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序_(李翰) 中华文库
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何哉?其患在于习之不精,知之不明,入而不得其门,行而不由其道。何以征之?夫《五经》群史之书,大不过本天地,设君臣,明十伦五教之义,陈政刑赏罚之柄,述礼乐制度之统,究治乱兴亡之由。立邦之道,尽于此矣。非此典者,谓之无益世教,[3]则圣人不书,学者不览,惧人冗烦而无所从也。[4]先师宣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七十子之徒,宣明大义,[5]三代之道,百世可师。而诸子云云,猥复制作,由其门则其教已备,反其道则其人可诛。而学者以多阅为广见,以异端为博闻,是非纷然,塞胸满腹,[6]澒洞茫昧,而无条贯。或举其中而不知其本,原其始而不要其终。高谈有馀,待问则泥。虽驱驰百家,日诵万字,学弥广而志弥惑,闻愈多而识愈疑,此所以勤苦而难成,殆非君子进德修业之意也。今《通典》之作,昭昭乎其警学者之群迷欤![7]以为君子致用,在乎经邦,经邦在乎立事,立事在乎师古,师古在乎随时。必参今古之宜,[8]穷始终之要,[9]始可以度其古,终可以行于今,问而辨之,端如贯珠,举而行之,审如中鹄。夫然,故施于文学,可为通儒,施于政事,可建皇极。
故采《五经》群史,上自黄帝,至于我唐天宝之末,[10]每事以类相从,举其始终,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论议得失,靡不条载,附之于事。如人支脉,散缀于体。凡有八门,勒成二百卷,[11]号曰《通典》。非圣人之书,乖圣人微旨,不取焉,恶烦杂也。事非经国礼法程制,[12]亦所不录,弃无益也。若使学者得而观之,不出户知天下,未从政达人情,罕更事知时变,为功易而速,为学精而要。其道甚直而不径,[13]其文甚详而不烦,推而通,放而准,语备而理尽,例明而事中,举而措之,如指诸掌,不假从师聚学,而区以别矣。非聪明独见之士,孰能修之。
淮南元戎之佐曰尚书主客郎京兆杜公君卿,雅有远度,志于邦典,[14]笃学好古,生而知之。以大历之始,实纂斯典,累纪而成。[15]杜公亦自为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阙,申高见发明,以示劝戒,用存景行。[16]近代学士,多有撰集,其最著者《御览》、《艺文》、《玉烛》之类,网罗古今,博则博矣,然率多文章之事,记问之学,至于刊列百度,缉熙王猷,至精至纯,[17]其道不杂,比于《通典》,非其伦也。於戏!今之人贱近而贵远,昧微而睹著,得之者甚鲜,知之者甚稀,可为长太息也。翰尝有斯志,约乎旧史,图之不早,竟为善述者所先,故颇详旨趣,而为之序。庶将来君子,知吾道之不诬。[18]
校勘记
- ↑ 通典序 原“序”上有“原”,清人所增,今据北宋本删。
- ↑ 左补阙李翰撰 “左”上原有“唐”,清人所增,今据北宋本删。
- ↑ 无益世教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世”作“代”,疑是,《通典》亦例避太宗讳。
- ↑ 惧人冗烦而无所从也 “人”原脱,据北宋本补。按︰《文苑英华》卷七三七亦有“人”,而“冗”作“冥”。
- ↑ 宣明大义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宣”上有“常”。
- ↑ 塞胸满腹 四字原脱,据北宋本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补。
- ↑ 其警学者之群迷欤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作“其警觉群迷欤”。
- ↑ 必参今古之宜 “今古”原倒,据北宋本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乙。
- ↑ 穷始终之要 “始终”原倒,据北宋本乙。《文苑英华》卷七三七“要”作“妙”。
- ↑ 至于我唐天宝之末 “我”原作“有”,清人擅改。今据北宋本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改回。
- ↑ 勒成二百卷 此五字原脱,据北宋本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补。
- ↑ 事非经国礼法程制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作“事非经世纬俗程制”。
- ↑ 其道甚直而不径 原脱“甚”,据北宋本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补。
- ↑ 志于邦典 《文苑英华》卷七三七“邦典”作“兴典”。
- ↑ 累纪而成 “纪”原作“年”,清人妄改。今据北宋本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改回。
- ↑ 杜公亦自为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阙申高见发明以示劝戒用存景行 朝鲜本、殿本以及《文苑英华》卷七三七同。北宋本脱此二十九字。
- ↑ 至精至纯 “纯”原“粹”,据北宋本改。
- ↑ 知吾道之不诬 “诬”下原有“也左补阙李翰序”七字,清人擅增,今据北宋本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