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荟/卷一 中华文库
目录 ◄ | 虎荟 卷一 |
► 卷二 |
虎荟卷之一
华亭 陈继儒 集
槜李 高承埏
钱应金 同校
虎,大寒之日始交,七月而生,性至猛烈。虽遭逐犹复徘徊顾步,其伤重者辄咆哮作声而去,听其声之多少,以知去之远近,率鸣一声者为一里,靠岩坐,倚木而死,终不僵仆。其搏物不过三跃,不中则舍之。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购之。于是夷胊䏰、廖仲药、何谢虎、秦精等,乃坐白竹弩如高楼上,射白虎,中头三节。白虎常从群虎,瞋恚尽搏杀群虎,大吼而死。昭王嘉之曰: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一朝患除,功莫大焉。欲如要且嫌其夷人,乃刻石为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并,伤人不论杀人。顾死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锺。夷人安之。
狻麑如虦猫,食虎豹,即狮子也。盖虎斑色谓之虦猫。而《西域传》注称狮子似虎,正黄而有𬱖,尾端毛大如斗。又《诗》称韩土之乐,有猫有虎。周书记武王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则是虎之类也。《穆天子传》狻麑日走五百里,其为物最猛,虎豹犹畏之。
宗正卿李可大常至沧州,州之饶安县有人野行,为虎所逐,既及,伸其左手,视之有大竹刺贯其臂,虎俯伏贴耳,若请去之者。其人为拔之,虎甚悦,宛转摇尾,随其人至家,乃去。是夜,投一鹿于庭,如此岁馀,投野豕獐月月不绝,或野外逢之则随行。其人家渐丰,因洁其衣服,虎后见改服,不识,遂啮杀之。家人收葬已,虎复来其家。母骂之曰:吾子为汝去刺,不知报德,反见杀伤,今更来吾舍,岂不愧乎。虎羞惭而出,然数日常傍其人既不见,后知其误杀,乃号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奋跃折脊而死。见者咸异之。
童恢为不其令,户人尝为虎害,迺设阱捕之,生获二虎。恢咒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抵罪,若虎杀人者俛首,不然号呼。一虎闭目如惧状,即时杀之。一虎奋跃而去。
汉景帝好游猎,见虎不便得之,乃为珍馔祭所见之虎。帝乃梦虎曰:尔祭我,欲得我牙皮耶,我自杀,从汝取之。明日,帝入山,果见此虎死在祭所,乃命剥取牙皮。馀肉复化为虎焉。
虎尝伤人者,耳辄有缺若锯。
龙湖普闻禅师,僖宗第三子也,入山垦种。后谷口之人相谓曰:僧入山经今不出,必为虎所啖。往视之,见茅庐一所,行者数人,指呼百诺,而重冈复岭,菜已青矣。盖耕地播种者,乃山神所役行者,乃虎也。
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冬蒸祼用斝彝黄彝。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
开元末,渝州多虎暴,设机阱,恒失其猪。月夕,人有登树候望,见一伥鬼如七八岁小儿,无衣轻行,通身碧色,来发其机。及过,人又下树正之。须臾,一虎来,如陷机所中死。久之,小儿行哭而返,因入虎口。及明开视,有碧石大如鸡子在喉中。
波斯国,其人矮小极黑,以金花布缦身。无城郭,王以虎皮蒙势,出则乘软兜或骑象。
吉阳治在涪州南,溯黔江三十里得之,有寺像设古碑犹在,物业甚多,人莫敢犯。涪州裨将兰庭雍妹因过化中,盗取常取物,因即迷路,数日之内,身变为虎,其前足之上,银缠金钏,宛然犹存。每见乡人,隔村与语云:我盗化中之物,变身如此,求见其母,托人为言之。母畏之,不敢往。虎来往郭外,经年渐去。
古者胎教,欲见虎豹勇击之物。虎子才生三日,即有食牛之气,其不能搏噬者,辄杀之为堕武也。
魏世祖时,有献虎者,问虎何食。曰:食肉。诏曰:下民餍糟糠,何忍以肉饲虎。命虎贲射杀之。
刘陵为长沙安成长,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皆出境,百姓复还。
海陵人王太者,与其徒十五六人野行,忽逢一虎当路。其徒相云:十五六人决不尽死,当各出一衣以试之。至太衣,吼而隈者数四。海陵多虎,行者悉持大棒,太选一棒,脱衣独立,谓十四人:卿宜速去。料其已远,乃持棒直前,击虎中耳,故闷倒,寻复起去。太背走惶惧,不得故道,但草中行可十馀里,有一神庙,宿于梁上。其夕,月明,夜后闻草中虎行,寻而虎至庙庭,跃跳变成男子,衣冠甚丽。堂中有人问云:今夕何尔累悴。神曰:卒遇一人,不意劲勇,中其健棒,困极迨死。言讫,入坐上木形中,忽举头见太,问是何客。太惧堕地,具陈始末。神云:汝业为所食,然后十馀日方可死,我取尔早,故中尔棒,今已相遇,理当祐之,后数日宜持猪来,以己血涂之。指庭中大树,可系此下,速上树,当免。太后如言,神从堂中而出为虎,劲跃,太高不可得,乃俯食猪毕,入堂为人形。太下树再拜乃还,尔后更无患。
《汉书仪》乘舆,带七尺斩蛇剑, 履虎尾絇履。
种僮为畿令,常有虎害人。僮令设槛,得二虎。僮曰:害人者低头。一虎低头,僮取一虎放之。自是猛兽皆出境,吏目之为神君。
虪、虎一物也,以色别之,则黄质黑章者无异名,斑毛者谓之虦,毛白者谓之甝,黑者谓之虪,此物同而别者也。虪亦有斑,但以浅色为质,深色而章耳。〈海内东北经〉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黑鸟、黑蛇、黑豹、黑虎、黑狐,蓬尾,此虪之所聚。而孟山之兽多白狼、白虎、白雉、白翟。两山之间而鸟兽各以其毛色相从,理之不可晓者。然虪尤猛,今野人言三虎之别:黄虎窃人羊豕,多方窥伺得之。黑虎所见无所不取。白虎坐食而已,不甚搏杀。或云:黄是其幼弱者,黑适壮,白者则老矣。此亦理之近者也。郭氏称:晋永嘉中,秭归县槛黑虎,状如小虎而黑色深者为斑,此岂得其小者尔,未可全据也。
荆州有人山行,忽遇伥鬼,以虎皮冒己,因化为虎,受伥鬼指挥。凡三四年,搏食人畜及诸野兽,不可胜数。身虽虎而心不愿,无如之何,所求即为欲食人,为厌兽身。后伥引虎经一寺门过,因遽走入寺库,伏库僧房下。道人惊恐,以白有德者,时有禅师能伏诸横兽,因至虎所,顿锡问:弟子何所求耶。虎弭耳流涕,禅师手巾系颈,还本房,恒以众生食及他味哺之。半年毛落,变人形,具说始事,二年不敢离寺。后暂出门,忽复遇伥,以皮冒己,遽走入寺,皮及其腰下,遂复成虎。笃志诵经,岁馀方变。自尔不敢出寺门,竟至死。
杨香,杨丰女也。随父田间刈稻,丰为虎所噬。香年才十四,身无寸兵,遽扼虎颈,虎犇逸,得免。太守孟肇之上其事,诏旌门闾。
汉中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年则牙蜕而角生。
汉宣城郡守封邰,一日忽化为虎,食郡民,民呼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魏文帝将受禅,郡国奏白虎二十七见。
海内西北经曰: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之从首始。在蜪犬北。又东北经曰:邽山上有兽,状如猬毛,名曰穷奇。注云:或云似虎,猬毛有翼。海上所谓穷奇者,千岁𣆀耳。虎,一名神狗也。
《汉旧仪》铜虎符发兵,长六寸,竹使符出入征发。《古今注》云:铜虎符银错书之。张晏云:铜取其同心也。吕后之崩年,齐王中尉绐齐相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东莱曰:文帝以前盖有虎符矣。此谓初作者,岂非用铜于此始乎。
鳄鱼能食人,既饱浮出水上,若昏醉之状。今虎食人后亦复肉醉,盖其类也。土人伺其醉杀之。
长沙有民常作槛捕虎,忽见一亭长,赤帻大冠在槛中。因问其故,亭长怒曰:昨被县召,误入此中耳。于是出之,乃化为虎而去。
景定间,郢州村民一姊一弟偕樵。常日,姊樵归爨,弟樵鬻薪养母。一日,负薪归,虎逐弟,登木爪其裾。姊拏虎尾,呼曰:虎食我,无食弟,弟死母谁养。虎回视,置之而去。
古旗旗旟画升龙降龙亦二,画朱雀与隼亦二,画熊与虎亦二,天地之间,无独必有对。眼二,鼻孔二,耳窍二,口之食喉气喉二,小肠为心之腑,大肠为肺之腑,胆为肝之腑,胃为脾之腑,膀胱为肾之腑,而肾分其一为命门,故曰五脏六腑。
山𤢖,一名山萧,一名山㺑。《永嘉郡记》作山魅,一名山骆,一名蛟,一名蛂,一名濯肉,一名热肉,一名山晖,一名飞龙。如鸠青色,巢大如五斗器,饰以土垩,赤白相间,状若射侯犯者,能役虎害人。
严猛,妇出采薪,为虎所害。亡后,猛行至蒿中,忽见妇云:君今日行,必遭不善,我当相免也。既而俱前,忽逢一虎,跳梁向猛。妇举手指麾,状如遮护。须臾,有一胡人荷戟而过,妇因指之,虎即击胡,猛乃得免。猛,晋时会稽人。
王晖种黄精,虎为之耕,豹为之耘。出入亦乘虎豹,具鞯辔,行鞭策如乘马。
西域进方圆二美玉。伊祁玄解曰:此龙虎玉也。圆生于水,龙宝之。方生于山,虎宝之。询使人,果得之渔猎者。
漳浦人勤自励者,以天宝末充健儿,随军安南,及击吐蕃,十年不还。自励妻林氏为父母夺志,将改嫁同县陈氏,其婚夕,而自励还,父母俱言其妇重嫁始末。自励闻之,不胜忿怒,宅去家十馀里,常破吐蕃得利剑,会日暮,因仗剑而行以诣林氏家。八九里属,暮雨天晦,进退不可,忽而电明,见道左大树有旁孔,自励避雨孔中,有三虎子,自励并杀之。久之,大虎将一物内孔中,须臾复去。自励闻其人呻吟,径前扪之,即妇人也。自励问其为谁,妇人云:己是邻家女,先嫁勤自励为妻,自励从军未还,父母无状,见逼改嫁,六合和会,以今夕成亲。我心念旧,不能再见,适持手巾宅后桑林自缢,为虎所取,幸而遇君,今犹未损,倘能相救,当有后报。自励谓曰:我即自励也。晓还至舍,父母言君适人,故仗剑而来相访,何期于此相遇,乃相持而泣。顷之,虎至,初大吼叫,然后倒入孔。自励以剑挥之,虎腰中断,有一虎,故未敢出。寻而月明,后虎亦至,睹其偶毙,吼叫愈甚,自尔后倒入,又为自励所杀。乃负妻还家,今尚无恙。
竺昙猷赤城山石室坐禅,有群虎蹲于前,猷因诵经,一虎独睡,猷以如意扣其头,云何不听经。经毕而虎皆去。
《抱朴子》曰: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阵以却虎。牛善角虎,环其首外触则虎虽猛巧不能制也。
前有水则载青旌。即旗之类,礼家图以旄揭幡,画三青龙雀于上,知水也。前有尘埃则戴鸣鸢也。前有士师则载虎皮,以旌悬真虎,兵众将接则当如虎之威猛以敌之也。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皮以警众。兽之尤挚者可以相服,犹柳子厚熊说也。
利贞卖饭人,其子之妇山园采菜,为虎所取,经十二载而后还。自说入深山石窟中,本谓遇食,久之相与寝处,窟中都有四虎,妻妇人者最老。老虎恒持麋鹿等肉还以哺妻,或时含水吐其口中。妇人欲出,辄为所怒,驱以入窟,积六七年。后数岁,渐失馀虎,老者独在。其虎自有妇人来,常外宿,后一日,忽夜还。妇人心怪之,欲出而不敢。如是又一日,乃徐出窟,行数十步,不复见虎,乃极力行五六里,闻山中伐木声,径往就之。伐木人谓是鬼魅,以砾石投之。妇人大言其故,乃相率诘问。妇人云:己是某家新妇。诸人亦有是邻里者,先知妇人为虎所取,众人方信之。邻人因脱衣被之,将还。会其夫已死,翁姥悯而收养之。妇人亦憨戆,乏精神,恒为往来之所狎。刘全白亲见妇人,说其事云。
渠搜国有犬名曰䶂犬,一名露犬,高三尺,能飞,食虎豹。
虎博兔,先于四围遗溺,兔不能出,坐受其搏。
于𧇢、于檡、伯都、李父、山君,虎也。毛浅者谓之虦猫,有角者谓之委虒,大而长尾曰酋耳,长尾而五采曰驺吾,九尾而人面曰开明,虎而翼曰穷奇,虎而人面曰马复,青虎谓之罗罗。
晋孝武太元五年,谯郡谯县袁双家贫客作,暮还家,道逢一女,年十五六,姿容端正,即与双为妇。五六年后,家资甚丰,后生二男,至十岁,家乃巨富。后里有新死者葬埋,妇往墓所,脱衣及脱钏挂树,便变形作虎,发冢,曳棺出墓外,取死人食之,食饱之后,还变作人。有见之者,语其婿:卿妇非人,恐将相害。双闻之不信,如此经时,复有死者,辄复如此。人后将其婿共看,遂见此事。后乃越县过墟,还食死人。
驴鸣亦能骇虎,顾久习其技,则杀之矣。
晋孝武帝母李太后,简文时执役宫中。简文无子,令善相者相诸宫人。相者指后,当生贵子,而有虎厄。帝幸之,生武帝及会稽王道子。既为太后,服相者之验,而怪虎害无谓,且生未识虎,乃令工图形,戏击之,便患手肿而崩。
豰似𪕕而大,似豹而小,犬属,腰以上黄,腰以后黑。小者名青腰,亦能食虎。
破獍食父,破獍,如䝙者而虎眼。一曰獍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故曰枭獍。
荆州有一商贾说姓赵名倜,多南泛江湖,忽经岁馀未归。有一人先至其家,报赵倜妻云:赵倜物货俱没于湖中,倜仅免一死,甚贫乏在路,即当至矣。其妻惊哭不已。后三日,有一人,一如赵倜仪貌,来及门外大哭。其妻遽引入家内,问其故安存,经百馀日,欲再商贩,谓赵倜妻曰:我惯为商在外,在家不乐,我心只野,勿以我不顾恋尔,当容我却出投交友。俄而倜辇货物自远而至,及入门,其妻反乃惊疑,走出以投邻家。其赵倜良久问其故,知其事,遂令人唤其人。其人至,既见赵倜,奔突南走。赵倜与同伴十馀人共趁之,直入南山。其人回顾,谓倜曰:我通灵虎也,勿逐我,我必伤尔辈。遂跃身化为一赤虎,叫吼而去。
周象好猎,为汾阳令,梦乳虎相逼,惊寤得疾。僧海甯过其门,谓邻父曰:此有妖气,当为禳之。象闻召僧,僧仗剑禹步诵咒,入门直至寝所,绕床数匝叱之。忽闻床下虎吼,家人奔骇,象不觉投床下死。僧命水噀之,须臾如故。
《玉藻》曰: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明以武猛卫主如此。
蚕之状,喙冉冉类马,色斑斑似虎。
土鳖,本草谓之𧐠虫。俗呼蚌虎,蚌者屋蠹也,此物气能禁蠹,令蠹尽死,故曰蚌虎。
晋义熙四年,东阳郡太末县吴道宗少失父,单与母居,未娶妇。一日,道宗他适,邻人闻屋中碎磕之声,窥不见其母,但有乌斑虎在屋中。邻人恐虎食道宗母,遽鸣鼓会里人共救之,围宅突进,不见有虎,但见其母,语如平常,不解其意。儿还,母语之曰:冥罪见追,当有变化事。后一月,忽失母,县界内虎灾屡起,皆云乌斑虎。百姓患之,发卒格之,杀数人,后人射虎箭当膺,并戟刺中其腹,然不能即死。经数日后,虎还其家故床上,不能复人形,伏床上而死。其儿号泣,如葬其母法焉,朝夕以哭临之。
《唐子西语录》曰:惠州有潭,虎饮水其上,蛟尾而食之。故东坡诗曰: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
虎,五指为䝙。
大德中,荆南九人山行,避雨入土洞中。虎来踞洞口,视耽耽。八人密议排一人愚者出啖虎,虎当去。虎得人,衔置他所,坐如故。须臾洞崩,八人死,愚者竟生。
周义者,郑人也,性倜傥,好急人之患难。忽有一人,年可弱冠已未,衣故锦衣,策杖而诣周义。谓义曰:我是孟州使君之子也,偶出猎于郊坰,既获兔后,其鹰犬与所从我十馀少年,与所乘马,皆无故而死,我亦有一流矢,不知自何至,伤我右足,我是以不敢返归,恐少年家父母不舍我,今闻君急人之患难,故特来投君,幸且容我,我他日必厚报君之惠也。义遂藏之于家,经百馀日,义既不闻孟州有此事,乃夜与少年对酌,问之曰:君子始投我,言是使君之子,因出猎有损伤,不敢返归,今何不传闻此事,我疑君子,君子必以实告我,我必无二。少年沉吟移时,方起拜而言曰:我始设此异词,盖欲悯念纳我,今若必问我实,我不敢更设诈也,君当不移急人之心,我即以实告君。义曰:我终无二,但言之。少年曰:我孟州境内虎也,伤人多矣,刺史发州兵搜求我,欲杀我,闻君广义,因变形质以投君,君怜恤我,待之如宾,但我以誓报君之惠不忘,今夜既言诚实事,我不可住,遂叫吼数声,化为一虎走去。后月馀夜,有一少年逾垣入义家,抛下一金枕,高声告周义:我是昔受恩人也,今将此枕答君之惠。言讫复化一虎去。
《裴氏新书》曰:虎豹无事,行步若将不胜其躯,鹰在众鸟间若睡然,故积怒而全刚生焉。
南诏国呼虎为波卢。
沈僧照,尝校猎,中道而还。左右问何故,答曰:国家有边事,须还处分。问何以知,曰:向闻南山虎啸。俄而使至。
松阳人入山采薪,会暮为二虎所属,遽得上树,树不甚高,二虎迭跃之,终不能及。忽相语云:若得朱都事应必捷。留一虎守之,一虎乃去,俄而又一虎细长善攫,时夜月正明,备见所以,小虎频跃,乃人也。衣其衣,刀犹在腰下,伺其复攫,因以刀歌之,断其前爪,大吼相随乃去。至明,人始得还,会村人相问,因说其事。村人云:今县东有朱都事候之,得无是乎。数人同往问讯,答曰:昨夜暂出伤手,今见顿卧。乃验其真虎矣,遂以白县令,命群吏持刀围其所而烧之。朱都事忽起奋迅成虎,突人而出,不知所之。
李广在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饮羽,视之石也。明日更射,不复入。
元魏波斯国献狮子,永安末始达京师。庄帝谓侍臣李彧曰:朕闻虎见狮子必伏,可觅试之。于是诏近山郡县捕虎以进。巩县山阳并进二虎一豹,见狮子悉瞑目不敢仰视。
南岳思大禅师有二虎,引师登岭,跑地哮吼,泉水流迸,今虎跑泉是也。
彭齐,吉州人,才辩滑稽,无与为对。未第时,尝谒南丰宰,而宰不喜士,平居未尝展礼。一夕虎入县廨,咥所畜羊,弃残而去,宰即以会客,彭亦预召。翼日彭献诗谢之曰:昨夜黄斑入县来,分明踪迹印苍苔,几多道德驱难去,些子猪羊引便来,令尹声声言有祸,录公口口道无灾,思量也解开东阁,留得头蹄误秀才。南方谓押司录事为录公,览者无不绝倒。
近世有一人寓居南阳山,忽患热疾,旬日不瘳。时夏夜月明,暂于庭前偃息,忽闻扣门声,审听之忽如睡梦,家人即无闻者,但于恍惚中自起看之。隔门有一人云:君合成虎,今有文牒。此人惊异,不觉引手受之,见送牒者,手是虎爪,留牒而去。开牒视之,排印于空纸耳,心甚恶之,置牒席下,复寝。明旦少异,与家人言之,取牒犹在,益以为怪,疾似愈。忽忆出门散适,遂策杖闲步,诸子无从者,行一里馀,山下有涧,沿涧徐步,忽于水中自见其头已变为虎,又观手足皆虎矣,而甚分明。自度归家必多为妻儿所惊,但怀愤耻,缘路入山。经一日馀,家人莫知所往,四散寻觅,比邻皆谓虎狼所食矣,一家号哭而已。此人为虎,入山两日觉饥馁,忽于水边蹲踞,见水中科斗虫数升,自念尝闻虎亦食泥,遂掏食之,殊觉有味。又复徐行,见一兔遂擒之,应时而获,即啖之,觉身轻转疆。昼于榛莽中伏,夜即出行求食,亦数得獐兔等,遂转为害物之心,忽寻树上见采桑妇人,草间望之,又私度吾闻虎食人,试攫之果获焉,食之甚美。常近小路伺接行人,日暮有一荷柴人过,即欲捕之,忽闻后有人云:莫取,莫取。惊顾见一老人须眉皓白,知是神人,此人虽变,然心犹思家,遂哀告。老人曰:汝曾为天神所使作此身,若杀负薪者,永不变矣,汝明日合食一王评事,后当为人。言讫不见此老人,此虎又寻草潜行,至明日,日晚近官路伺候,忽听铃声,于草间匿,又闻空中人曰:此谁角驮。空中答曰:王评事角驮。又问王评事何在。答曰:在郭外。县官相送饭会方散。此虎闻之。沿路伺之,一更已后,时有微月,闻人马行声。空中又曰:王评事来也。须臾见一人朱衣乘马半醉,可四十馀,亦有导从数人,相去犹远。遂于马上擒之,曳入深榛食之,其从迸散而走。食讫心稍醒,却意归路,去家百里馀,来寻山却归,又至涧边,却照其身已为人矣。遂归其家,家人惊怪,失之已七八月日矣,言语颠倒,似沉醉人。渐稍进粥食,月馀平复。后五六年,游陈许长葛县时,县令席上坐客约三十馀人,主人因话人变化之事,遂云:牛哀之辈多为妄说。此人遂以己之事,以明变化之不妄。主人惊异,乃王评事之子也,自说先父为虎所杀,今既逢雠,当杀虎矣。既知其实官,听免罪焉。
枢星散而为虎。
历阳谢允,字道通,少为贼所掠,为奴于蒋凤家。常于山中见阱中虎饥困出之。后诣县自白,令长不为申理,考讯无不至。允夜梦人曰:此中易入难出,汝自有慈惠,当相拯拔。觉见一少年,通身黄衣,遥在栅外与允语。狱吏以告令长,令长由是不敢诬辱。即还,乃上武当山。时庾公亮闻而愍之,给其资履,遂于襄阳,见道士曰:吾师戴先生孟成又君子,常言有士者与之俱来,得非尔耶。随入山,斋三日,进见之,乃昔日所梦人也。问允:复见黄童否。赐以神药三丸,服之不饥渴,无所思欲。先生亦无常处,时有祥瑞紫云荫其上,芳馥之气遍于山谷。
虎舌大于掌
李禹有勇,帝使刺虎,县下圈中,未至地,有诏引出。禹以剑斫绝,累欲刺虎。上壮之。
凤翔府李将军者,为虎所取,蹲据其上。李频呼大王,乞一生命。虎乃靡耳如喜,须臾负李行十馀里,投其窟中。二三子见人喜跃,虎于窟中俯视之方去,其后入窟,恒分所得之肉及李,积十馀日,子大如大虎,悉能陆梁。乳虎因负出窟,至第三子,李恐去尽则己死窟中,乃因抱之云:大王独不相引。虎因垂尾,李持之遂得出窟。李复云:幸以相佑,岂不送至某家。又负李至所取处而诀,每三日至李舍如相看,经三十日,前后五六度,村人惧怕,其后又来,李遂白云:大王相善甚,然村人大惧,更愿不来。经月馀,复一来,自尔乃绝焉。
虎一生一乳,一乳必双。
虎丘,初名海涌。吴王阖闾葬其下,发卒六十万人治之,葬三日,白虎蹲其上,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