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中华文库
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北魏 |
《水经注》四十卷,后魏郦道元撰。道元字善长,范阳人,官至御史中尉,事迹具《魏书‧酷吏传》。自晋以来,注《水经》者凡二家。郭璞注三卷,杜佑作《通典》时犹见之。今惟道元所注存。《崇文总目》称其中已佚五卷,故《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所引滹沱水、洛水、泾水,皆不见于今书。然今书仍作四十卷,盖宋人重刊,分析以足原数也。是书自明以来,绝无善本。惟朱谋㙔所校,盛行于世,而舛谬亦复相仍。今以《永乐大典》所引,各案水名,逐条参校。非惟字句之讹,层出叠见。其中脱简错简,有自数十字至四百馀字者,其道元自序一篇,诸本皆佚,亦惟《永乐大典》仅存。盖当时所据,犹属宋椠善本也。
谨排比原文,与近代本钩稽校勘。凡补其阙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删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三千七百一十五字。神明焕然,顿还旧观,三四百年之疑窦,一旦旷若发蒙。是皆我皇上稽古右文,经籍道盛,琅嬛宛委之秘,响然并臻。遂使前代遗编,幸逢昌运,发其光于蠹简之中,若有神物㧑呵,以待圣朝而出者,是亦旷世之一遇矣。至于经文注语,诸本率多混淆。今考验旧文,得其端绪。凡水道所经之地,经则云过,注则云迳。经则统举都会,注则兼及繁碎地名。凡一水之名,经则首句标明,后不重举,注则文多旁涉,必重举其名以更端。凡书内郡县,经则但举当时之名,注则兼考故城之迹。皆寻其义例,一一厘定,各以案语附于下方。至塞外群流、江南诸派,道元足迹,皆所未经,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自我皇上命使履视,尽得其脉络曲折之详。《御制热河考》、《滦源考证》诸篇,为之抉摘舛谬,条分缕擘,足永订千秋耳食沿讹。谨录弁简,永昭定论。又《水经》作者,《唐书》题曰桑钦。然班固尝引钦说,与此经文异。道元注亦引钦所作《地理志》,不曰《水经》。观其涪水条中,称广汉已为广魏,则决非汉时。锺水条中,称晋甯仍曰魏甯,则未及晋代。推寻文句,大抵三国时人。今既得道元原序,知并无桑钦之文,则据以削去旧题,亦庶几阙疑之义云尔。 |
四库全书链接
- 《水经注 (四库全书本)》(【注释链接】和【集释订讹链接】)
- 《水经注 (四部丛刊本)》
目录
- 原序
- 卷一 河水
- 卷二 河水
- 卷三 河水
- 卷四 河水
- 卷五 河水
-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过水 晋水 湛水
- 卷七 济水
- 卷八 济水
-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 卷十一 易水 滱水
-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 卷十三 㶟水
- 卷十四 湿馀水 沽河 鲍丘水 濡水 大辽水 小辽水 𬇙水
-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瀍水 涧水
- 卷十六 穀水 甘水 漆水 浐水 沮水
- 卷十七 渭水
- 卷十八 渭水
- 卷十九 渭水
-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 卷二十一 汝水
-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潩水 潧水 渠〈沙水〉
- 卷二十三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 卷二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 卷二十七 沔水
- 卷二十八 沔水
- 卷二十九 沔水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比水
- 卷三十 淮水
- 卷三十一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𣲘水 涢水
- 卷三十二 漻水 蕲水 决水 沘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 卷三十三 江水
- 卷三十四 江水
- 卷三十五 江水
-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 卷三十九 洭水 深水 锺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㵋水 赣水 庐江水
-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