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一百七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七十三卷
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一百七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录

     车舆部汇考八

      诗经鄘风干旄 卫风淇澳 王风大车 齐风载驱 唐风役车 秦风小戎 小雅

      蓼萧 六月 采芑 采菽 黍苗 大雅韩奕 鲁颂閟宫

      礼记曲礼 檀弓 月令 礼器 郊特牲 玉藻 明堂位 少仪 乐记

      周礼天官

      尔雅释器

      小尔雅车杂释

      释名释车

      方言杂释

      三礼图墨车图 厌翟车图 玉辂序 玉辂图

      真腊风土记轿制

    考工典第一百七十三卷

    车舆部汇考八

    《诗经》

    《鄘风干旄》

    良马,四之。

    朱注四之“两服”“两骖”,凡四马以载之也。

    良马五之。

    朱注《五》之“五马”,言其盛也

    良马,六之。

    凡马,士驾二,《既夕礼》云“公赗以两马”是也。大夫以上驾四,四马则八辔矣。御车之法,骖马内辔纳于觖,惟执其外辔耳。骖马,马执一辔,服马则二辔俱执之,所谓六辔在手也。此经有四之、五之、六之、四之,谓服马之四辔也。加一骖马,益一辔,故言五之也。又加一骖,更益一辔,故六之也。王肃云:“古者一辕之车,驾三马则五辔。其大夫皆一辕车。夏后氏驾两,谓之丽;殷益以一𬴂,谓之骖;周人又益一𬴂,谓之驷。本从一骖而来,亦谓之骖。《经》言骖则三马之名。”又孔晁云:“作者历言三王之法。”此似述传,非毛旨也。何则?马以引重,左右当均,一辕车以两马为服,傍以一马骖之,则偏而不调,非人情也。《株林》曰:“‘乘我乘驹’。《传》”曰:“大夫乘驹。”则毛以大夫亦驾四也。且殷之制亦驾四,故王基云:“《商颂》曰:‘约軧错衡,八鸾锵锵’。”是则殷驾四不驾三也。又《异义》:“天子驾数”,易孟京《春秋公羊》说:“天子驾六”,《毛诗》说:天子至大夫同驾四。《诗》云:“四𫘪彭彭,武王所乘。龙旗承祀,六辔耳耳,鲁僖所乘。四牡𬴂𬴂,周道倭迟,大夫所乘。”谨按《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与卿同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说与《易》《春秋》同,互之文也。《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四马为乘。此一圉者,养一马而一师监之也。《尚书顾命》:“诸侯入应门,皆布乘黄朱”,言献四黄马朱鬣也。既实周天子驾六校人,则何不以马与圉,以六为数。《顾命》:诸侯何以不献六马?《王度记》曰:“大夫驾三。”经传无所言,是自古无驾三之制也。朱注六之六马极其盛而言也;大全朱子曰:“五六取协韵耳,亦极言其车马之盛,位高势重,而能降屈于贤者也。”

    《卫风淇澳》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序云“入相于周”,而此云“猗重较兮”,故云“卿士之车。”《舆人》注云:“较,两輢上出轼者。”则较谓车两傍,今谓之平较。按大车以子男入为大夫,得乘子男车服,则此重较谓侯伯之车也。但《周礼》无重较、单较之文。朱注《重较》,卿士之车也。较,两輢上出轼者,谓车两傍也。大全蓝田吕氏曰:“古者车箱长四尺四寸三分,前一后二,横一木,下去车床三尺三寸,谓之式;又于式上二尺二寸,横一木,谓之较,去车床凡五尺五寸。古人立乘,若平常则凭较,若应为敬,则落手凭下式而头得俯。”

    《王风大车》

    大车槛槛。

    大车,大夫之车。槛槛,车行声也。

    正义《春官·巾车职》云:“革路以封四卫。”四卫,四方诸侯守卫者,谓蛮服以内。又云“大夫乘墨车”,然则王朝大夫,于礼当乘墨车。以大夫出封,如子男之服,则车亦得乘诸侯之车。此大车盖革路也。

    大车啍啍。

    《啍啍》,重迟之貌。

    《齐风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薄薄,疾驱声也。簟,方文席也。车之蔽曰茀。诸侯之路车,有朱革之质而羽饰。“簟”字从竹,用竹为

    席,其文必方,故曰方文席也。“车之蔽曰茀”,谓车之后户也。《说文》云:“鞹,革也。兽皮治去毛曰革。”鞹是革之别名。此说齐君之车而云朱鞹,故云诸侯之路车有朱革之质而羽饰,谓以皮革为本质,其上又以翟羽为之饰也。《释器》云:“舆革,前谓之鞎,后谓之茀。”李巡曰:“舆革前谓舆前以革为车饰曰鞎。茀,车后户名也。”郭璞曰:“鞎以韦靶,车轼也。茀以韦靶,后户也。”又云:“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李巡曰:“竹前谓编竹,当车前以拥蔽,名之曰御。御,止也。”孙炎曰:“御以簟为车饰也。”郭璞曰:“蔽以簟衣后户也。”如《尔雅》之文,车前后之饰皆有革有簟,故此说车饰云“簟茀,朱鞹也。”彼文革饰后户谓之蔽,则茀、蔽异矣。此言车之蔽曰茀,茀、蔽为一者,彼因革与竹别而异其文耳。其实革、竹同饰,后户俱为车之蔽塞,故此传“茀”、“蔽”通言之。《春官巾车》“掌王后之车辂,有重翟、厌翟。”《硕人》说卫侯夫人云:“翟茀以朝。”是妇人之车有翟羽之饰矣。经传不言诸侯路车有翟饰者,今传言羽饰,必当有所按据,不知出何书也。朱注:簟,方文席也。茀,车后户也。朱,朱漆也。鞹,兽皮之去毛者,盖车革质而朱漆也。

    《唐风役车》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朱注“庶人乘役车”,岁晚则百工皆休矣。大全孔氏曰:“《春官巾车》注云:‘役车方箱,则载任器以供役’。”收纳禾稼,亦用此车。故役车休息,是农工毕也。

    《秦风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 驾我骐馵。”

    朱注小戎,兵车也。俴,浅也。收,轸也。谓车前后两端横木,所以收敛所载者也。凡车之制,广皆六尺六寸,其平地任载者,为大车则轸深八尺,兵车则轸深四尺四寸。故曰“小戎。”俴,收也。五,五束也。楘,历录然文章之貌也。梁辀从前轸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则向下钩之。衡横于辀下,而辀形穹隆,上曲如屋之梁。又以皮革五处束之,其文章历录然也。游环,靷环也,以皮为环,当两服马之背上,游移前却无定处,引两骖马之外辔,贯其中而执之,所以制骖马,使不得外出,《左传》曰“如骖之有靳”是也。胁驱,亦以皮为之,前系于衡之两端,后系于轸之两端,当服马胁之外,所以驱骖马使不得内入也。阴揜,軓也。軓在轼前,而以板横侧揜之,以其阴映此軓,故谓之阴也。靷以皮二条,前系骖马之颈,后系阴版之上也。鋈续,阴版之上有续靷之处,消白金沃灌其环以为饰也。盖车衡之长六尺六寸,止容二服,骖马之颈不当于衡,故别为二靷以引车,亦谓之靳,《左传》曰“两靷将绝”是也。文茵,车中所坐虎皮褥也。畅,长也。毂者,车轮之中,外持辐,内受轴者也。大车之毂一尺有半,兵车之毂长三尺二寸,故兵车曰“畅毂。”骐,骐,文也。马左足白曰馵。大全董氏曰:“《六月》言‘元戎’,此天子之车也。诸侯之戎车,谓之小戎,宜也。”

    孔氏曰:“兵车当舆之内,前轸至后轸,惟深四尺。”

    “四寸。人之升车,自后登之,入于车内,故以浅深言之。辀上曲钩衡;衡者,轭也 。” 永嘉陈氏曰:“辀,车轘也。前驾于服马之上,衡之后则承前轸,宜通后轸。梁辀则穹其上,以便服马之进退。车之进退,以辀为主,惧辀之不坚也。故一辀五分其穹,每分以皮束之使坚,是谓之五楘 。” 安成刘氏曰:“梁辀,即所谓軓也 。” 庐陵罗氏曰:“车轼前曰軓靳,当胸之皮。骖马之首,当服马之胸,胸前有靳 。” 孔氏曰:“鋈,沃也。消白金沃灌。靷环鋈续,则是作环相接。”

    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朱注觼,环之有舌也。軜,骖内辔也。置觼于轼前以系軜,故谓之觼。軜亦消沃白金以为饰也。大全孔氏曰:“辔所以制马,令随人意。骖马欲入,则逼于胁驱,内辔不须牵挽,故知軜骖。内辔系于轼前,其系之处,以白金为觼也。”

    《小雅蓼萧》

    鞗革冲冲,和鸾雍雍。

    朱注鞗,辔也。革,辔首也。马辔所把之外,有馀而垂者也。冲冲,垂貌。和鸾,皆铃也。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皆诸侯车马之饰也。大全孔氏曰:“鞗革,皮为之,故曰鞗革。” 建安何氏曰:“京山程氏云:‘和,金口木舌;鸾,金口金舌。鸾在衡上,近于马;和在轼上。衡是车前横木,驾马者即𫐄也;轼是车上横板,手所凭伏以致敬者,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自然有个节奏。若车行速则不相应,行迟则不响。若杂然都响,皆不成节奏。《埤雅》曰:‘鸾雌曰和,雄曰鸾’’。”安成刘氏曰:“‘《集传》于《驷铁》,以为乘车之鸾在衡’,则此传‘镳’字恐当作衡。”

    《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戎车革路”之等也,其等有五:《春官》巾车“掌王之五路革路以即戎。”故知戎车,革路之等也。《春官车仆》“掌戎路之倅,广车之倅,阙车之倅,屏车之倅,轻车之倅。”注云:“此五者,皆兵车所设五戎也。戎路,王在军所乘。广车,横阵之车。阙车,所用补阙之车也。屏车,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也。”是其等有五也。吉甫所乘兵车,亦革路,在军所乘与王同,但不知备五戎与否,郑因事解之,不必备五也。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元,大也。夏后氏曰“钩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钩鞶”行,曲直有正也。寅,进也。二者及元戎皆可以先前,启突敌陈之前行,其制之同异未闻。“钩寅元戎”,《司马法》文。先疾先良。传因名以解之,笺解其名以明义。《春官巾车职》曰:“金路钩樊缨。”注云:“钩读如娄颔之钩,樊读如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此实在马驾乃设之巾车,以为车饰,故得车取名焉。郑兼言鞶者,并举其类以晓人。《周礼》革路无钩,此特设钩,故以名车也。此车备设钩鞶,其行曲直有正,故云先正也。或曰:郑云“曲直有正”,盖谓此车行钩曲般旋,曲直有正,不必为马饰也。寅,进也。此车能进取远道,故云“先疾”也。无文,论其形,故云“同异。”制未详。朱注元,大也。戎,戎车也,军之前锋也。启,开行道也。犹言发程也。大全《史记·三王世家注》曰:韩婴《章句》云:“车有大戎十乘,谓车缦轮,马被甲,衡轭之上尽有剑戟,名曰陷军之车。”

    临川王氏曰:“《元戎》十乘,所谓选锋也。”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朱注“轾,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轾,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

    采芑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奭,赤貌。《钩膺》,樊缨也。茀之言蔽也,车之蔽饰,象席文也。鱼服,矢服也。鞗,革辔首垂也。正义瞻彼洛矣。云:“韎韐有奭彼茅蒐染为奭。”故知赤貌也。言“钩膺樊缨”者,以此言钩是金路,故引金路之事以说之。在膺之饰,唯有樊缨,故云“钩,樊缨也。”《巾车》注云:“钩,娄颔之钩也。”金路无钖,有钩,亦以金为之。是钩用金,在颔之饰也。彼注又曰:“樊读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缨,今马鞅金路,其樊及缨,以五采罽饰之而九成。”是带,鞅在膺,故言膺以表之也。《巾车》金辂,同姓以封也。今方叔所乘者,或方叔为同姓也。又下云“方叔元老”,则方叔五官之长,是上公也。上公虽非同姓,或亦得乘金路矣。不乘革路者,以革路临战所乘,此时受命,未至战时,故不言戎车也。朱注《路车》,戎路也。奭,赤貌。簟茀,以方文竹簟为车蔽也。“钩膺”,马娄颔,有钩而在膺,有樊有缨也。樊,马大带。缨,鞅也。大全眉山苏氏曰:“《路车》,金路也。金路,赤饰,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朱注约束,軧毂也。以皮缠束兵车之毂而朱之也。错,文也。铃在镳曰“鸾。”马口两旁各一四马,故八也。玱,玱声也。

    《采菽》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朱注“金路”以赐同姓,《象路》以赐异姓也。

    《黍苗》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

    营谢转餫之役。有负任者,有挽辇者,有将车者,有牵傍牛者。有负任者,谓器物,人所负持。《生民》云“是任是负”,又别为二,故笺以任为抱。此二者以相对,则任在前,负在背。此任谓人所提荷,随其所在,总之皆为任也。辇车,人挽以行,故云挽辇者。有将车者,此转运载任,则是大任以驾牛者也。有牵傍牛者,《秋官罪隶职》云:“凡封国若家,牛助为牵傍。”郑司农云:“凡封国若家,谓建诸”侯,立大夫家也。元谓牛助国,以牛助转徙也。罪隶牵傍之在前曰牵,在旁曰傍。此营谢即封国也,宜使罪隶牵傍牛也。既云将车,而别云牵傍牛者,此牛在辕之外,不在辕中,故别牵傍之也。《地官·牛人》云:“凡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傍,以载公任器。”注云:“牵傍在辕外,挽牛也,人御之。”彼虽非封国,要牵傍亦在辕外,以此知不与将车同也。朱注任,负任者也。辇,人挽车也。牛,所以驾大车也。大全《周礼乡师注》曰:“辇,车人挽行,所以载任器也,止以为蕃营辇,一斧、一斤、一凿、一梩、一锄,周加二板、二筑,以十五人而辇。” 安成刘氏曰:“我任我辇,载任器于辇车也;我车我牛,驾牛于重载之车也。”

    《大雅韩奕》

    王锡韩侯,淑旗绥章。簟茀错衡,元衮赤舄,钩缨镂钖, 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孔氏曰:“扬者,人面眉上之名。人既如此,则马之

    考证

    镂。钖,施镂于扬之上矣。《巾车》注云:“钖,马面当卢,刻金为之。”当卢者,当马之额,卢在眉眼之上,鞃为式中。盖相传为然,以去毛之皮施于式之中央,持车使牢固也。《月令》:“其虫裸。”注云:“虎豹之属,恒浅毛。”是虎为兽中之最浅毛者也。幭、幦、幂,字异而义同。《玉藻》云:“有羔幦鹿幦。”《春官·巾车》“犬幂豻幂”,皆以有毛之皮为幦。幦是盖覆之名,覆在轼上也。厄,乌蠋,《释虫》文。郭璞云:“大虫如指似蚕。”韩子云:“蚕似蠋毛”,以厄为厄虫。则金厄者,以金接辔之端,如厄虫然也。然此不言如厄,则非比诸外物,不得为虫,故《笺》《易》传以金为小环,往往缠扼之。按《巾车》:“玉路钖樊缨,金路钩樊缨。”注云:“金路无钖有钩。”计玉路非赐臣之物,此言钩膺,必金路矣,而得有镂钖者,盖特赐之使得施于金路也。朱注:镂,刻金也。马眉上饰曰钖,今当卢也。鞹,去毛之革也。鞃,式中也。谓两较之间横木可凭者,以鞹持之使牢固也。浅,虎皮也。幭,覆式也,字一作“幦”,又作幂,以有毛之皮覆式上也。鞗,革辔首也。金厄以金为环缠扼辔首也。

    《鲁颂閟宫》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

    朱注《千乘》,大国之赋也。成方十里,出革车一乘,甲士三人,左持弓,右持矛,中人御步卒七十二人,将重车者二十五人,千乘之地,则三百十六里有奇也。朱英所以饰矛,绿縢所以约弓也,二矛,夷矛酋矛也。重弓,备折坏也。

    《礼记》

    《曲礼》

    大夫七十而致事,适四方,乘安车。

    陈注“古者四马之车立乘”,《安车》者,一马小车坐乘也。大全严陵方氏曰:“《适四方》则主在远言之,在远犹得乘安车,况在国之时乎?”

    《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陈注兵车,革路也。尚武猛,无推让,故不式。武车,亦革路也。取其建戈刃,即云“兵车。”取其威猛,即云“武车”也。旌,车上旌幡也。尚威武,故舒散若垂緌然。玉金象木,四路不用兵,故曰“德车。”德美在内,不尚赫奕,故缠结其旌于竿也。

    《檀弓》

    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 长殇,车一乘。

    陈注此言送殇遣车之礼。君谓国君,亦或有地,大夫通得称君也。公专言五等诸侯也。十六至十九为长殇。葬此殇时,柩朝庙毕,将行,设遣奠以奠之。牲体分折包裹,用此车载之,以遣送死者,故名遣车。车制甚小,以置之椁内四隅,不容大为之也。《礼》:中殇从上,君适长三乘,则中亦三乘,下则一乘也。公庶长一乘,则中亦“一乘,下则无也。”大夫适长一乘,则中亦一乘,下殇及庶殇并无也。

    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

    陈注遣车之数:天子九乘,诸侯七乘,大夫五乘。天子之士三乘,诸侯之士无遣车也。大夫以上皆大牢,士少牢,个,包也。凡包牲皆取下体,每一牲取三体,前胫折取臂臑,后胫折取骼。少牢二牲,则六体,分为三个。太牢三牲则九体。大夫九体,分为十五假。三假为一包,凡五包;诸侯分为二十一假,凡七包;天子分为二十七假,凡九包,每遣车一乘,则载一包也。

    《月令》

    孟春之月,天子乘鸾,路驾仓龙。

    陈注《鸾路》,有虞氏之车有鸾铃也。春言鸾,则夏、秋冬皆鸾也。夏云“朱”,冬云“元”,则春青秋白可知。马八尺以上为龙。

    孟夏之月,天子乘朱路,驾赤骝。

    陈注“骝”,马名。“色浅者赤,色深者朱。”

    中央土天子,乘大路,驾黄骝。

    孟秋之月,天子乘戎路,驾白骆。

    陈注兵车也。白马黑鬣曰“骆。”

    孟冬之月,天子乘元路,驾铁骊。

    陈注铁色之马。

    《礼器》

    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

    陈注殷世尚质,其祭天所乘之车,木质而已,无别雕饰,谓之大路。繁,马腹带也。缨,鞅也。在马膺前,染丝而织以为罽。五色一市曰就。就犹成也。繁与缨皆以此罽为之车朴素,故马亦少饰也。大路之下有先路、次路。次路,殷之第三路也。供卑杂之用,故就数多。《郊特牲》云“次路五就。”此盖误为七就。

    《大路素》而越席。

    陈注殷祭天之车,朴素无饰,以蒲越为席。

    《郊特牲》

    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乘素车”,贵其质也。

    陈注《素车》,殷之木路也。

    《玉藻》

    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 豹犆。

    陈注幦者,覆轼之皮。犆,缘也。君之齐车,以羔皮覆轼而缘以虎皮。朝车,亦谓大夫之朝车。以下文两言齐车,故知上为“君齐车”也。

    《明堂位》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 也。乘路,周路也。

    陈注鸾车,有鸾和之车也。路与“辂”同。钩,曲也。车床谓之舆,舆之前阑曲,故名钩车也。大路,殷之木辂也。乘路,周之玉辂也。大全辅氏曰:虞夏言车,殷、周言辂,各据时代所称言之。意者,殷、周始称车为辂耳。自鲁言之,故下皆曰“路”也。

    《少仪》

    《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陈注《周礼》“贰车,公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又《典命》云:“卿六命,大夫四命,车服各如命数。”与此不同者,或《周礼》成而未行,亦或异代之制也。

    《乐记》

    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

    陈注天子赐车,则上公及同姓侯伯金辂,异姓则象辂,四卫则革辂,蕃国则大辂。受于天子,则总谓之“大辂”也。

    《周礼》

    《天官》

    《司裘》:“大丧,𫷷裘饰皮车。”

    郑康成曰:“皮车,遣车之革路 。” 王昭禹曰:“明器之车,以皮饰之,事死如事生之意。”

    《尔雅》

    《释器》

    舆革,前谓之鞎,后谓之茀,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环 谓之捐,镳谓之钀,载,辔谓之轙,辔,首谓之革。

    “鞎以韦靶。车轼。茀以韦靶。后户御以簟衣。轼蔽以簟衣。”后户捐著。车众环。钀,马勒旁。铁轙,车轭上环,辔所贯也。

    《小尔雅》

    《车杂释》

    车辕上者谓之。辕谓之辀,轸谓之枕,较谓之干。衡, 扼也。扼上者谓之《鸟啄》。

    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宋赵陈魏之间 谓之“税。”

    税犹脱也

    《释名》

    《释车》

    《车》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车舍 也。行者所处,若车舍也。

    天子所乘曰《玉辂》,以玉饰车也。辂亦车也。谓之“辂”者, 言行于道路也。象辂、金辂、木辂,各随所以为饰名之 也。

    “钩车”,以行为阵,钩股曲直有正,夏所制也。

    《胡车》,车,胡以罪没入为官奴者,引之,殷所制也。 “《元戎》车”,在军前启突敌阵,周所制也。

    “辇车”,人所辇也。

    《柏车》,柏伯也,大也。丁夫,服任之小车也。

    《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今犊车是也。

    《墨车》,漆之,正黑,无文饰,大夫所乘也。

    “《重较》其较”,重卿所乘也。

    “役车”,给役之车也。

    《栈车》栈,靖也。麻靖,物之车也。皆庶人所乘也。

    《軘车》,戎者所乘也。

    《容车》,妇人所载小车也。其盖施帷,所以隐蔽其形容 也。

    《衣车》前户,所以载衣服之车也。

    猎车,所乘以畋猎也。

    “小车”,“驾马”,轻小之车也。驾马宜轻,使之局小也。 “高车”,其盖高,立载之车也。

    《安车》,盖卑坐乘,今吏之乘小车也。

    《骡车》《羔车》,各以所驾名之也。

    《槛车》上施栏槛以格猛兽之车也。

    《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

    《辎车》,藏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辎,厕也,所载衣物杂 厕其中也。

    《骈车》,骈,屏也,四面屏蔽,妇人所乘牛车也。辎骈之形 同,有底曰辎,无底曰骈。辀,句也,辕上句也。衡,横也,横 马颈上也。

    《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常 处也。

    胁驱在服马外胁也
    考证
    阴,荫也。横侧车前,以阴笒也。

    靷,所以引车也。鋈金,涂沃也。治白金以沃灌。靷,环也。 续,续靷端也。

    《文鞇》,车中所坐者也。用虎皮,有文采,因与下轝相连 著也。

    伏也。在前,人所伏也。 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

    “《车中》重”,荐也轻。小貂也。 毂埆也。体坚。埆也。

    辕,援也。车之大援也。

    枕横在前,如卧床之有枕横也。枕,横也,横在下也。 荐板在上,如荐席也。齐人谓车枕以前曰“缩”,言局缩 也。兖冀曰育。御者坐中执御育育然也。

    “较在箱上,为辜较”也。

    《立人》,象人立也。

    或曰:“阳门在前曰阳”,两旁似门也。

    槅,枙也,所以枙牛颈也。《马》曰:“鸟啄下向。”又马颈似鸟, 开口向下,啄物时也。

    隆强,言体隆而强也。或曰:车弓,似弓曲也。其上竹曰 郎疏相远,晶晶然也。

    复也,重复非一言之也。 辋,罔也。罔罗周轮之外也。关西曰𫐓,言曲𫐓也。或曰: “《绵》也”,绵连其外也。 轮,纶也,言弥纶也,周匝之言也。

    言辐:“入毂中也。” 舆,举也。

    《轴》,抽也。入毂中可抽出也。

    釭,空也,其中空也。

    间也。间釭轴之间,使不相摩也。 辖,害也,车之禁害也。

    輠,裹也。裹轵头也。

    轵,指也。如指而见于毂头也。

    笒横在车前,织竹作之,孔笒笒也。

    《盖在上》,覆盖人也。

    軬,藩也。蔽水雨也。

    《轑,盖》叉也,如屋构橑也。

    《杠》,公也。《众叉》所公共也。

    棿犹秘啮也,在车轴上,正轮之秘,齿前却也。 屐,似人屐也。又曰:“伏兔在轴上”,似之也。又曰:輹,輹,伏 也,伏于轴上也。

    《钩心》,从舆心下钩轴也。

    “缚在车下”,与舆相连缚也。

    棠:“也。”在车两旁。《幰》,使不得进却也。 幰,宪也。御,热也。

    绁,制也,牵制之也。

    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辔,咈也。牵引咈戾,以制马也。

    勒,络也,络其头而引之也。

    衔在口中之言也。

    《镳》,苞也,所以在旁苞敛其口也。

    鞅,婴也。喉下称“婴”,言缨络之也。其下饰曰樊缨,其形 樊樊而上属缨也。

    韅,经也,横经其腹下也。

    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纵也。

    羁,检也。所以检持制之也。

    缰,疆也。系之使不得出疆限也。

    《遒》也。在后遒迫,不得使却缩也。 “负”在背上之言也。

    悬也。所以悬《䌸轭》也。

    《方言》

    《杂释》

    《车下铁》,陈宋淮楚之间谓之“毕。”

    大车谓之綦。

    鹿车也

    车。齐谓之。

    《车轴》头也。又名。

    《车枸篓》,宋魏陈楚之间谓之。或谓之。笼其上,约 谓之或谓之。秦晋之间,自关而西谓之“枸篓”,西 陇谓之南楚之外谓之“篷”,或谓之《隆屈》。

    《枸篓》,即《车弓》也。今呼《车子弓》为。即軬带也。篷今亦通呼篷。

    “轮”,韩楚之间谓之“轪”,或谓之“軧”,关西谓之。 輑谓之轴。

    辕,楚卫之间谓之“辀。”

    “箱”谓之。 轸谓之“枕。”

    《车纣》自关而东,周洛、韩、郑、汝颍而东谓之。或谓之 《曲绹》,或谓之“曲纶。”自关而西谓之纣。

    绹亦绳名。《诗》曰:“宵尔索,绹曲纶。” 今江东通呼索。

    輨轪链𨬍关之东西曰輨,南楚曰轪,赵魏之间曰链 《𨬍车》釭,齐燕海岱之间谓之锅,或谓之锟。自关而西谓 之釭,盛膏者乃谓之锅。

    《三礼图》

    墨车图

    墨车图

    古驾四马,辀上曲句衡,辀辕也。衡,轭也。辕从轸已前 稍曲而上至衡,辀居衡上,向下句之衡居辀下,如屋 之梁然,《诗》所谓“梁辀”也。先以骖马内辔系于轼,又有 游环贯骖马之外,辔游移前却在服马之背,以止骖 马之外出。又服马之外,各以一条皮,上系于衡,后系 于轸,在服马胁,谓之胁驱,以止骖马之内入。二服夹 辕,其颈负轭,两骖在旁,施靷助之,是于阴版之前。

    阴版揜軓也

    以皮为靷,前约骖马之胸,内系于阴版,外系于轴以 引之。然则此车衡长六尺六寸,止容二服而已。两骖 颈不当衡,故别为一靷,以约马胸,引车轴也。又以韅 在马背,拘持二靷。案《士昏礼》:“婿乘墨车。”

    “士栈车,大夫墨车。” 婿是士子得乘墨车者,摄盛故也。大夫已上,革鞔而漆之。士栈车亦漆之,但无革鞔,与大夫为异耳。

    《考工记》曰:“栈车欲弇,饰车欲侈。”然则大夫以上皆革 鞔以饰,其舆又有漆饰,故得饰车之名。士卑车虽有 漆,无革饰,不得名墨车及饰车也,故惟以栈车为名 耳。若然,自卿以上,更有异饰,而名玉金象,以五采画 毂而篆约,谓之夏篆。唯用五采画毂无篆者,谓之夏 缦。又有此五等之车,案《巾车》云:“玉路以祀,金路;同姓 以封象路,异姓以封革路,以封四卫,木路以封蕃国, 孤夏篆,卿夏缦,大夫墨车,士栈车,庶人役车。”

    木路有革鞔,无漆饰,故名“木路。” “役车” ,谓方箱可载任器,以供役者也。

    “今士乘大夫墨车,为摄盛,则大夫当乘卿之夏缦,卿 乘孤之夏篆。”已上木路,质而无饰,不可使孤乘之。但 礼穷则同,故孤还乘夏篆,亦尊之义也。若然,庶人当 乘士之栈车,则与诸侯天子之尊,不假摄盛,依《巾车》 自乘本车矣。玉路非祭祀不可乘,以亲迎当乘金路 矣。以摄盛言之,士冠与父同,则昏礼亦同,是尊适子 皆与父同,庶子宜降一等也。

    下设辔执御皆同此。然新图此画墨车二乘,一是今法,一是古法。太子詹事尹拙议今车云“当是目验所见不堪垂法,删去可也。” 工部尚书窦仪议云:“臣仪详新图所画,皆约《三礼》正文,且于诸制之中,不画历代沿革,唯此驾部车之法,遍见今世所宜,以兹不伦,致其异议,未若惜画蛇之馀力,明驭马之古规。” 今已删去,今车乃从《仪议》。

    厌翟车图

    厌翟车图

    “男子立乘其车,有盖无帷裳。妇人坐乘,有盖有帷裳。” 案《士昏礼》说“婿乘墨车”,下云:“妇车亦如之,有裧”,注云: “亦如之者,车同等。裧车裳帷,《周礼》谓之容车,有容则 有盖。”《卫氓》诗云:“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童容也。”《孔义》云: “帷裳,一名童容。”故《巾车》云:“重翟、厌翟安车皆有容盖。” 先郑云“容谓幨车,山东谓之帷裳”,或云重容,即《氓诗》 云“渐车帷裳”,是山东名帷裳也。以其帷障车之傍,如 裳以为容饰,故谓之帷裳。或谓之童容者,其上有盖, 四傍垂而下,谓之裧,故,《杂记》云“其輤有裧”,注云“裧谓 鳖甲边缘”是也。然则童容与裧别,而先郑云“容谓幨 车”者,以其有童容者必有幨,故谓之为幨车也。惟妇 人之车为然也。王后始乘重翟,王女下嫁诸侯,乘厌 翟,服则褕翟。后郑云“重翟,重翟,雉之羽。厌翟,次其羽 使相迫也。”谓相次厌其本以蔽车也。皆有容。盖旧图 以下著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柄端,其制一同匏爵, 故不重出。

    太子詹事尹拙议云:“今新图不以金饰诸末” ,乃引《通典》云:“‘自两汉、晋、宋、齐皇后唯乘重翟,金涂五末,辕一,毂二,箱二’。至后魏,始说厌翟,亦金饰诸末。” 又云不画八辔者,工部尚书窦仪议云:“臣仪今详新图,缋总、鞶带、车末之饰,皆已正矣。其帷裳所画翟雉,但云以类求之。臣亦检寻,未见《本义》。所阙八辔,请令画之。”

    玉辂序

    巾车“掌王之五辂:玉、金、象、革四辂。”其饰虽异,其制则 同。今特图“玉辂”之一,兼太常之旗,以备祭祀所乘。其 馀车式,皆具《考工记》。《别录》于下,则轮轵之崇,轛輢之 状,辐内辐外之制,大穿小穿之殊,盖之所居,𨰿之所 在,若诚心观之,则诸辂皆可知矣。𨰿音乞

    玉辂图

    玉辂图
    《考工记》云:“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注云:“乘车玉辂金

    辂象辂也。”轵崇三尺有三寸,加轸与轐七寸,共四尺。 人长八尺,登下之以为节也。轐,舆下伏兔也,周围一 尺一寸,不漆。其践地者,毂长三尺二寸,围径一尺三 分寸之二。车薮空径三寸九分寸之五,大穿空径四 寸五分寸之二,小穿空径二寸十五分寸之四,辐广 三寸半,毂辐内九寸半,辐外一尺九寸,辐近罔处广 二寸六分寸之二,毂凿受辐深三寸半。又《舆人》云:轮 崇、车广、衡长俱六尺六寸。舆长四尺四寸,式深一尺 四寸。参分寸之二,式之高三尺三寸,较高五尺五寸。 贾疏云軷今之平鬲也孔疏云式上二尺二寸别横一木谓之较舆后横木谓之轸, 围尺一寸,式围七寸参分寸之一,较围四寸九分寸 之八,轵围参寸二十七分寸之七,轛围二寸八十一 分寸之十四。毂舆皆以革鞔漆之,玉辂,以玉饰诸末。 辀深四尺有七寸,辀之长丈四尺四寸,辀围一尺四 寸五分寸之二,辀之颈,围九寸十五分寸之九。颈当持衡 之处《辀》之踵围七寸、七十五分寸之五十一,踵承舆横轸者衡 任围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任正围尺四寸五分寸 之二。“任正”者,舆下三面材也。

    轮人为盖,盖斗曰“部”,部径六寸,厚一寸,上隆一分。斗 下达常,长二尺,径一寸。达常下入杠,杠长八尺,径二 寸,足以含达常也。用弓二十有八,每弓长六尺,广四 分,先凿部为二十八空,乃置弓于其空内端,即大一 分。其弓近部二尺稍平,外四尺即挠之,渐渐下曲,而 爪末低二尺。所以低二尺者,谓杠与达常共高一丈, 人高八尺,故四面宇曲,下低二尺也。盖之宽狭,唯可 覆轵,不及于辖。

    《真腊风土记》

    《轿制》

    轿之制,以一木屈其中,头两竖起,雕刻花样,以金银 裹之,所谓“金银轿扛”者此也。每头一尺之内钉钩子, 以大布一条厚折,用绳系于两头,钩中人挽于布,以 两人抬之。轿则又加一物,如船篷而更阔,饰以五色 缣帛,四人扛,有随轿而走。若远行,亦有骑象骑马者, 亦有用车者。车之制却与他地一般,马无鞍,象无凳 “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