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558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百五十八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五十八卷目录
巩昌府部汇考二
巩昌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五百五十八卷
巩昌府部汇考二
巩昌府山川考一 府县志合载
本府。〈陇西县附郭。〉
盘龙山 在仁寿山之东,如龙之盘。山麓有关帝庙、瑞光寺,又有月香台、汪总帅祠,宋元丰碑犹存。
药铺山 其山多药草,分漳邑界。山北有宋坂坡,栗水出焉。
桦林山 在府南四十里。其山峰峦秀出,作雾则雨,多桦木。
锁峪山 在府南五里。其下为烽火台,有冯将军遗垒。
翠屏山 ,在府南四十二里。其山五峰错立。秦乞伏国仁袭鲜卑三部于山曲。
《枲麻峪》山 峪多种麻枲。
赤山 在府东十里。山色正赤,渭水过其下。白土坡山 在府北三里,有入马营通渭路。河浦坡山 在渭之阳,安会兰静、河西之通衢。岳家墩山 在府北四里,高耸可以了远。月岩山 与布云山连,偃仰如半月,昔御史王朝用别墅在焉。
石门山 在府西南八十里,两峰相对若门。翠峰山 在府南六十里。其山有黑池龙王庙,祷雨辄应。
老君山 ,相连。西五台山,壁崖线道,有二仙洞。狮子崖,武城水出焉。
小雪山 在府西百馀里。或名“雪山” ,俗名“露骨山。” 界洮、岷,其峰峻绝,盛暑积雪不消,可以俯瞰郡邑。
将军山 在府西北四十里。宋名将王德故址,今墓存。
何家山 在府西四十里。乡民献龙马于朝,赐田土,有铁券。
首阳山 在府城西四十里,即夷齐采薇处,有二贤祠,双冢可证。郡人杨恩论辩甚详。按旧《志》,“在府西南九十里。”
三品石山 在府城西北七里。自岷岭蜿蜒而来,其上宽平可耕,山腹有三巨石,列如“品” 字。按旧《志》:在府西七里,俗名安家山。西、渭二河交会其前,郡之主山也。麓有岐路,西北通临洮,西南通洮、岷。
仁寿山 ,在府城南一里,逶迤百馀里,上有悬泉如练。
桃花山 :在府城东三十里。其色红润如桃花,故名。
莲峰山 在府城南八十里。五峰分立,名“西五台。” 四围石崖,郡之要区,俗名马鹿。旁有老君山。赤亭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山色正赤,有堡甚险。赤亭,羌姚弋仲居处,赤亭水出焉。
布云山 在府城西五十里。一名黄石坪,与月崖山连。
八角山 在府城北九十里。㟏岈崚峭,形有八角,上有悬溜如珠,从石崖乱下如筛。
妙娥峪 在府城东三十里。相传汉武帝西巡,得美女于此,故名。
渭水 ,在府城北一里。
南河水 ,在府城南三十里荆谷,北流烽火台入渭,亦从南门引入池。
圣母沟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祷雨多应。魏家池 、钟鼓池 、南池。
旧学池 俱在北郭内,明弘治间,引渭入城。六泉 在府城东南五里。乞伏归仁率骑兵袭鲜卑三部于六泉,即此。
锦布井 在府城北六十里。
西河 源出西四十里山谷间,绕城西北入渭。西泉 在城西里许,水味甘美,冬夏不涸,诚异泉也。
谈家池 、汪家池 、蒲家池。
新池 。西门池 ,东关池。
热水巷池 俱系城中潴水处。
安定县
照城山 在县东五里,与西岩山、凤凰山对峙,蜿蜒数百里,若排闼然。其支为兴云山。
南安山 在县南一里。俗呼“庙坡山” ,以古属南安郡地而名。
乱山 ,在县北一百里。自黄河南,纷若蜂窝,形势百出。旧为莫氏进马,赐牧地。
兴云山 在县北五十里。乃照城山之支阜。温泉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雄峻,温泉出焉。
双峪山 在县南四十五里。
胡麻岭 在县西八十里。世传张骞开西域,获胡麻种以归,至今山有野胡麻。
青岚峪 ,在县东三十里。
锦鸡原 在县西十里
东河水 ,在县南四十里。发源于麻子川,其味苦,又名“苦水。”
西河水 ,在县西二十里。发源于甸子川,其味甘,又名“甜水。”
暖水 ,在县西五十里。隆冬他水尽合,惟此处不凝,鱼虾生焉,俗呼“横河。”
得罗川 ,在县西南二十里。土脉肥饶,约有千顷。
甸子川 在县西北六十里。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通渠流水,物产最盛。内有乌龙川、古城川 ,旧为荒地,近招垦纳赋。
《关川 》有路,北通靖远,南通兰州。
双泉 ,在县东南四十里。四方百里有水皆苦,惟此独甘。
温泉 在县东南七十里。从山间涌出如沸,有疾者浴即愈。俗呼“王家泉。”
会宁县
古堆平山 在县西。五峰列秀,参差云表,有云辄雨。
牧马原山 ,在县西二里。来自陇西北岭,其上平广可耕。
式虎山 在桃华山左。其山分桃华之枝,状如虎蹲,麓有七星石。
龙头山 在县北二里,有元武水绕城北。紫微山 ,在县北五十里,俗名稍岔墩,有稍岔水出焉。
鸦岔山 在县东二里。自雪山分枝而来,即县之主山也。
桃花山 ,在县东南五里。土石俱赤似桃花,故名。上有神泉、黑湫。
蒸饼山 ,在县南六十里。即今太仆牧马之地。周围百馀里,形圆如饼,故名。
铁木山 在县西北一百里。远观草木,皆形黑如铁,故名。草木繁茂,禽兽孳多,猎采无虚。日。红山 ,在县北二百九十里,赤崖屹立,上有五洞,列千佛像,名胜之地。
白草原 有二,一在县东北三百里雪山下,饶沃,多生白草,旁有小白草原。
“渣滓原 ” ,周八十里,乃雪山之麓也。
沙石原 ,在县北百四十里,周四十里。
海都原 ,在县北二百里,周一百里。
《骗马原 》,“乌兰馀麓,地饶民富。”
南河 在县南二里。源出保川,从城南入,北至郭城驿入黄河。
黄河 ,在县北二百八十里。
响水 ,在县东一百一十里。悬岩下泻,触石有声,下流入白水江。
�岔水 在县南二里。自保川诸涧会流入于河,俗名“南河水。”
什字川水 ,在县东五十里。出自隆德山谷,中流入河。
祖厉水 ,在县北一百八十里。以旧邑“祖厉” ,故名。自安定县来,流入于河。
显圣湫 ,在县东南五十里。岩若棚悬,下滴不溢。
黑湫 ,在县西四十里。俗传有黑龙,故名。旱祷有应。
筛泉 在县北二百九十里红山寺下。石中乱滴若筛状。
法泉 在县北四十二里,泉流数泒。
九眼泉 ,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通渭县
笔架山 ,在县东北二百里。五峰崒嵂,绵亘三百里,县之主山也。
屏风山 在县南二里。县之屏山也。其阴有洞,深数百丈,可以保守。上有东岳庙,俗名“庙山。” 东山 在县东五里,对照学宫,今筑两峰于其
上谓龙头插角
衙头山 在县南五里。有元总帅汪世显《行台》遗迹。
十八盘山 在县南五十里。其山高险,足为控扼,道一十八盘,故名。
发云山 在县西南二里。其高俯瞰城中,山环水绕,景色鲜明,居人岁时登览。
斗底山 在县东八十里。其形如斗,上多奇石。秦仙山 在县东五十里。石峰秀峻,下有洞,前有独木桥,人不能过。有秦仙曾修炼其中,故名。玉狼山 在县东四十里。世传元时有白狼游此,因名。
蔺家峡 在县东南八十里。县河经于此,有二十四渡。
链铜坪 在县东南六十里。有煤洞,居人取给。《倏江水 》,在县北五十里。形如半月。
甜水 在县西七里,常引入城,久堙。明知县刘世纶筑堤数十丈,仍引入城,取汲便之。
中川 ,在县西十五里。两山环抱,川平如掌,中有水,南入于渭。
华川 在县西八十里。四围平坦,草茂水清,经城南二十步入渭。苑马寺,安定苑置于此。西河 ,在县西三里。发源于华川。
东河 在县东二里。源出笔架山,经县南入西河。
“中林灵湫 ” ,在县西北十五里太白祠下。悬石如白水从中出,祈雨应。
九眼泉 ,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出九孔,远望之若聚星。
温泉 在县西南十五里,隆冬若沸,病浴辄效。《漳县》
南山 在县南五里,一曰“汪古山” ,有汪总帅墓。青雾山 峰峦高耸,林木蓊郁,与斗底山连接。宁远。
翠屏山 在县西四十里。
《露骨山 》其山特高,积雪不消,林木茂密,禽兽繁多,来猎者无虚日。
药铺山 在县北十里。产药甚多。
西倾山 ,在县北八十里。
三岔山 在县南三十五里。其下有野店,路通三岔,西抵洮岷,北接秦陇,东入漳县。
烟波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与三岔相连。马铺山 在县西北十五里。四围石崖,居民避兵处。
箭括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势险峻,居民结寨于此以御寇。
漳水 ,在县南三里。自县立寨坡发源,西北会西倾山水,西南会西谷水,合流入渭。
温泉 在县南十五里。百孔迸流,望之若星。盐厂河 在县东一里。
小盐井河 在县南五里。
宁远县
斗底山 在县南二十里。形如覆斗,有堡可守。翠屏山 在学宫前。
九龙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老君山 ,在县南五十里。雄伟广大,上有石洞湫池。
广吴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有广吴堡故城在其下,广吴水绕流。
瓜牛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百馀丈,周围四里,上有日月空,日月未出,其空先照有光。薰墨山 在县南三十里,中有湫池,水黑如墨。箭竿山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内有石室,约宽四间许,高三百馀丈,形似故名。古避兵处。鲁班山 在县北四十里。俗传鲁班凿洞居此。石门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四围皆峡,中辟一门,有古避兵寨。下有洞,光映如月,名“夜月洞。” 水溪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高三百馀丈,古避兵之所。
柏林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内有水泉通流。古避兵之所。
分水岭 在县东南九十里。
桃花峡 ,在县北五里。中有溪流,其石似玉。砚石峡 ,在县东南四十里,中有石,温润佳美,堪镌为砚。
银罐谷 在县南三十里。旧有银铜、铁冶、酒井、盐池。
渭水 在县北城下
山丹水 在县西十五里,自岷州界来,入渭行筏有鱼。广吴水 ,在县西二十五里,自漳县界来,经广
吴坡,北入渭,行筏有鱼马成龙。川水 ,在县西南七十里。
古流水 有二,一在县西南百步,平地涌出为涌泉。一在县东一里山畔石中泻出,为泻泉。蓼川 有铺。
擦石川 有稻田
燕峰川 有纳泥镇
滩阁川 在山丹河行筏。南峪河 ,在县东三十里。来自礼县大树关,会杨家河,经落门镇北入渭。
温泉 有二,俱在县东五十里之间。
龙头泉 在县东北三十里。状如龙头,泉流三泒。
雾罩泉 在县东北三十里。
伏羌县
麦垛山 ,在县南二十里。山连朱圉,若麦垛其下,《渭水》经焉。
见龙山 ,在县南十五里。相传古龙现其上,故名。
半博山 在县南十五里。峪水东流入渭。木梅山 ,在县西二十里。其川倚朱圉,临渭水。朱圉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禹贡》所谓朱圉,俗名白崖山。《汉书》云:“山在冀县南梧中聚。”
天门山 在县南一里。山势突兀,林木蓊郁,三峰耸峙,有两穴如门,县之主山也。上有湫池。石鼓山 在县南七里。上有巨石,方丈者三,其形如鼓,不击自鸣,鸣则有兵事。
锦镜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中有悬镜峡。大像山 在县西南五里,崖石上有佛像一躯,自顶至趾,凡一千二百三十尺,缘阁道以登。“鼍山 ” 在县东二十里,居渭水口。山形如鼍,最奇,故名。
渭水 在县北三里
永宁水 ,在县西南四十里。发源南山,北流入渭。
散渡水 ,在县东北五里。自十八盘麓来,流入渭。
木梅川 在县西二十里。倚朱圉,临渭水。湫池 有二,一在县西南五十里无畏山下,一在城南五里观音庙下,旱祷有应。
“落门河 ” ,出南山,至落门入渭,即来歙破隗纯处。
中川渡 在县西五十里。
西和县
祁山 在县北七里。《开山图》谓:“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 诸葛亮率师伐魏,攻祁山,即此。丰台山 ,在县东二里。其山起草关,止黑谷,黑谷水经其下。
宝泉山 ,在县北二十里。上有湫池,遇旱祷雨极应。
崆峒山 ,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通灵山 ,在县西一百四十里。四山环合,二水潆流。有清泉自岩窦飞落,如玉绳然。
仇池山 在县南一百里。林木繁茂,四壁峭绝,自然有楼橹却敌状,即晋杨难当所据处。岷山 ,在县东南二里。《九域志》云:“山无树木,洮水经其下,帝禹见长人受黑书,即此。”
横岭山 在县南三十里。其山联十八盘,山下有横岭水。
屏风峡 ,在县西北四十里。宋郭思作《祁山神庙记》,以屏风峡为正祁山。
飞龙峡 在仇池山下。昔氐杨飞龙据此,因名。白水江 ,在县北二里。从西来东流经武阶州,会于嘉陵江。一名“白江。”
横水 ,在县南五十里。
汉水 ,在旧长道县南,源亦出嶓蒙,与西汉水合,入白水。诸葛亮军垒在其间。
西汉水 ,在县南三里。
盐官水 ,在县东北九十里。自秦州天水界流入汉。一名“西汉水。”
温泉 在县东五里
官泉 在县百步外。其泉出十二,连城居民取给,不竭不溢。
九龙泉 ,在废长道县西三里。四时湛然,夏凉冬温,虽水旱无所损益。
龙马泉 在县境,源发废大潭县西北平地。相传每春夜牧马于此,自然怀驹,三岁与大宛同盐井 ,其水长满,煎盐甚甘。
成县
兑山 ,在县东废栗亭县境。《书》谓“昧谷” ,郑康成谓“陇西之西” ,即此。一名崦嵫山。
鹿玉山 在县东十里。云径如线,上有狮子洞,洞旁溪水漱石如玉,得名曰“玉井。”
凤凰山 在县东南十里。汉世有凤栖其上。上有瀑布,名“迸玑泉。” 天宝间,哥舒翰有题在岩间。大祖山 在县东南。岩峦耸秀,林壑邃深。下瞰数州,历历可辨,与宝井山相接。
五仙山 ,在县南三十里。山半有洞,五相去各百步,公孙氏五子学仙于此。
鸡头山 ,在县西南十五里。状如鸡首,中有龙洞。按《史记》“黄帝至崆峒,登鸡头山” ,即此。
天井山 ,在县西二十里。有白龙潭及汉耿勋《磨崖碑》。
泥功山 在县西二十里。土有泥功庙,石像天然工巧。唐贞元五年,于此权置行州,今迹尚存。黑谷山 ,在县北。大山乔林跨数郡,山有黑谷关。
方山 ,在县东四十里。晋武都氐尝据此。石船山 ,在县北四十里,上有龙湫。
积草岭 在旧天水、同谷之间。唐杜甫有诗。“醉仙崖 ” ,在凤凰山南,有仙像在崖壁,如世人所画醉仙状。
鱼窍峡 ,在县西二十里。有汉武都太守李翕《磨崖颂》。
公主谷 ,在县东北。或云“后魏宣武时,以为公主汤沐邑。”
香水洞 ,在县西北五十里,茂林修竹,洞中有龙蟠于石,其水清香。
黄蜃洞 在县北,中有块石,色青黄,其形若蜃。《东河水 》在县东,源出秦州,会南河水入龙峡,注嘉陵江。
六汉水 在县西北六十里。源出西和县境,流经县之六汉堡,入翠牛江。即西汉水。
裴公湖 在城西南隅。唐刺史裴守真所开。荷花数十亩,花柳夹岸,为一郡之胜。
万丈潭 在县东南七里。俗传有龙自潭飞出,其深万丈。《杜甫诗》记其奇胜。
黄龙潭 在县西二十里。其深莫测,其际有东溪,武都太守李翕《磨崖记》。
十九泉 在县南四十里。杜甫诗:“近接西南地,长怀十九泉。”
玉绳泉 在县南七里,飞龙峡之下、万丈潭之旁。宋喻陟有诗记其胜。
药水泉 在县东四里。相传人有病,饮之即愈。金泉 ,在县东郭外。有泉出洞穴中,清澈甘寒,深二丈。相传昔人曾于此得金,因名。
秦安县
九龙山 在县东一里。其山九峰,状若龙翔,磅礡百里,为邑主。山迤西支山如拱揖,为七星山。长山 在县南二里,延亘百馀里。一名“三阳山” ,连秦州之三阳川。
青龙山 在县东北十五里。崒嵂高出,望之矫然,俯锁峡,带陇水,山原细路,经行如栈,达宁夏。黑龙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瞰锁峡,带陇水。夕山 在县东南十二里。夕照掩映,岩壑回翔,远视之如汐,近视之如盖。
断山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当略阳南北之冲,截然中起,不与众山联属,望其势若断,故名。七星山 ,在县东北二里。其山七出,如负如揖,有突有坳。
八龙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其山八阜回合如龙,如羁、如御,又名“把龙山。”
曜紫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日出照曜,晴色鲜紫。
神仙岭 在县西南四十里。其岭自阳兀川低昂至闭门关,草木芬蔚,宜牧畜,路达通渭。玉钟峡 ,在县东北四十里,有石如玉如钟。相传玉为人窃去,钟形犹在。
东龙峪 ,在县西北十里。其峪有水,其阴有煤洞,邑人取给。
陇水 在县西三十步。亦曰龙阳水。按《水经》曰:“渭水自新阳下城南,又与新阳崖水合。” 即陇水,带县川 ,在县境。
略阳川 ,在县东九十里。即陇水。
阳兀川 ,在县西北三十里。
海子川 ,在县北一百四十里,有水渊然如海。莲花川 ,在县东七十里,南入陇水。
龙湫 在县东十里。其水莹湛,旱则祷焉。湫泉 ,在县东六十里九龙山之腰。冬夏澄清不涸,遇旱祷有应。
可泉 在县南七里。邑水有十馀处,皆不可沃,独可泉可沃,城南田圃赖焉。
东河 在县东二里。其源自中岭,东会龙泉,经县西南入陇河。
清水县
关山 ,在县东一百里,即陇山。
亭乐山 ,在县东三十里。有秦亭遗迹,即非子始封处。
牛头山 在县西十里。下有牛头河,即西南诸水之会。汉姜维大战牛头山,即此。下即牛头水。宝盖山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高耸㟏岈,其顶似盖。自唐宋以来,凿崖成洞,转岩为阁。
石洞山 在县东五十里,上有清崖洞。
小陇山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清、秦二水所分处,俗谓“板坡峡” ,绵延百里,至县西而止。
盘龙山 ,在县东五十里。即大陇之支阜,形似得名。
邽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上邽以山得名。光武伐隗嚣,驻兵于此。
轩辕谷 ,在县东南七十里。深邃高朗,望之郁葱,黄帝生于此。
清水河 ,去县一里,自小陇山分。
牛头河 在县西七十里。众水之所会也。南道水 ,在县东南二里。出南道峡,西流入牛头水。光武败隗嚣于南道,即此。
段谷水 ,在县东南五十里。即邽山前涌出之泒,蜀将姜维为邓艾所败处。
汤池 ,在县东北二十里。
温泉 在县东二里。倚东山之麓,涌出二脉,一温一寒。
涌泉 :在县署东南五十步。其味极嘉,改名“香泉。”
泯泉 在县西郭内,清而且甘,民汲便之。《礼县》。
红土山 在县东三里。其土如朱砂,故名。金紫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其土色如紫金。圣湫山 在县北六十里。上有湫池,遇旱祈雨有应。
莫遮拦山 ,在县西一百六十里,高出诸山之上,积雪四时不消,山腹雷雨,山上不知。
翠峰山 在县南十里。峰峦峻绝,端秀如人拱立。其上。有观音殿,常有光,人谓“圣灯。”
高亭山 ,在县北五里。上有泉,泉出雾即雨,若不出雾,雨亦不多,居人以此为候。
九泉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麓有九泉,旱不竭,涝不溢,民咸取给。
泰华山 ,在县南十里。来自蜀,循巴江而东,止于县南,山有雷王墓。
岷峨山 ,在县西南百里。
高坡山 ,在县东五里,与祁山相接。
龙王山 在县南三十里。上有修炼丹灶。凤凰山 ,在县东北五里。昔年建学其下,又名“锦屏山。”
麒麟山 ,在县南一百里。其形若麒麟。
祁山 ,在县东四十里。
汉阳川 在县十里
牌楼川 即王仁裕门克新故里。
平泉水 ,在县东北三十里。
长道水 ,在县东三十里。
岷江 在县西三里。出岷峨山,南流入白水江。厓城河 ,在县东一里。其水出湫山,经县东入于长道。
红厓河 在县西三十里。其水出莫遮拦山,会洮坪河南流入于长道,以达江口。
圣泉 在县南五里
阶州
露骨山 在州南三十里。峰峦森列,南有万象洞。
卧龙山 在州西半里
铁炉山 在州东北三十里。叛回马兴据以为乱,分巡佥事纪常督诸将讨平之。
泰石山 ,在州北二百四十里。
盘堤山 ,在州东南三十里。晋将邓艾与汉将姜维相持于此,筑城,置葭芦戍。
石鹤山 ,在州东八十里。旧置福津县。
武都山 ,在州西七十里,《一方》巨镇。
仙灵山 ,在州南三里,州之案山也。上有驼树、青石崖 ,去州三百里,诛马兴处。
猫儿崖 在州东一百二十里,亦名“鱼贯崖。” 魏邓艾悬度入蜀。
蛇倒退崖 在州东北五十里,最为险厄。杨家崖 ,在州北一百里。宋吴玠与弟璘为将,保蜀屯守之处。
花石峡 在州北一里。其石青质黑文,作松柏、人物、木石、溪桥之状,可为屏。
仙人峡 ,其势险峻,易据难攻。北有望贼关,为东路咽喉。
角弓谷 ,在州西八十里。即蜀将姜维剿杀五部氐羌之所。
五仙洞 ,在州东二十里白水江南。“山半有洞穴,深百馀里,中有黄芦木桥、铁桥,桥下皆有流水,如佩环声。渡铁桥数里,大风不可入,微闻有鸡犬声,不知何境界,游者多。”�烛及松脂火,自晨入及出洞则昏暮矣。其中仙迹甚多。又有卧龙坪,宽广容数十人,旧云神仙栖止之地。万象洞 在州南三十里,奇景异观,应接不暇。抟泥作砚,出洞即成坚石,云花满面,妙若天成。白水江 在州南二百里,一名白龙江。
犀牛江 在州北二百四十里。流入嘉陵江。北峪水 ,在州西二里。发源南平,合赤沙水入白水江。
紫水 ,在州东七十里。出福津,入白龙江。汉封玺书用“武都紫泥” ,即此。今失其处。
乳水 ,在州南三十里。出石谷,入白龙江。每清明日鱼涌出,居人依时取之。
文县
螳螂山 在县东三里
龙头山 ,自古松州党聚山来,至石马水口止,形如龙头,故名。
金珠山 连邓至,唐武德移州于阴平白马水,东接金珠山,即此。
“太白山 ” ,即素岭支山也。
南山 在县南城外,白水江绕其下。
龙女山 在县北二里,南山之支山也。相传蜀广政间,有郡守梦一女于此,自称龙女,因名。素岭山 在县西七里。山高积雪,冬夏不消,即露。山支为太白。
邓至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汉邓艾间道入蜀至此山人方觉,故名。相连有金珠山。
天牢山 ,在县西北二里。山势平衍,上有古城,相传以为古羑里城。
滴水崖 在县城北,乱山矗立,划开两峰如丫髻,飞泉千尺。
大蟒崖 在县西。山崖石壁间有石形如巨蟒。上清洞 在县北四十里,其深莫测。
《滴水瀑布 》北山矗立,有两峰如丫,飞泉十丈如疋练。
白水 在县西南二里。源出故松州赤磨岭,经县境东北,今名“清水江。”
黑水 在县境。源出羌中,入白水江。
五渡水 ,在县西七十里。行者经此,凡五渡,俗讹为“五土河。”
天池 ,在县西北一百里,合众山凹为大壑,环百五十里,积水其中,水平,山之颡,不见畔岸,《秦州》
小陇山 在州东六十里。高长不及大陇山,耸拔似之。
东柯山 在州南六十里。山麓有杜工部草堂,村曰“子美村” ,即古北枝邨。东柯河北流入于渭。仙人山 傍改龙山,有岩突出两山间,其阿如屋。建寺,僧人引泉入厨。
嶓蒙山 在州南六十里。上有异草名花。按《通典》有二:一在天水上邽,一在汉中金牛山。燕子山 在州南八十里,有燕子关。其地多林木,亦产木耳笋,党水出焉。东流入嘉陵江,东北二百里抵胡店,有防守官。又五十里界宝鸡。泰岭山 在州东南五十里,其山长而秀,周数百里,东连凤翔,南界汉中。
金门山 ,在州南三百二十里,秀峭如画。自小陇南望,五峰如吴岳,有栈道通凤县。
翠屏山 在州北二百里。其上有文星台,其麓为石马坪,有汉将军李广墓。墓之左有李广宅,今废为坛。
瓦子岔山 ,在州南二百三十里。自大门镇界成县,自铁衣峡抵黄渚关,界徽州。
云台山 ,在州东南二十五里,上有云台观。龙马山 ,在州北三十馀里。
龟山 :在州东南四十里。形似得名,疑即“邽山” 之讹。其麓为社树坪。
麦积山 ,在州东南八十里。状如积麦,为秦地林泉之冠,《豆积山》在其中。
卦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山断突起一小山,渭水流其下,即伏羲画卦处。
武峰山 ,在州北二百里,上有老树,其本已为
《山壅》枝犹十丈凌云,即杜甫谓“老树空庭得” 者。寿山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
天靖山 在州西一里。即吴璘守秦处。遗垒犹存,下有玉泉。
赤峪山 在州西南十里。上有老子丹灶,下有赤峪。
木门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即张郃射死处。黑谷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峻岭乔林,连跨数郡。南宋初,郡守程俊置,以保秦、巩者,最为要地。邢马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山多林木,路可行车。
吴砦山 在州东八十五里。有吴镇。入山采木者之路。有木厂。
改龙山 ,在州南五十里,下有街子口,即上邽县,故址犹存。土人掘土,往往得古器。
北照山 在州北十里,与西崦山对列。
谷口山 在州西北十里。上有箭壑岭,与关子岭相连若关。
柏林山 在州东七十里。
笔峰山 在州南七十里。其峰五,苍碧如削,上有鹦鹉,有薜萝沿壁下垂如绣。
骆驼山 在州南四十里。下为骆驼水。
崦嵫山 ,在州西五十里。“木多丹,其阳多龟,其阴多玉苕。”
槐树岭 在州西北九十里。即秦州与伏羌分界处。
丁华岭 在州东六十里。耸拔似陇山,俗呼“小陇山。”
仙家岭 ,在州东南三十里,土中尝出丸药,药色黑,相传服之可以疗病。
铁堂峡 ,在州天水废县东五里。有石笋青翠,长者至丈,小可为砺。蜀汉姜维居此。
坂坡峡 ,在州东一百一十里,即秦州、清水分界处。
火钻峡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中有镇。
五龙峰 在州东八十里。其峰五出,如龙之跃,下为草川铺。
进马台 在州东三十五里。汉成帝西巡,有人于此献千里马。
牧丹原 在州西南六十里,广沃宜稼。岩岫间多产牡丹,花时满山如画。
三都谷 在州境。宋将曹玮破唃厮罗十万众于州之三都谷,即此。
赤谷 ,在州西南七里。
雕窠谷 在州南麦积山之北,有隗嚣避暑宫故基。对面有瀑布泻苍崖间,亦胜境也。
渭水 ,在州北二十五里。
秦水 在小陇山,东入《渭水》。
藉水 在州南。发源刑马山夕阳山川,关子水注之,下流入渭。
漾水 ,在州南五十里。
赤谷水 ,在州五里。源出嶓蒙山,北流。
三阳川 ,在州北三十里,东流入渭。
天水湖 在州西南七里。冬夏平满,不溢不涸。马跑泉 在州西南四十里。尉迟敬德与金牙战,士卒疲渴无水,敬德马忽跑出泉,三军饮足。北流泉 在州南八里。《杜甫诗》云:“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是也。
徽州
铁山 在州东南四十里。其形似巾,又名“巾子山。” 悬崖万仞,上多云雨。
伶伦山 在州南十五里。石壁如舞优状,故名。青泥山 ,在州西四十里。唐史逾诗:“岭接青泥入剑天。”
方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武都氐杨飞啖铁,与陇西太守姚河相拒于此。
天池山 在州南三十里。山巅池泽宽广,洞然深黑。
积草山 在州北四十里。杜甫入蜀经此,有《诗》。鸡冠山 ,在州西五十里,与小陇山连。土宜陶冶,居民资之。
木皮岭 在州西十五里。唐黄巢之乱,王铎置关于此,以遮秦岭,路极险阻。
双龙崖 在州东南七十里。磨崖为巨碑,其文灭没,年久莫辨。
“写字崖 ” 在州南十里。有宋淳熙时野人题诗,年久剥落其半。
银椿崖 在州东北五十里。壁立万仞,崖畔石柱如银色,光映日。旁有洞穴,人莫能入。
杀牛坪 ,上有仙人关,宋吴玠、吴璘会兵于此。金莲洞 ,在州西七十里泥阳山,崖高数十仞,
周回数十洞,明学士胡濙奉命访张三丰于此。白崖洞 在州南三十里,石壁险峭,色如粉白。紫金洞 在州治北,洞深数十丈,穴如斗门,有风自穴中出,草皆偃,入则以烛,凉风有声如雷。首阳洞 在卧龙山畔,洞深数十里。
龙洞 ,在州南三十里,常有云气浮封。天将雨,穴中辄先出云,旱祷即应。
嘉陵江 ,在州南七十里。
白水江 ,在州南五十里。
永宁水 ,在州东四十里。
忠义水 ,在州南五十里。
孝廉溪 :在州东门外。
环碧溪 在州北
左溪 、凤溪 :俱在旧长举县境。
河池 在州东。即太泉。郡曰“河池” ,以此得名。太白池 ,在州东二十里。周十五亩。众山环绕,祷雨辄应。宋元以来,俱有封号。
云仙宫泉 在州南十里。祈雨辄应。至元间,岁旱祷雨有应,敕建“云仙宫。”
香泉 在州北一里
九眼泉 在州东北九十里。水自石穴流出两当县。
𬸚𬸦山 在县东十五里,两峰耸秀,一名“南岐” ,一名“来仪。” 世传鸣岐之凤出于此。
天门山 ,在县南五十里。悬崖有大石门,一开一阖,故名。
大夫山 ,在县东南。《图经》云:“唐末,郡守满存移治于此,因名。”
阳山 ,在县南一里。有“大阳” 、“小阳” 之别。
团峦山 在县境,山峰峻秀。
申家山 在县东北九十里。山多银矿,旧有防守,今废。
故道山 ,在县南二十里。路通汉中,汉高祖袭章邯,出故道,即此。下有故道川,即两当水。天池山 ,有二:西天池,在县西北十五里;东天池,在县东北二十里。
石镜峰 在县东二十里。日出光彩照人。分水岭 在县东十里,一岭而东西两沟。银瓮峡 在县东二十里。唐杜甫诗:“复道珠山得银瓮” ,即此。
董真峪 ,在县东南二十里。有董真人庵,故名。黄崖洞 ,在县南七十里。
乳洞 在大渠乡。洞中悬石类乳,祈雨辄应。登真洞 ,在𬸚𬸦山,唐张果老登真处。洞高一丈,深百尺,有水自顶注于石池,俗名“石鼓洞。” 龙洞 ,其洞深大,可容千人,中有龙湫,冬夏不涸,祈雨辄应。
锺乳洞 在县北三十里。其洞产锺乳,稍进有香水洞,石龙蟠其上。
鱼洞 ,在县东四十里马家寨。每岁暮春,其中鱼涌出不绝,不知从何来,即嘉鱼,与丙穴出者同。
嘉陵江 在县南一十里。流经县界,南流入白水江。
南河 一名“下邳水。” 其水会东河,经龙峻入白水江。
灵应泉 在县南七里。泉出山下石眼中,旱涝祈祷辄应,俗名“旱涝泉。” 宋元丰间建祠,加号“万丈潭 ” ,在县南四十里。相传有龙飞出岷州卫。
岷山 在卫北一里。其山跨陇蜀而耸峙,高视雍、凉二州之境。其土黑,洮水出焉。
东山 在卫东二里。叠水经其下。源出南山番境,北流入于洮。有百丈虹桥。
冷落山 在卫东五十里。
遮阳山 在卫东一百一十里。遮阳水在其下,有遮阳铺。
版宁山 :在卫东一百二十里。
贵清山 在卫东一百五十里。
崆峒山 ,在卫西十里。隋、唐皆云岷州“有崆峒山” ,然与平凉之“空” 同,不相下。
贤隐山 在卫西南一百一十里。
金童山 :在卫城南半里。
氆氌岭 在卫东北七十里,有路通临、巩二郡。摩云岭 在卫南一百五十里,下即临江。分水岭 ,在卫东南三十里,水南北分流。叠藏河 去卫一里,源出古叠州生番界,迳城东南入洮,岸阔水大。
洮河 在卫北里许
岷江 去卫二十里,源出分水岭,一入叠藏,一入岷江。至西固,名曰“龙江” ,经阶文入川。
野狐河 即洮水上流。处隘洪流,岷之一险也。荔川河 去卫六十里,源出荔川迳城,东南入岷江。
遮阳水 ,去卫六十里。源出氆氌岭,至漳邑,名“漳河。” 转宁远界,名“广吴河” ,入渭。
洮州卫
《凤凰山 》半在城中,半在城外。有五峰,“中若伸头,旁若舒翼。”
东陇山 在卫东半里
西倾山 在卫南三十里,延袤几千里,外跨诸羌,内连列郡,洮水所出。《禹贡》所谓“西倾” ,乃西南之祖山也。
石门山 在卫南十里,两山相对如门,山南即古叠州之地,有《雪虫》。
玉笋山 在卫西五里。其山高峻,登峰远眺,望数百里。
石岭山 在卫西北五里。
黑松岭 在卫东三十里,扼羌一险也。
九条岭 在卫西百里,为要害地,川曰“丹色洮河 ”,去卫三十里。源出西倾,经岷州,过临洮入黄。�地高流急,冬不及冻,结珠蔽河而下,所谓“洮河流珠”者也。
南河 ,去卫二里,出石岭山,经卫南入洮。“朵的河 ” ,源出朵的族,南流入洮。
靖远卫
雪山 在卫东北一百二十里,冬夏积雪,山外荒徼。
乌兰山 在卫城南半里,下有乌兰关。金郭虾䗫与元战不胜,自焚其身在此。韦静山 在卫东北一百三十里,石峡险厄,有飞泉,高数十丈。
屈吴山 ,在卫东七十里,茂林修竹,多獐鹿狐兔。居人猎取,界会静间。
黄河 在城北一里
前所凤川
右所乱马川
后所白草原
左所红崖川 以上四所各有泉名,无考。西固所
东山 在所东二十里。路通“阶文。”
笔架山 在所南半里
武都山 在所西二里
西山 在所西七里,路通洮、岷。
北山 在所北里许,驼形,一曰“骆驼山” ,所之主山也。
临江水 ,一名“白水” ,去所半里许,源出番界,北入白龙江。
西水河 ,源出分水岭,经所东入白水。其泉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