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211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百十一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二百十一卷目录
兖州府部汇考三
兖州府山川考二
职方典第二百十一卷
兖州府部汇考三
兖州府山川考二 各州县志
《府志》未载山川
滋阳县
雩河 在县东五里。其源发自曲阜县南马跑泉,西流至本境,合泗水入于汶河。或云即泮水也。
洸河 在县治西北三十里。其源由宁阳县西流,经本境至济宁州入会通河。
济河 在县治西六十里杏林闸下。即雩、沂、泗支流所会之水也。
泗河 在县治东五里。其源发泗水县陪尾山,迤逦过曲阜,至本境与沂水合,入金口堰。沂河 在县治东五里。其源出尼山,西北经鲁之雩门,蜿蜒至本境,与泗水合。
漕河 在县北三十里。发源于徂徕山,入境九折而下,矫若游龙,人号曰“九龙湾。”
韩马河 水出无源,北连龚丘,黄淤停留,垛庄一带水落尽为膏腴。
负瑕泉 ,相传舜迁负夏,即此地。
《阙党泉 》,在《将命》童子故里。
《纸房头泉 》,古作“纸处。”
驿后泉 在昌平驿后
东北新泉 ,三义泉 、惠泉 ,既济泉 ,古沟泉 。伭对泉 ,上蒋诩泉 。“下蒋诩泉 。” 西北新泉 ,“照星泉。”
以上十四泉,俱在城北关外,基下木钉,上以砖石缘砌如井状。自城东北起,至城西门外,合泗水,至平政桥下西流七十里入济河。天井闸接运。设泉坝夫三十六名,依时挑浚,河涯树柳。金口坝 在县治东五里。其水即雩水,会泗水自北而南,魏隋以来,建置已久。水小则堰之西流入黑风口,至城东门,绕南而西为济河,至济宁入天井闸,水大则纵之南行入港里河,逶迤至鲁桥,下流以入淮。元延祐四年,太监阔开重修金口闸。
黑风口 ,系泗水支流,龙王庙前直进府城,出西门会十四泉,西流达于济宁。
土楼闸 在县治西十里。永乐九年建,旧有闸官一员,总于金口闸。嘉靖初裁革。
杏林闸 在县治西三十里。元至元中建曲阜县。
昌平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史记》“孔子生鲁昌平乡” ,即此。
九龙山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山形起伏凡九,故名“九龙山。”
石门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上有石门寺。蓼河 在县南十里。发源昌平山,西流入泗。盖水皆东流,惟曲阜水皆向西。
文献泉 在县东南,西流入沂鲁泮宫遗址,《诗》“思乐泮水” ,即此。
温泉 ,在县东南五里。冱寒时,水暖可浴,西流入沂,即曾点所谓“浴乎沂” 是也。
“逵泉 ” 在温泉西。水中石如伏鼋,怒鼍活泼可玩,西流入沂。
青泥泉 在县东十五里,西流入沂。
新安泉 在县北二十五里。南流入泗。元司业杨恒爱之,取以为号。
连珠泉 在县东南四里,西流入沂。
横沟泉 在县东北十八里,南流入泗。
埠下泉 在县东北十六里,南流入泗。
黑龙潭 ,在县北四十里九仙山前。旱祷雨辄应。亭匾“黑龙潭” 三字。
邹县
蟠龙山 :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昌平山之东南十里。
卧虎山 :在城东北二十里。九龙山之东,又东为云山。又四基山之南为红沟二山。
连青山 :在城东六十里。其势连绵,锐峰插汉。东为巨山,又东为尖山。
凫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连鱼台县界,形如凫。
《飞诗》云:“保有凫绎。” 即此山。分东西,名曰双凫。东凫西麓有人祖庙,庙内有吕公洞,洞有丹井,水仅盈掬,不竭不溢,冬温夏凉,虽众饮之不尽。上有伏羲庙遗址,土人呼其处为八卦山。《齐乘》云:“按《左传》,颛臾,风姓,伏羲之后,实司太皞之祀,故有庙。伏羲都陈,世传画卦于此,非也。”
光武洞 在县南六十里瓦曲村。相传光武尝避兵于此。
石经埠 在县东北二十里。珠山之东,有巨人迹,大字数行,皆佛经语。又有三石竖如鼎足,俗呼“支锅石。”
红沟河 上源发于城东南红沟山,离县十八里,下流至城西南蔡庄,北入白马河。
蓼河 ,上源发自潦烟坡,离县六十里,下流至城西北小牛厂西北红江口,入白马河。
泗河 从西北滋阳县入本境施村铺地方,南流出永济桥入运河。
界河 自东南滕县入本境,经寨山西流入运河。
“雩河 ” ,上源发自尼山,离城七十里,下流自曲阜城南转入泗河。
陈家沟泉 在县正北,离城二十里,坐落元兴社原蹇村地方,源出平地土中,池围六丈五尺,渠长五里,荫出小泉二眼,阔三尺四寸,水深四、五尺不等。
白马泉 在县正北二十里,坐落元兴社原蹇村地方,源出平地土中,池围八丈二尺,渠长五里,新挑荫出小泉二眼,阔九尺,水深八九寸不等。
马山泉 在县正北三十里,坐落朱社庄、傅庄村,源出平地土中,池围八丈四尺,渠长八里,阔五尺,水深三、四寸不等。
孟母泉 在县正北二十五里,坐落公孙社宣村地方,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七丈六尺,渠长七里,荫出小泉五眼,阔二尺八寸,水深四五寸不等,西南流四里,会陈家沟、白马二泉。
屯头泉 在县正北二十里,坐落中畽社白马厂村,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九丈二尺,渠长二里,阔七尺,水深五、六寸不等。
冈山泉 在县正北二十里,坐落中畽社白马厂村,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七丈六尺,渠长三里,荫出小泉八眼,阔六尺,水深五、六寸不等。鳝眼泉 在县正北三十里,坐落中畽社北贡村,源头自平地出,池围八丈一尺,渠长七里零四十步,阔一丈一尺,深六、七尺不等。
新泉 在县正北三十里,坐落中畽社程家庄,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七丈一尺,渠长二里,阔九尺,水深五、六寸不等,正南流二里,会程家庄泉。程家庄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坐落中畽社程家庄,源出平地土中,池围八丈二尺,渠长十八里,新挑荫出小泉三眼,阔一丈,水深七、八寸不等。
黄港泉 在县西十八里,坐落故夏社羊厂村,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一十二丈,渠长八里,荫出小泉八眼,阔五尺,水深四、五寸不等。
渊源泉 在县西南七十里,坐落安侯社铁角山下,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七十二丈,渠长五里零二十步,阔一丈八尺,水深十馀丈,浩瀚无底,西北流四里入白马河。
柳青泉 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坐落薄梁社郑老军桥,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七丈八尺,渠长七里,阔五尺二寸,水深三、四寸不等。
三角湾泉 在县西南八十里,坐落薄梁社仓山坡,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二十五丈,渠长五里,阔九尺,水深六、七寸不等。
白庄泉 在县西南三十里,坐落朱社村白庄村,源出平地土中,池围一十二丈,渠长二十里,阔一丈,水深三、四寸不等。今报枯。
胜水泉 在县西南八十里,坐落薄梁社朝阳村,源出自忝白山半腰,池围一丈二尺,渠长十八里,阔九尺,水深三、四寸不等。今报枯。
宁阳县
宁山 ,在城北十八里,坐落伏山店南,俗呼为灵顶山。堪舆家言:“众山皆大,而小者为尊;宁山独小于众山。邑在山南,故曰宁阳。”
翥亭山 在城西北十八里,坐落东张社。玉皇山庄孤峰独峙。又西北二十五里为“黄山” ,坐落东王屯社。
牟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坐落泗高社西高村迤西,北枕汶流。旧多楷木,今濯濯矣。古寺僧居久废。山阴石井,其深数丈,仅有址存。其北为皮。
山又东南为高山
穟山 在城西二十里,坐落东张社穟山庄。水牛山 在城北二十五里,坐落西茂社新庄北,形如水牛。其东南岭,俗呼“小山。”
罗山 :在城北四十五里。坐落东王社罗山庄迤北。
虎尾山 在告山北,坐落新乐社。新乐寺迤南,上有虎峪。
皮山 在虎尾山东北,坐落新乐社堽屯城迤东,相传即“陪山。” 东与告山相直,坐落新乐社夏戴庄北,古将军堂址在焉。又有仙人洞。
马山 在陪山南一里许,坐落夏戴社单家庄迤东。
簸箕山 :在城东北八十五里。坐落灵山社高庄南,西与虎尾山相峙。
玲珑山 在灵山东,坐落南白社。《东庄集》迤东,中有鹁鸽峪、虎峪。
《泉源 》蛇眼泉:在北郭门外,泉孔如蛇眼,故名。古泉 ,出城西北隅。
三里沟泉 在县东北里许。
井泉 在东郭门外
张家泉 :在城东十五里,西入县川。
柳泉 在县西十里。旧南流十五里入洸,为积沙所渗。嘉靖六年,工部主事吴鹏导之东流八里,经城南,合蛇眼等泉,至济宁天井闸入运河,后又依南流入洸。今于康熙三年,工部王封改东流经城,会诸泉入。�河金马庄泉: 距县东南十二里,地名刘家村,出土中。
古城泉 :距县南十五里,地名沙庄村,出土中。“龙鱼沟” 泉 ,出县东北六十里,西北流十二里入汶。
龙港沟泉 ,出城东北五十里,西北流约七里入汶。源头一派澄泓,万孔沸涌,喷起浪花砂砾,宛若洙形。大旱不竭,入汶接运,大有所赖。“八景” 之一,惜不及载。
鲁姑泉 ,在穟山之阳,出土中,西南流二十五里,会泺澢山泉。
泺澢山泉 :在城西北三十五里,地名“罗山村。” 出土中,西南流入于蒲湾泊。
日渊泉 ,在北郭西北,工部史载名之。有诗见《艺文》。原名李家泉。
新电泉 :在城东北二十五里。
罗星泉 :在城东北三十五里。
黄家道沟 在告山侧
桃花沟 在陪山北
黄涧沟 在云山东北。西有古路,沟出黄土,可染衣。
堽城旧石闸 ,在堽城西北隅百步,元至元初建。水决,久废。
堽城新石堰 在县西北三十里。成化九年,员外张盛造。正德十二年,主事朱寅增置二杠,大学士商辂撰《记》。久废。
堽城石堰闸 在堰上。流,引汶水入洸,亦员外张盛造,久废。
洸河东闸西闸 在县西四里。洸河两涯之间,东西相对。嘉靖六年,主事吴鹏因洸水久涸,柳泉南入于洸,悉渗于沙,不达于漕。乃东引横过洸河,东西各立一闸。大雨时行,洸水泛涨,则闭闸门以防其淤。春秋之交,河水浅涩,启闸以达其流,东会蛇眼诸泉,入天井闸,以济运道。按《水经注》:“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 南过冈县北,又西至安民亭入于济。《书》所谓“浮于汶达于济” 也。迨元末因贡赋陆行不便,自济宁开渠抵安民山,又自安民山开渠抵临清,遂于兖东筑金口堰以障泗水,又于宁阳汶水下流横筑石堰以障汶水,使汶水由洸河南流以入于济,此堽城石堰所以设也。自明洪武,原河决安民山,塞四百里,舟不可行。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用汶人白英计,将汶河开通,直抵南旺分水庙。又于洸河口筑坝,阻汶水之入洸者,名曰堽城坝。于是汶水不复通洸矣。《旧志》谓:“汶水入济宁,则石堰可设;水入南旺,则石堰不必设。” 查石堰实为宁阳大害,非特不必设也,横截水中,汶流不畅,一遇山水,则啮堤决口之患,岁岁有之。况河势渐移而南,汶侧一带堤工单弱,未能久支。若厚筑诸堤而开石堰,诚宁阳数世之利。然民力维艰,脂膏莫罄,司土者所当深思熟计矣。或曰:“洸虽宁河,堤实汶岸。凡邑介汶流者,若泰安、新泰、莱芜、汶上、肥城五处,宜协夫修筑也。况坝堤一决,汶上、滋阳、济宁等处均受其” 患,更宜。
协夫修筑,何为袖手坐视岁岁疲我宁人乎。惟是康熙四十一年六七月间,山水泛涨倍常,凡运河堤岸类多冲决。所由宁阳所冲石梁等口,屡详上宪协修以非经制,未允批行。嗣后运河各堤,非遇冲决,自难照此例是在后之民牧者。《泗水县》
石屋山 在泉林北十里。上有朝阳洞。
二旗山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形如蛟龙。红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上有玲珑洞。
尧山 :在红山东北二十五里。
谷垛山 在尧山东南三十里,形如谷垛。马头山 ,在谷垛山西南十五里,上有官家洞。九奇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
奉仙山 在县西三十里。上镌“奉仙山” 三字。又龙门山北三十里又有栲栳山。
朝阳冈 在县东二十五里。
凤凰岭 在县东三十里。
石佛峪 ,在城东南三十里,有《石佛像》。
圣水峪贾家峪 ,在城南二十里。
安家峪车家峪 ,在城东南四十里。
果家峪桃花峪 ,在城南二十五里。
碾子峪 :在城东南十五里。
怨儿峪 在城东南四十五里,香山之北。旧传,卞庄子第三女修行于此,因父恶其信佛,故名。“圣水埠 ” ,在城东五里。
巧石埠 :在城西南十五里。
宫娥埠 :在城东北四十二里。
禽埠 :在城西北三十里。
朝阳洞 ,在城西北三十里,上有石壁插耳,洞口向东。
千户洞 ,在城东南三十里。又有罗汉洞,洞内有《罗汉佛》数像。
五老洞 :在城东南三十二里。
石屋洞 :在城东北五十里。
《故事》湾 :在县东五十里石漏村。秋夏锺水成渊,冬间冰冻,巧结人形物像。
泗河 源出县东陪尾山。《水经》曰:“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即此。” 其水四源并发,循城北八里,始合为一。西流至曲阜县,经滋阳县城东五里,与沂水合,同入金口堰。又南流三十里,至济宁州东城下,与汶水合入会通河。
济河 在县东门外一里仲子祠之东。源出珍珠泉,北流入泗。
百丁河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南流入泗。丑村河 在县东北二十里,南流入泗。
石井河 在县东北五十里。西南流入泗。黄沟河 在县东北四十里,西南流入泗。黄阴河 在县东三十五里。北流入泗。
金线河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南流入泗。高隅河 在县北十五里,西南流入泗。
壁沟河 在县西北十八里。南流入泗。
中册河 ,在县西北十三里。南流入泗。
峄县
裴山 :在城北七里,又三十里为龙山,六十里为杏子山。
龟山 在城北五十里。四围峭壁陡峻,其形如龟。上有一泉,大旱不涸。元末土人避兵处。阜子崓 在城北五十里,山亦拔起,直入云际。
《通志》作柱子崓
周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
左峰山 在花盘山西南,右峰山在花盘山东,“方山” 在花盘山西,俱去城北五十里,旁有黄坡山。
凫山 ,在城西北五十里。《閟宫》云:“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即此。邹县西南亦有凫山,中间滕、薛,距徐稍远,恐非其地。
霸王山 在城西,上有明鲁藩安丘王墓,东为汉王山,势亦巉崄。
灰堆山 :在城西二十里。又有大名山,在石屋山南。
黄山 :在城南二十里。又六十里有高山、黑山。又西南七十里为凤凰山。
绿连山 在城南二十里。又五十里为铸钱山。皇母山 在城南七十里,本女娲故迹,俗讹为“王母山。”
姑嫂山 在城东五里。又七里有青石山。护军山 在城东北七里。相传为汉光武驻跸处。
笔山 在城东二十里,以山如笔架,故名。“寨山 ” 在城东南六十里,圆秀如覆釜,有壁垒井臼遗址,盖昔人避兵处也。二洞皆筑石为之。
不知所自始。土人建大士、元君诸祠于上。东麓有泉,雨后喷吐数尺。近日士人觞咏其旁,名之曰“一勺。” 其后为花山,亦名小华山。
觉林洞 ,一名“朝阳洞” ,在县北五十里,穴坐云谷山东,林木交荫,茑萝杂挂,大奇境也。邑人多读书其间。
九阳洞 ,在觉林洞南二里许,亦属云谷山。“山南产桐,大至数围,路险峻,独有一鸟道,上通洞下如井,甃其上四壁寥阔如屋数楹,有一天泉出石窦中,寻常可供二三人,多增至十数人,水亦不竭。昔有元仝子炼汞于此,山下种杏千馀株。山顶有莲花峰,寨垒尚在,灶硙宛然” ,盖至正间土人避兵处也。
仙人洞 ,在城东七里青石山。其顶有石穴,深数丈,旧传有异人炼形于中,仙去,因名。西为碾月坡、桃花石,俱有给事中柴奇题字。洞中祀碧霞元君。四围悬崖,古木阴森。西岩峭壁,雨则玉龙千尺直泄涧底,亦胜地也。
朝阳洞 ,在仙人洞西,邃异不及仙人洞,而《爽垲》过之。中有石龙,头角天成,颔下有一石盂,盂中水不涸不溢。又西为“玉皇洞,其形委折,外狭内阔,隘处仅可容身,过此则深广数十丈。有窍遥通山巅,避乱者多居之。”
水云洞 ,在沧浪东北,《税郭集》刘氏所开也。洞坐半岩,俯临碧溪。当其盛时,洞前别筑亭屋,桃李山花满崖谷间,境大幽僻。今则屋庐倾圮,林木凋摧,徒有寒云野水而已。
崖头洞 :在城东北四十里。坐挂榜山北,西泇水流其下,洞中祀观音大士。洞前杂植梨栗诸树,地亦幽僻。
燎竹峪 在沧浪渊西北一里许。峪藏大岩中,其竹尽如火燎状,故名。岩畔有草庐,周垣险绝,一面架石梁为门户出入处。崖上有瀑布泉百尺,下泻庐前,绕涧流出。至冬春稍微细,楸桐栗、柿布满山谷,亭午尚阴阴,疑亦古之隐君子居云。今稍荒落,不逮昔时。
祖水 ,按《郡国志》,逼阳有祖水,祖水而南乱于沂而注于沭。郦道元《水经注》云:“逼阳县西北有祖水沟,去逼阳八十里,东南流,迳逼阳县故城。” 《地理志》曰:“故逼阳国也。”
白马泉 县西二里许
许池泉 在县北十里岭阜下突出五泉:一珍珠泉,状若喷珠;一锅泉,状类鼎沸;一筛泉,有簸扬之状;一金花泉,映日作金碧色;一灰泉,稍沉浊,不类诸泉,清澈可鉴毛发。水深数尺,下游鱼藻芹,历历可数。四围林木阴森,王右军所称“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尚类是耶?
温水泉 县西五十里。有二泉,西南流至留城板闸入漕河。
“龙泉 ” 出黄丘山之东南,绕黄丘,北流入于新河。
沧浪渊 在县北六十里车稍峪下。渊西旧有石刻“孔子听孺子歌沧浪处。” 四围峰峦突兀,俯临渊壑。涧下一池水,深碧浻昧莫测。渊北有龙祠,土人谓内有穴数亩达祠下,盖神龙之宅也。祠左右茂林丛嶂,岚光霞色,朝夕异状。宋宣和间,赐额为“霖泽庙。” 岁旱,祷雨辄应。
大洞山泉 县北四十里,出柏山西岩有池,深丈馀,岁旱祷雨辄应。金明昌间,建龙王祠于其侧。
玉华泉 ,在县西四十五里。源出白茅山,后迳建陵,东南流入新河。
鄫子井 县东八十里鄫城内。
颜子井 县东南四十里。
龙门 在县北五十里。两崖峭削如劈,高数十丈,沧浪水由谷中流出。
鱼台县
凤凰山 在黄山之左。山势左右环抱如垂两翼中脉层次跌落,突兀隆起,故名。
黄山 ,在凫山之右,去县五十里。
云寨山 ,黄山之后山也,下名“寨里。” 圣母池等六大泉并六小泉出焉。
兖山 在黄山之侧
独山 在平山之前,巍然独秀,故名。北连白沙、黄山,潆泂错落。又有东西龙泉,映带左右,真湖山佳胜处也。《鱼邑胜概》,称此为最。庙山与独山对峙,以有伏羲庙,故名。金沙岭在邑西境,山自曹定而东扺于金乡,耸峙县界,绵延三百馀里,因地异名,不可胜考。上多莎草,映日如金,故名。下为孔道。金莎、《晓行》,县景之一也。
染山 在鱼台县东北,界山也。北界邹,东界滕。
前有小白河,潴为郁郎渊,一名温水湖,有泉名“圣母池” ,流绕村居篱落入河,至阳城湖桥头闸入运。
菏河 在县治南七里。《禹贡》“导菏泽,被孟潴” ,是也。按《水经注》曰:“济水至乘氏西,分为二。其一东流过昌邑县北,又东过金乡南,又东过东缗县北,又东过方舆县北,谓之菏水。” 是菏水固济水南流之一支也。《水经注》又曰:黄水南至方舆,入于菏水。菏水又东迳秦梁,夹岸积石,高二丈,言始皇东巡所造,因以名焉。以今舆图质之,皆在境内,特黄河南徙,运复东迁,此河遂湮,故迹犹在。而《定陶邑志》以为“县之东北,菏水出焉” ,此犹执源概流之说。若《巨野县志》竟以秦梁为金乡山下之桥,则失之附会者远矣。
泥河 在县东二十五里。水东南流,迳沛县西,入于泡河,东达于漕。今河亦湮,止有地名泥河涯,一名弥河涯,盖“泥” 、“弥” 声讹也。
鸿沟 ,在县东南五十里。盖沛县之流邻于县界者,非楚汉分界之鸿沟也。
砚瓦沟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运河东畔之水也。纳黄山下诸泉之水,迳独山湖以入运。按:邑昔多陶砚,梁公砚特其著者耳。今陶已废,遗迹无存,或沟名以此。
沙河 在县东南五十里,迳沙河镇,过双龙桥流入昭阳湖,盖运河故道也。昔与滕县沙河为一,故名。自夏镇开运河,改昭阳东畔,此河不与。
《滕通郡志》犹载水从滕县西流入境仍故迹耳
漷水 ,在县东五十里,亦运河东畔之水也。春秋取邾田,以郭水为界,即此。源出滕县述山西南麓,受诸泉水,至沧沟折而西,过沙河店,至黄甫坝,转趋赵沟西会南梁水入漕。又《水经注》曰:“蕃县”〈《滕》,地。〉东北平泽,泉若轮焉。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水。”
阳城湖 在县东南七十里。诸山泊泉,自寨、兖二山南流,会滕县大乌泉水,汇而为湖,别为小河,自鸡鸣台以东,溢而入运。
昭阳湖 在县东南六十里。一名“刁阳” ,故为运河。东岸受滕县诸泉,汇为巨浸,周回十馀里,溢水沽头闸入运。嘉靖末年,黄河东决,由运趋湖,漕渠阻塞。尚书朱衡改新渠于湖东,以避河水。隆庆六年,又于其南筑土堤二百五十馀丈,又筑东西决口二堤,以防河患。自是河益南徙,不复趋湖。滕诸泉水,西流入运,亦阻漕堤,不入湖内,于是淤填日积,居民树艺承粮,谓之“淤地。” 然西境邻邑诸山泊水,自高趋下,每遇淫霖,辄汇为浸,下流阻塞,渰没为灾。今复开河,水来愈便。此疏渠必兼筑堤,而深浚沛邑下口,尢为今日之急务也。
独山湖 在县东北三十里,亘东而南,一名“南阳湖。” 滕县沙河诸水,由京、章支河西南灌输迳湖入运。本县黄寨诸泉水,亦由砚瓦沟迳湖入运。隆庆六年夏,水泛溢,乃于南阳北岸为石堤三十馀里,减水闸十四座,自是水无溃决,漕运无阻。
运河 在县东三十里,是为新河。明嘉靖末年,治河尚书朱衡开夏镇新河一百四十里,以达南阳,避河决之患及昭阳湖之险,至今因之。县管漕堤,自沛县珠梅闸至本县南阳闸,凡八十五里,皆新河也。
《济水故道 》按汶水由东平西流,合北济故�以入于海。泗水由曲阜南流,合南济故渎以入于淮。此《水经》故道也。《水经》云:“南济至乘氏县西,地在曹州。又分为二:其一东北流入巨野泽,为济渎。其一南流过乘氏县南。又东过昌邑县北,地在金乡。又东过金乡县南。又东过东缗县北,亦在金乡。又东过方舆县北,为菏水。又东过胡陵北至南阳,相距五十里。又北”二十里为广运闸,明初所开牛头河也,地名“塌场口。”
牛头河 由济宁西二十里,首受永通闸,泄出漕渠之水,注之耐牢坡,至本县塌场口,开广运闸而出入于旧渠,盖黄河故道也。明初用兵梁晋,开通此渠,以资运道,故建永通闸于北。正统以后,防塌场口之溃,故建广运闸于南。漕渠水盛,由此行舟。黄河自曹州双河口来,亦由此入运。今运渠东徙,河水南流,此河与故渠同。塞金乡县。
金乡山 在县西北三十七里巨野境。山上有清凉洞,深十馀丈,内凿石作四小阁,中一堂,陛外两门,门外两大阁,世传秦始皇避暑宫也。堂陛上有石佛三尊。后有泉水一池,山僧取汲之。山北麓有圣水池,秦时善望气者曰“有天子气。”
遂凿之为洞。今观此无益巨工。非秦力岂能为哉。
春城堆 在县治东三里。取古“迎春于东郊” 之义,至今迎春于其处。其形崎岖如城,晋太尉郗鉴所居故宅。
鱼垞堆 ,在县治西八里。崎岖绵远,状若鱼然。上有玉皇庙。
王家冈 在县西北三十里阳山之东。环冈居民,多王姓者。
凤凰岭 :在县治北四里许。
缗城埠 在城北二十五里金乡。旧为“缗” ,即其地也。
“徐家堆 ” 在鸡黍城东北,居民多徐姓。
秀峰堆 在城南二十五里,《干鱼头集》东南,上有秀峰寺。
万春堆 在城西南三十里,上有万春宫。“寿河 ” 在县治东儒学前。四潴环流,原于涞水相通,自金末渐塞,略存故址。
宽河 在城东六里
黄母河 ,按《县碑记》,“金乡乃黄河故道也。” 元至元二年,黄河南迁于丰沛,今河迹尚存。
石家河 在县西北八里。
蛭沟 在县南八里。东边谷亭镇,西抵城武县界。
清泉井 在儒学内,文昌祠前。
石羊井 在县治西关,其井傍有石羊。
惠民井 在儒学南百步外。知县盛德因建望仙桥,凿池得之。原有碑记。井亭今废。
赛雨井 在县治南堤下,因造莲池得之。福泉井 在城北六里道傍,因挑路掘出,立《天赐福泉碑》。
“古井 ” 在东门北,修堤掘出。
义井 在人皇庙前,新甃知县李国泰有《碑记》。单县
大陵山 在县西南五里。势颇高耸,虽屡更黄水淤没,形尚宛然。按《县志》,谓之“土山。” 又城北二里有枣堌,又七里有七里堌,去城十八里有北堌。
城武县
凤凰岭 在城南厢外。晋初有凤凰栖其上,今城南门名“仪凤” ,以此。后黄河泛溢,就岭筑堤,仅存高址。
小东台 在东堤外,与寿峰东西峙,形削微耸。邑之新河自兑而干,转艮而巽,水东注,此其销脉。
桶子河 在城南二里。西自曹县湾头,入城武境,东至三岔股河,折而东北,至金乡县东董家楼,经鱼台入南阳湖。康熙四十一年,知县赵嗣晋新浚,自王家庄至三岔股河,凡十五里。旧支河 在城南二十里,源头淤塞。城武境长四十里,形势尚存。
南堤河 按:《旧志》云:“在堤南,西自曹县境,沿堤曲折至邑东二十里,会于北堤河。”
新堤河 康熙四十年知县赵嗣晋新浚,依北堤河故道,自西乡小庙村秦家林起,至东乡双堌集上界止,长二千七百丈,宽五丈,深二丈,两岸植柳。城北水患数年,赖此河泄水,民得布种。“北乡新河 ” ,康熙四十一年知县赵嗣晋新开,自西乡康家洼起,东南至七里口,入北堤新河,凡二十里。
北乡小河 ,康熙四十一年,知县赵嗣晋新开西北,自党家洼起,东南入北堤新河,凡二十五里。
马澶渊 旧《志》云:在县南数里,东南一股与徐、邳水合,又一股北行九十馀里,接张秋河,西北与卫水会,由滑开漕渠而东。今东道湮没,皆不可考。按《春秋》襄公二十年夏六月,公会晋侯、齐侯等,盟于澶渊。《注》云:“澶渊,卫地,在顿丘县南。” 或即此地。马字疑误。
菏泽 县东北四十里,定陶城武界上。《禹贡》“导菏泽,被孟潴” ,即此。其故道今没。
堂沟 堂,卫傍邑沟,其地也,在县北四十里。《诗》云“望楚与堂” ,即此。
傅家潭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圜转数里,地形甚洼,三秋淫潦,汇为潴泽。旧《志》云:“东经阚家店等处,有河泄此水入巨野界,至南阳湖,年久河道淤没。” 康熙三十七年,重浚故道,以泄傅家潭之水。按:此潭接界单邑,迩来定、巨疏河,不由故道,竟欲导水注武,叠详不已。宪檄频催,知县赵嗣晋亲勘潭形,积水难泄。汶上、巴丘诸村哀吁者数百,佥以“一潭不能容三县之水” 为言。知县
赵嗣晋力请苦恳,事遂寝。
西湖 西关外环堤皆水,浩瀚汪洋,文山却峙湖心。登眺凭览,一望无际,独擅一邑之胜。按:二十年前俱平原旷野,今则渟潴百馀顷,往来渔翁舟子,鼓棹中流矣。天时地利,前后迥别如此,特增入四景内,以志巨观。
济宁州
《鱼山 》在城中央,阛阓栉比,殊不觉有峰峦陂陀意,但坟起而已。
牛来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与两城山相接。马陵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与凫山相接。旷山 在城西二十里,与彭子山对峙。
琵琶山 在城东五里,培𪣻迤逦,不甚高。按《志》,“女娲陵在济宁城东” ,疑此或是女娲琵琶,俗传讹也。其东临泗水,今有隧道尚存。
九女堆 ,在城北五里,旧传檀道济唱《筹量沙》所筑,非是。九堆,参差相向,疑古陵墓,但无断碑残碣可考耳。
香葬堆 ,在城南三十里。松杉葱郁,皆数百年物。堆凡三层,形如坛壝,上建大觉寺。有郡人《李鉴碑》,亦不详所自云。
“三皇台 ” 在城南三十里大流店东。下叠砖台方亩,松柏阴森,不甚高敞,而完朴坚固。有古碑,为里人所坏。
风花台 在城西十里,屹然一丘,突起湖滨。台四周皆荷花,清芬扑人,风夕倍胜,故名。远望之,如翠嶴浮海面。
汶水 出莱芜县原山之阳,会泰山、徂徕诸泉,由泰安西南流,经堽城坝,会坎河诸泉,至南旺分水龙王庙,六分北流出南旺下闸,四分南流出南旺上闸,至济宁与泗水同入运。
洸水 ,汶支流也。元时于汶水之阴,堽城之左作斗门,遏汶南流入泗,谓之“洸水。” 明成化间,于新堰凿河十馀里,南入于洸,从高吴桥西南入州境,会沂、泗二水,绕城入天井闸济运。崇祯十七年,济宁卫指挥张世臣筑杨家坝,改由城北而西,自夏家桥入湖。
泗水 出泗水县陪尾山下,四源并出,故曰“泗水。”
“会通河 在州南门外。南自鱼台之界牌浅,西至本州之五里浅,属济宁州,长六十八里。东自本州之五里浅,西至巨野之火头湾,属济宁卫,长二十五里。” 元至正间开凿,以通漕运。旧由徐州达清河入淮,今改由微山湖入八闸,出董口入淮。北径东昌之临清州,与卫河合流入海。州境置闸,凡十有二,沂、泗、洸、汶入漕之泉九十有七,而芦沟泉、“托基泉” 、“马陵泉” 、浣笔泉,俱境内泉也,皆径入于漕。
月河 在州城南。自济民桥入口,由上新闸、中新闸至下新闸出口,入于运河。天顺元年,主事孙仁建闸。
平流河 在州西南二十里。
黑龙潭 在州西十二里许,濒漕,其水黮墨深无际。
马场湖 在州西十里。漕渠北岸,北接蜀山湖。万历十七年,尚书潘季驯于湖北岸为减水闸三座,东为堤一道,长一千六百馀丈。湖之西口为冯家坝,长十馀丈,以备蓄泄。湖凡周回四十里。
浣笔泉 在州城东一里许马驿桥南。一方池,一圆池,南流至通济桥入运。
托基泉 在州南六十里鲁桥镇迤东,平地出水,入枣林闸。
马陵泉 在州南六十里马陵山下,平地出水,入鲁桥闸。
芦沟泉 在州东南六十五里牛来山迤北,平地出水,入南阳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