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征典/第085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八十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征典
第八十五卷目录
雹灾部总论
性理会通〈雹〉
雹灾部艺文一
雨雹对 汉董仲舒
御雹赋 唐张鼎
论阴证状 宋吴昌裔
应诏上封事 虞俦
大雨雹疏 明周宗文
雹灾部艺文二〈诗〉
和张姑熟雹诗 陈陆琼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 元柳贯
雹 邓肃
大风发木雨雹交集 周霆震
雹灾部选句
雹灾部纪事
雹灾部杂录
雹灾部外编
庶征典第八十五卷
雹灾部总论
性理会通
《雹》
伊川说:“世间人说雹是蜥蜴做”,初恐无是理,看来亦 有之,只谓之全是蜥蜴做,则不可耳。自有是上面结 作成底,也有是蜥蜴做的。昔闻王参议云:“尝登五台 山,见蜥蜴含水,吐之为雹。”及《夷坚志》载“刘法师尝在 隆兴府西山,见多蜥蜴,如手臂大,一日无限,入井中, 饮水皆尽,即吐为雹。”盖蜥蜴形状亦如龙,是阴属,是 这气相感应,使作得他如此,正是阴阳交争之时,所 以下雹时必寒。今雹之两头皆尖有棱,疑得初间圆, 上面阴阳交争,打得如此碎了。“雹”字从雨从包,是这 气包住,所以为雹也。
又
《雹》者,阴阳相搏之气,盖沴气也。圣人在上无雹,虽有 不为灾。
雹灾部艺文一
《雨雹对》汉·董仲舒
元光元年二月,京师雨雹。鲍敞问董仲舒曰:“雹何物 也?何气而生之?”仲舒曰:“阴气胁阳气。天地之气,阴阳 相半,和气周迥,朝夕不息,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 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阴德用事则和气皆 阴,建亥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阴之月。十月,阴虽用事, 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于无阳,故谓之阳月。《诗》人” 所谓“日月阳止”者也。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 月纯阳,疑于无阴,故亦谓之阴月。自十月以后,阳气 始生于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阴气转收,故言消 也。日夜滋生,遂至四月纯阳用事,自四月以后,阴气 始生于天上,渐冉流散,故云息也。阳气转收,故言消 也。日夜滋生,遂至十月纯阴用事。二“月八月,阴阳正 等,无多少也。以此推移,无有差慝,运动抑扬,更相动 薄,则薰蒿歊蒸,而风雨云雾电雷雪雹生焉。气上薄 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 也,电其相击之光也。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 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 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 其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 焉。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 雪是也。雹,霰之流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太 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 津茎而已;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眩目,宣示 光耀而已。雾不塞望,浸淫被泊而已;雪不封条,凌殄 毒害而已。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露则结味 而成甘,结润而成膏。此圣人之在上,则阴阳和,风雨 时也。政多纰缪,则阴阳不调。风发屋,雨溢河,雪至牛 目,雹杀驴马,此皆阴阳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
《御雹赋》唐·张鼎
圣人尝夕惕而不寐,惧时令之有失,欲御雹于明年。 必藏冰于是日,深山穷谷于是收,桃弧棘矢而后出, 盖所以息天时之暴沴,成国家之元吉。不然者,当纯 阳之用事,有伏阴之相烝,炎云际天而冻雨骤落,芳 草竟野而凄风暴兴。夫伤糓者莫大于雹,御雹者其在乎冰,俾四时之事不悖,信《七月》之诗有征,“日临下 土,时在北陆。”乃命凌人,出斯冰谷。威剌剌而正切,声 冲冲而转速。虽暂劳而无倦,终永宁以多福。今国家 酌于故实,考于先王,虽雹可以御,亦冰其自藏。等不 仁于天地,曾何咎于阴阳?斯道可久,百王不改。苟或 失之,四方何罪?《周官》之礼是具,《鲁史》之言斯在。抑为 人者仰于食,动于天者唯其德。苟能用于天道,自可 忘其帝力。夫如是,用天与地,自南自北,宁有夭折之 苦,曾无冻馁之色。若待反时而为灾,其何御之能得?
《论阴证状》宋·吴昌裔
窃见立秋以来,常阴为沴,先一日大雨雹,越翼日暴 风至,淫雨不止,至于旬时。早禾坏于垂成,晚稻伤于 既颖。丰稼之候,转而凶荒,将恐害于粢盛,无以供我 军实。又闻天目一带,洪浸漂流,水冒近畿,是殆为兵 为饥之证。《占书》曰:“雨雹,阴胁阳也;霪雨,阴干阳也。方 金火之交,而厥罚常雨。”此非阴盛阳微之兆乎?夫臣 者,君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小人者,君子之阴也。且 自圣上揽权之后,固无昔日擅命之臣,惟威令积弱, 不能以运掉三边;纪纲寖颓,不能以操制诸将。习强 者方命,怙宠者玩威。第功赏者多肆于诞诬,报军书 者辄轻于狎侮。偏裨擅离部伍,而不知有国法,士卒 敢陵州县,而不知有朝廷。积是弱形,“渐不可长,此非 将帅之权太盛乎?方国步艰难之日,正君心恐惧之 时,而道路流言,窃议圣德。谓宫廷宴饮,频为过差,房 闼妃嫔,多著位号。知书近侍,以奇功而移上意;私谒 邪民,以险陂而通外交。甚至外廷之除授,或倚于幽 阴;帅柄之请求,辄通于中禁,牵于柔道,职是厉阶,此 非女宠之谒太盛乎?”端平人才之盛,蔼然有小元祐 之风,不一二年,初意渐变,君子则厌薄以为无益,小 人则爱惜以为有才。“三凶嘱托以潜归,二孽觊觎而 再起,不惟昔之所斥者复乘隙以求进,而今之所摈 者亦旋踵而得迁。旁起多门,自塞正路,此非旧人复 用之渐乎?”凡此数端,是皆阴类。事形于下则变见于 天,证“象孔昭,警戒甚至。陛下代天作子者也,所宜昭 德塞违,以回渝怒之威;大臣佐理阴阳者也,所宜开 诚布公,以消乖沴之气。阳明胜则德性用,阴浊胜则 物欲行,消长之几,正宜凛凛。今大昕坐朝,间有时不 视事之文;私第谒假,或有时不入堂之报。上有耽乐 慆逸之渐,下无协恭和衷之风。在内则嬖御怀私,以 为君心之蠹;在外则弟子寡谨,以为朝政之累。游言 噂㳫,宠赂彰闻,欲以此销铄群慝,呼吸太和,得乎?”昔 建炎三年六月,阴雨不止,高宗罪己求言,宰执引咎 求去,郎官以上皆许言朝政得失。时中书舍人李陵 以三阴之说应诏,谓:“能制将帅之谓刚,能抑宦寺之 谓正。”御史中丞张守亦以三阴之说抗疏:“愿严恭寅 畏以脩其德,更选任辅弼以修其政,上下动色,祇畏 明威,卒扶炎精之光,以基中兴之盛,皆自高宗君相 一念抑畏中来也。臣愚欲望陛下仰绳祖训,顾𬤊天 命,远声色,戢宦寺,以清宅心之源;进忠良,斥奸回,以 公用人之柄;申明典章,以重御将之法;谨固封守,以 严备敌之”防。而二三大臣各一乃心,各和乃政。通宫 中府中为一体,毋使陟罚之异同。合在边在廷为一 家。毋使细大之偏重。如此君臣合德,中外革心,未有 不转灾眚而休祥。易“阴蒙”而阳霁。天下事变亦当阴 消潜弭而不足忧矣。
《应诏上封事》虞俦
臣闻“阳奋则为雷为电,阴凝则为雹为雪。方阴阳之 相薄,则雷雹皆至,及阳为阴所胜,则雷止而雪作。”鲁 隐公九年三月,自癸酉大雨震雷,至庚辰大雨雪,凡 八日。刘向以为周三月,今正月也,雷电未可以发,既 发则雪不当复降,是皆失节,故谓之异。吴太平二年 三月甲寅,大雨震电,至乙卯大雨雪,才二日耳。史臣 以为先震电而后雨雪,阴见间隙起而胜阳,其后祸 乱之应,有若符节。往牒具载,良可畏也。今正岁之始, 建寅之月,三阳用事,于卦为《泰》。自戊寅之庚申,雷电 雪雹,俱作于三日之间,视鲁则数,视吴则疏。臣愿陛 下以往事之验为方来之鉴,警惧修省,以答上天仁 爱之意,则灾异塞于上,祸乱伏于下,“在陛下一念之 顷耳。臣又闻朝廷者阳也,宫禁者阴也。日昱乎昼,月 昱乎夜,而寒暑成。”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而后国家 理。若宫禁之中,宴饮之不节,则非所以崇毖圣躬;赐 予之不省,则将至于空虚内藏。女谒行乎内,权势行 乎外,尤不可不防其微而杜其渐也。有一于此,则雷 雪之变,乃上帝所叮“咛陛下之意也。不求之身,自无 应天之实,天怒愈深矣。至于勋戚贵近,时有滥赏,倡 优伎艺,每蒙宣引,宫门启闭,多不以时,岂所谓严等 威、肃宸居哉?臣愿陛下畏天之威,谨正始之道,宗社 幸甚。”臣又闻君子者,阳也;小人者,阴也。自古君子小 人,势不两立。君子在内,小人在外,于卦为《泰》;小人在 内,君子在外,于卦为《否》。今朝廷清明,多士济济,有官 守者脩其职,有言职者尽其忠。乃建寅之月,三阳在内,宜泰而否。意者在外小人交结党与,潜谋进用,如 某人辈。臣愿陛下观拔茅连茹之象以进君子,戒履 霜坚冰之渐以退小人,毋使鸮鸾并栖,薰莸共器,则 天意解矣。
《大雨雹疏》明·周宗文
臣一介草茅,蒙恩拔居言路;谛观时事,俯仰欷歔。乃 适逢亢旱,苦无麦秋。恭遇皇上斋居虔祷,不数日而 甘澍应之,岂非一时快事哉!乃风雷倏忽,冰雹骤至, 如拳如炮,砰轰排激,飘忽震荡。人畜当之立毙,麦苗 遇之糜烂。问诸黄发鲐背之老,皆目所未经见者。噫! 天又何示之以异也!臣谨按:《五行志》:“盛阳雨水温暖; 阴胁阳不相入为雹。”今当正阳之月,阳极于干,一阴 初生,相姤之时也,而迫胁相加,乃至于此。臣不谙《灵 台占验》,然以理度之,天道贵阳贱阴,故阳明为治为 亨,阴浊为乱为否。天之谴告,夫亦为阳不胜阴之故 耳。而以类相属,意君子为阳,小人为阴。今鹓鸿有师 济之风,忠直无川岩之叹,似乎君子道长之时也。而 脉络水火,议论元黄附和雷同臭味,即加诸膝,独行 特立,排挤将坠诸渊,则骨鲠孤忠,未必无睥睨侧目, 是小人之阴,反有以胁君子之阳,天心无乃为是欤? 又意皇躬龙德为阳,宫闱宦寺为阴,今皇上高拱紫 微,九五之尊,有孑立孤危之势,佳冶柔媚,皆伐性之 斧斤,驾驭固甚难言,“是宦寺之阴,或有以胁皇躬之 阳,而天心无乃为是欤?天惟默鉴,变不虚生。阴翳结 轖,须太阳之光照之;重阴回护,须阳刚之德振之。臣 望皇上深宫静思,曰明曰旦,知惧知危。如小人伏匿, 何以镜察几微?”葢激浊扬清,别白忠佞,全藉言路之 开。如其言非也,而见斥人谁怜之?惟其关国是,而亦 为仗“下之叱。则人皆结舌,邪党纠缠,将绵延不可解。 请将近日远斥诸臣为公论所归者,悉行赐环,令忠 胆一舒、朝阳再振,庶不为小人阴气所胁乎?如宫闱 禁邃,疏贱何由仰窥?但皇上英龄冲圣,适逢国步多 艰,乘此兢兢业业,圣学日新;无疆惟休,正在今日之 凝定。请皇上独奋乾断,床帷凡席,凛若冰”渊,庶不为 宦寺之阴所胁乎?夫阴亦阳助而阳姤阴则蒸为太 和,阴胁阳则沴为雨雹。臣惟《春秋》书雨雹自鲁僖公 始迨汉武帝时,雹大如马首;安帝延光时,雹大如斗, 皆非昌明隆炽之征。然要惟僖公时不能仰体天心, 故竟于国运无补,而寖衰寖微也。《诗》云:“畏天之威。”《书》 曰:“天难谌。”伏望皇上体天心之仁爱,剖阴阳之微渺, 实事挽回。毋但以“撤乐减膳”为具文,而谓“燮理阴阳 者尚有其人也。”
雹灾部艺文二〈诗〉
《和张姑孰雹诗》陈陆琼
“惟征动羽,惟阴胁阳。”雨水作沴,凝气为祥。
《六月十五日大雨雹行》元·柳贯
日月相薄鹑火中,晡时欲息云埋空。雨脚初来杂鸣 雹,雷驱电挟声沨沨。排檐拉槛挥霍入,犀兵快马难 为雄。中休颇意绝奔迸,转横更觉加铦锋。乱抛荆玉 抵飞鹊,恣掷桃核随飘风。坐移向壁防碎首,急卷巾 席何匆匆。上天号令岂轻出,摧残长养皆元功。阴凝 阳烁鬼神著,气有相反成则同。想当试手鼓万物,特 欲振槁昭群蒙。斋心变貌谨天戒,呜呼生意无终穷。
《雹》
黑云压山山欲颓,阿香推车震不开。《广寒宫》中珠径 寸,狂风倾下九天来。高堂砰轰倒四壁,万瓦飞空如 转石。灯火青荧不敢明,世间谁有胆三尺。年来蠢动 敢争豪,鳅鳝起舞狐狸嗥。一振天威百怪息,夜半云 收北极高。
《大风发木雨雹交集》周霆震
大风西北来,屋瓦去如走。丽谯双阙壮,关键决枢纽。 苍苍泮宫柏,枝叶互纷纠。移时折偃蹇,功力无措手。 西禅《铁浮图》,摧仆如拉朽。临江战楼飞,夹巷坊额剖。 恍疑会群龙,奋发交怒吼。泰山恐颓裂,宁复计培𪣻。 老夫闭门卧,雨雹散窗牖。仓皇正衣冠,力疾坐良久。 天威俄咫尺,性命亦何有。默悟费存心,渊冰慎吾守。
雹灾部选句
晋王羲之《与谢安书》:“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 唐刘长卿《冰赋》:“苟藏之不周,用之不遍,则灾霜害雹, 如有待而为变。”
陈昌言先生《正时令赋》:“正得其序,则面离而御干;时 失其经,则夏雹而冬震。”
宋苏轼诗:“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又〉忽 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苏辙诗。“旋凝细雾作飞雹范成大诗。“风雹春天损桃李,山中寒食尚冬衣。” 元吴师道诗。“怒雹时闻落,惊雷夜转多。”
雹灾部纪事
《春秋佐助期》僖公九年秋,三年冬,并大雨雹。时僖公 专乐齐女,绮画珠玑之好掩月光,阴精凝为灾异。昭 公事晋,阴精用密,故灾。
《汉书李寻传》:“哀帝即位,召寻待诏黄门,使侍中卫尉 傅喜问寻,寻对曰:间者春三月治大狱,时贼阴立逆, 恐岁小收,季夏举兵法,时寒气应,恐后有霜雹之灾。 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夫以喜 怒赏罚而不顾时禁,虽有尧舜之心,犹不能致和。善 言天者,必有效于人。设上农夫而欲冬田,肉袒深耕”, 汗出种之,然犹不生者,非人心不至天时不得也。《易》 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书》 曰:“敬授民时。”故古之王者,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 月令,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风俗通》:“成帝问刘向曰:‘俗说文帝时天下断狱,三人 米一斗一钱,有此事否’?对曰:‘不然’。”后元年,雨雹如桃 李,深三尺寻。景帝代之,不为升平。
《东观汉记》:“韩棱,字伯师,除为下邳令,亲事未期,吏民 爱慕。时邻县皆雹伤稼,棱县界独不雹。”
《后汉书。鲜卑传》: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者,其父投鹿侯, 初从匈奴军三年,其妻在家生子,投鹿侯归,怪欲杀 之。妻言:“尝昼行,闻雷震,仰天视而雹入其口,因吞之, 遂妊身,十月而产。此子必有奇异,且宜长视。”投鹿侯 不听,遂弃之。妻私语家人,令收养焉,名檀石槐。 《晋书石季龙载记》:“冀州八郡雨雹,大伤秋稼,下书深 自咎”责,遣御史所在发水次仓麦以给秋种,尤甚之 处,差复一年。
《后赵录》:“慕容俊斩石闵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 悉枯,蝗虫大起,自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隽遣使者 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雨雹,是岁太和八年也。” 《宋书徐广传》:“义熙六年,迁散骑常侍,又领徐州大中 正,转正员常侍。时有风雹为灾,广献书高祖曰:风雹 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 隆德教也。尝忝服事,宿眷未忘,思竭尘露,率诚于习。 明公初建义旗,匡复宗社,神武应运,信宿平夷。且恭 谦俭约,虚心匪懈,来苏之化,功用若神。顷事故既多, 刑德并用,战功殷积,报叙难尽,万机繁凑,固应难速。 且小细烦密,群下多惧。又谷帛丰贱而民情不劝,禁 司互设而劫盗多有,诚由俗弊未易整,而望深未易 炳。追思《义熙》之始,如有不同。何者?好安愿逸,万物之 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要当俯顺群情,抑扬随 俗,则朝野欢泰,具瞻允康矣。”言无可采,愿矜其愚款 之志。
《魏书崔挺传》:“挺除光州刺史,州治旧掖城西北数里 有斧山,峰岭高峻,北临沧海,南望岱岳,一邦游观之 地也。挺于顶上欲营观宇,故老曰:‘此岭秋夏之际,常 有暴雨迅风,岩石尽落。相传云是龙道,恐此观不可 久立’。挺曰:‘人神相去,何远之有?虬龙倏忽,岂唯一路 乎’!遂营之。数年间,果无风雨之异。挺既代,即为风雹” 所毁,于后作复寻坏,遂莫能立。众以为善化所感。 《王崇传》:“崇母丧始阕,复丁父忧,哀毁过礼。”是年阳夏 风雹,所过之处,禽兽暴死,草木摧折。至崇田畔,风雹 便止,禾麦十顷,竟无损落。及过崇地,风雹如初,咸称 至行所感。
《王睿传》:“睿子袭,袭弟椿,永熙中行冀州事,寻除使持 节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瀛州刺史。时有风雹之变,诏 书广访谠言。椿乃上疏曰:‘伏奉诏书,以风雹厉威,上 动天眷,访谠辞于百辟,诏舆诵于四海,宸衷恳切,备 在丝纶,祗承兢感,心焉靡庴。伏惟陛下启箓应期,驭 育万物,承缀旒之艰运,纂纤丝之危绪。忘餐日昃,求’” 衣未明,俾上帝下临,愍兹荼蓼,永济沟壑,而沧浪降 戾,作害中秋,上帝照临,义不虚变。切惟风为号令,皇 天所以示威;雹者气激,阴阳有所交诤。殆行令殊节, 舒急失中之所致也。昔澍雨千里,实缘教祀之诚;炎 精三舍,宁非善言之力?谴不空发,征岂谬应,谁谓葢 高,实符人事。伏愿陛下留心曲览,垂“神远察,礼贤登 士,博举审官,擢申滞怨,振穷省役。使夫滋水没川之 彦,毕居朝右;仪表丹青之位,未或虚加。圜土绝五毒 之民,揆日息千门之费。岩岩廊署,无不遇之士;忪忪 惸独,荷酒帛之恩。则物见昭苏,人知休泰。徐奏薰风 之曲,无论鸿雁之歌。岂不天人幸甚,鬼神咸忭。” 《太平广记》:“元和初,嵩山有”五六客,见一大蛇,长数丈射杀之。时天色已阴,须臾云雾大合,远近晦冥,雨雹 如泻,飘风四卷,折木走石,雷雹激怒,山川震荡,数人 皆震死。
《唐书崔铉传》:“乾符五年,铉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昕旦告麻,大雾塞庭中,百僚就班修庆,大风 雨雹,时谓不祥。俄改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
《剧谈录》:“乾符六年夏五月,巢寇自广陵将及襄汉,朝 廷以王铎令公为南面都统,崔相国、豆卢相国同日 策拜。宣麻之际,殿庭雾气四塞,及政事堂立班贺,有 雹大如鸡卵。”〈时五月二十三日〉识者以为钧轴不祥之兆。明 年,大寇攻陷京师,二相俱及于难,其天意乎?非人事 也。
《北梦琐言》:“王镕年十六七岁,疏瘦,当与李匡威并辔 之时,雷电忽起,雨雹交下,而屋瓦皆飞,拔大木数株。 明日,镕但觉项痛,乃因有力者所挟,不胜其苦故也。” 《唐书。吐蕃传》:“吐蕃国多霆电风雹积雪,盛夏如中国 春时。”
《幸蜀记》:“孟昶二十五年三月,以赵延隐别墅为崇勋 园,幅员十馀里,台榭亭沼,穷极奢侈。六月朔,宴教坊 俳优作灌口神队,二龙战𩰚之象,须臾天地皆暗,大 雨雹。明日,灌口奏岷山大涨。其夕大水漂城,坏延秋 门,沈溺数千家,摧司天监太庙,令宰相范仁恕祷青 羊观,又遣使往灌州,下诏罪己。”
《三水小牍》:“广明庚子岁,余在汝坟温泉之别业。夏四 月朔旦,云物暴起于西北隅,瞬息间浓云四塞,大风 坏屋拔木,雨且雹雹,有如柸棬者,鸟兽尽殪被于山 泽中,至午方霁,观行潦之内,虾蟹甚众。明日,余抵洛 城,自长夏门之北,夹道古槐十拔去五六矣,门之鸱 吻亦失矣,余以为非吉征也。至八月,汝州召募军李 迍光等一千五百人,自雁门回掠东都南市,焚长夏 门而去,入蜀。”上天垂戒,岂虚也哉!
《稽神录》:“国初杨汀自言,天祐初在彭城避暑于佛寺, 雨雹方甚,忽闻大声震地,走视门下,乃下一大雹于 街中,其高广与寺楼等,入地可丈馀。顷之雨止,则炎 风赫日,经月雹乃消尽。”
《续湘山野录》:祖宗潜耀日,尝与一道士游于关河,无 定姓名,自御极不再见。上已驾幸西沼,生醉坐于岸, 太祖引至后掖见之,上谓生曰:“我寿还得几多?”生曰: “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至所期之夕, 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 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转 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
《茅亭客话》:大中祥符癸丑岁,庞永贤者,寓居广都县, 夏四月,日将暮,烈风迅雷,发屋拔树,雨雹继之,达晓 方息。诘朝询诸行人,云:“雹自县东山横布数十里,西 南沿江而下,则更不知其远迩也。”雨雹过处,藩墙屋 宇林木大者皆为雹,击雷拔之,牛马犬豕皆惊仆地, 鸟鹊小禽中者俱毙。时麦方实,无有孑遗,有一村人 云:“某家是夜数雹,穿屋而落,大如斗,盆瓮锅釜皆为 击破。其雹所至之处,树木屋瓦十不存二三焉。”夫雹 者,雨冰也,皆阴阳相胁而成。《左传》曰:“凡雹,冬之愆阳, 夏之伏阴。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此葢下民当 丰稔收成,便务奢侈,以至于服玩衣装、车马屋宇,违 越制度,撒弃五谷,曾无爱惜,上天垂诫以惩之尔。 于《役志》:景祐三年六月癸亥夕,与元均坐水次纳凉, 已而大风雨,震雹暴至。丁卯,隐甫来会,登仓北偃上 亭纳凉,迟客至,遂及元均小饮舟中。已而大风震雹, 遂宿舟中。
《梦溪笔谈》:熙宁中,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 芡,悉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镌刻。次年,王师平 河州,蕃戎授首者甚众,岂克胜之符豫告耶?
《挥麈后录》:“高宗幸海时,金人破定海,以舟绝洋,劫昌 国县,复欲攻象山县,至埼头,风雹大作,遂回。”
《癸辛杂识》:“戊子五月初二日以来,日光中有若柳絮 如雪片者,飞舞乱下,人皆哄传,以为天花。至初四日 大雷雨,飞雹大者如当三钱,始知连日所谓天花者, 即雪也。及飞下,人则以为雹耳。”
“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相传火 焚不严,则有风雹之变。社长辈至日就人家以鸡翎 掠灶灰,鸡翎稍焦卷,则罚香纸钱。有疾及老者不能 冷食,就介公庙卜乞小火,吉则然木炭取烟,不吉则 死不敢用火,或以食暴日中,或埋食器于羊马粪窖 中,其严如此。戊戌岁,贾庄数少年,以禁火日饮酒社 树下,用柳木取火温酒,至四月,风雹大作,有如束箱 柳根者在其中,数日乃消。又云:“火禁中,虽冷食,无致 病者。”
《金史冯延登传》:“延登,泰和元年转宁边令。大安元年 秋七月,雹害禾稼,民艰于食。延登发粟赈贷,全活甚 众。”
《无锡县志》:“洪武戊午夏四月雨雹。横山居人萧天祐 在城中,三日后归,启其室,见阶下有四石子,一白如玉,隐起竹叶纹,一深红色,一浅红色,皆如宝石,有芒 采。一最小者鸦青色。王学士达题其居曰‘天宝’。” 《西墅杂记》:“嘉靖戊戌四月八日未刻,吴城风雷暴作, 雨冰雹,其大如李,中有一眼,而四围皆纹,麦菜大戕 其半。”西南山一境,其大如斗,涂人不及抵室,有伤其 顶、擘其耳而死者。余诘耆老,云:“自生平以来未之见 也。”
《明外史周洪谟传》:“弘治元年四月,天寿山震雷风雹, 楼殿瓦兽多毁。洪谟力劝修省,帝深纳之。”
《嘉善县志》:“周宗文字开鸿,万历丙辰进士。令清江,擢 御史。京师大雨雹,疏请扶阳抑阴。时宦寺伏莽,故惓 惓以君子小人言之。”
雹灾部杂录
《淮南子》:“北方之极有九泽,有积雪雹。”
《京房易传》:“飞雹下尽树木,收害五谷者,君赋敛也。” 《焦氏易林》:“阴风泥塞,常冰不温,凌人怠惰,大雹为灾。” 《盐铁论》:“雹雾夏陨,万物皆伤。”
《白虎通》:“自上而下曰雨雹。”
《陈留风俗传》:“雍丘县夏后衍祠有神井,能兴雾雹。” 伏琛《齐地记》:“安丘城南三十里雹都泉,其雹或出或 否,亦不为灾异。”
《元中记》:“东方有柴都焉,在齐国,有山,山有泉水如井 状,深不测。至春夏时,雹从井中出,常败五谷,人常以 柴塞之,不柴塞则出焉,故号为柴都。”
《谭子化书》:“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
《酉阳杂俎》:“木再花,夏有雹。”
《埤雅》旧说:蜥蜴呕雹,葢龙善变,蜥蜴善易。 《茅亭客话》:慈母池亦云慈茂池,去永康军入山七八 十里,池水澄明,莫测深浅,每至秋风摇落,未尝有草 木飘泛其上,或坠片叶纤介,必有飞禽衔去之。每晴 明,水面有五色彩如舒锦焉。或以木石投之,即起黑 气,雷电雨雹立至,或水旱祈祷,无不寻应。
《籁纪》雹,霰之流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故曰:“阴 之专气为雹。”
《鸡林类事方言》:“雹曰霍。”
《御龙子集》:“雹,其霰之类乎?夫霰,阴欲凝,而微阳搏之 也。其形丸,雹之象也。夏有伏阴,阳不能制,而戾于空, 乃为盛阳之所搏,有不结之为雹乎?雹,其霰之大者 尔。蜥蜴含水,能吐冰而不能多,能乘云而致之九州 耶?”
《销夏》,“蜀中山水如蛾眉山,夏含冰雹。碑板之所闻,崑 仑之伯仲也。”
雹灾部外编
《凉州异物志》:“有一大人生于北边,在丁零北千五百 里,偃卧于野。其高如山,顿脚成谷,横身塞川,长万馀 里。顿脚之间乃是大谷,近之有灾,铜雹击之也。唯可 遥看,不可到,下则雷电流铜铁之丸为雹,以击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