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第264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六十四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六十四卷目录
朝贺部汇考八
辽〈总一则 太祖二则 神册一则 天显一则 太宗天显五则 会同三则 大同一
则 世宗天禄一则 穆宗应历五则 景宗乾亨一则 圣宗统和八则 开泰三则 太
平一则 兴宗重熙五则 道宗清宁二则 咸雍二则 太康二则 大安一则 寿隆二
则 天祚帝乾统二则 天庆一则〉
宋〈太祖建隆二则 乾德六则 开宝八则〉
礼仪典第二百六十四卷
朝贺部汇考八
辽
辽兴,定“常朝起居臣僚接见及皇太后、皇帝、皇后生 辰、朝贺诸仪。”
按《辽史礼志》:常朝起居仪:“昧爽,臣僚朝服入朝,各依 幕次。内侍奏班齐,先引京官班于三门外,当直舍人 放起居,再拜,各祗候。次依两府以下文武官,于丹墀 内面殿立,竖班。诸司并供奉官于东西道外相向立 定,当直阁使、副赞放起居,再拜,各祗候。退还幕次,公 服。帝陞殿坐,两府并京官丹墀内声喏,各祗候。教坊” 司同北班起居毕奏事。
燕京嘉宁殿,西京同文殿。朝服,幞头、袍、笏,公服,紫衫、帽。
臣僚接见仪:皇帝御座,奏见榜子毕,臣僚左入,鞠躬, 通文武百僚、宰臣某官以下祗候见,引面殿鞠躬起 居,凡七拜。引班首出班谢,面天颜,复位,舞蹈,五拜,鞠 躬,宣答问制,再拜。宣讫,谢宣谕,五拜。各祗候毕,可矮 𧝋以上引近前,问圣躬万福,传宣问跋涉不易鞠躬。 引班舍人赞“各祗候”毕,引右上准备宣问。其馀臣僚 并于右侍立。
宣答云:“卿等久居乡邑,来奉乘舆,时属霜寒,或云炎蒸,谅多劳止。卿各平安好,想宜知悉。”
皇太后生辰朝贺仪。至日,臣僚入朝,国使至幕,班齐 如常仪。皇太后陞殿坐,皇帝东面侧坐。契丹舍人殿 上通名,契丹、汉人臣僚、宋使副缀翰林学士班。东西 两洞门入,合班称贺,班首上殿祝寿,分班引出,皆如 正旦之仪。教坊起居,七拜,契丹、汉人臣僚入进酒,皆 如正旦之仪,惟宣答称“圣旨。皇帝降御座,进奉皇太” 后生辰礼物过毕,皇帝殿上再拜,殿下臣僚皆再拜。 皇帝陞御座,引臣僚分班出。引中书令、北大王西阶 上殿,奏契丹臣僚进奉。次汉人臣僚并诸道进奉。控 鹤官置担床,起居,四拜毕,引进使鞠躬,通文武百僚 某官某以下,高丽、夏国诸道进奉。宣徽使殿上赞进 奉,各付所司。控鹤官声喏,担床过毕,契丹、汉人臣僚 以次谢,五拜。赞各祗候,引出。教坊、诸道进奉使谢如 之。契丹臣僚谢,宣宴,引上殿,就位立。汉人臣僚并宋 使副东洞门入,面西谢,宣宴如正旦仪。赞“各上殿祗 候”,臣僚使副上殿,就位立亦如之。监盏、教坊上殿,从 人入东廊立皆如之。御床入,皇帝初进酒臣僚就位 陪拜。皇太后饮酒,殿上,应坐侍立臣僚皆拜称“万岁”, 赞各祗候立。皇太后卒饮,手赐皇帝酒,皇帝跪,卒饮, 退就褥位再拜,臣僚皆陪拜。若皇帝亲赐使相臣僚、 宋使副酒,皆立饮。皇帝陞座,赞应坐臣僚并使副皆 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行《方裀朵》殿臣僚酒,如正旦仪。 一进酒,两廊从人拜称万岁,各就坐。亲王进酒,如正 旦仪。若皇太后手赐亲王酒,跪饮讫,退露台上五拜, 赞“祗候。”殿上三进酒,行饼茶讫,教坊跪致语,揖臣僚 使副,廊下从人皆立,口号绝,赞拜亦如之。行茶、行殽 膳皆如之。大馔入,行粥碗,殿上七进酒,使相、臣僚乐 终,揖廊下从人起拜,称万岁。赞“各好去。”承受官引两 门出,《曲破》,揖臣僚使副起,鞠躬,赞拜,皆拜,称“万岁。”赞 各祗候。引臣僚使副下殿。契丹臣僚谢宴毕,出。汉人 臣僚使副舞蹈五拜毕,赞“各好去”,出洞门毕,报阁门 无事,皇太后、皇帝起。
应圣节,宋遣使来贺生辰正旦,始制此仪。凡五拜拜,兴,再拜,兴;跪,搢笏,三舞蹈,三叩头,出笏,就拜,兴,拜,兴,再拜,兴。其就拜亦曰“俛伏,兴。” 宾仪臣僚皆曰“坐” ,于此仪曰“高裀” ,与方裀别。
皇帝生辰朝贺仪。臣僚、国使班齐,皇帝陞殿坐。臣僚 使副入,合班称贺,合班出,皆如皇太后生辰仪。中书 令、北大王奏“诸道进奉表目”,教坊起居,七拜。臣僚东 西门入,合班再拜。赞进酒,班首上殿进酒,宣徽使宣 答,群臣谢宣谕,分班奏乐,皇帝卒饮,合班班首下殿, 分班出,皆如正旦之仪。进奉皆如皇太后生辰仪。皇 “帝诣皇太后殿近上,皇族、外戚大臣并从奉迎太后 即皇帝殿坐。皇太后御小辇,皇帝辇侧步从,臣僚分 行序引,宣徽使、诸司、阁门攒队前引,教坊动乐,控鹤 起居,四拜。引驾臣僚并于山楼南方立,候皇太后入 阁,揖使副并臣僚入幕。次皇太后陞殿坐,皇帝东方 侧坐,引契丹、汉人臣僚使副两洞门”入,合班起居,舞 蹈,五拜。赞“各祗候”,面殿立。皇帝降御座,殿上立,进皇太后生辰物过毕,皇帝殿上再拜,殿上下臣僚皆拜。 皇帝陞御座,引臣僚分班出。契丹臣僚入,谢宣宴。汉 人臣僚使副入,通名谢宣宴,上殿就位,不应坐臣僚 出,从人入,皆如仪。御床入,皇帝初进皇太后酒,皇太 后赐皇帝酒,皆如皇太后生辰仪。赞各就坐行酒,宣 饮尽,就位谢如仪。殿上一进酒毕,从人入就位如仪。 亲王进酒、行饼茶、教坊致语如仪,行茶、行殽膳如仪。 七进酒,使相乐,曲终,从人起,曲破,臣僚使副起,馀皆 如正旦之仪。 《皇后生辰仪》:臣僚昧爽朝皇帝,皇后 大帐前拜日,契丹、汉人臣僚陪拜,皇帝陞殿坐,皇后 再拜,臣僚殿下合班陪拜。皇帝赐皇后生辰礼物,皇 后殿上谢,再拜,臣僚皆拜。契丹舍人通名,契丹、汉人 臣僚以次入贺。盏人、舍人赞,舞蹈,五拜,起居,不表“圣 躬万福。”赞再拜,班首上殿拜跪。自通全衔祝寿讫,引 下殿,复位,鞠躬。赞舞蹈,五拜。赞各祗候。引宰臣一员 上殿,奏百僚诸道进表目。教坊起居,七拜,不贺。控鹤 官起居,四拜。诸道押衙附奏起居,赐宴,共八拜。契丹、 汉人合班进寿酒,舞蹈,五拜。引大臣一员上殿栏外 褥位,搢笏,执台盏进酒。皇帝皇后受盏,退复褥位,授 台,出笏,栏内拜跪。自通全衔祝寿。“臣等谨进千万岁 寿酒。”讫,引下殿,复位,舞蹈,五拜,鞠躬。宣徽使奏宣答 如仪,引上殿,搢笏执台。皇帝、皇后饮,殿下臣僚分班, 教坊奏乐,皆拜,称万岁。卒饮,皇帝、皇后授盏,引下殿, 舞蹈五拜,赞各祗候,引出臣僚进奉如仪,宣宴如仪。 教坊监盏、臣僚上殿祗候如仪。皇后进皇帝酒,殿上 赞拜,侍臣僚皆拜,皇帝受盏,皆拜。皇后坐,契丹舍人、 汉人阁使,殿上赞拜,皆拜,称万岁。赞各就坐。大臣进 皇帝、皇后酒,行酒如仪。酒三行,行殽、行膳,又进皇帝、 皇后酒。酒再行,大馔入,行粥,教坊致语,臣僚皆起立, 口号绝,赞拜称万岁,引下殿,谢宴、引出皆如常仪。 宰相中谢仪,皇帝常服陞殿坐,诸班起居如常仪,应 坐臣僚上殿,其馀臣僚殿下东西侍立,皆如宋使初 见之仪。引中谢官左入,至丹墀面西立。舍人当殿鞠 躬,通新受具官姓名,祗候中谢。宣徽殿上索通班舍 人就赞礼位,赞某官至,宣徽。赞通班舍人二人对立, 揖中谢官鞠躬。赞就拜位,舍人二人引面殿鞠躬。赞 拜,中谢官舞蹈,五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赞再拜,揖 出班跪。叙官致词讫,俛伏,兴,复位。赞拜,舞蹈五拜。又 出班,中谢致词如初仪,共十有七拜。赞“祗候”,引右阶 上殿,就位,揖应坐臣僚声喏坐。供奉官行酒,传宣饮 尽,臣僚搢笏执盏,起位后立饮,置盏,出笏。赞拜,臣僚 皆再拜。赞“各坐”,搢笏,执盏,授供奉官。盏酒二行,揖应 坐臣僚声喏立。引中谢官右阶下殿,至丹墀,面殿鞠 躬,赞拜,舞蹈,五拜。引右出臣僚皆出,丞相、枢密使同。 馀官不升殿赐酒、不带节度使,不通班,止通名,七拜。 众谢,班首一人出班中谢 拜表仪。其日,先于东上 阁门陈设毡位,分引南北臣僚、诸国使、副于毡位,合 班通事舍人二人舁表案置班首前,揖,鞠躬,再拜,平 身。中书舍人立案侧。班首跪,搢笏,兴,捧表跪,左膝,以 表授中书舍人,出笏就拜,兴,再拜。中书舍人复置表 案上,通事舍人舁表案于东上阁门、入卷、班分引出。 礼毕。
元旦,皇帝不御坐,行此仪。馀应上表有故,皆仿此。
《贺生皇子仪》。其日,奉先帝御容设正殿,皇帝御八角 殿陞坐,声警毕,北南宣徽使殿阶上左右立,北南臣 僚金冠盛服合班入,班首二人捧表立。读表官先于 左阶上侧立,二宣徽使东西阶下殿受表,捧表者跪 左膝授讫,就拜,兴,再拜,各祗候。二宣徽使俱左阶上 授读表官,读讫,揖臣僚鞠躬,引北面班首左阶上殿 栏内称贺讫。引左阶下殿复位,舞蹈五拜,礼毕。
太祖二年春正月癸酉朔御正殿受百官及诸国使朝
按《辽史太祖本纪》云云。
太祖七年春正月甲辰朔,以用兵免朝。
按《辽史太祖本纪》云云。
神册六年王郁率其众来朝
按《辽史太祖本纪》:“神册六年十二月癸丑,王郁率其 众来朝,上呼郁为子,赏赉甚厚,而徙其众于潢水之 南。”
天显元年二月庚寅安边鄚颉南海定理等府洎诸道节度刺史来朝慰劳遣之
按《辽史太祖本纪》云云。
太宗天显三年受群臣及诸国使贺
按《辽史太宗本纪》:“天显三年冬十月癸卯朔,以永宁 节,上率群臣上寿于延和宫。甲子,天授节,上御五鸾 殿,受群臣及诸国使贺。”
《天显》四年夏四月辛酉,《人皇》《王倍》来朝。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五年,李胡朝于行在。
按《辽史太宗本纪》。天显五年。春二月癸卯。李胡还自 云中。朝于行在。丙午。以先所俘渤海户赐李胡天显七年。春三月戊申。上率群臣。朝于皇太后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十一年“秋七月壬辰《蒲割𩕳》公主帅三河乌古 来朝。”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会同三年春正月庚寅人皇王妃来朝回鹘使乞观诸国使朝见礼从之夏四月庚子至燕御元和殿行入阁礼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会同四年冬十一月壬午,以《永宁》、天授二节及正旦、 重午、冬至、腊并受贺,著令。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正旦朝贺仪:臣僚 并诸国使昧爽入朝,奏班齐。皇帝升殿坐,契丹舍人 殿上通讫,引契丹臣僚东洞门入,引汉人臣僚并诸 国使西洞门入,合班,舞蹈,五拜,鞠躬,平身。引亲王东 阶上殿栏内褥位,俛伏跪。自通全衔臣某等祝寿讫。 俛伏,兴,退引东阶下殿,复位,舞蹈,五拜毕,鞠躬。宣徽 使殿上鞠躬,奏臣宣答称“有敕”,班首以下听制讫,再 拜,鞠躬。宣徽传宣云:“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舍人赞: 谢宣谕,拜,舞蹈,五拜。赞各祗候,分班引出,引班首西 阶上殿,奏表目讫,教坊起居贺,十二拜毕,赞各祗候。 引契丹、汉人臣僚并诸国使东西洞门入,合班再拜。 赞进酒,引亲王东阶上殿,就栏内褥位,搢笏,执台盏, 进酒讫,退复褥位置台。出笏,少前,俛伏跪,自通全衔 “臣某等谨进千万岁寿酒。”俛伏,兴,退复褥位,与殿下 臣僚皆再拜鞠躬。俟宣徽使殿上鞠躬奏,臣宣答称 “有制”,亲王以下再拜如初仪。传宣云:“饮公等寿酒,与 公等内外同庆。”舍人赞谢,宣谕如初。赞各祗候。亲王 搢笏执台,殿下臣僚分班。皇帝饮酒,教坊奏乐,殿上 下臣僚皆拜,称万岁。赞各祗候乐止,教坊再拜。皇帝 卒饮,亲王进受盏,复褥位,置台盏,出笏,揖臣僚合班, 引亲王东阶下殿,复位,鞠躬,再拜。赞“各祗候”,分班引 出。皇帝起诣皇太后殿,臣僚并诸国使皆从。皇太后 升殿,皇帝东方侧坐,引契丹、汉人臣僚并诸国使,两 洞门入班称贺、进酒皆如皇帝之仪。毕,引出。教坊入, 起居、进酒亦如之。皇太后宣答称:“圣旨。”契丹班谢。宣 宴,上殿,就位立。汉人臣僚并诸国使东洞门入丹墀 东方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文武百僚宰臣某已下 谢,宣宴,再拜,出班致词讫,退复位,舞蹈,五拜。赞各上 殿祗候,引宰臣以下并诸国使副方裀朵殿,臣僚西 阶上殿,就位立,不应坐臣僚并于西洞门出,二人监 盏,教坊再拜,赞“各上阶下殿谢宴如皇太后生辰仪。”
冬至朝贺仪。臣僚班齐如正旦仪。皇帝皇后拜日。
臣僚陪位,再拜。皇帝皇后升殿坐,契丹舍人通臣僚 入,合班亲王祝寿,宣答皆如正旦之仪。谢讫,舞蹈,五 拜,鞠躬。出班奏“圣躬万福”,复位,再拜,鞠躬。班首出班, 俛伏跪祝寿讫,俛伏,兴,舞蹈,五拜,鞠躬。赞各祗候,分 班不出,合班御床入,再拜,鞠躬。赞进酒,臣僚平身,引 亲王左阶上殿,就栏内褥位,搢笏,执台盏进酒。皇帝 皇后受盏讫,退就褥位置台,出笏,俛伏,跪少前。自通 全衔“臣某等谨进千万岁寿酒。”俛伏,兴,退复褥位,再 拜鞠躬,殿下臣僚皆再拜鞠躬,宣答如正旦仪。亲王 搢笏,执台分班。皇帝皇后饮酒奏乐,殿上下臣僚皆 拜,称万岁寿,乐止。教坊再拜,臣僚合班亲王进受盏, 至褥位置台盏,出笏,引左阶下殿御床出,亲王复丹 墀位,再拜,鞠躬。赞“祗候”,分班引出班首右阶上殿。奏 表目进奉、诸道进奉、教坊进奉过讫,赞“进奉收”,班首 舞蹈,五拜,鞠躬。赞“各祗候。”班首出,臣僚复入合班谢, 舞蹈,五拜,鞠躬。赞“各祗候”,分班引出。声警,皇帝、皇后 起赴北殿,皇太后于御容殿与皇帝、皇后率臣僚再 拜,皇太后上香,皆再拜。赞各祗候可矮𧝋以上上殿, 皇太后三进御容酒,陪位皆拜。皇太后升殿坐,皇帝 就露台上褥位,亲王押北南臣僚班丹墀内立,皇帝 再拜,臣僚皆拜,鞠躬。皇帝栏内跪,祝皇太后寿讫,复 位,再拜。凡拜皆称万岁。赞各祗候,臣僚不出皇帝皇 后侧座,亲王进酒,臣僚陪拜,皇太后宣答,皆如正旦 之仪。臣僚分班,不出班首,右阶上殿,奏表目,合班谢。 宣宴、上殿、就位如仪。御床入,皇帝进皇太后酒如初, 各就座行酒,宣饮尽,如皇太后生辰之仪。皇后进酒, 如皇帝之仪。三进酒、行茶,教坊致语,行殽膳大馔。《七 进酒》曲破,臣僚起御床,出谢宴,皆如皇太后生辰仪。
《立春仪》:“皇帝出就内殿拜先帝御容,北南臣僚丹。”
墀内合班再拜。可矮𧝋以上入殿赐坐,帝进御容酒, 陪位并侍立,皆再拜。一进酒臣僚下殿,左右相向立。 皇帝戴幡胜等第赐幡胜。臣僚簪毕,皇帝于土牛前 上香,三奠酒,不拜。教坊动乐,侍仪使跪进彩杖,皇帝 鞭土牛,可矮𧝋以上,北南臣僚丹墀内合班跪,左膝 受彩杖,直起再拜,赞“各祗候。司辰报春至”,鞭土牛三 “匝,矮𧝋鞭止。引节度使以上上殿,撒谷豆,击土牛,撒 谷豆许众夺之,臣僚依位坐,酒两行,春盘入,酒三行 毕,行茶皆起。”礼毕。 《重午仪》,至日,臣僚昧爽赴御帐皇帝系长寿彩缕,升车坐,引北南臣僚合班,如丹墀 之仪。所司各赐寿缕,揖臣僚跪受,再拜,引退。从驾至 膳所,酒三行,若赐宴,临时听敕。 《重九仪》,北南臣僚 旦赴御帐,从驾至围场,赐茶,皇帝就坐,引臣僚御前 班立,所司各赐菊花酒,跪受,再拜,酒三行,揖起 会同。五年正月朔,御行殿受朝。
按《辽史太宗本纪》:会同五年“春正月丙辰朔,上在归 化州,御行殿,受群臣朝,以诸道贡物进太后,及赐宗 室百僚。”
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备法驾入汴御崇元殿受百官贺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世宗天禄四年春二月辛未宁泰王察割来朝留侍按辽史世宗本纪云云
穆宗应历八年以猎不视朝
按《辽史穆宗本纪》:“应历八年秋七月,猎于拽剌山,迄 于九月射鹿诸山,不视朝。”
应历十四年。秋八月戊申。以生日值天赦。不受贺 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应历十七年八月辛酉生日,以“政事令”阿不底病亟, 不受贺。
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应历》十八年春正月乙酉朔,宴于宫中,不受贺。夏五 月丁亥,重五,以被酒,不受贺。冬十一月癸卯冬至,被 酒,不受贺。
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应历十九年春正月己卯朔,宴宫中,不受贺。
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景宗乾亨元年秋八月壬子阻卜惕隐曷鲁夷离堇阿里睹等来朝
按《辽史景宗本纪》云云。
圣宗统和元年正月朔不受朝四月以册太后诏边将止奉表称贺十二月千龄节百僚称贺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元年“春正月戊午朔,以大行 在殡,不受朝。夏四月壬子,大臣以太后预政,宜有尊 号,请下有司详定册礼。”诏枢密院谕沿边节将至行 礼日,止遣子弟奉表称贺,恐失边备。“冬十二月戊申, 千龄节祭日月礼毕,百僚称贺。”
统和二年春二月癸巳,国舅帐彰德军节度使萧《闼 览》来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四年二月耶律斜轸等族帅来朝四月帝率群 臣贺皇太后奚王筹宁等来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四年“春二月甲寅,耶律斜轸、 萧闼览、谋鲁姑等族帅来朝。夏四月辛丑,宋潘美陷 云州。壬寅,遣抹只谋鲁姑、勤德等领偏师以助休哥。 癸卯,休哥复以捷报,上以酒脯祭天地,率群臣贺于 皇太后。戊午,奚王筹宁、南北二王率所部将校来朝。 己未,休哥蒲领来朝。”
统和七年春二月壬子朔。上御元和殿。受百官贺。秋 七月乙酉。御含凉殿视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一年八月“乙酉,阻卜酋长铁剌里来朝。丙 戌,朝皇太后。”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二年。秋八月庚申。阻卜酋长铁剌里来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七年。冬十二月辛卯。皇太后崩于行宫。己 酉。诏免贺千龄节。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九年。冬十二月“癸丑,以知南院枢密使事 邢抱质年老,诏乘小车入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开泰元年正月女直太保蒲撚等来朝四月诏高丽王询亲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开泰元年“春正月丁亥,女直太保 蒲撚等来朝。夏四月庚子,高丽遣蔡忠顺来,乞称臣 如旧,诏王询亲朝。秋八月己未,高丽王询遣田拱之 奉表,称病不能朝,诏复取六州地。”
开泰三年。春正月。阻卜酋长乌八来朝。封为王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开泰五年春二月己卯,阻卜酋长来朝。九月癸卯,皇 弟南京留守、《秦晋》国王隆庆来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太平六年冬十月丙子曷苏馆诸部长来朝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兴宗重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皇太后御正殿受帝与群臣朝贺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重熙七年。秋七月乙巳。阻卜酋长屯秃古斯来朝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重熙十四年。夏闰五月己卯。阻卜大王屯秃古斯率诸酋长来朝。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重熙十八年夏五月庚戌,“回跋部长兀迭台札等来 朝。”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重熙十九年秋七月乙未,“《阻十》酋长豁得剌弟斡得 来朝,加太尉”,遣之。八月丁卯,阻卜酋长喘只葛拔里 斯来朝。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道宗清宁元年冬十一月戊寅冬至有事于太祖景宗兴宗庙不受群臣贺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清宁九年,定《贺平难仪》。
按《辽史道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贺平难仪》:“皇帝皇 后升殿坐,北南臣僚并命妇合班五拜揖。班首二人 出班俛跪,搢笏,执表舁案近前,阁使受表置案上,皆 再拜。通事舍人二人舁案左阶上殿,置露台上。读表 官受入读表对御读讫,臣僚殿下五拜,鞠躬。引班首 二人,左右阶上,殿栏内并立,先引北面班首,少前跪 致”词讫,退复位。次引南面班首亦如之。毕,分引左右 阶下殿,复位,五拜,鞠躬。宣徽使称“有敕”,再拜。宣答“内 难已平,与公等内外同庆谢。”宣谕,五拜。卷班臣僚从 皇帝命妇从皇后诣皇太后殿见先帝御容,陪位皆 再拜。皇太后正坐称贺,共十拜,并引上殿,赐宴如仪。
平难之仪。道宗清宁九年太叔重元谋逆仁懿太后亲率卫士与逆党战事平因制此仪。
咸雍元年春正月庚寅诏诸遇正旦重午冬至别表贺东宫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咸雍六年夏六月辛巳,“《阻卜》来朝。”冬十月丁卯,“五国 部长来朝。”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太康三年冬十二月丙寅预行正旦礼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太康六年冬十二月丁亥,预行正旦礼。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大安四年冬十二月癸卯朔预行正旦礼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寿隆五年夏六月乙未五国部长来朝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寿隆七年春正月壬戌朔,力疾御清风殿,受百官及 诸国使贺。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天祚帝乾统六年始行贺祥瑞仪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不载 按《礼志》贺祥瑞仪:声警 北南。臣僚金冠盛服合班立,班首二人各奉表贺。北 南。宣徽使左阶下殿受表,上殿授读表大臣。读讫,揖 殿下臣僚鞠躬,五拜毕,鞠躬。引班首二人左阶上殿, 栏内拜跪称贺致词讫,引左阶下殿,复位,五拜毕,鞠 躬。宣答听制讫,再拜,鞠躬。谢宣谕,五拜毕,各祗候,分 班侍立。礼毕,两府奏事如常。
乾统六年,木叶山瑞云见,始行此仪。
乾统八年夏六月壬辰,西北路招讨使萧敌里率诸 蕃来朝。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天庆二年二月生女直诸酋长来朝六月成安公主来朝冬行正座仪教坊并服袍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天庆二年春二月“丁酉如春州, 幸混同江钓鱼界外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以故 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 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夏六月 戊戌成安公主来朝 按《礼志》“正座仪,皇帝升殿坐, 警声绝。契丹汉人殿前班毕,各依位侍立。次教坊班 毕”,卷退。京官班入拜毕,揖于右横街西,依位班立。次 武班入拜毕依位立。文班入拜毕依位立。北班入起 居毕,于左横街东序班立。次两府班入,鞠躬。“通宰臣 某官已下起居,拜毕引上殿奏事。”已上六班起居,并 七拜。内有不带节度使班首,止通名,亦七拜。卷班与 常朝同。直院有旨入文班。留守司、三司、统军司,置制 司,谓之“京官。”都部署司,宫使、副宫使,都承以下,令史, 北面。主事以下,随驾诸司为武官。馆阁、大理寺、堂后 以下,御史台随驾闲员令史,司天台、翰林医官院为 文官。
天庆二年冬,教坊并服袍。
宋
太祖建隆元年五月朔以日食罢朝八月御崇元殿行入阁仪十一月冬至以亲征扬州不受朝百官诣行宫拜表称贺
按《宋史太祖本纪》,建隆元年秋八月,御崇元殿,行入 阁仪。 按《礼志》入阁仪,唐制,天子日御正衙以见群臣,必立仗。朔望荐食陵寝,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乃 自正衙唤仗,由宣政两门而入,是谓东西上阁门。群 臣俟于正衙者,因随以入,故谓之入阁。五代以来,正 衙既废,而入阁亦希阔不讲,宋复行之,建隆元年八 月朔,太祖常服御崇元殿,设仗卫,文武百官入阁。始 置待制候对官,乃以工部尚书窦俨、待制太常卿边 光范候对。仗退,赐食廊下, 群臣上表仪。《通礼》:“守宫 设次于朝堂,文东武西,相对为首。设中书令位于群 臣之北。礼曹掾举表案入,引中书令出,就南面立。礼 部郎中取表授中书令,令即受表入奏。其”礼:“凡正、至 不受朝及邦国大庆瑞、上尊号、请举行大礼”,宰相率 文武群臣暨诸军将校、蕃夷酋长、道释、耆老等诣东 上阁门拜表,知表官跪授表于宰臣,宰臣跪授于阁 门使,乃由通进司奏御。凡有答诏,亦拜受于阁门,获 可奏者奉表称贺。其正至,枢密使率内班拜表长春 殿门外,亦阁门使受之。又《西京留守拜表仪》制,留司 百官每五日一上表起居,质明并集长寿寺立班,置 表于案,再拜以遣。其春秋赐服及大庆瑞,并如之。或 令分司官赍诣行在,或止驿付南京,留司约用此制。 若巡幸东京,则留司百官亦五日一上表起居,并集 大相国寺。其制,群臣诣阁拜奏者,首云“文武百僚具 官臣某等”言:常奏御者,止云“臣某言”,并称尊号,已有 功臣爵邑者具之。状奏者,前后列衔,不称尊号,亦云 功臣爵邑。其外又有书疏、奏札、榜子之类。
按《文献通考》:“建隆元年五月朔,有司请受朝。时司天 上言日当食,故罢。十一月冬至,上亲征扬州,不受朝, 宰臣率百官诣行宫拜表称贺。”
建隆二年正月朔,始受朝于崇元殿,群臣诣太后宫 门奉贺。五月朔,受朝于崇元殿。八月朔,十一月朔,以 太后丧,俱不视朝。
按《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二年春正月丙申朔,上诣太 后宫门称庆。秋七月壬戌以皇太后殡,不受朝。八月 壬辰朔,不视朝。九月荆南节度使高保勖遣其弟保 寅来朝,十一月辛酉朔,不视朝” 按《礼志》,“大朝会,宋 承前代之制,以元日五月朔冬至行大朝会之礼。太 祖建隆二年正月朔始受朝贺于崇元殿,服衮冕,设 宫”县侍卫如仪仗,退,群臣诣皇太后宫门奉贺。帝常 服御广德殿,群臣上寿,用教坊乐。五月朔,受朝贺于 崇元殿,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宫县仪仗如元会仪。 按《文献通考》,宋承前代之制,以元日、五月朔冬至行 大朝会之礼。建隆二年,始行其礼。自是凡正冬及五 月朔皆太常礼院奏请,其无事而罢会者,下敕但云 “不御殿。”至日,宰臣文武百官诣阁门拜表称贺,五月 朔亦无拜表之礼。 御殿仪仗及宫中导从之制。御 殿仪仗者,本充庭之制。唐礼,殿庭屯门皆列诸卫黄 麾大仗。宋朝太祖增创错绣诸旗并幡麾等,著于《通 礼》。正、至五月一日御正殿则陈之。青龙、白虎旗各一 人分左右,五岳旗五在左,五星旗五,在右;五方龙旗 二十五,在左;五方凤旗二十五,在右;《红门神》旗二十 八,分左右;朱雀、《元武》旗各一,分左右;皂纛十二,分左 右。以上金吾天一、太一旗各一,分左右;摄提旗二,分 左右;五神旗五,木、火在左,金、水、土在右;北斗旗一,在 左;二十八宿旗各一,角宿至璧宿在左,奎宿至轸宿 在右;风伯、雨师旗各一,分左右;白泽、驯象、仙鹿、玉兔、 驯犀、金鹦鹉、瑞麦、孔雀、野马、犛牛旗各二,分左右;《日 月合璧》旗一,在左;《五星连珠》旗一,在右;《雷公》《电母》旗 各一,分左右;军分旗六,分左右;黄鹿、飞麟、兕、《驺牙》、白 狼、苍乌、辟邪、纲子、貔旗各二,分左右;信幡二十二,分 左右;传教、告止幡各十二,分左右;黄麾二,分左右。以 上兵部日旗、月旗各一,分左右;《君王万岁》旗一,在左; 《天下太平》旗一,在右;狮子旗二,分左右;金鸾、金凤旗 各一,分左右;五方龙旗各一,青、赤在左,黄、白、黑在右。 以上龙、犀、龙君、虎君旗五,分左右;赤豹、黄熊旗各五, 分左右;小黄龙旗一,在左;天马旗一,在右;吏兵、力士 旗各五,分左右;天王旗四,分左右;“太岁旗十二,分左 右;天马旗六,分左右;排阑旗六十,分左右;大黄龙旗 二,分左右;大神旗六,分左右。”以上六军, 宫中导从 之制,唐以前无闻焉。五代汉乾祐中,始置“主辇十六 人,捧足一人,掌扇四人,持踏床一人,并服文绫袍、银 叶弓脚幞头。尚宫一人,宝省一人,高鬓紫衣书省二 人,紫衣弓脚幞头;新”妇二人,高鬓青袍。大将二人,紫 衣弓脚幞头童子,执红丝拂二人,高鬟髻,青衣,执犀 盘二人,带鬅头、黄衫,执翟尾二人,带鬅头、黄衫,鸡冠 二人,紫衣,执香炉、香盘,分左右,以次奉引。
建隆三年正月朔不受朝贺三月诏定朝会班次。又 令内殿起居日百官以次转对。
按《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以丧不 受朝贺。” 按《礼志朝仪班序》,太祖建隆三年三月,有 司上合班仪: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 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少傅、少
保、三京牧、大都督、大都护、御史大夫、六尚书、常侍、门下、中书侍郎、太子宾客、太常、宗正卿、御史中丞、左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左、右丞,诸行侍郎,秘书 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 殿中少府,将作监,前任节度使,开封、河南、太原尹,太 子詹事,诸王傅,司天监,五府尹,国公、郡公,中都督,上 都护、下都督,太子左、右庶子,五大都督府长史,中都 护、下都护,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光禄等七寺少 卿,司业,三少监,三少尹,少詹事,左右谕德,家令,率更 令,仆,诸王府长史,司马,司天少监,起居舍人,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拾遗,监察御史,郎中,员外郎, 太常博士,五府少尹,五大都督府司马,通事舍人,国 子博士,《五经》博士,都水使者,四赤令,太常、宗正,秘书 丞,著作郎,殿中丞,尚食、尚药、尚舍、尚乘、尚辇奉御,大 理正,太子中允、赞善、中舍、洗马,诸王友、咨议参军,司 天五官正,凡杂坐者,以此为准。诏曰:“尚书中台,万事 之本,而班位率次两省官。节度使出总方面,古诸侯 也。又其检校兼守官多至师傅、三公,而位居九寺卿 监之下,甚无谓也。其给事、谏议、舍人,宜降于六曹侍 郎之下”,补阙,次郎中,拾遗、监察,次员外郎。节度使升 于六曹侍郎之上,中书侍郎之下,馀悉如故。 按《职 官志》:建隆以后合班之制,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已上为宰相
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京尹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
已上并为使相
尚书令,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
旧仪: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在太保下。今依此次序。其三师、三公之称,如旧仪制。
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旧在枢密使下
枢密副使。
旧在知院之上
同知枢密院事宣徽南院、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
参政以下班位。临时取奏裁。
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少傅、少保, 诸府牧
开封、河南、应天、大名、江陵、兴元、真定、江宁、京兆、凤翔、河中,又有大都督、大都护,今皆领使,无特为者。
御史大夫观文殿大学士
旧无此位
《六尚书》。
吏、兵、户、刑、礼、工。
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门下、中书侍郎
旧在尚书下
节度使。
泰宁、武宁、彰信、镇海、天平、安化、武成、忠武、《镇海》《河阳》。山南东道:武胜、崇信、昭化、保康、天雄、成德、《镇宁》《彰德》、永清、安国、威德、《静难》《彰化》、雄武、保泰、《淮南》、忠正、保信、保静、集庆、建康、宁国、镇南、昭信、《荆南》《宁海》、武昌、安远、武安、镇东、平江、《镇江》《宣德》、保宁、康国、威武、建宁、《益州》《安静》《武信》。山南西道:昭武、安德、武定、宁海、宁江、武康、清海,静江,宁远,建武,高州,定南,密州,静海,凉州,西河,沙州,归义,洮州,保顺,应州,彭国,威城,昌化,丰州,天德,朔州,振武,云州,大同。
观文殿学士。
旧曰“文明殿。” 若学士官尚书者,自从本班。
资政殿大学士三司使
《与观文资政》班位临时取裁。
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侍 讲学士,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枢密直学士,龙图 直学士,天章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
旧在“《诸卫》《上将军》” 下。
六、《统军》
“左右龙武” ,《左右羽林》,《左右神武》。
诸卫上将军。
左右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千牛卫》
太子宾客太常、宗正卿,御史中丞
权中丞,立中丞专位内殿起居日,止立本官班。
左右丞,诸行侍郎,节度观察留后,给事中,左、右谏议 大夫,中书舍人,知制诰,龙图阁待制,天章阁待制,观 察使,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 内客省使,国子祭酒,殿中少府,将作监,景德殿使,延 福宫使,客省使,开封、河南、应天、大名尹,太子詹事,诸 王傅,司天监,诸卫大将军,太子左右庶子,引进使,防 御使。
齐济沂登莱郑汝蔡颍均郢怀卫博磁洛棣深瀛,雄霸莫代绛解龙和郓舒复眉象陆,果。
团练使
单、濮、潍、唐、相冀、隰忻、成、凤《海鼎》。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副使
“官至谏议大夫” 已上,从本官。
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判官,太常寺宗正少卿, 秘书少监,光禄等寺七寺少卿,宣庆使,四方馆使,国 子司业,殿中少府,将作少监,开封、河南、应天、大名少 尹,太子少詹事,左右谕德,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 子仆,诸州刺史
淄、赵、德、滨、保、并、汾、泽、辽、宪、岚、石、虢、坊、丹、阶、干、商、宁、原、庆、渭、仪、环、楚、泰、泗、濠、光、滁、通、黄、真、舒、江、池、饶、信、太、平、吉、袁、抚、筠、岳、澧、峡、归、辰、衡、永、全、柳、邵、常、秀、温、台、衢、睦、处、南剑、江、漳、绵、汉、彭、卭、蜀、嘉、简、黎、雅、维、茂、资、荣、昌、普、渠、合、戎、泸、典、剑、文、集、璧、巴、蓬、龙、施、万、开、达、涪、渝、昭、循、潮、连、梅、英、贺、封、南雄、端、新、康、恩、春、惠、韶、梧、藤、龚、象、浔、贵宾,横,融化,窦,高,雷,南仪,钦,郁林,廉,琼、崖,儋,万安。
诸王府长史、司马,司天少监,枢密都承旨
如客省使以下充者,依本职同班。如阁门使充,即在阁门使之上。如自见任内客省使以下转南班官充,亦与同班,仍在旧职之上。如自客省副使以下转南班官充者,并在阁门使之上。
宣政使,昭宣使,东上、西上阁门使,枢密承旨,枢密副 都承旨,诸军卫将军,起居郎,起居舍人,知杂御史,侍 御史,诸行郎中。
左右司:吏部、兵部、司封、司勋、考功、职方、驾部、库部、度支、户部、金部、仓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礼部、工部、祠部、主客、膳部、屯田、虞部、水部。
皇城以下诸司使
皇城、洛苑,右骐骥,尚食左骐骥,御厨,内藏库,军器、左藏仪鸾,南作坊、弓箭库,北作坊、衣库,庄宅、六宅,文思东作坊,内苑牛羊、如京东绫锦、香药,崇仪榷易,西京左右藏毡毯,西绫锦,西京作坊、鞍辔库,东染院、酒坊,西染院、法酒库,礼宾、翰林医官供备库。
枢密院副承旨诸司副承旨。
如带南班官者,在诸司使之下。不带南班官者,在皇城副使之上。
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诸行员外郎,客省引进,阁门 副使,左、右正言,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皇城以下诸司 副使,诸次府少尹,大都督府左、右司马
兖徐潞陕,扬,杭越福。
通事舍人国子博士《春秋礼记》《毛诗》《尚书》《周易》博士, 都水使者,开封、祥符、河南、洛阳、宋城县令,太常、宗正、 秘书丞,著作郎,殿中丞,内殿承制,殿中省尚食、尚药、 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奉御,大理正,太子中允,左右赞 善大夫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太子中舍、洗马,太子诸 率府率
左右卫、左右监门、左右清道、左右司禁
枢密院、兵房、吏房、户房、礼房副承旨,东头、西头供奉 官太子诸率府副率,诸卫中郎将。
左右金吾、左右卫、左右千牛、左右羽林
郎将。
左右金吾左右卫
左右侍禁诸王友、诸王府咨议参军
官高者从本官
司天,春官、夏官、中官、秋官、冬官正,节度行军司马副 使,秘书郎,左右班殿直,著作佐郎,大理寺丞,诸寺监 丞,大理评事,太学、《广文》博士,太常太祝,奉礼郎,秘书 省校书郎,正字,御史台诸寺监主簿,国子助教,广文、 太学、四门书学,算学博士,律学助教。
《书》算,“学无助教。”
司天灵台郎,保章正,挈壶正,三班奉职、借职,防御团 练副使,留守京府节度观察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 支使,防御团练判官,留守京府节度观察推官,军事 判官,防御团练军事推官,军监判官,诸军别驾长史, 司马、司录、录事参军,司理参军
三京府军巡判官。在“诸曹参军” 之下。
诸州诸司参军军巡判官诸县令,赤县丞诸县主簿、 尉诸军文学参军助教
《唐令》,定流内一品至九品,有正从上下阶之制。其后 升侍中、中书令为正二品,御史大夫、散骑常侍、两省 侍郎为正三品,御史中丞正四品,谏议大夫分左右。 改将作大匠为监,太史局为司天监。置太监正三品, 少监正四品上,丞正六品上,寺簿正七品上,主事正 八品下,五官正五品上,副正正六品,灵台郎正七品 下,保章正从七品上,挈壶正八品上,五官监候正八 品下,司历从八品上,司辰正九品上。又置国子《五经》 博士为正五品上,左、右金吾卫上将军为从二品,左 右龙武、神武军大将军为正三品,将军为从三品。又 置内侍监为正三品,少监从四品。改诸州府学博士 为文学,在参军上。五代复置尚书令为一品,升右丞 为正四品上,降谏议在给事之下。宋初并因其制,惟升宗正卿为正四品,丞为从五品。其军器监少监、甲 弩坊署令、丞,监作、录事,昭文馆校书郎,司辰、司历、监 候,殿中诸署监事、计官,太常诸陵庙太医、太公庙署 令、丞,医针博士、助教,《按摩咒禁》博士,《卜正卜》博士,宗 正崇元署令、丞,大理狱丞,鸿胪典客,太府寺平准、左 右藏、常平署令、丞,都水监,舟楫河渠署令、丞,宫苑总 副监,牧监副丞,主簿,诸园苑司并百工等监副监及 丞,诸仓、诸冶,诸屯、温汤监及丞,掌漕,诸军卫录事,诸 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校尉,旅帅,队正、队副正 直长,长上备身左右备身,左右亲勋、翊卫府中郎将, 兵曹、三卫、折冲、果毅别将长史,兵曹参军校尉,旅帅, 队正、队副,镇军司马,判司,太子詹事府丞主簿,司直, 司议郎,舍人,文学、校书、正字,崇文馆校书,侍医,通事 舍人,左右春坊录事主事,三寺丞、主簿,诸署令、丞,典 仓、署园丞,厩牧、典乘、内坊、典内及丞,典直,率府长史, 录事,诸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校尉,旅帅、队正、 队副直长,千牛备身亲勋、翊府中郎将,兵曹,三卫王 府文学,东西阁祭酒,掾属主簿,录事,诸曹参军,行参 军,典签、典军,执杖、执乘亲事校尉,旅帅、队正、队副国 令,大农尉丞,公主邑令、丞,邑司录事,河南、应天及诸 次府都督,都府功曹、仓曹、兵曹参军,诸州司功、司仓、 司兵参军,诸县丞,京县录事,诸镇仓曹、兵曹参军,戍 主、戍副,关津令、丞,并门下省城门符宝郎,太常寺协 律郎,军器监丞主簿,太常寺郊社、太卜、廪牺,光禄寺 太常珍羞、良酝、掌醢,卫尉寺武器、守宫,太仆寺乘黄、 典厩、典牧、车府,鸿胪寺典客、司仪,司农寺上林、太仓、 钩盾、导官,太府寺诸市,少府监中尚、左尚、右尚、织染、 掌冶,将作监左校、中校、甄官署令、丞,监膳,殿中省六 局直长、食医、侍御、医司医佐,掌辇、奉乘、司廪、太子典 膳、典药、内直、典设、宫门郎,并局丞,皆存其名,而罕除 者皆不录,惟常命官者载之。诸司主事、录事皆存,而 无士人为之,别置中书、枢密、宣徽院三司及内庭诸 司,沿旧制而损益焉。
按,《文献通考》:“建隆三年三月,诏内殿起居日,令百官 以次转对,限三人为定,其封章于阁门通进,复鞠躬 自奏,宣徽使承旨宣答,拜舞而出。”
乾德元年正月朔不御殿二月高继冲请归朝三月上习射符彦卿等称贺闰十二月诏一品致仕官缀中书门下班
按《宋史太祖本纪》,乾德元年春正月甲寅朔,不御殿。 二月甲午,慕容延钊入荆南,高继冲请归朝,得州三, 县十七。三月辛未,幸金凤园习射,七发皆中,符彦卿 等进马称贺,乃遍赐从臣名马、银器有差。 按《礼志》, 乾德元年闰十二月,诏自今一品致仕官曾带平章 事者,朝会宜缀中书门下班。
乾德二年二月,诏重定内外官仪制。十月,周纪王熙 谨薨,辍视朝。
按《宋史太祖本纪》。乾德二年冬十月戊申,《周纪》王熙 谨薨,辍视朝。 按《礼志》,乾德二年二月,诏重定内外 官仪制。有司请令上将军在中书侍郎之下,大将军 在少卿监之下,诸卫率副率在东宫五品之下,内客 省使视太卿,客省使视太监,引进使视庶子,判四方 馆事视少卿,阁门使视少监,诸司使视郎中,客省引 进阁门副使,视员外郎。诸司副使,视太常博士。通事 舍人,从本品。供奉官,视诸卫率。殿直,视副率。枢密承 旨,视四品朝官兼南班官。诸司使者,承本品。副承旨, 视寺监丞。诸房副承旨,视南省都事。凡视朝官者,本 品下,视京官,在其上。
乾德三年正月朔,以出师不御殿,冬至受朝贺于文 明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乾德三年春正月癸酉朔,以出师 不御殿 按《礼志》,乾德三年冬至,受朝贺于文明殿 按《文献通考》,乾德三年冬至,受朝贺于文明殿,帝服 通天冠、绛纱袍,设宫悬仗卫如元会。
乾德四年四月朔,御崇元殿视朝。冬至受贺毕,常服 御大明殿,群臣上寿。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乾德四年四月朔, 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崇元殿视朝,设金吾仗卫,群 臣入阁。”〈又〉乾德四年冬至,于朝元殿贺毕,常服御大 明殿,群臣上寿,始用雅乐,登歌、二舞,群臣酒五行罢 按《文献通考》,乾德四年冬至,御大明殿,群臣上寿,每 行酒,太官令奏巡周馈食,称“食遍。”
乾德五年正月朔,乾元殿受朝,升节度使班在龙墀 内金吾将军之上。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职官志》云云。
乾德六年九月,始以旬假日御讲武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乾德六年九月,始 以旬假日御讲武殿,近臣但赴早参,宰相以下靴笏, 诸司使以下系带。其节假及大祀,并令如式。”
开宝二年春正月己卯朔以出师不御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开宝三年春正月癸卯朔,雨雪,不御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四年春正月戊戌,以出师,不视朝。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五年春正月壬辰朔,雨雪,不御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六年正月朔,不御殿。九月,诏晋王班宰相上。十 月,葬周恭帝,不视朝。
按《宋史太祖本纪》,开宝六年春正月丙辰朔,不御殿。 三月乙卯朔,周郑王殂于房州,辍朝十日。九月壬申, 诏晋王光义班宰相上。冬十月甲申,葬周恭帝,不视 朝。 按《礼志》,开宝六年九月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 后,此先王所以睦九族而和万邦也。晋王亲贤莫二, 位望俱崇,方资夹辅之功,俾先三事之列,宜位宰相 上。”
开宝七年春正月庚戌朔,不御殿。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八年春正月甲戌朔,以出师,不御殿。十二月甲 子,契丹遣使耶律乌正来贺正旦。丁卯,吴越国王乞 以长春节朝觐,从之。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九年二月,吴越王钱俶来朝。七月,陈洪进乞朝 觐。
按《宋史太祖本纪》,“开宝九年春二月己未,吴越国王 钱俶偕子惟浚等朝于崇德殿,进银、绢以万计。壬戌, 钱俶进贺平升州银、绢、乳香、吴绫、䌷绵、钱、茶、犀、象、香 药皆亿万计。秋七月戊寅,泉州节度使陈洪进乞朝 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