗。
十三年春,大旱,赤地千里。献县掘地,得古印一颗,贮 库。
十四年,“飞沙迷天”,遇物有火。拔木伤禾,人心骇异。 十五年八月,天鼓鸣。
十六年,大雹伤稼,交河霖雨,蝗飞掩日,蝻子积厚数 寸。沧州秋雨连绵,禾稼成熟者俱芽发大坏。
十七年十一月,四虹并出,环日二转向,天气阴暖,久 之,霁。
十八年夏,大风,昼晦,拔树发屋。
十九年夏,大蝗,食禾几尽,民饥。
二十一年,有“年。”
二十二年,有“年。”
二十七年,大疫、虫灾,饥荒,抚按赈恤。
二十八年四月,大风霾,红沙蔽日,自午至晡始明。六 月,雨雹伤禾稼。
三十二年,庆云假保长家产驴,人言逾时死。 三十五年夏,大雨水,民皆巢屋,景州尢甚。交河黑阳 山水决,民大饥。任丘佥宪李桢《宁厅》壁生芝,黄色,一 本五茎。
三十六年,蝗。
三十七年,献县农家牛产麟,火从麟出,农骇而毙之。 任丘旱。
三十八年,河复决,岁凶,谷价涌。上官发行赈济,就食 者众。献县大盗猖獗,任丘大旱。
三十九年,任丘大水,五月雨雹,大者如拳,伤人畜甚 众,麦禾尽坏。事闻,赈恤。
四十年稔。五月雨雹,大如鸡卵,可半时。
四十一年,大水。九月,任丘县民徐廷珍妻,一乳三子, 知县贾继春周给之。冬,宁津大盗猖獗,次年九月平。 四十二年旱,虫伤田稼,民饥。
四十三年,自三月至七月始雨,岁大熟。
四十四年,旱,至七月乃雨。
四十五年有秋,“民间生子,腰旁一面,五官皆备。” 四十六、七年俱大有年。
四十八年,旱,蝗飞蔽日,害稼,民饥。
天启元年,大水,《太自》经天,交河有年。
二年,大水,地震数次。《任丘都宪谢淮茔》产金芝,高盈 尺。
四年,《大有》年,三月初二日,地震。
五年,任丘白洋淀涸,种麦人熟。南皮蝗,地大震。 六年,旱蝗、地震。秋,大水。任丘镜河出龟,背有黄纹如 《河洛图》。生员谢铁收养数月,仍放镜河。
七年,河间无麦。
崇祯元年二月夜,东光大风拔木,雨内闻龙叫数声。 七月,雨雹交河有年。
三年,霖雨。
四年,春夏大旱。七月,雨霑足,五谷皆熟。景州大潦。 五年四月十六日午后,大风自西北来,拔树掀屋,雹 如鸡卵,遍野麦束如蓬飞。是岁,“种麦者多无麦,不种 麦者反有麦。”交河旱,蝗飞掩日,横占十馀里,树叶禾 秸俱尽。
七年,“大有年。”
八年春,雨土三日,飘屋瓦皆飞。
九年旱,至六月二十三日方雨,田禾半收。
十年夏,地震,房屋动摇,地内响如鼓。
十一年三月朔,怪风拔树。四月,大雨雹,交河旱蝗害 稼,民饥。冬十一月,任丘城陷,士民死大半。
十二年,交河旱,蝗蝻人,伤田禾,民饥。任丘生员高其 志“《厅木》产芝。”
十三年,大旱,斗米银二两,人民相食,尸骸遍野。 “十四年大旱,飞蝗蔽天,人或夫妻父子相食,死亡略 尽。每见猫狗食青草,牛食砖瓦。”
十五年,任丘生员李士华食鱼,顶骨肉有物,坚白如 玉,宛加释迦像,因作偈。
十六年二月,南皮城内产异豕,一首两身。五月,大风, 昼晦。六月,庆云守城,刀枪竖者有火光,卧倒不见。次 早,祭火神。七月,有赤气圆十数围,离地尺许,自城西 南流入东北,瘟疫大行,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夜,星入月中。《宋史》云:“星入月 中,国破君亡。人染异病,十丧八九,亲友不敢相吊。”三 月,大风霾,黑沙蔽日。十九日,《逆贼李自成》陷京师。二十八日,庆云伪县令冯任入县下学。是日无风。大成 殿前老槐,折损一枝,大一围,长丈馀。
河间府部杂录
《河间府志》有王奂者著辨数条,皆摘旧志之舛讹,历 按二十一史为据,正其疪谬。其首篇有《任丘沿革辨》 云“任丘沿革,旧多附会。”其中云“晋隶济北郡”,尤为舛 错,不容无辩。按《晋志》鄚侯相属河间国,济北属兖州, 五县曰卢、临邑、东阿、谷城、蛇丘。夫卢县在西,汉属泰 山郡,都尉治济北,王都也。东汉和帝二年,分泰山复 置济北国卢县,境内有平阴城、防门、光里、景兹山、敖 山、清亭、长城,皆山左地,去任丘近千里,岂有越疆域 若千而遥相隶者乎?查晋济北国卢县注云“扁鹊所 生,县西有石门。”岂当日作志者因卢之有扁鹊,而遂 援卢以归鄚?故有济北之隶耶?不知《史记》载扁鹊,勃 海鄚人也,或在齐,号曰卢医,今济州卢县,非生于卢 也。但卢西有石门,而鄚南亦有石门,或者以地名之 宛符,而不计其地势之悬绝,乃为此牵连,未可知也。 然亦陋矣。且卢即今之长清,隋曰长清,唐曰山荏,灼 然舆图,宁难见哉?至于燕以葛城,与赵并列任丘,更 属不伦。葛城今保定安州地,何得溷耶?想任丘在汉 为高郭侯国,“葛”、郭音相近,乃讹传以为葛城耳,耳,食 之误人如此。
自河间属,有渤海之名。后之作志者,遂将历代人物 系渤海者,尽入《河间志》。不知渤海之地有三,其在中 国者,曰郡,曰县。郡则两汉、晋、魏、隋也,郡治迁徙不一, 所属亦异,在幽、冀、兖三州地,县则金元也,一县而已, 属山东,滨州之倚郭。其在外国者曰国,惟唐有之。按 唐灭高丽后,粟末靺鞨率众居挹娄之东牟地直营 “州东二千里,南北抵新罗,东抵穷海,西抵契丹,后尽 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地方五千里,有五 京、十五府、十二州。中宗封为渤海国王,此唐时渤海 之始也。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 所以其人材亦遂挺出,立功中国,列于朝右者不乏 国。”至后唐时,为辽主所灭,其地又为东丹。若夫中国 河间之“渤海,则西汉渤海郡治浮阳,县,国二十六,属 幽州;东汉渤海郡治南皮,县,国八属冀州;晋渤海郡 治南皮,县十属冀州;北魏渤海郡治南皮,县四南皮, 东光修安陵而已属冀州;隋渤海郡治阳信,县六,兖 州部也。”岂与粟末海外之域同日语哉?彼营平已距 长安数千里,况渤海国又在其东,其去幽冀,不啻霄 壤,奈何以在彼之人物而滥竽此地耶?故唐之李怀 仲为靺鞨人,辽之夏行美、高模翰,元之任哥为渤海 人,均渤海国也。《旧志》误收,今皆汰出。其有疑似未辩 者,以此考之。
柳城殷时为孤竹国。周属燕。秦并天下,属辽西郡。汉 晋因之。慕容皝改为龙城,徙都之。后魏置营州,炀帝 置辽西郡。唐复置营州,或为柳城。开元五年,置平卢 军。今柳城废县在永平府城西二十里。骆宾《土赋》所 云“沧波积冻连蒲海,雨雪凝寒遍柳城”,盖指此也。至 于河间、渤海之柳,在西汉为侯国,东汉已省,县名久 湮没不彰矣,非孤竹柳城也。李光弼“柳城人,应在彼 而不在此”,谨去之。
伯奇,《古孝子》。旧志收入《河间孝友人物》中,别无所考, 但以其父吉甫墓在南皮也。按吉甫,周太师宣王时 人,正属西周。世卿著姓,世居京师,不应墓在南皮,相 距二千馀里也。况墓已湮没无验证,未知果系吉甫 否?何缘其子遂为南皮人耶?又伯奇在吉甫生前,已 被谮而死,尚不识其藏蜕何所,总令吉甫真葬南皮, 伯奇幽魂亦未必有知,随素旐而东也。
人物各产其方,贵于存信,岂可因地名偶同,遂引他 方之贤入风马不及之地哉?如景州东光,旧有安陵 之名,旧志撰《人物》,遂取六国缩高、汉、冯唐并载志中, 不知安陵有三:一在河南,《史记》《汉书括地志》“颍川郡 鄢陵县,六国为安陵,属魏。”此缩高之所以为安陵人 也。一在陕西,西汉安陵县,属右扶风,汉惠帝陵邑也。 此冯唐之所以为安陵人也。若夫渤海郡之安陵,则 曰东安陵县,晋时所置,加束以别于西南,示不等也。 与缩、冯二公无涉,何得朦胧而强入之?观缩高之子 为管守信陵君,遣使之安陵君,嘱遣缩高以攻管。安 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土也。手受《大 府之宪》,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刑不’”赦。今缩。高谨修 词大魏,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我负襄 王之诏而废大府之宪也。襄王系梁惠王子,安陵属
魏无疑。战国景州东光属赵。《史》称赵割河间以事秦又乐毅奔赵,封之观津,今东光是也,无所谓安陵者。且赵有襄子,无襄王,至武灵王始称王。其先简子,襄 子止曰简襄王,是襄王断为魏主,而缩高之断为魏 臣,其系鄢陵人无疑矣。汉右扶风之属置安陵,以其 为帝陵故。佞幸籍孺、闳孺徙家安陵,示亲匿。袁盎父 徙家安陵。盎家居,梁王使刺者入关中,杀盎安陵郭 门外。冯唐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不闻其转 徙何地也。是安陵在汉最著,豪右多居之。而唐之家 安陵,自先人以来为日久矣。岂若渤海之安陵,晋置 而北魏因之,隋大业遂并入。东光以后,废置不常,乌 得以千百年以前之“人物”滥载此土哉!
河间府部外编
《述异记》:河涧郡有圣姑祠,姓郝,字女君,魏青龙四年 四月十日与邻女樵采于滱深二水处,忽有数妇人 从水而出,若今之青衣,至女君前曰:“东海公使聘为 妇,故遣相迎。”因敷茵于水上,请女君于上坐,青衣者 侍侧,顺流而下。其家大小奔到岸侧,惟泣望而已。女 君怡然曰:“今幸得为水仙,愿勿忧忆。”语讫,风起而没 于水。乡人因为立祠。又置东海公像于圣姑侧,呼为 “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