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文集_(四部丛刊本)/集古录跋尾卷第二 中华文库
欧阳文忠公文集 集古录跋尾卷第二 宋 欧阳脩 撰 宋 胡柯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元刊本
|
集古录跋尾卷第二 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五
后汉尧母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尧母碑汉建宁五年造其文略曰尧母庆都感
赤龙而生尧遂以侯伯恢践帝〈下有阙〉庆都仙𣳚盖葬
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祠三代
改易荒废不修汉受濡期兴灭继绝如尧为之遂遭
亡新礼祠绝矣故廷尉〈姓名磨灭不可读矣〉深惟大汉尧之苗
胄当修尧祠追逺复旧前后奏上帝纳其谋岁以春
秋奉大牢祠时济阴太守魏郡审晃成阳令博陵管
遵各遣大辅助〈阙一字〉君经之营之不日成之此其
大概也按皇览云尧家在济阴城阳吕氏春秋云尧
葬榖林皇甫谧云榖林即城阳然自史记地志及水
经诸书无尧母葬处惟见于此碑盖亦葬城阳也而
诸书俗本多为城阳独此碑为成阳当以碑为正碑
后列当时人名民又云审晃字元让管遵字君台又
云汉受濡期莫暁其义也〈右集本〉
后汉尧祠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尧祠碑在济阴碑云帝尧者盖昔世之圣王也
又曰圣汉龙兴纂尧之绪祠以上牺至于王莾绝汉
之业而坛场夷替屏慑〈真迹作摄〉无位大抵文字磨灭
字虽可见而不复成文其后有云李树连理生于尧
祠太守河南张宠到官始初出钱二千敬致礼祠其
馀不〈一作可〉读也碑后有年月盖熹平四年建也治
平元年五月晦日书〈真迹〉
后汉尧祠祈雨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尧祠祈雨碑首尾残灭其仅可识者有云股肱
贤良广祈多福䖍䖍夙夜又云常以甲子日诏太常
陈上古之礼舞先王之乐又云延熹十年仲春二月
阳气侵阴又云享祀群神仰瞻云汉又曰嘉澍优霑
利茂万物又云孟府君知尧精灵与天通神修治大
殿以此知为祈雨于尧祠也尧祠在汉济阴郡孟府
君者当是济阴郡太守也其馀隶字完者颇多亦往
住成句但断续不可次序尔〈右集本〉
后汉老子铭〈岁月见本文〉
右汉老子铭按桓帝本纪云延熹八年正月遣中常
侍左悺之苦县祠老子至十一月又遣中常侍管霸
祠之而此碑云八月梦见老子而祠之世言碑铭蔡
邕作今检邕集无此文皆不可知也〈右真迹〉
后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云司徒臣雄司空臣戒
稽首言鲁前相瑛书言诏书崇圣道孔子作春秋制
孝经演易系辞经纬天地故特立庙褒成侯四时来
祠事巳即去庙有礼器无常人掌领请置百石卒史
一人典主守庙谨问太常祠曹冯牟史郭玄辞对
故事辟雍祠先圣太宰太祝各一人备爵太常丞监
祠河南尹给牛羊豕大司农给米臣愚以为如瑛言
可许臣雄臣戒愚戆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稽首以闻制曰可按汉书元嘉元年吴雄为司徒
二生赵戒为司空即此云臣雄臣戒是也鲁相瑛者
据碑言姓乙字仲卿汉碑在者多磨灭此幸完可读
录之以见汉制三公奏事如此与群臣上尚书者小
异也又见汉祠孔子其礼如此治平元年六月二十
日书〈右真迹〉
后汉修孔子庙器碑〈一作 岁月见本文表〉
右汉〈一有朝字〉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云永寿二年青龙
〈二字一作岁〉在涒滩霜月之灵皇极之日永寿桓帝年号
也按尔雅云岁在申曰涒滩桓帝永兴三年正月戊
申大赦改元永寿明年〈一有岁次二字〉丙申曰岁在涒滩是
矣云霜月之灵皇极之日莫晓其义疑是九月五日
前汉文章之盛庶㡬三代之纯深自建武以后顿尔
衰薄崔蔡之徒擅名当世然其笔力辞气非出自然
与夫杨马之言醇醨异味矣及其末也不胜其弊霜
月皇极是何等语韩明府者名敕字叔节前世见于
史传未有名敕者岂自余学之不博乎春秋左氏𫝊
载古人命名之说不以为名者颇多故以敕为名者
少也治平元年二月晦日书〈右真迹〉
后汉鲁相晨孔子庙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鲁相上尚书章其略云建宁二年三月癸卯朔
七日已酉鲁相臣晨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臣
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元年到官行秋飨饮酒
泮宫复礼孔子宅而无公出酒脯之祠臣依社稷
出王家榖春秋行礼建宁灵帝年号也于此见汉制
天子之尊其辞称顿首死罪而不敢斥至尊因尚书
以致逹而巳余家集录汉碑颇多亦有奏章患其磨
灭独斯碑首尾完备可见当时之制也又云孔子干
坤所挺西狩获麟为汉制作故孝经援神契曰玄丘
制命帝卯行又尚书考灵耀曰丘生仓际触期稽度
为赤制䜟纬不经不待论而可知甚矣汉儒之狭陋
也孔子作春秋岂区区为汉而巳哉治平元年三月
廿五日书〈右真迹〉
后汉碑阴题名〈岁月未详〉
右汉碑阴题名不知为何人碑余家集录古文既多
或失其所得之自然汉碑存于今者惟华岳与孔子
庙最多其阴往往列修庙人姓名并记其所出钱数
不过三百至五百今斯碑所题文字缺灭而中间有
钱各五百四字则似是修庙人所记其人可见者有
济阴定陶蔡颢子盛山阳金郷张谚季徳河南宛陵
赵堂世苌南阳南郷邓升升逺济阴成武周凤季节
而其馀人姓名邑里多不完又时时有故吏字不知
为何人祠庙第以汉隶难得录之尔治平元年闰五
月八日书〈右真迹〉
同前
右汉碑阴题名不知为何碑之阴盖余家集录既多
而或失其所得之处又其文字磨灭莫可考究惟有
钱各五百四字似是汉时修庙人尔汉碑今在者惟
华岳与孔子庙中最多其碑阴题名者往往各书所
出钱数不过三百五百也而此碑所列邑里姓名字
完可见者尚十馀人然皆是济阴山阳彭城汝南陈
留人则疑为修孔子庙人也今列于后览者可以察
焉济阴定陶蔡颢子盛济阴张翔季审陈留酸𬃷李
直显节山阳金郷张谚季徳河南宛陵赵堂世苌南
阳南郷邓升升逺济阴成武周凤季节山阳昌邑田
胤元尊济阴成武史楞世明彭城朱翔元举〈右真迹〉
同前
右汉碑阴题名二皆不知为何碑阴其人各记所出
钱数似是汉时修庙人题名余家集录华岳及孔子
庙碑多如此此亦疑是二庙中碑前碑残灭尤甚第
时有门生济南东郡䓁字而姓名无复完者后碑则
有议曹功曹𮪍吏有莲勺左郷有秩池阳左郷有秩
池阳集丞有秩皆不知是何名号又有〈阙一字〉阳候长
祋祤候长则是县吏之名其隶字不甚精又无事实
可考姑录其名号以俟知者尔〈右集本〉
后汉张公庙碑〈岁月君本文 真迹〉
右汉张公庙碑在𥠖阳而碑无题首又其文字残灭
不可考究莫知为何碑第时时得其字之可识而仅
成文者曰惟和平元年正月丙寅和平桓帝年号以
此知为汉碑也又曰丰碑庙堂之前又曰于穆张公
则又知为张公庙碑矣又云国无灾祲屡获丰年作
歌九章颂公徳芳其辞有云公与守相驾蜚鱼往来
倏忽逺熹娱祐此𡉵民宁厥居其馀字画尚完者甚
多但不成文尔治平元年闰五月九日书是日奏事
垂拱退召赴延和阅谢契丹礼物遂归休
后汉公昉碑〈一作仙人唐君碑岁月未详〉
右汉公昉碑者迺汉中太守南阳郭芝为公昉修庙
记也汉碑今在者𩔖多磨灭而此记文字廑存可读
所谓公昉者初不载其姓名但云君字公昉尔又云
𦒿老相传以为王莾居摄二年君为郡吏啖𤓰旁有
真人〈一有居字〉左右莫察君独进羙𤓰又从而敬礼之真
人者遂与期谷口山上乃与君神药曰服药以后当
移意万里知鸟兽言语是时府君去家七百馀里休
谒往来转景即至阖郡惊焉白之府君徙为御史〈一作〉
〈吏〉鼠啮具君乃画地为狱召鼠诛之视其腹中果
有具府君欲从学道顷无所进府君怒敕尉部吏
收公昉妻子公昉呼其师告以厄其师以药饮公昉
妻子曰可去矣妻子恋家不忍去于是乃以药涂屋
柱饮牛马六畜湏有大风云来迎公昉妻子屋宅
六畜翛然与之俱去其说如此可以为怪妄矣呜呼
自圣人殁而异端起战国秦汉以来〈一作之际〉奇辞怪说
纷然争出不可胜数乆而佛之徒来自西夷老之徒
起于中国而二患交攻为吾儒者往往牵而从之其
卓然不惑者仅自守而已欲排其说而黜之常患
乎力不足也如公昉之事以语愚人竖子皆知其妄
矣不待有力而后破其惑也然彼汉人乃刻之金
石以传后世其意惟𢙢后世之不信然后世之人未
必不从而惑也治平元年四月二十三日以旱开宫
寺祈雨五日中一日休务假书〈右真迹〉
后汉析里桥郙阁颂〈岁月见本文〉
右汉析里桥郙阁颂建宁五年立云惟斯析里处汉
之右溪源漂疾横注于道渉秋霖漉稽滞商旅休谒
往还常失日晷行理咨嗟郡县所苦斯溪既然郙阁
尤甚临深长渊三百馀丈接木相连号为万柱遭遇
𬯎纳人物俱隋〈一作隳〉沈没洪渊酷烈为祸于是太守
阿阳李君讳㑹字伯都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巳到官
思惟惠利有以绥济闻此为难其日乆矣乃俾府
仇审改解危殆即便求𨼆析里大桥于尔乃造又醳
散𨵿之𡼼漯徙朝阳之平𤍜减西髙阁就安宁之石
道禹导江河以靖四海纪厥绩艾康万里乃作颂
曰颂后又有诗皆磨灭不完其云遭遇𬯎纳又云醳
散𨵿之𡼼漯徙朝阳之平𤍜刻画适完非其讹缪而
莫详其义疑当时人语与今异又疑汉人用字简略
假借不同尔故录之以俟博识君子治平元年六月
十日书〈右真迹〉
后汉人阙铭〈岁月未详 真迹〉
右汉人阙铭二其一曰永乐少府贾君阙其一曰雒
阳令王君阙二者皆不知为何人按汉书桓帝母孝
崇匽皇后居永乐宫和平元年诏置太仆少府如长
乐故事又按颜师古注地里志曰鱼豢〈真迹误作劵〉云汉
火行忌水故去洛水加隹师古谓光武以后始改为
雒然则二人者皆后汉时人也又按汉官仪长乐少
府以宦者为之则贾君者盖亦宦者也治平元年九
月十五日书
后汉文翁石柱记〈岁月见本文〉
右汉文翁石柱记云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
月修旧筑周公礼殿始自文翁开建泮宫据颜有意
益州学馆庙堂记云按〈一无此字〉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
守造讲堂作〈一无此字〉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初间烈火
为灾堂及寺舎并皆焚燎惟石室独存至献帝兴平
元年太守髙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为周公礼殿
有意又谓献帝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四字一作当如华阳志为〉
〈兴平〉元年盖时天下丧乱西蜀僻逺年号不通故仍称
旧号也今检范晔汉书本纪初平五年正月改为兴
平颜说是也治平元年六月十三日书〈右真迹〉
后汉文翁学生题名
右汉文翁学生题名凡一百有八人文学𥙊酒典学
从事各一人司仪主事各二人左生七十三人右生
三十人文翁在蜀教学之盛为汉称首其弟子著籍
者何止于此盖其磨灭之馀所存者此尔治平元年
六月二十日书〈右真迹〉
后汉泰山都尉孔君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泰山都尉孔君碑云君讳宙字季将〈二字一作秀特〉孔
子十九世之孙也年六十一延熹四年正月乙未以
疾卒〈一有于家二字〉其序官阀甚简又或残灭不完但见其
举孝廉为𭅺迁元城令遂为泰山都尉尔其辞有云
躬忠恕以及人兼禹汤之罪已宙人臣而引禹汤以
为比在今人于文为不𩔖盖汉世近古简质犹如此
也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一日书〈右真迹〉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
百人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今宙
右汉孔宙碑阴题名汉世公卿多自教授聚徒常数
碑残缺其姓名邑里仅可见者𦆵六十二人其称弟
子者十人门生者四十三人故吏者八人故民者一
人宙孔子十九世孙为泰山都尉自有录治平元年
闰五月二十一日书〈右真迹〉
后汉孔君碑〈岁月见本文 真迹〉
右汉孔君碑其名字磨灭不可见而世次官阀粗可
考云孔子十九代孙颍川君之元子也举孝廉除𭅺
中昌长遭太守君忧服竟拜尚书侍郎治书御史
陵太守迁下邳相河东太守建宁四年十月卒其
馀文字历历可读以其断绝处多文理难续故不复
尽录然其终始略可见矣惟其名字皆亡为可惜也
治平元年五月十日书
后汉孔徳让碑〈一作 岁月见本文碣〉
右汉孔徳让碑盖其名巳磨灭但云字徳让者宣尼
公二十世孙都尉君之子也仕历郡诸曹史年二十
永兴二年七月遭疾不禄碑在今兖州孔子墓林中
永兴孝桓帝年号也〈一有都尉者宙也五字〉其人〈二字一作德让〉早卒
无事迹可考余集录所藏〈一有独阙二字〉孔林中汉〈一无此字〉碑
最后得此遂无遗者盖以其文字简少无事实故世
人遗而不取独余家有之也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
日书〈右真迹〉
后汉刘寛碑〈中平二年〉
右汉太尉车𮪍将军特进逯郷〈二字一作封〉昭烈侯刘公
碑公讳寛有两碑皆在浴阳余家集录皆得之其一
故吏李谦所〈一作等〉立而此碑门生殷包等所〈一无此字〉立
其所书与李谦等〈一作碑〉所载不异惟汉隶难得当录
〈二字一作故录之〉汉公卿〈一有卒字〉故吏门生各自立碑以伸感
慕惟见于此今人家碑碣非其子孙则他人不为立
也治平元年六月十四日书〈右真迹〉
后汉太尉刘寛碑〈同前〉
右汉太尉刘寛碑汉书有传其官阀始卒与碑多同
而传载迁官次序颇略盖史之所记善恶大事官次
虽小略不足为失惟其缪误与阙其大莭不可不正
碑云大将军以礼胁命拜侍御史迁梁令三府并用
博士徴皆不就司隶校尉举其有道公车徴拜议郎
司徒长史而传但云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今据
碑止四迁尔博士未尝拜也碑于长史下遂云入登
侍中延熹八年地震有诏询异而拜尚书迁南阳太
守拜太中大夫复拜侍中屯𮪍尉宗正光禄勲遂授
太尉传至太中大夫始云迁侍中其前自长史入登
侍中史阙书也碑又云固疾逊位拜光禄大夫迁卫
尉复作太尉而传云以日食免拜卫尉以日食免当
从传为正而不书光禄大夫史阙也其馀皆同故不
复录〈右集本〉
后汉太尉刘寛碑阴题名〈岁月见本文〉
右汉太尉刘寛碑阴题名寛碑有二其故吏门生各
立其一也此题名在故吏所立之碑阴其别列于后
者在寛子松之碑阴也寛以汉中平二年卒至唐咸
亨元年其裔孙湖〈一作胡〉城公爽以碑岁乆皆仆于野
为再立之并记其世序呜呼前世士大夫世家著之
谱牒故自中平至咸亨四百馀年而爽䏻知其世次
如此之详也盖自黄帝以来子孙分国受姓历尧舜
三代数千岁间诗书所纪皆〈一有各字〉有次序岂非谱系
源流传之百世而〈一无此字〉不绝欤此古人所以为重也
不然则士生于世皆莫自知其所出而昧其世徳逺
近其所以异于禽兽者仅识其父祖尔其可忽哉
唐世谱牒尤备士大夫务以世家相高至其弊也或
䧟䡖薄㛰姻附托邀求货赂君子患之然而士子修
饬喜自树立兢兢惟恐坠其世业亦以有谱牒而䏻
知其世也今之谱学亡矣虽名臣巨族未尝有家谱
者然而俗习苟简废失者非一岂止家谱而已哉嘉
祐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书〈右真迹〉
后汉杨震碑〈岁月未详〉
右汉杨震碑首题云汉故太尉杨公神道碑铭文字
残缺首尾不完其可见而仅成文者云圣汉龙兴神
祇降祉乃生于公又云穷神知变与圣同符鸿渐衡
〈一作于〉门群英云集又云贻我三鱼以章懿徳又云大
将军辟举茂材除襄城令迁荆州刺史东莱涿郡太
守又云司徒太尉立朝正色恪勤竭忠其馀字存者
多而不复成文矣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右真迹〉
后汉杨震碑阴题名
右汉杨震碑阴题名者一百九十人其馀磨灭不完
者又十馀人余家所录汉碑阴题名颇多或称故吏
门生弟子或称从事曹之𩔖其人皆著州县邑里
名字甚详独此碑所书简略直云河间贾伯锜博陵
刘显祖之𩔖凡百九十人者皆然疑其所书皆是字
尔盖后汉时人见于史传者未尝有名两字者也汉
隶世所难得幸而在者多残灭不完独此碑刻画完
具而隶法尤精妙甚可喜也治平元年中伏日书〈真迹〉
后汉沛相杨君碑〈岁月见本文 真迹〉
右汉沛相杨君碑在阌郷杨震墓侧碑首尾不完失
其名字按后汉书震及中子秉秉子赐赐子彪皆有
传又云震长子牧冨波相牧孙奇侍中奇子亮阳成
亭侯又云少子奉奉子敷敷子众蓩亭侯又有彪■
子脩杨氏子孙载于史传者止此尔不知沛相为何
人也碑云孝顺皇帝西巡以史召见拜郎中迁常
山长史换犍为府丞宰司累辟应于司徒州察茂才
迁鲖阳侯相后拜议郎五官中郎将沛相年五十六
建宁元年六月癸丑遘疾而卒其终始尚可见而惜
其名字亡矣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
后汉繁阳令杨君碑〈熹平中〉
右汉繁阳令杨君碑首尾不完文字磨灭可识者四
百三十字不可识者六十一字碑云君遭叔父太尉
薨委荣举吏民攀辕守阙上书运榖万斛助官赈
贫以乞君还又云〈一作君〉冨波君之子按汉书杨震子
牧为冨波相君迺牧子也叔父太尉者秉也出米乞
令前史所无惜其名字磨灭不可见矣嘉祐八年十
月廿三日书〈右真迹〉
后汉髙阳令杨君碑〈岁月未详〉
右汉髙阳令杨著碑首尾不完而文字尚可识云司
隶从事定颍侯相最后为善侯相善上一字磨灭不
可见盖其中间尝为髙阳令而碑首不书最后官者
不详其义也按杨震碑髙阳令著震孙也今碑在震
墓侧〈一有右真迹也字〉
后汉杨君碑阴题名〈真迹〉
右汉杨君碑阴题名首尾不完今可见者四十馀人
杨震子孙葬阌郷者数世碑多残缺此不知为何人
碑阴其后有云右后公门生又云右沛〈二字集本作后史〉君
门生沛君疑是沛相者自有碑而亡其名字矣后公
亦不知为何人也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
同前〈真迹〉
右汉杨君碑阴题名凡一百三十一人有称故吏者
故民者处士者故功曹史者故门下佐者𩔖例不一
似当时人各随意书之而文字磨灭仅可读其姓名
字俱完可识者八十三人其馀或在或亡盖后汉杨
震墓域中碑也杨氏墓在阌郷有碑数庁皆汉世所
立余家集录得其四震及沛相繁阳髙阳令碑并得
碑阴题名然〈一有向字〉得时参错不知为何碑之阴也其
名氏可见者当时皆无所称述顾其人亦不足究考
第以汉隶真迹金石所传者至今𩔖多磨灭可惜故
录之尔治平元年三月晦日书
后汉碑阴题名
右汉碑阴题名在阌郷杨震墓侧文字磨灭不复可
考其仅可见者曰候长汾阴赵遗子宣候上灭一字
又曰故督邮曹史县功曹郷部吏柏昱等人名郷上
又灭一字又曰西郷亭长柏昱子政又曰郷亭长翟
国相如郷上又灭一字又曰麟都亭长阴定安定谷
口亭长方文雅方上又灭一字东门亭长梁忠子孝
四望亭长吴鸿子名麟武亭长常皓君宣其馀缺裂
不完盖杨氏子孙当时皆葬阌郷碑碣往往磨灭此
不知为谁碑也治平五年五月廿日谢雨致斋于太
社书〈右真迹〉
后汉杨公碑阴题名〈真迹〉
右汉杨公碑阴题名杨氏世葬阌郷墓侧皆有碑今
其存者四余家集录皆得之乃太尉沛相髙阳繁阳
令也此碑阴者不知为何人碑文字残缺其仅存者
十五人又灭其一其在者十四人曰怀陵圉令相蒋
禧字武仲冝禄长萧刘瑞字仲祐孝廉杼秋刘旭字
子明太官日丞谯曹臻字建国辞曹史郸公孙银字
山根门下书佐史韩纯字子敬丰毕佩字广世郸孟
纵字河雒决曹书佐郸公孙晹字元晹皆称故吏又
有故吏〈一无二字〉赞陈俊字仲显蕲夏阳字仪公蕲儿银
字伯玉杼秋刘顺字子选沛周仪字帛民凡五人皆
不著职〈一有但称故吏四字〉而孟纵字河雒周仪字帛民文字
皆完非讹缪而莫晓其义也治平元年六月十四日
书
后汉残碑阴〈岁月未详〉
右汉残碑阴前后〈二字一作亦〉磨灭不知为何人碑其知
为汉碑者盖其隶字非汉人莫为也其字仅可见
者尚数十而姓名完者九人曰王伯郷赵仲方贾元
周王景阳贾元辅宗石处王仲宣马安国王通国皆
无官号邑里莫知为何人惟汉隶在者少为难得故
录之治平元年五月十八日书〈右真迹〉
后汉朔方太守碑阴〈岁月见本文〉
右汉朔方太守碑阴题名〈一无此字〉云永寿二年朔方太
守上郡仇君察察下灭一字除郎中大曲长大下又
灭一字延熹四年九月乙酉诏书迁衙令五年正月
到官奉见明府见下又灭一字立祠刋石表章大圣
之遗灵永示来世之未〈一作末〉未下又灭一字谨出钱
千千下又灭两字者下行因纪姓名〈一无七字〉据此乃当
时修庙出钱人尔今其姓名往往可见云衙郷三老
时勤伯秋上官凤季方录事史杨禹孟布衙主记椽
杨绶子长门下功曹裴笃伯安仓曹任就子优又
有集曹军〈一作君〉假司马之𩔖名字多不完其所出
钱不过三百至五百盖汉世物币重今华岳孔子
庙碑阴所列亦皆如此其所立祠盖不知为何庙也
治平元年夏至日书〈右真迹〉
后汉刘曜碑〈一有并 岁月未详阴二字 真迹〉
右汉刘曜碑在今郓州界中文字磨灭仅有存者云
讳曜字季尼年七十三其馀爵里官阀卒葬岁月皆
不可见字为汉隶亦不甚工惟其铭云天临大汉锡
以明悊碑首题云汉故光禄勲东平无盐刘府君之
碑以此知为汉碑也治平元年四月一日书
后汉北海相景君铭〈岁月见本文〉
右汉北海相景君铭其碑首题云汉故益州太守北
海相景君铭其馀文字虽往往可读而漫灭多不成
文故君之名氏邑里官阀皆不可考〈一作见〉其可见者
云惟汉安二年北海相任城府君卒城下一字不可
识当为景也汉功臣景丹封栎阳侯传子尚尚传子
苞苞传子临以无嗣绝安帝永𥘉中邓太后绍封苞
弟遽为监亭侯以续丹后自是而后史不复书而他
景氏亦无显者汉安顺帝年号也君卒于顺帝时盖
与遽同时人也碑铭有云不永麋寿余家集录三代
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至汉
犹然也治平元年四月二十九日书〈右真迹〉
后汉谒者景君碑
右汉景君碑尤磨灭惟谒者任城景君数字尚完其
馀班班可见者皆不䏻成文故其年世寿考功行卒
葬莫可考也盖汉隶今尤难得其磨灭之馀可惜尔
〈右集本〉
后汉景君石郭铭
右景君石郭铭者余既得前景君碑又得此铭皆在
任城不知一景君乎将任城景氏之族多耶文字磨
灭不可考故附于此熙宁三年正月朔旦山斋记〈右〉
〈真迹〉
后汉𡊮良碑〈岁月见本文〉
右汉𡊮良碑云君讳良字卿卿上一字磨灭陈国扶
乐人也厥先舜苗世为封君周兴虞阏父自此而灭
又云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𡊮自此又
灭又云当秦之乱𨼆居河洛髙祖破项实从其册天
下既定还宅扶乐盖不知为何人也又云孝武征和
三年曾孙斩贼先勇拜黄门郎曽孙灭其名贼下亦
〈一作又〉灭一字又曰封𨵿内侯食遗郷六百戸薨子经
嗣薨子山嗣传国三世至王莽而绝君即山之曽
孙也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
讨江贼张路等威震徐方谢病归家孝顺𥘉𥘉下数
字灭〈一作灭数字〉又云府举君拜议郎符节令其后又云
永建六年二月卒其碑首题云汉故国三老𡊮君碑
而碑文有使者持节安车又有几杖之尊𥘵割之养
君寔飨之之语以此知良尝为三老矣其馀磨灭虽
时时可读而不次第也又云帝御九龙殿引对饮
宴九龙殿名惟见于此治平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夏
至假书〈右真迹〉
后汉张平子墓铭〈永和四年〉
右汉张平子墓铭世传崔子玉撰并书按范晔汉书
张衡传赞云崔子玉谓衡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此铭有之〈四字一作今铭有此语〉则真子玉作也其刻石为二
本一在南阳一在向城天圣中有右班殿直赵球者
知南阳县事因治县署毁马台得一石有文验之迺
斯铭也遂龛于听事之壁其文至凡百君子而止其
后〈一有半字〉亡矣其在向城者今尚书屯田贠外郎谢景
𥘉得其半于向城之野自凡百君子巳上则亡矣〈三字〉
〈一作其前半亡矣〉今以二本相𥙷续其文遂复完而阙其最
后四字然则昔人为二本者不为无意矣据徐方回
所记二十一字迺赵球所得南阳石之亡者〈二十一字一作〉
〈唐宝应中有徐方回者别得二十一字云是铭最后文疑球所得南阳石之半亡者尔〉今不复
见则又亡矣惜哉嘉祐八年岁在癸卯十月十八日
书〈右真迹〉
集古录跋尾卷第二
尧母碑〈元第四百六十一〉尧母〈一有祠字〉恢践帝〈一有宫字〉奉祠〈一作祀〉
读矣〈一无矣字〉诸书〈此下一有皆字〉嘉祐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书
〈一有此十一字〉
尧祠碑〈元第七百九十一〉屏慑〈真碑及公䟦皆作屏慑或因国语并左氏传疑慑为摄非〉
祈雨碑〈元第九百六十一〉又曰〈一作云〉断续〈一作绝〉治平元年六
月六日书〈一有此九字〉
老子铭〈元第一百六十一〉
置孔子庙卒史碑〈元第三百九十〉辟雍〈一作廱碑作雍〉
修孔子庙器碑〈元第三百五十一〉莫晓〈莫字上一有者字〉
孔子庙碑〈元第四百七十一〉
碑阴题名〈元第八百一〉斯碑〈一无碑字〉世苌〈一作长〉
同前〈元第八百三十一〉又有〈此下阙一夏字〉治平元年闰五月九日
书〈一有此十字〉
张公庙碑〈元第八百二十一〉灾�〈一作冦〉
公昉碑〈元第五百七十〉府君〈一无君字〉君徙〈碑作从〉
郙阁颂〈元第九百八十一〉府〈碑作衡官〉徙朝〈碑作从朝〉经纪〈碑作记〉
后汉人阙铭〈元第七百八十一〉人也〈一无也字〉
石柱记〈元第二百二十一〉
文翁学生题名〈元第六十一〉
都尉孔君碑〈元第三百八十一〉宙人臣〈一作宙为人臣〉此也〈一无也字〉
孔宙碑阴题名〈元第八百六十一〉
孔君碑〈元第七百一〉
孔徳让碑〈元第八百五十一〉汉碑最〈一作碑最多〉
刘寛碑〈元第二百七十一〉殷包〈古碑作苞〉
太尉刘寛碑〈元第二百六十一〉汉书〈二字上一有寛字〉善恶大事〈事一〉
〈作节〉与阙其大节〈一无五字〉举其有道〈四字一作举茂林太尉举有道〉而拜
〈一作转拜〉屯𮪍〈此下一有校字〉治平元年六月十四日书〈一有此十字〉
刘寛碑阴题名〈元第五百二十一〉
杨震碑〈元第九十一〉降祉〈一作祚〉
杨震碑阴题名〈元第八百七十一〉
沛相扬君碑〈元第十一〉长子〈一无长字〉
右汉杨君碑者其名字皆巳磨灭惟其铭云明明
杨君其姓尚可见尔其官阀始卒则粗可考云孝
顺皇帝西巡以史召见帝嘉其忠臣之苗器其
玙璠之质诏拜郎中迁常山长史换犍为府丞非
其好也迺翻然䡖举宰司累辟应于司徒州察茂
林迁鲖阳侯相金城太守南蛮蠢迪王师出征拜
车𮪍将军从事军还䇿勲复以疾辞后拜议郎五
官中郎将沛相年五十六建宁元年五月癸丑遘
疾而卒其终始颇可详见而独其名字泯灭为可
惜也是故余尝以谓君子之垂乎不朽者顾其道
如何尔不托于事物而传也颜子穷卧陋巷亦何
施于事物耶而名光后世物莫坚于金石盖有时
而弊也治平元年闰五月二十八日书〈此与前本不同故两存之〉
繁阳令杨君碑〈元第一百一〉
髙阳令杨君碑〈元第一百十一〉
杨君碑阴题名〈元第二十一〉亦不知为〈一作不知其为〉
同前〈元第四百八十一〉杨君〈一作氏〉史者〈一无者字〉
同前〈元第七百四十二〉五年〈一作元年〉
同前〈元第二百二十一〉
后汉残碑阴〈元附二百二十一〉惟汉隶在者少为难得故录
之〈一无此十二字〉
朔方太守碑阴〈元附二百二十一〉
刘曜碑〈元第五百一〉悊〈一作诘〉
景君铭〈元第六百二十一〉
景君碑〈元第九百七十一〉熙宁二年十月朔〈一作晦〉日山斋书
〈一有此十一字〉
景君石郭铭〈元附九百七十一〉
𡊮良碑〈元第七百七十一〉时时〈一作有时〉
张平子墓铭〈元第三十一〉谓衡〈一作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