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七百九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七百九十七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七百九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九十七卷目录

     宁国府部汇考三

      宁国府山川考三

      宁国府城池考

    职方典第七百九十七卷

    宁国府部汇考三

    宁国府山川考三   通志县志合载

    太平县

    黄山 ,在县南三十里。高一千一百馀丈,盘亘三百里,《图经》称为轩辕栖真之地。唐天宝以前曰黟山。《神仙传》云:“轩辕问道于浮丘公,曰:‘愿抠衣躬侍修炼’。” 浮丘公曰:“江南黟山,神仙所居。有古木灵药,其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沐浴饮者,万病全却。” 因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于此,故又名黄山。当徽、宁二郡界。上列三十六峰,溪二十四,洞十二,岩八,曰天都,高冠诸峰。下有香泉,时有异香。曰翠微,有瀑布泉、翠微洞。翠微寺左有青牛溪,曰望仙。旧云黄帝于此上升,人望见之,故名。下有望仙乡,有人望见空中二仙上升,闻彩云中弦歌声,故西有弦歌乡及洞溪并名弦歌,曰九龙峰。头九朵如九龙然。有岩有源,有洞有溪,并从峰名曰圣泉峰。如削成,状类腰鼓。顶上有池,人莫能至。从邻峰顶上望之,见池波腾涌,故名。旧《志》言此水东南而下入于汤池,非也。又别有汤泉,在朱砂峰下,曰叠嶂,其形如嶂。下有石乳岩,水滴如雪,一名滴泉岩。又有阴坑,源长阴无日色,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入朱砂溪。松谷禅师结庵潭外一里许,曰仙人顶。上二石笄,如人对坐,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溪南有马迹石数十,深浅宛如泥印,李太白曾游于此,曰炼丹。相传浮丘公于此峰炼丹,下有炼丹源、洗药溪曰青鸾,状如青鸾之蹲,故名曰紫石。纯紫石下有汤泉。《仙经》云:“山上出硫黄、朱砂,其水即热,此名朱砂汤” ,其味香美,无硫黄气。相传沉痾者澡之立瘥。其侧有祥符寺,多名贤题咏。曰“钵盂” ,状如覆钵,下有掷钵源。明万历时,杭僧玉庵建掷钵禅院,殿宇宏丽,僧徒众盛,与慈光寺相并。曰桃花,下有桃花源、桃花溪,花落流入汤泉溪。溪旁歙隐士佘抡仲建,有书室曰朱砂,其状如削。半壁有朱砂岩,中有朱砂,人望之不能到。下有洞,有源、有溪,并名朱砂。万历时,僧普门建朱砂庵,后敕改慈光寺。中有七层,四面佛像,曰狮子,状如狮子之踞。下有锦霞洞。香林源曰莲花,状如莲花。有源有洞,水与桃花溪合流,曰石人,宛如人形。下有白鹿源,曾有白鹿为人所猎。又有驾鹤洞,曰云际峰。顶入云际,下有藏云洞,有乳水源,味甘如乳。曰浮丘,旧有浮丘庙、浮丘观,岁旱祷雨有应。下有五云源,浮丘溪东南流入曹公溪。曰容成,相传容成子尝游息于此。下有容成溪、紫烟源,容成洞。曰轩辕,相传黄帝采芝之所。下有紫芝源、紫云溪,仙人洞,石座、石室。曰上升,相传有阮姓者在此。上升有源、有岩、有溪,并呼名阮。曰“清潭” ,水流倾泻,高百仞。又有布衣源、锦鱼溪,曰仙都,下有源有观,相传为神仙所游之处,曰石门,下有石门,两山相通。山之半壁有大石横架其上。又有大石塔,正圆如月,下有源有溪。猿猴岩、狼豹洞,曰棋石,相传有石棋局,布子分明,曰石柱,卓石如柱,高立数十丈,曰“云门” ,两峰相并如门,云气出焉。有源有溪,曰“布水” ,下有百药源,又有黄泉溪,飞布长十馀丈,曰石床,顶有石床长丈馀,曰“丹霞” ,时有丹霞笼之,上生红木,曰“云外” ,下有杏花源。又有瀑布泉,飞流数十丈,曰“松林” ,多产奇松,下有松林溪。石榴岩曰紫云顶,常有紫云盖之,下有柏木源。榆花溪曰飞龙,下有百花源。百花洞曰采石,下有白龙岩,白龙泉,有石如玉,阴暗尤现。

    紫金鱼袋山 一曰碧山,在城北,矗列绣错如屏,以顶上双峰如髻,故俗呼丫角尖,稍落有山。庞浑曰“仓库山” ,俗呼王家山。

    挂榜山 在县东。诸水绕其旁,作县治水口。其形绵亘,横敷如榜,故名。

    天马山 ,在县东南,即学宫。巽地昂藏有奔势,与麻水漾碧。

    仙王山 一名“洞清山” ,仙王祖师修炼处。“文笔山 ” 在县南三里,为学宫。《前案》:明弘治中

    教谕邹旸垒石为峰,后教谕王佳士增筑之。雾山 ,在县西十五里,高五百馀仞。东接龙门山,西抵三折岭,林木荫翳,多建梵刹其上,为东乡胜境。

    龙门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高五百仞,围三十里许。岩壁峭拔,中有石窦若门。产杉木、茶靛、油漆及药草。旁有石巉削,石柱、石阈,曲磵绕流其前。

    古山 在县西六十里穰溪河之东。平圆如荷叶,下有深潭,山嘴湾环插潭上,有石如龟浮其中。

    陵阳山 在县西六十里。三峰矗立,西两峰属石埭,东一峰属长寿里,为窦子明飞升处。中有仙坛宫丹灶。又有白鹤池,面黄澥如芙蓉秋水,三台鼎峙,俯跨疏河,故又名“三台山。” 其下有三门六刺滩。其南曰真金山,高二百馀丈。稍东曰密崖山,冈峦连亘二十馀里,至此两崖对立,下瞰深潭,径道险绝,故名密崖阙,又名“密王关。” 磐峰山 ,在县西三十里,一峰插汉,云雾蒙顶,雨即随至,天气清爽,时人登其岭,九华、长江远数百里外,咸在目中。

    仙都山 ,在县西北六十五里。高三百丈,亘三十里,一名“游山。” 相传左难当因唐推功不及,率众入此山终焉。

    夫子山 在县南三十里。上有石,横挺数丈,曰“鹰嘴石。” 下有千百石峙立参差如列戟,水流其间,性甚寒洌。旁山有石洞,中一室,路折而幽,其深数丈。

    异松岭 在县北二里,当地脉分脊之处。上有异松,樛曲奇古,一本二干,须分疏密。邑人崔维植立石,题咏其上。

    龙门岭 在县西北十五里,通龙门三乡及泾阳乡上下十馀里,势甚高峻,中设茶庵,行者憩焉。

    尚书岭 在县南二十里望仙峰西,高百馀仞。相传隋末有尚书胡裕隐此,故名。

    三折岭 在县西二十里。高峻曲折,上设石洞。明万历间,有僧海希葺宇其旁,施茗。近更建丛林,名“大觉寺。”

    铁甲岭 在县西二十三里。峭壁千寻,下临大河,中一线通往来。石骨棱棱,行旅维艰。

    白衣岭 在县东二十五里,通旌德、泾二县大路。初沿坑直上,崎岖难行。明嘉靖中,知县崔钦改筑砌造,有碑曰“崔公路” ,志不忘也。

    黄瓜岭 今名“黄华岭” ,在县东三十里,与旌德接境,上有乌山庵为界。

    石凫岭 在县东二十里,岩联拳如凫鹥然。箬岭 在县东南五十里,岭路上下六十里,沿途有四石洞,邑人谭𣹟建,山顶为歙县界。白沙岭 在章村、黄田,地皆白沙,通西乡路,上有泗洲庙,泗洲境。

    白茅岭 在章村,即菜坑。地少树多白茅。白苇穰岭 在章村苍步大湾岭脚横过,上七里,下八里,岭上与石埭县分界。

    汤岭 ,在县西南六十里,悬崖峭壁,深窅幽绝,接歙县界。

    梨木岭 在县西南七十五里,接休宁界。棠梨岭 在县西南八十里弦歌乡。

    石矾岭 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弦歌乡,西接石埭境。

    庄岭 在县西南一百一十里,接黟县境。桃岭 在县西南九十里弦歌乡郭村地接石埭界。

    富溪水 ,源出雾山,东流达县治西南,受三思桥北来水,穿南门冨溪桥下汇麻川水北流,白沙彻底,半映城堞。

    梅溪水 源出三门岭下,东南入板石潭,北流麻川水 ,源出黄山之麓,由汤泉过道泰乡,淙麻陂潭,受旌德诸水,西北流,沿县治东门,会冨溪水,并受梅溪水,西北下焦滩、三门村等处,延袤八十里,出小河入于泾。林石错崖,凫波铿訇,与舟响答。

    㜑溪水 ,源出黄山松谷庵清龙潭。经芙蓉岭下,过沟村,迳大桥,数折至石村河安仁坊,与穰、舒二水合。林石舟凫,不减麻川。

    舒溪水 ,源出歙界,经石埭东北,至泾阳安仁坊,受㜑、穰二水,平沙巨舰,飞送岸花,焦漪园太史所云“十里无波” ,即此。

    蟠溪水 ,源出黄山,与赤溪合。上游有蟠石,高丈馀,阔四之,独立水中央,俗名“独石滩。”

    赤溪水 ,源出青阳界,东北流入龙门乡《迳龙》。

    门滩聚泾水

    麻陂潭 ,在县东南五里。深二丈馀,长五里,碧水澄洁,凫鸭上下,前人尝泛舟其间。

    板石潭 在县东北二里。上有横石一片,平铺如板,为邑人修禊游观之所。往来名人多赋诗其上。

    白龙潭 在芙蓉峰下。大旱取水,祈祷辄应。龙光潭 一名麒麟潭,在县治西六十里长寿乡。上有石二丈馀,旧名“敬朋石。”

    金钟潭 :在安仁坊,即㜑、穰、赤、舒四水所聚处。中多水鸭、鸳鸯诸鸟。

    香潭 在县西二十里三折岭下。水势停蓄,深不可测。二三月间,山花映流,丹崖碧水,怡人心目。

    白石潭 ,在县西一百三十里,属弦二水碧澄萦折,东岸悬崖峭壁,石室虬松。西岸有亭坐对如在画图。

    湖深潭 在县西三十里。高峰耸峙,碧水渊渟,如湖之深,故名。

    旌德县

    楼真山 乃县治之祖山也,即西山。《方舆志》云:“窦子明炼丹处。” 李白诗云:“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又云:“愿随子明去,炼火出金丹。” 其南方有青华观,盖取谢朓“水月青华” 之句,颇为幽雅。梓山 在县治南,磊落有峰。迤逦而西,有笔架峰。中有资福寺、东岳庙。旁有奇石。石涧有桃树,不花而实。每岁三月,游人多登览。

    感化山 在县东

    淳源墩 在县东藏经阁后,淳水出焉。

    华阳山 ,在县东五里许。

    凫山 ,在县东二十里。其阳有凫山殿,窦子明之像在焉。旧传子明炼丹栖真,丹成骑青凫飞入此山,云“山中多仙迹。”

    凤凰山 在县东七里

    大鳌山 在县东十五里。山形如鳌,有瀑布泉,喷流如练。

    玉壶山 在县东十五里。石上有玉壶迹。石鼓山 在县治东二十里。《九域志》云:“上有石如鼓,天将雨,鼓即鸣。”

    华容山 在县东三十里,一峰形如莲花,独立青峰 ,在十都西,秀丽高耸。

    丫髻山 在九都,形如双髻。

    嗣续山 在县东三十里。周围十数里,东分嗣岭界。《宁国县》谓“山脉络接,嗣续不绝” ,故名之。唐山 ,在十三都,去县五十里。周围十馀里。其巅有塘,广可十亩,旱时水不竭。以上东隅山。齐柳山 在县西十里,山形圆如画眉。

    黄茅山 ,在县西十五里,最秀拔。

    岩山 高与正山、凫山、黄高峰齐,邑人候其山之出云,以占雨。以上三山皆县之祖山。

    正山 一名“尖山” ,在县西二十里。山极高峻,上有龙王庙,祷雨辄应。有仙人台、仙人园。有石刻字画不可辨。有响石亭,山下有银瓶石。

    《大幕山 》:山形如幕。

    《小幕山 》:山形如幕。

    唐峰 在县西北四十里。

    龙首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

    纪家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

    黄姑峰 在县西四十里。

    马鞍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形如马鞍。

    金钱山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上枭山 ,在县西五十里。

    下枭山 ,在县西五十里。

    石柱山 在县西六十里。挺立高数丈,有二石承之,远望若二柱然。

    蛟峰 在县西五十里

    铁帽山 在县西五十里,山形如帽。以上《西隅山》。

    金鳌峰 在县南四十里。

    大洪山 在县南四十里。

    黄高峰 在治南四十里。山峰高峻,有登仙桥、朱砂石壁、狮子岩。山下流泉曲水,山中林木阴翳,无人烟,世传“胡丘士、谢元晦辈隐居之处。” 古唐山 在县南十五里。高三十五仞,周回一十五里,与绩溪分界。以上俱南境山。

    土龙山 在县北二里。山形圆正,为县治之障。柳山 在县北十里。世传柳祖公居此,山南有石室。

    佛子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

    蠢岭山 自凫山华容峰横亘二十里,南障县治,北界泾

    天井山 距县二十里。山巅巨石峭峻,中有飞泉,湍激自两窍中出,俗呼为“龙鼻。” 下有龙潭,清澄无底。

    石壁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纡回曲折,长六七里许。旧路在半山,悬崖千尺,过者眩目惊心。有宋胡安定、周竹坡辈题咏。游观之士,畏其险巇,多往他道。明嘉靖初,李公默以吏部郎左迁宁国府通判,来署县事,谓“道险难行” ,命比丘募缘下㔉山石道溪旁,而遂为通衢矣。中途建石亭战楼一座,嘉靖丙寅造。先是天井山劫盗时出作楼捍御,盗患方息。其石壁险峻,至今有卢近溪手书“高山流水,钦免养马” 八字。

    龙首山 :在治北四十里。山峰如龙首。西北有潭,有龙王祠,水旱必祷焉。以上《北隅山》。

    高家岭 在县东二里许。

    后妃岭 旧传潘阆女为齐帝妃,故名。

    甘子岭 在七都。距县十里。今增“子岭。” 铺石岭 在七都。距县十五里。凫山过脉处,水东西分注。

    乌岭 在十都,距县三十五里。过此宁国界。凤凰岭 在十三都,距县十里。

    碜岭 在十三都,距县二十里。

    大岭 在十一都,距县三十里。

    剥岭 与宁国接界,距县五十里,俱东路。“西长岭 ” ,在小西门外。

    查树岭 在二都,距县五里。

    大岭 在三都,距县二十里,旌岭之最高者。西乡孔道,后知县江天一过此,改为“天岭。”

    九峰岭 在九峰山

    鹊岭 在太平县界

    “箬岭 ” 在歙县界,徽之间道。

    西岭 在栖真山

    凫羊岭 在四都

    仙风岭 在四都

    乌山岭 在三都

    琢木岭 在十六都

    郭公岭 在十八都

    千秋岭 在县西四十五里。

    万岁岭 在县西五十里。

    黄华岭 距县六十里,太平界。以上俱西路。南长岭 在二都,距南门里许。徽州大路石岭 在县东南里许。

    金竹岭 在五都

    隐龙岭 在一都

    黄唐岭 在白沙,通绩溪。

    倪村岭 在二都

    白杨岭 在二都

    平子岭 在一都

    七坎岭 在十九都绩溪界。小路通绩溪,俱南路。

    松树岭 距县十七里。在凫溪之北、汤村之南。柘树岭 距县二十里,凫溪东北。

    徽水 ,即翚岭水也,穿县治中流,民居夹岸至县北里许,与东溪合。王荆公为江东提刑,有《过麾岭》诗:“晚渡藤溪霜落后,夜过麾岭月明中。” 麾岭,即翚岭也。藤溪,在县北五十里泾县界中。丰溪 ,即丰陂碣。

    “淳溪 ” 即“淳源桥。”

    西源溪 :发源西山,穿城中入大河。

    霞溪 在治东四里,源自绩溪,至坛石与东溪合。

    东溪 即杨下溪,在县东,有两源,一出绩之朋坑山,一出七都之石岭,合霞溪、龙头二水,至城北里许合于徽水。

    凫溪 在县东北。凫山,西南之水会于此,至跳仙桥合于徽水。

    汤村溪 ,在凫山以北,蠢岭以南,水俱会此,至槁口与大河合。

    弋溪 在石溪山北,去一十里入泾县界。雪溪 在十都,东北入宁国。

    滑渡溪 在九都东。源出凫山,通受石岭以东之水,流入宁国。

    梅溪 在十一都。大岭以东剥岭水俱会于黄沙殿,流入宁国。

    石滩溪 在县西南二里,至南门与徽水合。横凫溪 ,在县西北十里,源出大岭,流于丫坑,至虞院合大河。

    陶环溪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黄高峰,流于小岭下,与上泾水合,至绵坑,与新建榔村诸水合流。

    王溪 ,在县西北四十里。

    抱麟溪 即榔村溪,源出黄华岭,经榔村抵绵坑,与陶环合。

    丰溪 ,上经泾乡庙,与陶环合。

    下洋河 在治西四十五里。源出黄高峰,箬岭以北,葇票峰以西,诸水所会。流于白地,经于下洋,与下洪溪合,东流入太平麻皮河。

    鹿饮泉 在县西一十步。汲以烹茶,味极香美。旧传有白鹿饮此泉,故名。

    白龙潭  清潭 在县西十里石山中有窟若坛形,约宽五丈,水从上喷出,溉田千亩。天井 在县东五里华容寺前。溪中四面活石生成一片,约围三尺,其深不可测。

    冷泉 在县西十五里。盛夏不暖。

    南陵县

    工山 在县西三十里。高数千丈,周广七十里。晋显贶侯何琦栖隐于此。宋孝子李经庐墓山麓。山巅有忠孝祠,今移戴家会。山腰有池曰“龙池” ,旱祷辄应。

    朗陵山 ,在县西三十里工山南。亦以朗陵侯何琦名。山南有丹井。

    落牛岭 在县西三十里,朗陵来脉。

    屏风山 在县西三十里。高耸方削如屏,县脉来龙。

    大脉珑 在县西三十六里。

    谢家垄 在县西三十六里。戴家会。

    花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徐用和居此。

    禄岭山 在县西四十里,亦名“陆岭。”

    “马鞍山 ” 与“禄岭山连。”

    闻家山 在县西四十里。

    大王冲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

    张家山 在县西四十里,连闻家山。

    水龙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有泉出山巅石岩,喷高五尺许,若春涛汹涌而下,田亩赖以灌溉焉。

    横山岭 在城西南六十里,岭西通铜陵境。黄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

    鹫峰山 在城西六十里,石洞有风温凉。灵岩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唐贞元中金地藏建寺,俗名“南山寺。”

    官山 在城西七十里。有石洞,邑人孙昊建“碧波亭。”

    丫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与青阳接壤。

    霁头山 在城西南七十五里,与青阳接壤,路通铜陵,上有泉落下地名“煨湖” ,名“双龙井” ,泉深无底,灌田甚多。

    程家垄 :在城西南五十五里。

    石龙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邓道先建庵其上。顾村。陈家山 在县西南十八里。

    枫树冈 在县西南十五里。上有㐽一株,树叶先茁,何向以卜年丰。

    云家山 在县南十二里。一名“仙女山。”

    烽火墩 在县南十里。上可远眺,旧传举烽之所。

    石岭 ,在县东南十里,路通泾县。

    箬帽山 与石岭连。县治《外案》:“崇陵山尽此。” 上有青墩头,可以远眺。

    鹅公凸 ,即箬帽山之馀,下临石潭,潭中每有蛰龙腾跃。

    石亹塘山 在县西三十里。两山石麓相际如门,中有丘壑林峦,外望四山壁立,似无径路可通。

    七女山 在县西三十里。

    石潮山 与七女山连,石下泉涌如潮,故名。马仁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与繁昌、铜陵连界,山峰有人马状。唐贞元中,居人闻石马鸣,后改今名。

    丫头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陵繁诸山分枝处。新亭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

    “黄连山 ” 豹儿垄内山有石洞流泉。

    同山 :在麻桥内,山有石洞流泉。

    《紫山 》,其上常有紫气,在麻桥内。

    石音山 在七都境内,人行则有声,又名“团山。” “白山 ” 在七都境内,石色如玉。

    梅花山 在七都境内,其峰如梅五瓣。

    石冈山 在七都境内,与繁昌界。

    大小瑶婆山 :在豹儿垄内。

    射的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云:“山有玉在石壁内,取之者遇风雨而止,人望之似射侯,因名。居人常以山色占岁云。射的白米斛百,射的元米斛千。”

    独山 :在城西南十三里,与柿树沟近。

    内翰山 :在城西北七里,一名白石山。

    藉山 在县治内。山久颓削,知县沈尧中砌石为台,建楼其上,乃“县治” ,凭借城市林壑,为邑中胜概云。

    五里冈 在城南五里,横亘于前,盖近案也。崇陵山 ,在城南十二里。

    鹅岭 在城南二十里。旧传,有金鹅自泾之銮塘山飞来栖此。

    敬亭山 在县南三十五里,与府治镇山同名。吕山 在县南六十里,淮水之源,上有石室,下有孔子书院故址。旧谓孔子适楚道此。按《宁国县志》有孔子井,相传孔子入吴时凿。合二说考之,岂孔子亦曾入吴与?

    蒲山 ,在县南七十里。

    车山 :在城南六十里。其形似车,故名。

    格里 :在城南七十五里,两山夹行,连十五里不断如格然,故名。仅两小径入,曰“大格口” 、小格口中有腴田深涧,人烟相接。

    赵冲岭 在县南七十里。上有公馆,县龙过峡于此。

    千堆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以上多墩泡累累,故名。

    分界山 ,在县东南二十三里,以与泾县分界名。

    神龙山 ,在县东南二十三里。山从分界山来,逶迤陂陀,最后卓起一峰,如游龙昂首状,故名。上有睢阳公庙。

    漳水  。淮水 ,《钱志》云:“漳淮源自吕山” ,又以北乡小淮河作淮水。及考《沈志》,则分流县南六十里,有漳水出水龙洞,又有淮水出吕山,合流澄清河,至县为东溪。是实有漳、淮二水并出南乡,北乡小淮河其下流也。

    “合河 ” 自赵冲等处来,与新会诸水合而成河,北流澄清桥。

    澄清河 有桥。南通青阳,自合河流来,北与峨岭河会。

    峨岭河 有石桥,南通青阳,自尹冲、西阳、姜冲等处来,东与澄清河会。

    浣溪 即县之东溪上流五里。明居人刘柯幽栖于此,号《钓隐》。

    渔浦 今曰《龙潭湾》。

    东溪 通济桥跨焉。桥之上下一带,水色蓝而且重,故漳水拖蓝,为十景之一。明刘侍御筑别墅其旁有《涉园四景》,诗多名公酬答。

    小淮河 在县北六十里。河滨业陶者多县,砖瓦资焉。

    清弋江 在县东三十里。有渡,通本府发源黄山,会石埭、太平、旌泾诸水而至。以水盛,河身渐广,故曰“江。” 其水深碧,下流分二支,西北流俱会漳陵港地方。本县圩埧俱在漳陵港东南,居芜湖上流,山水泛溢,唯马家滩三千馀亩可泄无患。后被芜湖豪民占滩为田,筑堤遏水,各圩埧冲漫受伤。明嘉靖三年,县丞金坡锐意经理,势闭不行,至今为害。

    蒲桥河 在县东二十里,有石桥,上自麻园河来,下流芦港口,与西河口水合,出县河口。“沿墅河 ” ,在县东十五里,会县东南各冲水,入张公渡河。

    胡家桥溪 在县东南二十六里。水来南冲土塘,冲去罗家村锺塘,入蒲桥河。

    神龙山溪 在县东南二十三里。自泾、鸡墩岭等处水来,入沿墅河、张公渡河。

    石溪 ,在县东南十七里。有桥水来黄土岭,下箬陂冲东去,入沿墅桥河。

    石家会溪 :在城东十里。水过竹塘桥去丘家桥入张公渡河。

    七里湖 在县东南十三里。水来远塘、冲去囤塘、朱理塘、丘家桥。

    范村涧 有石桥,今圮,近南城,水入南水关。“株园涧 ” 思古桥上流水,自甯村塘刘家冲来,至通济桥上流入东溪。

    海子沟 在县东南六里鹅公凸下。踏青寻秋,有胜可选。

    西溪 在县西二里,有桥名黉塘桥。南即县龙桡棹水,田源常涸。桥北数武,即后港十景。有《西溪积雪》。

    柿树沟 在县西十三里。自里宅、缪家冲、后家冲、汪村来,流石湫口、上港桥入后港。

    胡村桥涧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水自白杨岭黄连山至石塘湖,与新亭山来水会于下水村。

    至《豹儿口》,出胡村桥,逆南折入后港桥。

    麻桥涧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水自板长岭紫岚巅同林冲穿麻桥,逆南折入后港。

    染浦 在县东北四十里,又名自家湖。广约千馀亩,波光潋灔可爱,九夏芙蓉菱芡,水面文章。吴赤乌元年建,浮城梵刹于中,尤为胜景。许职方梦熊世居其地。

    奎潭 在县东北六十五里。共九十九曲,三关三锁。中有六墩类奎星,故名。夏时菡萏亭亭,香风遍野,莲藕菱芡、凫雁鱼鳖诸利,称陆海云。傍湖而居者,多张、秦二宦族。张职方有《奎湖十景》诗,秦标八景,名人竞题咏焉。

    水龙洞 ,在县南六十里。漳水之源,水由洞内喷出,深窅无尽。居人猥云:“可十五里。”

    宁国府城池考    通志县志合载

    本府。宣城县附郭。

    宁国府城池 ,晋内史桓彝筑。宋建炎三年,郡守吕好问扩之。元至正间,廉访使道童重加甃甓,𬮱阇楼堞皆具,高二丈五尺,厚三丈。周延九里一十三步。门五:东直曰“阳德” ,东偏曰“泰和” ,南曰“薰化” ,西曰“宝成” ,北曰“拱极。” 五门并重关深池。西北半堑深沟,半潴积水。东北宛句,二水潆洄,不经疏凿。明知府鞠腾霄、宋献、叶锡及崇祯间知县梁应奇并增饰焉。

    皇清知府管起凤、秦宗尧、知县王同春修筑。康熙七

    年,城根倾塌,知府孔贞来垒石修筑。

    外县

    宁国县城池 ,自宋南渡后,虑北兵入,复城之。元至正乙未,白总管据县修城,高一丈五尺,周围五百一十九丈,浚深沟池。至明正德间,岁久楼堞倾圮,知县王时正重建四门城楼。嘉靖丁未,知县范镐加筑北楼,乃命名东门曰“春秀” ,南门曰“南亩” ,西门曰“秋实。” 后又改为启明、中镇、景阳等门云。

    《泾县城池 》。县古有城,在溪之西,城周回一百二十八步,即晋桓简公拒韩晃之所也。唐初犹存,故号泾城。武德六年,左难当城猷州,乃在大宁寺之前,其制不可考。又“尝筑白龟城于柏山,城堞千寻,池隍十里,可谓金汤之固。然未闻泾人久居之者,意废州为县,或城溪西耳。宋嘉定庚午,移治溪东,名曰留村,亦不知” 城之有无何如也。元至元丙子,又徙于旧治之东门敬天坊,是为今之县治。旧有三门:东曰延和,西曰“通津” ,北曰宾阳,系明正德间知县郑气所建。嘉靖甲子,知县陈廷芝因筑城造为四门,东曰“迎晖” ,南曰“保泰” ,西曰“文明” ,北曰“拱辰” ,知府罗汝芳亲书扁额。又小东门一,南北水关各一。城高一丈九尺,厚八尺,周围九百三十二丈,共折一千八百六十五步零,垛口共一千六百九十六个,内外俱以方石筑火道各一丈。城外有壕,沿河石堤护脚。万历丙申,知县陈大绶又自西门至北水关,重筑石堤十馀丈,改“文明” 曰“水西。” 崇祯甲戌,知县尹民兴尽撤旧城而更张之,改拱辰门曰拱极门。

    太平县城池 :“县北旧有宋城,周回一里二百一十步,高八尺。有通津、宁远、承流、宣化四门,久圮。明弘治、正德间,知县王雄、朱守为相继立五门。南宁国,西弦歌,上东门,下东门,北拱辰。万历四年,知县张廷榜增筑之,高厚各益以十之三。高一丈八尺,厚称是。环九百丈有奇,为堞若干,石趾居其七,增甓以三楼而门者” 五:文明、南朝宗,东西仍弦歌,东北拱极,西北和兑石,而水门者二,各有栅。其池水出雾山,东流至县治西南,合三思桥下水,过南门仙源桥,折而东,入麻川水,经东溪渡,循城而去。西北倚山为城池。旌德县城池 ,旧志载跨徽水,而城无所考。据元至元间,令王祯营县四门。至正末,红巾自徽而下,烧毁庐舍殆尽,以原无城可守也。明嘉靖乙卯,倭奴五十馀人直经县治。丙寅,徽州云雾山贼起,突陷婺源。时知府沈志言、知县赵在奉督抚檄造。今城西南北负山,东濒淳溪,高二丈,厚一丈二尺,东西六百五十步,南北一千一百五十步,周围八百九十一丈。东门有三:上曰迎和门,中曰中和门,下曰义“济门” ,大西门曰永丰门,小西门曰大有门,南门曰阜民门,北门曰迎恩门。警铺十有二,城楼七座。水关门在上东门南二十步许,万历丁未年,知县郑景濂开。

    皇清顺治十三年,迎和门“义济门”倾坏。十四年,知县

    王融捐俸修建

    南陵县城池 :县旧无城,明正德间,知县胡文静建立四门,下甃以石,上置楼橹。东曰“迎恩” ,西曰“黄塘” ,南曰“丽正” ,北曰“拱辰。” 嘉靖癸亥,知县郜永春建。城高二丈五尺,厚三丈,周广九百三十六丈二尺有奇,为堞四千八百有六。辟为四门:东曰宝应,南曰福应,西曰瑞应,北曰“灵应。” 水关三:东南曰“禹雷” ,知县熊瑞开其水,朝入学,前西、南曰“偕乐” ,北曰“后乐” ,四门楼阇皆具。东、北二门内设总铺二,环城警铺二十四。万历九年,知县沈尧中申请增高三尺,东重门曰“春谷” ,南重门曰“陵阳” ,西重门曰“秋浦” ,北重门曰“赭圻” ,增堞一百二十三,共一千九百九十五,增铺一十三。又因西、北二门相去窎远,库藏狱囚在焉,酌于二门之中筑石台,移北水关楼改建其上,增戍防守,扁曰“灵雉台。” 崇祯间,知县甘文奎重修,改曰“倚剑台。” 城壕四条,每年租银一两二钱。知县沈尧中置簿工房,专用修城,不许那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