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第112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一百十二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一百十二卷目录
养生部艺文一
养生论 魏嵇康
答难养生论 前人
养生论 唐牛僧孺
续养生论 宋苏轼
问养生 前人
养生部艺文二〈诗〉
寿翁兴 唐元结
滑中赠崔高士瑾 王季友
赠辟谷者 张籍
赠阎少保 前人
修养 刘乂
绝句 吕岩
导引 宋朱熹
养生部纪事
养生部杂录
人事典第一百十二卷
养生部艺文一
《养生论》魏·嵇康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 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夭亡者。”此皆两 失其情,试粗论之,夫神仙虽目不见,然记籍所载,前 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 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 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 “之。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 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 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 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 发冲冠。”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 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夫为 稼于汤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燋烂,必一溉 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 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 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 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 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 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 之“良田”,此天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馀斛。田种一 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谓商无十倍之价,农 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 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知也。薰辛害目,豚 鱼不养,常世所识也。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 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 身,莫不相应。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 无使明,薰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 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 辅养以通也。而世人不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 元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府脏,醴醪煮其肠胃,香芳 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 平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 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 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风寒所灾,百毒所伤, 中道夭于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至于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 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智以下,谓之“自然。”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 兆,是犹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 之日,而为受病之始也。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 无功之理。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 莫不皆然,以多自证,以同自慰,谓天地之理,尽此而 已矣。纵闻养生之事,则断以所见,谓之不然。其次狐 疑,虽少庶几,莫知所由。其次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 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复废。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 以尾闾”,而欲坐望显报者,或抑情忍欲,割弃荣显,而 嗜好常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数十年之后。又恐两失, 内怀犹豫,心战于内,物诱于外,交赊相倾,如此复败 者。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譬犹豫章,生七 年然后可觉耳。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而 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夫悠悠者既未效不 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术者 以小道自溺。凡若此类,故欲之者万无一能成也。善 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 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 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絫心不存,神气以醇 泊独着,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 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 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元,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 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答难养生论》前人
答曰:“所以贵智而尚动者,以其能益生而厚身也。然 欲动则悔吝生,智行则前识立,前识立则志开而物 遂,悔吝生则患积而身危,二者不藏之于内而接于 外,祇足以灾身,非所以厚生也。夫嗜欲虽出于人,而 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虽木之所生,而非木之宜也。 故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然则欲与生不并立,名” 与身不俱存,略可知矣。而世未之悟,以顺欲为得生, 虽有后生之情,而不识生生之理,故动之死地也。是 以古之人知酒肉为甘鸩,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 逝而不顾。使动足资生,不滥于物,知正其身,不营于 外,背其所害,向其所利,此所以用智遂生之道也。故 智之为美,美其益生而不羡;生之为“贵,贵其乐和而 不交,岂可疾智而轻身,勤欲而贱生哉?且圣人宝位 以富贵为崇高者,盖谓人君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民 不可无主而存,主不能无尊而立,故为天下而尊君 位,不为一人而重富贵也。”又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者,盖为季世恶贫贱而好富贵也,未能外荣华而安 贫贱,且抑使由其道”而不争,不可令其力争,故许其 心竞;《中庸》不可得,故与其狂狷。此俗谈耳,不言至人 常贪富贵也。圣人不得已而临天下,以万物为心,在 宥群生,由身以道,与天下同于自得,穆然以无事为 业,坦尔以天下为公。虽居君位,享万国,恬若素士接 宾客也。虽建龙旗,服华衮,忽若布衣之在身。故君臣 相忘于上,蒸民家足于下,岂劝百姓之尊己,割天下 以自私,以富贵为崇高,心欲之而不已哉?且子文三 显,色不加悦;柳惠三黜,容不加戚。何者?令尹之尊,不 若德义之贵,三黜之贱,不伤冲粹之美。二子尝得富 贵于其身,终不以人爵婴心,故视荣辱如一。由此言 之,岂云欲富贵之情哉?请问锦衣绣裳,不“陈于暗室 者,何必顾众而动以毁誉为欢戚也?”夫然则欲之患 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在上何得 不骄?持满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 耶?且君子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岂在于多欲 以贵得哉?奉法循理,不絓世网,以无罪自尊,以不仕 为逸,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 达”,岂须荣华然后乃贵哉?“耕而为食,蚕而为衣,衣食 周身,则馀天下之财,犹渴者饮河,快然以足,不羡洪 流”,岂待积敛然后乃富哉?君子之用心若此,盖将以 名位为赘瘤,资财为尘垢也,安用富贵乎?故世之难 得者,非财也,非荣也,患意之不足耳。意足者,虽耦耕 畎亩,被褐“啜菽,岂不自得。不足者虽养以天下,委以 万物,犹未惬。”然则足者不须外,不足者无外之不须 也。无不须故无往而不乏;无所须故无适而不足。不 以荣华肆志,不以隐约趋俗,混乎与万物并行,不可 宠辱,此真有富贵也。故遗贵,欲贵者贱及之;故忘富, 欲富者贫得之。理之然也。今居荣华而忧,虽与荣华 偕老,亦所以终身长愁耳。故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 富莫大于知足”,此之谓也。《难》曰:“感而思室,饥而求食, 自然之理也。”诚哉是言!今不使不室不食,但欲令室 食得理耳。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后感,智之用 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馀;智用者,从感而求,倦 而不已。故世之所患,祸之所由,常在于智用,不在于 性动。今使瞽者遇室,则西施与嫫母同情;瞆者忘味, 则糟糠与精粺等甘,岂识贤愚好丑,以爱憎乱心哉! 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故智用则收 之以恬,性动则纠之以和,使智上于恬,性足于和,然 后神以默醇,体以和成,去累除害,与彼更生,所谓“不 见可欲,使心不”乱者也。纵令滋味常染于口,声色已 开于心,则可以至理遣之,多算胜之。何以言之也?夫 欲官不识君位,思室不拟亲戚,何者?知其所不得,则 不当生心也。故嗜酒者自抑于鸩醴,贪食者忍饥于 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弃之不疑也。岂恨向 不得酣饮与大嚼哉!且逆旅之妾,恶者以自恶为贵, “美者以自美得贱。”美恶之形在目,而贵贱不同,是非 之情先著,故美恶不能移也。苟云理足于内,乘一以 御外,何物之能默哉!由此言之,性气自和,则无所困 于防闲;情志自平,则无郁而不通。世之多累,由见之 不明耳。又常人之情,远虽大莫不忽之,近虽小莫不 存之。夫何故哉?诚以交赊相夺,识见异情也。三年丧 不内御,礼之禁也,莫有犯者,酒色乃身之仇也,莫能 弃之。由此言之,礼禁虽小,不犯身仇虽大,不弃。然使 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旋害其身,虽愚夫不为。明天 下之轻于其身,酒色之轻于天下,又可知矣。而世人 以身殉之,毙而不悔,此以所重而要所轻,岂非背赊 而趣交耶?智者则不然矣。审轻重然后动,量得失以 居身,交赊之理同,故备远如近,慎微如著,独行众妙 之门,终始无虞。此与夫耽欲而快意者,何殊间哉?《难》 曰:“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尧、孔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复疏于导养乎?”案论尧、孔虽禀命有限,故导 养以尽其寿,此则穷理之致,不为不养生得百年也。 且仲尼穷理尽性,以至七十,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 二十者。若以仲尼之至妙,资田父之至拙,则千岁之 论,奚所怪哉?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 下慕之,三徙成都者,或非食勤躬,经营四方,心劳形 困,趣步失节;或奇谋潜称,爰及干戈,威武杀伐,功利 争奋;或修身以明污,显智以惊愚,藉名高于一世,取 准的于天下。又勤诲善诱,聚徒三千,口倦谈议,身疲 磬折,形若救孺子,视若营四海,神驰于利害之端,心 骛于荣辱之途,俯仰之间,已再抚宇宙之外者。若比 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遗 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今不言松柏不 殊于榆柳也,然则中年枯陨,树之重崖,则荣茂日新, 此亦毓形之一观也。窦公无所服御,而致百八十,岂 非鼓琴和其心哉?此亦养神之一征也。火蚕十八日, 寒蚕三十日,馀以不得逾时之命,而将养有过倍之 隆,温肥者早终,凉瘦者迟竭,断可识矣。圉马养而不 乘,用皆六十岁,体疲者速雕,形全者难毙,又可知矣。 富贵多残,伐之者众也;野人多寿,伤之者寡也。亦可 见矣。今能使目与瞽者同功,口与瞆者等味,远害生 之具,御益生之物,则始可与言养性命矣。《难》曰:神农 倡粒食之始,鸟兽以之飞走,生民以之视息。今不言 五谷,非神农所倡也。既言上药,又倡五谷者,以上药 希寡,艰而难致,五谷易殖,农而可久,所以济百姓而 继夭阏也。并而存之,惟贤志其大,不肖者志其小耳。 此同出一人,至当归止痛,用之不已,耒耜垦辟,从之 不辍,何养命蔑而不议。此殆玩所先习,怪于所未知。 且平原则有枣栗之属,池沼则有菱芡之类,虽非上 药,尤甚于黍稷之笃恭也。岂云视息之具,唯立五谷 哉?又曰:“黍稷惟馨,实降神祇,𬞟”蘩蕰藻,非丰肴之匹; 潢污行潦,非重酎之对。荐之宗庙,感灵降祉。是知神 享德之与信,不以所养为生,犹九土述职,各贡方物, 以效诚耳。又曰:“肴粮入体,益不逾旬。”以明宜生之验, 此所以困其体也。今不言肴粮无充体之益,但谓延 生非上药之偶耳,请借以为难。夫所知麦之善于菽, 稻之胜于稷,由有效而识之。假无稻稷之域,必以菽 麦为珍养,谓不可尚矣。然则世人不知上药良于稻 稷,犹守菽麦之贤于蓬蒿,而必天下之无稻稷也。若 能仗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 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植元根于初九, 吸朝霞以济神。今若以肴酒为寿,则未闻高阳有黄 “发之叟也;若以充性为贤,则未闻鼎食有百年之宾 也。”且冉生婴疾,颜子短折,穰岁多病,饥年少疾。故狄 食米而生癞,疮得谷而血浮;马秣粟而足重,雁食粒 而身留。从此言之,鸟兽不足报功于五谷,生民不足 受德于田畴也。而人竭力以营之,杀身以争之。养亲 献尊,则萸菊菰粱;聘享嘉会,则肴馔“旨酒而不知,皆 淖溺筋腋,易糜速腐,初虽甘香,入身臭腐,竭辱精神, 染污六府,郁秽气蒸,自生灾蠹,饕淫所阶,百疾所附, 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岂若流泉甘醴,琼蕊玉英, 金丹石菌,紫芝黄精,皆众灵含英,独发奇生,贞香难 歇,和气充盈,澡雪五脏,疏彻开明,吮之者体轻,又练 骸易气,染骨柔筋,涤垢泽秽,志凌青云,若此以往,何 五谷之养哉?”且螟蛉有子,果裸负之,性之变也;橘渡 江为枳,易土而变,形之异也。纳所食之气,还质易性, 岂不能哉?故赤斧以链丹赪发,涓子以术精久延,偓 佺以松实方目,赤松以水玉乘烟,务光以蒲韭长耳, 邛疏以石髓驻年,方回以云母变化,昌容以蓬蔂易 颜,若此之类,不可详载也。孰云五谷为最,而上药无 益哉?又责千岁以来,目未之见,谓无其人,即问谈者 见千岁人何以别之?欲校之以形,则与人不异;欲验 之以年,则朝菌无以知晦朔,蜉蝣无以识灵龟。然则 千岁虽在市朝,固非小年之所辨矣。彭祖七百,安期 千年则狭,见者谓书籍妄记,刘根霞寝不食,或谓偶 能忍饥;仲都冬裸而体温,夏裘而身凉,桓谭谓偶耐 寒暑;李少君识桓公玉碗,则阮生谓之逢占。而知尧 以天下禅许由,而扬雄谓“好大为之。”凡若此类,上以 周孔为关键,毕志一诚;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驰骤于世教之内,争巧于荣辱之间,以多同自减,思 不出位,使奇事绝于所见,妙理断于常论。以言变通 达微,未之闻也。久愠闲居,谓之无欢;深恨无肴,谓之 “自愁。”以酒色为供养,谓长生为无聊。然则子之所以 为欢者,必将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也。夫俟此而后 为足谓之天理自然者,皆役身以物,丧志于欲,原性 命之情,有累于所论矣。夫渴者惟水之是见,酌者惟 酒之是求,人皆知乎生于有疾也。今若以从欲为得 性,则渴酌者非病,淫湎者非过,桀、跖之徒,皆得自然, 非《本论》所以明至理之意也。夫至理诚微,善溺于世, 然或可求诸身而后悟,校外物以知之者。人从少至 长,隆杀好恶,有盛衰,或稚年所乐,壮而弃之,始之所薄,终而重之。当其所悦,谓不可夺;值其所丑,谓“不可 欢,然还成易地,则情变于初。”苟嗜欲有变,安知今之 所耽,不为臭腐;曩之所贱,不为奇美耶?假令厮养暴 登卿尹,则监门之类,蔑而遗之。由此言之,凡所区区, 一域之情耳,岂必不易哉?又饥餐者于将获所欲,则 悦情注心,饱满之后,释然疏之,或有厌恶。然则荣华 酒色,有可疏之时。蚺蛇珍于越“土,中国遇而恶之;黼 黻贵于华夏,裸国得而弃之。当其无用,皆中国之蚺 蛇,裸国之黼黻也。”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也; 以恬淡为至味,则酒色不足钦也。苟得意有地,俗之 所乐,皆粪土耳,何足恋哉!今谈者不睹至乐之情,甘 减年残生以从所愿,此则李斯背儒以殉一朝之欲, 主父发愤思调五鼎之味耳。且鲍肆自玩而贱兰茝, 犹海鸟对太牢而长愁,文侯闻雅乐而塞耳。故以荣 华为生具,谓济万世不足以喜耳。此皆无主于内,借 外物以乐之,外物虽丰,哀亦备矣。有主于中,以内乐 外,虽无钟鼓,乐亦具矣。故得志者非轩冕也,有至乐 者非充诎也,得失无以累之耳。且父母有疾,在困而 瘳,则忧喜并用矣。由此言之,不若无喜可知也。然则 乐岂非至乐耶?故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 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自然以托身,并天地 而不朽者,孰享之哉?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 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 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五“者必存,虽心期 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 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元德日全, 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 也。然或有行逾曾闵,服膺仁义,动由中和,无甚大之 累,便谓人理已毕,以此自臧,而不荡喜怒,平神气,而 欲却老延年者,未之“闻也。或抗志希古,不荣名位,因 自高于驰骛;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以此自贵。此于 用身,甫与乡党儿齿耆年同耳,以言存生,盖阙如也。 或弃世不群,志气和粹,不绝谷茹芝,无益于短期矣。 或琼糇既储,六气并御,而能含光内观,凝神复朴,栖 心于元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者,则有老可却,有 年可延”也。凡此数者,合而为用,不可相无,犹辕轴轮 辖,不可一乏于舆也。然人皆偏见,各备所患。单豹以 营内致毙,张毅以趋外失中,齐以诫济西取败,秦以 备戎狄自穷,此皆不兼之祸也。积善履信,世屡闻之。 慎言语,节饮食,学者识之。过此以往,莫之或知。请以 先觉语将来之觉者。
《养生论》唐·牛僧孺
僧孺尝读嵇康《养生论》曰:“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下可 数百年。至于调节嗜欲,全息正气,诚尽养生之能者。” 僧孺以养身之于养生,难与易相远也。所以康能著 其论而陷大辟,盖能其易不能其难者也。且天地禀 生之道众,而贵之者寡,然而贵乎生,以有用于道也。 生而无用焉,贵其生矣,而又况康不能养乎哉?且康 居于是世,能忘名利之名,而不能使人忘其名;能忘 其情欲之情,而不能自忘其情;能防己喜怒于内,而 不能防人之喜怒于外。虽其名利情欲、喜怒之心不 改乎内,而能致其康宁焉。硕大焉,犹善豢者之犬彘 肥腯,适足使屠脍之刃促乎己矣。出而处,语而默,是 养其生者也;处而语,出而默,生其丧矣。“沮焉,溺焉,道 无邪,行无诡,言中规,行中矩,而得其时,是养生于出 处者也。孔焉孟焉,可而仕,否而退”,是养生于出处语 默之间者也。若中散者,栖乎下不可谓出,扬其名不 可谓默,非出处则在用中于礼义,人伦之道也。礼者, 道之器也。而肆情傲物,蔑弃冠服,是礼之大丧也。礼 丧而道丧,则锺会欲无怒,晋王欲不刑之,不可得也。 然康之为人,区区不列于中人,岂欲引而谓之哉?以 拆文垂论,则人之中者引而惑必众,故不得不明也。 先人有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又有患难以相 死,此得则死,此则得道得死而为寿,不以悲道得生 而为寿也。仁如比干而剖死,直如屈原而溺死,廉如 介推而焚死,忠如萧,望之而药。死而道存,洋洋乎不 已。予谓所存之生,〈阙二字〉“大是能养生者,若碌碌愚生, 不以五常之道为人,予焉知其寿?欤焉知其昆虫欤? 木石欤?灵蛇千年,予不知其寿也;石有时而泐,予不 知其久也;葵能卫其足,予不知其全也。若康之养生 有类是也,适为下矣,又况不能类之者哉?”呜呼!能养 生于道者,生死长短可也。
《续养生论》宋·苏轼
郑子产曰:“火烈人望而畏之;水弱人狎而玩之。”翼奉 《论六情十二律》,其论水火也曰:“北方之情好也,好行 贪狼;南方之情恶也,恶行廉贞。廉贞故为君子,贪狼 故为小人。”予参二人之学而为之说曰:火烈而水弱。 烈生正,弱生邪。火为心,水为肾。故五脏之性,心正而 肾邪。肾无不邪者,虽上智之肾亦邪。然上智常不淫 者,心之官正,而肾听命也。心无不正者,虽下愚之心 亦正。然下愚常淫者,心不官而肾为政也。知此则知铅汞龙虎之说矣。何谓铅?凡气之谓铅,或趋或蹶,或 呼或吸,或执或击,凡动者皆铅也。肺实出纳之肺,为 金,为白虎,故曰“铅”,又曰虎。何谓汞?凡水之为汞,唾涕 脓血,精汗便利,凡湿者皆汞也。肝实宿藏之肝,为木 为青龙,故曰汞,又曰龙。古之真人论内丹者曰:“五行 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世未 有知其说者也。方五行之顺行也,则龙出于水,虎出 于火,皆死之道也。心不官而肾为政,声色外诱,邪淫 内发,壬癸之英,下流为人,或为腐坏,是汞龙之出于 水者也。喜怒哀乐,皆出于心者也。喜则攫拏随之,怒 则殴击随之,哀则擗踊随之,乐则抃舞随之,心动于 内而气应于外,是铅虎之出于火者也。汞龙之出于 水,铅虎之出于火,有能出而复返者乎?故曰:“皆死之 道也。”真人教之以逆行,曰:“龙当使从火出,虎当使从 水生。”其说若何?孔子曰:“思无邪。凡有思皆邪也,而无 思则”土木也。孰能使有思而非邪,无思而非土木乎? 盖必有无思之思焉。夫无思之思,端正庄栗,如临君 师,未尝一念放逸。然卒无所思,如龟毛兔角,非作故 无,本性无故,是之谓戒。戒生定,定则出入息自住。出 入息住,则心火不复炎上。火在《易》为离,离,丽也。必有 所丽,未尝独立,而水其妃也。既不炎上,则从其妃矣。 水火合则壬癸之英上流于脑,而溢于元膺。若鼻液 而不咸,非肾出故也。此汞龙之自火出者也。长生之 药,内丹之萌,无过此者矣。阴阳之始交,天一为水。凡 人之始造形,皆水也。故五行:一曰水,得暖气而后生, 故二曰火,生而后有骨,故三曰木,既生而日坚。凡物 之坚壮者,皆金气也。故四曰金。骨坚而后肉生焉。土 为肉,故五曰“土。”人之在母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口 鼻皆闭,而以脐达,故脐者,生之根也。汞龙之出于火, 流于脑,溢于元膺,必归于根。心火不炎上,必从其妃, 是火常在根也。故壬癸之英,得火而日坚,达于四肢, 洽于肌肤而日壮,究其极,则金刚之体也。此铅虎之 自水生者也,龙虎生而内丹成矣。故曰:“顺行则为人, 逆行则为道,道则未也。”亦可谓长生不死之术矣。
《问养生》前人
“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何谓和?”曰:“子 不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极,至于折胶流金,而 物不以为病,其变者微也。寒暑之变,昼与日俱逝,夜 与月并驰,俯仰之间,屡变而人不知者,微之至,和之 极也。使此二极者相寻而狎至,则人之死久矣。”“何谓 安?”曰:“吾尝自牢山浮海达于淮,遇大风焉,舟中之人 如附于桔槔而与之上下如蹈车轮而行,反逆眩乱 不可止,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异术也。惟莫 与之争而听其所为。”故凡病我者,举非物也。食中有 蛆,人之见者必呕也,其不见而食者,未尝呕也。请察 其所从生,论八珍者必咽,言粪秽者必吐,二者未尝 与我接也。唾与咽何从生哉?果生于物乎?果生于我 乎?知其生于我也,则虽与之接而不变,安之至也。安 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 生理备矣。吴子,古之静者也,其观于物也审矣。是以 私识其言而时省观焉。
养生部艺文二〈诗〉
《寿翁兴》元·结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一作分〉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 〈一作恣〉《耽欲》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谁正好长生,此 言堪佩服。
《滑中赠崔高士瑾》王季友
夫子保药命,外身得无咎。日月不能老,化肠为筋否? 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发在我后。 近而知其远,少见今白首。遥信蓬莱宫,不死世世有。 元石采盈担,神方秘其肘。问家惟指云,爱气常言酒。 摄生固如此,履道当不朽。未能太元同,愿亦天地久。 实腹以芝术,贱形乃刍狗。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赠辟谷者》张籍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
《赠阎少保》前人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半俸归烧伏火 药,全家解说《养生方》。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 下床。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修养》刘乂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 东,烟收云散何濛濛。常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 自冲。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 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 人多忤。〈一作误〉人,披图醮录亦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 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汨没随埃尘。
《绝句》吕岩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 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导引》宋·朱熹
闻说牛刀久不更,闲中应接旧门生。向来已悟藏千 界,今日何劳倒《五行》。按𫏋有时聊戏剧,居心无物转 虚明。举觞试问同亭侣,九转工夫早晚成。
养生部纪事
《庄子·在宥篇》:“黄帝立为天子,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 上,故往见之。”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 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 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 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 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 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 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 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黄帝再拜稽 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达生篇》:田开之见周威公,威公曰:“吾闻祝肾学生,吾 子与祝肾游,亦何闻焉?”田开之曰:“开之操拔彗以侍 门庭,亦何闻于夫子?”威公曰:“田子无让,寡人愿闻之。” 开之曰:“闻之夫子曰:‘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 而鞭之。”威公曰:“何谓也?”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岩居 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 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 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 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 后者也。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 者若得其名必极。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 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 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史记留侯世家》:“汉封功臣,封良为留侯。留侯曰:‘今以 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 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 轻身。
《汉书艺文志》:“魏文侯最为好音。孝文时,得其乐人窦 公。”〈注〉桓谭《新论》云:窦公年百八十岁,两目皆盲。文帝 奇之,问曰:“因何至此?”对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怜其 不及众技,教鼓琴,臣导引,无所服饵。”
《后汉书王充传》:“充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 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
《苏顺传》:“顺,和安间,以才学见称,好养生术,隐处求道。 晚乃仕,拜郎中,卒于官。”
《矫慎传》:“慎少学黄老,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 导引之术。”
《方术传》:“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者,皆方士也,率 能行容成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 不极视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为操所录,问其术而 行之。”
《王真传》:王真、郝孟节者,皆上党人也。王真年且百岁, 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 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法,嗽舌下泉咽之,不绝房室。孟 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 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亦有室家。按注《汉 武内传》曰:“王真字叔经,上党人。习闭气而吞之,名曰” 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断谷二 百馀日,肉色光美,力并数人。《抱朴子》曰:“胎息者,能不 以鼻口嘘噏,如在胎之中。” 《华佗传》: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 以为仙。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佗语普曰:“人 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 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 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 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 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 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 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馀,耳目聪明,齿牙完坚。阿从 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𪎋散,漆叶 屑一斗,青𪎋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 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馀岁。冷寿光者, 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常屈颈鷮息, 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鲁女生,数说显宗时 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董卓乱后,莫知所在。按 《注列仙传》曰:“容成公者,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元牝。 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发白复黑,齿落复生。 御妇人之术,谓握固不泻,还精补脑也。《汉武内传》曰: “鲁女生,长乐人。初饵胡麻及木,绝谷八十馀年,日少壮,色如桃花,日能行三百里,走及獐鹿。” 《神仙传》:“封衡常驾一青牛,人”莫知其名,因号青牛道 士。魏武帝问《养性大略》,师曰:“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 勿过极,少勿过虚,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损喜怒,除 驰逐,慎房室,则几于道矣。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 阴,以顺其根,以契造化之妙。”
《晋书嵇康传》:“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 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 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 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 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
《博物志》:“人有山行堕深涧者,无出路,饥饿欲死。左右 见龟蛇甚多,朝暮引颈向东方,人因伏地学之,遂不 饥,体殊轻便,能登岩岸。经数年后,竦身举臂,遂超山 涧上,即得还家。颜色悦怿,颇更黠慧胜故。还食谷,啖 滋味,百馀日中复本质。”
《晋书张忠传》:“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隐于泰 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冬则 缊袍,夏则带素,端拱若尸。”
《陶淡传》:“淡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 便服食绝谷,不婚娶。”
《郭瑀传》:“瑀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 身。”
《南齐书顾欢传》:“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
《梁书。陶弘景传》,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 传》,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 矣。”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 八十而有壮容,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 《魏书徐謇传》,謇善医,常有药饵及吞服道符。年垂八 十,鬓发不白,力未多衰。
《崔浩传》:“浩以公归第,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 之有《神中录图新经》,浩因师之。”
《北齐书》“由吾道荣传:道荣隐于琅邪山,辟谷,饵松术 茯苓,求长生之秘。”
《隋书徐则传》:“则幼沉静,寡嗜欲。陈太建时,入天台山 绝谷养怪,所资惟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绵絮。” 《册府元龟》:“孙思邈隐居太白山,自言九十三岁,乡里 咸云数百岁。高宗显庆中,被征至时,卢照邻有恶疾, 因问思邈:养性之道,其要何也?邈曰:天道有盈缺,人 事多迍厄,苟不息慎而能济于迍厄者,未之有也。故” 养性之士,先知自慎,慎者尝以忧畏为本。《经》曰:“人不 畏威,则大威至矣。忧畏者,生死之门,存亡之繇,祸福 之本,吉凶之元也。故士无忧畏则仁义不立,农无忧 畏则稼穑不滋,工无忧畏则规模不设,商无忧畏则 货殖不成,子无忧畏则孝敬不笃,父无忧畏则慈爱 不著,臣无忧畏则勋庸不立,君无忧”畏,则社稷不安。 故养性者失其忧畏,则心乱而不理,形躁而不宁。神 散则气越,志荡而意昏。应生者死,应存者亡,应吉者 凶。故忧畏者犹水火不可暂忘也。人无忧畏,子弟为 勍敌,妻妾为仇雠。是故太上畏道,其次畏物,其次畏 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 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迩者不悔于远。能如此 者,水行蛟龙不能害,陆行虎兕不能伤,五兵不能染, 谗贼诽谤毒螫不能加害,知此则人事毕矣。
《旧唐书孟诜传》:“诜长安中为同州刺史。神龙初,致仕, 归伊阳之山第,以药饵为事。诜年虽晚暮,志力如壮, 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 药莫离手’。”
《剧谈录》:“刘平,天宝中居齐鲁间,善吐纳之术,能夜中 视物,不假灯烛。”
《续博物志》:李泌绝粒五六载,身轻能行,于屏风上引 指使气,可以吹烛至灭,导引骨珊然有声,号“锁子骨。” 《唐书。赵昌传》:昌为国子祭酒,时年逾七十,占对精明, 帝奇之。宪宗初立,出为华州刺史。对麟德殿,趋拜强 𫘝。帝访其所以颐养,迁太子少保。
《柳子华传》:子华子公度,善摄生。年八十馀,有强力。常 云:“吾初无术,但未尝以气海暖冷物,熟生物,不以元 气佐喜怒耳。”
《旧唐书王希夷传》:“希夷隐于嵩山,师道士黄颐向四 十年,尽能传其闭气导养之术。好《易》及《老子》,尝饵松 柏叶及杂花散。景龙中,年七十馀,气力益壮。”
《潘师正传》:“师正清净寡欲,居于嵩山之逍遥谷,积二 十馀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
《司马承祯传》:“承祯事潘师正传其辟谷导引之术。” 《册府元龟》:“后唐许寂,不知何许人,少有道术,茹芝绝 粒,寓居江陵。节度使赵凝昆季礼遇之,延之中堂,师 授保养之道。”
晋卢损为秘书监,拜章辞位,乃授户部尚书致仕,退 居颍川。时李𬭸年将八十,善服气导引。损以𬭸之遐寿有道术,酷慕之,仍以颍川逼城市,乃卜居阳翟,立 隐舍,诛茅种药,山衣野服,逍遥于隐几之间。出则柴 车鹤氅,自称具茨山人。晚年与同游五六人,于大隗 山中古宫观址,疏泉凿垣为隐所,誓不复出。山气严 寒,被病而卒。时年八十馀,齿发不衰,而有壮容。损于 修摄,似有所得。
《清异录》:郭尚贤尝云:“服饵导引之馀有二事,乃养生 大要,梳头洗脚是也。”尚贤每夜先发后脚方寝,自曰: “梳头洗脚长生事,临卧之时小太平。”
《渑水燕谈录》:端拱初,太宗诏访天下高年,前青州录 事参军麻希梦,年九十馀,居临淄,召至阙下,延见便 殿,赐坐,语及从容,询及人间利害,对之尤详,多蒙听 纳。他日访以养生之理,对曰:“臣无他术,惟寡情欲,节 声色,薄滋味,故得至此。”诏以为工部郎中致仕,赐金 紫。
《宋史张质传》:“质好养生之术,老而不衰,以是多接隐 人方士,然语不及公家事。每大祀巡幸,质多为行宫 使,或领巡检提点供顿之务。天禧元年九月,方候对 承明殿,暴中风眩,舆归卒,年七十四。”
《刘夔传》:“夔字道元,建州崇安人。历工部侍郎,知福州。 请解官入武彝山为道士,弗许。知建州,寻告老,遂以 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夔尝 遇隐者,得养生术,遂蔬食及独居退处一阁家人,罕 见其面。至老手足耳目强明。如少壮时。不治财产,所 收私田有馀谷,则以振乡里贫人。前死数日,自作遗” 表,以禄赐所馀分亲族。告其家人曰:“某日吾死矣。”如 期而死,无子。
《续明道杂志》:“刘几字伯寿,洛阳人。自言唐文静之后, 登进士高科,后换武官,数守边,号知兵。某尉河南寿 安时,遇几时年已七十馀,精神不衰,体干轻健,犹剧 饮,无日不饮酒。听其论事有过人者。余素闻其善养 生,又见其年老不衰,因问咨之。几挈余手曰:‘我有术, 欲授子以房中补导之法’。余应之曰:‘方困小官,家惟 一妇,何地施此’?”遂不复授。然见几饮酒,每一饮酒,辄 一吸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晡后食少许 物便已。一夕与余饮,各大醉就寝。五更,余觉,觉饥甚, 呼人作粥,几亦起曰:“幸留粥待我。”粥成,几曰:“待我略 遣宿酒。”余起观之,见几以被自覆,渐起两足,久之乃 兴进粥,谈笑至旦,略无少苦。几有子婿陈令者。颇知 其妇翁之术。曰“暖外肾而已。”其法以两手下而暖之。 默坐调息。至千息。两肾融液如泥。沦入腰间。此术至 妙。
《石林燕语》:元丰末,文潞公致仕归洛,入对时年几八 十矣。神宗见其康强,问:“卿摄生亦有道乎?”潞公对:“无 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 事,酌中恰好即止。”上以为名言。
《东轩笔录》:章枢密惇,少喜养生,性尤真率。尝云:“若遇 饥,则虽不相识处,亦须索饭;若食饱时,见父亦不拜。” 在门下省及枢密,益喜丹灶,饵茯苓以却粒,骨气清 粹,真神仙中人。苏子瞻赠之诗云:“鼎中龙虎黄金贱, 松下龟蛇绿骨轻。”盖谓是也。
东坡《志林》:“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 安国寺,坐中论风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 去欲’。张云:‘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 可谓了死生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 而况洞房绮縠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 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记之。”
《墨庄漫录》:东坡在黄州,陈慥季常在坡亭,时相往来。 季常喜谈养生,自谓吐纳有所得。后季常因病,公以 书戏之云:“公养生之效有成绩,今又亦病弥月,虽使 皋陶听之,未易平反。”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圆觉,可 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球,黄门妾也。前辈相与, 可谓善谑也。
张稚圭元老,荆公客也。为江东漕,摄金陵府事。严酷 鲜恕,喜与方士游,门下常数客。一日行郡圃,老卒项 系念珠,公曰:“汝诵经乎?”卒曰:“数息尔。”公异之,呼至室 内,问其所得,论养生、吐纳、内丹,皆造精微。又曰:“运使 平生殊错用心,酷虐用刑,非所以为子孙福,延方士 皆非有道之士,此曹特觊公贿耳。”公曰:“能传我乎?”卒 曰:“正欲授公,然须今夜半潜至某室,当以传公。”初亦 难之,不得已许焉。既归,与鱼轩刘议之,刘曰:“不可。”公 以严毅,人素苦之,夜中独出,事有不测,柰何太夫人 微闻之,潜锁其寝室,竟不得出。黎明视事,衙校报守 圃卒是夜四更趺坐而化。公大怅惋,数月感疾卒。 李博宣和间仕大府卿,因职事陛对,徽宗问曰:“知卿 年弥高而色不衰,中外称卿有内丹之术,可具术以 进。”博曰:“陛下盛德广渊,睿智日新,学有缉熙于光明, 臣虽不学,敢以诚对。谨领圣训,容臣具术以闻。”明日 乃进曰:“臣闻内观所以存其心也,外观所以养其气 也,存其心,养其气,则真火炉鼎日炎,神水华池日盛 矣。长生久视,上下与天”地同流,天道运而不积,圣人知而行之。大道甚易,知其易行以简,以简易而天下 之理得也。人之所恃以生者,气也。气住则神住,神住 则形住,形住则长生久视,自此始矣。盖日月运转,寒 暑往来,天地所以长久;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真人所 以住世。故《丹元子》曰:形以神住,神以气集,气体之充 也,形神之舍也。气实则成,气虚则敓,气住则生,气耗 则灭。此《广成子》所以保气,而烟萝子所以炼气也。然 则一言而尽保炼之妙者,其惟咽纳乎?故曰:“一咽二 咽,云蒸雨至;三咽四咽,内景充实;七咽九咽,心火下 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则内丹成,可以已疾,可以保 生,可以延年,可以超升。臣谨删其繁紊,撮其枢要,直 书其妙,以著于篇。《上篇》曰:进火候,每日子后午前,若 于五更初阳盛时尤佳。就坐榻上,面东或南,握固盘 足,合目拄腰而坐,澄心静虑,内藏五脏,仰面合口,鼻 中引出清气,气极则生,要而咽之。每一咽缩谷道,一 缩再引,则再如之至再至三。若气极不能任,则低头 微开口,以吹宁出之,勿令耳“闻出气之声,如此凡三 次,是为进火一周天,俟气调匀,然后行水。”《下篇》曰:进 水候进火,鼻中取鼻涕,口中取液,聚为一处,多多益 办。俟甘而热,即闭口仰面亚腰,左顾一咽,正中一咽, 分三咽而下,内想一直下丹田,每一咽亦缩谷道一 缩,如此一遍,是为行水一周天。每进火行水毕,然后 下榻,行履自如。后叙曰:“五行水火为初,人生水火为 急,此是极《易》之要法,上夺天地造化。学道修真之士, 初行须觉脐下如火,饮食添进,四肢轻快,是其验也。 行而久之,则发白再黑,齿落重生,精神全具,复归婴 儿,寒暑不能侵,鬼神不能寇,千二百岁,寿比彭老,渐 为真人矣。”徽宗见而嘉纳之。梁师成录其说以示人, 乃简易之道,第行之者不能悠久耳。或云虞谟、君明 修养有得,亦祗行此法也。
《墨客挥犀》:蒲传正知杭州,有术士请谒,盖年逾九十 而犹有婴儿之色,传正接之甚欢,因访以长年之术, 答曰:“其术甚简而易行,他无所忌,惟当绝色欲耳。”传 正俛思良久曰:“若然,则寿虽千岁何益。”
《谈圃》林英年七十致仕,起为大理卿,气貌不衰,如四 五十岁。或问何术致此,英曰:“但平生不会烦恼,明日 无饭吃,亦不忧。”事至即遣之,释然不留胸中。
《茅亭客话》:杜鼎升字大举,形气清秀,雅有古人之风, 鬻书自给,夫妇皆八十馀,每遇芳时好景,出郊选胜 偕行,人皆羡其高年逸乐如是。进士张及赠之诗曰: “家本樊川老蜀都,世家冠剑岂寒儒。笔耕尚可储三 载,酒战尤能敌百夫。僻爱舜琴湘水弄,每县孙画醉 仙图。孟光笑语长相逐,唤作梁鸿得也无。”尝手写孙 思邈《千金方》鬻之。凡借本校勘,有缝折蠹损之处,必 粘背而归之。或彼此有错误之处,则书札改正而归 之。且曰:“使人臣知方则忠,使人子知方则孝。”自于《千 金方》中得服玉泉之道,行之二十年,获筋体强壮,耳 目聪鉴。每写文字,无点窜之误,至卒方始阁笔。服玉 泉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 是也。但能每旦起坐,瞑目绝虑,叩齿二七通,漱令满 口,乃吞之,以意送至脐下炁海一七遍,经久自然如 流水沥沥下坎涧之声,如此则百脉和畅。所以《黄庭 经》云:“玉池精水灌灵根。”又曰:“漱咽灵液灾不干。”其是 之谓乎。
《懒真子》官中隐士骆耕道文常言:“修养之士,当书《月 令》,置座左右。夏至宜节嗜欲,冬至宜禁嗜欲。盖一阳 初生,其气微矣,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故当禁之,不 特节也。且嗜欲四时皆损人,但冬夏二至,阴阳争之 时,大损人耳。”仆曰:“不独《月令》如此,唐柳公度年八十, 有强力,人问其术,对曰:‘吾平生未尝以脾胃熟生物、 暖冷物,以元气佐喜怒。此亦可为《座右铭》也’。”耕道曰: “然。”
《老学庵笔记》:“张廷老名珙,唐安江原人。年七十馀,步 趋拜起健甚。自言夙与必拜数十。老人血气多滞,拜 则支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 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 心,故老而不衰。
《明外史杨引传》:“引尝读《论语乡党篇》,谓人曰:‘吾教自 有养生术,安事偃仰吐纳为’?乃节饮食,时动息,忿欲 务戒,故神完而守固,迄老视听不衰。”
《暖姝由笔》:“竹鹤老人何太守享年九十有九,徐中书 南尝问曰:‘老大人有何修养之道,而致寿若此’?答曰: ‘无,只是好吃的不要多吃,不好吃的全不吃
养生部杂录
《庄子养生主》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 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 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𬴃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 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 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 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 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 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 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 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 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论衡道虚篇》:“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以气而为食。故 传曰:‘食气者寿而不死。虽不穀饱,亦以气盈’’。”此虚也。 夫气谓何气也?如谓阴阳之气。阴阳之气,不能饱人, 人或咽气,气满腹胀,不能餍饱。如谓百药之气,人或 服药,食合屑,吞数十丸,药力烈盛,胸中愦毒,不能饱 人食气者,必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也。昔有彭祖尝 行之矣。不能久寿,病而死矣。
“道家或以导气养性,度世而不死,以为血脉在形体 之中,不动摇屈伸则闭塞不通,不通积聚,则为病而 死。此又虚也。夫人之形,犹草木之体也。草木在高山 之巅,当疾风之冲,昼夜动摇者,能复胜彼隐在山谷 间,障于疾风者乎?”按:草木之生,动摇者,伤而不畅。人 之导引动摇形体者,何故寿而不死?夫血脉之藏于 身也,犹江河之流地。江河之流,浊而不清,血脉之动, 亦扰不安。不安则犹人勤苦无聊也,安能得久生乎? 道家或以服食药物,轻身益气,延年度世,此又虚也。 夫服食药物,轻身益气,颇有其验。若夫延年度世,世 无其效。百药愈病,病愈而气复,气复而身轻矣。“凡人 禀性,身本自轻,气本自长。中于风湿”,百病伤之,故身 重气劣也。服食良药,身气复故,非本气少身重,得药 而乃气长身更轻也。禀受之时,本自有之矣。故夫服 食药物,除百病,令人身轻气长,复其本性,安能延年? 至于度世,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以其生 故知其死也。天地不生,故不死,阴阳不生,故不死。死 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 必有始,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人之生,其犹水也。 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 而死。人可令不死,冰可令不释乎?诸学仙术,为不死 之方,其必不成,犹不能使冰终不释也。
《魏志王朗传》:“朗上疏曰:‘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 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若常 令少小之缊袍不至于甚厚,则必咸保金石之性,而 比寿于南山矣’。”
《续博物志》:“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 众则牖闭。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燋,脑 减则发素。精者体之神,明者身之宝,劳多则精散,营 竟则明消。”
《云仙杂记》:“孙思邈以交加木造百齿梳,用之,养生要 法也。”
《东坡志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故人有得风疾 者,急往视之,已不能言矣。方死生之争,其苦有甚于 刀锯木索者矣。予知其不可救,嘿为祈死而已。呜呼 哀哉!此复何罪乎?酒色之娱而已。古人云:“‘廿嗜毒药, 戏猛兽之爪牙’。岂虚言哉?明日见一少年,以此戒之。 少年笑曰:‘甚矣,子言之陋也。色吾之所甚好,而死生 疾苦,非吾之所怖也’。”予曰:“有行乞于道偃而号曰:‘遗 我一盂饭,吾今以千斛之粟报子’。则市人皆掩口笑 之。有千斛之粟,无一盂之饭,不可以欺于小儿,怖生 于爱子,能不怖死生而犹好色,其可以欺我哉?今世 之为高者,皆少年之徒也。戒生定,定生慧”,此不刊之 语也。如其不从戒、定生者,皆妄也。如慧而实痴也。如 觉而实梦也。悲夫。
《刘聪》闻“当为遮须国王”,则不复惧死。人之爱富贵有 甚于生者。月犯少微,吴中高士求死不得。人之好名 有甚于生者。
男子之生也覆,女子之生也仰,其死于水也亦然。男 子内阳而外阴,女子反是。故《易》曰:“坤至柔而动也刚”, 《书》曰:“沉潜刚克。”古之达者,盖如此也。秦医和曰:“天有 六气,淫为六疾。阳淫热疾,阴淫寒疾,风淫末疾,雨淫 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夫女阳物而晦时,故淫则为内热蛊惑之疾。女为蛊惑,世之知者众,其为阳物 而内热,虽良医未之言也。五劳七伤,皆热中而蒸晦 淫者,不为蛊则中风,皆热之所生也。医和之语,吾当 表而出之,读《左氏》书此。
导引家云:“心不离田,手不离宅。”此语极有理。又云:“真 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此善譬喻者 贵耳。《集》天道尚左,星辰左转;地道尚右,瓜瓠右累。蚁 穴知雨,鸟鹊知风,燕逊戊己,鹊背太岁,鱼聚北道,针 浮南指,葵知向日,菊知陨霜,此物之灵也。人有不节 醉饱,不谨寒暑,孰谓人为万物之灵?因书为座右铭。 《避暑录话》:“近世学者多言《中庸》,《中庸》之不可废久矣, 何待今日?非特子思言之,尧之告舜曰:‘人心惟危,道 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者,喜怒哀乐 之已发者也,道心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人能治 其心,常于未发之前,不为其发之所乱,则不流于人 心而道心常存,非所谓中乎?通此说”者,不惟了然于 性命之正,亦自可以养生尽年。《素问》以喜怒悲忧恐 配肝心脾肺肾,而更言其所胜所伤,每使节其过而 养其正,以全生保形。夫性已得矣,生与形固优为之。 特论养生者分于五脏,而吾儒一于心,五脏非心,孰 为之制?是亦一道也。往岁有方士刘淳玨,年百岁馀, 乃以给使事夏英公。余尝见其为蔡鲁公言惩忿窒 欲为损之义,甚有理,盖深于《素问》者。嘉祐末,有黥卒, 亦百馀岁,不知其姓名,时人以郝老呼之。善医,自言 受法于至人,往来许、洛间,程文简公尤厚礼之。为文 简诊脉,预告其死,期于期岁之前,不差旬日。常语人 年六十始知医,七十而见《素问》,每抚髀太息曰:“使吾 早得此书,与医俱,吾不死矣。”惜其见之晚而已伤者 不可复也。孔子曰:“仁者寿。”此固尽性之言,何疑于医 乎?
世言“不服药胜中医”,此语虽不可通行,然疾无甚苦, 与其为庸医妄投,反败之,不得为无益也。吾阅是多 矣。其次有好服食,不量己所宜,但见他人得效,从而 试之,亦或无益而反有害。魏晋间尚服寒食散,通谓 之服散。此有数方,孙真人并载之《千金方》中,而皇甫 谧服之,遂为废人。自言性与之忤,违错节度,隆冬裸 袒食冰,当暑甚至悲恚欲自杀,此岂可不慎哉!王子 敬有帖云:服散发者,亦是数见言服者,而不闻有甚 利,其为害之甚,乃有如谧,此好服食之弊也。吾少不 多服药,中岁以后,或有劝之少留意者。往既不耐烦, 过江后亦复难得药材。每记《素问》“劳佚有常,饮食有 节”八言,似胜服药也。
天下真理日见于前,未尝不昭然与人相接,但人役 于外,与之俱驰,自不见耳。惟静者乃能得之。余少尝 与方士论养生,因及子午气升降,累数百言,犹有秘 而不肯与众共者。有道人守荣在旁笑曰:“此何难?吾 常坐禅,至静定之极,与子午觉气之升降往来于腹 中,如饥饱有常节,吾岂知许事乎?惟心内外无一物” 耳,非止气也。凡寒暑燥湿有犯于外而欲为疾者,亦 未尝悠然不逆知其萌。余长而验之,知其不诬也。在 山居久,见老农候雨旸,十中七八,问之无他,曰:“所更 多耳。”问市人则不知也。余无事,常早起,每旦必步户 门,往往童仆皆未兴。其中既洞然无事,仰观云物景 象与山川草木之秀,而志其一日为“阴为晴,为风为 霜,为寒为温”,亦未尝不十中七八。老农以所更,吾以 所见,其理一也。乃知惟一静大可以察天地,近可以 候一身,而况理之至者乎?
《清波杂志》:“神虑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唐处 士张皋云:“是为养身之要。”
《剡溪野语》:“古老人饭后必散步,欲摇动其身以销食 也。故后人以散步为消摇。”
《暇日记》:“发上生心之馀,眉旁生肺之馀,须下生肾之 馀,先白者一藏衰。”董耕言:王绛州道人说章丘刘道 人说行气云:“天门常开鼻,地户常闭口,取之倒根。”〈丹田〉 出之到蒂。〈顶〉绵绵若存,用之不既。审能行之,自然蝉 蜕。
《癸辛杂识》精力、精神、精气、精血、精明、精爽、精到、精详、 精妙,皆以精为主,卫生者当谨之。苦海爱河,狂澜弗 返,其涸也可立而待。《素问》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又 曰:“凡阴阳之道,阳密可固。”注曰:“交会之要者,正在于 阳气不妄泄耳。”此语余闻之谢奕修待制云:此先公 密庵平日之所受持也。密庵名采伯,亦谢后之诸父 也。天台人。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 乱。”圣贤拳拳然以欲为害道,可不慎乎?刘元城南迁 日,尝求教于涑水翁曰:“闻南地多瘴,设有疾以贻亲 忧,奈何?”翁以绝欲少疾之语告之。元城时盛年,乃毅 然持戒惟谨。赵清献、张乖崖至抚剑自誓,甚至以父 母影象设之帐中者。盖其初未始不出于勉强,久乃 相忘于自然,甚矣,欲之难遣也如此。坡翁云:“服气养 生,难在去欲。”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然不免与胡妇生子于穷海之 上,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未易消除。香山翁 佛地位人,晚年病风放妓犹赋《不能忘情吟》。王处仲 凶悖小人,知体敝于色,乃能一旦感“悟,开阁放妓。盖 天下事,勇决为之,乃可进道。”余少年多病,间有一二 执巾栉供纫浣者,或归咎于此。兵火破家,一切散去, 近止一小获,亦复不留,然犹未免时有霜露之疾。好 事不察者,复以前说戏之,殊不知散花之室已空久 矣。虽然,戏之者,所以爱之也。余行年五十,已觉四十 九年之非,其视秀惠温柔,不啻伐命之斧,鸩毒之杯, 一念勇猛,顿绝斯事,以徼晚年清净之福。闭阁焚香, 澄怀观道,自此精进不已,亦庶乎其几于道矣。然则 疾疚者安知非吾之药石乎?
《鸡肋编》谚云:“不麦过不入。”靖康元年,麦多高于人者, 既大雨,所损十八。顺昌谷道人种云:“大风先倒无根 树,伤寒偏死下虚人。”王恬智尝云:“犯色伤寒犹易治, 伤寒犯色最难医。”王舟元素云:“治风先治脾,治疾先 治气。皆卫生之要也。”
“鼠璞,俗以素女术出于彭篯。”予考《列仙传》,篯云:“上士 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后人集其采纳 之术,号《彭祖经》。是篯之采纳,以存真葆卫为先务,与 世之论大相反,所谓丧四十九妻,五十四子,特欲形 容八百岁之寿且久耳。《汉·艺文志》有房中八家,百八 十六卷。且谓圣王制外乐,不禁内情,为之节文,乐而 “有节,则和平寿考。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陷命”,即此类 也。
《见闻录》:太保费文宪公记尚书张庄简公录示《养生 要语》:“节饮食以养其体,节嗜欲以定心气。午后饮食 宜少,不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不以元气佐喜怒。欲 心一萌,当思礼义以制之。夏至节嗜欲,冬至禁嗜欲。 嗜欲四时皆损人,但二至阴阳分之时,尤损人耳。”第 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 “不足怒,而于道思过半矣。人能于病中移其心,如对 君父,谨之畏之,静久自愈。”宏自丁未忝窃科名,即病 痰火,重以庚戌春闱,叨与试事,校阅颇劳,下部因病 疮久不愈,且先母余夫人在家病疟,亦念宏甚。宏欲 展省,则拘于六年之例,而不敢请也。明年辛亥,乃乞 养病以归。时张公为吏部右侍郎,特蒙枉顾,备述其 平生多病之状,慰谕拳拳,移时乃别,将别以一封见 赠。宏视其题封,则曰“字扇一握,手帨一条”而已。私心 颇讶其物之太简。既而启封,则扇面备书前语,乃知 公之所以爱念,不减于骨肉之厚也。病中佩服,常若 闻公之教,于饮食嗜欲喜怒,颇致敬焉。自辛亥迄今, 盖几三十年。公所赠扇,中遭多故,已不存矣,乃记录 如右,见前辈爱士之心如此其至,为后生者所当取 法而不敢忘,且使儿辈奉以周旋,则此数言者,实却 疾养生之要旨也。公讳悦,字时敏,松江华亭人,历官 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纳政归数年,年八十馀 乃卒。自言为刑部主事时,常奉使。暑行,渴甚,见井泉, 欲饮不敢,但含漱数过,旋即吐之。公移属稿,亦瞑目 端坐,但以意授之《笔史》,其慎疾如此,宜其享有永年, 而不罹于阴阳之患也。
《清暑笔谈》:“昔人以理发、搔背、剔耳、刺喷为四畅,此小 安乐法。”余所服二丹,曰:“咽津纳息,为小还丹;澄心寂 照,为夜气丹。既无火候,又免抽添,久之著效。”
晨起取井水新汲者,传净器中,熟数沸,徐啜徐漱,以 意下之,谓之“真一饮子。”盖天一生水,人夜气生于子, 平旦谷气未受,胃藏冲虚。服之能蠲宿滞淡渗,以滋 化源。
《岩栖幽事》:“辟谷咽津为上,咽气为次。咽津者,肾中之 水,上通舌底二窍,大有真味。如小儿咯乳,滚滚不止, 故虽酬应交际,而终日忘饥。若咽气则闭口住息,身 心俱寂然后可。此正不可以岁月效也。”
养生家忌北首卧,及忌北向食坐,以及冠带唾溺。盖 北方壬癸至阴所居,犯者魁罡神责之。
《琅嬛记》:“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摇动其身,以消食 也。”
“向日静坐调息可以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