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第227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二十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二百二十七卷目录
孝弟部艺文三
孝子应先赞 明宋濂
孝子唐君祐赞 前人
送汪一初东归养亲后序 刘基
郭巨 方孝孺
孝友庵记 前人
赵孝子铉赞 王达
望云思亲序 薛瑄
孝思堂记 吴与弼
孝思堂 商辂
孝友堂记 李东阳
题宋孝子诗册序 董其昌
刘孝子石坊记 张辉
劝民孝友说 王元弼
朱孝子墓田碑记 田所赋
汉孝子蔡公题辞 包裕
五世同居叙 刘讱
庐墓图诗序 时季照
戏彩堂诗卷序 王克义
和集堂记 王英
孝子亭记 陈宗舜
重修李孝子亭记 周叙
友烈祠记 文震孟
李孝子赞 崔抡奇
周孝子墓铭 朱大显
旌孝录序 杨藻凤
辞止司府诸公举奏孝感事 湛若水
纯孝先生李公墓表 贺廷秀
李孝子祠记 张岳
隋孝子张公祠记 吕时中
孝童记 徐芳
雷孝子墓表 陈爌
修董孝子墓记 黄巩
望云思亲图记 何乔新
孝顺诗序 王袆
孝感录序 前人
孝友传序 聂中行
学行典第二百二十七卷
孝弟部艺文三
《孝子应先赞》宋·濂
卓哉至行,众人所难。眷我应君,抆涕汍澜。亲之云亡, 中心咽塞。虽草生发闲,何暇束栉。昔处膝下,其乐泱 泱。今我来思,举目但见《白杨》。彼苍者天,曷不我恻。苟 我从之,我生奚恤。尔心之苦,尔行之优。双阙峨峨,卒 承天休。
《孝子唐君祐赞》前人
唐氏之子,以孝行闻。死生一节,弗岐弗分。唯思亲不 置,鞠明究曛。谁无父母,以乐以愉。今我何罪?独行咨 且。“我罪之深,我宜陨坠。胡独使我亲,先彼朝露?昊天 不吊,直至于斯。渺渺音容,如何勿思?官用褒旌,封阙 在舍。匪私尔一人,式劝来者。”
《送汪一初东归养亲后序》刘基
昔李令伯以祖母年老,上《陈情表》,辞免当时之辟。读 其辞至今,令人孝义之心油然而生,况当时之目其 人、接其辞者乎?睦之汪一初以觚翰之故为时称荐, 亦以大父年将八十,慈亲皆耳顺,身居长适,固不可 舍朝夕之养,以就升斗之禄。一初之行,可谓不违于 古人矣。时有宋君景濂者,亦以荐来,其尊君之齿,较 一初大父又长,故其叙一初之行,深有所感,于令伯 之情无少异也。世尝说古今人同不同固不必论,而 孝道感人,千载犹一日也。夫孝者百行之原,苟能是, 则忠可移于君,治可移于官,而人道立矣。一初之行, 既合古人之孝,又可感夫今人之孝,而人道之立,将 其所感者乎?《传》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初有焉。 一初,余良友也。箴戒之词,《宋君之序》已及余,故叙其 可以感发人心者,置诸卷末,使观者有所兴起,毋徒 以词章视之。
《郭巨》方孝孺
“郭巨埋子,世传其孝。”嗟乎!伯奇顺令,申生之恭,君子 弗谓孝也。大杖不走,曾子不得辞其责,从父之令,然 且不可。夫孝所以事亲也。苟不以礼,虽日用三牲之 养,犹为不孝。况俾其亲以口体之养,杀无辜之幼子 乎?且古之圣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忍为之。故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饥 者,犹己饥之,放麑不忍,君子羡之,况子孙乎?巨陷亲 于不义,罪莫大焉,而谓之孝,则天理几于泯矣。其孝 可以训乎?不可以训,岂圣人之法乎?或曰:“苟为不孝, 天曷以赐之金?”吁!设使不幸而不获金,死者不复生, 则杀子之恶不可逃,以犯无后之大罪,又焉得为孝 乎?俾其亲无恻隐之心则已,有则奚以安其生?养志 者固若是欤,徼幸于偶耳。好事者遂美其非义之行, 乱名教而不察。甚矣,人之好异哉!岂其然乎?或者天 哀其子而相之欤?不然,则无辜之赤子,不复生矣。
《孝友庵记》前人
乌伤朱氏居赤岸者为最著。元之季世,丹溪先生讳 震亨,字彦修,以道德性命之说教其乡人,人咸服之。 先生娶戚氏,生二子:衍、玉。尝择地东朱山之原,谓其 子曰:“我死,与而母俱藏此,若等宜祔于左右。”皆应曰: “诺。”已而戚氏卒,衍亦卒。未几,先生亦卒。玉奉先生及 母夫人柩窆于其中,奉兄柩窆墓右,又预治其左为 二穴。他日将与其妻合葬,即墓前若干武为庵,俾子 弟居之以奉洒扫,匾之曰:“孝友。”而来告曰:“此先君之 志,我则行之”,请有以示后人,使世守无怠。呜呼!古礼 之废也久矣,葬之弊为尤甚。古之葬者,万民各以其 族区分而序列之,惟有罪者则不入兆域。至周之季, 虽稍变弛,然族葬之礼未变也。昔尝观乎洙、泗之闲, 拜先圣人之墓,见伯鱼、子思之冢,昭穆序葬,而子孙 咸祔其侧,至今二千年而未已,犹有先王之遗意焉。 今之人儒衣冠而诵《六艺》者,皆以学孔子自命。至于 葬其亲,则往往信俗巫冢师之说,为其身谋,或父子 异处,或兄弟殊迁,使其魂魄不相接,形气不相依,与 黜罚其亲何异乎?而犹以儒称于人,不亦妄矣乎!若 先生父子者,可谓无愧于孔子。《传》不云乎:“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慎终之事,玉既能行之,苟欲追远,则岂 不在后之人哉?玉之子,与衍之子,从父兄弟也。至于 孙,则为从祖兄弟矣。愈远而至于曾元,至于来昆,又 至于数十世分益尽,爱敬之心,得无少衰乎?幸有人 焉,能相率而拜于墓下,会于斯庵之中,指之曰:“某某 墓之子也,某墓之孙也,出于某墓者也,某墓又出于 先生者也。吾数十百人,其初数十人耳;数十人其初 数人耳。数人之先先生一人耳。一人之身何为而不 亲睦乎?闻斯言也,有不涕泣而下拜者,非人也,孝友 之心,其能自已乎?其有弗追远而返始者乎?斯岂先 生之志乎?其可以示后人否乎?”玉泣曰:“是先君命玉 之志也,请书之。”
《赵孝子铉赞》王达
大江之阴,古暨之阳。聿生孝子,斯邑之光。其孝维何? 秉心之良。以张以维,以激颓纲,以树乎天常。惟元之 季,寇贼扰攘,于此土孽。亦肆跳踉,施以虿毒,侵予之 疆,尽无良心,胥为虎狼。我有祖父,惟义之恃。誓不俱 生,愤战而死。我𡝠既嫠,我躬亦稚。谁能保之,有姑姒 氏。盗赤我族,购亦亟只。我将焉之?于彼武林。我席未 暖,我突未黔。黄雾漫漫,寇亦斯临。桑田斯变,乃返陆 沈。日其暾兮,有雺其阴。嗟我鷇雏,曷慰母心。死生契 阔,犹商与参。匪我仆夫,我难孰任。我姑在吴,爰嗣其 音。我则攸迈,我泪曷禁。王师载扬,其容有赫。殪彼凶 残,乃枭乃磔。既投尔戈,以奠阡陌。反我室家,复我宗 祏。我母勿旋,我情匪怿。倬彼昊天,其形穹若。我吁我 呼,岂不我格?既不我格,盍褫我魄?越山迢迢,越水滔 滔。车驰其陆,舟乘其涛。我思母氏,孰云其劳。载咨牧 竖,载询刍荛。载咨载诹,我母于斯。四明之麓,东海之 涯。我齿方壮,我母则衰。孰不叹嗟,孰不歔欷。载返桑 梓,我心则彝。觌我祖祢,修我母仪。昔为愁戚,今也怡 怡。昔为寒冱,今也熙熙。令德嘉闻,由远而弥。众善所 基,百行攸祗。彤笔登名,载扬国史。从古迄今,其人为 几。昔有未生,世亦洵美。苟生斯时,乃敢同齿。暨山虽 高,莫树厥声。暨水虽遥,莫扬尔名。天地并久,日月同 晶。以贯金石,以通神明。贻之千祀,被之八纮。如卿之 云,如景之星,如朱草之挺生。呜呼孝子,之瑞斯征。
《望云思亲序》薛瑄
昔狄梁公登太行,顾瞻河阳,白云飞绕亲舍,凝立者 久之。后世思亲,有以望云自名者,遂以为故事,盖慕 梁公之风而兴起焉。余以为人子爱亲之心,盖出于 天性之真,而不能自已。其或至于揆违膝下,为时久 远,则其思之之切,盖有随时感发而不可抑遏者。又 岂必登高山,望白云之绕亲舍,然后可以动其念哉! 然则梁公白云之思,特其一时之兴,前此无时而不 致其思者,固可见矣。是则后之君子求梁公思亲之 实可也,慕梁公思亲之名不可也。余友郑君元吉为 其友霍志刚氏求望云《思亲序》于余,造余庐而请者 四五,至而不厌。余窃念素与志刚不相识,其思亲之 慕,名与实皆不可知。独所谓爱亲之“心,出于天性之 真,而不能自已。人皆有是,非特志刚有是也。志刚家 山东,二亲皆安好无恙,而志刚游太学者有年,亲舍邈在海岱之闲,音容久旷,定省久疏,则所以思之之 切,固宜随时感发,初不待于望白云之飞扬,而后动 其念也。而犹以是自名,何耶?岂慕梁公之风而求其 实耶?志刚其加勖哉!”他日著忠节,建事功,而可垂之 后世者,未必不自于“望云思亲”之实心推之也。是为 序。
《孝思堂记》吴与弼
人生之乐,莫乐于父母之俱存。番禺陈生献章方娠, 而严亲弃世,则不幸之大者也。赖三迁之教,中戊辰 乙榜进士。笃漆雕之信,复淹吾馆。每痛鲤庭之永隔, 感孟机之多违,闻者动心焉。家僮之返,予为大书《孝 思》,题其白沙之堂,而文以广其意,曰:“君子之于亲,跬 步不忘于孝,矧幽明之异,侍养之旷哉?然全其大,必” 当略其小。慈颜无恙,伯氏综家正自求多福之时也。 及是时,悉其心以立乎己,俾人知陈氏之有子,先君 为不亡矣。陈生勉乎哉!伯氏朝夕为我申其说于定 省之馀,亦足少慰倚门之况云。
《孝思堂》商辂
廷玉起家进士,历礼部、户部主事郎中,迁湖广右参 议,升右参政。父彦贞,累赠奉政大夫,户部郎中。母原 氏、继母段氏,累赠宜人。廷玉念原氏没时,方在童稚, 既弗能服劳左右,而彦贞甫没,方筮仕春官,又弗获 躬侍汤药。已“而位寖显,禄寖厚而二亲久弃,段亦继 逝。得一食,必思以食吾亲,而亲弗吾尝,吾之食,盖有 不下于咽者矣。得一衣,必思以衣吾亲,而亲弗吾服 吾之衣,盖有不安于体者矣。出必告,反必面,礼也而 吾亲弗存。礼无所施,思能已于情乎?昏必定,晨必省, 孝也而吾亲弗在。孝无所寓,思能已于怀乎?以至感 时而思,遇事而思,触物而思,转展反复,无乎不思。”此 廷玉《孝思堂》之所由名也。呜呼!子之于亲,犹水之于 源,木之于本。无源则无水,无本则无木,无亲则无吾 身。亲而弗思,岂人情乎?廷玉当居官食禄之时,而思 亲一念,存于朝夕,贯于始终,通于神明,是宜名位日 进于崇高,功业日跻于远大。此古人忠臣必求于孝 子,事君必先于事亲,良有以夫。自是由一家而一乡, 由一乡而一国,人皆兴其孝亲之心,尽其为子之道, 则风俗益美,治道益隆,未必不自廷玉孝思有以启 之也。
《孝友堂记》李东阳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费公子充,有 世居之堂,其乡大夫士相与名之曰“孝友”,以表世德, 而为之请记于予曰:“言之不如文之远也。”子充之考 赠礼部尚书五峰公及妣余夫人,予皆尝为之铭志。 又观丘文庄公所著大父赠尚书《乐庵公表》及《传》,文 穆公所志,伯父参议复庵公及子充所自为诗,其叔 父雪峰君者,得其世为详。参诸大夫士所称者皆合。 盖乐庵未冠时,父病,尝刲股肉为糜以进。事继母张 如母,代父养祖父,终其身惟一弟,衣必两制,食必同 案,病则俱卧起,见人家析产,愀然不乐。参议公少服 父教,闻叱咤声辄诵读不辍。事寡嫂恭甚,每俸入,必 与三弟共之。取浦江郑氏《家规》以为训。五峰公以父 赢资,悉与季父念周夫人多疾,躬习医药。弟雪峰病, 亲为扶持,至察其秽器。闻其革,冒江险,就与之诀,抚 其孤寯。尝夜入寝,阁抱之出以避贼,皆伦理之大者。 伯氏敏庵及雪峰皆举乡贡,季顺庵为义官,皆绰有 家法。子充复振起之。费氏至是始大显,而孝友之闻, 日以益著,其所由来远矣。予知子充久,比与同事已 阅岁,见其论必传正,守不徇俗,勋业所就,盖望之深 矣。夫世之隐者不过教于家,必仕者乃与于国。于天 下,乡也者,家国之交也。然则诸大夫士之心,亦岂独 为费氏《世德传》哉?因为之记,俾书于堂室,以示夫耳 目所逮者,庶不以为恒言庸行而忽之也。
《题宋孝子诗册序》董其昌
燕大夫鸿洲公祖。出《宋孝子传》,欲侈歌其事,常知张 子虞侯为人群之选也。式虞侯之闾,授之册,征诗于 名公髦士闲,虞侯雅推不佞,偕予犹子传文造请赓 韵。予披《孝子传》,泫然重先灵之痛,因叹宋骈溪先生 孝履不瑕,足备史氏。盖多《蓼莪》陟岵之心,而善补《小 弁》之衅者与!天不生贤嗣敬斋公岳岳谏垣,移孝为 “忠,表扬盛美。”先生即有纯行,将安所见哉?燕大夫佐 松,虽绾兵符,树旌旄东海上,往往礼贤亲民,教之修 其孝弟忠信,令有勇知。方幸际升平之代,纵一旦烽 警突起,国已有长城矣。则此举岂徒以铅椠争侈?盖 咏孝喻俗,无乃借楚国之高标,作三吴之型范,而孝 治吾松耶?真可谓盛明良吏也。虞侯江表伟人,名闻 京国,而传文于不佞家,亢宗《大雅》,俱不与门外事者。 今且挟册孜孜恳恳,旦晚坐予斋头,务祈索和,是何 但恪遵公祖之命,亦其天性善根深契于孝子之衷, 而为之驰驱千里之遥乎哉?独以夜光满盘,胡须不 佞长价,遂不复诗,谩题数言于册首,阐忠臣孝子之
芳馥,必有采风者。疏闻宸听。当有异典旌诏以示无极。若不佞言,又何足为宋公重也。《刘孝子石坊记》张辉
光之刘氏,讳进,字文升。以儒起家,应景泰癸酉贡,领 京闱乡荐,任太平府倅。丁父母忧,庐其侧,其孝行溢 如也。有司上其事于朝,下诏旌表其门。官转太仆寺 丞,进阶奉政大夫。秩满,将承乏正卿而公谢。世人皆 以公位不满德,然不知德之流泽,不在于身,则在于 后人。故生子六,皆贵显。长廷玺,中成化甲午魁,任莱 阳,以才优,转益都,改灵丘。次廷瓒,与兄为乡,同年登 戊戌进士。由兴化绩溪令拜监察御吏,寻升宁国知 府;廷璜拜粟七品散官;廷珂为生员,掇科有待;廷佩 亦读书克家,其子孙之蕃且盛,盖有锡类不匮者,“人 皆以公孝行所致,不亦宜乎!夫为人子,止于孝士,而 业儒,取高第,以显亲扬名,此又孝子之大也。况庐墓 而能格鸟兽、孚草木者乎?惟孝故能忠。”吾闻公自筮 仕至太仆,皆能供职匪懈,又可谓为臣尽忠者矣。惟 忠惟孝,公其迈迹自身者与?公与诸子皆有坊以表 厥宅里,无非显当时以传后世耳。第年久不支,予因 谪宦于此,兴废举坠,惕然有动于中。于是遂命工以 石易之,为世之德色《谇语》者劝焉。则兹坊之作,教之 所由生也,夫岂少哉!噫诉公计偕时,历五年而余生。 今余来官而复立此坊,使公子孙万年厌于乃德,而 令名无穷焉,又非公孝行所致与?司马公曰:“保基绪, 传子孙”,孝之实也。刘公以之。
《劝民孝友说》王元弼
治莫备于成周,而又莫隆于吾朝。其岁荒也,均民之 食,则有赈饥之粟焉;联其居也,则有比闾、族、党焉;纠 其行也,则乡大夫、州长、县宰焉;统其属也,则有《宗法》 焉;劝其善,惩其恶,则又有旌别之典焉。民生斯世,可 谓幸且庆矣。宜乎礼让兴行,风俗纯美,父母相与慈 于堂,兄弟相与友于室,子孙相与孝于家,使亲亲之 仁洽于九族,急相赒,喜相贺,死葬相恤,患难相救,亦 其效当然,盖无足以异也。今奉天子命莅兹邑,已二 载矣,某深愧学业浅陋,𢘆思所以驭民于孝友之道; 至于劝惩之际,亦思其所以使民戒勉之。方今吾民 咸归于尧天舜日之内,并以体各上台治教之深衷, 不啻一而再,再而三矣。然吾民之笃于慈爱、厚于伦 理者固不少闲,有一二父不慈于子、弟不友于兄、子 不孝于亲者,往往见于禀帖中,某深为吾民痛且哀, 是在某之责也。吾民亦当思,人之生必有与也。晨夕 与居者,乡则有长幼,学则有师友,而家则父子兄弟, 自有生以来未能易也。而家为最亲一家之众,所谓 骨肉戚疏之杀,虽则不齐,非爱不亲,其致一也,况为 人之所固有者乎?今某特为拈出,为吾民劝,愿吾民 家家孝弟,人人慈爱,不其盛哉,不其休哉!是在吾民 之为父母者,各相劝勉;为兄弟者,各相警戒也。毋忽 视之。
《朱孝子墓田碑记》田所赋
余读《宋史孝义传》,见朱公寿昌七岁而其母被出,父 没,弃官求母于同州。母子相失五十馀年,复迎归养, 事诚古今希觏,辄慨然想慕其为人。岁戊午,奉命莅 天长,知公为长之秦兰里同人乡人也,祠墓在焉。因 获拜公祠宇,登公陇墓。若公笃孝苦衷,数百年后,恍 其如觌,低徊者久之。屡询公后裔,则杳无人,其墓与 田且或见侵于强有力者。余恻然曰:“是守土者罪也。” 使诚清查其墓址若干,祠址若干,田若干亩,纪之于 石,俾有定据,虽豪强敢肆然窃并乎?因访之居民遗 老及旧志所载,墓则延若干弓,袤若干弓,田则东北 至官路界,西至徐某田界,南至涧为界。复有侵者,罪 如律。迺属其乡之父老子弟而告之曰:“《诗》称‘民之秉 彝,好是懿德’。”闻古之好德者,至式其闾,爱其树,指九 原以与归,望松楸而堕涕,而况其为乡之先达乎?又 乡先达之以孝著闻者乎?佛氏生于天竺,去中国数 万馀里,一遇招提梵刹,尚自捐其金粟、布施庄严。若 则生长公之故里,服习公之遗教,不克尸祝公,效法 公,而反侵公之田以自利,其若秉彝好德何?且若亦 思为子与孙计乎?为子孙计,首宜教之以孝。侵某孝 子之祠墓,是先以不孝令也,况若亦讵能保为千秋 万岁有乎?今而后宜共奉公为师模,其墓与田亦愿 永永爱护之。若不见昔之侵渔此者,其在今日竟何 如也?尔乡沐公之泽最深,孝弟自其本性。余自莅兹 以来,尝谕民“息讼则讼息,力本则本力禁,民不为奸 则奸亦止。”是非不可化诲者,故谆谆教之孝弟,若其 不悛,则有朝廷之三尺在。
《汉孝子蔡公题辞》包裕
“富贵轻于鸿毛,一介重于九鼎”,昔人有是言也。世之 人惟富贵是趋,功利是尚,殊不知天经地义,根本于 人心者,未尝一日泯也。方炎汉中微,新莽政苛,加之 以军旅,因之以饥馑。蔡公顺生于其时,贫茕独立,负 母而逃,拾椹而食,依栖于草泽之闲,与木石居,与鹿 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而一念之孝足以动天地、感鬼神,化强暴卒之慈母,以孝令终,而 天下后世想望其风采、歆慕其行谊者如一日也。至 我太宗文皇帝御制《孝顺事实》,采其行实,编于古圣 君名臣之后,将以传之百世。千世万世,与乾坤相为 悠久。其视当时阴窦之外戚,仇班之内宦,富贵气焰, 身没未几,冰澌火烬,略不闻于后者,果孰得而孰失, 孰重而孰轻也?孔子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 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 之。”其斯之谓与!许州守马谦,少从余游,读书尚气节。 兹者捧藩、臬二司檄,惟勤惟慎,建祠于拾椹铺之南, 以风化人心,其知所本哉!予按部经祠下,晋瞻遗像。 俄顷,村夫野叟,扶老携幼,咸罗拜于前曰:“斯祠之建, 是教吾子若孙以孝。孝则家用平康,其祥莫大焉,富 贵奚足云也!”於戏!以是知天经地义根本于人心者, 果未尝一日泯没也。予喜其有关风教,因书之以识 岁月云。
《五世同居叙》刘讱
吾鄢望族筠溪郑得中氏,成化闲输粟拜官。嘉靖戊 子诏赐肉帛。今年陬月丙午,春冈刘子会澹亭陈子 于其第,庆履端也。时则庞眉皓发,深衣幅巾,逾阈迓 宾,舍筇答礼。澹亭曰:“矍铄哉!”春冈叹而问之,筠溪曰: “予生五百三十五甲子矣。”澹亭曰:“美哉,寿盍贺诸。”既 而筠溪之诸孙标檊植。�出,且拜曰:“蓂生七荚祖,适 逢初度卿大夫,二公不鄙不类,而辱惠顾于茨陋,尚 齿高谊,再见于今,曷敢辞已。”乃有少年清扬再拜于 亭下者,筠溪曰:“曾孙有道也,立四子下。”更迭进觞豆, 酒三行,又有总角童来,筠溪引而前曰:“元孙重也。”命 之拜。拜毕,倚膝立。筠溪色甚,豫分以饴春冈。澹亭相 视而奇之,起酌为寿。《春冈歌》曰:“二气斡运兮序属青 阳,人之令德兮既寿且康。芝兰茂兮玉树长,蔼庭下 兮孙枝芳。天锡纯嘏兮允无疆。”澹亭从而和之曰:“三 阳开泰兮气淑和,仁者寿兮耋已过。五福备兮曾元 多,动四筵兮声猗那。”歌已,筠溪避席谢在坐,姻友张 子时锥、陈子溱起立告讱曰:“二公之歌诚佳矣,然惟 祝其寿,及”其昌后耳。若郑翁曾祖士能,享年九十,先 曾祖大司徒在朝尝庆以文;祖方、父宽,皆年八十馀, 家规整严,子孙率令,迄今五世不异。《爨则歌》之所未 及也。善言必再,愿重有闻。讱乃曰:“匪寿之艰,惟德之 艰,德重乡评,寿兼祺福,德以基寿,寿以征德。而况累 世同居,祖孙济美,世德世寿,繄理之常,天讵私”所厚 耶?是故公艺事一忍,而代有褒旌,文融守一艺,而世 传家范。如筠溪之享寿祺,多子孙,天下或闲有之。至 于累世同居,殆不多见。然而未有疏闻于朝者,岂观 风使尚歉怀于靡及邪?抑有司之责,固难诿也?嘉二 子之请,再赋《义门之什》三章曰:义门将将,表树浙乡; 安陵郑氏,于绮有光。将将义门,阅历宋、元、荥阳之系, 浦江之孙,有美义声,君子之亨。有赫诏旌,邦家之祯。 书附贺辞,以备《采风》者。献标邑庠生,力学尽孝,檊植 皆克家。�承乃父儒精阴阳,业,重有道之子,方就外 傅。他日诸昆之盛,岁时问安,亦将有如郭汾阳不能 尽辨,颔之而已者乎?庸书以俟,而列醵贺亲朋魏南 坡辈于上方。
《庐墓图诗序》时季照
予初为崇仁,有衰裳菅菲,其容戚然而趋于道者,询 之,乃邑庠生饶安兄彝也。闻其读古书,志古道,居丧 循礼制,窃嘉之。久而邑儒吴文通持《庐墓图》诗卷丐 文为叙,且言其兄弟笃孝敦行,为邑人所敬服。父有 疾,蚤暮侍汤药,衣不解带,寝不安席者数月。及没,哀 毁躄踊不能已。既葬,庐墓侧凡三年。乡人劝赏,形诸 图咏。予作而叹曰:“孝哉子也。夫孝,百行之本,诸福之 征也。通神明,格天地,惟至孝者能之。而庐墓以伸永 思之意,所以尽此孝也。晋王裒在墓所,攀柏悲号,而 树为之枯。此岂可以强致邪?”噫!凡人莫不仰父母以 有生也,自襁褓以至髫龀,至冠而有室,抚摩教育之 恩,同夫罔极。所贵乎为人子者,养能致其乐,丧能致 其哀,以报亲恩于万一。若饶氏兄弟者,其亦足以风 世教与?且旌淑彰善,敦化以成俗,令职也。故喜而为 之序。
《戏彩堂诗卷序》王克义
崇仁李思明氏,宰闽之福安。永乐丙戌春,以述职会 予京师,出《戏彩堂》诗卷请曰:“某幼失恃,继母方抚鞠 得成立,先人复蚤逝,罔极之恩,欲报之于母氏。今寿 七袠,效老莱子娱亲故事,扁所居堂曰‘戏彩’”,而乡士 大夫咸咏以诗歌,幸有言以教之。予惟天伦之爱,惟 亲之爱子,子之爱亲,宜无所不至。故莱子既七十,而 奉亲之心百顺咸萃。方其亲坐堂上,子侍左右,父子 之闲,白发相观,聚首愉悦,能复几时,固一则喜而一 则惧矣。孝子爱日,信哉!斑斓以悦其目,诈跌而啼以 畅其情,其所以乐乎亲者,惟恐弗逮,非笃于孝者,能 若是哉!昔人称其“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 在尤之外。”贫而乐也,则其敬亲成身,“以尽孝道,千载之下,又有不可企而望者。”思明亦尝闻之乎?予令崇 仁兹八稔,凡士之臧否、民之淑慝,诣之淳漓概知之, 而于孝义节行者尤加奖励,即思明之名堂,不亦重 可嘉耶?且闻其尝从干没,以资禄养,未尝私蓄,而先 畴悉推让季弟,母子兄弟,庭无闲言,可谓家之肥矣。 官南陬将再考,虽未详其志之取舍,政之设施,目其 容,耳其言论,以觇其趋向,非碌碌者比。任久考称,不 其为国之肥乎?考之老莱子,隐逸未仕,而孝以成仕。 思明释戏彩以荣圭组,又当敷莱子之德,移孝为忠, 以补报天朝之知遇,使得继《循良传》,而显亲扬名。夫 然后天下之肥,将不啻于戏彩云尔也。予与思明同 职事者,虽努力所学,而老病逡巡,惟日忧惕。思明勉 之,“毋以予为舍己而求诸人。”
《和集堂记》王英
崇仁杨君思立作堂以居其乡,士大夫为名曰《和集》, 以其笃于孝友也。思立没已若干年,厥嗣刑部主事 祖字自新者请记于余。考之思立之父宝叔,生三子, 长思直,次思立,次思博,俱读书好礼,敦和气,尚名教, 为乡闾所敬服。而思直、思博蚤逝,遗孤子女六人皆 幼。思立顾诸孤而叹曰:“杨氏世德之厚,其来远矣。”北 魏时,大府卿播与弟侍中椿、尚书令津笃友于之义, 子姓同居,庭无闲言。今吾兄、吾弟俱物故,其遗孤可 使无依乎?于是誓不分财异居,抚诸侄,教以礼义,抚 诸女侄,择婿嫁之,而兄嫂谢,弟妇郭,得安居守志,无 艰难营办之忧。一门之内,翕然而和,而又肃然有礼。 所以人称思立之孝友,而名其堂曰“和集”,厥有以也。 自思立既世之后,盖二十年于兹,而其家雍穆如故。 思立之家教其善,继北魏之遗风矣哉。呜呼!人之行 莫大于孝弟,良心所发,固未尝无之。而世俗偷薄,失 其良心,遂至于不孝不弟,而父子兄弟之闲,衅起阋 墙者多矣,况兄弟之遗孤乎?视之如途人者多矣。有 抚育教诲,淑之有成,而与之聚处者乎?杨播敦道于 当时,而思《立景》遗风于百世,其见称于人也宜矣,奚 啻于和集已邪?自新以进士列官于明时,既克承令 绪,而又征言以记其堂,其能“续孝思”以继父志,又何 如哉?自兹以往,敦孝友以聚和乐,当必久而勿替,以 无忝前人。故特书此以示其后。
《孝子亭记》陈宗舜
李孝子墓在儒学之西偏。知州费震题其墓石曰“隋 李孝子之墓。”至山西,李恒甫来尹兹邑,复构亭于墓 前,立碑亭上。进士陈宗舜为之《记》曰:“吉水忠节名天 下,而李氏子独以孝称。夫能使是邦之人自隋至今, 称为孝子无异词。又能使邦之贤大夫前后表章而 出一辙,必非偶然而得者。盖尝求其故矣。”李氏子,大 业中人。性至孝。幼丧母,易其孝于父。每出逾里,辄返, 曰:“吾可暂离父膝下乎?”父病十旬,衣不解带,既没未 葬,比邻失火,火骤至,伏棺恸哭而死。去今千二百馀 年,载《县志》犹有可征。墓在宫墙之侧,得圣人为之依 归,其孝义不传于时,书名字不闻于后世。幸而人心 之史,有甚于纪载之史,每有过其墓者,莫不顾瞻咨 嗟曰:“此孝子墓也。”徘徊不忍去。异时尝与拔萃毛恂 列祠于欧阳文忠公、杨忠襄公之次,二公以忠,毛、李 以孝祠之,以为劝也。墓之前有李孝子之亭,不知创 何代。前州尹曹侯讶其卑陋,谋于叶教谕,改而新之。 兵毁来,堂与庙学悉化,烟埃一抔无恙,盖有相之之 道。今山西李侯恒甫来尹兹邑,视政先孝,既新庙学, 复构斯亭。文学子冲谓曰:“是役也,有功纲常,宜文其 事于石,不鄙”属笔于予。予闻身也者,亲之枝也。伤其 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李孝子以身殉棺,举 付之烈焰之中,岂非本既不保,枝亦随毙?孝子岂复 愿恤其身,以觊苟延于世哉?夫天理之在人心,固有 耿耿“而不可昧者,有生生而不可死者乎?孝子不昧 其不可昧,不死其不可死,故始虽昧而卒不昧,始虽 死而卒不死,百世之下,尤炳煜显白,知有孝子。而吾 侯《斯亭》之作,又不容已。”呜呼!良可重也。夫在人心者, 固不在亭之兴废、记之有无。然以曹娥女子耳,当时 死于孝,而邑人为之立碑,且托柳州文以不朽。李孝 子更唐历宋,以继于元,而一碑之立,复有在于李侯。 《诗》不云乎:“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其斯之谓与!侯之 此举,其于圣朝清化,盖不为无助。虽然,斯亭之建,崇 教基也,匪直观美也。后之人有能心侯之心,尚因而 存之,俾勿坏。于是乎记。
《重修李孝子亭记》周叙
人子之于亲,当无往而不尽乎诚也。生则养以适其 欢,没则葬祭以致其宁,此其常也。脱有不幸,捐躯陨 命,所不暇顾,是皆出乎天理民彝之贞,夫岂以伪为 哉!吉水李孝子,隋大业中人。幼丧母,哀毁过甚,事父 益至,每出逾里辄返,曰:“吾岂可一日亡膝下乎?”父病 十旬,衣不解带,既没未葬,邻舍失火,火骤至,遂恸哭 伏棺而死。载《县志》。其墓在学宫之旁,墓之前有亭,废 兴不一。国朝洪武初,知州李恒甫新之,前进士陈宗舜为之记。宣德闲,知州柯侯暹复新之。岁久碑残缺, 亭亦就倾。今武昌刘侯钊来知县事,既除,治其墓,修 其亭。慨石刻不存,乃谋诸同寅,伐石而属记于予。惟 吾邑以忠孝名天下,有宋时杨忠襄公邦乂以通判 建康,被执死。杨文节公万里以权臣专国,不食死。与 欧阳文忠公俱列祠于学宫。夫孝,百行之本,而忠节 由之以兴者也。忠襄当城陷,骂贼不屈,卒毙白刃,其 爱国之诚,与孝子伏棺于烈焰,爱亲之诚何如哉?盖 当是时,知有君亲,而不知有其身,知纲常大义之不 可泯,而不知白刃烈“焰之为可畏,非天性纯懿而不 负所学,养之有素者能之耶?”吾知二君子易地则皆 然矣。孝子名不显于史传,独以墓故,犹使人观感兴 慕若此,岂非人心之天,亘宇宙而不昧者与?由是言 之,孝子以孝,倡于四百馀年之前,文忠、忠襄、文节以 忠,继于四百馀年之后。俾吾邑缙绅士夫,至今家服 《诗》《书》而人尚节义者,岂无由然哉?因记斯亭,遂并及 之,以为臣子劝。夫激厉风化,以淑人心,县令之职也。 刘侯视政之初而致意于斯,其亦知所本矣。是皆不 可以不书。
《友烈祠记》文震孟
《友烈祠》何祀乎?祀吉水李君士开,必先甫也。“何言乎 友烈也?必先与异母弟士国同舟而济。弟溺于水,必 先号焉,因自投于河以殉。弟也。”邦人哀焉,为上其事 台使者。台使者下檄郡邑,祀君胶庠。而其尊人司马 公具疏于朝,天子愍其事,敕建坊以旌。邦人谋之,谓 “既奉明旨,风励名教,坊固不若祠之永也。”先是,邑有 隋《李孝子》之祠,盖殉父而死于火者。今必先,则殉弟 而死于水者。已议合祀。或又谓祠后为孝子墓,配享 非宜,则别祀于孝祠之右,两贤相峙,若宾主云,祠何 以名友烈也?盖人伦有五,臣死君为忠烈,子死父为 孝烈,妻死夫为贞烈,朋友相为死为义烈。惟兄未有 为弟死者,今兄为弟死,名以义起,称为友烈,不亦宜 乎?有私谥必先为孝烈者,盖原本其志意,以为烈烈 之气,发于至孝。且《书》固有之:“惟孝友于兄弟”,天下未 有不孝而能友者也。是以谥之孝烈也。而祠以表微, 则弗如友烈之彰也。文子闻其事,作而叹曰:“於乎!人 之真心,其不能自达也久矣。即臣子于君父,忠孝大 节,炳于日星。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既有“成仁”之思, 复有舍与取之拣择分别,犹似非不虑不学之良也。 使必先当死之时,有一顾子惜妻之念,与怀才未展 之想,肯遂捐生殉弟乎?即不然,而高堂有祖、有父有 母,俱钟爱于身,身可轻掷乎?且身虽死,无救于弟。弟 既亡矣,祖若父母方悼痛不遑,又溺一兄焉,于弟无 益,于高堂甚损,稍踌躇焉,斟酌焉,无可死之义必矣。 而必先进不蕲名,退不虑身,直从天伦至性,显此一 丝不挂之本来,性之利、心之良,毕现直达,此真《孟子》 所指之“乍见而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此物此志也。至 于整巾及衣,仓皇之际,从容自如,又庶几乎结缨易 箦之风。故使必先乘时逢世为天子,使必能精白一 心,无有贰志。无论碌碌自保之徒,不足供其一唾;即 慷慨自许而名根未净、转念稍乖,亦无能步芳躅、拜 后尘矣。然则“必先”之关于民彝世教,岂一身一家之 事哉?夫死生亦大矣,当此际而片念不起,又岂一俄 顷之所能办?更以征节义之乡濡染有自,而家学之 渊源不可诬也。为之《记》,以复其邦人,且以慰司马公 之悲思。而过其祠者,瞻其面貌,俱肃然起敬,于君臣 父子人伦之大,抑亦油然生心矣乎!
《李孝子赞》崔抡奇
卓矣李公,可则可效。奉亲之疾,秉亲之教。不矜绣虎, 终成隐豹。志操如斯,始克言孝。
《周孝子墓铭》朱大显
蔓岭莽莽,湍波洋洋。爰锺哲士,锡类无方。奖剡屡膺, 纶音焜煌。显亲未慰,孝名则芳。我铭元室,万亿考祥。
《旌孝录序》杨藻凤
夫孝,庸行也;旌有典者何?以广德也?《诗》所谓“孝子不 匮,永锡尔类”是也。史有纪者何?以垂法也?《诗》所谓“永 言孝思,孝思维则”是已。晋有李令伯者,表乞终养曰: “臣无祖母,无以有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读者 感之,至为之语曰:“读《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 孝。”后数百年有李适彦者,居父丧而亲友不复识。有 李伯高者,居母丧而家人不见言笑。又数百年而有 李晋阶者,事父母备极甘旨,色养兼尽,存亡有礼,刻 木为亲像,朝夕馔祭,终身如一日。其家传之有自来 邪?何李氏之以孝传者多也。夫令伯以终养闻,适彦 伯高以善居丧闻,将令名千载得之一事之优欤?抑 终身恳挚,仅以全一端之美欤?晋阶事生如令伯,送 终如适彦伯高,而刻木追思之诚,则又前人之所未 表见者。尽孝尽思,无行不备,岂非超迈前人而醇谨 罕俦者哉?顷有司仿杨引故事,旌其门曰“纯孝”,而笔 载之举犹属阙典。于时里之人缀其事迹成编曰:俾 盛世大史采之上闻,登之简册。后世闻风兴起者,夕膳晨馐,慎终追远,庶其有所则效乎?适彦伯高,他不 具论,独令伯之言曰:“少事伪朝,历职郎署,孝子不忍 忘本,而乃举故主而伪之”,不亦谬乎!晋阶言动必谨, 无忝所生,为一时醇儒,信乎其与令伯旷世相感而 无其失也。里人付梓,属余为序。余以为锡类维则,正 在于斯。载笔之贤,尚其采之而传之云。
《辞止司府诸公举奏孝感事》湛若水
不肖。孤若水稽颡拜疏。不肖以为今之所谓君子者, 非执事而谁?君子爱人以德,而不以姑息,是之谓君 子不肖。闻之天道至远而难明,人道恶誉而好毁。不 肖凉薄无似,材不适用,徒以朝廷教养之恩。窃闻儒 者成务之学,存天下国家之志。遭时轗轲,恋阙迟回, 将母南北。卒之上不能有所建明,以裨圣德,下不能 自决,引退以逸慈亲,终没于旅,诚为忠孝罪人。用是 哀恸欲绝,乃即葬所庐居,将比之桐宫,朝夕哀思,以 自怨艾,非以为号也。不意其冬瓜笋偶生,人情玩常 而骇异,乡里袭谬而流传,妄归之孝感,非也。且天之 祥瑞,决不为不忠不孝之人,亦明矣。其事之偶然耶, 将征诸先德耶,皆不可知。故曰“天道至远而难明。”父 老饶舌,县官好事,举以上白。文移一发,承行莫止。忧 居不与外事,幽庐复如深井。闻之后时,比追寝之,而 覆申已去。见于托戴户曹仲鹖之书,可考信也。前此 县尹林君曾立“孝感”匾,重以礼币,不肖力辞之,曰:“此 非先德之征,即亦偶然之事。不孝之人,曷敢当此?且 表异县令,职也,以施”之侧陋,宜也。不肖尝忝侍从之 臣,而缙绅之后也,就使孝如曾子、子皋,亦分固然,而 况不忠不孝之人,曷敢以当此?迺返其币,撤其匾,而 心迺以宁,况敢以闻之朝廷,暴之四海乎?人将谓我 何?诸公必不其然。《语》云:“鱼恶其网,人恶其上。”上可恶 焉,况又上之也。夫欲益而反损,求全而致毁,迺古记 之。今夫立的于野,人将引弓而射之。玉在椟则美,在 市则瑕。非夫玉之异,人将指而议之矣。故曰:“人道恶 誉而好毁,惟君侯其图之。”上观天道之微,下察人事 之故,亟寝其事,德爱莫大焉。谨疏。
《纯孝先生李公墓表》贺廷秀
有隐君子,以纯孝著于晋者闻李公焉,事父处士翁 与母张惟顺志矢溲之役,且弗累人,恐贻亲忧。人佥 曰:“李公孝思克谐,兹惟艰哉。”张疾以祷,越七日,斋极 虔,疾乃瘳。因而衣弗解带,居弗入室,馀二十年。翼时 处士亦病亟,药罔功。公戚或言:医载人肉,善愈痼疾。 公乃执刀祝天,割左股肉作羹,进处士,啜之顿愈。人 佥曰:李公孝能感神,至诚有孚哉。越一载,处士卒,公 泣血终丧弗辍。有贻田鬻之易丧具,或弗可。公曰:“前 闻董永卖身葬父,此躯且弗遑恤,况所植产乎?吾何 爱焉,以薄于亲。”遂襄事厥配王思媚于公,卒称孝妇。 弟岳仍刲股,愈母张疾,远近胥化之。人佥曰:李公孝 用罔渝,惬于神人,兹惟至哉。夫公行如日星,在天莫 掩;尊名之谥,亦既称情矣乎?按公讳永,字贞父,别号 潜墅,世系谱逸莫详。始祖完元,季居宁乡,与六世祖 庭实、五世祖从善俱隐德弗仕。大父松壑、谦父处士 伯旺以乃祖业养高屏峰下,尤为乡评推重,因号“积 善李家”,公无忝焉。生于正统四年壬戌八月十一日, 卒于弘治十七年甲子,七月十五,享年六十有三,笑 语而终。人至相唁曰:“更有纯孝如若人耶?”窆于城北 先茔之侧。一子宗道,初授任丘县丞,升泰安州判,所 至多惠政,为时循吏。孙四:士辉、士光,国子生;士元、士 吉,学渐有绪。曾孙七,瀛、浙、洛、汴、洵、洙、汾,俱英发厥嗣, 实繁且贤云。夫公家以《式谷》贻谋惟尔后,聿懋乃服 于无疆。李氏其克昌乎?世必有显人继出,名扬公大 孝者,夫何疑?
《李孝子祠记》张岳
孝子,名映,字汝明,廉之石康县海岸乡梁村人。父赐, 正统初以春秋魁岭南乡试,仕苍梧训导。母谢氏,孝 子生而颖俊,未弱冠,为人赋《梅月双清骏马图》二诗, 句语警拔,长老皆嗟异之。赐卒于任,谢氏挈丧与孝 子兄弟还乡。天顺壬午,流贼起广西延八郡境,破石 康县治,四出为暴,掠人口。若系之以质,取其货不得, 皆杀之,母谢亦在掠中。孝子哀痛辞兄,挺身入贼营 绐贼曰:“吾欲丐母命,岂敢靳货?顾货在吾母手藏,必 欲吾代释吾母归取之。吾在此,母决不忍不以货来 也。”贼信之,释谢。孝子既免其母,而家实无由得货,久 留贼所。已而贼为官军所逼,移营至遂溪县拜台村, 以前语诘孝子,遂遭贼害。其后耆民沈昱等状孝子 栖迹于石康县表章之,会县废事寝。嘉靖丙申,余行 部至永安所,距梁村不远,闻孝子事,亟索二诗读之, 果警拔不凡。又访其家,得沈昱等《状草》一篇,可谓信 据无疑。梁村故有社学一区,始自前元时,其后屡兴 屡废,至孝子之父兄,复缮葺之,以教乡人子弟,孝子 幼肄业焉。近又废。乃请于巡按御史陈公大用,即其 地立屋三闲,各有翼室,前为讲堂,其后以祀孝子。复 于永安城内为坊牌,大书“烈孝”二字,揭示通衢。盖孝子之死,于今几百年矣,一旦振发而暴著如此,岂非 一念精诚通于天地鬼神,与百世之人心固有默相 为感者耶?方其奋身诣贼,志在存母而已,母得存而 身已死,其孔氏所谓“求仁得仁”者与?梁村滨海,去郡 城二百馀里,时有科第,而人之景慕孝子者尤深表 而祠之,不但以发孝子之幽烈也。又使后之人知能 尽性蹈义以死者,穷海之滨,百岁之远,终不至泯没 无闻。中材以下,或有劝而益勉于善,其系世教岂浅 哉!
《隋孝子张公祠记》吕时中
乡里有贤达,殁则祠之,以偶名宦,翼《孔庙》制也,以明 教也。其有异节独行,卓轶于古今,则义起而专祠之, 非故神之也。昭示仪刑,以令众庶,亦以明教也。孝子 张公者,隋顿丘人也,名清丰。唐大历中,魏博节度使 田承嗣因县界有孝子门阙,遂表奏以清丰为县名, 迄今未之有改。嗟乎!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乃若以 其名名县,则其行可少哉?按《图史》,孝子善事父母,以 孝行称于时。隋开皇中,征孝廉不就,人皆爱慕之,馀 无所考其事实。夫隋始以诈取天下,已而父子兄弟 相夷戮,三纲沦,九法斁,此为乱贼,去禽兽不远者也。 孔子欲为卫,政必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礼乐刑 法悉无从理。故君子之仕,将以行志“也。苟时有所难 变,势有所不可为,即出何益?顾又如父母何?恃一节 避乱隋,甘心于绳枢瓮牖之闲,如广漠大树,无所困 苦,神龟曳尾,泥涂自快其以完志而终其孝也。”此意 寥寥数百年闲,世无有知者,自承嗣表奏以还,亦无 有专列而特著之者,以故迹与世迁,见闻易晦,至使 四境之内,闾阎故井“之人,生长老死于其地,而不知 县之所由名,岂异节独行,恒情所略,而百世之下,必 有神孚意感,而后乃表暴者耶?”嘉靖四十五年为灵 宝许任。治县之明年,廉平畅乎德风,惠爱流乎春泽, 百姓熙熙然从治矣。暇则思卜地以专孝子祠。先是, 城北门外,当路之冲,有南将军霁云祠,岁久像剥,而 垣颓椽朽,盖瓦脱落就坏,侯既已饰而新之。顾念将 军为唐将,载在《忠义传》,与韩昌黎所论述,节概凛凛, 辉映简策,世莫能掩。孝子与将军,虽夷险隐见不同, 至其行义,瑰瑰卓绝,足以风世一尔。而独未及,似于 典未备。乃与南郭之外,见旧有八蜡祠,亦当路冲,以 为蜡神有功农事,与风云雷雨坛宜以类从。而坛之 右业已得民腴地,于是别撤故宇,即其地而屋之,以 栖蜡主而即蜡成祠,稍加增修为位而像孝子,因起 其门且扁焉,与《南将军祠》南北正相直意。但转移,事 多仍旧,故财力罔侈,而工且易竣。祠既定,然后忠孝 两义掀揭于宇宙,而二公之行屹乎如泰华、衡岳并 峙,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此岂寻常俗吏所能为哉?侯 自祖父诸叔、后先卿相,接踵于朝,德业文章,为海内 冠。其于君臣父子之际,讲之已熟,而忠孝一脉,所从 来久远矣。故其行事皆自其身推,而不与俗类。此与 二公所谓“神孚气感,而后能表暴”者也。二公得兹举 而其名益著。侯亦因二公之贤而志行益彰,盖交相 重者也。后有闻风而兴起者,将忠臣孝子寖寖乎辈 出焉,其于补风教大矣。中里人也,愧不能发前哲之 遗烈,又不能为侯颂道其盛美。《诗》曰:“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余窃有志焉,故不量而为斯记。
《孝童记》徐芳
童子,姓孔,曲阜至圣裔。年十岁,母病,医者谓不可起。 童子日夜涕泣,私祝泰山神,愿陨身以续母寿。既而 病愈,童子告家人曰:“尝许礼泰山,必身往酬。”母许之。 山之绝顶,旧有舍身岩,高不可测。童子既至,呼从者 导往。临岩顿颡,奋身自掷而下。从者惊怛跳啕然峭 壁万寻,不可为策。又绝无痕,径可下寻觅,谓其必糜 碎耳,舍之而去。是日,泰安州守将有所适,过山麓,瞥 见空中片云结集,若有人影,蹑之摇飏上下。守以为 仙也,歇骖望拜,已而云益近,闪忽之际,欻然坠地,乃 一童子。询之,自言氏籍及舍身报母之意。且云:“方投 掷时,自分死耳,不知何自,有。”云扶拥至是,守赞羡不 已,为给资遣隶送归。抵家,其母哭之欲死,闻童子在, 乃喜过望。邑之父老子弟争来就视,至倾其城,咸曰 “孝子。”事闻,邑令往致礼,以彩帜鼓乐导而迎之。时癸 巳初夏,同里何碧塘客其地,得详闻夫母病而请以 身代,又必登山以成其信。彼知为母死,不知死之伤 其母也孝而愚也。然其诚至矣。彼童子者,安知有孝 名?又安能必其身之不死,而以是邀誉乡党哉?夫乘 云御气以游于空虚,此世外飞仙之事,而童子以无 心得之,诚之至,亦何所弗动乎?
《雷孝子墓表》陈爌
呜呼!此故庠生孝子动宇雷公墓也。公有冢,孙曰嘘 和,为余丙戌同年友。余承乏秦藩,尝数过从之,故获 知公遗事。公讳振关,动宇其字也。其所可知之。祖曰 中,为洪洞丞,四传至其父曰邦起,生二子,公为长。公
幼气骨不凡,尊长咸器之。治经,通《尚书》,补邑博士弟子员,呫哔孜孜,如有所不及,乃神瘁貌日以癯。其父怜之,谓吾:“雷氏世约,今宗祧有承足矣。富贵显荣非 所期,儿毋以学自苦,徒使吾心恻焉。”于是稍置铅椠, 不复言,进取菽水供欢,竭力养志,以终其身。余闻公 貌温恭朴木,性依乎仁,而动以礼自持裒衣矩步,出 言有章,与人交恂恂善下人,未睹其怨怒之色。处不 足之地,而坦然恒若有馀,盖古所云隐君子也。其父 大耋遘疾,公祷于天,愿身代刲股以疗,延九龄乃没。 哀毁骨立,葬祭诚信,庐于墓者三年。有司上其事,得 旌表,故今称“雷孝子。”配孺人徐氏,阃范严静,有少君 裙布之义,先公卒,卒时公年五十矣,终身居不复娶, 今合葬云。孟津陈子曰:“余察孝子行谊最高,窃慨焉 慕之,独以未得亲炙”为憾。然嘘和述其王父之德,不 诬也。及观诸所为传,若志亦既章章矣,而嘘和尤拳 拳属余表其墓。夫雷氏孝谨之风,其日兴乎!因撮其 大概,使镵之丽牲之石。
《修董孝子墓记》黄巩
孝感县旧为汉安陆地,后置县,以孝子董永而命名。 按《图志》及杂记小说,皆云,“孝子千乘人,丧母,值汉季 世,奉父避兵来居,家贫,佣耕为养。父亡,以身贷钱始 克葬。天降织女,为织以偿所贷,既毕,腾空去。”今县之 董家湖有董父墓,盖即孝子贷身所营者。右稍南为 孝子墓,与小说合,其殆信然也。巩少,盖习闻异其事, 今来德安,适以事行县。躬访求之,使一老兵前导。自 东门出,迤逦六七里,丘阜隆起,林木蔽翳。老兵指曰: “是也。”双冢垒垒,鞠为蓁莽,狐兔走其上。断碑残刻,苔 蚀雨剥,殆不可读。俯仰踌躇者久之。遂节缩官钱,命 义官刘福缘重修,覆以抔土,增为马鬣,树石表题志 其上。中为飨堂,四周为垣,前为甬道。“复使近傍居民 汤氏守之。”呜呼!孝子之于亲,生而佣工为养,死而贷 身为葬,可谓孝矣,区区织女之有无不与焉。至于其 父之行,虽不概见,然居贫能使其子安于耕稼,身死 之日至于无所谋窀穸,将不可为固穷守义之君子 者欤?巩故俱表其墓,使邑之人有所考,且有所劝也。 君子曰:“永事《汉史》失”载,岂偶遗耶?抑以织女事涉渺 茫弗录耶?以永之孝,曾不得列于史,则夫山林寂寞 之士,德成而名不闻者,亦多矣,岂独永哉?然永幸而 托小说,至今以有传,遂大显于世,则稗官野史之作, 又岂可少哉?
《望云思亲图记》何乔新
旴南黎君伯中,克孝于亲者也。伯中垂髫时,丧厥考 母孺人饶氏,以长以教,式克底于成。常念考弗逮养, 乃像而祠之。岁时祀事,必恭以诚。其事母尤谨。鲜薨, 蔬蓏醯醢之属,必躬烹瀹而后进。怡怡左右,恒虑少 拂其意。乡之言善事亲者,必以伯中为称首焉。既而 以母命服贾四方,将以营所以祭与养者。然伯中悯 亲之老,不忍久违膝下,春出贾,秋必归省焉,岁以为 常。当其挟赀远游,或泊舟江皋,或栖迟寓舍,翘首南 望,眷焉思亲。见云出没于空旷之闲者,矗如楼台,矫 如虬龙,翔如鸾鹤,或摇曳如翠旍,或连蜷如芝盖,辄 怅然遐思,恨不得乘云以飞,而置其身于亲之侧也。 于是曳杖而歌曰:“朝云兮依依,望亲舍兮盱水之湄。 岁月其迈兮胡不归?安得乘云兮从吾亲以嬉。”又歌 曰:“暮云兮悠悠,望先茔兮姑山之陬。我将旋归兮驾 扁舟,薙宿草兮荐腒。”�歌竟泫然,情不自已。乃属善 绘者图之,出入与俱,时一展玩,则有不胜其慨然者。 闲持以过余,求为之记。嗟夫,伯中可谓孝也矣。昔者 狄文惠公赴井州掾,登太行山,回瞻河阳,见白云孤 飞,曰:“吾亲舍于其下。”久之不能去。史臣书之,其声光 照耀,简策至今,赫赫然伯中之心,其一文惠公之心 与!余观世之人,亲在弗克致养者有之矣,况能致思 于既没之后乎?处膝下弗克承欢者亦有之矣,况能 缱绻慕恋于数千里之外乎?而伯中能之,真可谓克 孝者也。其视文惠公,虽隐显殊迹,而其思亲之心奚 择哉?呜呼!世之生弗能养、死弗能思者,闻伯中之风 亦可以惕然矣。余故详记其事,以为斯世劝。
《孝顺诗序》王袆
宋之季年,滁阳有笃行君子曰范,讳西新,字孟申,文 正公后裔也。学者因其别有号,而称之曰“青山先生。” 仕尝赞阃幕教郡,其纯德懿行,当世皆尊慕之。其设 教于乡闾也,患后生小子凌虚厉空,而不省乎孝弟 之实,乃为诗三十篇以垂训。极言父母孕育、鞠养教 诲之劬劳,与人子之所以孝顺乎亲者,情切而理明, “义正而实备,质而不失于俚,详而不流于繁,读之使 人孝弟之心油然而生,诚可谓有补于世教者也。”《三 百篇》之诗,其言人之大伦至矣。自当世闾阎妇女皆 能习而知其义,而后世虽老学宿儒犹不能通焉者, 则以去古逾远,勿达其辞故也。先生此三十篇,其于 此可谓达矣。广而传之,有勿习而通之者乎?昔朱子 之为《小学》书也,盖尝欲取近代之诗有关于世教者 类而列之,然勿果也。呜呼!先生之诗,殆成朱子之所欲为者欤?先生之孙尝守姑孰,将刻板以惠学者。余 属托斯文之雅,俾为序其首,故余为掇其大旨而书 之。
《孝感录序》前人
《传》曰:“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天与人相去邈矣。然人心 者,神明所舍,而感应之机在焉。当其至感之际,有非 智力所能及者。今观孝子孙庸之事,得不为之兴慨 乎!庸滁人,字允良。昔其父景和之行役也,庸犹在母 腹。生始六月,而父客死广西之南宁。甫三岁,母氏见 背鞠于祖父母。未几,祖父母没,则依季父母。弱冠俾 婿于同郡朱氏,每痛失怙之早,而未知所在,与人言, 辄呜咽不自休。及季父卒,归承家祀,乃得见其父死 信于故箧,即大恸,几陨绝。庸家素贫,向往虽未克,而 其心未尝一日不在南宁也。正统己未春,忽梦至厅 事,有持公牒示之者,上有父名,旁书“城西关学边”五 字。既寤,以为神灵告我也,遂与家人诀别,曰:“不得父 骸骨,誓不还。”乃服练,茹淡草,行路宿,自冬徂春,始至 其境。至城西关询问,果有学宫故址。往视之,忽隔岸 有鹊,自草中惊噪而去。于是结茅其侧,且刺血写哀, 遍告樷祠,日夜号哭,闻者为之悲酸。复披发哀诉,环 历诸家,寻有二老妪来,指瘗所即鹊起处,遂白所司。 既得骸骨,或谓当血渗之用,其言信,乃具椟负之以 归。卜地滁南旦子冈,复庐墓三年。郡大夫上其事于 朝,命未下,而吾友太仆少卿王君希仁来自滁阳,为 余道其事,且以其姻属谢敬氏所辑诗文曰《孝感录》 者,需言序首简。尝论自昔忠臣孝子,方其平时,不过 循职守分,以尽其在己者而已,岂有意于标奇立伟 以惊“世骇俗哉?及其临危蹈变,惟知尊在君父,故其 赫然之志,霄汉可凌也,梦泽可吞也;河海之大,可以 徒涉;而虎兕之猛,可以赤手而搏也。”宁知其有诗哉? 呜呼!若庸之焦形瘵思,视万里天涯如在咫尺,众不 堪其劳苦,而神相天助以成其孝也,其立志何如耶? 然则《斯录》之传,宜与古人争辉于不朽,尚奚以余言 为哉。
《孝友传序》聂中行
夫孝友,庸行也。乌哺雁序,异类尚犹知之,况血气心 知之人乎?吾于“循吏”之后而附以“孝友”者何居?岂徒 为人子、为人弟之鹄哉?即《君陈》是亦为政之说也。独 怪东西两汉重节义,举孝廉,而内行淳至者不概见。 南北周隋之际,道丧世矣,而以孝友著闻者,史不胜 书,而唐而宋举不及焉,汉又无论矣,岂建元、大业闲, 遣十二部使行视风俗,故郡邑各举其人,以应明诏。 而唐以词赋程材,宋以十科取士,所重在彼而不在 此。与夫爱亲敬长,不关学虑,宁俟劝威?则有待而兴, 犹非其至也。今圣天子广厉学宫,诏以三经列《诗》《书》 《易》《礼》后,令子衿就试者熟肄之,课始得最,亦古者具 训蒙士之意矣。而应之者果以实不“以文,足副惓惓 之功令否?夫平居无孝子仁人,则服官安得有循吏?” 因于积雪之下,篝灯拥絮,取生平所阅者辑数十卷, 以足前书。昔孔子作《孝经》,每夕必簪笔衣绛,面向北 辰,罄折良久,及作《春秋》,亦复如是。一夕,忽有赤色从 斗闲落几前,则孝弟之道上通于天如此。兹集也,阅 之者当毋曰此赤子“之能事,与经生之常谈,而弁髦 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