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七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七十二卷
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七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七十二卷目录

     文学名家列传六十

      宋十

      曾巩      王益柔

      王安石     郭祥正

      刘恕羲仲和仲王无咎

      沈辽      文同

      吴孝宗     王介

      刘季孙     吕逢时

      杨维      裴煜

      蔡承禧     晏几道

      管师常     石赓

      鲍彪      陈轼

      欧阳经     强至

      徐信张渐  王汲

      李时亮     梅蟠

      伍诰      王致

      何琬      刘敏求

      潘及甫     王令

      蒋则      晏防

      刘康夫     童宗说

      陈舜俞     王向

      傅野      石汝砺

      刘牧      龚程

      韦骧      王伯广

      彭持      廖正一

      杨天惠     王鲸

      石处道     冯山

      洪朋炎 刍羽季几复中复

      王伯起     利申

      潘兴嗣     罗尚友

      祝常      陈伯温王补

      吴桓      焦蹈

      阮美成     陈廓

    文学典第七十二卷

    文学名家列传六十

    宋十

    曾巩

    按《宋史》本传:“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 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 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 年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 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州 旧取酒场钱给募牙前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 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得其状,立罢 之。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 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 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 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赀雄里中,子高横纵,贼良 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 取寘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 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讥察其 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 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 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 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河北 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 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 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 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徙襄州、洪州,会江西 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 者来食息,宫舍资其饮食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 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 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剑将乐盗廖思,既赦罪出降,馀 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 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 僧刹,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 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 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 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 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 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 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 “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帝 以《三朝》《两朝国史》各自为书,将合而为一,加巩史馆 修撰,专典之,不以大臣监总。既而不克成。会官制行, 拜中书舍人。时自三省百职事,选授一新,除书日至十数,人人举其职,于训辞典约而尽。寻掌延安郡王 笺奏。故事命翰林学士,至是特属之。甫数月,丁母艰 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 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 力。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 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 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 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 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吕公著尝告神宗:“以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 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弟布,自有传。幼弟肇。

    按《闻见后录》:曾子固初为太平州司户,守张伯玉,前 辈人也。欧阳公、王荆公诸名士共称子固文章,伯玉 殊不顾,间语子固:“吾方作六经阁,其为之记。”子固凡 誊槁六七,终不当伯玉之意,则为子固曰:“‘吾自为之’。 其书于纸曰‘六经阁者,诸子百家皆在焉,不书尊经 也’”云云。子固始大畏服,益自励于学矣。

    按《却扫编》,神宗患本朝国史之繁,尝欲重修五朝正 史通为一书,命曾子固专领其事,且诏自择属官。曾 以彭城陈师道应诏,朝廷以布衣难之。未几,撰《太祖 皇帝总叙》一篇以进,请系之《太祖本纪》篇末,以为国 史书首。其说以为太祖大度豁如,知人善任使,与汉 高祖同,而汉祖所不及者,其事有十。因具论之,累二 千馀言。神宗览之不悦曰:“为史但当实录以示后世, 亦何必区区与先代帝王较优劣乎!且一篇之赞,已 如许之多,成书将复几何?”于是书竟不果成。

    王益柔

    按《宋史王曙传》:“曙子益柔,字胜之,为人伉直尚气,喜 论天下事,用荫至殿中丞。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 杜衍、丁度宣抚河东,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 易帅臣、转运使不可。因条其可任者。衍、度使还,以学 术政事荐,知介丘县。庆历更,用执政,异意者指为朋 党,仁宗下诏戒敕。益柔上书论辨,言尢切直。尹洙与” 刘沪争城水洛事,自泾原贬庆州。益柔讼之曰:“水洛 一障耳,不足以拒贼。沪裨将,洙为将军,以天子命,呼 之不至,戮之不为过,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 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未见其有罪也。”不听。范仲 淹未识面,以馆阁荐之,除集贤校理。预苏舜钦秦邸 会,醉作《傲歌》。时诸人欲遂倾正党,宰相章得象、晏殊 不可否,参政贾昌朝阴主之,张方平、宋祁、王拱辰攻 排不遗力,至列状言益柔罪当诛。韩琦为帝曰:“益柔 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 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 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久之,为开封府推 官、盐铁判官。凡中旨所需,不应法式,有司迎合以求 进者,悉论之不置。出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上言:“今 考课法,区别长吏能否,必明有显状,显状必取其更 置,兴作大利。夫小政小善,积而不已,然后能成其大, 取其大而遗其细,将竞利图功,恐事之不举者日多, 而虚名无实之风日起。愿参以唐《四善》,兼取行实,列 为三”等,不行。熙宁元年,入判度支审院,诏百官转对。 益柔言:“人君之难,莫大于辨邪正;邪正之辨,莫大于 置相。相之忠邪,百官之贤否也。若唐高宗之李义甫, 明皇之李林甫、德宗之卢杞、宪宗之皇甫镈,帝王之 鉴也。高宗、德宗之昏蒙,固无足论,明皇、宪宗之聪明, 乃蔽于二人如此。以二人之庸,犹足以致祸,况诵《六 艺》,挟才智以文致其奸说者哉?”意盖指王安石也。判 吏部流内铨。旧制,选人当改京官,满十人乃引见,由 是士多困滞,且遇举者有故辄不用。益柔请才二人 即引见,众论翕然称之。直舍人院、知制诰兼直学士 院董毡,遇明堂恩,中书熟状,加光禄大夫,而旧阶已 特进。益柔以闻,帝谓中书曰:“非翰林几何不为羌夷 所笑。”宰相怒其不申堂,用他事罢其兼。直。迁龙图阁 直学士、秘书监,知蔡、扬、亳州、江宁、应天府,卒,年七十 二。益柔少力学,通群书,为文日数千言。尹洙见之曰: “赡而不流,制而不窘,语淳而厉,气壮而长,未可量也。” 时方以诗赋取士,益柔去,不为范仲淹荐,试馆职,以 其不善词赋,乞试以策论,特听之。司马光尝语人曰: “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 思睡。能阅之终篇者,惟王胜之耳。”其好学类此。

    王安石

    按《宋史》本传:“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 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 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 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 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 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 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 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 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 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 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 《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 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 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 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 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 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 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 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 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 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 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 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 面。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 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 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 八九乃受。遂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自是不复辞官 矣。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 少年追杀之。开封当此人死,安石曰:“按律,公取、窃取 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 盗也,虽死当勿论。”遂劾府司失入。府官不伏,事下审 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 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时有诏舍 人院无得申请除改文字,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 人不得复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自非大臣欲倾 侧而为私,则立法不当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 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 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由是益与之忤。以 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赴。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 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借以取重,故深与韩绛、绛 弟维及吕公著友,三人更游扬之,名始盛。神京在藩, 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维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 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 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 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 “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 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 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 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惟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 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 石坐,曰:“有欲与卿从容论议者。”因言:“唐太宗必得魏 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 之人也。”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 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皆有道者所羞,何 足道哉?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百年承平,学者不为 不多。然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 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 卷怀而去尔。”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 四凶。”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 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 其禄以终身乎!”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斮之, 伤而不死。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以律辨证之, 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帝从安石说,遂著为令。二 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 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 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 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 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 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 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 法。遣提举官四十馀辈颁行天下。青苗法者,以常平 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 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 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 者,得以便宜蓄买。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 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免役之法,据 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 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 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 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 凡五路义保愿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 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 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 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 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又有 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

    免行户祗应。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
    考证
    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盐之额。

    又设措置河北籴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 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御史中丞吕诲 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 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 “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辨。帝为㢲 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 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陛 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 为轻重。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归流俗;陛下权重,则 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 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 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 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 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 得行。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贻书反 覆劝之,安石不乐。帝用光副枢密,光辞未拜而安石 出,命遂寝。公著虽为所引,亦以请罢新法,出颍州刺 史刘述、刘琦、钱𫖮、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夔、陈 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 皆不得其言,相继去。骤用秀州推官李定为御史,知 制诰宋敏求、李大临、苏颂,封还词头。御史林旦、薛昌 朝、范育论定不孝,皆罢逐。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 苗,夺职致仕,惠卿遭丧去,安石未知所托,得曾布信 任之,亚于惠卿。”三年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明年春,京东、河北有烈风之异,民大恐。帝批付中书, 令省事安静,以应天变。放遣两路募夫,责监司、郡守 不以上闻者,安石执不下。开封民避保甲,有截指断 腕者,知府韩维言之,帝问安石,安石曰:“此固未可知, 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今士大夫睹新政尚或纷然惊 异,况于二十万户百姓固有蠢愚为人所惑动者,岂 应为此,遂不敢一有所为耶?”帝曰:“民言合而听之,则 胜,亦不可不畏也。”东明民或遮宰相马诉助役钱,安 石白帝曰:“知县贾蕃乃范仲淹之婿,好附流俗,致民 如是。”又曰:“治民当知其情伪利病,不可示姑息。若纵 之便妄经省台,鸣鼓邀驾,恃众侥幸,则非所以为政。” 其强辨背理率类此。帝用韩维为中丞,安石憾曩言, 指为善附流俗,以非上所建立,因维辞而止。欧阳修 乞致仕,冯京请留之,安石曰:“修附丽韩琦,以琦为社 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 之安用?”乃听之。冨弼以格青苗解使相,安石谓不足 以阻奸,至比之共、鲧。灵台郎尢瑛言天久,阴星失度, 宜退。安石即黥隶英州。唐垌本以安石引荐为谏官, 因请对,极论其罪。謪死,文彦博言:“市易与下争利,致 华岳山崩。”安石曰:“华山之变,殆天意为小人发。市易 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阏其 奏,出彦博守魏。于是吕公著、韩维、安石藉以立声誉 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己者也;冨弼、韩琦,用为侍从 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礼 官议正太庙、太祖东向之位,安石独定议还僖祖于 祧庙,议者合争之,弗得。上元夕,从驾乘马入宣德门, 卫士诃止之,策其马。安石怒,上章请逮治。御史蔡确 言:“宿卫之士,拱扈至尊而已,宰相下马非其处,所应 诃止。”帝卒为杖卫士,斥内侍,安石犹不平。王韶开熙 河奏功,帝以安石主议,解所服玉带赐之。七年春,天 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 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 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 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 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 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 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 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 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 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 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二太后 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 大学士、知江陵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吕惠卿服阕,安石朝夕汲引之,至是白为参知政事, 又乞召韩绛代己,二人守其成谟,不少失。时号绛为 “传法沙门”,惠卿为“护法善神。”而惠卿实欲自得政,忌 安石复来,因郑侠狱陷其弟安国,又起李士宁狱以 倾安石。绛觉其意,密白帝,请召之。八年二月,复拜相。 安石承命,即倍道来。《三经义》成,加尚书左仆射兼门 下侍郎,以子雱为龙图阁直学士。雱辞,惠卿劝帝允 其请,由是嫌隙愈著。惠卿为蔡承禧所击,居家俟命 雱风。御史中丞邓绾复弹惠卿与知华亭县张若济 为奸利事,置狱鞫之,惠卿出守陈。十月,彗出东方,诏 求直言,及询政事之未协于民者。安石率同列疏言: “晋武帝五年,彗出轸,十年又有孛,而其在位一十八 年,与乙巳占所期不合。盖天道远,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天文之变无穷,上下傅会,岂无偶 合,周公、召公岂欺成王哉?其言中宗享国日久,则曰 “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不敢荒宁。”其言夏、商多历 年所,亦曰“德而已。”裨灶言火而验,欲禳之,国侨不听, 则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侨终不听,郑亦不火。有如 裨灶,未免妄诞,况今星工哉!所传占书,又世所禁,誊 “写讹误,尤不可知。陛下盛德至善,非特贤于中宗,周、 召所言,则既阅而尽之矣,岂须愚瞽复有所陈。窃闻 两宫以此为忧,望以臣等所言,力行开慰。”帝曰:“闻民 间殊苦新法。”安石曰:“祁寒暑雨,民犹怨咨,此无庸恤。” 帝曰:“岂若并祁寒暑雨之怨亦无邪?”安石不悦,退而 属疾卧,帝慰勉起之。其党谋曰:“今不取上素所不喜 者暴进,用之则权轻,将有窥人间隙者。”安石是其策。 帝喜其出,悉从之。时出师安南,谍得其露布,言中国 行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我今出兵,欲相拯济。安 石怒,自草敕榜诋之。华亭狱久不成,雱以属门下客 吕嘉问、练亨甫共议取邓绾所列惠卿事,杂他书,下 制狱,安石不知也。省吏告惠卿于陈,惠卿以状闻,且 讼安石曰:“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矫 令,罔上要君。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虽古之失志 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又发安石私书曰:“无使上 知者。”帝以示安石,安石谢无有。归以问雱,雱言其情, 安石咎之。雱愤,患疽,发背死。安石暴绾罪云:“为臣子 弟求官”,及荐臣婿蔡卞,遂与亨甫皆得罪。绾始以附 安石居言职。及安石与吕惠卿相倾,绾极力助攻惠 卿。上颇厌安石所为,绾惧失势,屡留之于上,其言无 所顾忌。亨甫险薄,谄事雱以进,至是皆斥。安石之再 相也,屡谢病求去,及子雱死,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 务,上益厌之,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 府。明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屡乞还将相印。元丰 三年,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换特进,改封荆。哲 宗立,加司空。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傅。绍圣中, 谥曰“文”,配享神宗庙庭。崇宁三年,又配食文宣王庙, 列于颜、孟之次,追封舒王。钦宗时,杨时以为言,诏停 之。高宗用赵鼎、吕聪问言,停宗庙配享,削其王封。初, 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 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 时学者莫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 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 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 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 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作《辨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安石性强 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 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辨论辄数百言,众 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 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子雱。

    按《闻见前录》:“司马温公闲居西洛,著书之馀,记本朝 事为多,曰斋记,曰日记,曰记闻者不一也,今亡矣,时 与王介甫已绝,其记介甫则直书善恶不隐”,曰:“王安 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举进士,有名于时。庆历二年, 第五人登科,初签署扬州判官,后知鄞县。好读书,能 强记,虽后进投艺及程试,文有美者,读一过,辄成诵” 在口,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措意,文成, 观者皆服其精妙。友爱诸弟,俸禄入家,数日辄无。为 诸弟所费用,家道屡空一不问。议论高奇,能以辨博 济其说,人莫能诎。始为小官,不汲汲于仕进。皇祐中, 文潞公为宰相,荐安石及张瑰、曾公定、韩维四人恬 退,乞朝廷不次进用,以激浇竞之风。有旨皆籍记其 名。至和中,召试馆职,固辞不就,乃除群牧判官,又辞 不许,乃就职。少时,恳求外补,得知常州,繇是名重天 下,士大夫恨不识其面。朝廷尝欲授以美官,惟患其 不肯就也,自常州徙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嘉祐中,除 馆职、三司度支判官,固辞,不许。未几,命修起居注,辞 以新入馆职中先进甚多,不当超处其右。章十馀上, 有旨令阁门吏赍敕就三司授之,安石不受,吏随而 拜之。安石避之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安石使人追 而与之,朝廷卒不能夺。岁馀,复申前命,安石又辞,七 八章乃受。寻除知制诰,自是不复辞官矣。伯温惜其 不传于代,故表出之。

    仁宗朝,王安石为知制诰。一日,赏花钓鱼宴,内侍各 以金楪盛钓饵药置几上,安石食之尽。明日,帝谓宰 辅曰:“王安石诈人也,使误食钓饵一粒,则止矣。食之 尽,不情也。”帝不乐之。后安石自著《日录》,厌薄祖宗,于 仁宗尤甚。每谓汉武帝其心薄仁宗也。故一时大臣 冨弼、韩琦、文彦博皆为其诋毁云。 按《闻见后录》:王荆公步月锺山,蒋颖叔为发运使,过 之,传呼甚宠,荆公意不悦。颖叔喜谈禅,荆公有诗云: “怪见传呼杀风景,不知禅客夜相投。”按,李义山《杂纂杀风景门》,月下传呼用此事。

    晁以道言:“‘王荆公与宋次道同为群牧司判官,次道 家多唐人诗集,荆公尽即其本,择善者签帖其上,令 吏抄之。吏厌书字多,辄移荆公所取长诗签置所不 取小诗上。荆公性忽略,不复更视唐人众诗集,以经 荆公去取皆废。今世所谓《唐百家诗选》曰荆公定’者, 乃群牧司吏人定也。”

    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 则抱佛脚。”公微笑曰:“投老欲依僧,古人全句。”客曰:“‘急 则抱佛脚’,亦全俗语也。然上去投,下去脚,岂不为的 对邪?”公遂大笑。

    王荆公初参政事,下视庙堂如无人。一日争新法,怒 目诸公曰:“君辈坐不读书耳。”赵清献同参政事,独折 之曰:“君言失矣。如皋、夔、稷、契之时,有何书可读?”荆公 默然。

    王荆公在半山,使一老兵方汲泉埽地,当其意,誉之 不容口,忽误触灯檠,即大怒,以为不力,逐去之。参寥 在坐,私语他客云:“公以喜怒进退一老兵,如在朝廷, 以喜怒进退士大夫也。”

    王荆公与曾南丰平生以道义相附,神宗问南丰:“卿 交王安石最蚤,安石何如人?”南丰曰:“安石文学行义 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神宗遽曰:“安石轻富贵,不吝 也。”南丰曰:“臣谓曰吝者,安石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神宗颔之。

    王荆公晚喜说字,客曰:“霸字何以从西?”荆公以西在 方域,主杀伐,累言数百不休。或曰:“霸从雨,不从西也。” 荆公随曰:“如时雨化之耳。”其学务凿,无定论类此。如 《三经》义颁于学官,数年之后,又自列其非是者,奏请 易去。视古人悬诸日月不刊之说,岂不误学者乎? 王荆公喜说字,至以成俗。刘贡父戏之曰:“三鹿为粗, 鹿不如牛;三牛为奔,牛不如鹿。”谓宜三牛为粗,三鹿 为奔。若难于遽改,欲令各权发遣。荆公方解纵绳墨, 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据要地,以资浅皆号权发 遣,故并谑之。刘贡父云:“有人不识斗争字,以书问里 先生。答曰:仄更切。又疑更字,问,曰户横切。又疑横字, 问,曰加行切。又疑行字,问,曰华争切。竟不知其为何 音也?”予尝举以为笑欢。客有善切字者非之,亦难与 言也。

    王荆公在锺山,乘驴薄莫行荒村中,有妇人蒙首,执 文书一纸遮公曰:“妾有冤诉。”公喻以退居不预公事, 当自州县理之。妇人曰:“妾冤诉关相公,乞留文书一 观。”公不能却,令执药囊老兵取收。至半山园视之,素 纸一幅耳。公以是月薨,犹子防为性之云。

    王荆公之子雱作《荆公画像赞》曰:“列圣垂教,参差不 齐。集厥大成,光于仲尼。”是圣其父,过于孔子也。雱死, 荆公以诗哭之曰:“一日凤鸟去,千年梁木摧。”是以儿 子比孔子也。父子相圣,可谓无忌惮者矣。

    按《墨客挥犀》:舒王性嗜书,虽寝食间,手不释卷。昼或 宴居默坐,研究经旨。知常州,对客语,未尝有笑容。一 日大会宾佐,倡优在庭,公忽大笑,人颇怪之。乃共呼 优人厚遗之曰:“汝之艺能,使太守开颜,其可赏也。”有 一人窃疑公笑不由此,因乘间启公,公曰:“畴日席上, 偶思《咸》《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 按《老学庵笔记》:荆公素轻沈文通,以为寡学,故赠之 诗曰:“翛然一榻枕书卧,直到日斜骑马归。”及作文通 墓志,遂云:“公虽不常读书,或规之曰:‘渠乃状元,此语 得无过乎’?乃改‘读书’”作“视书。”又尝见郑毅夫仙诗曰: “‘授我碧简书,奇篆蟠丹砂。读之不可识,翻身凌紫霞’。 大笑曰:‘此人不识字,不勘自承’。毅夫”曰:“不然,吾乃用 《太白诗》语也。”公又笑曰:“自首减等。”

    先左丞言:“荆公有《诗正义》一部,朝夕不离手字,大半 不可辨。”世谓荆公忽先儒之说,盖不然也。

    王荆公作相,裁损宗室恩数,于是宗子相率马首陈 状,诉云:“均是宗庙子孙,且告相公看祖宗面。”荆公厉 声曰:“祖宗亲尽,亦须祧迁,何况贤辈。”于是皆散去。 按《贵耳集》:荆公在锺山读书,有一长老曰:“先辈必做 宰相,但不可念旧恶,改坏祖宗格法。”荆公云:“一第未 就,奚暇问作宰相,并坏祖宗格法?”僧戏言也。老僧云: “曾坐禅入定,见秦王入寺来。”知先辈秦王后身也。

    郭祥正

    按《宋史文苑传》:“祥正字功父,太平州当涂人。母梦李 白而生。少有诗声,梅尧臣方擅名一时,见而叹曰:‘天 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举进士,熙宁中,知武冈县,佥 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时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 大计专听安石处画,有异议者,虽大臣亦当屏黜。神 宗览而异之。一日,问安石曰:‘卿识郭祥正乎?其才似 可用’。”出其章以示安石。安石耻为小臣所荐,因极口 陈其无行。时祥正从章惇察访辟,闻之,遂以殿中丞 致仕。后复出通判汀州、知端州,又弃去,隐于县青山 卒。

    ===刘恕羲仲和仲===按《宋史文苑传》,“恕字道源,筠州人。父涣,字凝之,为颍 上令,以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家于庐山之阳,时年 五十。欧阳修与涣同年进士也,高其节,作《庐山高诗》 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馀年,环堵萧然,𫗴粥以为食, 而游心尘垢之外,超然无戚戚意,以寿终。恕少颖悟, 书过目即成诵。八岁时,坐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 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惊异。年十三,欲应制 科,从人假《汉》《唐书》,阅月皆归之。诣丞相晏殊,问以事, 反复诘难,殊不能对。恕在巨鹿时,召至府,重德之。此三 字恐有讹使讲《春秋》,殊亲帅官属往听。未冠,举进士,时有 诏能讲经义者别奏名,应召者才数十人。恕以《春秋》 《礼记》对,先列注疏,次引先儒异说,末乃断以己意,凡 二十问,所对皆然。主司异之,擢为第一,他文亦入高 等,而廷试不中格,更下国子试讲经,复第一,遂赐第。 调巨鹿主簿。和川令。发强擿伏,一时能吏自以为不 及。恕为人重意义,急然诺。郡守得罪被劾,属吏皆连 坐下狱,恕独恤其妻子如己骨肉。又面数转运使,深 文峻诋。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 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巨微 之事,如指诸掌。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 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 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 事纷错难治者,辄以委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 谬,最为精详。王安石与之有旧,欲引寘三司条例,恕 以不习金谷为辞,因言:“天子方属公大政,宜恢张尧、 舜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利为先。”又条陈所更法令 不合众心者,劝使复旧,至面刺其过,安石怒,变色如 铁,恕不少屈,或稠人广坐,抗言其失,无所避,遂与之 绝。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 之,面誉而背毁之,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恕奋励 不顾,直指其事,得失无所隐。光出知永兴军,恕亦以 亲老求监南康军酒以就养,许即官修书。光判西京 御史台,恕请诣光,留数月而归。道得风挛疾,右手足 废,然苦学如故,少间辄修书,病亟乃止。官至秘书丞, 卒,年四十七。恕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 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 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 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 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 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 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 去,目为之翳。著《五代十国纪年》,以拟《十六国春秋》。又 采太古以来至周威烈王时事,《史记》《左氏传》所不载 者,为《通鉴外纪》。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 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 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尤不信浮 屠说,以为必无是事,曰:“人如居逆旅,一物不可乏,去 则尽弃之矣,岂得赍以自随哉!”好攻人之恶,每自讼 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作文以自警,亦终不能改也。 死后七年,《通鉴》成,追录其劳,官其子羲仲为郊社斋 郎。次子和仲有超轶材,作诗清奥,刻厉欲自成家,为 文慕石介,有侠气,亦蚤死。

    按《却扫编》:刘羲仲字壮舆,道原之子也。道原以史学 自名,羲仲世其家学,尝摘欧阳公《五代史》之讹,误为 紏缪,以示东坡,东坡曰:“往岁欧阳公著此书,初成,王 荆公谓余曰:‘欧阳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国志》,非也。 子盍为之乎’?”余固辞不敢当。夫为史者,网罗数十百 年之事以成一书,其间岂能无小得失邪?余所以不 敢当荆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其后耳。

    王无咎

    按《宋史文苑传》:“无咎,字补之,建昌南城人。第进士,为 江都仪真主簿,天台令。弃而从王安石学,久之无以 衣食其妻子,复调南康主簿,已又弃去。好书力学,寒 暑行役不暂释,所在学者归之,去来常数百人。安石 为政,无咎至京师,士大夫多从之游,有卜邻以考经 质疑者。然与人寡合,常闭门治书,惟安石言论莫逆” 也。安石上章荐其“文行该备,守道安贫,而久弃不用。” 诏以为国子直讲,命未下卒,年四十六。

    沈辽

    按《宋史沈遘传》:“遘弟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 学尚友,傲睨一世。读左氏、班固书,小摹仿之,辄近似, 迺锄植纵舍,自成一家。趣操高爽,缥缥然有物外意, 绝不喜进取。用兄任,监寿州酒税。吴充使三司,荐监 内藏库。熙宁初,分审官建西院,以为主簿。时方重此 官,出则奉使持节。辽故受知于王安石,安石尝与诗”, 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至是当国,更张法 令,辽与之议论寖咈意,日益见疏,于是坐与其长不 相能,罢去。久之,以太常寺奉礼郎监杭州军资库,转 运使使摄华亭县。他使者适有夙憾,思中以文法,因 县民忿争相牵告,辞语连及,遂文致其罪。下狱引服, 夺官,流永州,遭父忧,不得释,更赦,始徙池州。留连江湖间累年,益偃蹇傲世。既至池,得九华、秋浦间,玩其 林泉,喜曰:“使我自择,不过尔耳。”即筑室于齐山之上, 名曰云巢,好事者多往游。辽追悔平生不自贵重,悉 谢弃少习,杜门隐几,虽笔砚亦埃尘竟日间作为文 章,雄奇峭丽,尤长于歌诗。曾巩、苏轼、黄庭坚皆与唱 酬相往来,然竟不复起。元丰末卒。年五十四。

    文同

    按《宋史文苑传》,“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汉文翁之后, 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 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文彦博 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 尘埃不到。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轼,同之从表弟也。 同又善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 相蹑于门。同厌之,投缣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好事 者传之以为口实。初举进士,稍迁太常博士、集贤校 理,知陵州,又知洋州。元丰初,知湖州。明年,至陈州宛 丘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崔公度尝与同 同为馆职,见同京南,殊无言。及将别,但云:“明日复来 乎?与子话。”公度意以“话”为画,明日再往,同曰:“与公话 则左右顾,恐有听者。”公度方知同将有言,非画也。同 曰:“吾闻人不妄语者,舌可过鼻。”即吐其舌,三叠之如 饼状,引之至眉间,公度大惊。及京中传同死,公度乃 悟所见非生者。有《丹渊集》四十卷行于世。

    按《石林诗话》:“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 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 亦过人。熙宁初,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 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退而 与宾客亦言,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 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 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 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吴孝宗

    按《东轩笔录》:孝宗字子经,抚州人。少落拓,不护细行, 然文辞俊拔,有大过人者。嘉祐初,始作书谒欧阳文 忠公,且贽其所著《法语》十馀篇。文忠读而骇叹,问之 曰:“子之文如此,而我不素知之,且王介甫、曾子固皆 子之乡人,亦未尝称子,何也?”孝宗具言少无乡曲之 誉,故不见礼于二公。文忠尤怜之,于其行赠之诗曰: “自我得曾子,于兹二十年,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欢。 古士不并出,百年犹比肩。区区彼江南,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昆仑倾黄河,渺渺盈百川,疏决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编。 忽从布褐中,百宝薄在前。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 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吴生不自隐,欲语羞俛颜。 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贫贱。 自谓久乃信,力行困弥坚。今来决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世所谓君子,何异于众人。 众人为不信,积微成灭身。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 于斯二者间,愚智遂以分。颜子不贰过,后世称其仁。 孔子过而改,日月披浮云。子路初来时,冠鸡佩猳豚。 斩蛟射白额,后卒为名臣。子既悔其往,人谁御其新? 丑夫事上帝,《孟子》岂不云?临行赠此言,庶可以书绅。” 孝宗至熙宁间,始以进士得第一,命为主簿而卒。既 尝忤王荆公,无复荐引之者。家贫无子,其书亦将散 落而无传矣。故尽录文忠之诗,亦庶以见其迹也。

    王介

    按《石林诗话》:“介字中甫,衢州人。博学善讥谑,尝举制 科不中,与王荆公游,甚款曲,然未尝降意少相下。熙 宁初,荆公以翰林学士被召,前此屡召不起,至是始 受命。介以诗寄云:‘草庐三顾勤幽蛰,蕙帐一空生晓 寒’。用‘蕙帐事,盖有所讽。荆公得之大笑,他日作诗,有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自不知’之句,盖为介发’” 也。

    刘季孙

    按《贵耳集》:季孙左班殿直监饶州酒。荆公为江东宪, 巡部至饶,因按酒务,屏间一诗云:“呢喃燕子语梁间, 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黎携酒看芝 山。”大称赏之。郡生持状乞差官摄学事,荆公判监酒 殿直,一郡皆惊,刘名遂著。

    吕逢时

    按《浙江通志》:“逢时,仙居人。博览群书,尝受知于陈邑 金襄。入太学,名噪甚,郑獬友之,驸马都尉钱景臻师 之,欲奏以官,固辞。后隐于白岩山。罗提刑适以孝廉 举之,亦不就。”

    杨维

    按《湖广通志》:“维,武陵人,进士,工于诗。神宗时,进《宫柳 诗》百篇,上亲诵传播。尝召见,御书《清白传家》以赐之。”

    裴煜

    按《江西通志》:“煜字如晦,临川人,庆历六年进士。嘉祐 中为礼官,详定祠礼。又奏:‘国忌与大祀同日,乐备而不作,固忌日必哀之义。然乐以降格神祇,非以适一 己之私也。按开元中,裴宽上议,庙尊忌卑则作乐,庙 卑忌尊则设而不作。中书张说以宽议为是,请大祠 如天地、日月、社稷与忌同者皆用乐,庶几轻重不失 其称’。”下集议,皆如煜言。煜文雅博洽,与欧阳永叔、梅 圣俞、刘原父酬倡甚密。终翰林学士。熙宁中,知扬州。

    蔡承禧

    按《江西通志》:承禧,字景繁,临川人,元导子。嘉祐二年 进士,授太平司理,决事明敏。熙宁中,擢监察御史,面 奏吕惠卿怙权任私诸罪,上特赐五品服,曰:“旌卿谠 直。”上遣李宪往熙河计置边事,诸将听节制。承禧奏 曰:“自古未有以兵寄阉人而不乱者,鬼章患小用宪, 患大。不成祸小,事成祸大。”言甚切直,上优容之。后出 为淮南转运使,苏轼称其“事君倾尽悃款,持心不倚。” 所著有《论语指归》十卷,并有奏议诗文三十卷。子居 厚。

    晏几道

    按《江西通志》:“几道,字叔原,殊第七子。能为文章,善持 论,尤工乐府。其《小山词》,清壮顿挫,见者击节,以为有 临淄公风。”黄山谷序之曰:“叔原固人英也,仕宦连蹇, 而不一傍贵人之门。家人饥寒,而面有孺子之色。人 百负之,终不疑其欺已。至其文上掩骚、屈,下者亦团 扇桃叶哉。”其为时所称如此。

    管师常

    按《处州府志》:“师常,龙泉人。与兄师复俱从胡安定学, 有盛名。熙宁元年,上祀南郊大沛,诏举逸民,部刺史 以师常应诏。越三年,召试舍人院,赐进士第,授校书 郎,知江陵府监利县事。而天下方以苗役新书从政, 州县上下以趋办毕给、赴功救过为职业,师常独置 得失,与察访使抗论可否。人为师常殆之,然恪意在” 是,人亦辄亮意使善。元道出安州之应城,少息僧庐, 忽一朝瞑眩,问其子希旦曰:“早晚?”曰:“午矣。”起摄衣冠, 需纸笔曰:“吾年四十九,四大不相守。寄语同道人,日 轮射牛斗。”徐置笔就枕,遂逝。初居白云岩,自号白云 翁,有集行于世。

    石赓

    按《福建通志》:“赓,同安人。皇祐元年进士,累迁大理寺。 王安石奇其文,荐之。以议新法不合,迁审官院,旋外 补,历广西转运判官。”

    鲍彪

    按《浙江通志》:“彪,字文虎,龙泉人。精史学,以《战国策》书 失次为之注定。又有《书解、杜诗注》。为司封员外,请老, 赋诗曰:‘此身甘作老林泉’。缙绅高之。”

    陈轼

    按《江西通志》:“轼,字君式,临川人。元丰中,知黄州,驭吏 急而治民宽,郡境称治。时苏东坡谪居于黄,人多避 祸,不与相亲,轼独与之交。以朝奉大夫致仕。东坡名 其园曰‘中隐轩曰‘恭轩’。荆公南丰皆赋诗以赠之’。”

    欧阳经

    按《广东通志》:“欧阳经,连州人。家世业儒,经尤卓颖。熙 宁中,登进士,辄乞归,建一草堂,日读书其中。初任杭 州幕官,以诗文见称。时苏轼帅杭,荐其才行兼美,忠 孝无亏,累迁朝散大夫,知封州。”

    强至

    按《浙江通志》:“至,字几圣,杭州吴山里人。少有志节,乡 试为举首,赋出,四方皆传诵之。庆历六年,登进士第, 听讼不徇贵势,居丧毁瘠过制。素受知于韩琦,琦罢 政事,镇京兆,徙镇相魏,常引至自助。琦上奏及他书, 皆至属稿。”

    琦乞不散青苗,神宗阅其奏,曰:“此必强至。”

    之文也。一日,琦行事不关,由签厅至,自言不称职,力 辞去。琦谓小事故不相关,至曰:“小事尚尔,何况大事?” 逊谢数日,乃肯留。琦数荐充馆阁,未及用而卒。官至 祠部员外郎,累赠金紫光禄大夫。有《文集》二十卷,曾 巩为之序。子俊明、渊明、陟明,皆登进士第。渊明任最显,赠资政殿学士。

    徐信张渐

    按《广东通志》:“信,保昌人。皇祐壬辰进士。少力学,工诗 文。苏轼谪惠州,过焉,见所作《甘露寺》诗:‘平地风烟飞 白鸟,半空云木卷苍藤’。”轼以“横”字易“飞”字,信,不觉叹 服。其后有张渐,熙宁九年登第,历官朝请大夫,博学 能诗,有《沙田集》。

    王汲

    按《四川总志》:“王汲,通川人。嘉祐中,尝作天将,以夫子 为《木铎赋》,士以为矜式,因呼王木铎。后举进士,官至 梓州通判,多政声。弟昌,熙宁间进士,任黔江令。元丰 中,景灵宫成,昌作赋献之,辞极雅丽。又有《太平谠议》 《三江集》。”

    李时亮

    按《广西通志》:“时亮,字端夫,博白人。嘉祐中进士,累官 知廉州,有异政。熙宁间,交人犯境,陈平边十策。交平, 又疏军民得失五十事。神宗嘉纳之。后官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时亮善属文,长于诗,尝与陶弼同官, 有赓和诗,曰《李陶集》。”

    梅蟠

    按《广东通志》:“梅蟠,归善人。元丰八年举进士,多才博 学,授迪功郎,不仕进。乡人称梅夫子,于山川多所留 题。”

    伍诰

    按《吉安府志》:“诰,字纯甫,安福人。聪敏博学,才思天成, 如泉涌川赴。既大肆厥辞。祖孟轲、司马子长文雄浑 独步当时。登治平进士,知石城。王安石荐其文行过 人,起为诸王宫教授。性刚介寡合,人多忌之。其《咏月》 诗云:‘扁舟何日江南岸,与子归来竹一竿’。东坡亟赏 之,以为不减予‘半篙新涨百滩空’之句云。”

    王致

    按《浙江通志》:“致,字君一,鄞人。以道义化乡里,诸生子 弟师尊之。尝与牧守言政事,王安石曰:‘无事于职而 爱民若此,可以为仁矣’。年逾七十,乐道安贫。召为秘 书省校书,不赴。宰臣陈执中奏录致文一百八十篇, 藏之秘书阁。”

    何琬

    按《浙江通志》:“琬,字子温,龙泉人。皇祐进士,七历监司。 神宗疏其名于屏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除龙图学 士。与东坡有诗倡和。”

    刘敏求

    按《吉安府志》:“敏求,字好古,泰和人。工于诗,每得句,寄 兴高远,自号松菊老人。尝过豫章,题《滕王阁》云:‘阁中 环佩知何处’?”

    “游子再来春欲暮,莺啼红树柳摇风。”《疑》

    “是当年旧歌舞。古来兴废君莫嗟,君看红日西山斜。 西山不改旧颜色,换尽行人与落霞。”山谷称赏再三, 以此知名。诗文行于世颇多。

    潘及甫

    按《江南通志》:“及甫字宪臣,博通经史。庆历中,与兄希 甫同登进士,充楚王宫太学教授,律宗室以礼法,神 宗嘉之。晚得目疾,每命子侄执策读于前,未卒前一 日,犹卧听《周书》《汉史》,口占诗以遗亲友。”

    王令

    按《仪真县志》:令字逢原,有异才,年十数岁,昼从群儿 戏,夜必读书。家贫无以自存,徙居高邮。王安石与之 交,惜其才,以其妻之姨妻之。尝作《论语》《孟子解义》。安 石尝与语曰:“始得足下之文,独爱足下之才。既而见 足下衣刓履缺。”

    “坐而语,未尝及己之穷。”退而询足下。

    终岁食不荤,不以铢忽妄售于人,世之自立如足下 者有几?后居江阴,卒,年三十有八。所著有《广陵集》十 卷,《蒙求》一卷。

    蒋则

    按《浙江通志》:“则字朝式,缙云人。举进士,授南陵尉。适 岁大祲,则谕巨室出米数十万石,减直赈粜,惠及当 涂、池阳之境,修复废陂,溉田数万顷。则诗体平淡,深 得盛唐志趣,佳句多落人口,姜特立甚称重之。”

    晏防

    按《江西通志》:“防字宗武,殊侄。幼学于荆公,奏任主崇 仁簿。部使者俾伺庐陵,不职事,以荐剡啖之,防不为 动。转万载丞,行李萧然,遣家奴致米,乃得归。赴调,卒 于京。防宽厚好学,安于义命,不可荣辱,作堂扁曰‘淇 澳’。所著有《候门集》十卷,《俱胝集》一卷。侄中,从侄孙升 卿朋,曾孙敦复、敦临、肃大正,曾侄孙绍休,皆进士。”

    刘康夫

    按《福建通志》:“康夫,字公南,闽县人。屯田员外郎奕之 子也。康夫为儿时,遭父丧,僚佐怜而厚赙之,康夫却 不受,曰:‘勿以浼吾考也’。长学于周希孟,主乡校者三 十载,从游千馀人。知州张伯玉、元绛、程师孟交礼重 焉。熙宁中,朝廷索所为文,进《志术》二十七篇,其文义 皆根柢仁义。时苗役方行,尝状其事,为图籍以献,言” 极剀切,不报。卒后,郑侠表其墓。著有“《经训杂文》《古律 诗》”行于世。

    童宗说

    按《江西通志》:“宗说,字梦弼,南城人。有《柳文音注》行于 世,极其审博称善。本官袁州教授。”

    陈舜俞

    按《浙江通志》:“舜俞,字令举,嘉兴人。强记博学,从胡安 定瑗游。举进士,嘉祐间中制科第一。熙宁初,以屯田 员外郎知山阴。会青苗法行不奉,上疏自劾,责监南 康军酒税。在贬所日,与太傅刘凝之跨双犊,穷泉石 之胜。自号白牛居士,乡人名其所居曰白牛镇清风 里。诗画皆传于世。”

    王向

    按《江西通志》:“向,字梦锡,南城人。熙宁将以新术作兴 士类,向独取诸家说读而思之,推见其旨,乃解《诗》《孟 子》,合四十万言。书既成而新说亦出。向取而读之,大 笑曰:‘果与吾书合’。”

    ===傅野===按《江西通志》:“野字亨甫,南城人。任定海尉,后徙居新 城。幼有立操,屹然慕古豪杰风。王韶为建昌司理,荐 于郡守军学教授。韶受命取熙河,奏为熙学教授。韶 还朝论事,即言野有文章学术,而老,愿补东南一官。 上可之,调明州定海县尉。野所为文章,号《通槁》二十 四卷,邓润甫为之序。”

    石汝砺

    按《广东通志》:汝砺,英德人。少颖敏,过目成诵。谓僻处 岭峤,局于闻见。乃适江右,从名贤游,久而有得。精通 五经,尤深于《易》,常曰:“《易》不假注,深玩则其义互见。”晚 年进所著《易解》《易图》于朝,为王安石所抑。苏轼谪惠 州,遇之,与论《易》埋,及谈罗浮之胜,竟日不忍别。汝砺 有《水车记》,刻南山壁。尤精乐律,以琴为准,所著有《碧 落子琴断》行于世,郑樵最称之。

    刘牧

    按《浙江通志》:“牧字牧之,西安人。由进士官屯田员外 郎,受《易》于穆修,著《易解》《易象钩隐图》。王安石志其墓。”

    龚程

    按《苏州府志》:“程字信民,宗元子。刚正自守,愤圣道不 明,力排异端。家不设佛老像,祭祀不焚纸钱,读书支 硎山墓庐,手不释卷,攻苦食淡,记问精确,乡人号为 有脚书厨。由熙宁进士为西安丞,知桐庐县,卒赠左 朝议大夫。”

    子况,字浚之。崇宁进士,与苏过俱以学术文章知名, 时号“龚、苏。”用祖宗元中隐故事,自号“起隐子。”终祠部 员外郎。所著有《起隐集》。

    韦骧

    按《浙江通志》:“骧字子骏,钱塘人。年十七,以文谒王安 石,甚称之。每一赋成,学者传诵。既登进士,累官利州 路运判,移福建路。年饥,议请赈贷,骧以去京师远,不 及上书待报,乃檄州县发廪,而请逮违法之罪于朝。 闽盗阻险为州县患,吏畏怯,争言招纳。骧处画斩捕 方略,咸就捕,部内肃然。召为主客郎中,出为夔州路” 司宪、知明州,提举洞霄宫,卒。骧乐易静退,孝友廉平, 文章藻丽,其政事亦有闻。著有《韦先生集》十二卷,赋 二十卷。

    王伯广

    按《苏州府志》:“伯广,字师德,常熟人。少从杨邦弼学,由 进士乙科调德清尉。归乡里,悉以家产予诸弟。尝往 临安谒通判张柟,柟曰:‘试教官乎’?遂指授蹊径。未逾 月,以程文示之,柟大惊曰:‘天才也’!即魁教官,选授温 州、平江教授,改常州,未上卒。伯广文章出于天性,尤 工诗,四六亦为人脍炙。所著《德雨集》。”

    彭持

    按《江西通志》:持字知权,分宜人。少喜学西汉文。为诸 生时,知军州事张颙稀简接士,求见者,先令赋诗,方 得通士无敢进者,持奋曰:“是谓秦无人矣!”因入谒,颙 令作《日新之谓盛德赋》《藏器待用诗》,皆立就。张大称 赏,贡入太学,与临江孔武仲齐名,擢进士甲科。元丰 间累迁至司农丞,出为监司,终江西提举。

    廖正一

    按《安陆府志》:“正一字明略,世家安陆之竹林,号竹林 居十。先世有曰化者,从诸葛亮南征,封中乡侯。明略 读书凤凰山中,善属文,黄庭坚深器重之。元丰二年 登进士,初授华阴司理参军,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出 知常州。蔡肇以启谒之,极其褒赞。苏轼左迁黄州团 练使,而范纯粹亦安置鄂州。明略与之交游最善。时” 衡山进士偁暨弟倚咸负才名,为时推重,盖与明略 后先相望云。明略尝代范纯粹表一道,文多不载。庭 坚赠之以诗,其略云:“发将鄂渚间,尽醉竹林酒。”又云: “半生思故人,江汉不解渴。”又云:“竹林文章伯,国士无 与双。”又云:“晚得廖子与往还,学如云梦吞八九。”又云: “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东坡书云:“远去 左右,俯仰十年。所幸平安,复见天日。公议皎然,荣辱 安在?”矧公才学过人远甚,虽欲忘世,而世不我忘,晚 节功名,直恐不免尔。此亦足以见其人云。

    杨天惠

    按《四川总志》:“天惠,潼川州人。熙宁二年,举进士,知双 流县,多有政绩,文词有西汉风,苏轼称许之。”

    王鲸

    按《福建通志》:“鲸,字彦龙,熙宁、元丰间,两诣乡举,游锺 山,读王安石碑文,薄其为人,不肯一登其门。苏轼守 杭日,开西湖,鲸投以诗,有‘时辟西湖作胜游,使君元 是济川舟’句,轼大称赏。”

    石处道

    按《广东通志》:“处道,字元叟,德庆人。自幼聪敏,筑室读 书。乡人因其所居之村及水,皆名书堂。登元丰五年 进士,知松江县,以清白称。政暇发为诗词,有《松江集》。 官至朝奉郎。”

    冯山

    按《四川总志》:“山,字允南,安岳人。熙宁末,为秘书丞,通
    考证
    判梓州。邓荐为台官,山以不谙新法辞不就,退居二

    十年。范祖禹荐于朝,官至礼部郎中。所著《春秋通解》 十卷、《允南集》十卷。”

    洪朋炎 刍羽

    按《江西通志》:“朋,字龟父,建昌人。熙宁进士,师民之子。 举明经,历临川令。有诗百馀篇传于世。弟三人:曰炎, 登第,官至著作郎、秘书少监;曰刍,举进士,放浪江湖, 后为谏议大夫,有《老圃集》;曰羽,有诗名。”

    季几复中复

    按《江西通志》:“几复,字晞颜,临川人。与弟中复,俱有文 声,号二季。元丰八年进士,知建昌县。岁旱,以什伍法 计口给粟,全活者多。计使录其式,颁行他邑。改知崇 阳,民祠之,以配前令张忠定云。”

    王伯起

    按《福建通志》:“伯起,仁缋裔孙也。少游京师,授经于王 安石,学文于曾巩。枢密曾孝宽闻其贤,延而馆之,奏 授将仕郎,试国子监簿。以假承务郎授严州教授,力 辞不就,解官归,自号酉室先生。一时名人若江公望、 陈瓘皆与为友。”

    利申

    按《江西通志》:“申,字仲通,大庾人。学词赋。值元丰为新 学,申遂不应试。游江都,所与多名豪,益畅于诗赋。”

    潘兴嗣

    按《江西通志》:“兴嗣,字诞之,新建人。以荫授将作监主 簿。少孤笃学,与王安石、曾巩、王回、袁陟俱友善。初调 德化尉,谒江州刺史许瑊,瑊踞不为礼,兴嗣投劾去。 筑室豫章城南,绝造请,自号清逸居士,名其楼曰闲 居。早眠晏起,著书哦诗以自娱。公卿交荐,章数十上。 熙宁初,召为筠州推官,辞不就。隐处六十馀年,手植” 木皆十围,目不释书,老而弥笃。年八十七乃卒。

    罗尚友

    按《江西通志》:“尚友,字明善,萍乡人。少负俊才,尝谒阁 门使萧注。”

    《令赋诗》有:“人间酒客兼诗客,天上文星与”

    《将星》之句。后登进士第,授武昌节度推官。时中丞李 常为帅,每燕集,必召尚友,凡乐府诗词皆即席成,因 目为席上才子。

    祝常

    按《浙江通志》:“常字履中,江山人。以进士为平阳令,历 殿中丞,从胡瑗学。有诏解《三经》义,常以正义难之,忤 安石,出为令。”

    陈伯温王补

    按《福建通志》:“伯温,龙溪人。元丰间,有词赋才。同邑王 补,字肩甫,亦以词赋与伯温齐名,并不就特科。时称 伯温、肩甫赋中之虎。”

    吴桓

    按《福建通志》:“桓字孟文,龙溪人。元丰间进士。熙宁时, 陈《三要》三术,指切时务,官至朝散郎。攻古文词,有文 稿及古律诗百篇传世。”

    焦蹈

    按《江南通志》:“蹈,字悦道,无为人。通经史百家。元丰中, 以计偕后期,将谋归,俄南宫火,命礼部改试,蹈第一。 时有诗云:‘不因南省火,安得状元焦’。”

    阮美成

    按《江南通志》:“美成,舒城人。元丰中进士,知巢县,喜吟 咏,时号‘阮绝句’。”

    陈廓

    按《江南通志》:“廓字彦明,金坛人。第进士,历官广东转 运判官。同列多以献羡财进用,廓曰:‘财,民力也。有羡 当还民,可剥民以为己利乎’?”奏罢除所兴钱监,移广 东提刑。邹浩称其“文高学博,趋操坚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