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684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六百八十四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四卷目录
谏诤部名臣列传十三
宋五
李光 李弥逊
方轸 陈东
欧阳澈 富直柔
胡铨 胡宏
范如圭 晏敦复
官常典第六百八十四卷
谏诤部名臣列传十三
宋五
李光
按《宋史》本传:“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父 高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 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服除,游太学,登崇 宁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召赴都堂审察。时 宰不悦,处以监当,改秩,知平江府常熟县。朱勔父冲 倚势暴横,光械治其家僮。冲怒,风部使者移令吴江”, 光不为屈。改京东西学事司管勾文字。刘安世居南 京,光以师礼见之,安世告以所闻于温公者曰:“学当 自《无妄》中入。”光欣然领会。除太常博士,迁司封。首论 士大夫谀佞风成,至妄引荀卿“有听从,无谏诤”之说, 以杜塞言路。又言怨嗟之气结为妖沴。王黼恶之,令 部注桂州阳朔县。安世闻光以论事贬,贻书伟之。李 纲亦以论水灾去国,居义兴。光伺于水驿,自出呼曰: “非越州李司封船乎?”留数日,定交而别。除司勋员外 郎,迁符宝郎。郭药师叛,光知徽宗有内禅意,因纳符, 谓知枢密院蔡攸曰:“公家所为,皆咈众心,今日之事, 非皇太子则国家俱危。”攸矍然不敢为异。钦宗受禅, 擢右司谏。上皇东幸,憸、人间两宫,光请集议奉迎典 礼。又奏:“东南财用,尽于朱勔;西北财用,困于李彦;天 下根本之财,竭于蔡京、王黼。名为应奉,实入私室。公 家无半岁之储,百姓无旬日之积。乞依旧制,三省、枢 密院通知兵民财计,与户部量一岁之出入,以制国 用,选吏考核,使利源归一。”金人围太原,援兵无功,光 言:“三镇之地,祖宗百战得之,一旦举以与敌,何以为 国?望诏大臣别议攻守之策,仍间道遣使檄河东、北 两路尽起强壮策应,首尾掩击。”迁侍御史。时言者犹 主王安石之学,诏榜庙堂。光又言:“祖宗规摹宏远,安 石欲尽废法度,则谓人主当制法而不当制于法;欲 尽逐元老,则谓人主当化俗而不当化于俗。蔡京兄 弟祖述其说,五十年间,毒流四海。今又风示中外,鼓 惑民听,岂朝廷之福?”蔡攸欲以扈卫上皇行宫因缘 入都,光奏:“攸若果入,则百姓必致生变。万一惊犯属 车之尘,臣坐不豫言之罪,望早黜责。”时已葺撷景园 为宁德宫,而太上皇后乃欲入居禁中,光奏:“禁中者, 天子之宫。正使陛下欲便温凊奉迎入内,亦当躬禀 上皇,下有司讨论典礼。”乃下光章使两宫臣奏知。于 是太上皇后居宁德宫。金人逼京城,士大夫委职而 去者五十二人,罪同罚异,士论纷然,光请付理寺公 行之。太原围急,奏乞就委折彦质,尽起晋、绛、磁、隰、潞、 威、胜、汾八州民兵及本路诸县弓手,俾守令各自部 辖。其土豪“士人愿为首领者,假以初官,应副器甲,协 力赴援。女真劫质亲王,以三镇为辞,势必深入。请大 修京城守御之备,以伐敌人之谋。”又言:“朱勔托应奉 胁制州县,田园第宅,富拟王室。乞择清强官,置司追 摄勔父子及奉承、监司、守令如胡直孺、卢宗原、陆寘、 王仲闵、赵霖、宋晦等,根勘驱磨,计资没入。其强”夺编 户产业者还之。李会、李擢复以谏官召,光奏:“蔡京复 用,时,会、擢迭为台官,禁不发一语。金人围城,与白时 中、李邦彦专主避敌割地之谋,时中、邦彦坐是落职, 而会、擢反被召用,复预谏诤之列。乞寝成命。”不报。光 丐外,亦不报。彗出寅、艮间,耿南仲辈皆谓应在外夷 不足忧。光奏:“孔子作《春秋》不书祥瑞者,盖欲使人君 恐惧修省,未闻以灾异归之外夷也。”疏奏,监汀州酒 税。高宗即位,擢秘书少监,除知江州。未几,擢侍御史, 皆以道梗不赴。建炎三年,车驾自临安移跸建康,除 知宣州。时范琼将过军,光先入视事。琼至则开门延 劳,留三日而去,无敢哗者。光以宣密迩行都,乃缮城 池,聚兵粮,藉六邑之民保伍相比,谓之“义社。”择其健 武者,统以土豪,得保甲万馀,号“精拣军。”又栅险要二 十三所,谨戍之,釐城止为十地分,分巡内外,昼则自 便,夜则守城,有警则战。苗租岁输邑者,悉命输郡。初, 讙言不便,及守城之日,赡军、义民,迄赖以济。事闻,授 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杜充以建康降 金人,夺马家渡。御营统制王𤫉、王珉素不相能,至是 拥溃兵砦城外索斗,光亲至营,谕以“先国家后私仇” 之义,皆感悟解去。时奔将散卒至者,光悉厚赀给遗。 有水军叛于繁昌,逼宣境,即遣兵援击,出贼不意,遂 宵遁。进右文殿修撰。光奏:“金人虽深入江、浙,然违天时地利,臣已移文刘光世领大兵赴州,并力攻讨,乞 速委宣抚使周望,约日水陆并进。”溃将邵青自真州 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湖两邑间,光招谕之,遗米二 千斛。青喜谓使者曰:“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 独李公不疑我。”于是秋毫无犯。他日,舟过繁昌,或绐 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剧盗戚方破宁国县,抵 城下,分兵四击。光募勇敢劫之,贼惊扰,自相屠蹂。朝 廷遣统制官巨师古、刘晏兼程来援,贼急攻朝京门, 缆竹木为浮梁以济。须臾,军傅城,列炮具,立石对楼。 光命编竹若帘揭之,炮至即反坠不能伤。取桱木为 撞竿,倚女墙以御对楼,贼引却。刘晏率赤心队直捣 其砦,贼阳退,晏追之,伏发遇害。师古以中军大破贼, 贼遁去。初,戚方围宣,与其副并马巡城,指画攻具。光 以书傅矢,射其副马前,言:“戚方穷寇,天诛必加汝为 将家子,何至附贼?”二人相疑,攻稍缓,始得为备,而援 师至矣。尝寘匕首枕匣中,与家人约曰:“城不可必保, 若使人取匕首,我必死,汝辈宜自杀,无落贼手。”除徽 猷阁待制、知临安府。绍兴元年正月,除知洪州,固辞, 提举临安府洞霄宫。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 光奏疏极论朋党之害,“议论之臣,各怀顾避,莫肯以 持危扶颠为己任。驻跸会稽,首尾三载。自去秋迄今, 敌人无复南渡之意。淮甸咫尺,了不经营;长江千里, 不为限制,惴惴焉日为乘桴浮海之计。晋元帝区区 草创,犹能立宗社,修宫阙,保江、浙;刘琨、祖逖与逆胡 拒战于并、冀、兖、豫、司、雍诸州,未尝陷没也。石季龙重 兵已至历阳,命王导都督中外诸军以御之,未闻专 主避狄如今日也。陛下驻跸会稽,江、浙为根本之地, 使进足以战、退足以守者,莫如建康。建康至姑熟一 百八十里,其隘可守者有六:曰江宁镇,曰𥐻砂夹,曰 采石,曰大信,其上则有芜湖、繁昌,皆与淮南对境,其 馀皆芦莜之场或埼岸,水势湍悍,难施舟楫。莫若豫 于诸隘屯兵积粟,命将士各管地分,调发旁近乡兵, 协力守御。乞明诏大臣,参酌施行。”时有诏:金人深入, 诸郡,守臣相度,或守或避,令得自便。光言:“守臣任人 民社稷之重,固当存亡以之,若豫开迁避之门,是诱 之遁也,愿追寝前诏。”上欲移跸临安,被旨节制临安 府见屯诸军,兼户部侍郎,督营缮事。光经营撙节,不 扰而办,奏蠲减二浙积负及九邑科配,以示施德自 近之意。戚方以管军属节制,甚惧,拜庭下,光握手起 之曰:“公昔为盗,某为守,分当相直。今俱为臣子,当共 勉力忠义,勿以前事为疑。”方谢且泣。兼侍读,因奏:“金 人内寇,百姓失业为盗贼本非获已,尚可诚感。自李 成北走,群盗离心,傥因斯时显用一二酋豪,以风厉 其党,必更相效慕,以次就降。”擢吏部尚书。大将韩世 清本苗傅馀党,久屯宣城,擅据仓库,调发不行。光请 先事除之。乃授光淮西招抚使。光假道至郡,世清入 谒,缚送阙下,伏诛。初,光于上前面禀成算,宰相以不 预闻,怒之,未至,道除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知 建康府,寿春滁濠卢和无为宣抚使。时太平州卒陆 德囚守臣,据城叛,光多设方略,尽擒其党。秦桧既罢, 吕颐浩、朱胜非并相,光议论素与不合。言者指光为 桧党,落职奉祠。寻复宝文阁待制、知湖州,除显谟阁 直学士,移守平江,除礼部尚书。光言:“自古创业中兴, 必有所因而起。汉高因关中,光武因河内,驻跸东南、 两浙,非根本所因之地乎?自冬及春,雨雪不已,百姓 失业,乞选台谏察实以闻。兼比岁福建、湖南盗作,范 汝为、杨幺相挺而起,朝廷发大兵诛讨,杀戮过当。今 诸路旱荒,流丐满路,盗贼出入,宜选良吏,招怀抚纳, 责诸路监司按贪赃,恤流殍议。臣欲推行四川交子 法于江浙,光言有钱则交子可行,今已谓桩办若干 钱,行若干交子,此议者欲朝廷欺陛下,使陛下异时 不免欺百姓也。若已椿办见钱,则目今所行钱关子 已是通快,何至纷纷?其工部铸到交子务铜印,臣未 敢给。”降除端明殿学士,守台州,俄改温州。刘光世、张 俊连以捷闻,光言:“观金人布置,必有主谋。今已据东 南形势,敌人万里远来,利于速战。宜戒诸将持重以 老之,不过数月,彼食尽,则胜算在我矣。”除江西安抚、 知洪州兼制置大使,擢吏部尚书。逾月,除参知政事。 时秦桧初定和议,将揭榜,欲藉光名镇压,上意不欲 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议自息。遂用之。同 郡杨炜上光书,责以附时相,取尊官,堕黠卤奸计,隳 平时大节。光本意谓但可因和而为自治之计。既而 桧议彻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光极言戎狄和不可 恃,备不可彻,桧恶之。桧以亲党郑亿年为资政殿学 士,光于榻前面折之,又与桧语难上前,因曰:“观桧之 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 察。”桧大怒。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 如古人,朕退而叹息,方寄卿以腹心,何乃引去?”光曰: “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章九上,乃除资政殿学士、知 绍兴府,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十一年冬,中丞万俟 卨论光阴怀怨望,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琼州安置越四年,移琼州,居琼州。八年,仲子孟坚坐陆升之诬 以私撰《国史》,狱成,吕愿中又告光与胡铨诗赋倡和, 讥讪朝政,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 笔力精健。又三年,始以郊恩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 住,至江州而卒。孝宗即位,复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
李弥逊
按《宋史》本传:“弥逊,字似之,苏州吴县人。弱冠以上舍 登大观三年第,调单州司户,再调阳谷簿。政和四年, 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引见,特迁校书郎,充编修 《六典》校阅。累官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改 奉嵩山祠,废斥隐居者八载。宣和末,知冀州。金人犯 河朔,诸郡皆警备,弥逊捐金帛致勇士,修城堞,决河” 护堑,邀击其游骑,斩首甚众。兀术北还,戒师毋犯其 城。靖康元年,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二年,建康府 牙校周德叛,执帅宇文粹中,杀官吏,婴城自守,势猖 獗。弥逊以江东判运领郡事,单骑扣贼闱,以蜡书射 城中招降。贼通款,开关迎之,弥逊谕以祸福,勉使勤 王。时李纲行次建康,共谋诛首恶五十人,抚其馀党, 一郡帖然。改淮南运副,后奉兴国宫祠,知饶州。召对, 首奏当坚定规模,排斥奸言。又谓:“朝廷一日无事,幸 一日之安,一月无事,幸一月之安,欲求终岁之安,已 不可得,况能定天下大计乎?”帝嘉其谠直,辅臣有不 悦者,以直宝文阁知吉州。陛辞,帝曰:“朕欲留卿,大臣 欲重试卿,民事行,召卿矣。”七年秋,迁起居郎。弥逊自 政和末以上封事得贬,垂二十年。及复居是职,直前 论事,鲠切如初。冬,试中书舍人,奏六事,曰:固藩维以 御外侮,严禁卫以尊朝廷,练兵以壮国势,节用以备 军食,收民心以固根本,择守帅以责实效。时驻跸未 定,有旨料舟给卒,以济宫人。弥逊缴奏曰:“六飞雷动, 百司豫严,时方孔艰,宜以宗社为心,不宜于内幸细 故,更勤圣虑。事虽至微,惧伤大体。”帝嘉纳之。试户部 侍郎。秦桧再相,惟弥逊与吏部侍郎晏敦复有忧色。 八年,弥逊上疏乞外甚力,诏不允。赵鼎罢相,桧专国, 赞帝决策通和。金国遣乌陵思谋等入界,索礼甚悖, 军民皆不平,人言纷纷。桧于御榻前求去,欲要决意 屈己从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疏乞斩桧,校书郎 范如圭以书责桧曲学背师,忘仇辱国,礼部侍郎曾 开抗声引古谊以折桧,相继贬逐。弥逊请对,言:金使 之请和,欲行君臣之礼,有大不可。帝以为然,诏廷臣 大议,即日入奏。弥逊手疏力言:“陛下受金人空言,未 有一毫之得,乃欲轻祖宗之付托,屈身委命,自同下 国而尊奉之,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危国之道,而谓之 和可乎?借使金人姑从吾欲,假以目前之安,异时一 有无厌之求,意外之欲,从之则害吾社稷之计,不从 则衅端复开,是今日徒有屈身之辱,而后患未已。”又 言:“陛下率国人以事仇,将何以责天下忠臣义士之 气?”力陈不可者二。桧尝邀弥逊至私第,曰:“政府方虚 员,苟和好无异议,当以两地相浼。”答曰:“弥逊受国恩 深厚,何敢见利忘义。顾今日之事,国人皆不以为然, 独有一去,可报相公。”桧默然。次日,弥逊再上疏,言愈 切直。又言:送伴使揣摩迎合,不恤社稷,乞别选忠信 之人,协济国事。桧大怒,弥逊引疾,帝谕大臣留之。时 和议已决,附会其说者至谓:“向使明州时,主上虽百 拜亦不问,议论靡然,赖弥逊廷争,桧虽不从,亦惮公 论。”再与金使者计议和,不受封册,如宰相就馆见金 使,受其书,纳入禁中,多所降杀,惟君臣之礼,不得尽 争。九年春,再上疏乞归田,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端州, 改知漳州。十年,归隐连江西山。是岁,兀木分四道入 侵,明年,又侵淮西,取寿春,竟如弥逊言。十二年,桧乘 金兵既败,收诸路兵,复通和好,追仇向者尽言之臣, 嗾言者论弥逊与赵鼎、王庶、曾开四人同沮和议,于 是弥逊落职。十馀年间,不通时相书,不请磨勘,不乞 任子,不序封爵,以终其身。常忧国,无怨怼意。二十三 年,卒。朝廷思其忠节,诏复敷文阁待制。有《奏议》三卷, 《外制》二卷,《议古》三卷,诗十卷。弟弥大。
方轸
按《挥麈后录》:方通,兴化人,与蔡元长乡曲姻姬之旧, 元长荐之,以登要路。其子轸,宏放,有文采,元长复欲 用之。轸闻之,即上书讼元长之过。既达乙览元长取 其疏自辩云:“大观元年九月十九日,敕中书省送到 司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魏国公蔡京札子,奏伏蒙 宣示方轸章疏一项,论列:‘臣睥睨社稷,内怀不道,效 王莽自立为司空,效曹操自立为魏国公,视祖宗神 灵为无物,玩陛下不啻若婴儿,耑以绍述熙、丰之说 为自媒之计,上以不孝劫持人主,下以谤讪诋诬,恐 赫天下,威震人主,祸移生灵,风声气焰,中外畏之。大 臣保家族不敢议,小臣保寸禄不敢言,颠倒纪纲,肆 意妄作,自古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为甚。爰自崇 宁已来,交通阍寺,通谒宫禁,蠹国用则若粪土,轻名 器以市私恩。内自执政侍从,外至帅臣监司,无非京 之亲戚、门人政事,上不合于天心,下悉结于民怨。若设九鼎,铸大钱,置三卫,兴三舍,祭天地于西郊,如此 之类,非独无益,又且无补,其意安在?京凡妄作,必持 说劫持上下,曰:“此先帝之法也,此三代之法也。”或曰: “熙、丰遗意,未及施行。仰惟神考十九年间,典章文物, 粲然大备,岂蔡京不得驰骋于当年,必欲妄施于今 日,以罔在天之神灵?凡欲奏请,尽乞作御笔指挥行。 出语士大夫曰:‘此上意也’。明日或降指挥,更不施行, 则又语人曰:‘京实启之也。善则称己,过则称君,必欲 陛下’”敛天下怨而后已,是岂宗社之福乎?天下之事, 无常是,亦无常非,可则因之,否则革之,惟其当之为 贵,何必三代之为哉?李唐三百年间所传者二十一 君,所可称者太宗一人而已,当时如房、杜、王、魏,智虑 才识,必不在蔡京之下。窃观贞观间,未尝一言以及 三代。后世论太宗之治者,则曰:“除隋之乱,比迹汤、武, 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 有也。”京不学无术,妄以三代之说欺陛下,岂不为有 识者之所笑也!元丰三年,废殿前廨宇二千四百六 十间,造尚书省,分六曹,设二十四司,以总天下机务。 落成之日,车驾亲幸,命有司立法。诸门墙窗壁辄增 修改易者,徒二年。京恶白虎地不利宰相,尽命毁坼, 收置禁中。是欲利陛下乎?是谓之绍述乎?括地数千 里,屯兵数十万,建置四辅郡,遣亲信门人为四辅州 总管,又以宋乔年为京畿转运使,密讽兖州父老诣 阙下,请车驾登封,意在为东京留守。是欲乘舆一动, 投间窃发,呼吸群助,不知宗庙社稷何所依倚?陛下 将措圣躬“于何地?”臣尝中夜思之,不觉涕泗横流也。 臣闻京建议立《方田法》,欲扰安业百姓,借使行之,岂 不召乱乎?又况数年间行盐钞法,朝行夕改,昔是今 非,以此脱赚客旅财物。道途行旅谓朝廷法令信如 寒暑,未行旬浃,又报盐法变矣。钞为故,纸为弃物,家 财荡尽,赴水自缢,客死异乡,孤儿寡妇,号泣吁“天者, 不知其几千万人。闻者为之伤心,见者为之流涕,生 灵怨叹,皆归咎于陛下。然京自谓暴虐无伤,奈皇天 后土之有灵乎?所幸者,祖宗不驰一骑,以得天下仁 厚之德,涵养生灵,几二百年矣。四方之民不忍生事, 万一有垄上之耕夫、等死之亭长,啸聚亡命于一方, 天下向应,不约而从,陛下何以枝梧其祸乎?内外臣 僚,皆京亲戚门人,将谁为陛下使乎?京乘此时谈笑, 可得陛下之天下也。元符末年,陛下嗣服之初,忠臣 义士,明目张胆,思见太平,投匦以陈己见者,无日无 之。”京钳天下之口,欲塞陛下耳目,分为邪等,贼虐忠 良。天下之士皆以忠义为羞,方且全身远害之不暇, 何暇救陛下之失乎?奈何陛下以京为忠贯星日,以 忠臣义士为谤讪诋诬,或流配远方,或除名编置,或 不许齿仕籍。以言得罪者,无虑万人矣,谁肯为陛下 言哉?蔡攸者,垂髫一顽童耳。京遣攸日与陛下游从 嬉戏,必无文、武、尧、舜之道。启沃陛下,惟以花栽怪石, 笼禽槛兽,舟车相衔,不绝道路。今日所献者,则曰“臣 攸上进;明日所献者,则又曰臣攸上进。故欲愚陛下, 使之不知天下治乱也。久虚谏院不差人,自除门人 为御史,京有反状,陛下何从而知?臣是以知京必反 也。臣与京皆壶山人也。案谶云:‘水绕壶公山,此时方 好看’。”京讽部使者凿渠以绕山。日者星文谪见西方 日蚀正阳之月,天意所以启陛下聪“明者,可谓极也。 奈何陛下略不省悔,默悟帝意,止于肆恩赦,开寺观, 避正殿,减常膳,举常仪,以答天戒而已。然国贼尚全, 首领未闻,枭首以谢天下百姓,此则神民共愤,祖宗 含怒在天之日久矣。陛下勿谓雉鸣乎鼎,谷生于朝, 不害高宗太戊之德;九年之水,七年之旱,不害尧、汤 之圣。”古人之事,出于“适然。今日之事,祸发不测,天象 人情,危栗如是。伏惟陛下留神听览,念艺祖创业之 难,思履霜坚冰”之戒。今日冰已坚矣,非独履霜之渐, 愿陛下早图之,后悔之何及?臣批肝为纸,沥血书辞, 忘万死,叩天阍,区区为陛下力言者,非慕陛下爵禄 而言也。所可重者祖宗之庙社,所可惜者天下之生 灵,而自忘其言之迫切。陛下杀之可也,赦之可也,窜 之可也。臣一死生不系于重轻。陛下上体天戒,下顾 人言,安可爱一国贼,而忘庙社生灵之重乎?冒渎天 威,无任战栗之至,谨备录如右。臣读之骇汗,若无所 容。臣以愚陋,备位宰司,不能镇伏纪纲,讫无毫发报 称,徒致奸言,干浼圣听。且人臣有“‘将必诛’之刑,告言 不实,有反坐之法。臣若有是事,死不敢辞。臣若无是 事,方轸之言,不可不辩。伏望圣慈付之有司,推究事 实,不可不问。取进止。”诏轸削籍流岭外,后竟殂于贬 所。元长犹用其兄会为待制,家间偶存此疏,录以呈 太史李公仁甫,载之《长编》。当是时也,元长领天下事, 谁敢言者,轸独能奋不顾“身,无所回避如此,使九重 信其言,逐元长,元长悟其说,急流勇退,则国家无后 来之患。”元长与轸得祸俱轻,三者备矣。
陈东
按《宋史忠义传》:“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蚤有隽声,俶傥负气,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 言,独东无所隐讳。所至宴集坐客,惧为己累,稍引去, 以贡入太学。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 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 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 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明年 春,贯等挟徽宗东行,东独上书请追贯还正典刑,别 选忠信之人往侍左右。金人迫京师,又请诛六贼。时 师成尚留禁中,东发其前后奸谋,乃谪死李邦彦议 与金和,李纲及种师道主战,邦彦因小失利,罢纲而 割三镇。东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曰:“在廷之臣, 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 之臣也。其庸缪不才,忌嫉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 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 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陛下拔纲列卿之中,不一 二日为执政,中外相庆,知陛下之能任贤矣;斥时中 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李纲任而未专,时中斥 而未去,复相邦彦,又相邦昌,自馀又皆擢用,何陛下 任贤犹未能勿贰,去邪犹未能勿疑乎?金人闻罢纲 职事,臣等惊疑,莫知所以。纲自起庶官,独任大事,邦 彦等疾如仇雠,恐其成功,因用兵小不利,遂得乘间 投隙,归罪于纲。夫一胜一负,兵家常势,岂可遽以此 倾动“任事之臣。窃闻邦彦、时中等尽劝陛下他幸,京 城骚动。若非纲为陛下建立,则乘舆播迁,宗庙社稷 已为丘墟,生灵已遭鱼肉,赖聪明不惑,特从其请,宜 邦彦等谗嫉无所不至,陛下若听其言,斥纲不用,宗 社存亡未可知也。”邦彦等执议割地,盖河北实朝廷 根本,无三关四镇,是弃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则不 知割太原、中山、河间以北之后,邦彦等能使金人不 复败盟乎?一进一退,在纲为甚轻,朝廷为甚重。幸陛 下即反前命,复纲旧职,以安中外之心,付种师道以 阃外之事。陛下不信臣言,请遍问诸国人,必皆曰纲 可用,邦彦等可斥也。用舍之际,可不审!”诸军民从者 数万,书闻,传旨慰谕者旁午,众莫肯去。方舁登闻鼓 挝坏之,喧呼震地,有中人出,众脔而磔之。于是亟诏 纲入,复领行营,遣抚谕,乃稍引去。金人既解去,学官 观望。时宰议“屏伏阙之士,先自东始。”京尹王时雍欲 尽致诸生于狱,人人惴恐。朝廷用杨时为祭酒,复东 职,遣聂山诣学抚谕,然后定。吴敏欲弭谤,议奏补东 官,赐第,除太学录。东又请诛蔡氏,且力辞官以归,前 后书五上。既归,复预乡荐。高宗即位,五日相李纲,又 五日召东至,未得对。会纲去,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 潜善、汪伯彦,不报。请亲征以还二圣,治诸将不进兵 之罪,以作士气。车驾归京师,勿幸金陵,又不报。潜善 辈方揭示纲幸金陵旧奏,东言“纲在中途不知事体, 宜以后说为正,必速罢潜善辈。”会布衣欧阳澈亦上 书言事,潜善遽以语激怒高宗,言不亟诛,将复鼓众 伏阙,书独下潜善所。府尹孟庾召东议事,东请食而 行,手书区处家事,字画如平时,已,乃授其从者曰:“我 死,尔归致此于吾亲。”食已如厕,吏有难色。东笑曰:“我 陈东也,畏死即不敢言。”已言。肯“逃死乎?”吏曰:“吾亦如 公,安敢相迫。”顷之,东具冠带出别同邸,乃与澈同斩 于市。四明李猷赎其尸,瘗之。东初未识纲,特以国故, 至为之死,识与不识皆为流涕,时年四十有二。潜善 既杀二人,明日府尹白事,独诘其何以不先关白,微 示愠色,以明非己意。越三年,高宗感悟,追赠东、澈承 事郎。东无子,官有服亲一人,澈一子,令州县抚其家。 及驾过镇江,遣守臣祭东墓,赐缗钱五百。绍兴四年, 并加朝奉郎、秘阁修撰,官其后二人,赐田十顷。
欧阳澈
按《宋史忠义传》:“澈字德明,抚州崇仁人。年少,美须眉, 善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少屈,而忧国悯时,出于 天性。靖康初,应制条敝政,陈安边御敌十策,州未许 发。退而复采朝廷之阙失,政令之乖违,可以为保邦 御俗之方,去蠹国残民之贼者十事,复为书并上闻。 已而复论列十事,言:臣所进三书,实为切要,然而触 权臣者有之,迕天听者有之,或结怨富贵之门,或遗 怒台谏之官。臣非不知而敢抗言者,愿以身而安天 下也。”所上书而三,巨轴厩置,卒辞不能举,州将为选 力士,荷之以行。会金人大入,要盟城下而去。澈闻,辄 语人曰:“我能口伐金人,强于百万之师,愿杀身以安 社稷。有如上不见信,请质子女于朝”,身使穹庐御亲 王以归。乡人每笑其狂,止之不可,乃徒步走行在。高 宗即位南京,伏阙上封事,极诋用事大臣,遂见杀,见 《陈东传》。死时年三十七。许翰在政府,罢朝,问潜善处 分何人,曰:“斩陈东、欧阳澈耳。”翰惊失色,因究其书何 以不下政府,曰:“独下潜善,故不得以相视。”遂力求罢, 为东、澈著哀词。澈所著《飘然集》六卷,会稽胡衍既刻 之,丰城范应钤为立祠学中。
富直柔
按《宋史》本传:“直柔,字季申,宰相弼之孙也。以父任补官,少敏悟,有才名。靖康初,晁说之奇其文,荐于朝,召 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建炎二年,召近臣举 所知,礼部侍郎张浚以直柔应诏,授著作佐郎,寻除 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迁右谏议大夫。范致虚自谪 籍中召入,直柔力言致虚不当复用,出知鼎州,迁给” 事中。医官、团练使。王继先以覃恩转防御使,法当回 授,得旨特与换武功大夫。直柔论继先以计换授,既 授之后,转行官资,除授差遣,更无所碍。且武功大夫 惟有战功、历边任、负材武者乃迁,不可以轻授。上谓 宰相范宗尹曰:“此除出自朕意,今直柔抗论,朕屈意 从之,以伸直言之气。”四年,迁御史中丞。直柔请罢右 司侯延庆,而以苏迟代之。上曰:“台谏以拾遗补过为 职,不当荐某人为某官。”于是延庆改礼部员外郎,而 迟为太常少卿。十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故事,签书有以员外郎为之,而无三丞为之者,中书 言非旧典。时直柔为奉议郎,乃特迁朝奉郎。自是,寄 禄官三丞除二府者迁员外郎,自直柔始。遂为例。绍 兴元年,诏礼部、太常寺讨论隆祐太后册礼,范宗尹 曰:“太母前后废斥,实出章惇、蔡京,人皆知非二圣之 过。”直柔曰:“陛下推崇隆祐,天下以为当然,人亦不以 为非。哲庙与上皇意,愿陛下勿复致疑。”乃命礼官讨 论典礼。既而王居正言:“太后隆名定位,已正于元符, 宜用《钦圣诏》奉告天地宗庙,其典礼不须讨论。”议遂 定。上虞县丞娄寅亮上书言:“宗社大计,欲选太祖诸 孙伯字行下,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以待皇 嗣之生,退处藩服。”疏入,上大叹悟。直柔从而荐之,召 赴行在,除监察御史。于是孝宗立为普安郡王,以寅 亮之言也。除同知枢密院事。侍御史沈与求论直柔 附会辛道宗、永宗兄弟得进,并论其所荐右司谏韩 璜。先是,直柔尝短吕颐浩于上前,颐浩与秦桧皆忌 之,由是二人俱罢,璜责监浔州酒税,而直柔以本官 提举洞霄宫。六年,丁所生母忧。起复资政殿学士、知 镇江府,辞不赴。起知衢州。以失入死罪,落职奉祠,寻 复端明殿学士。徜徉山泽,放意吟咏,与苏迟、叶梦得 诸人游,以寿终于家。
胡铨
按《宋史》本传: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高宗策士 淮海,铨因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答云:“汤、武听 民而兴,桀、纣听天而亡。今陛下起干戈锋镝间,外乱 内讧,而策臣数十条皆质之天,不听于民。”又谓今宰 相非晏殊、枢密,参政非韩琦、杜衍、范仲淹,策万馀言, 高宗见而异之,将冠之多。士有忌其直者,移寘第五, 授抚州军事判官,未上,会隆祐太后避兵赣州,金人 蹑之。铨以漕檄摄本州幕,募乡丁助官军捍御,第赏, 转承直郎。丁父忧,从乡先生萧楚学《春秋》。绍兴五年, 张浚开督府,辟湖北仓属,不赴。有诏赴都堂审察,兵 部尚书吕祉以贤良方正荐,赐对,除枢密院编修官。 八年,宰臣秦桧决策主和,金使以“诏谕江南为名,中 外汹汹。铨抗疏言曰:‘臣谨案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 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金,专务诈诞,欺罔 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 金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 也。刘豫臣事金朝,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 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掳,商鉴 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 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 金朝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朝藩臣之位?陛下一 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属丘墟,祖宗数百年之赤 子尽遭涂炭,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当 裂冕’”毁冠,变为异服,他时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 无礼如刘豫也哉?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 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 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啖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验,则 金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 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 心焉。就令金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 如主?况金人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 不可还,大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 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 痛哭流涕长太息矣。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 当时尚不忍北面臣人,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 卒思奋,只如顷者金人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 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校之往 时蹈海之危,固已万万,傥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 岂遽出金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 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此鲁仲连所 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天下大势,有所 不可也。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 之肉,谤议汹汹,陛下不闻,正恐一旦变作,祸且不测。 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虽然,伦不足 道也,秦桧以腹心大臣而亦为之。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君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近者”礼部 侍郎曾开等引古谊以折之,桧乃厉声责曰:“侍郎知 故事,我独不知”,则桧之遂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 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台 谏侍臣共分谤耳。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吁,可 惜哉!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 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桧曰‘金可和,近 亦曰可和;桧曰‘天子当拜,近亦曰当拜’’。”臣尝至政事 堂,三发问而近不答,但曰“已令台谏、侍从议矣。”呜呼! 参赞大政,徒取充位如此,有如敌骑长驱,尚能折冲 御侮邪?臣窃谓秦桧孙近亦可斩也。臣备员枢属,义 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槁街, 然后羁留金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 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 小朝廷求活邪?”书既上,桧以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 诏除名、编管昭州,仍降诏播告中外,给舍、台谏及朝 臣多救之者。桧迫于公论,乃以铨监广州盐仓。明年, 改签书威武军判官。十二年,谏官罗汝楫劾铨饰非 “横议,诏除名,编管新州。”十八年,新州守臣张棣讦铨 与客唱酬,谤讪怨望,移谪吉阳军。二十六年,桧死,铨 量移衡州。铨之初上书也,宜兴进士吴师古锓木传 之金人,募其书千金。其谪广州也,朝士陈刚中以启 事为贺。其谪新州也,同郡王廷圭以诗赠行,皆为人 所讦。师古流袁州,廷圭流辰州,刚中谪知虔州安远 县,遂死焉。三十一年,铨得自便。孝宗即位,复奉议郎、 知饶州。召对,言修德结民,练兵观衅。上曰:“久闻卿直 谅。”除吏部郎官。隆兴元年,迁秘书少监,擢起居郎。论 史官失职者四:一谓记注不必进呈,庶人主有不观 史之美;二谓唐制二史立螭头之下,今在殿东南隅, 言动未尝得闻;三谓二史立后殿而前殿不立,乞于 前后殿皆分日侍立。四谓史官欲其直前,而阁门以 未尝预牒,以今日无班次为辞。乞自今直前言事,不 必豫牒阁门,及以有无班次为拘。诏从之。兼侍讲、国 史院编修官。因讲《礼记》,曰:“君以礼为重,礼以分为重, 分以名为重。愿陛下无以名器轻假人。”又进言乞都 建康。谓:“汉高入关中,光武守信都,大抵与人斗,不扼 其吭,拊其背,不能全胜。今日大势,自淮以北,天下之 吭与背也;建康则扼之、拊之之地也。若进据建康,下 临中原,此高光兴王之计也。”诏议行幸,言者请纾其 期,遂以张浚视师图恢复,侍御史王十朋赞之。克复 宿州,大将李显忠私其金帛,且与邵宏渊忿争,军大 溃。十朋自劾,上怒甚。铨上疏愿毋以小衄自沮。时旱 蝗星变,诏问政事阙失,铨应诏上书数千言,始终以 《春秋》书灾异之法。言政令之阙有十,而上下之情不 合亦有十。且言:“尧、舜明四目,达四聪,虽有共、鲧,不能 塞也。秦二世以赵高为腹心,刘、项横行而不得闻;汉 成帝杀王章,王氏移鼎而不得闻;灵帝杀何武、陈蕃, 天下横溃而不得闻;梁武信朱异,侯景斩关而不得 闻;隋炀帝信虞世基,李密称帝而不得闻;唐明皇逐 张九龄,安、史胎祸而不得闻。陛下自即位以来,号召 逐客,与臣同召者张焘、辛次膺、王大宝、王十朋,今焘 去矣,次膺去矣,十朋去矣,大宝又将去,惟臣在尔。”以 言为讳,而“欲塞灾异之源,臣知其必不能也。”铨又言: “昔周世宗为刘旻所败,斩败将何徽等七十人,军威 大震,果败旻,取淮南,定三关。夫一日戮七十将,岂复 有将可用,而世宗终能恢复,非庸懦者去,则勇敢者 出耶?近宿州之败,士死于敌者满野,而败军之将以 所得之金赂权贵以自解。上天见变昭然,陛下非信 赏必罚以应天不可。”其论纳谏曰:“今廷臣以箝默为 贤,容悦为忠,驯至兴元之幸,所谓一言丧邦。”上曰:“非 卿不闻此,金人求成。”铨曰:“金人知陛下锐意恢复,故 以甘言款我,愿绝口勿言‘和’字。”上以边事全倚张浚, 而王之望、尹穑专主和排浚,铨廷责之。兼权中书舍 人、同修国史。张浚之子栻赐金紫,铨缴奏之,谓不当 如此待勋臣子。浚雅与铨厚,不顾也。十一月,诏以和 戎遣使大询于庭,侍从、台谏预议者凡十有四人,主 和者半,可否者半,言不可和者,铨一人而已。乃独上 一议曰:“京师失守自耿南仲主和,二圣播迁自何栗 主和,维扬失守自汪伯彦、黄潜善主和,完颜亮之变 自秦桧主和。”议“者乃曰:‘外虽和而内不忘战,此向来 权臣误国之言也。一溺于和,不能自振,尚能战乎’?”除 宗正少卿,乞补外,不许。先是,金将蒲察徒穆大、周仁 以泗州降,萧琦以军百人降,诏并为节度使。铨言:“受 降古所难,六朝七得河南之地,不旋踵而皆失。梁武 时,侯景以河南来奔,未几而陷台城。宣政间,郭药师 自燕、云来降,未几为中国患。今金之三大将内附,高 其爵禄,优其部曲,以系中原之心,善矣。然处之近地, 万一包藏祸心,或为内应,后将噬脐。愿勿任以兵柄, 迁其众于湖广,以绝后患。”二年,兼国子祭酒,寻除权 兵部侍郎。八月,上以灾异,避殿减膳,诏廷臣言阙政 急务。铨以振灾为急务,议和为阙政。其《议和之书》曰“自靖康迄今,凡四十年,三遭大变,皆在和议”,则金人 之不可与和,彰彰然矣。肉食鄙夫,万口一谈,牢不可 破。非不知和议之害,而争言为和者,是有三说焉:曰 偷懦,曰苟安,曰附会。偷懦则不知立国,苟安则不戒 鸩毒,附会则觊得美官。小人之情状具于此矣。今日 之议若成则有可吊“者十,若不成,则有可贺者亦十, 请为陛下极言之。何谓可吊者十?”真宗皇帝时,宰相 李沆谓王旦曰:“我死,公必为相,切勿与金讲和。吾闻 出则无敌国外患,如是者国常亡。若与金和,自此中 国必多事矣。”旦殊不以为然。既而遂和,海内干耗,旦 始悔不用文靖之言。此可吊者一也。中原讴吟思归 之人,“日夜引领,望陛下拯溺救焚,不啻赤子之望慈 父母。一与金和,则中原绝望,后悔何及!此可吊者二 也。海、泗今日之藩篱、咽喉也。彼得海、泗,且决吾藩篱 以瞰吾室,扼吾咽喉以制吾命,则两淮决不可保,两 淮不保则大江决不可守,大江不守则江、浙决不可 安。此可吊者三也。”绍兴戊午,和议既成,桧建议遣二 三大臣如路允迪等,分往南京等州,交割归地,一旦 叛盟,劫执允迪等,遂下亲征之诏,金复请和,其反复 变诈如此。桧犹不悟,奉之如初,事之愈谨,赂之愈厚, 卒有逆亮之变,惊动辇毂,太上谋欲入海,行朝,居民 一空,覆辙不远,忽而不戒,臣恐后车又将覆也。此可 吊者四也。绍兴之和,首议“决不与归正人,口血未干, 尽变前议,凡归正之人,一切遣还,如程师回、赵良嗣 等聚族数百,几为萧墙忧。今必尽索归正之人,与之 则反侧生变,不与则金决不肯但已。夫反侧则肘腋 之变深,金决不肯但已则必别起衅端,猝有逆亮之 谋,不知何以待之?”此可吊者五也。自桧当国二十年 间,竭民膏“血以资金人,迄今府库无旬月之储,千村 万落,生理萧然。重以蝗虫水潦自此复和,则蠹国害 民,殆有甚焉矣。此可吊者六也。今日之患,兵费已广, 养兵之外,又增岁币且少。以十年计之,其费无虑数 千亿。而岁币之外,又有私觌之费;私觌之外,又有贺 正生辰之使;贺正生辰之外,又有泛使。一使未”去,一 使复来,生民疲于奔命,帑廪涸于将迎,瘠中国以肥 金,陛下何惮而为之?此其可吊者七也。侧闻金人嫚 书,欲书御名,欲去国号大字,欲用再拜,议者以为繁 文小节,不必计较。臣切以为议者可斩也。夫四郊多 垒,卿大夫之辱;楚子问鼎,义士之所深耻;“献纳”二字, 富弼以死争之。今金人横行,与《多垒》孰辱?国号大小, 与鼎轻重孰多?“献纳”二字,与再拜孰重?臣子欲君父 屈己以从之,则是《多垒》不足辱,问鼎不必耻,献纳不 必争,此其可吊者八也。臣恐再拜不已必至称臣,称 臣不已必至请降,请降不已必至纳土,纳土不已必 至衔璧,衔璧不已必至舆榇,舆榇不已必至如晋帝 青衣行酒,然后为快。此其可吊者九也。事至于此,求 为匹夫,尚可得乎?此其可吊者十也。窃观今日之势, 和决不成,傥乾刚独断,追回使者魏杞、康湑等,绝请 和之议以鼓战士,下哀痛之诏以收民心,天下庶乎 其可为矣。如此,则有可贺者亦十:省数千亿之岁币, 一也;专意武备,足食足兵,二也;无书名之耻,三也;无 去大之辱,四也;无再拜之屈,五也;无称臣之忿,六也; 无请降之祸,七也;无纳土之悲,八也;无衔璧、舆榇之 酷,九也;无青衣、行酒之冤,十也。去十吊而就十贺,利 害较然,虽三尺童稚亦知之,而陛下不悟。《春秋左氏》 谓“无勇者为妇人”,今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如以臣 言为不然,乞赐流放窜殛,以为臣子“出位犯分之戒。” 自符离之败,朝论急于和戎,弃唐、邓、海、泗四州于金 矣。金又欲得商、秦地,邀岁币,留使者魏杞,分兵攻淮, 以本职措置浙西、淮东海道。时金使仆散忠义、纥石 烈志宁之兵号八十万,刘宝弃楚州,王彦弃昭关,濠、 滁皆陷。惟高邮守臣陈敏拒敌射阳湖,而大将李宝 预求密诏,为自安计,拥兵不救。铨劾奏之曰:“臣受诏, 令范荣备淮,李宝备江,缓急相援。今宝视敏弗救,若 射阳失守,大事去矣。”宝惧,始出师掎角。时大雪,河冰 皆合,铨先持铁锤锤冰,士皆用命,金人遂退。久之,提 举太平兴国宫。乾道初,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改泉 州。趣奏事,留为工部侍郎。入对,言:“少康以一旅复禹 绩,今陛下冨有四海,非特一旅,而即位九年,复禹之 效,尚未赫然。”又言:“四方多水旱,左右不以告,谋国者 之过也。宜令有司速为先备。”乞致仕。七年,除宝文阁 待制,留经筵,求去,以敷文阁直学士与外祠。陛辞,犹 以归陵寝、复故疆为言,上曰:“朕志也。”且问今何归?铨 曰:“归庐陵。臣向在岭海,尝训传诸经,欲成”此书,特赐 通天犀带以宠之。铨归,上所著《易》《春秋》《周礼》《礼记解》, 诏藏秘书省。寻复元官,升龙图阁学士、提举太平兴 国宫,转提举玉龙万寿宫,进端明殿学士、提举。六年, 召归经筵,铨引疾力辞。七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薨, 谥忠简。有《澹庵集》一百卷行于世。孙槻、矩,皆至尚书。
胡宏
按《宋史胡安国传》:“安国子宏,字仁仲,幼事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优游衡山下,馀二十年,玩心神 明,不舍昼夜。张栻师事之。绍兴间上书,其略曰:‘治天 下有本,仁也。何谓仁?心也。心官茫茫,莫知其乡,若为 知其体乎?有所不察则不知矣,有所顾虑,有所畏惧, 则虽有能知能察之良心亦浸消亡而不自知。此臣’” 之所大忧也。夫敌国据形胜之地,逆臣僭位于中原, 牧马骎骎,欲争天下,臣不是惧,而以良心为大忧者, 盖良心充于一身,通于天地,宰制万事,统摄亿兆之 本也。察天理莫如屏欲,存良心莫如立志。陛下亦有 朝廷政事不干于虑,便嬖智巧不陈于前,妃嫔佳丽 不幸于左右时矣。陛下试于此时沉“思静虑,方今之 世,当陛下之身,事孰为大乎?孰为急乎?必有歉然而 馁,恻然而痛,坐起彷徨,不能自安者,则良心可察,而 臣言可信矣。”昔舜以匹夫为天子,瞽叟以匹夫为天 子,父,受天下之养,岂不足于穷约哉?而瞽叟犹不悦。 自常情观之,舜可以免矣,而舜蹙然有忧之举,天下 之大,无足以解忧者。“徽宗皇帝身享天下之奉,几三 十年。钦宗皇帝生于深宫,享乘舆之次,以至为帝。一 旦劫于仇敌,远适穷荒,衣裘失司服之制,饮食失膳 夫之味,居处失宫殿之安,妃嫔之好,动无威严,辛苦 垫隘。其愿陛下加兵敌国,心目睽睽,犹饥渴之于饮 食,庶几一得生还。父子兄弟相持而泣,欢若平生,引 领东望,九年于此矣。”夫以疏贱,念此痛心,当食则嗌, 未尝不投箸而起,思欲有为,况陛下当其任乎!而在 廷之臣,不能对扬天心,充陛下仁孝之志,反以天子 之尊,北面仇敌。陛下自念以此事亲,于舜何如也?且 群臣智谋浅短,自度不足以任大事,故欲偷安江左, 贪图宠荣,皆为身谋尔。陛下乃信之,以为必持,是可 以进抚中原,展省陵庙,来还两宫,亦何误耶?“万世不 磨之辱,臣子必报之。”仇!子孙之所以寝苫枕戈,弗与 共天下者也,而陛下顾虑畏惧忘之,不敢以为仇。臣 下僭逆,有明目张胆,显为负叛者;有协赞乱贼,为之 羽翰者;有依随两端,欲以中立自免者,而陛下顾虑 畏惧宽之,不敢以为讨。守“此不改,是祖宗之灵终天 暴露,无与复存也,父兄之身终天困辱,而求归之望 绝也,中原士民没身涂炭,无所赴诉也。陛下念亦及 此乎?王安石轻用己私,纷更法令,弃诚而怀诈,兴利 而忘义,尚功而悖道,人皆知安石废祖宗法令,不知 其并与祖宗之道废之也。邪说既行,正论屏弃,故奸 谀敢挟绍述之义,以逞其私,下诬君父,上欺祖宗,诬 谤宣仁,废迁隆祐,使我国家君臣夫妇之间,顿生疵 疠,三纲废坏,神化之道,泯然将灭。遂使敌国外横,盗 贼内讧,王师伤败,中原陷没,二圣远栖于沙漠,皇舆 僻寄于东吴,嚣嚣万姓,未知攸底,祸至酷也。若犹习 于因循,惮于更变,亡三纲之本性,昧神化之良能,上 以利势诱下,下以智术干上。是非由此不公,名实由 此不核,赏罚由此失当。乱臣贼子由此得志,人纪由 此不修。天下万事,倒行逆施,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将 何以异于先朝求救祸乱而致升平乎?”末言“陛下即 位以来,中正邪佞,更进数退,无坚定不易之诚。然陈 东以直谏死于前,马伸以正论死于后,而未闻诛一 奸邪,黜一谀佞,何摧中正之易,而去奸邪之难也?此 虽当时辅相之罪,然中正之士,乃陛下腹心耳目,奈 何以天子之威,握亿兆之命,乃不能保全二三腹心 耳目之臣,以自辅助,而令奸邪得而杀之,于谁责而 可乎?臣窃痛心,伤陛下威权之不在己也。”高闶为国 子司业,请幸太学。宏见其表,作书责之曰:“太学,明人 伦之所在也。昔楚怀王不返,楚人怜之,如悲亲戚。盖 忿秦之以强力诈其君,使不得其死,其憯胜于加之 以刃也。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 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而柄臣乃敢欺 天罔人,以大仇为大恩乎?昔宋公为楚所执,及楚子” 释之,孔子笔削《春秋》,乃曰:“诸侯盟于薄,释宋公”,不许 楚人制中国之命也。太母天下之母,其纵释乃在金 人,此中华之大辱,臣子所不忍言也。而柄臣乃敢欺 天罔人,以大辱为大恩乎?晋朝废太后,董养游太学, 升堂叹曰:“天人之理既灭,大乱将作矣。”则引远而去。 今阁下目睹忘仇灭理,北面敌国以“苟宴安之事,犹 偃然为天下师儒之首。既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 以正君心,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又 为之词云云。欺天罔人孰甚焉!宏初以荫补右承务 郎,不调。秦桧当国,贻书其兄寅,问二弟何不通书,意 欲用之。宁作书,止叙契好而已。宏书辞甚厉,人问之, 宏曰:“正恐其召,故示”之以不可召之端。桧死,宏被召, 竟以疾辞,卒于家。著书曰《知言》,张栻谓其言约义精, 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有诗文五卷,《皇王大统》 八十卷。
范如圭
按《宋史》本传:“如圭,字伯逵,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 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 官。始至帅,将斩人,如圭白其误,帅为已署,不易也。如圭正色曰:‘节下奈何重易一字而轻数人之命’?帅矍 然从之。自是府中事无大小悉以咨焉。居数月,以忧 去,辟江东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近臣交荐,召试秘” 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秦桧力建和议,金 使来无所于馆,将虚秘书省以处之。如圭亟见宰相 赵鼎曰:“秘府《谟训》所藏,可使仇敌居之乎?”鼎竦然,为 改馆。既而金使至,悖傲,议多不可从,中外愤郁。如圭 与同省十馀人合议,并疏争之。既具草,骇遽引却者 众。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 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桧怒,草 奏,与史官六人上之。金归河南地,桧方自以为功。如 圭轮对,言:“两京之版图既入,则九庙八陵瞻望咫尺。 今朝修之使未遣,何以慰神灵、萃民志乎?”帝泫然曰: “非卿不闻此言。”即日命宗室士㒟及张焘以行。桧以 不先白己,益怒。如圭谒告去,奉柩归葬故乡。既窆,差 主管台州崇道观,杜门十馀岁,起通判邵州,又通判 荆南府。荆南旧户口数十万,寇乱后无复人迹,时蠲 口钱以安集之,百未还一二也。议者希桧意,遽谓流 庸浸复而增之,积逋二十馀万缗,他负亦数十万。版 曹日下书责偿甚急,如圭白帅悉奏蠲之。桧死,被旨 入对,言:“为治以知人为先,知人以清心寡欲为本”,语 甚切。又论:“东南不举子之俗,伤绝人理,请举汉《胎养 令》以全活之,抑亦勾践生聚报吴之意也。”帝善其言。 又奏:“今屯田之法,岁之所获,官尽征之,而田卒赐衣 廪食如故,使力穑者有赢馀之望,惰农者无饥饿之 忧。贪小利,失大计,谋近效,妨远图,故久无成功。宜籍 荆、淮旷土,画为丘井,仿古助法,别为科条,令政、役法, 则农利修而武备饬矣。”以直秘阁提举江西常平茶 盐,移利州路提点刑狱,以病请祠。时宗藩并建,储位 未定,道路窃有异言。如圭在远外,独深忧之,掇至和、 嘉祐间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 谓深考群言,仰师成宪,断“以至公勿疑。”或以越职危 之,如圭曰:“以此获罪,奚憾?”帝感悟,谓辅臣曰:“如圭可 谓忠矣。”即日下诏,以普安郡王为皇子,进封建王,复 起如圭知泉州。南外宗官寄治郡中,挟势为暴,占役 禁兵以百数,如圭以法义正之。宗官大沮恨,密为浸 润以去,如圭遂以中旨罢,领祠如故。僦舍邵武以居, 士大夫高之,学者多从之质疑。卒,年五十九。如圭忠 孝诚实,得之于天。其学根于经术,不为无用之文。所 草具《屯田之目》数千言,未及上。张浚视师日,奏下其 家取之,浚罢,亦不果行。有集十卷,皆书疏议论之语, 藏于家。子念祖、念德、念兹。
晏敦复
按《宋史》本传:“敦复,字景初,丞相殊之曾孙。少学于程 颐,颐奇之。第进士,为御史台检法官。绍兴初,大臣荐, 召试馆职,不就,特命祠部郎官,迁吏部。以守法忤吕 颐浩,出知贵溪县。会有为敦复直其事者,改通判临 江军,召为吏部郎官、左司谏、权给事中,为中书门下 省检正诸房公事。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请以淮东私” 田易淮西田,帝许之。敦复言:“光世帅一道,未闻为朝 廷措置毫发,乃先易私亩。比者岳飞属官以私事干 朝廷,飞请加罪,中外称美,谓有古贤将风。光世自处 必不在飞下。乞以臣言示光世,且令经理淮南,收抚 百姓,以为定都建康计。中兴有期,何患私计之未便。” 权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渡江后,庶事草创,凡 四选格法,多所裁定。敦复素刚严,居吏部,请谒不行, 铨综平允。除给事中。冬至节旨下礼部取度牒四百 充赐予,敦复奏:“兵兴费广,凡可助用度者,尤当惜。矧 两宫在远,陛下当此令节,欲奉一觞为万岁寿不可 得,有司乃欲举平时例庆赐乎?”遂寝。有卒失宣帖,得 中旨给据。太医吴球得旨免试,敦复奏:“一卒之微,乃 至上渎圣聪,医官免试,皆坏成法。自崇宁、大观以来, 奸人欺罔,临事取旨,谓之暗嬴指挥,纪纲败坏,驯至 危乱。正蹈前弊,不可长也。”汪伯彦子召嗣除江西监 司,敦复论伯彦奸庸误国,其子素无才望,难任澄清。 改知袁州。又奏:召嗣既不可为监司,亦不可为守臣。 居右省两月,论驳凡二十四事,议者惮之。复为吏部 侍郎。彗星见,诏求直言。敦复奏:“昔康澄以贤士藏匿, 四民迁业,上下相徇,廉耻道消,毁誉乱真,直言不闻, 为深可畏。臣尝即其言,考已然之事,多本于左右近 习及奸邪,以巧佞转移人主之意。其恶直丑正,则能 使贤士藏匿;其造为事端,则能使四民迁业;其委曲 弥缝,则能使上下相徇;其假宠窃权,簧鼓流俗,则能 使廉耻道消;其诬人功罪,则能使毁誉乱真;其壅蔽 聪明,则能使直言不闻。臣愿防微杜渐,以助应天之 实。”又论:“比来百司不肯任责,琐屑皆取决朝省,事有 不当,上烦天听者,例多取旨。由是宰执所治烦杂,不 减有司,天子听览,每及细务,非所以为政,愿详其大, 略其细。”八年,金遣使来,要以难行之礼,诏侍从、台谏 条奏所宜。敦复言:“金两遣使,直许讲和,非畏我而然,
安知其非诱我也?且谓之屈己,则一事既屈,必以他事来屈我。今所遣使以诏谕为名,傥欲陛下易服拜受,又欲分廷抗礼,还可从乎?苟从其一二,则此后可 以号令;我小有违异,即成衅端,社稷存亡,皆在其掌 握矣。”时秦桧方力赞屈己之说,外议群起,计虽定而 未敢行。勾龙如渊说桧宜择人为台官,使击去异论, 则事遂矣。于是如渊、施廷臣、莫将皆据要地,人皆骇 愕。敦复同尚书张焘上疏言:“前日如渊以附会和议 得中丞,今施廷臣又以此跻横榻,众论沸腾,方且切 齿,莫将又以此擢右史。夫如渊,廷臣庸人,但知观望, 将则奸人也。陛下奈何与此辈断国论乎?乞加斥逐, 杜群枉门,力为自治自强之策。”既又与焘等同班入 对争之。桧使所亲谕敦复曰:“公能曲从两地,旦夕可 至。”敦复曰:“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 老愈辣,请勿言。”桧卒不能屈。胡铨谪。�州临安,遣人 械送贬所。敦复往见守臣张澄曰:“铨论宰相,天下共 知。祖宗时以言事被谪为开封者,必不如是。”澄愧谢, 为追还。始,桧拜相,制下,朝士相贺,敦复独有忧色,曰: “奸人相矣。”张致远、魏矼闻之,皆以其言为过。至是窜 铨。敦复谓人曰:“顷言秦之奸,诸君不以为然。今方策 国,便敢尔,他日何所不至耶?”权吏部尚书,兼江、淮等 路经制使。故事,侍从过宰相阁,既退,宰相必送数步。 敦复见桧未尝送,每曰:“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寻请 外,以宝文阁直学士知衢州,提举亳州明逍宫。闲居 数年卒,年七十一。敦复静默如不能言,立朝论事无 所避。帝尝谓之曰:“卿鲠峭敢言,可谓无忝尔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