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266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二百六十六卷 |
第二百六十六卷目录
翰林院部名臣列传一
周
内史过 内史兴
史伯 蔡墨
汉
严助
晋
陈寿 司马彪
王隐 虞预
孙盛 于宝
谢沉 习凿齿
徐广
北魏
高谧
官常典第二百六十六卷
翰林院部名臣列传一
周
内史过
按《周语》:“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于内史过曰: ‘是何故?固有之乎’?”对曰:“有之。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 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 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而 均布福焉。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 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 弗蠲,而民有远志。民神怨痛,无所依怀,故神亦往焉。 观其苛慝而降之祸,是以或见神以兴,亦或以亡。昔 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 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𬸚 𬸦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明神之志 者也。”王曰:“今是何神也?”对曰:“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冯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实 临照周之子孙而祸福之。夫神壹不远徙迁焉。若由 是观之,其丹朱乎?”王曰:“其谁受之?”对曰:“在虢土。”王曰: “然则何为?”对曰:“臣闻之,道而得神,是谓逢福;淫而得 神,是谓贪祸。今虢少荒,其亡乎?”王曰:“吾其若之何?”对 曰:“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 无有祈也。王曰:“虢其几何?”对曰:“昔尧临民以五,今其 胄见,神之见也,不过其物。若由是观之,不过五年。”王 使太宰忌父帅傅氏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内 史过从至虢,虢公亦使祝史请土焉。内史过归告王 曰:“虢必亡矣,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不亲于 民而求用焉,民必违之。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 也。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违,离民怒神而求利焉, 不亦难乎?”十九年,晋取虢。 襄王使召公过及内史 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郤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 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曰:“晋不亡,其君必无后, 且吕、郤将不免。”王曰:“何故?”对曰:“《夏书》有之曰:‘众非元 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 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在盘庚》曰:‘国之臧,则维 汝众;国之不臧,则维余一人。是有逸罚’’。”如是,则长众 使民,不可不慎也。民之所急在于大事。先王知大事 之必以众济也,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衷以 莅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祓除其心, 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则,礼也;制义庶孚,信也。 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 非信不行。今晋侯即位而背内外之赂,虐其处者,弃 其信也;不敬王命,弃其礼也;施其所恶,弃其忠也;以 恶实心,弃其精也。四者皆弃,则远不至而近不和矣, 将何以守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 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诸侯《春 秋》受职于王以临其民,大夫、士日恪位箸以儆其官, 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共其上。犹恐有坠失也,故为 车服旗章以旌之,为挚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 以列之,为令闻嘉誉以声之。犹有散迁解慢而著在 刑辟,流在裔土,于是乎有夷蛮之国,有斧钺刀墨之 民,而况可以淫纵其身乎?夫晋侯非嗣也,而得其位, 亹亹怵惕,保任戒惧,犹曰“未也。若将广其心而远其 邻,陵其民而卑其上,将何以固守?夫执玉卑,替其挚 也;拜不稽首,诬其王也;替挚无镇,诬王无民。”夫天事 恒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晋侯诬王,人亦将诬之。 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大臣享其禄,弗谏而阿之,亦 必及焉。襄王三年而立晋侯,八年而陨于韩,十六年 而晋人杀怀公无胄,秦人杀子金子公。
内史兴
按《周语》: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兴赐晋文公,命上 卿逆于境。晋侯郊劳,馆诸宗庙,馈九牢,设庭燎。及期, 命于武宫,设桑主,布几筵,太宰莅之,晋侯端委以入太宰以王命命冕服,内史赞之,三命而后即冕服。既 毕,宾飨赠饯,如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内史 兴归以告王曰:“晋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 奉礼义成。”敬王命,顺之道也。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 以道诸侯,诸侯必归之。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 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忠 分则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义节则度,分均无怨,行 报无匮,守固不偷,节度不携。若民不怨而财不匮,令 不偷而动不携,其何事不济?中能应外,忠也;施三服 义,仁也;守礼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也;臣入晋境,四 者不失。臣故曰:“晋侯其能礼矣。王其善之。树于有礼, 艾人必丰。”王从之,使于晋者,道相逮也。及惠后之难, 王出在郑,晋侯纳之。襄王十六年,立晋文公,二十一 年以诸侯朝于衡雍,且献楚捷,遂为《践土》之盟,于是 乎始霸。
史伯
按《郑语》: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 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 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 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翟、鲜虞、路、洛、泉、徐、 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 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 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 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 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 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 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补、 丹、依。�“历、莘,君之土也。若前莘后河,右洛、左济,主芣 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唯是可以少固。”公曰:“南 方不可乎?”对曰:“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中雪,叔 熊、季𬘓叔逃难于濮,而蛮季𬘓是立。薳氏将起之祸 又不克,是天启之心也。又甚聪明和协,盖其先王。臣 闻之,天之所启,十世不替。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 逼也。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惇 大,天明地德,光昭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夫 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虞幕能听协风,以成物乐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 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 也。周弃能播殖百谷,疏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 王公侯伯。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 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 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 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 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 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 翟,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 兴者,其在𦬒姓乎?𦬒姓夔越,不足命也。蛮𦬒蛮矣,唯 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姜嬴、荆𦬒,实与诸姬 代相干也。姜,夷伯之后也;嬴,伯翳之后也。伯夷能礼 于神以佐尧者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后 皆不失祀,而未有兴者,周衰其将至矣。”公曰:“谢西之 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惟谢郏之 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若更君 而周训之,是易取也,且可长用也。”公曰:“周其弊乎?”对 曰:“殆于必弊者。《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 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 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 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 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 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极。故王 者居九垓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 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 求财于有方,择臣于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 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 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夫虢石父,谗谄巧 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剸同也。弃聘后“而立内 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 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妖试幸措, 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且宣王之时,有童谣曰: ‘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 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 弃之。此人也,收以奔褒。褒人有狱,而以为入天之命。 此久矣,其又可为乎?《训语》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 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 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 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 及殷周,莫之发也。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 不可除也。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化为元鼋,以入于 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而生,不夫而育,故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 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褒人褒姁有狱,而 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于为后而 生伯服。天之生此久矣,其为毒也大矣,将俟淫德“而 加之焉。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申、缯西戎方强,王 室方骚,将以縰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 必求之申,申人弗𢌿,必杀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 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其 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师若在,其救之亦必然矣。 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 其难,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公曰:“若周衰, 诸姬其孰兴?”对曰:“臣闻之,武实昭文之功,文之胙尽, 武其嗣乎!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其在晋乎?距险而邻 于小,若加之以德,可以大启。”公曰:“姜、嬴其孰兴?”对曰: “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秦仲、齐侯,姜、嬴之俊也,且大, 其将兴乎?”公说,乃东寄孥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 寄地。《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 一年而毙。及平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 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 伯,楚鼢冒于是乎始启濮。
蔡墨
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 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 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 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不知 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 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 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 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 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 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 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 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 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 “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 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 至,若泯弃之物,乃坻服,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 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 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 正曰元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 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干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 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 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 夕见,谁能物之?”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对 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 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元冥。世不失职, 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 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 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 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 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羸而转以 歌,旦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 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 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 三十二年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史墨曰:“不及四 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赵 𥳑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 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 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 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 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干曰大 壮,天之道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始 震而卜,卜人谒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 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 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 业,不废旧绩。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 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 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哀公九 年,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 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 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 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 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 救也。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 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 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 安得吉焉乃止。
===汉===
严助
按《汉书》本传:“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 也。郡举贤良对策百馀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 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 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 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 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 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 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辨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 臣数诎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 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 畜之,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建元三年,闽 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时武帝年未二十,以 问太尉田鼢,鼢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 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于是助诘鼢曰: “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 阳而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 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不足与计。 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迺遣助以节发兵 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迺斩一司马,谕意指, 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罢。后三岁,闽越 复兴兵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而上书 以闻。上多其义,大为发兴,遣两将军将兵诛闽越。淮 南王安上书谏曰:“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缓刑罚,薄 赋敛,哀鳏寡,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盛德上隆,和泽 下洽,近者亲附,远者怀德,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 没身不见兵革。”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越,臣安窃为 陛下重之。越,方外之地,劗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 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 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 足以烦中国也。”故古者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 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远近埶异也。自汉初定以来 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 举兵而入其地也。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谷 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 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埶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 得其地不可郡县也,攻之不可暴取也。”以地图察其 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 丛,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甚难。天下赖宗庙之灵, 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 相保,陛下之德也。越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 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 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且越人愚戅轻薄,负约反 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壹不奉诏,举 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间者数年,岁比不 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 毋转死沟壑。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今发兵 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轿而隃领,拖舟而入水, 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 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 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 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后复反, 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 亲老涕泣,孤子謕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 骨而归,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曾未 入其地,而祸已至此矣。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 民之各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 灾气为之生也。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兽, 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 怆于心。”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 露中原,霑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 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不习南方地形者,多以越为 人众兵强,能难边城?淮南全国之时,多为边吏。臣窃 闻之,与中国异,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 所以隔外内也。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 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越人欲为变,必 先田馀干界中,积食粮,迺入伐材,治船边城,守候诚 谨。越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虽百越,奈边 城何?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 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能其水 土也。臣闻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所以入之五倍迺足, 挽车奉饷者,不在其中。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 居,蝮蛇蠚生,疾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 虽举越国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臣闻《道路》言,闽越 王弟甲弑而杀之。甲以诛死,其民未有所属。陛下若 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 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若陛下无所用之,则继其 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以为畜越,此必委质为藩 臣,世共贡职。陛下以方寸之印,文二之组,填抚方外, 不劳一卒,不顿一戟,而威德并行。今以兵入其地,此
必震恐,以有司为欲屠灭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险阻,背而去之,则复相群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男子不得耕稼种树,妇人不得纺 绩织纴;丁壮从军,老弱转饷,居者无食,行者无粮,民 苦兵事,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盗贼必起。 臣闻长老言,秦之时,尝使尉屠睢击越,又使监禄凿 渠通道。越人逃入深山,林丛不可得攻,留”军屯守空 地,旷日持久,士卒劳倦,越迺出击之,秦兵大破,迺发 适戍以备之。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 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亡逃相从,群为盗贼,于是山 东之难始兴。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 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从,臣恐变故之生,奸邪 之作,由此始也。《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鬼 方,小蛮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以盛天子,伐小蛮夷, 三年而后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臣闻天子之兵, 有征而无战,言莫敢校也。如使越人蒙死徼幸,以逆 执事之颜,行厮舆之卒,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 之首,臣犹窃为大汉羞之。陛下以四海为境,九州为 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生民之属,皆为臣妾。人徒之 众,足以奉千官之共;租税之收,足以给乘舆之御。玩 心神明,秉执圣道,负《黼依》,冯玉几,南面而听断,号令 天下,四海之内,莫不向应。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 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 穷,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 为一日之间而烦汗马之劳乎?《诗》云:‘王犹允塞,徐方 既来’。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臣闻之,农夫劳而 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臣安幸得为陛下守 藩,以身为鄣蔽,人臣之任也。边境有警,爱身之死而 不毕其愚,非忠臣也。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 为一使之任也。是时汉兵遂出逾领,适会闽越王弟 馀善杀王以降,汉兵罢。上嘉淮南之意,美将卒之功, 迺令严助谕意,风指于南越。南越王顿首曰:“天子迺 幸兴兵诛闽越,死无以报。”即遣太子随助入侍。助还, 又谕淮南曰:“皇帝问淮南王,使中大夫王上书言事。 闻之朕奉先帝之休德,夙兴夜寐,明不能烛,重以不 德,是以比年凶”灾害众。夫以眇眇之身,托于王侯之 上,内有饥寒之民,南夷相攘,使边骚然不安,朕甚惧 焉。今王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称三代至盛,际 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藐然甚惭,嘉王之意靡 有所终,使中大夫助谕朕意,告王越事。《助谕意》曰:“今 者大王以发屯临越事上书陛下,故遣臣助告王其 事。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朝有阙政,遗王之 忧,陛下甚恨之。”夫兵固凶器,明主之所重出也。然自 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汉为天下宗,操 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今闽 越王狼戾不仁,杀其骨肉,离其亲戚,所为甚多不义。 又数举侵陵百越,并兼邻国,以为暴强阴计奇策,入 燔寻阳楼船,欲招会稽之地,以践句践之迹。今者边 又言闽王率两国击南越,陛下为万民安危久远之 计,使人谕告之曰:“天下安宁,各继世抚民,禁毋敢相 并。”有司疑其以虎狼之心,贪据百越之利,惑于逆顺, 不奉明诏,则会稽、豫章必有长患。且天子诛而不伐, 焉有劳百姓、苦士卒乎?故遣两将屯于境上,震威武, 扬声乡。屯曾未会,天诱其衷,闽王陨命,辄遣使者罢 屯,毋后农时。南越王甚嘉被惠泽,蒙休德,愿革心易 行,身从使者入谢,有狗马之病,不能胜服,故遣太子 婴齐入侍。病有瘳,愿伏北阙,望大廷以报盛德。闽王 以八月举兵于冶南,士卒罢倦,三王之众相与攻之, 因其“弱弟馀善以成其谋,至今国空虚,遣使者上符 节,请所立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诏。此一举不挫 一兵之锋,不用一卒之死,而闽王伏辜,南越被泽,威 震暴王,义存危国,此则陛下深计远虑之所出也。事 效见前,故使臣助来谕王意。”于是王谢曰:“虽汤伐桀, 文王伐崇,诚不过此。臣安妄以愚意狂言,陛下不忍 加诛,使使者临诏,臣安以所不闻,诚不胜厚幸。”助由 是与淮南王相结而还。上大说。助侍燕从容。上问助 居乡里时,助对曰:“家贫,为友婿富人所辱。”上问所欲 对,“愿为会稽太守。”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赐书曰:“制诏会稽太守: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 怀故土,出为郡吏。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 江,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纵横。 助恐,上书谢,称“《春秋》天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 之。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陛下不忍加 诛,愿奉三年计最。”诏许,因留侍中,有奇异,辄使为文, 及作赋颂数十篇。
晋
陈寿
按《晋书》本传,“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好少学,师事 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 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 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 坐是沉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 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 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 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 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 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 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 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 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张华将 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 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 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 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 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 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 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 大中正、尚书郎范𫖳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 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 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 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 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 其书。寿又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馀文 章传于世。
按《华阳后贤志》:“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 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 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 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益部自建武 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 广汉王王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 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都耆旧传》十篇。散骑常 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著作郎。吴平后,寿 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又著《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勖令张华 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 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 故颇不同。复入为著作。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 郎。诏曰:“作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 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 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 内表为长广太守。继母遗令不附葬,以是见讥。数岁, 除太子中庶子、太子傅从。后再兼散骑常侍。惠帝谓 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兼九卿, 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 冤之。兄子符,字长住,亦有文才,继寿著作佐郎、上兼 令。符弟莅,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卒 洛下。莅从弟阶,字达之,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 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阶辞章灿丽,驰名当世,凡 寿所述作二百馀篇,符、莅、阶各数十篇,二州先达及 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时梓潼李骧叔龙,亦 俊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 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䁥 友,后与寿情好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亦自 《别传》。
按:《册府元龟注》说:“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云宦 官。黄皓窃弄权柄,而瞻将护,无能矫正也。”
司马彪
按《晋书》本传,“彪字绍统,高阳王睖之长子也。出后宣 帝弟敏,少笃学不倦,然好色薄行,为睦所责,故不得 为嗣,虽名出继,实废之也。彪由此不交人事,而专精 学习,故得博览群籍,终其缀集之务。初拜骑都尉,泰 始中为秘书郎,转丞,注《庄子》,作《九州春秋》,以为先王 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也。” 是以《春秋》不修,则仲尼理之;《关睢》既乱,则师摰修之。 前哲岂好烦哉?盖不得已故也。汉氏中兴,讫于建安, 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谯周虽 已删除,然犹未尽。安顺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讨论众 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 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 汉书》。”泰始初,武帝亲祠南郊,彪上疏定议,语在《郊祀 志》。后拜散骑侍郎,惠帝末年卒,时年六十馀。初,谯周 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 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 紏迁之谬误。彪复以周为未尽善也,条《古史考》中凡 百二十二事为不当,多据汲冢《纪年》之义,亦行世。
王隐
按《晋书》本传,“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世寒素,父铨,历 阳令。少好学,有着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 未就而卒。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 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建兴中过江,丞相军咨祭 酒。涿郡祖纳雅相知重。纳好博奕,每谏止之。纳曰:‘聊用忘忧耳’。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 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当今晋未有书,天下大 乱,旧事荡灭,非凡才所能立。君少长王都,游宦四方, 华裔成败,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应仲远作《风俗 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 犹行于世,便为没而不朽。当其同时,人岂少哉?而了 无闻,皆由无所述作也。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易》称 ‘自强不息’,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何必博奕而后忘 忧哉!”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乃上疏 荐隐。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太兴初, 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豫 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 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 窃写之,所闻渐广。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预既豪族, 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贫 无资用,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亮供 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 拙,芜舛不伦。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 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年七十馀,卒于家。
虞预
按《晋书》本传,预字叔宁,征士喜之弟也。本名茂,犯明 穆皇后母讳,故改焉。预十二而孤,少好学,有文章。馀 姚风俗,各有朋党,宗人共荐预为县功曹,欲使沙汰 秽浊。预书与其从叔父曰:“近或闻诸君以预入仕,便 应委质,则当亲事,不得徒已。然预下愚,过有所怀,邪 党互瞻,异同蜂至,一旦差跌,众鼓交鸣,毫厘之失,差 以千里。此古人之炯戒,而预所大恐也。”卒如预言。未 半年,遂见斥退。太守庾琛命为主簿。预上记陈时政 所失,曰:“军寇以来,赋役繁数,兼值年荒,百姓失业,是 轻繇薄敛,宽刑省役之时也。自顷长吏轻多去来,送 故迎新,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 惟恨吏卒之常少。穷奢极费,谓之忠义;省烦从𥳑,呼 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修。加 以王涂未夷,所在停滞,送者经年,永失播植。一夫不 耕,十夫无食,况转百数,所妨不訾。愚谓宜勒属县,若 令尉先去官者,人船吏侍,皆具条列,到当依法减省, 使公私允当。”又今统务多端,动加重制,每有特急,辄 立督邮。计今直兼三“十馀人,人船吏侍,皆当出官,益 不堪命,宜复减损,严为之防。”琛善之,即皆施行。太守 纪瞻到,预复为主簿,转功曹史,察孝廉,不行。安东从 事中郎诸葛恢、参军庾亮等荐预,召为丞相行参军, 兼记室。遭母忧,服竟,除佐著作郎。大兴二年,大旱,诏 求谠言直谏之士,预上书谏曰:“大晋受命,于今五十 馀载。”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翟及于中国,宗庙焚 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 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陛下以圣 德先觉,超然远鉴,作镇东南,声教遐被。上天眷顾,人 神赞谋,虽云中兴,其实受命。少康、宣王,诚未足喻。然 《南风》之歌可著,而陵迟之俗未改者,何也?臣愚谓为 国之要,在于得才;得才之术,在于抽引。苟其可用,仇 贱必举。高宗、文王思佐,发、梦、拔岩,徒以为相,载钓老 而师之。下至列国,亦有斯事。故燕重郭隗,而三士竞 至,魏式干木,而秦兵退舍。今天下虽弊,人士虽寡,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而束帛未贲 于丘园,蒲轮顿毂而不驾,“所以大化不洽,而雍熙有 阙者也。”预以寇贼未平,当须良将,又上疏曰:“臣闻承 平之世,其教先文,拨乱之运,非武不克。故牧野之战, 吕望杖钺,淮夷作难,召伯专征,𤞤狁为暴,卫霍长驱。 故阴阳不和,擢士为相;三军不胜,拔卒为将。汉帝既 定天下,犹思猛士以守四方。孝文志存巨鹿,冯唐进 说,魏尚复”守,《诗》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折冲之佐,岂 可忽哉!况今中州荒弊,百无一存,牧守官长,非戎貊 之族类,即寇窃之幸。脱陛下登阼,威畅四远,故令此 等反善向化。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羯卤未殄,益使 难安。周抚、陈川,相系背叛;徐龛骄黠,无所拘忌,放兵 侵掠,罪已彰灼。昔葛伯违道,汤献之牛;吴濞失“礼,锡 以几杖,恶成罪著,方复加戮,龛之小丑,可不足灭。然 豫备不虞,古之善教,矧乃有虞,可不为防。为防之术, 宜得良将,将不素简,难以应敌。寿春无镇,祖逖孤立, 前有劲卤,后无系援,虽有智力,非可持久。愿陛下咨 之群公,博举于众。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 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 昔英布见慢,恚欲自裁,出观供置,然后致力,礼遇之 恩,可不隆哉!诚知山河之量,非尘露可益;神鉴之虑, 非愚浅所测。然匹夫嫠妇犹有忧国之言,况臣得厕 朝堂之末,蒙冠带之荣者乎?”转琅邪国常侍,迁秘书 丞,著作郎。咸和初,夏旱,诏众官各陈致雨之意,预议 曰:“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诚。诚信者,盖二仪所以生 植万物,人君所以保乂黎蒸。是以杀伐拟于震电,推 恩象于云雨,刑罚在于必信,庆赏贵于平均。臣闻间 者以来,刑狱转繁,多力者则广牵连逮,以稽年月;无援者则严其槚楚,期于入重。是以百姓嗷然,感伤和 气。臣愚以为轻刑耐罪,宜速决遣;殊死重囚,重加以 请,宽徭息役,务遵节俭,砥砺朝臣,使各知禁。盖老牛 不牺,礼有常制,而自顷众官,拜授祖赠,转相夸尚,屠 杀牛犊,动有十数,醉酒沉湎,无复限度,伤财败俗,所 亏不少。昔殷宗修德,以消桑谷之异,宋景善言以退 荧惑之变,楚国无灾,庄王是惧。盛德之君,未尝无眚, 应以信顺,天祐乃隆。臣学见浅暗,言”不足采。从平王 含,赐爵西乡侯。苏峻作乱,预先假归家。太守王舒请 为咨议参军。峻平,进爵平康县侯,迁散骑侍郎,著作 如故。除散骑常侍,仍领着作。以年老归,卒于家。预雅 好经史,憎疾元虚。其论阮籍裸袒,比之伊川被发,所 以戎卤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时,著《晋书》四十馀 卷,《会稽典录》二十篇,《诸虞传》十二篇,皆行于世。所著 诗、赋、碑、诔、论、难数十篇。
孙盛
按《晋书》本传,“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祖楚,冯翊太守。 父恂,颍川太守。恂在郡遇贼被害。盛年十岁,避难渡 江。及长,博学善言名理。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 者惟盛而已。盛尝诣浩谈论,对食奋掷麈尾,毛悉落 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飧,理竟不定。盛又 著《医卜》及《易象妙于见形论》,浩等竟无以难之,由是” 遂知名。起家佐著作郎,以家贫亲老,求为小邑,出补 浏阳令。太守陶侃请为参军。庾亮代侃,引为征西主 簿,转参军。时丞相王导执政,亮以元舅居外,南蛮校 尉陶称谗构其间,导、亮颇怀疑贰。盛密谏亮曰:“王公 神情朗达,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耶?此必佞 邪之徒,欲间内外耳。”亮纳之。庾翼代亮,以盛为安西 咨议参军,寻迁廷尉正。会桓温代翼,留盛为参军,与 俱伐蜀。军次彭模,温自以轻兵入蜀,盛领羸老辎重 在后,贼数千忽至,众皆遑遽。盛部分诸将,并力距之, 应时败走。蜀平,赐爵安怀县侯,累迁温从事中郎,从 入关平洛,以功进爵吴昌县侯。出补长沙太守,以家 贫,颇营资货。部从事至郡,察知之,服其高名而不劾 之。盛与温笺,而辞旨放荡称州遣从事观采风声,“进 无威凤来仪之美,退无鹰鹯搏击之用,徘徊湘川,将 为怪鸟。”温得盛笺,复遣从事重按之,赃私狼籍。槛车 收盛到州,舍而不罪。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年七十 二卒。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 《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晋阳秋》词直而理 正,咸称良史焉。既而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 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 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请删改之。时盛年老还家,性方 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至此,诸子乃共 号泣稽颡,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诸子遂窃改之。盛 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太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 于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子潜、放。
于宝
按《晋书》本传,“宝字令升,新蔡人也。祖统,吴奋武将军、 都亭侯。父莹,丹杨丞。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 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中兴草创,未置 史官,中书监王导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必书,著 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 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 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 《帝纪》,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后 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 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于宝等渐就 撰集’。”元帝纳焉。宝于是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 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 著《晋纪》,自宣帝迄于愍帝,五十三年,凡二十卷,奏之。 其书𥳑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性好阴阳术数,留思 京房。夏侯胜等传“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 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 十馀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 其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 考校悉验,地中亦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又宝兄 尝病气绝,积日不冷,后遂悟云:“见天地间鬼神事,如 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 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二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 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 志,曰:“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葢非一耳一 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 《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 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一由来尚矣。夫书赴 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策,犹尚若兹,况仰述千载之 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 事不二迹,言无异涂,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 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 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 载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明神道 之不诬也。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 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说而已。幸将来好 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宝又为 《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 皆行于世。
谢沉
按《晋书》本传,“沉字行思,会稽山阴人也。曾祖斐,吴豫 章太守。父秀,吴翼正都尉。沉少孤,事母至孝,博学多 识,明练经史。郡命为主簿,功曹,察孝廉。太尉郄鉴辟, 并不就。会稽内史何充引为参军,以母老去职。平西 将军庾亮命为功曹,征北将军蔡谟版为参军,皆不 就。闲居养母,不交人事,耕耘之暇,研精坟籍。康帝即” 位,朝议疑七庙迭毁,乃以太学博士征,以质疑滞。以 母忧去职。服阕,除尚书度支郎。何充、庾冰并称沉有 史才。迁著作郎。撰《晋书》三十馀卷,会卒,时年五十二。 沉先著《后汉书》百卷及《毛诗》《汉书外传》,所著述及诗 赋文论,皆行于世,其才学在虞预之右云。
习凿齿
按《晋书》本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 乡豪。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 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 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 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脩短,答云:‘世祀方永’。温 疑其难言,乃饰辞云:‘如君言,岂独吾福,乃苍生之幸。 然今日之语,自可令尽,必有小小厄运,亦宜说之’。”星 人曰:“太微、紫微、文昌三宫,气候如此,决无忧虞,至五 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 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曰:“家在益州,被命远下, 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 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曰:“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 五千,以买棺耳。”凿齿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千,知星宿 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 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 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 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 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 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 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 答曰:“平生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 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 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 以为佳对。初,凿齿与其二舅罗崇、罗友俱为州从事, 及迁别驾,以坐越舅右,屡经陈请。温后激怒既盛,乃 超拔其二舅,相继为襄阳都督,出凿齿为荥阳太守。 温弟秘亦有才气,素与凿齿相亲善。凿齿既罢郡归, 与秘书曰:“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 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 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 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 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 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曰:“若 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裴杜之故居,繁王 之旧宅,遗事犹存,星列满目,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 足以感其方寸哉!夫芬芳起于椒兰,清响生乎琳琅, 命世而作佐者,必垂可大之馀风;高尚而迈德者,必 有明胜之遗事。若向八君子者,千载犹使义想其为 人,况相去之不远乎!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焉知今日 之才,不如畴辰?百年之后,吾与足下不并为景升乎?” 其风期俊迈如此。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 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 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 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引世祖讳炎,兴而为 禅受,明天心不可以势力强也,凡五十四卷。后以脚 疾,遂废于里巷。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 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 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 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寻而襄、邓反正,朝 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临终上疏曰:“臣每 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而身微官 卑,无由上达。怀抱愚情,三十馀年,今沉沦重疾,性命 难保,遂尝怀此,当与之朽烂,区区之情,切所悼惜,谨 力疾著论一篇,写上如左,愿陛下考寻古义,求经常 之表,超然远览,不以臣微贱,废其所言。”《论》曰:“或问魏 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 岂实理乎?且魏之见废,晋道亦病,晋之臣子,宁可以 同此言哉?”答曰:“此乃所以尊晋也。但绝节赴曲非常 耳。所悲见殊心异,虽奇莫察,请为子言焉。昔汉氏失 御,九州残隔,三国乘间,鼎跱数世,干戈日寻,流血百 载,虽各有偏平,而其实乱也。宣皇帝势逼当年,力制 魏氏,蠖屈从时,遂羁戎役,晦明掩耀,龙潜下位,俛眉重足,鞠躬屏息,道有不容之难,躬蹈履霜之险,可谓” 危矣。魏武既亡,大难获免,始南擒孟达,东荡海隅,西 抑劲蜀,旋抚诸夏,摧吴人入侵之锋,埽曹爽见忌之 党,植灵根以跨中狱,树群才以翼子弟,命世之志既 恢,非常之业亦固。景文继之,灵武冠世,克伐贰违,以 定厥庸,席卷梁、益,奄征西极,功格皇天,勋侔古烈,丰 规显祚,故以灼如也。至于武皇,遂并强吴,混一宇宙 乂清,四海同轨。二汉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 开九域之蒙晦,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而推 魏继汉,以晋承魏,比义唐、虞,自托纯臣,岂不惜哉!今 若以魏有代王之德,则其道不足;有静乱之功,则孙 刘鼎立;道不足则不可谓制当年,当年不制于魏,则 魏未曾为天下之主;王道不足于曹,则曹未始为一 日之王矣。昔共工伯有九州,秦政奄平区夏,鞭挞华 戎,专总六合,犹不见序于帝王,沦没于战国,何况暂 制数州之人,威行境内而已,便可推为一代者乎!若 以晋尝事魏,惧伤皇德,拘惜禅名,谓不可割,则惑之 甚者也。何者?隗嚣据陇,公孙帝蜀,蜀、陇之人,虽服其 役,取之大义,于彼何有?且吴楚僭号,周室未亡,子文、 延陵,不见贬绝;宣皇帝官魏,逼于性命,举非择木,何 亏德美。禅代之义,不同尧舜,校实定名,必彰于后人, 各有心事,胡可掩定空虚之魏,以屈于己,孰若杖义 而以贬魏哉!夫命世之人,正情遇物,假之际会,必兼 义勇。宣皇祖考,立功于汉世,笃尔劳思,报“亦深。”魏武 超越,志在倾主,德不素积,义险冰薄,宣帝与之,情将 何重?虽形屈当年,意申百世,降心全己,愤慨于下,非 道服北面,有纯臣之节;毕命曹氏,忘济世之功者也。 夫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藉;立功者言其所济,不 言所起。是故汉高禀命于怀王,刘氏乘毙于亡秦。超 二伪以远嗣,不论近而计功,考五德于帝典,不疑道 于力政,季无承楚之号,汉有继周之业,取之既美,而 己德亦重故也。凡天下事有可借喻于古以晓于今, 定之往昔而足为来证者,当《阳秋》之时,吴楚二国皆 僭号之王也。若使楚庄推鄢郢以尊有德,阖闾举三 江以奉命世,命世之君,有德之主或藉之以应天,或 抚之而光宅。彼必自系于周室,不推吴楚以为代,明 矣。况积勋累功,静乱宁众,数之所录,众之所与,不资 于燕哙之授,不赖于因藉之力,长辔庙堂,吴蜀两毙, 运奇二纪而平定天下,服魏武之所不能臣,荡累叶 之所不能除者哉!自汉末鼎沸,五六十年,吴、魏犯顺 而强,蜀人杖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万姓旷而“无主。” 夫有定天下之大功,为天下之所推,孰如见推于暗 人,受尊于微弱?配天而为帝,方驾于三代,岂比俛首 于曹氏,侧足于不正,即情而恒实,取之而无惭,何与 诡事而托伪,开乱于将来者乎?是故故旧之恩,可封 魏后,三恪之数,不宜见列。以晋承汉,功实显然,正名 当事,情体亦厌,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道于 大通哉!”昔周人咏祖宗之德,追述翦商之功,仲尼明 大孝之道,高称配天之义。然后稷勤于所职,聿来未 以翦商异于司马氏仕乎曹族,三祖之寓于魏世矣。 且夫魏自君之道不正,则三祖臣魏之义未尽。义未 尽故假涂以运高略,道不正故君臣之节有殊。然则 弘道不以辅魏,而无逆取之嫌,高拱不劳汗马,而有 静乱之功者,盖勋足以王四海,义可以登天位,虽我 德惭于有周,而彼道异于殷商故也。今子不疑共工 之不得列于帝王,不嫌汉之系周而不系秦河,至于 一魏,犹疑滞而不化哉!夫欲尊其君,而不知推之于 尧舜之道,欲重其国而反厝之于不胜之地,岂君子 之高义。若犹未悟,请于是止矣。
徐广
按《晋书》本传:“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侍中邈之弟也。 世好学,至广尤为精纯,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元为 兖州,辟从事。谯王恬为镇北,补参军。孝武世,除秘书 郎,典校秘书省,增置省职,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 书。尚书令王珣深相钦重,举为祠部郎。会稽世子元 显时录尚书,欲使百僚致敬,内外顺之,使广为议,广” 常以为愧焉。元显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元 辅政,以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奉诏撰车服仪 注,除镇军咨议,领记室,封乐成侯,转员外散骑常侍, 领着作尚书。奏“左史述言,右官书事,乘志显于晋郑, 《春秋》著乎鲁史。”自圣代有造中兴记者,道风帝典,焕 乎史策,而太和以降,世历三朝,元风“圣迹,倏为畴古。 臣等参详,宜敕著作郎徐广撰成国史。”于是敕广撰 集焉。迁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大司 农,仍领着作如故。十二年,勒成《晋纪》,凡四十六卷,表 上之。因乞解史任,不许。迁秘书监。初,桓元篡位,帝出 宫,广陪列,悲动左右。及刘裕受禅,恭帝逊位,广独哀 感,涕泗交流。谢晦见之,谓曰:“徐公将无小过也。”广收 泪而言曰:“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 固不同时。”乃更歔欷,因辞衰老,乞归桑梓。性好读书,
老犹不倦。年七十四,卒于家。广答《礼问》行于世北魏
高谧
按《魏书高湖传》:“湖第三子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天 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除中散,专典秘阁,肃勤不 倦。高宗深重之,拜秘书郎。谧以坟典残缺,奏请广访 群书,大加缮写,由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显祖之御 宁光宫也,谧恒侍讲读,拜兰台御史,寻转治书,掌摄 内外,弹纠非法,当官而行,无所畏避,甚见称赏。延兴” 二年九月卒,时年四十五。太昌初,追赠使持节、侍中、 都督寿徐齐济兖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尉公、 青州刺史,谥武贞公。妻叔孙氏陈留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