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道篇第二十九 荀子卷二十
法行篇第三十礼义谓之法,所以行之谓之行。行,下孟反。
作者:荀况 战国
哀公篇第三十一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公输,鲁巧人,名班。虽至巧,绳墨之外亦不能加也。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众人皆知礼可以为法,而不知其义者也。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禁辞也。内人之疏,外人之亲,谓以疏为内,以亲为外。《家语》曰︰“不比于亲而比于疏者,不亦远乎!”《韩诗外传》作“无内疏而无外亲”也。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谓失之远矣。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反,谓乖悖。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雍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源水,水之泉源也。雍,读为壅。大其辐,谓壮大其辐也。重大息,嗟叹之甚也。三者皆言不慎其初,追悔无及也。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曾元,曾子之子也。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堀与窟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珉,石之似玉者。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恶音乌。犹言乌谓此义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郑康成云︰“色柔温润似仁。”栗而理,知也;郑云“栗,坚貌”也。理,有文理也。似智者处事坚固,又有文理。坚刚而不屈,义也;似义者刚宜不回也。廉而不刿,行也;刿,伤也。虽有廉棱而不伤物,似有德行者不伤人。折而不挠,勇也;虽摧折而不桡屈,似勇者。瑕适并见,情也;瑕,玉之病也。适,玉之美泽调适之处也。瑕适并见,似不匿其情者也。《礼记》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扣与叩同。似有辞辨,言发言则人乐听之,言毕更无繁辞也。《礼记》作“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屈然,乐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雕雕,谓雕饰文采也。章章,素质明著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诗》,《秦风‧小戎》之篇。引之喻君子比德。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仁者必能使人爱。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不长厚,故为人所轻。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廉洁不闻于人。三者在身,曷怨人?当反诸己。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无识,不知天命也。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南郭惠子,未详其姓名,盖居南郭,因以为号。《庄子》有南郭子綦。夫子,孔子也。杂,谓贤不肖相杂而至。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报,孝养也。《诗》曰︰“欲报之德。”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无门人思其德。有而不施,穷无与也。穷乏之时,无所往托。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