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0796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七百九十六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九十六卷目录
宁国府部汇考二
宁国府山川考二
职方典第七百九十六卷
宁国府部汇考二
宁国府山川考二 通志县志合载
宁国县
驻跸山 在县南一里,又名薛家山。明太祖亲征,驻跸此山,长公主生焉。邑人荣之,故名“驻跸” 云。
独山 在县西五里。山自铁陵屏发脉,过蟠龙而住于此,为县治之来龙山。
鸡山 在县南五里。一名“凤山。” 世传有金鸡鸣其上,故名。
泰山尖 在县南十里,与儒学对峙。明嘉靖六年,署县知事胡子亚谓“其峰虽秀而不耸” ,乃建石塔于其上。后因倾废,巡抚欧阳复命知县劳绍科卖空官地以葺之。
显山 在县东四里
妙山 在县东五里。下有潭,四时澄澈,亦名“妙潭。”
女儿山 在县东二十里,孤峰特起。唐开元中,神女出现。罗隐《诗》,石刻剥蚀不可识。
蒋山 在县东三十里。世传有神人姓蒋,因名。其山岭有寺,寺前有田,泉流不竭。有窗坑潭、龙王神祠。西有云岫庵。
关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突起重险,东西对峙,如关扃然。山有神祠,祷雨多应。
千秋岭 在县东一百五十里。北入馀杭,径路丛山回合,连冈纚属,寂寥幽深,蔽翳白日,夏凛如秋。亢旱时云气一起,辄雨,久潦他山未霁,而千秋云散必晴。唐罗隐《送梅处士》诗有“回望千秋岭上云” ,吴招讨使李涛出千秋岭攻吴越,即此。
朗山 ,一名“长安山” ,在县东一百十里,由汤山逶迤而东,耸秀特异,山夹两水,环绕如带。山下为宋仙都巡检使故址。
文脊山 距治十里。陡起峭崿于万山之中。翠壁如削,万仞立铁,不可攀而跻也。下有龙湫,有灵岩寺及沈大圣祠、齐云亭。晋瞿硎隐此,桓温常往造焉。宋梅圣俞、张献民同游,留题石刻尚存。去山东五里许有铁心潭,其泉极冷,大旱不涸。
嵩山 ,在县西七里,四望如笔,大黄山、小黄山夹峙其旁。或以为形似嵩岳,故名。
黄冈岭 在县西南四里。山脉盘旋起伏,然甚高。
石柱山 在县西七十里。有石高立,壁峻如石柱,高二十丈,故名。
麈岭山 在县西八十里。或以“山多麈” 得名。其山为新安孔道,地势高险,俗传英济王汪华攻宣至此岭,时天暑,士马皆渴,以戈𨱔戳石得泉,后人因加浚治。岭右有藏马洞。
石鼓山 在治西九十里。有石如鼓,传闻天雨则鸣。
石镜山 ,在治西一百一十里。有石如镜,照之或见人象,或见百物之象。唐广明末,黄巢寇宣歙,过此照之,见其状似黄狝猴,大怒,积薪燔裂之,遂少光。
将军石山 在治西一百二十里。山岭有石,高十五丈,雄伟耸拔,宛类壮士擐甲佩剑之状。紫山 在治西一百里,高数百仞,周围二百里,登其岭,若飞舞顿驻,左右回旋,前峰耸峙,中有龙池,澄清可掬。下有观音殿宇,盛暑凄然。山北有三曲水,瀑布泉出蜀洪源,而与横溪水会。柏山 在治西一百里,一名琴山。
禹尧尖 在治南七十里慕信乡。峰峦耸峙,上有龙池。世传尧使禹治水过此,故名。
高峰山 :在治南七十里西坑山之上。
八角峰 在县西南六十里。发脉黄山,历太平、旌德至宁,为黄尖、高峰诸山。峰最耸秀,东趋郡城,于高峰旁断而突起,迤逦为八角峰。峰有八望之面,面相似,盖状如九嶷云。山之左又有文笔峰,峰势参天如笔,故名。
屏山 :在治南五十里,形如列屏。
象鼻山 在治南六十里。形如象鼻。有岩曰“宝陀” ,飞泉自顶投空而下,怒气喷风,声如雷震。阳壕山 在治南三十里,又呼“平茗山。” 山脉自歙来,连峰委会,云蔚黛起,绝顶有龙湫,喷涌而出,远望之如飞练。有阳壕府君祠。
冷渡五山 :在治南八十里。东曰桂山,西曰“金字” ,南曰青红,北曰周璧,东北曰“黄封” ,蜿蜒经数百里,皆秀拔奇特。
黄颜山 在治南八十里。上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无径可入,攀石沿崖以登。世传晋永嘉中,黄颜曾修炼在此。
丫髻山 :在治南八十五里,有巨石如丫髻。南唐时尝作烽燧楼于其上。
北姑山 :在治南九十里,脉自天目山东南出,下经孔夫关,委蛇舒衍,忽峭拔特立,而为兹山。山下有杨将军地。其支峰落为平冈,相传为武成王庙故址。
琴山 :在治南三十里。昔杨氏居之,有《万卷堂》址,今废。
中台山 在治南百馀里,有中台府君祠。汤公山 在治东南一百二十里,旁有仙人峰,下有汤王庙。又名“商山。”
白云山 在治西北五里。下有潭,清碧可爱。旗鼓山 在治北十五里。旗立西浔之左,鼓立西浔之右,县治赖之,以固风气。
石岩山 :距治十里。山顶有泉涌出。岁旱有祈,多应。
洪公山 :在治东北四里。昔有名士洪伯礼隐此。
鸦山 在治西北三十里。高五十四丈,周回三十里。《寰宇记》云:“山产茶。” 《茶经》云:“味与蕲州所产同,地接广德州界。” 梅侍读守铜川日,赋诗云:“茶煮鸦山雪满瓯。” 梅圣俞亦云:“茶咏鸦山佳。” 通灵峰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大山环之而独缺。其北孤圆挺秀,绝顶平处六、七亩泉出其中,有石巉然,号鸡冠石。
“东溪 ” 发源天目山之腋。行二十里至落花溪。溪皆石,而中窊如铁釜,水从高投下,翻复涌而出,如炒胡麻然,俗名“炒麻锅” ,奇变可玩。又行五里至落马桥,受孔夫关水。又行三里至宝石桥,受千秋岭水。又行十三里至冷渡,受汤公山水,可筏。又行十里至石牌,受陈村水。又行一十五里至凤凰桥,受博里水、深坑水。又行十里至石口,水势渐盛,可航至栏杆溪。又行十里至汪村,受千顷山水。又行十五里至长短溪。又行五里至波罗溪,受洋丁源水。又行五里至东津,旧名“河沥溪。” 又行五里至五河,与徽州水会,入宛溪西溪 ,其源出自绩溪龙丛山下。行七里至丛山关,受丁家店水。行二十五里至横溪,受仙人洞水、蜀洪源水。又行十五里至霞乡,受滑渡水稍深可筏。又行五十里至东岸,受环川、葛村、深坑、长岭、殿基诸水。又行四十里至罗陵湾,有巨石方丈馀,突起溪中,如与水哄,怒涛激立,又名“印石” ,产在上流者多职篆过此石。行七里至下湛,受龙潭水。又行五里至西津,旧名浮桥头,桥废,以小舠乱流而济。明嘉靖中始造石桥。又行五里至五河渡,与杭水会。二水合流十里至湘府潭,受胡村水。又十里有众浔潭,又五里至港口,受干溪水。又五里至西塌入宣城界。又行二百六十里至芜湖入江,同入于海。
汤公山水 ,原出汤公山下,东北行十五里,至冷渡入杭水。
“千秋岭” 水 出于潜,缭岭麓,迤逦东北行,至宝石桥入杭水。
千顷山水 山在治南百里,与昌化中山画界。“水出其麓,东北行七十馀里,至汪村,入杭水洋丁源水 。” “水出昌化洋丁山,南流至石门,折而东,并吞众流,水势渐盛,冬筏春航,可沿可溯,至波罗溪入杭水。”
干溪水 ,雨久则潦,众流并积,两岸莫辨。雨止,水立涸,故名“干溪。”
《胡村水 》,其源有二,皆出广德,而合流于胡村之阳。
篁岭水 ,其源出旌德县篁岭山之阳,西达起源水,转至横溪会徽水。
仙人洞水 ,出昌化仙人洞山石中,罅而为洞,水从洞底侧出,行七里,尽山注水坑,至横溪入徽水。
滑渡水 ,出旌德石凫石之腋,东流至滑渡,入本县界,北至霞乡入徽水。
葛村水 ,出泾县寄马岭,绕葛村冈而南,合环
川水又折而东,至东岸,合殿基、深坑、长岭诸水。“龙潭” 水 出文脊山石池中,广三四丈,其深不可测,时见灵怪。世传有龙潜焉,岁旱祷之多应。潭水东溢为涧,至虞塘北行至袁村入徽水。妙滩 在县东五里妙山下,水色绀碧,须眉可辨,源出马蹄山,通洪公潭。
洪公潭 在洪公山下。其水自妙山来,通相府潭。
相府潭 :在治北二十里。其源自洪公潭,而下接众浔潭。
众浔潭 :在治西北三十里。潭际石山壁立,有岩罅可泊舟,深不可测。旁有清泉极美。发源相府潭,注石马潭而去。
石马潭 在治西北三十里。一名“中浔。” 能兴云雨,岁旱祷辄应。潭旁有泉,或曰:“内有神龙云。” 石湖潭 在治南五十里。其水从仁德乡来,迳于妙山下大溪、东川,溪流泡涌。又十里过蒜岭,有峡石山洞,水流其中,仰望石罅,天如一线,是亦奇观也。
官井 一在治东,一在城隍庙前。在庙前者味尤甘美,大旱不枯竭。
仙井 在十一都。邑人仙志睿凿,构亭其上,以便行人,人称为“义井。”
泾县
水西山 在县西五里。高二百馀丈。林壑邃密,下临赏溪。前有葛仙井,后有东峰亭。又建宝胜、崇庆、白云三寺。白云后改西方院,今又改水西首寺。其浮图对峙,楼阁参差。唐宣宗微时游此,有“朝廷若问江南事,报道风光在水西” 之句。湖山 在县西五里。上有小湖,故名。山高三百六十丈,旧有古庙在山顶,因暑月祈祷,难于登陟,人有默祷于神者。一夕,雷雨大作,神已迁画像于山之下矣,遂为今“灵惠庙” 云。庙后走马垄、甘泉并存。
白云山 与水西山相接,下有白云潭。
桂山 ,在县西北十里,高十馀丈,前临柳湖,旧有杨氏清华阁。山多桂树,黄州太守方廷瑞揭名,兼有题咏。
枫坑山 与湖山相接,亦曰柏林山。高二百馀丈,院曰“柏林寺。” 后徙其额于南陵之梅根乡。青山 在县西十里。
盘坑山 在县西二十里。岸谷宛转,环两山之间。上有西峰祠,民祈祀之所。
大小岭 在县西二十里。两山相接,路通池州。蒋山 ,在县西二十馀里。下有小路,入义上、义下两乡。
湖岭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与枫坑山相接,高四百馀丈。山之绝顶可以望江,路通栎山,为伏虎禅师往来憩息之所。
大宁山 ,在县西三十里。唐猷州城设此山下,今“大宁寺” 地是也。
栎山 在县西四十里。高数百丈,周围五十里,形势高耸,竹木森然。入山有松迳数里,即唐乾元大师卓锡之所。塔迹见存。
双涧分界山 在县西四十里有奇,与南陵县接境,中有路入池州。
云岭 在县西四十五里。峰峦高耸,若接云霄。阳山 在县西五十里。高一二里,周回千馀丈。其山一峰危耸,又有五垄围绕,遍于一村,如土城然。旧传有老人拄杖登山不返,人谓为山神,遂立阳山府君祠。
旵山 山:在县西五十五里。
五城山 在县西七十里。五峰环绕,如抱城郭。县尉刘谊定名。
蓝山 在县西六十里五城山之左。高六百丈,周围三十里,发脉于池之青阳,四时苍翠。唐李白诗“蓝岑耸天壁” 是也。
郭山 在蓝山之右,脉自九华山来。昔有郭公明王祠,遗址尚在,即晋之郭璞也。
丹山 在县西七十里。高百丈,广十馀里,昔传窦真人炼丹,上有丹池石灶。龙珠山 在县西七十里,广约五里,有圆珠状,界于丹蓝之间,二山奔趋而来,势若二龙争珠。凤山 高百馀丈,世传成周时有凤翔于此。殿子岭 在县西七十里。旧传西峰大圣以道杖拄地,地迸泉涌,四时不竭。乡人遇旱祈祷,挹其水以祀,必获“感应。” 因为立殿。
野炉坑 在县西七十里。山有小池,名“天井” ,约方二尺,深不可测。天将雨,池水先涌,间有帆席、盐、蒲之属随出。或言与海通。
寨山 ,在县西七十里。兵乱时,民多屯聚于中。
大城山 ,在县西七十五里。形如覆钟,下有潮泉,郭璞所凿。
塘。�山, 在县西七十五里。望江山, 在县西八十里郭山之后,举眺足以见江。
《石豅》洪头山 在望江山之西。上有活石,植立如堵,号“磨崖碑。”
碧山 ,在县西八十里。内有瑞香奇石。唐李白栖此,有诗。
玉屏山 明万应隆读书处,构有荫壑山房。乌龙山 在县西八十里,与丹山相接,遍地皆碎石,黑如鳞甲,起伏蟠旋,状若龙形飞动。铜峰山 高百馀丈,广十馀里,山腰岩石崔嵬,势若云屯。乡人立亭于其间,名曰“宿云。” 旁有古松二株。
宝峰山 在县西八十里,与铜峰相对。石峰高数十丈,有人物鸟兽奇巧之状,雕绘不能及。山背一窍甚纡折,仄身而上,又平远空旷,别是一天。稍步其右,足下吼声如雷,惊怖莫测。垂眺,则飞泉瀑布如练,千尺相连,有“白沙、莲峰,僧了空、白崖筑净室焉。”
眠牛山 大石耸起,状如牛眠。《烟蓬,道人过而见之,留诗》云:“青山耸出石为牛,卧岭眠云不计秋。轻耙重犁千古弃,短鞭长索一时休。清泉湛湛慵开口,嫩草青青懒举头。头角已藏无斗处,黄昏谁解牧童收?”
石柱山 ,在县西九十里。高八十馀丈,广三里,与青阳接境。二石突然,高插如柱。
石壁山 在县西一百里。山皆石壁立如屋庐。陵阳山 去县一百三十里,高一千丈,西接仙坛,为石埭县界山。《列仙传》云:“晋窦子明钓得白龙,放之江中,后五年龙来,载子明上陵阳山,一百馀年仙去。” 唐李白诗述陵阳最多,有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皆陵阳山下水路,而溪亦以陵阳名。自山以西,凡镇市、乡社,隶太平、《石埭》间者,皆曰“陵阳。” 旧有《陵山寺》。
盖山 ,在县西南二百八十里。登山二百步有泉,昔舒氏女所化也。
响山 在县西北五里,亦曰“白额山。” 石壁屹然,高五、六十丈,前有白石纹,状如人。山之腰有石岩,广深各三、四丈;南北并有石洞,广深倍之。行人过此呼啸,山即响应。明知县邵蕡以本山名为“豸峰” ,系通县水口,乃捐俸买入儒学,以荫风水。
幕山 ,在县北五里。高三十馀丈,广数十亩。山多军垒,左难当尝拒辅公祏于此,军幕四周,因以名山。相传旧县以此山为主。
桐山 与幕山相连,高五十馀丈,广数百亩,山有三峰。
磊坑山 在县北五里。坡阜多怪石,磊块如乱珠。
格山 在县西北十里。高二里,广十馀里,盖池州九华山之泒,东出百馀里,临赏溪而止,故山之首曰“格山” ,环抱县治,若郛郭然。据脉上游者为湖山,其中处者为水西,得其主者为县治、坐山云。
北石山 ,在县北十五里。上产石灰。有张氏家居于此,诗人周紫芝少馆其家。
柏山 在县北二十里格山之东。隋总管左难当保障宣、歙,与唐兵相持,乃祝天,夜降大雪,有龟迹印雪之异,遂筑白龟城。历有左王庙。《名胜志》误载在南陵。
琴高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高百馀丈。山腰有隐雨岩,岩下有洞,琴高仙尝炼丹焉。又临桥石壁有天然大士像。
石碑山 在洗马涧之旁,山自宣城发脉,临溪约高百馀丈。昔有周公构亭其上,有石碑篆额云《周公亭记》。文磨灭无考。
狐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高二里,自县城北望,实为水口。山之北有岭,曰“高岭” ,有汪王庙。山之南有原曰“黄埭” ,有西峰庵。其上则有黄巢寨、走马砻池沼存焉。
《萧山 》萧梁时命名。
岩豅洞 ,在县北二十五里,广袤数丈,高三丈,如螺旋,顶不柱而屋。洞之后又有一洞,高丈馀,深十丈,东西可以往来,诚一方之奇观。
阆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马头山 与阆山相接,一峰耸立,下临深渊,若马头之状。
鸡子岭 在县北二十五里,南陵官道稍南五里曰《麻园市》。
石龙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下有水洞庵及刑曹方懋德《先陇》。
孤坑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两山之间,有两路出焉,故有“上下孤坑” 之名。旧有陶灶,出陶器,以资一邑之用。
贺堂山 在县北三十里。英守昌森读书堂存焉,后易名“四休庵” ,命其弟为僧者居之,遂为香火院。今诸昌多家其左右。
榔山 ,在县北三十里。高三百馀丈。旧多榔木,故名。
李冲分界山 在县北三十里,与南陵梅根乡接界。
旵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琴高山之南,高二十馀里。山顶有水池,冬夏不竭,内有蜥蜴藏焉。山之外有朝阳洞、遥峰岭、窑墩山、打鼓岭、扬梓山、独山、稻堆山。
青山 ,在县东北三十馀里。
回军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高五十馀丈,周围五里。昔有叶氏居是山之下,捕贼有功,赐爵至尚书。后遇黄巢逆乱,乃以木为箭,书名于上,贼见惊骇而返,因号“回军。”
枣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高一百馀丈,周围五里。昔有异僧来游,驻锡杖于山,应手泉出,遗迹尚存。
血岭 在县西北七十里。黄巢之乱,有保聚于山者,曰“章公寨” ,与贼争战,血流山谷,因以为名。鱼豅山 ,在县西北七十五里。高三百馀丈,周围十里,下有一窟,脉通江海,谓之“涌泉。”
芭蕉山 ,在县东北八十里。高千馀丈,险峻如壁。
和尚山 在县西北八十里,高百有馀丈,周围二十里,顶有仙洞二所,甚深,洞口仅三尺馀,罄折可入,阔六丈,长七八里,石结其顶。旁有石阁,下有水池,其甘如蜜。内尝炼丹药灶,丹台尚在,药丸尝满台灶。往来见者,随取随盈。樵夫采薪,或闻敲金击玉,如奏乐者,推局布子,如奕棋者。属耳听之,则寂然无声。至今传曰“仙洞。”
蛮塘山 在县西北一百里。高数百丈,周围五十里,中有大岩,上有石台。旧传仙人奕棋于此。忽一日,仙人以手拍台,有金鹅自台惊出,飞至南陵鹅岭而止。下有蛮王殿基及上马台石存焉。
东山 在县东南三里,与水西对峙,数山辐辏,皆平冈,形势环合。
汉山 ,在县东三里。突然孤秀,下有潭,深不可测。昔白鹤真人炼丹于此,后骑鹤仙去。
鼓楼山 在县东七里。形如覆釜,高十馀丈,广数十亩。前代军兴,曾置烽火鼓角楼于其上,因以得名。
黄幕山 在县东南十里,高百馀丈,横袤五里,形如贵人,与县治相对。旁有面山,左曰屏黄山,亦名桂岭,其形如楼台。右曰寨山,屏山之分脉,以为县基。
天马山 绵亘十馀里,列如屏障,迤逦为县基,朝拱左右,与黄幕山、小天马山相连接。
长山 ,在县东南一十五里,长三十里,故名。合东山、黄幕山,是为县之东屏。
任家山 在县东一十五里。山皆平冈,广六七里,中曰罗婆冲,有坦途,上通清潭,下通桑坑。大堆山 在县东十八里。高三十丈,广数百步,形如钱堆。
西山 在县东一十八里。上有三峰相连,在清潭官路之西。
橘林山 ,在县东二十里。下有西峰殿。
祝山 ,在县东二十里。昔有祝姓人居,因以名山。
东石山 在县东二十里。高六十丈,广数百步,四面皆石。明大学士许国读书于此,改为“台山。” 中有云龙书房、鸣凤台、玉磬洞诸胜。山之外又有鼎阳洞。
佘冲山 ,在县东二十里。高百馀丈,广六七里,中有银炉𫮃取银坑。唐时谚云:“西山相对,两石相载,下有宝贝。” 差官勘验,遂凿此山。深入数丈,山摧损人,罢之。
金壶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石壁峭拔,高五十馀丈,下有平台。父老相传,“金壶现此。” 旧有道者结庵居之,废址尚存。
石砻山 在县东三十里。腰有石洞,口小而中宽。宋绍兴初,乡人避张琪之乱,藏于洞者皆得全活。
北冲山 在县东三十里。两山相并,冈峦耸秀。
景物幽迥,亦山林之胜。诗僧道常结庵于此,今废。
塔子山 :在《琴高山》之后,居民尝造塔以镇禳灾变。
巧坑山 ,在县东三十里。高百馀丈,广二里,山势奇巧,多怪石。
龟岭 在县东三十里,下有二湫,尝见白龟出其中。至柏山,石有坳似龟形者,名曰“龟石石门” ,山 顶有石门,背有龙潭。
慈坑山 在县东四十里。坑之口有观音洞,故以“慈” 名。
朱砂山 在县东五十里。广袤二千馀丈,俯瞰长流,巉岩峻险,不可登陟。上有红石,其大如月,其赤如日,故名。又云:山窍中石或艳发,主其乡有灾。下有活石长堤,俗呼神仙埧。俗传有宋尚书郭燮凿山开道,至今赖之。
金紫山 ,在县东五十里。高百馀丈,广袤数百馀丈,有石如立者四,高二丈馀,色如金紫。九里岭 ,在县东五十里。上下皆远九里,故名。有郭氏居其下。
谢家岭 在县东五十里,上有龙王祠。
稠岭 在县东五十里。高数十丈,广二百馀步。石鼓山 ,在县东五十里。有石如鼓,天将雨即鸣。又有飞泉迸湍,其声如鼓。汉冯唐尝击鼓,集宾客于此。或曰:“陈后主尝击鼓以号众。”
榜山 ,在县东五十里。高七十馀丈,广数百步。皇托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阳和洞、洗刀坑,晋桓简公战时洗兵刃处。
青山 ,在县东五十五里。
文殊山 ,在县东六十里。相传文殊现于山明山 ,与文殊山相对,才一里许。昔文殊现身时,有毫光照耀,此山极明,由是得名。
方坑感庆山 在县东六十里。高千馀丈,广数百丈,高仰险峻。宋末张琪之乱,筑寨避寇,民获保全,遂以“感庆” 名之。
白杨岭 在县东六十里。
卓笔峰 在白杨岭之东。其形挺立,若卓笔然。西峰山 在县东六十里,极高峻,起峰于西,故名。
黄沙岭 ,在县东六十里。广数十里,高十馀丈。山皆沙土,沙皆黄色。
纱帽山 在县东六十里。旧名鼠尾山。耸然出空,四远皆见。登绝顶凌盼在下,诸山皆培𪣻也。旗山 在县东六十里,即关旗岭也。一峰拔立,高百馀丈,如旗帜。
眉山 ,在县东六十里。下有眉台、眉池。
黄。�山 在县东六十里,绝顶如平地,上有小池,四时不涸。旁有百花尖,下有古墩山。
佛牙山 在县东六十里。其山秀丽,形如齿牙。三乘山 在县东六十里,旧名城山,有怪石叠如屋,名“观音岩” ,可容数人。
举山 在县东六十里,一名竹林,陇坞甚多。貂蝉山 在县东六十里,俗呼“貂蝉” ,绝顶有基址,禁山禅师曾结庵其上,旁有水泉,大旱不涸。笔尖山 在县东六十五里,三峰连秀,乡民种菽于其上。山之背即旌德县界。
百湖山 ,在县东六十五里。峰峦竞秀,形如舞袖,溪流绕之,百折而出,故名“百湖山” ,接徽之箬岭。
四角山 ,在县东七十里。壁立万仞,绝顶可容千馀人,上有井泉。黄巢之乱,里人避此,云雾滃然如神在上,乃倒戈而退。
涌溪山 在县东七十里。盘岭之北,涌溪水经其下。
稻积山 ,在县东七十里。昔罗隐谶“山稻积云高不出榖,日籴由来自外村。”
茹麻岭 有巡检司。入旌德、太平要路。
桓公岭 在茹麻岭之北。桓内史彝拒韩晃,死节于此。垒堑尚存。旧有庙,今倾圮。
双岭 ,在县东七十五里,二岭相连。五代时,因此地有王气,遂断其冈,介然成路。
桐岭 ,在县东八十里,有小径通商旅,绝顶与旌德县分界。
石屏风山 在县东八十里。状如屏风。
金牌岭 在县东九十里。其岭峻绵,周绕二十馀里,道通本府。
江冲山 ,在县南一十五里。
白水山 在县南三十里。旧名乌尖山,以顶有瀑流数里,故名曰“白水。” 俗传张果老骑驴过此,至今驴迹尚存。
西坑山 在县南三十里。
东、西大幕山 ,在县南三十里。
承流山 在县南四十里。高数百丈,周广十馀里,与县治相对。峰峦耸秀,为一邑之冠。山有九峰,中为状元峰,又名“文笔。” 左为挂榜峰,日华照耀,如挂榜然。下为莲花峰,峰峦奇削,如莲花状。右为纱帽峰,前高后低,形如纱帽。又左为积翠峰,云光物象,苍翠可爱。望云峰,岁旱祈祷,云出为验。右为毓秀峰,云气隐现,或有或无。友爱峰,两山并峙,若兄弟友爱。又左为览胜峰,登临可尽一山形胜。昔许、窦二真人炼丹山上,井灶犹存,今有徐氏世居于此。山之北五里,地名平园,平坦数千亩。明孝廉万应隆筑室而避乱焉。避兵洞 在承流山后。昔人有诗云:“四险山圆宛若城,洞门无锁白云横。”
赤土山 在承流山之西。
黄虎山 山界齐云承流之中,群峰峭拔,起伏蹲踞如虎。
齐云山 山巅平可十馀亩,有小庵一所,可容数人。其侧产茶,与“白云” 之味相类,价值倍于他处,而今绝无人识。
马鞍山 在县南四十里。起伏秀丽,如马鞍状。徐家岭 在县南四十里。岭上有亭,里人徐柿建。
吴家岭 在县南五十里。
放杖岭 在县南五十里凤村。父老相传,一老人双鬓如雪,幅巾藜杖过此,曾放杖少憩,因以为名。
龙门岭 在县南五十里。
铜岭 在县南五十里。其山甚高,山之腰有小径通往来,内有平地二丈,每践之有响应声。合山 在县南五十里,两峰尖秀,地名“李村。” 山之巅有平地,方圆十馀丈,下有高峰庵。
九峰山 ,在县南六十里。山起九峰,高十有馀丈,广袤数十里。
麻岭 在县南七十里,跨旌、太之间,盖往来交道焉。
佛子岭 在县东南七十里。旁有碎石,凝结细穴,风出其间,可以纳凉,或呼为“风子岭。”
小山 ,在县南七十里,高二百馀丈,周围十五里,顶上有平地百馀亩。黄巢叛逆,有乡民率众立寨拒敌,后人立祠。
石女山 ,在县南七十里,一石界两峰之间,形如女子,旁通一窍,天久晴,窍明必雨。上有石和尚叠石为之。
魁山 在县南七十里。峰峦秀拔,圆如钟形。昔有谚云:“魁峰顶秀,石女峰高。入仕路者,紫绶金章。入法门者,缁衣释老。” 吴运判登第,曾立旗于此。
丁家山 在县南七十里。山峰秀丽,下有李氏居焉。昔凌侍郎策未仕时,与李璨游国学,后登第,忽忆璨,来访,有诗一首。
东流山 在县南七十里承流之东。其山耸秀,形如楼台。唐逸士东流府君隐此,下有府君祠。浮龟山 在县南七十里。形如浮龟。山谷空邃,每风雨之夕,谷中隐隐有音乐鼓吹之声。昔人诗云:“曝背元夫不暂移,山前人尽寿期颐。绿毛暗逐春风长,应笑灵鳌上钓丝。”
榧林山 ,在县南七十五里,形如卓笔。山半有仙人洞,洞中有石佛、石鼓、石马等物。每遇阴晦,恍闻音乐之声。
连坑山 ,在县南八十里。高百馀丈,周回二十里。内有燕儿砻,冬暖夏凉,遇秋风飒飒,燕子多巢于内。
椿岭 ,在县南八十里。广数百亩,袤五里馀,路通旌德。
铜山 在县南九十里。旧尝冶铜于其山。西有樵山,左有密岩山。又有一岭名“麻岭” ,外有九里三湾之径。
黄象山 在县南九十里。碎石五色,返照有光。旧有宝光庵。昔人诗云:“猿抱子归青嶂外,鸟衔花落碧岩前。”
耙齿岭 在县东七里
赏溪 在县西南一里,即泾溪也。发源甚远,一源出石埭,舒女泉,一源出太平,俱经桃花潭、落星潭,至枫坑。一源出绩溪,经旌德三溪,三水至岩潭,合流东北而下,入南陵界,由芜湖入于大江。自昔县治跨溪,今溪流东徙,去古溪五里,而溪之广十倍于昔。溪所经由之地,凡数万亩,皆沙砾弃物,至今虚赔税苗,而郊外之地。又为水所荡去。水之为患,视昔尤甚矣。
新河 在今大溪之西,宋崇宁中,县尉刘谊所。
“开” ,盖以溪流东徙,欲移之西也,而水径不可回。淳熙初,知县杨栗又于新河东南二里开河,役夫万数,河甚深广,又以上流无坝,不能捍水使之西,而坝成辄坏。今二河见存,水无涓滴,非人力能移耶?
市河 在县西南。自赏溪至昔尉司之东,不通水源,与赏溪隔一堤,或溪水入河,则遭水患。宋嘉定知县王枺募民增筑,以绝其患。
石源 一在水西西涧中,一在秀岭下,俱清美,四时不竭。
崇庆寺涧 水夹山涧经秋霜阁之下者,曰溅玉,又东过绿阁之下者,曰清湍,曾南丰有“泉声飞下锦绣縠,殿影插入玻璃盘” 之句。又西南有湖山祠前,薛家涧水会于祠下,与白云涧前冲涧合流入于大溪,乃旧赏溪也。
冷水涧 水自枫坑涧北流,又东迳湖山入赏溪。
双涧 在县西三十里。水源出自西公山,凡六十里入南陵县界。
渣湖 在县西三十里。萧氏世居。
“夏浦涧 ” 在蓝山、郭山之间。
虎狼涧 在县西南四十里。源自西公山,迄于双涧。尝有虎狼来往,因名。
濂溪 在县西四十里。源出星潭下,澄澈可掬,清幽奇异。
落星潭 在县西五十里蓝山下。晋陈霸兄弟在船捕鱼,见一星落潭中,故名。
落马潭 在县西六十里。源发自吴村。晋桓简公御韩晃,战北,马堕于潭。
合溪 在县西七十里。溪源有二:一出石柱山,东北流历包村、文门;一出西大坑,经石陂与石柱水遇,入赏溪,故名。
桃花潭 在县西南九十里。深邃幽奇,唐李白别汪伦处。潭岸有垒玉墩、钓隐台、釆虹冈,皆李白与豪士万巨饮游题咏之处。
白龙潭 在县西九十里黄山芙蓉峰下。旧传黄帝炼丹之所。至今民间水旱疾疫,祈祷有应。麻溪 ,在县西一百里。源自石埭,历太平出麻溪,夹岸皆山,悬崖峻绝。
涩滩 距麻溪三里,怪石狂澜,势若龙蟠虎伏。九里潭 去涩滩不远,其潭直下九里。
龙光潭 一名麒麟潭,在县西南一百里。东北有龙光塔,下临深潭,冬夏澄澈,世传有龙镇之,其水莹白。
幕溪 在县东北二里。其源出巧坑,经佛子溪,由清潭佘冲榔木山至幕山下,与赏溪合流。赤滩 在县东北十五里。俗谓即“涩滩” 者,误也。黄埭涧 源出孤山之南,泄于新村涧,至昌坝桥与萧坡水合,出麻园杨山,北入南陵。
新坑涧 源出盘坑,至新村溉田。
琴溪 在县东北二十里。源自宁国界,历石门至琴高山,过岩豅寺,与赏溪合。世传琴高钓鱼于此。今三月三日出小鱼寸许,名“琴高鱼” ,又名“药渣鱼” ,盖琴高丹滓所化也。
神湖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源泉或涸或盈。凡涸一二日而盈者必雨;过期而盈则岁必旱。意是龙湫,乃作龙祠而祀之。
黄涧 水径南陵石门乡,复入本县仁义乡,迤逦出《清弋江》。
虾坑 其泉冬夏不涸,间出赤、白五色之水,历琴溪山下,过西桥溉田。
锦溪 ,在县东南五里。自长山发流入幕溪,两岸五色如锦,故名。
乌溪 在县东三十五里。源出慈坑,入濯潭江村,出官庄,迄于赏溪。
丁溪 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宁国县界,历举南茶坑、石城、九里坑、宋村水,入丹山琴溪,迄于江。
南香涧 在县东五十里。水源出黄沙岭,西会罗溪水,历茶溪会周公坑、后村诸水合流于乌溪,出官庄迄于赏溪。
榔桥河 水,出涌溪山。
藤溪 在县东五十里。源自徽岭,南入旌德,北流于石壁,过三溪,至县界窄溪,涉三门滩数里,至悬石,遂成一潭,循流至黄�山,入旌德界,车载溪合藤溪水过朱吕村,由石门五里陂及长山合太平县水入赏溪
小溪 在县东六十里,亦曰“双溪。” 源自椿岭涌溪塘黼山,至妙相寺前合流,故名。又过二里,与石井溪至潜溪入藤溪,迤逦由石门星潭而入大溪。昔人有诗云:“翡翠列成千嶂,碧琉璃泻出。”
两溪寒
溪头水 自溪头向北,历感庆,会王村、倪村、黄沙、了杳、张村、慈坑诸水过由道、丹山二乡而迄于江。
漕溪 在县东六十里,历神仙埧,合琴溪。岩潭 ,在县南十里长山之下。上有峻岩,受石埭、旌德诸水之会。
梓溪 在县南二十五里。一名“佛子溪。”
枫村溪 在县南三十五里,源接徽界,历三溪、窄溪、藤溪迤逦石门,从濯潭至泾溪。
花林溪 在县南三十五里。出丰东合山之源,经安国寺、赤土山,出大溪,合花林滩。
方村溪 在县南六十里。源自石井至桂岭,抵丰乐界,有三百六十坑。由程曹村入杨村、安吴渡、落星潭,会于大溪。
吴村水 在县南七十里魁峰之南。
渣溪 在县南七十里。溪岸有万绿墩,明进士翟翼隐居于此。
一人泉 在县西七十五里。一石眼生于旁,水足供一人饮,旋掬旋满,名“一人泉。”
潮泉 ,在县西七十五里大城山下,郭璞所凿。乡人即潮之大小为雨之远近,如潮不至,必有旱暵之患。
涌泉 在县西北七十五里鱼豅山下有穴,深广三尺,脉通江海。时涌泉出没,鱼则随涌而上,戏跃自如。人或迫而观之,则不复涌,而鱼亦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