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第213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十三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二百十三卷目录
匕箸部汇考
诗经〈小雅大东〉
礼记〈杂记〉
仪礼〈公食大夫礼 特牲馈食礼 少牢馈食礼 有司彻〉
方言〈箸筒〉
茶经〈火䇲〉
三礼图〈毕图考 朼图考 疏匕图考 挑上图考〉
茶录〈茶匙〉
考盘馀事〈匙著〉
本草网目〈释名 主治〉
匕箸部艺文一
铁火箸赋 唐杨洽
匕箸铭 明方孝孺
又
匕箸部艺文二〈诗〉
箸诗 金周驰
咏竹箸 明程良规
匕箸部纪事
匕箸部杂录
匕箸部外编
杂食器部汇考
礼记〈礼运 少仪〉
周礼〈天官 秋官〉
仪礼〈公食大夫礼 少牢馈食礼〉
说文〈虏 铫 箪〉
广雅〈钨𫓶〉
三礼图〈钘图考〉
博古图〈周交虬盦图考 唐冰鉴图考 汉梁山𫓶图考〉
杂食器部纪事
杂食器部杂录
考工典第二百十三卷
匕箸部汇考
《诗经》
《小雅大东》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
〈朱注〉“救”,曲貌。匕,以棘为匕,所以载鼎肉而升之于俎也。〈大全〉《仪礼·特牲》注曰:“匕用棘心。” 孔氏曰:“《杂记》云:‘匕用桑,长三尺,吉礼则用棘’。”
《礼记》
《杂记》
枇以桑长三尺,或曰五尺。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 末。
〈陈注〉牲体在镬,用枇,升之以入鼎,又以枇自鼎载之入俎。主人举肉之时,执事者则以毕助之。举此二器。吉祭以棘木为之,丧祭则用桑木毕之,柄与末加刊削。枇亦必然也。
《仪礼》
《公食大夫礼》
《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旅人取匕。
〈疏〉《旅》人以匕入加于鼎,退出,还使之取匕。
《特牲馈食礼》
棘心《匕刻》。
〈注〉刻,若今龙头。
《少牢馈食礼》
鼎序入,《雍正》执一匕以从,雍府执四匕以从司士。
《有司彻》
次宾缩执匕俎以升,若是以授尸,尸却手授匕枋,坐 祭,哜之,兴,覆手以授宾,宾亦覆手以授,缩匕于俎上 以降。
《方言》
《箸筒》
箸筒,陈楚宋魏之间谓之“筲”,或谓之籯,自关而西谓 之《桶楤》。
《茶经》
《火䇲》
火䇲,一名“著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䓗 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毕图
《毕图考》
《杂记》云:“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孔《疏》云:“主人举 肉之时,以毕助主人举肉也。”用桑者,亦谓丧祭也。吉 时亦用棘末,谓毕义末头亦刊削之也。又《特牲礼》云: “宗人执毕先入。”郑云:“毕状如义。”盖为形似毕星,故名 焉。旧《图》云:“叶博三寸,中镂去一寸,柄长二尺四寸,漆 其柄,末及两叶皆朱。”臣崇义案:毕、朼二制,礼有明文。 “丧祭用桑,取其同名,表有哀素;吉祭用棘,取其赤心, 尽其至敬。”盖圣人制礼,有以故兴物者如此之深也。 今若以毕朼二物,桑之与棘,皆漆而丹之,则亡哀素 之情,遐弃赤心之敬。既无所法,实谓不经。今亦并图 于右,冀择而用之。
枇图
《枇图考》
《杂记》云:“枇以桑,长三尺。”注云:“枇所以载牲体者也。丧 祭用桑,吉则用棘。”孔疏引《特牲记》曰:匕也旧图下别 有刻匕,是其重也。既非法制,今亦略而不图。
疏匕图
《疏匕图考》
《有司》云:“雍人合执贰俎,陈于羊俎西,并皆西缩,覆贰 疏匕于其上,皆缩俎,西枋。”〈音柄〉注云:“疏匕,匕柄有刻饰。” 《贾疏》云:“以其言疏,是疏通刻之,若疏屏之类。”郑注:“疏 屏以为刻画云气虫兽”,此唯刻画云气,通饰其柄。旧 《图》云:“疏匕亦形如饭。”�〈音锹〉以棘为之,长二尺四寸,叶 长八寸,博三寸,其柄,叶通疏,皆丹漆之。案《挑匕注》云: “此亦浅升为之,通疏其叶。”似失之矣,亦丹浅升,并云 气为是。
挑匕图
《挑匕图考》〈挑吐雕反又音由〉
《有司》云:“司马在羊鼎之东,二手执挑匕枋。”〈音柄〉“以挹湆。” 注于《疏匕》。注云:“挑谓之歃,读如或舂或抌。”〈音由〉之“抌”,字 或作“挑”者,秦人语也,注写也。郑意以疏匕挑匕,皆有 浅升,状如饭。�挑,长柄,可以抒物于器中者也。抒,〈直吕 反取也挹也〉又引《诗》“或舂或抌”,今诗“抌”作“揄。”〈音由〉《笺》云:“舂而 抒出之。”彼《笺》此注,以抒为“取挹”,两义无差。旧图挑匕 漆柄,末及浅升中皆朱柄叶,长短广狭与疏匕同。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 者轻,建茶不取。
《考盘馀事》
《匙著》
云间胡文明制者佳。南都白铜者亦适用,金玉者似 不堪用。
《本草纲目》
《著释名》
李时珍曰:古箸以竹,故字从竹。近人兼用诸木及象 牙为之矣。
《主治》
陈藏器曰:“吻上燕口疮,取著烧灰傅之。”又“狂狗咬者, 乞取百家著煎汁饮。”
李时珍曰:“咽喉闭塞,取漆著烧烟,含咽烟气入腹,发 欬即破。”
匕箸部艺文一
《铁火著赋》唐·杨洽
物亦有用,人果能捐。惟兹铁著,既直且坚。挺刚姿以 执热,挥劲直以凌烟。安国罢悲于死灰,庄生坐得于 《火传》。交茎璀璨,并影联翩。动而必随,殊叔出而季处; 持则偕至,岂彼后而我先。有协不孤之德,无愧同心 之贤。至如元冬方冱,寒夜未央,兽炭初爇,朱火未光。 必资之以夹辅,终俟我而击扬。焚如焰发,赫尔威张, 解严凝于寒室,播温暖于高堂。夺功绵纩,挫气雪霜。 夫如是,则《著》之为用也至矣,于何不臧?锐其末而去 其利,端其本而秉其刚。信尺棰之莫俦,何支策之足 重。专权有𠫤,故我独任而无成;双美可嘉,故我两茎 而为用。抱素冰洁,含光雪新。同舟楫之共济,并辅车 之相因。差池其道,劲挺其质。止则叠“双,用无废一。虽 炎赫之难持,终岁寒之可必。嗟象箸之宜舍,始阶乱 而无倾。鄙囊锥之孤挺,卒矜名于露颖。伊琐琐之自 持,独铮铮而在兹。佐洪炉而罔忒,烦素手而何辞。因 依获所,用舍随时。傥提握之不弃,甘销铄以为期。”
《匕箸铭》明·方孝孺
汝之食人慎勿恩,人之食汝慎勿谖。
又
五鼎之馈,为惠不成。干糇之遗,怨由以生。一举著而 骄,士将败汝名。
匕箸部艺文二〈诗〉
《箸诗》金·周驰
矢束形何短,筹分色尽红。骈头斯效力,失偶竟何功。 比数盘盂侧,经营指掌中。蒸豚挑项脔,汤饼拌油葱。 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上前如许借,犹足沃渊衷。
《咏竹箸》明·程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匕箸部纪事
《史记微子世家》:“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 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 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汉书张良传》:汉王与郦食其谋挠楚权,复立六国后。 良从外来谒汉王,具以郦生计告良。良曰:“谁为陛下 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臣请借箸以筹之。”言其不可 者六,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乃公事!”
《周亚夫传》:亚夫谢病免相,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 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 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上 曰:“起。”亚夫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 《飞燕外传》:后始加大号,婕妤奏书于后,上二十六物 以贺,有文犀辟毒箸二双。后骄逸,体微病,辄不自饮 食,须帝持匕箸。
《汉书王莽传》:“巨毋霸,卧则枕鼓,以铁箸食。”
《三国蜀志先主传》:“曹公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 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注〉 《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 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赵达传》:达射隐伏,无不中效。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 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佳殽以叙意,如何?达因 取盘中只箸,再三从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酒有肉, 何以辞无’?”主人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 《语林》:“王蓝田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投于地。” 《晋书何曾传》:“曾性奢豪,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云仙杂记》:“向范待客,有漆花盘,科斗著,鱼尾匙山涛酒后哺啜,折著不休。
《晋书吴隐之传》:“隐之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飧投 箸,为之悲泣。”
《幸灵传》:时顺阳樊长宾为建昌令,发百姓作官城于 建城山中,吏令人各作箸一双,灵作而未输,或窃之 焉。俄而窃者心痛欲死,灵谓之曰:“‘尔得无窃我箸乎’? 窃者不应,有顷愈急,灵曰:‘若尔不以情告我者,今真 死矣’。”窃者急遽,乃首出之。灵于是饮之以水,病即立 愈,行人由此敬畏之。船成当下,吏以二百人引一艘, 不能动,方请益人,灵曰:“此以过足,但部分未至耳。灵 请自率之。”乃手执箸,惟用百人,而船去如流。众大惊 怪,咸称其神,于是知名。
《宋书沈庆之传》:太子妃上世祖金镂匕箸及杵杓,上 以赐庆之曰:“卿辛勤匪殊,欢宴宜等。且觞酌之赐,宜 以大夫为先也。”
《范晔传》:“鲁国孔熙先,博学有纵横才志,文史星算,无 不兼善。义康闻熙先,密相结纳。又有王国寺法净尼, 亦出入义康家,并与熙先相往来。法净尼南上,熙先 付以笺书,陈说图谶。法净还,义康饷熙先铜匕等物。” 《春渚纪闻》:“宋柳恽尝赋诗未就,以笔捶琴,客有以箸 和之,恽惊其哀韵,乃制为雅音。后传击琴,盖自恽始。” 《魏书咸阳王禧传》:禧谓龙虎曰:“吾愦愦不能堪,试作 一谜,当思解之,以释毒闷。”龙虎欻忆旧谜云:“眠则俱 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都不有心于规刺 也。禧亦不以为讽己,因解之曰:此是眼也,而龙虎谓 之是箸。
《杨播传》:播弟椿、津恭谦,椿每近出,津不先饭,椿还,然 后共食。食则津亲授匙箸,味皆先尝,椿命食,然后食。 《北史崔瞻传》:瞻在御史台,恒于宅中送食,备尽珍羞, 独餐自若。有一河东人士姓裴,亦为御史,伺瞻食便 往造焉,瞻不与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观,瞻食罢而 退。明日,裴自携匕箸,恣情饮啖,瞻方谓裴云:“我初不 唤君食,亦不共君语,君遂能不拘小节,君定名士。”于 是每与之同食。
《酉阳杂俎》:天后任酷吏罗织,位稍隆者日别妻子。博 陵崔元晖位望俱极,其母忧之曰:“汝可一迎万回,此 僧宝志之流,可以观其举止祸福也。”及至,母垂泣作 礼,兼施银匙著一双,万回忽下阶掷其匙,著于堂屋 上,掉臂而去,一家谓为不祥。一日,令上屋取之,匙箸 下得书一卷,观之,乃谶纬书也,遽令焚之。数日,有司 忽即其家大索图谶,不获,得雪。时酷吏多令盗夜埋 蛊遗谶于人家,经月,乃密籍之。博陵微万回则灭族 矣。
《开元天宝遗事》: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 御宴,帝以所用金著令内臣赐。璟虽受所赐,莫知其 由,未敢陈谢。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著, 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谢。
《隋唐嘉话》:“今上之为潞州别驾,将入朝,有军人韩凝 礼自谓知兆,上因以食箸试之。既布卦,一箸无故自 起,凡三偃三起,观者以为大吉征。既而诛韦氏,定天 保,因此行也。凝礼起家五品,至今犹存。”
《酉阳杂俎》:“安禄山恩宠莫比,锡赉无数。其所赐品目, 有金平股犀头匙箸。”
《唐书高崇文传》:“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诏统左 右神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辟。始,崇文选兵五千,常 若寇至,至是卯漏受命,辰巳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 具。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
《于琮传》:“琮擢第,初尚永福公主。主未降食帝前,以事 折匕箸,帝知其不可,妻士大夫,更诏尚广德公主。” 《酉阳杂俎》:“韦陟尚奢侈,宴于公卿,虽水陆具陈,曾不 下著。”
近有海客往新罗,吹至一岛上,满山悉是黑漆,匙著 其处,多大木。客仰窥匙箸,乃木之花与须也。因拾百 馀双还用之,肥不能使,后偶取搅茶,随搅而消焉。 《续博物志》:“正月望祭门,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祭 之。”
《稽神录》:“正月望夜,时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箸为觜, 使画盘粉以卜。”
《十国春秋》:“后蜀高祖以李皇后故,优待唐庄宗诸儿, 赐予千计。敕器用局以沉香、降真为钵,木香为匙箸。” 《五代史》:“唐废帝欲择宰相,书姓名,置琉璃瓶中,以箸 挟之。”
《暌车志》:“岭表占卜甚多,有箸卜。”
《冷斋夜话》:予与李德修游公义,过一新贵人,贵人留 食,予三人者皆以左手举箸。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 予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一座 大笑,喷饭满案。
《谈苑》:虏中大寒,匕箸必于汤中蘸之,方得入口,不尔 与熟肉相沾不肯脱。石鉴奉使,不曾蘸箸,以取榛子, 沾唇如烙,皮脱血流,淋漓衣服上《宋史。毕仲游传》:仲游提点河东路刑狱,太原铜器名 天下,独不市一物,惧人以为矫也,且行买二茶匕而 去。韩缜曰:“如公叔,可谓真清矣。”
《避暑录话》:“徐仲车事母至孝,母既死,图其像日祭之, 饮食皆持匕箸,举进于像上,若食之者,像率淋漓沾 污。”
《西湖志馀》:高宗在德寿宫,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 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 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 食与宫人食也。”
《括异志》:黄觉旅舍,见道士共饮,举杯之际,道士以箸 蘸酒于案上写吕字,觉悟其洞宾也,遂肃然起敬。 珍珠船周王者,有道术,中秋夜会,月色方莹,谓坐客 曰:“我能挈月置之怀袂。”因取箸数百条,绳而驾之,曰: “我梯此取月。”俄以手举月怀中,出月寸许,光色照烂, 寒入肌骨。
《韦居听舆》,温州平阳,有《帅蜀者》。蜀俗,主帅莅任,大宴, 例进玉箸羹。每取乳㹀烙铁,钻其乳而出之,乳凝箸 上以为馔。
《潜居录》:八月朔,以碗取树叶露,研辰砂,以牙箸染点 身上,百病俱消,谓之“天灸。”
辟寒仲廷预为蜀嘉王教授,诸子虽通《坟》《典》,常厄饥 寒,至门下亦未甚礼。时方凝寒,王以旧火炉送学院。 廷预方独坐太息,以箸拨火,俄灰中得一双金火箸, 遽求见王。王意其别有所求也,勉强见之。廷预乃出 金箸,陈其本末。王曰:“吾家失此物已十年,吾子得之, 还以相示,真有古人之风。”乃厚赠之,竟以宾介相遇, 礼待甚厚,荐授荣州录事参军。
《剪胜野闻》洪武十年,宋濂乞老归,帝亲饯之。濂顿首 曰:“臣性命未毕蓬土,请岁觐陛阶。”既归,每就帝庆节 称贺。十三年失朝。帝召其子中书舍人璲问之。对曰: “不幸有旦夕之忧,令人瞰之无恙。”大怒,诏御史就诛。 濂太子泣谏,乃赦濂死。会与太后食,后具斋素,帝问 其故,对曰:“妾闻宋先生坐罪薄,为作福祐之。”帝艴然 投箸而起。
翰林应奉唐肃,初以失朝,坐免官归乡里。太祖重其 才,再召入。尝命侍膳,食讫,拱箸致恭。帝问曰:“此何礼 也?”肃对曰:“臣少习《俗礼》。”帝怒曰:“俗礼可施之天子乎?” 罪坐不敬,谪戍濠州。
《江宁府志》:“矩庵陈公镐为山东提学副使时,夜至济 阳公馆,庖人供膳无箸,恐公怒责公,略不为意。或请 启门外索,勿许,庖人乃削柳条为箸。公曰:‘礼与食孰 重’?竟不食,啖果数枚而已。”
匕箸部杂录
《易经·震卦》:“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程传〉雷之震动,惊及百 里之远,人无不惧而自失,惟宗庙祭祀,执匕鬯者不 致于丧失。人之致其诚敬,莫如祭祀也。
《礼记·曲礼》:“饭黍毋以箸。”〈注〉贵其匕之便也。
羹之有菜者用𬂩,其无菜者不用𬂩。〈注〉𬂩箸也 《荀子解蔽》篇。从山上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 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
《淮南子齐俗训》:“糟丘生乎象箸。”
《论衡》:“以箸撞钟,以筳击鼓。钟鼓不能鸣者,撞之者小 也。”
《典略》陈琳报太祖书曰:“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 登,折箸为械,坚不可入。”
《云仙杂记》:朱符谓火著如两仪,成变化,不可缺一。本 明火师在坐曰:“当以玉为之,贵能不热。”
《推篷寤语》:“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 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 快子者,忘其始也。”故知《中原音韵》与《北溪字义》、“《六书 精蕴》诸书,暇中留心一考,亦博物之助。”
箸谓之赵达。赵达,吴国人也。善将,一箸而算,无不征 应。吴国兴亡之事,并中其算。
匕箸部外编
《续齐谐记》:会稽赵文韶为东宫扶侍,坐清溪中桥与 尚书王叔卿家隔一卷秋夜倚门唱西夜乌飞,其声 哀怨。忽有青衣婢前曰:“王家娘子闻君歌声,遣相问 耳。”文韶委曲答之,亟邀相过,须臾女到曰:“闻君歌声, 岂能为一曲邪。”文韶即为歌,音韵清畅,歌阕夜已久, 遂相伫。燕寝竟,四鼓别去,脱金簪以赠文韶亦答以 “银碗、白琉璃匕各一枚。既明,文韶出,偶至清溪庙,歇
神坐上见碗,心甚疑之,屏风后则琉璃匕在焉《异苑》:“永初中,张骥于都丧亡,司马茂之往哭,见骥凭几而坐,以箸刺粔籹食之。”
杂食器部汇考
礼记
《礼运》
实其铏羹。
〈陈注〉铏如鼎而小,菜和羹之器也。〈大全〉严陵方氏曰:“以五味之和而实铏鼎。”
《少仪》
食器不刻镂。
周礼
《天官》
《亨人》:“祭祀,共大羹铏羹,宾客,亦如之。”
〈订义〉贾氏曰:“盛之于铏器,谓之铏羹。”
《秋官》
《掌客》:“凡诸侯之礼:上公铏四十有二,侯伯铏二十有 八,子男铏十有八。”
贾氏曰:“铏,器名,所以盛三等之羹 。” 郑康成曰:“公铏四十二,侯伯二十八,子男十八,非衰差也。二十八,《书》或为二十四,亦非。其于衰公又当三十,于言又为无施。” 礼之大数。铏少于豆,推其衰,公铏四十二,宜为三十八,盖近之矣。则公铏堂上十八,西夹东夹各十;侯伯堂上十二,西夹东夹各八;子男堂上十,西夹东夹各四 。《郑锷》曰:“铏陈于堂上及东西之夹。”
仪礼
《公食大夫礼》
“捝手扱上铏,以柶”,辨擩之上铏之间祭。
〈注〉“扱以柶”,扱其铏菜也。
上大夫,六铏。
《少牢馈食礼》
上佐食羞两铏,取一羊铏于房中,坐设于韭菹之南; 下佐食又取一豕铏于房中,以从上佐食受,坐设于 羊铏之南,“皆芼,皆有柶。尸扱以柶,祭羊铏,遂以祭豕 铏,尝羊铏。司士进一铏于上𦿉,又进一铏于次𦿉。”
〈疏〉《羊豕》二铏,一进与上佐食,一进于下佐食。
说文
《卢》
卢,饭器也。
《铫》
“铫”,温器也。
《箪》
箪,饭器也。
广雅
《钨𫓶》
钨𫓶谓之铫。
三礼图
钘图
《钘图考》
铏以盛羹,受一升,“口径六寸,有三足,足高一寸,有两 耳,有盖,士以铁,大夫以铜,诸侯以白金饰,天子以黄 金饰。”〈旧本无此已上文〉旧图云“铏受一斗,两耳三足,高二寸, 有盖。士以铁为之,大夫以上以铜为之,诸侯饰以白 金,天子饰以黄金。”臣崇义案:铏是羹器,即铏鼎也。故 《周礼亨人》“祭祀则供铏羹”,而《掌客》注云:“不杀则无铏 鼎。”又《公食大夫礼》注云:“铏者,菜羹和之器。”故疏引下 记:“牛以藿,羊以苦,豕以薇。”是菜和羹也。以铏盛此羹, 故云“之器。”然则据羹在铏,则曰铏羹;据器言之,则曰 铏鼎;据在正鼎之后设之,则谓之陪鼎;据入庶羞言 之,则谓之羞鼎,其实一也。今以黍寸之尺计之,其口、 径、底径井深皆六寸,乃受一斗之数。今见祭器中有 以木为之者,平底无足,红油画之铜字,恐相传为误, 故广引《经》文注义。铏鼎施用所在,图之于右。
==博古图==
周交虬盦
《周交虬盦图考》
右高三寸,深二寸九分,口径五寸六分,腹径五寸五 分,容二升五合,重一斤九两。无铭。是器纯缘,外著以 交虬,两耳作连环,所以便于提携。以圈为足。而器之 中纯素略无文彩,大概与《周伯盏盦》相肖,特阙其盖 耳。
唐冰鉴图
《唐冰鉴图考》
右高七寸七分,下盘深一寸,径一尺二寸四分,容五 升二合,重三十二斤三两,四足,无铭。且“冰鉴”之说,已 具于《汉鉴》矣。今其规模,上方如斗,四傍尘镂,底作风 窗,承以大盘,立之四足。岂非置食于上而设冰于盘, 使寒气通彻,以御温气耶?大抵汉、唐之器,致用设饰, 略相仿象。然所以异者,汉鉴圜而唐鉴方,汉鉴近于 古,而唐鉴则近于今矣,故不得不辨。昔郑元谓:“鉴如 甀大,口以盛冰。”观此鉴与郑说不同,然又非汉之制 作,宜李唐精工所能到也。
汉梁山𫓶图
《汉梁山𫓶图考》
右高四寸二分,深四寸一分,口径七寸四分,腹径七 寸六分,容六升,重二斤十有三两。有铭在其唇。曰梁 山铜二斗𫓶,重十斤,元康元年造。外复有一“扶”字。按 汉孝宣帝即位之十年,乃改元康,而是器盖元康元 年造也。其“扶”字乃号耳,如好畤鼎之用山字是也。梁 山铜者,纪其贡金之地。梁山于汉初为孝王之封,梁 王,依山鼓铸,为国之富,故在孝王时,有“罍尊直千金” 戒,后世宝之,则梁山之铜有自来矣。其后梁之子孙 分其国为五,则在孝宣时尤不替贡金之职耳。
杂食器部纪事
《墨子:尧饭土》。�啜土铏 《说苑》: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 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 有三。”
夏后氏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 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 服者五十有二。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见灵辄饿,为之箪食与肉。”
《家语》:“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铏 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欣然有悦,如受大牢之馈。” 魏武上献帝表臣祖腾,有顺帝赐器,今上四石铜𫓶 四枚,五石铜𫓶一枚。御物有“纯银粉铫一枚。”
《魏略》:徐晃性严,驱使将士不得闲息,军中为之语曰: “不得饷属徐晃。”晃闻此语,笑曰:“我捶破汝钨𫓶耶!” 《南史宋宗室传》:建平宣简王宏子景素,性俭素,两宫 所遗珍玩,尘于笥箧,食常不过一肉,器用瓦素。时有 献镂玉器,景素顾主簿何昌寓曰:“我持此安所用哉?” 乃谢而反之。
《刘怀珍传》:怀珍从孙杳,大通元年为步兵校尉,兼东 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谓曰:“酒非卿所好,而为酒府 之职,政为卿不愧古人耳。”太子有瓠食器,因以赐焉, 曰:“卿有古人之风,故遗卿古人之器。”
《羊侃传》:“大同中,魏使杨斐与侃在北,尝同学。有诏命 侃延斐同宴,宾客三百馀人,食器皆金玉杂宝,奏三 部女乐。至夕,侍婢百馀人,俱执金花烛。”
《扶南国传》有毗骞国,去扶南八千里。扶南王数使与 书相报。答常遗扶南王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 又如瓦𫭟,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碗者受一升。 《十国春秋》孙晟事烈祖父子二十馀年,家益豪富,每 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 江南贵人多效之。
《冷斋夜话》:王荆公居锺山,特与金华俞秀老过故人 家饮。饮罢,少坐水亭,顾水际沙间有馔器数件,皆黄 白物,意吏卒窃之,故使人问司之者,乃小儿适聚于 此,食枣栗,食尽弃之而去。荆公谓秀老曰:“士欲任大 事,阅富贵,如群儿作息乃可耳。”
《嵩高山记》:壑左右有古人住处,铜铫器物犹存。 《衡山记》:“有人采药,暮宿石室,石室中见一铜铫,是煮 药处。蛮人闻之,取铫还用,举村尽病,送返乃已。” 《明月编》:李时可名凤,胜国人,倜傥喜结客,客曰:“杨维 桢最岳岳矣。”时可能折其角与之游。维桢挟四青衣, 浮江过其家,时可访之舟中,舟中之器,黄金犀毗相 半也。维桢气岸然,乃时可宴客。樱桃下,玛瑙作埒,红 氍毹覆之,三数丽人,行酒并绝代。以赤玉柈盛脯,白 玉斗盛浆,皆盈尺。维桢为色动。后赏莲花,水精为食 床,空其中,置金鳞翠藻。食器皆南越秘色磁,其豪侈 如此。
《甲乙剩言》:“予过京口,见邬佐卿,语曾于甘露寺遇一 蜀僧,深于禅理,因数数往还,佐卿适有所负,忧见于 色。僧问曰:‘君须几何,而形困若此’?邬曰:‘非十金不能 免。此僧持几上煮茶铜铫,视之曰:‘此逾十金矣’。便命 索炭。邬异之,即以燃炭,僧出袖中一包,出药匕许,以 铫周身擦抹此药,药尽着火中烧令通赤,急索酒淬’” 之。寻以水洗。则成银矣。遂得缓《十金》之急。
《辟寒王可容》说,为僧时,游南中山寺,遇大雪,旬日阙 食。一行脚僧曰:“贫道有艺,可济诸坐士。”遂将一铜铫 子,于炉火上取净瓶泻水银,衣带间解一贴散药,似 壁土,揉于铫中,煎之成一片白金,众大惊。
杂食器部杂录
《杜预奏事》,“药杵臼、澡盘、熨斗、釜瓮铫盘、钨𫓶皆亦民 间之急用也。”
梦书“梦见得新铫”,当取好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