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峰类说
芝峰类说/卷01
芝峰类说/卷02 

    我东方以礼义闻于中国。博雅之士殆接迹焉。而传记多阙。文献鲜征。岂不惜哉。夫历代之有小说诸书。所以资多闻证故实。亦不可少也。如前朝补闲集,栎翁稗说。我朝笔苑杂记,慵斋丛话等编。不过十数家而止。其间事迹之可传于世者。率皆泯泯焉。余以款启劣识。何敢妄拟于述作之林。略记一二。以备遗忘。寔余志也。若事涉神怪者。一切不录。而于古人诗文。间或参以臆见。则固知僭越之甚。然非敢以己意为是。惟具眼者择焉。万历四十二年七月中浣。李睟光书。凡例

    一。为说共三千四百三十五条。初出于臆记。随得辄书。而篇帙既伙。始为分类。故或未免舛驳尔。

    一。所记出自古书及闻见者。必书其出处。而颇以妄意断之。其不言出处者。乃出妄意者也。

    一。所引书籍。六经以下。至近世小说诸集。凡三百四十八家。所录人姓名。自上古迄本朝。得二千二百六十五人。具载别卷。其或但称姓某云者。不欲斥名。亦有所讳焉耳。总目

    卷一

    天文部

    天 日月 星 风云

    雨雪 虹 雷 火

    时令部

    岁时 节序 昼夜

    灾异部

    灾眚 饥荒 人异 物异

    卷二

    地理部

    地 山 水 海

    岛 井 田

    诸国部

    本国 外国 北虏 国都

    郡邑 风俗 道路

    卷三

    君道部

    帝王 世代 政治 制度

    法禁 用人 听谏 赏功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6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7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8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9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10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11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12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13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14Page:芝峰类说 목판본(조선총독부 고서부 분류표 古朝91) 제1권 (원본 제1권 및 제2권).pdf/15芝峰类说卷一

    天文部

    说郛曰。淸气未升。浊气未沈。游神未灵。五色未分。中有其物。冥冥而性存。谓之混沌。太始之数一。一为太极。太极者。天地之母也。太易之数二。二为两仪。两仪者。阴阳之形也。泰素之数三。三为三才。三才者。天地之备也。此即老子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者也。

    王世贞论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吾不敢从其而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吾不敢从其生也。余谓弇州此言。亦自有所见。但于周子之意。未之深究耳。

    稗史曰。天一日运转一遭。必有限也。既曰有限。不知限外又是何物。虽再有百千万亿个天地。无了期。诚可疑也。朱子云其六七岁。已忧此事。至今未见如何。然则圣贤于此。亦有所未穷者。如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又曰无极而太极。只就理上说耳。恐犹未足以释此疑也。庄子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释氏云四维上下。不可思量者是也。

    列子云终日在天中行止。张湛注曰。自地以上皆天也。此言是。盖天无实形。地上空虚处。便是天尔。

    史记注。邵子以自有天地。至于穷尽。谓之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一万八百年。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至戌会则闭物而消天。亥会则消天而消地。至子会则又生天而循环无穷矣。自寅会至午会。该四万五千六百年。正唐尧起甲辰之时云。以此计之。自寅会迄卯辰巳会。共四万三千二百年。馀二千四百年入于午会。为唐尧之世。则自唐尧甲辰。至皇明万历癸丑。又四千年。合六千四百年。自今距午会之终。四千四百年。已过午会之半。宜乎阳气渐衰而阴气自胜也。

    续博物志曰。四表之内。总有三十八万七千里。然则天之中央上下。各半之处。则一十九万三千五百里。地在于中。是地去天之数也。又历象集曰。天地相去。十七万八千五百里。以此言之。庄子所谓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乃指半天而言尔。

    吾学编云。天文七曜三垣二十八宿为大。七曜。曰日大明。阳之精光。君象也。月夜明。阴之精光。后象也。日轮大。月较少。日道近天在上。月道近人在下。五星为水火金木土。即人间日用五府之精光也。三垣。曰天市。明堂位也。太微。朝廷位也。紫微。宫寝位也。二十八宿分列四方。各守其野。以供紫微之帝云云。余尝见欧罗巴国人冯宝宝所画天形图。曰天有九层。最上为星行天。其次为日行天。最下为月行天。其说似亦有据。

    天文类抄云天河一名天汉。盖天一所生。凝毓而成天。所以为东南西北襟带之限也。天下河汉之源。盖出于此。又云万物之精。上为列星。河精上为天汉。未知孰是。

    日月

    列子言孔子见小儿。辨日远近云云。宋周日用曰。日当中而热者。炎气直下也。譬犹火气直上。在两旁者。其炎凉可悉。足明初出近而当中远矣。

    古人言月本无光。受日光以为明。去日有远近。受光有增损。惟正对而光满。故自朔至望则由近而远。所以光渐生而极于盈。自望至朔则由远而近。所以光渐减而极于虚。此天地阴阳消长盈虚之理也。又邵子曰。月体本黑。受日之光而白。余谓月蚀既。则其色暗黑。此可知矣。

    淮南子曰。月中有物婆娑。乃山河影。其空处海水影也。酉阳杂俎曰。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朱子以为非地影。乃地形遮隔耳。余意月质本黑。虽外为日光所射。而其有黑晕。盖其在内之本质也。

    太玄经。日月雌雄之序。谓大小月也。素问。月之死生。以月亏满而言。按初一日为死魄。十六日为生魄。韵府云朔后明生而魄死。望后明死而魄生。礼记曰。日出于东。月生于西是也。

    东坡曰。玉川子月蚀诗。以蚀月者月中虾蟆。梅圣兪日蚀诗。以蚀日者三足乌。此固俚说。而按战国策云日月凋晖于外。其贼在内。淮南子云月照天下。食于詹诸。注。詹诸。月中虾蟆也。其说亦久矣。

    寰宇杂记云七政。曰日月木火土金水星。四曜。曰罗㬋,计都,紫气,月孛。通七政为十一曜。南斗六星。曰天府,天相,天同,天梁,天枢,天机。北斗七星。曰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十二时。曰半夜子。鸡鸣丑。平朝寅。日出卯。食时辰。禺中巳。日中午。日昳未。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今俗谓初更锺动曰人定。盖以此也。按淮南子曰日沦于蒙谷。为定昏。

    道经云日姓张名表字长史。月姓文名中字子光。又日中有靑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月中有靑帝夫人,赤帝夫人,白帝夫人,黑帝夫人,黄帝夫人。以至五岳,四海,五星。皆有姓名及字。酉阳杂俎。二十八宿皆有姓。又泰山姓圆名常龙。衡山姓丹名灵峙。华山姓浩名郁狩。恒山姓澄名潧渟。嵩山姓寿名逸群。呼之。令人不病。又四海神各姓名。其说多诞。故不尽录。

    五星。曰木岁星。火荧惑。土填星。金太白。水辰星。十二辰。曰子玄枵。一名天鼋。齐也。丑星纪。吴越也。寅析木。燕也。卯大火。宋也。辰寿星。郑也。巳鹑尾。楚也。午鹑火。周也。未鹑首。秦也。申实沈。晋也。酉大梁。赵也。戌降娄。鲁也。亥陬訾。一名豕韦。卫也。又二十八宿。斗曰南斗。牛曰牵牛。女曰须女。亦曰婺女。室曰营室。壁曰东壁。觜曰觜觿。参曰参伐。井曰东井。鬼曰舆鬼。又二十八宿为经。五星为纬。

    稗史言世以二十八宿。配十二州分野。仅以毕昴二宿。管异域诸国。殊不知十二州之内东西南北。不过一二万里。天之所覆者广。而华夏所占者。牛女下十二国耳。牛女在东南。故释氏以为南瞻部州云。此说似近。按部州之州。亦作洲。盖以中国亦在环海之内故也。

    星部地名。角亢氐郑兖州。房心宋豫州。尾箕燕幽州。斗牛女吴越杨州。虚危齐靑州。室壁卫并州。奎娄鲁徐州。昴毕赵冀州。觜参魏益州。井鬼秦雍州。柳星张周三辅。翼轸楚荆州。此二十八宿之分野也。按亢音冈。平声。氐上声。觜音訾。平声。与高亢之亢。氐羌之氐。口觜之觜不同。

    说郛曰阳精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日生为星。又曰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四为魁。第五至七为杓。

    按靑丘星名天文类抄。曰靑丘主东方三韩之国。此以地名之者也。又造父伯乐王良天驷。皆星名。天子御官也。此以人名之者也。

    稗海云二十八宿。宿音秀。若考其义。止当如本义。宿者。日月五星之所宿也。然韩昌黎南山诗。落落月经宿。亦作去声用。

    柳子厚乞巧文曰。天女之孙。嫔于河鼓。谓织女也。按天文志。织女星。天女也。今谓天女之孙。别有所据耶。又尔雅。牵牛星。谓之河鼓。而天文志。河鼓星在牵牛之西云。然则河鼓与牵牛不同。

    万历壬辰。岁星守我国分野。而倭贼入寇。人以为国家虽丧败。终必兴复。其言果验。

    风云

    小说曰。风不鸣条者四十里。折大技者四百里。折大木者五千里。三日三夕者。天下尽风。二日二夕者。天下半风。一日一夜者。其风行万里。余意非但风也。雨亦宜然。

    古语曰。春之风。自下而升上。夏之风。横行于空中。秋之风。自上而降下。冬之风。着土而行。余闻诸海上人。则此言良是。

    弇州稿曰。倭舶之来。恒在淸明之后。前乎此。风候不常。淸明后方多东北风。且积久不变。过五月。风自南来。不利于行。重阳后风亦有东北者。过十月。风自西北来。故防海者。以三四五月为大讯。九十月为小讯。闻赵完璧亦言大海中舟行以风便。故每三四五月可行。六月以后。不得行舟云是也。

    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卞吉凶水旱丰衰之祲象。注。二分二至。观云气。靑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所谓南亩黄云知岁熟。是也。但王介甫诗割尽黄云稻正靑。乃指麦熟而言。

    雨雪

    小说曰。上旬交月。谓朔日也。雨则主月内多雨。二十五日有雨则主久雨。又曰四月朔雨则主旱。然不尽验也。

    古语云春雨甲子。赤土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又曰甲申雨。主米贵。壬子雨。主久阴。又曰甲申犹自可。乙酉怕杀人。杜诗。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盖以已过立春故忧之。

    素问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注。阴凝上结则合以成云。阳散下流则注以为雨。雨从云以施化。云凭气以交合云。世以男女交合为云雨。盖本于此。按巫山神女朝云暮雨事。古人多用之。此则以神女而言。非取交合之义。

    小说云腊雪熟麦。春雪杀麦。田家以此占丰俭。古语曰腊前三白。韩诗曰。积雪验丰熟。皆指冬雪。而梅圣兪有贺春雪诗曰三公免责百姓喜何耶。

    夏不雨冬不雪。为旱一也。旧有祈雪祭。故李退溪及栗谷集。有祈雪祭文。闻皇朝亦行之。故万历中。张居正有贺雪表。其重如此。古语云冬无雪民多疾。夫使疠气消而土脉润。蝗虫辟而牟麦熟。皆积雪之验也。且李梦阳集。有谢雨文。今祈晴得雨而无报祀。盖亦阙典云。

    张 太岳文曰。虹䗖𬟽字皆从虫。殆有物为之。儒者以为阴阳邪淫之气。臆说也。沈存中笔谈。世传虹能飮涧信然。尝雨霁。见虹两头皆垂涧中。又老僧言山中雨后。见 一物如大虾蟆。鼓腹吐气。遂成虹霓。今人常言气吐虹霓者不妄。僧所见物蜥蜴耳。余谓虹能飮涧。非虹能飮。疑水中有物嘘气成形。如蜃楼海市之类耳。按霓。尔 雅作霓。雌虹也。

    张 太岳曰。雷字古字作回。为龙蛇蟠屈之状。易。雷在地中。雷出地奋。曰在曰出。明其有物也。殆亦蛟龙之类。秉纯阳之至精者。随阳气之出入。以为起蛰。五行唯 火性酷暴。如铳炮火药一发。金石皆炸裂。雷得火之精。故其气也。在石则裂。在木则折。在屋则毁。其气着物。无不立死。人畜之死于雷。皆焦烂。文如符篆。是火气之所灼也。其死者偶与雷相値。非雷击之也。有近之而不伤者。其火毒偶未着身也。推此言之。则谓雷为阴阳击搏之气。与罚殛有罪云者。悉臆说也。 周日用曰。以霹雳木击鸟影。其鸟应时落地云。此与射工射人影。其理同也。

    佛书云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沈栝笔谈曰。雷火金石皆镕而草木不为焦灼。然西京杂记。汉惠帝七年。雷震南山。林木皆火燃至末云。庄子所谓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是矣。 抱朴子曰。水性纯冷而有温谷之汤泉。火性纯炽而有萧丘之寒焰。骆宾王文曰。萧丘之火渐热。按南海萧丘之上。有自生之火。春起秋灭。又拾遗记云海西泉玉山穴中。有阴水其色如火。名阴火。曹唐诗涨海潮生阴火灭是也。

    时令部

    岁时

    支干名。甲曰阏逢。乙曰旃蒙。亦曰端蒙。丙曰柔兆。亦曰游兆。丁曰强圉。亦曰强梧。戊曰著雍。亦曰徒维。己曰屠维。亦曰祝犁。庚曰上章。亦曰商横。辛曰重光。亦曰昭阳。壬曰横艾。亦曰玄黓。癸曰昭阳。亦曰尚章。子曰困敦。丑曰赤奋若。寅曰摄提格。卯曰单阏。亦曰亶安。辰曰执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䍧。亦曰大律。未曰协洽。申曰涒滩。酉曰作噩。戌曰阉茂。亥曰大渊献。

    杨升庵曰。岁阳名。始见于尔雅。摄提格以下二十二名是也。后世相传以为古甲子。而独史记历书纪见之。疑汉世术家创为此名。而后人窜入尔雅。尧舜三代。恐无是称也。楚辞摄提贞于孟陬。盖用历家之言也。司马公取以纪通鉴。而纲目悉改之。按十二支曰阴名。升庵所谓摄提以下二十二为阳名者非是。

    素问论十干曰甲乙。草木始甲而乙屈也。丙丁。万物炳然著见而强也。戊己。戊茂也。己起也。万物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庚辛。庚更也。辛新也。万物更茂实新成也。壬癸。万物闭藏。怀妊于下。揆然萌芽也。论十二支曰子者。一阳肇生之始。壬而为胎。丑阴尚执而纽之。寅。津也。谓物之津涂。卯。茂也。阳气盛而孳茂。辰。震也。物尽震而长。己。起也。物毕尽而起。午。长也大也。物皆满长大。未。味也。物成而有味。申。身也。言物体皆成。酉。緧也。万物皆緧缩收敛。戌。灭也。万物皆衰灭。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也。余意养生书。勿食申后饭者。亦以食道至酉而敛闭。故禁之欤。

    十二辰。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按说郛云子寅辰午申戌俱阳。故取奇数为名。鼠虎龙皆五指。马单蹄猴狗亦五指也。丑卯巳未酉亥俱阴。故取偶数为名。牛两蹄兔缺唇蛇双舌羊鸡猪皆四爪也。其说似有理。

    正月曰端月陬月。二月曰令月始月。三月曰嘉月宿月蚕月。四月曰正阳月余月阴月。五月曰暑月皋月。六月曰季月朝月。七月曰凉月相月。八月曰壮月桂月。九月曰玄月菊月。十月曰阳月良月。十一月曰辜月畅月。十二月曰除月涂月严月。又甲丙戊庚壬为刚日。乙丁己辛癸为柔日。亦曰只日双日。

    闰月。二十年一周。如万历丁丑年。有闰八月。至丙申又闰八月。庚辰年有闰四月。至己亥又闰四月。癸未年有闰二月。至壬寅又闰二月。大都如此。 东方朔占书。正月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羊。四日猪。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淸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冽。为疾病衰耗云。杜诗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盖用此耳。

    差谷全书曰。正月辛未。仓颉死日。勿入学。二月辛未。扁鹊死日。勿服药。八月上庚。河伯死日。勿行船。抱朴子曰。冯夷渡河溺死。亦云冯夷服花八石为水仙。此言皆出杂书。恐未可信。

    稗海曰。俗以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为月忌。出行必避之。其说不经云。今俗以此日为三破日者。未知何据。小说曰。日食正阳之月。先儒以为四月。不然也。正谓四月。阳谓十月。诗曰正月繁霜。又曰岁月阳止。盖四月纯阳。不欲为阴所侵。十月纯阴。不欲过而干阳。此言似是。

    古者举事。皆避月晦。说者以阴之穷为讳。春秋晋楚鄢陵之战。特书甲子晦以见讥是也。在前祀享。亦避是日云。

    续博物志云木日造曲则酸。水日造酱则生虫。九焦日种谷则不生牙。六合日遣鬼鬼不去。火日安蜂则蜜苦。土日种麻则不生。信斯言也。古人凡有动作。必择日者。盖有意焉。

    节序

    月令。仲春鸣𫛸鴂。韵府群玉曰。𫛸鴂一名子规。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楚辞曰。恐𫛸鴂之先鸣。百草为之不芳是也。又诗曰。七月鸣鵙。鵙。博劳也。亦名鴂。阴气动而鸣。阳气复而止。阴贼之鸟。未知鵙与𫛸鴂。是一物否也。

    月令。仲春桃始华。素问注。作小桃华。盖今俗所谓小桃也。

    月令。戴胜降于桑。注。头上毛花成胜故名。司马相如赋云西王母皓然白首戴胜而穴处。按胜者。妇人首饰。谓之华胜。唐制。立春。宰执亲王。赐金银幡胜。人日。赐彩缕人胜。马怀素诗。三阳候节金为胜。苏东坡诗。头上银幡笑阿咸是也。又苏颋诗。初年竞帖宜春胜。按荆楚记。立春。剪彩为燕戴之。有宜春二字。盖唐俗也。

    月令。王瓜生。按韵会。王瓜根可生食。故得瓜名。然王瓜实小而以王称何也。或言王瓜。即今俗所谓籍田瓜也。其种本小而先诸瓜而生。荐进于王故名之。未知信否。月令。夏其虫羽。王奕曰。凤羽虫之长。故南方之宿。为朱鸟。又禽经。赤凤谓之鹑。盖凤生于丹穴。鹑又凤之赤者。故取象焉。吴兴沈氏以朱鸟为丹鹑是也。 月令。鸿雁有四候。按干宝曰。八月鸿雁来。乃大雁也雁之父母。九月鸿雁来宾。小雁也。雁之子也。十二月雁北鄕。亦大雁。雁之父母。正月候雁北。亦小雁。雁之子也。余意鸿雁来。言雁始向南而来也。鸿雁来宾。言至是悉来而为宾。宾者对主而言。以见雁北方之鸟而宾于南方也。雁北鄕。鄕。向也。言雁始向北也。候雁北。言至是悉归北也。其曰候雁。通称之辞。

    格致丛书云。夏小正曰十月。黑鸟浴。黑鸟。乌也。浴。谓飞乍上乍下也。谚曰鸦浴风鹊浴雨。又曰鸡浴土。

    月令。仲冬鹖旦不鸣。注。鹖旦。夜鸣求旦之鸟也。历书。旦作鴠。杜诗鸹鹖催明星。按鸹鹖似伯劳而小。催天明之鸟也。盖即鹖旦。记。亦作盍旦。又欧阳公诗曰。惟听夏鸡声。夜夜耕晓月。按夏鸡。鹎鵊也。催明之鸟云。未知与鸹鹖同否也。

    月令。仲冬荔挺出。郑玄注。荔挺。马薤也。今谓十一月为荔月以此。周易苋陆夬夬。注以为今马齿苋。感阴气之多者是也。杨用脩曰。葵邕高诱皆言荔以挺出。郑玄以荔挺为名者误矣。

    礼记月令。征鸟厉疾。注。鹰隼之类善击。故曰征。韵会曰鴊。鸟名。齐鲁间谓题肩为鴊。通作征。韵府群玉曰题肩。鹞也。又艺文类聚。作鸷鸟厉疾。

    小说云龙星木之位。春属东方。心为大火。惧火盛故禁火。是以寒食有龙忌之禁。未必为子推设也。此语似是。唐诗以寒食为火忌。亦此也。按周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铎巡火。禁于国中。为季春将出火也。然则禁火。无乃周之遗俗欤。二十四气中。小满芒种名义不可解。说郛云小满。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芒种。诸种之有芒者麦也。至是当熟矣。或云麦至是而可收。稻至是而不可种也。此两说者。亦似未莹。

    风土记。南中六月。有东南长风。谓之黄雀风。时海鱼变为黄雀故名。按宛委馀编曰。九月雨为黄雀雨。此以月令九月。雀入大水为蛤故也。盖二物互相变化。犹蚤虱随时变形尔。六月作五月似是。

    东方朔传曰。伏日赐肉。杨恽书曰。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按秦初作伏祠。社用伏日。汉俗因之赐肉云是也。

    按汉书。伏者。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名伏日。和帝时。初令伏闭尽日。注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他事。程晓伏日诗曰。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摆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

    按七月秋风起。八月风高。九月风落。杜诗曰八月秋高风怒号。又曰秋风落洞庭是也。

    蔡邕曰。靑帝以未腊。赤帝以戌腊。白帝以丑腊。黑帝以辰腊。黄帝以辰腊云。今我国腊用未日。盖以东方属木故也。按皇朝。以冬至后第三戌为腊云。 按共工氏之子。冬至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是日作赤豆粥以禳云。而余见中朝人。冬至不作赤豆粥。按刘子翚至日诗曰。豆糜厌胜怜荆俗。乃知荆楚为然。

    张说耗日飮诗曰。正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按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是日必飮酒。不开仓库云。又唐以二月朔为中和节。今人犹以为俗节。盖袭唐制也。

    东方旧俗。以岁首及正月上子午日二月初一日。谓之愼日。又按新罗时。以龙能兴雨。马能服劳。猪鼠耗谷。每岁首辰午亥子日。设祭祈禳。禁百事。相与游乐。谓之怛忉。舆地胜览曰。怛忉。言悲愁而禁忌也。

    中朝于元正前后十五日。百官休假。诸司封印。停废一切公务。在高丽时。元正前后并七日给假。而本朝则无此例矣。

    今俗正月十五日。吃杂果饭。谓之药饭。中朝人甚珍之。按新罗时。正月十五日。有乌㘅书之异。故每于是日。以糯饭祭乌。盖因此成俗也。按高丽史。国俗自王宫国都。以及鄕邑。正月望燃灯二夜。至恭愍王朝亦然。而崔怡于四月八日。燃灯为乐云。两说不同。今俗四月八日燃灯。人谓出于佛家。以释迦生日故也。

    俗以上元月出。占岁丰稔。又是夜为踏桥之戏。始自前朝。在平时甚盛。士女騈阗。达夜不止。法官至于禁捕。姜克诚诗曰。年少佳辰记上元。踏桥玩月醉芳樽是也。壬辰乱后。无此俗矣。

    唐诗曰。田家无五行。水旱占蛙声。按三月初三上巳日。听蛙声占水旱。故谚云田鸡叫得哑。低田好稻把。田鸡叫得响。田内好牵桨。 六月十五日。俗谓流头。按舆地胜览曰。新罗旧俗。以是日浴东流水。因为禊飮。谓之流头宴。其来久矣。但食水团餠者。未知何据。或以为出于古槐叶冷淘之义云。

    昼夜

    汉旧仪中黄门时五夜之法。谓甲乙丙丁戊也。颜氏家训曰。汉魏以来。谓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谓之五夜。亦谓之更。汉天文志。戊午乙夜。月蚀荧惑。晋天文志。永熹三月丙夜月蚀既。丁夜又蚀既。缃素杂记云五夜者。谓半夜时如日午也。杜诗。五夜漏声催晓箭。正为五夜耳。余意此说恐误。此五夜。犹言五更。韩诗注云夜分为午。李贺诗。罗帏午夜愁是也。

    唐制。京城内。金吾卫军。昏晓传呼。又置六街街鼓。以防奸盗。此法最备。尝见皇朝北京里。夜则街卒守信地传呼。至曙而罢。我国巡更之法。最为踈虞。许多城内。四五残卒。一番巡过。何能禁奸而戢盗乎。谓宜仿中朝之制为得也。

    一日十二时。一时分八刻。子午各加二刻。一昼夜共一百刻。韩诗曰。百二十刻须臾间。岂唐时漏刻。与今异耶。凡言昼夜者。日出后日入前为昼。日入后日出前为夜。此历家法也。

    李郢诗。二十五声秋夜长。按稗史。夜漏五五相递为二十五。至宋去五更后二点。又并初更去二点。首尾止二十一点。至今不改云。盖中朝漏点。与我国同矣。

    灾异部

    灾眚

    博物志曰。麒麟斗而日蚀。鲸鱼死而彗星出。婴儿啼则妇乳出。按庾信文曰。云生伏鳖。星出鲸鱼。韵府群玉云旬始星名。一曰妖气。见北斗旁靑黑色。象伏鳖。晋书。天垂伏鳖是也。

    论衡曰。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井泉溢宫殿震。夜恒星不见。太史苏繇占为西方圣人生。余谓佛之生。乃中国之大变。此纪异也。列子亦曰西方有圣人。则周之时。已知有佛矣。

    京房易占曰。日食乙酉。君弱臣强。司马将兵。反征其王。按魏高贵鄕公五年正月乙酉朔。日有食之。五月有成济之变。其应验甚妙。不下于焦易矣。按汉成帝时。宫中雨一苍鹿。食之甚美云。古有雨金雨钱雨鱼雨石。而鹿则尤怪矣。又孙吴时。金陵雨五谷于贫民家。富者则不雨云。异哉。孰主张是。

    汉书灵帝时。京师马生人。风俗通曰。养马胡苍头交马以生子云。又唐书乾符二年。河北马生人。京房易传上曰。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闻顷年㺚兵与牝驴交合。昔盘瓠之裔为蛮。白狼之产为突厥。苍鹿之生为蒙古。盖此类欤。

    东晋时。地生白毛。孙盛以为人劳之异。宋高宗时。地生白毛。童谣曰地上白毛生。老少一齐行。姜沆言在倭中。目见天雨毛连日不止。顷在戊申己酉年间。天雨木实者屡矣。未知何应也。

    笔谈曰。熙宁九年。恩州武成县。有旋风自东南来。大木尽拔。官舍民居略尽悉卷入云霄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云。怪矣。

    东阁杂记。中庙朝戊寅五月十五日。京外地大震。太庙殿瓦飘落。阙内墙垣塌倒。民家或有颓圮。男女老少。皆出外露处。以免覆压。上以灾异。延访大臣六卿三司。其后赴京回还使臣闻见录中言苏州常熟县。有白龙一黑龙二。乘云而下。口吐火焰随以雷电风雨。卷去傍近民舍三百馀户。船数十只。飘入半空。堕地粉碎。乃同日也云。夫龙之威至于如此。亦异矣。

    新罗太宗王时。吐含山地燃三年而灭。北岩崩碎为米。食之如陈米云。近世肃淸门外岩石罅。有液流出。淸者如酒。浓者如餠。人争取食。余取来见之。则坚凝不堪食。盖见日故也。如地燃地陷之变。近岁亦多有之。

    天文志云敌上气如匹帛者。此雄军之气。不可攻也。若在我军上。战必大胜。按世宗朝。崔闰德西征时将战。军上忽有白气如匹帛。日官曰大胜之兆。果大捷。

    先王朝尝旱甚。下教曰昔于公恸哭三年旱。今日未知几于公恸哭耶。即日疏放囚人。圣德至矣。人皆感激。

    万历丁丑。蚩尤旗出尾箕星。乃燕分。与我国同分野。其长竟天。累月不灭。是岁日本倭酋平秀吉。始有犯顺之谋。后十五岁壬辰。寇陷我国。皇朝动天下之兵。征剿七年而始定。夫以蕞尔小丑。跳梁海岛中。逆节乍萌而象见于上如此。吁可畏哉。

    戊子六月。稳城地。二更有火块如人佩弓矢。飞而向北。震雷随之。如冰拆之声。越四年。倭寇阑入六镇。是气之先至者也。

    壬辰以前。朱洪窃去社稷位版。李山盗宗庙金银宝册而火之。又有贼偸御座日月镜。继以郑汝立谋逆之变。至于健元陵陵寝鸣。汉水赤。蚩尤亘天。穹龟出海。此等变异。不可悉记。

    癸巳元日。白气三道。自西北亘天。横贯太阳。傍有双虹围晕二匝。识者以为胜敌之象。越七日。天兵克平壤。

    万历乙巳。余守安边。七月十九日。自酉时急雨如注。狞风裂屋。至二更大水入城。弥满如海。不见涯际。境内闾家殆尽沉没。人畜漂去者甚多。至有全村无一遗者。翌朝雨歇。则牛马鸡犬蛇虺山禽野兽水族之类。堆死于洲渚或海滨者如山而臭腐。人不敢近。山崩岸塌。川原变迁。沙石蔽野。野无馀穗。至于山中大木。亦皆根拔。浮下于德源之境。填塞数十里。人不通行。烧火月馀方尽。是开辟以来未有之大变也。或疑非天降雨。乃海翻而为灾云。先王丁未六月。湖西及岭南。雨雹大如鸭卵。压碎禽鸟。陨杀草木。咸镜南道。雨雹霜雪。日候寒凛如冬。又有讹言取人胆之说盛行。白昼城中。人不单行。传及外方。八道皆然。人心恟惧。道路阻绝。数月后方定。十月彗星见三台之间。尾指文昌及北斗魁。长十馀尺色苍白。逾月始灭。明年上升遐。是其验也。

    癸丑十月。野雉入都城。殆遍于市肆。不知其数。至于飞集阙中。市井小儿争相捕食之。如是月馀。亦怪矣。余守安边日。有枭鸣于衙南树上。翌早邑人骇曰。枭鸣此地者。官必递去。相哗以为忧。余闻而怪之。使客喻邑人曰。枭鸣非怪。尔言为怪。余且不以递去为忧。尔奚忧焉。未几果免归。亦怪矣。

    饥荒

    续博物志曰。太岁在丑。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言丑年丰巳年歉也。

    鹤林玉露曰。岁将饥。小民餐必倍。俗谓作荒。以此观之。非今时独然。

    小说曰。杜甫寓蜀。蚕熟时。每与妻子躬行乞曰。如或相悯。惠我一丝两丝。噫子美之穷。至于行乞。甚矣。其赴奉先诗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伤哉伤哉。

    新罗太宗王朝。时和岁丰。布一匹直租三十石或五十石。高丽恭愍朝。京城饥。大布一匹直米五升。此东方衰盛之极也。顷在先王朝癸巳甲午年间。新经倭寇。木绵一匹直米二升。一马价不过三四斗。饥民白昼屠剪。至父子夫妇相杀食。重以疫疠。道路死者相枕。水口门外。积尸如山。高于城数丈。募僧徒埋瘗之。讫乙未乃止。翌年丙申丰稔。绵布一匹直米三四十斗。豆则五六十斗。人始免菜色。而酒肉豪侈甚于平时。

    癸巳京城倭退后饿莩满城。一日死者不纪其数。先王教曰。近日饥民。无术可济。予仰天痛闷。欲先死而不得。有司日进白米六升。予平日素不食三时。虽三升之米宁能尽食。今宜除米三升。分送于赈济五场。又内出白米若干石。令政院作粥。以馈饥民。其爱民之意至矣。时庭试及第崔启沃。放榜日。戴赐花持红牌。就赈济场吃粥焉。

    人异

    鸟之大者曰鹏。鱼之大者曰鲸。蛇之大者呑象。蟹之大者如山。蚯蚓之大者长至七十尺。在高丽史。物有如此。人亦宜然。如防风氏身横九亩。何足疑乎。

    神异记言东南大荒中。有朴父焉。夫妻并立。其高千里。此说固诞矣。按古记云新罗时。有女尸漂泊于海岸。长五十尺。或云长三十六尺。然则博物志所谓龙伯国人。长三十丈。又曰日东北极人。长九丈。又曰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大人国者。似有征矣。

    史记注。始皇十八年。巴郡出大人。长二十五丈六尺。又汉书五行志曰。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为金人十二云。其长至二十五丈则怪矣诞矣。

    后汉书曰。东沃沮海中。得一布衣。其形如中人衣。而两袖长三丈。又见一人乘破船。顶中复有面。与语不通。不食而死云。郭璞长臂国赞曰。双臂三丈。体如中人。捕鱼海滨是也。按欧逻巴舆地胜览曰。区度寐国在东北方。其人甚长而衣短云。疑即此也。岂古人未之知耶。

    汉书哀帝时。豫章男子化为女。嫁而生一男。夫化女怪矣。生男则尤怪矣。宋孝武宠昆仑奴注。其状似昆仑国人。昆仑国在林邑南。按南蛮传。林邑以南。皆拳发黑身。通号为昆仑云。盖海鬼类也。晋简文李后形长而黑。号昆仑云。余尝见暹罗国地图。海中有大昆仑小昆仑。疑即此地。本草曰。鸡舌香出昆仑交广者。亦此也。

    刘提督𬘩。乃四川总兵。万历癸巳。领蜀兵出来。其军有海鬼者出南蕃。面色深黑如漆。能潜行海底而其貌如鬼故名。有长人者形体绝大几二丈。不堪骑马乘车以行。疑即长狄巨无霸之遗种也。以此观之。天壤之间。何物不有。春秋时。长狄侨如。长三丈。或云五丈。汉张仲师二尺二寸。东郡短人才七寸。此大小之辨也。

    按杂书。东海有国。为女感风而孕。北方有国。无男照井而生。人谓不经而不信之。其不信宜矣。然今鸡与鹅鸭。其雌独处而能生卵。是则人所目见。理固有不可知者。岂女国独阴无阳。故只能生女欤。

    古今注。齐后怨王而死。变为蝉。述异记。楚庄王时。宫人一朝化为野蛾飞去云。此何理也。岂宫女多怨旷幽思。故有此异欤。又小说言人或死而化为飞禽与蝶者。抑何理也。云南志曰。元时脱脱平越嶲。见射死人有尾长三寸许。询之土人。谓此等间有之。年老往往化为虎云。怪矣。

    车复元。以制述官。随通信使往还日本。尝言在日本时。得一书见之。皆记水族变化为人之事。盖海岛鸿荒之世。乃有许多怪事也。

    昔唐朱粲,张茂昭。五代张从简,薛震。嗜食人肉。皇明新安王有熺。喜生食人脑肝胆。噫岂独盗跖然哉。尤可怪者。唐左史郞中任正名。舒川刺史张怀肃。好服人精。知福建院权长孺。嗜人爪甲。近世江陵。有姓金者喜吮人贤囊。为天下至味。常于山寺。与僧共处。日以吮囊为事。僧徒苦之。此其食性之不可知者。

    物异

    昆虫无不羽化。固也。羽虫而化鳞物。鳞物而化麋鹿。何理也。田鼠为鴽。虾蟆为鹑为蟹。鲤鲔为龙。鸡为蛇。雀为蛤。雉为蜃。蛇为雉。蟾蜍为河豚。怪矣。人有化为虎为牛为獐为鱼鳖禽鸟。亦何理耶。蕨与当归。乃植物而亦变为蛇。此理之尤不可知者。夫十二类之生。充满天地间。生生化化。扰扰棼棼。造物真戏剧也哉。

    龙听以角。非真聋也。是以角为耳者也。牛听以鼻。非无耳也。是以鼻为耳者也。龙不翼而飞。是以不翼为翼也。蛇无足而行。是以无足为足也。猫食薄荷而醉。是以薄荷为酒者也。貘食铜铁而饱。是以铜铁为食者也。故形不可一体而求。理不可一例而推。

    草木无情而何首乌石楠有雌雄之感。禽兽有偶而灵狸自为牝牡。盖物异也。

    虫鸟卵生。而鸬鹚吐子。仙鹤化胎。余所目见则蟾蜍亦吐子矣。人亦有卵生者。徐偃王与新罗始祖是也。如彭祖剖母胁。老子剖母左腋。释迦破母右腋而出。亦异矣。

    物之化生。理也。至如鸟有蚊母。草有蚊母虻母。果有蚊蛤。此则理外之理也。世人局于见闻。以其小知而欲穷天下之理。乌可哉。

    说郛等书曰。炎洲在南海中。去岸九万里。有风生兽状如豹。火烧不死。剑斫不入。以铁锤打头十数万乃死。其口向风便活。以石上菖蒲。塞其耳鼻则死。取其脑和菊服长生。又海南有鱼如鳖。斩其首干之。椓去其齿而更生。亦鳄鱼也。宛委馀编曰。风母如猿。打杀遇风即活。医方曰。水蛭火干经年。得水亦活云。盖异种也。

    岭南志云有物如蒲帆过海。海人击之。乃蝴蝶也。得肉八十斤。啖之极肥美。又蜈蚣大者长百步。南越志曰。大者其皮可以鞔鼓。其肉为脯。美于牛肉。今我国南边。亦多蜈蚣。有长过尺者。以百步准之。特眇少者耳。

    按本草曰。虎与鹿兔寿皆千岁。五百岁毛变白。医学入门曰。狼寿八百岁。三百岁善变人形。熊寿五百岁。能化为狐狸。又曰猕猴八百岁化为猿。猿五百岁变为玃。玃一千岁。变为蟾蜍。抱朴子曰。狐寿八百岁。三百岁变为人。本草曰。蝙蝠在乳石洞中。食其精汁。色白寿千岁。相鹤经曰。鹤千六百年色白。又龟鹄寿皆千岁。宛委馀编曰。肉芝即万岁蟾蜍。千岁蝙蝠。千岁灵龟风生兽。千岁燕之类。服之令人长生云。盖龟燕蝙蝠。蛰而服气故能寿。而蟾蜍又最寿矣。

    酉阳杂记云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妇人。喜取人子。凡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毛落衣中。当为鸟祟。此言似诞。而今按医方小儿门。无辜疳是也。

    辛卯年夏。三陟襄阳蔚珍等邑。有蚁虫蔽海而出。弥漫海岸。如战斗之状。又京中柳谧家庭前五六间地。黑蚁遍布。或斩头或斩腰而死者。不记其数。翌年而倭寇至。此其兆欤。

    白雉盖常有之。先王朝辛卯年。固城山中。产白雉。丁未年。江原道献白雉。今甲寅年。黄海道献白雉。又丁未年。狼川有白乌与群乌相逐。今庚戌年。白乌集于泮宫。群乌并逐。逾月不去。又癸丑年。白鹊出于城中。白雁来于阳川江北。此皆出状启。或人所目击者。

    余为洪州时。白枣生衙舍席门外。长可四五寸。茎条洁白。枝叶玲珑如刻玉。甚可珍玩。即戊申五月宣宗大王国恤时也。



    芝峰类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