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九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九十一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九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九十一卷目录

     易经部纪事一

    经籍典第九十一卷

    易经部纪事一

    孔安国《书传》:“《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 其文以画八卦。”

    《汉书五行志》:“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 是也。”

    《政典》:“昔在天皇,肇修文教,始画八卦,明君臣、民物、阴 阳、兵象,以代结绳之政。出言惟辞,制器惟象,动作惟 变,卜筮惟占。”

    阮籍《通易论》:“庖牺氏始作八卦,引而伸之,触类而长 之。分阴阳,刚柔,积山泽,连水火,杂而一之,变而通之, 终于未济。六十四卦,尽而不穷。是以天地象而万物 形,吉凶著而悔吝生,事用有取,变化有成。南面听断, 向明而治,结绳而为网罟,致日中之货,修耒耜之利, 以教天下,皆得其所。庖牺氏布演六十四卦之变,后 世圣人观而因之,象而用之。”

    《陕西通志》:“画卦台在秦州北三十里三阳川,伏羲始 画八卦之地,今雪后犹见卦痕。三阳川蜗牛堡,伏羲 陵在焉。”按河南陈州亦有卦台。

    龙马洞在秦州东南。按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而 今有龙马洞,未得其详。《史记》:“伏羲都于陈。”荣氏《开山 图注》云:“伏羲徙治陈仓,即今宝鸡。”《水经注》亦云:“宝鸡 陈仓。”未载此迹。今附于此,以见前人之论,必有所考 云。

    《郃阳县志河图》:“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在荥河郃 阳之地。”

    郦道元《水经注》:“羑水出荡阴西北,东流经羑城北,故 羑里也。昔殷纣纳崇侯虎之言,囚西伯于此。散宜生 南宫适见文王,乃演《易》用明否泰始终之义焉。” 《通鉴前编》:“殷王纣辛十二祀,周西伯演《易》于羑里。”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陈厉公生敬仲。其少也。《周史》 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 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 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庭 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 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 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 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 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 “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 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 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闵公二年秋九月,成季以僖公适邾。成季之将生也, 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 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 《大有》之《干》,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 曰:“友。”遂以命之。

    僖公十五年秋,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 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 ‘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 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 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三败’?”及韩壬戌,战于 韩原,秦伯获晋侯以归。

    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 “不吉。”其𦅸曰:“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天贶也。西 邻责言,不可偿也。”《归妹》之《睽》,犹无相也。《震》之《离》,亦《离》 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 行师,败于宗丘。归妺睽孤,寇张之弧,侄其从姑,六年 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及 惠公在秦,曰:“先君若从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韩简 侍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 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 益?”

    僖公二十四年秋,狄师伐周,王出适郑。二十五年春 正月,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 侯莫如勤王。”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 兆。”公曰:“吾不堪也。”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 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享,吉孰大焉。且是卦 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三月甲辰,次 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 城。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

    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 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 岁,郑人杀之。

    宣公十二年春,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王许 之平。夏六月乙卯,晋师救郑,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 子欲还,彘子不可,以中军佐济。知庄子曰:“此师殆哉! 《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 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 曰‘律’’。”否臧则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 “不行”之谓《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 必败。师遂济。楚。疾进师乘晋军,桓子不知所为。中军、 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成公十六年夏四月,晋侯将伐郑,师起,楚子救郑。六 月,晋、楚遇于鄢陵。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 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 卒,必大败之。”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 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及战,射 共王,中目,楚子宵遁。

    襄公九年,穆姜薨于东宫,始往筮之,遇艮之八。史曰: “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 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 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 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 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 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 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 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襄公二十五年,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 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 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 可。”武子筮之,遇《困》之《大过》,史皆曰“吉。”示陈文子,文子 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且其《𦅸》曰:‘困于石,据于 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 蒺藜,所恃伤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崔 子曰:“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遂取之。庄公通焉。骤如 崔氏,夏五月,弑之。二十七年,崔成、崔强杀东郭偃、棠 无咎。崔杼怒,见庆封,庆封使卢蒲嫳灭崔氏,杀成与 强,而尽俘其家。其妻缢。嫳复命于崔,子且御而归之。 至则无归矣,乃缢崔。明夜辟诸大墓。

    襄公二十八年,郑伯使游吉如楚,及汉,楚人还之,曰: “宋之盟,君实亲辱,今吾子来,寡君谓吾子姑还”,吾将 使驲奔问诸晋而以告。子太叔归,复命,告子展曰:楚 子将死矣。不修其德政,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 久得乎?《周易》有之,在复之颐曰:“迷复凶。”其楚子之谓 乎!欲复其愿而弃其本,复归无所,是谓迷复,能无凶 乎。

    昭公元年,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 “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 志。”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 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 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 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 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昭公五年,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杀 适立庶,罪莫大焉,必速杀之。”牛惧,奔齐,孟仲之子杀 之塞关之外。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 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 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 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 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 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而未 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 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 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 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为牛。”谦 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吾子 亚卿也,抑少不终。

    昭公七年,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 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 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锄之 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婤姶生子,名 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弱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 “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 之。”遇《屯》之《比》,以示史朝。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 “非长之谓乎?”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将 不列于宗,不可谓长。且其《𦅸》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 非嗣也。二卦皆云:‘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卦告之。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弗从何为?弱足者居侯,主社稷, 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 不亦可乎’?”故孔成子立灵公。

    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立,不礼于南蒯,南蒯以费叛如 齐。南蒯之将叛也,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 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 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 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 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 饰;事不善,不得其极。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 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且夫《易》不可以占险, 将何事也?且可饰乎?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 参成可筮,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十三年,费人叛南 氏。

    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 “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 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 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 氏,以事孔甲,夏后赐氏曰御龙。龙一雌死,潜醢以食” 夏后。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龙,水物也,水官弃 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干》之《姤》曰:“潜龙勿 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 “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 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哀公九年夏,宋公伐郑。秋,晋赵鞅卜救郑,不吉。阳虎 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 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 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

    《国语周语》简王十二年,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 公。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 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也,遇《干》之否,曰:‘配而不终, 君三出焉。一既往矣,后之不知其次,必此。晋仍无道 而鲜胄,其将失之矣。必蚤善晋子,其当之也’。”顷公许 诺。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是为悼公。

    晋语,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 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 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 务也。吉孰大焉?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乐 也。车班外内,顺以训之,泉货以资之,土厚而乐其实’”, 不有晋国,何以当之﹖?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 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也;众而顺,文也。文 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𦅸》曰:“元亨利贞。勿用有攸 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内有震 雷,故曰:“利贞。”车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故曰:“勿 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众顺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 《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𦅸》曰:“利建侯。 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者,得国之卦也。”十月,惠 公卒。十二月,秦伯纳公子及河,董因迎公子于河。公 问焉,曰:“吾其济乎?”对曰:“臣筮之,得《泰》之八,是谓天地 配享,小往大来,今及之矣。何不济之有?必霸诸侯,子 孙赖之,君无惧矣。”公子济河,即位于《武》宫。

    《孔子家语》: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 问曰:“夫子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必自益,自益者 必有以决之,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 已乎﹖?”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 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天道,而成必 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世。故曰:自贤者,天下之 “善言不得闻于耳矣。”昔尧居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 之,克让以接下,是以千岁而益盛,迄今而愈彰。夏桀 昆吾,自满而无极,亢意而不节,斩刈黎民如草芥焉, 天下讨之,如诛匹夫,是以千载而恶著,迄今而不成。 满也,是非损益之征与?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 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如行则让,长不疾。 先如在舆,而遇三人则下之,遇二人则式之。调其盈 虚,不令自满,所以能久也。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 奉行焉。”

    齐太史子与适鲁,见孔子。孔子与之言道,退而谓南 宫敬叔曰:“孔子生于衰周,先王典籍,错乱无纪,而乃 论百家之遗记,考正其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 述《书》,定礼理《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垂训后嗣,以为 法式,其文德著矣。”

    子夏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 各有奇耦,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 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 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耦以从奇, 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 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 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为律,律主

    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
    考证
    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主虫,故虫八月而

    生。其馀各从其类矣。鸟鱼生阴而属于阳,故皆卵生。 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燕雀入海化为蛤,蚕 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万物之所以 不同。介鳞夏食而冬蛰龁,吞者八窍而卵生龃?“者 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无 前齿者膏,无角无后齿者脂。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 母。是以至阴主牝,至阳主牡。敢问其然乎﹖?”孔子曰:“然。 吾昔闻老聃,亦如汝之言。”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特好《易》,孔子传 之志焉。

    《史记仲尼弟子传》:“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 岁。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弓,弓传江东人 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 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 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儒林传》:“自鲁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传《易》六世, 至齐人田何,字子庄。而汉兴”,田何传东武人王同子 中,子中传菑川人杨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征,官至中 大夫。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阳相。广川人孟但以《易》 为太子门大夫。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菑人主父偃, 皆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 《淮南子人间训》: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 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 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 可不察也。”

    《说苑》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 手而问曰:“师闻《贲》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 色也,是以叹之。吾思也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夫 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 何也?质有馀者不受饰也。”

    《群辅录八儒》篇:“夫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 氏之源,为纲纪之儒。”公孙氏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 之儒。”以上三条俱纪孔子事故载史记日者传前 《史记日者传》: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 洗沐相从,议论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 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 之中。吾已见三公六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 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天新 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辨天地 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 季主。褚先生曰:“夫司马季主者,楚贤大夫,游学长安, 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观其对二大夫贵人 之谈言,称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浅,闻小数之能。” 太史公自叙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 《易》于杨何。

    《汉书艺文志》:“昔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 乖,故《易》有数家之传。”

    《广川王传》:广川王去年十四五事师,受《易》。师数谏正 去,去益大逐之。

    《刘向传》:“向三子皆好学,长子伋,以《易》教授,官至郡守。 少子歆最知名。歆及向始皆治《易》,歆移太常博士《书》。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天下唯有《易》 卜,未有它书。”

    《朱云传》:“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 仇。长八尺馀,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迺变节,从 博士白子友受《易》,能传其业。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 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 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 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斋登堂,抗” 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 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

    《彭宣传》:“宣字子佩,淮阳阳夏人也。治《易》,事张禹,举为 博士,迁东平太傅。禹以帝师见尊信,荐宣经明有威 重,可任政事,繇是入为右扶风。数年,复入为大司农 光禄勋右将军。哀帝即位,徙为左将军。”

    《王吉传》:初,吉兼通五经,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 骏以孝廉为郎,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 显以厉俗。

    《魏相传》:“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 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 司农,迁御史大夫。相明《易经》,有师法,数采《易》阴阳及 《明堂月令》奏之。”

    《京房传》:“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 寿。延寿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王共其资用, 令极意学。既成,为郡史察举,补小黄令。以候司先知 奸邪,盗贼不得发,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举最,当迁三 老官属上书愿留赣,有诏许增秩,留卒于小黄。赣常 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分六 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温寒为候,各有占验,房 用之尤精盖《宽饶传》,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 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馀为《周》《召》,以法 律为《诗》《书》。”又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 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 其人,则不居其位。书奏,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 书《中二千石》。

    《淮阳宪王钦传》:上使谏议大夫王骏赐钦玺书曰:“《易》 曰:‘藉用白茅,无咎’。”言臣子之道,改过自新,絜己以承 上,然后免于咎也。

    《张禹传》:禹为儿,数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 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卜者爱之,又奇其面貌,谓 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及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 施雠受《易》。甘露中,诸儒荐禹,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 问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 师法,可试。事奏寝,罢归故官。久之,试为博士。

    《何武传》:武诣博士受业,治《易》。以射策甲科为郎,与翟 方进交志相友。

    《孝元皇后传》:日蚀,王凤上疏乞骸骨曰:“五经传记,师 所诵说,咸以日蚀之咎,在于大臣非其人。《易》曰:‘折其 右肱’,此臣二当退也。”

    《儒林传》: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 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 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及秦禁学《易》,为 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 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 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同授淄川杨何,字叔元, 元光中征为大中大夫齐即墨成至城阳相广川孟 但为太子门大夫鲁周霸莒人衡胡临淄主父偃皆 以易至大官要言《易》者本之田何。

    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 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 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宽至雒阳,复从周王 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景帝时,宽为梁孝王将军,距吴 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二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今小 章句是也。宽授同郡砀田王孙,王孙授施雠、孟喜、梁 “丘贺。”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施雠字长卿,沛人也。沛与砀相近,仇为童子,从田王 孙受《易》。后仇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 喜、梁丘贺并为门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及梁丘 贺为少府,事多,迺遣子临分将门人张禹等从雠问。 仇自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于是贺荐 仇,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仇为博士。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仇授张禹、琅邪 鲁伯。伯为会稽太守,禹至丞相。禹授淮阳彭宣、沛戴 崇子平,崇为九卿,宣大司空。禹、宣皆有传。鲁伯授太 山毛莫如少路、琅邪邴丹曼容,著清名。莫如至常山 太守,此其知名者也。繇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也。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 授后苍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盂卿。孟 卿以《礼经》多《春秋》烦杂,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好自 称誉,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师田,生且死时,枕 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 之曰:“田生绝于施雠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又 蜀人赵宾好小数书,后为《易》,饰《易》文,以为箕子《明夷》, 阴阳气亡箕子。箕子者,万物方荄兹也。宾持论巧慧, 《易》家不能难,皆曰非古法也。云受孟喜,喜为名之。后 宾死,莫能持其说,喜因不肯仞,以此不见信。喜举孝 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掾。博士缺,众人荐喜。 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 牧子兄皆为博士,繇是有《翟孟白》之学。

    梁丘贺字长翁,琅邪诸人也。以能心计,为武骑,从大 中大夫京房受《易》。房者,淄川杨何弟子也。房出为齐 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 门人,得贺。贺时为都司空令,坐事论免为庶人,待诏 黄门。数入说教。侍中以召贺,贺入说,上善之,以贺为 郎。会八月饮酎,行祠孝昭庙,先驱旄头剑挺堕坠首 垂泥中,刃乡乘舆,车马惊。于是召贺筮之,有兵谋,不 吉。上还,使有司侍祠。时霍氏外孙代郡太守任宣坐 谋反诛。宣子章为公车丞,亡在渭城,中夜元服入庙, 居郎间,执戟立庙门,待上至,欲为逆,发觉伏诛。故事, 上常夜入庙,其后待明而入,自此始也。贺以筮有应, 繇是近幸为大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为人小心周 密,上信重之。年老终官。传子临,亦入说,为黄门郎。甘 露中,奉使问诸儒于石渠。临学精熟,专行京房法。琅 邪王吉通《五经》,闻临说,善之。时宣帝选高材郎十人 从临讲,吉乃使其子郎中骏上疏从临受《易》。临代五 鹿充宗君孟为少府,骏御史大夫,自有传。充宗授平 陵士孙张仲方、沛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张为博 士,至扬州牧、光禄大夫、给事中,家世传业。彭祖,真定 太傅;咸,王莽讲学大夫。繇是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

    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
    考证
    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

    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 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焦延寿 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房,以明灾异得 幸,为石显所谮诛,自有传。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 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繇是《易》有京氏之学。

    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 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琅 邪王璜平中能传之。

    高相,沛人也。治《易》与费公同时,其学亦亡章句,专说 阴阳灾异,自言出于丁将军。传至相,相授子康及兰 陵母将永。康以明《易》为郎,永至豫章都尉。及王莽居 摄,东郡太守翟谊谋举兵诛莽,事未发,康侯知东郡 有兵,私语门人,门人上书言之。后数月,翟谊兵起,莽 召问对,受师高康。莽恶之,以为惑众,斩康。繇是《易》有 高氏学。高、费皆未尝立于学官。

    韩婴,燕人也。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 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 自传之。武帝时,婴尝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 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 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诏殿中,曰:“所授《易》,即先 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 之。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涿韩生说《易》 而好之,即更从受焉。

    皇甫谧《高士传》:“田何,字子庄,齐人。自孔子受《易》五传, 至何。惠帝时,何年老家贫,守道不仕,帝亲幸其庐以 受业,终为《易》者宗。”此条系惠帝时事故附前汉书之后 《后汉书显宗马皇后纪》:“后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尢 善《周官》、董仲舒书。”

    《马援传》:“援子廖,少以父任为郎。”《东观记》曰:廖少习 《易经》,清约沈静。

    《郎𫖮传》:“𫖮字雅光,北海安丘人也。父宗字仲绥,学京 氏《易》。𫖮少传父业,兼明经典,隐居海畔,延致学徒常 数百人,昼研精义,夜占象度,勤心锐思,朝夕无倦。州 郡辟召,举有道方正,不就。顺帝时,灾异屡见,阳嘉二 年正月,公车征𫖮迺诣阙拜章,条便宜七事。”

    《梁统传》:“统子松,松弟竦,字叔敬,少习孟氏《易》,弱冠能 教授。”

    《郑元传》:“元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 尚书仆射。元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 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 元,先始通京氏《易》。”

    《郑兴传》:“兴子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 力于学,兼通《易》知名。”

    《范升传》:升字辨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居。及长,习 《梁丘易》,教授后生。建武二年,光武征诣怀宫,拜议郎, 迁博士。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立博士,诏 下其议,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帝曰: “范博士可前平说。”升起对,遂与韩歆及大中大夫许 淑等互相辨难,日中迺罢。

    《光武十王传》:“沛献王辅,矜严有法度,好经书,善说京 氏易。”

    《徐防传》:“防字谒卿,沛国铚人也。祖父宣为讲学大夫, 以《易》教授王莽。父宪亦传宣业。防少时习父祖学。永 平中,举孝廉,除为郎。永元十年,迁少府大司农。防勤 晓政事,所在有迹。十四年,拜司空。”

    《袁安传》:“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 平常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 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子京,字仲誉,习 孟氏《易》,作《难记》三十万言。京子彭,字伯楚,少传父业。 彭弟汤,字仲河,少传家学,诸儒称其节,多历显位。 安子敞,字叔平,少传《易经》教授,以父任为太子舍人。 元”初三年代刘恺为司空。

    《崔骃传》:“骃高祖朝生子舒。舒子篆,为郡文学,以明经 征诣公车。建武初,举贤良,辞归不仕,著《易》六十四篇, 用决吉凶,多占验。骃年十三,能通易。”

    《周燮传》:燮生而缺颐折额,丑状骇人,其母欲弃之,其 父不听曰:“吾闻圣贤多异貌,兴我宗者,乃此儿也。”于 是养之始在。鬌而知廉让。及长,专精《易》。 《杜乔传》:“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续汉书》曰:“乔少 好学,治京氏易。”

    《杨震传》:震子秉,字叔节,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 《荀淑传》:淑子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太尉杜乔 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 明无双。”著《易传》。

    《循吏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 于长安,明《易》,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

    王景字仲通,乐浪䛁邯人也。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 好天文术数之事。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 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 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集为《大衍元基》云。䛁音诺甘反邯音下甘反县名 《儒林传前书》云:“田何传《易》,授丁宽,丁宽授田王孙,王 孙授沛人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由是《易》有施、 孟、梁丘之学。”又“东郡京房受《易》于梁国焦延寿,别为 京氏学。又有东莱费直,传《易》,授琅邪王璜,为费氏学, 本以古字,号《古文易》。又沛人高相,传《易》,授子康及兰 陵毋将永,为高氏学。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 费、高二家未得立。

    刘昆字桓公,陈留东昏人,梁孝王之裔也。平帝时,受 施氏《易》于沛人戴宾。

    洼丹字子玉,南阳育阳人也。世传孟氏《易》。王莽时常 避世教授。建武初,为博士,稍迁。十一年,为大鸿胪,作 《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丹学义研深,《易》家宗之,称 为大儒。

    杨政,字子行,京兆人也。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 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习京氏《易》。家 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

    景鸾字汉伯,广汉梓潼人也。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 地。能理施氏《易》,兼受《河》《洛》图纬,作《易说》,兼取《河》《洛》,以 类相从,名为《交集》。凡所著述五十馀万言。数上书陈 救灾变之术。州郡辟召,不就,以寿终。

    《独行传》:“谯元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 仕于州郡。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终述之世, 莫能修尚学业。元独训诸子,勤习经书。”

    《文苑传》:“夏恭字敬公,梁国蒙人也。习孟氏《易》,教授门 徒常千馀人。”

    《方术传》:“杨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也。少习《易》,并七政 元气、风云占候。”

    段翳字元章,广汉新都人也。习《易经》,明风角,时有就 其学者,虽未至,必豫知其姓名。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 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也。少游太学习京氏易尢 好灾异星占后还乡里教授尝百馀人著书二十八 篇名为《唐子》。

    《逸民传》:“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 中和,好通《老》《易》。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 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 娶嫁既毕,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终。

    《东观汉记》:沛献王辅善京房易,永平五年少雨,上御 云台,自以《周易》占之,得水山蹇卦,其𦅸曰:“蚁封穴,大 雨将至。”以问辅,辅曰:“艮下坎上蹇,艮为山,坎为水,山 出云为雨,蚁穴居,知雨将至,故以蚁为雨兆。”果如其 言。

    申屠蟠字士龙隐居学治京氏易博贯五经兼明图 纬。

    《三国魏志王朗传》:“朗字景兴,东海郡人也。以通经拜 郎中。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著《易传》、奏、议、论、记,咸传 于世。”

    朗子肃,字子雍。初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撰定父 所作《易传》,列于学官。时安乐孙叔然,受学郑元之 门,人称“东州大儒”,征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证论》以 讥短元,叔然驳而释之,作《周易注》。明帝时,大司农 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行于世。隗禧字子牙 鱼豢尝从问。《左氏传》禧答曰:“欲知幽微莫。若易左氏 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

    《王粲传》注:《康集目录》曰:“孙登,不知何许人,无家属,于 汲县北山土窟中得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 覆,好读《易》鼓琴。”

    《锺会传》:“会字士季,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慧夙成,高贵 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会尝论《易》无互体,才性同 异。会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辨,注 《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馀卒。”弼,字辅嗣。何劭 为其传曰:“弼注《易》,颍川人。”荀融难弼《大衍义》,弼答其 意,白书以戏之。注《易》往往有高丽言。太原王济好谈 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孙盛曰:“《易》之为 书,穷神知化,非天下之至精,孰能与于此?”世之注解, 殆皆妄也。况弼以附会之辨而欲笼统元旨者乎!故 其叙浮义则丽辞溢目,造阴阳则妙义“无间。至于六 爻变化,群象所效,日时岁月,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 所不关。虽有可观者焉,恐将泥夫大道。”《会母传》曰: 夫人性矜严,明于教训。会虽童稚,勤见规诲。年十一 诵《易》。十四岁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 文异训,谓会曰:“学猥则倦,倦则易怠。吾惧汝之意怠, 故以渐训。汝今可以独学矣。”雅好书籍,涉历众书,特 好《易》。每读《易》孔子说“鸣鹤在阴,劳谦君子,藉用白茅, 不出户庭”之义,每使会反复读之,曰:“《易》三百馀爻,仲 尼特说此者,以谦恭慎密,枢机之发,行己至要,荣身 所由故也。顺斯术以往,足为君子矣《管辂传》:吏部尚书何晏请辂邓飏在晏许。晏谓辂曰: “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 “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 故?”辂曰:“夫飞鸮天下贱鸟,及其在林食椹,则怀我好 音。况辂心非草木,敢不尽忠。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慈 惠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 咸宁。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今君侯位重 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 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 长守贵。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位峻者颠,轻豪者亡, 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是故山在地中曰“谦”, 雷在天上曰“壮”,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未有 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愿君侯上追文“王六 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 驱也。”飏曰:“此老生之常谭。”辂答曰:“夫老生者见不生, 常谭者见不谭。”晏曰:“过岁更当相见。”辂还邑舍,具以 此言语舅氏。舅氏责辂言太切至,辂曰:“与死人语,何 所畏邪?”舅大怒,谓辂狂悖。岁朝西北风大,尘埃蔽天。 十馀日,闻晏、飏皆诛,舅氏乃服。始,辂过魏郡,太守锺 毓,共论《易》义。辂因言卜可知君生死之日。毓使筮其 生日月,如言无蹉跌。毓大愕然曰:“君可畏也。死以付 天,不以付君。”遂不复筮。毓问辂:“天下当太平否?”辂曰: “方今四九天飞,利见大人。神武升建,王道大明,何忧 不平!”毓未解辂言。无几,曹爽等诛,乃觉寤云。《辂别 传》曰:辂年八九岁,便喜仰视星辰,与邻儿共戏土壤 中,辄画地作天文及日月星辰。及成人,明《周易》,仰观 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利漕民郭恩,字义博,有才 学,善《周易》。辂就义博读《易》,数十日中,意便开,发言难 逾师,于此分蓍下卦,用思精妙。未一年,义博反,从辂 问《易》。饱子春为列人令,有明思才理,与辂相见,曰:“闻 君为刘奉林卜妇死亡日,何其详妙?试为论其意义。” 辂论爻象之旨,说变化之义,若规员矩方,无不合也。 子春自言:“吾少谭《易》,又喜分蓍,可谓盲者欲视黑白, 聋者欲听清浊,苦而无功也。听君语后,自视体中,真 为愦愦者也。”王基与辂共论《易》,数日中大以为喜乐。 基曰:“吾少好读《易》,玩之已久,不”谓神明之数,其妙如 此。便从辂学《易》,推论天文。辂每开变化之象,演吉凶 之兆,未尝不纤微曲尽其精神。基曰:“此自天授,非人 力也。”于是藏《周易》,绝思虑,不复学卜筮之事。辂乡里 乃太原问辂君,往者为王府君论怪云:“老书佐为蛇, 老铃下为乌。此本皆人,何化之微贱乎?为见于爻象, 出君意乎?”辂言:苟非性与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胸 心者乎?夫万物之化,无有常形;人之变异,无有常体。 或大为小,或小为大,固无优劣。夫万物之化,一例之 道也。是以夏鲧,天子之父;赵王如意,汉祖之子。而鲧 为黄熊,如意为苍狗,斯亦至尊之位,而为黔喙之类 也。况蛇者协辰巳之位,乌者栖太阳之精,此乃腾黑 之明,象白日之流景,如书佐铃下,各以微躯化为蛇 乌,不亦过乎?《清河王经》欲使辂卜,而有疑难之言,辂 笑而答之曰:“君备州里达人,何言之鄙?昔司马季主 有言,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仁义,伏羲作八卦, 周文王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病者,或以愈且死, 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女娶妻,或以生长,岂 值数千钱哉?”彦为敛手谢。于是辂为作卦,其言皆验。 安平赵孔曜至冀州,见裴使君,言辂俯览《周易》,思齐 季主。使君檄召辂为文学。十月,举秀才,辂辞裴使君。 使君言:“丁、邓二尚书有经国才略,于物无不精也。何 尚书神明精微,言皆巧妙,巧妙之志,殆破秋毫,君当 慎之。自言不解《易》九”事,必当以相问,比至洛,宜善精 其理也。辂言何若巧妙,以攻难之才,游形之表,未入 于神。夫入神者,当步天元,推阴阳,探元虚,极幽明,然 后览道无穷,未暇细言。若欲差次老庄而参爻象,爱 微辩而兴浮藻,可谓射侯之巧,非能破秋毫之妙也。 若九事皆至义者,不足劳思也。若阴阳者,精之以久, 辂去“之后,岁朝当有时刑大风,风必摧破树木,若发 于干者,必有天威,不足共清谭者。”辂为何晏所请,果 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论阴阳,此世无双。”时 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 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 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因请辂为卦。辂既称 引鉴戒,晏谢之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而 吐其诚,今人以为难。君今一面而尽二难之道,可谓 明德惟馨。《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何邓既诛, 舅夏大夫问辂:“前见何邓之日为已有凶气未也?辂 言与祸人共会,然后知神明交错,与吉人相近,又知 圣贤求精之妙。夫邓之行”步,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 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谓之鬼躁。何之视候,则魂不守 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故鬼躁 者为风所收,鬼幽者为火所烧,自然之符,不可以蔽 也。辂后因得休。裴使君问何平叔:“一代才名,其实何 如?”辂曰:“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见者清,不见者浊。神在广博,志不务学,弗能成才。欲以盆盎之水,求一山之 形,形不可得,则智由此惑。故说《老》《庄》则巧而多华,说 《易》生义,则美而多伪,华则道浮,伪则神虚,得上才则 浅而流绝,得中才则游精而独出,辂以为少功之才 也?”裴使君曰:“诚如来论。吾数与平叔共说《老》《庄》及《易》, 常觉其辞妙于理,不能折之。又时人吸习,皆归”服之 焉,益令不了相见,得清言,然后灼灼耳。故郡将刘 邠,字令元,清和有思理,好《易》而不能精,与辂相见,意 甚喜欢,自说注《易》向讫也。辂言:“今明府欲劳不世之 神,经纬大道,诚富美之秋。然辂以为注《易》之急,急于 水火。水火之难,登时之验,《易》之清浊,延于万代,不可 不先定其神,而后垂明思也。自旦”至今,听采圣论,未 有《易》之一分,《易》安可注也?辂不解古之圣人何以处 乾位于西北,坤位于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 地至大,为神明君父,覆载万物,生长无首,何以安处 二位,与六卦同列?干之象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乃统天。”夫统者,属也,尊莫大焉,何由有别位也?邠依 《易系词》诸为之理以为注不得其要。辂寻声下难,事 皆穷析,曰:“夫乾坤者,《易》之祖宗,变化之根源。今明府 论清浊者有疑,疑则无神,恐非注《易》之符也。”辂于此 为论八卦,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大论开廓,众化相 连,邠所解者,皆以为妙,所不解者皆以为神。自说欲 注《易》八年,用思勤苦,历载靡宁,定相得至。论此,才不 及“《易》,不爱久劳,喜承雅言,如此相为高枕偃息矣。”欲 从辂学射覆辂言:“今明府以虚神于注《易》,亦宜绝思 于灵蓍。灵蓍者,二仪之明数,阴阳之幽契,施之于道, 则定天下吉凶,用之于术,则收天下毫纤。纤微未可 以为《易》也。”邠曰:“以为术者,《易》之近数,欲求其端耳。若 如来论,何事于斯?”留辂五日,不遑恤官,但共清谭。邠 自言:“数与何平叔论《易》及老庄之道,至于精神遐流, 与化周旋,清若金水,郁若山林,非君侣也。”邠又曰:“此 郡官舍,连有变怪,变怪多形,使人怖恐。君似当达此 数者,其理何由也?”辂言:“此郡所以名平原者,本有原 山,无木石,与地自然,含阴不能吐云,含阳不能激风。 阴阳虽弱,犹有微神,微神不真,多聚凶奸,以类相求, 魍魉成群。或因汉末兵马扰攘,军尸流血,污染丘岳, 强魂相感,变化无常,故因昏夕之时,多有怪形也。昔 夏禹文明,不怪于黄龙;周武信时,不惑于暴风。今明 府道德高妙,神不惧妖,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愿安百 禄,以光休宠也。”邠曰:“听雅论为近其理,每有变怪,辄 闻鼓角声音,或见弓剑形象。夫以土山之精,伯有之 魂,实能合会干犯明灵也。”邠问辂:“《易》言‘刚健笃实,辉 光日新’,斯为同不也?”辂曰:“不同之名,朝旦为辉,日中 为光。”清河令徐季龙,字开明,有才机,与辂相见,共 论龙动则景云起,虎啸则谷风至,以为火星者龙,参 星者虎,火出则云应,参出则风到。此乃阴阳之感化, 非龙虎之所致也。辂言夫论难,当先审其本,然后求 其理,理失则机谬,机谬则荣辱之主。若以参星为虎, 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是以 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 故能兴云。夫虎者阴精,而居于阳,依木长啸,动于巽 林,二气相感,故能运风。若磁石之取铁,不见其神而 金自来,有征应以相感也。况龙有潜飞之化,虎有文 明之变,招云召风,何足为疑?季龙言:夫龙之在渊,不 过一井之底;虎之悲啸,不过百步之中。形象浅弱,所 通者近,何能“景云而驰。”《东风辂》言:“君不见阴阳燧 在掌握之中,形不出手,乃上引太阳之火,下引太阴 之水,嘘吸之间,烟景以集。苟精气相感,县象应乎二 燧,苟不相感,则二女同居,志不相得,自然之道,无有 远近。”季龙言:“世有军事,则感鸡雉先鸣,其道何由?复 有他占,惟在鸡雉而已。”《辂》言贵人有事,其应在天,在 天则日月星辰“也。兵动民忧,其应在物,在物则山林 鸟兽也。夫鸡者,《兑》之畜;金者,兵之精,雉者,离之;鸟兽 者,武之神。故太白扬辉则鸡鸣,荧惑流行则雉惊,各 感数而动。又兵之神道,布在六甲,六甲推移,其占无 常。是以晋柩牛呴,果有西军,鸿嘉石鼓,鸣则有兵,不 专近在于鸡雉也。”季龙言:鲁昭公八年有石言于晋, 师旷以为“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 言,于理为合不辂言。晋平奢泰,崇饰宫室,斩伐林木, 残破金石,民力既尽,怨及山泽,神痛人感,二精并作, 金石同气,则兑为口舌,口舌之妖,动于灵石。《传》曰:‘轻 百姓,饰城廓,则金不从革’。此之谓也。”季龙钦嘉,留辂 经数日辂,占猎既验。季龙曰:“君虽神妙,但不多藏物 耳,何能皆得之?”《辂》言:“吾与天地参神,蓍龟通灵,抱日 月而游杳冥,极变化而览未然。况兹近物,能蔽聪明。” 季龙大笑:“君既不谦,又念穷在近矣。”《辂言》:“君尚未识 谦言,焉能论道。夫天地者,则乾坤之卦。蓍龟者,则卜 筮之数。日月者,离坎之象。变化者,阴阳之爻。杳冥者, 神化之源。未然者,则”幽冥之先。此皆《周易》之纪纲,何 仆之不谦。季龙于是取十三种物欲以穷之,辂射之 皆中。季龙乃叹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岂此之谓乎!

    《蜀志许慈传》:“慈字仁笃,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 学,治《易》。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

    《李譔传》撰。父仁,字德贤,著《古文易指归》,皆依贾、马,异 于郑、元,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 《吴志张纮传》:“纮字子纲,广陵人,少游学京师,著诗赋 铭诔十馀篇。”《吴书》曰:纮入太学,事博士韩宗,治京 氏易。

    《程秉传》:“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也。逮事郑元,后避乱 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士燮命为长史。 权闻其名儒,以礼征。秉既到,拜太子太傅。著《周易摘》 《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馀言。”

    《吕蒙传注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 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 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 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

    《虞翻传》:“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 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 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 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又为《老子》《论语》《国 语训注》,皆传于世。《翻别传》曰:翻初立《易》注,奏上 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 建八卦,观变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万物。 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 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先考故 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书,世传其业。至臣五 世,前人通讲,多玩章句”,虽有秘说,于经疏阔。臣生遇 世乱,长于军旅,习经于枹鼓之间,讲论于戎马之上, 蒙先师之说,依经立注。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 相遇,放发被鹿裘,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 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岂臣受命,应当知 经?所览诸家,解不离流俗,义有不当实,辄悉改定,以 就其正。“‘孔子曰:‘乾元用九而天下治’。圣人南面,盖取 诸离’。斯诚天子所宜协阴阳、致麟凤之道矣。谨正书 副上,惟不罪戾。”翻又奏曰:“经之大者,莫过于《易》。自汉 初以来,海内英才,其读《易》者解之率少。至孝灵之际, 颍川荀谞号为知《易》,臣,得其注,有愈俗儒,至所说‘西 南得朋,东北丧朋’,颠倒反逆,了不可知。孔子”叹《易》曰: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以美大衍四象之 作而上为章首。尢可怪笑!又南郡太守马融,名有俊 才,其所解释,复不及谞。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 道。”岂不其然。若乃北海郑元、南阳宋忠,虽各立注,忠 小差元,而皆未得其门,难以示世。

    《拾遗记》:吕蒙入吴,吴王劝其学业,蒙乃博览群籍,以 《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卧,于梦中诵《周易》一 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曰:“向梦见伏羲周公文 王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贞明之道,莫不穷精 极妙,未该元旨,故空诵其文耳。”众座皆云:“吕蒙呓语 通《周易》。”

    《苏州府志》:“陆绩字公纪,博学多识。孙权辟为奏曹掾, 出为郁林太守,意在儒雅,虽有军事,著述不废,注《易》、 释元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