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静观斋先生集
卷之九
作者:李端相
1681年
卷十

上宋尤斋时烈○庚子

越瞻宁陵。松柏苍茫。回望象魏。天日杳邈等语。真是实际光景。至今思之。令人于邑。况流序荏苒。奄见新岁。弓剑之痛。益复如割。伏想台监尤何以为怀耶。春和渐畅。伏未审调摄中起居神相。远脱市朝胶扰之苦。复专山林闲静之味。从容涵泳之乐。想来兴起。恨不得致此身于春风座中也。向者决退之举。实出于思量烂熟。固非众人之所敢仰议。而侍生妄意。终不能无疑于过信而轻动。已于其时。悉陈愚见。今不欲更有所烦赘。而前后圣谕。昭示无馀。则在台监今日之道。似当快释于中。更不挂意。仰承圣旨幡然再起。以解上下中外之惑。则向来怪说。自当云消而雾散。如青天白日。岂复有日后无穷之虑哉。苟或不然。一向撕捱。则窃恐此事初或起于白地。而因此辗转酝酿不已。毕竟收杀之难。有不可形言者。未知台监亦果有意于此否。台监进退。系道消长。必有素讲。岂待人言。而恋德之深。敢毕微悃。惟台监察其诚而恕其妄焉。不宣。

上宋尤斋辛丑

日月易迈。又见新岁。敬慕殿再期。只隔数月。臣民如丧之恸。若在天崩之初。远惟台监北望宸居。其尤何以为怀耶。新阳载和。伏未审静中道体神相万福。无任悬慕之至。侍生病蛰经年。日益卤莽。不知毕竟将作何状人。时自点检。愧惧交至。抠衣门下。以供洒扫之役。仰奉明诲。少开茅塞者。实是区区之愿。而奈此痼疾在身。不能奋飞何。恋仰德义。只自驰神耳。顷者。得伏见台监救荒议启中。有语及昔年与侍生入侍先朝时事者。恍若密迩威颜。更承天语。读之未终。五内崩裂。自不觉失声痛哭。伏想台监亦必一字一涕。悲咽难胜也。

上宋尤斋

岁行将穷。风雪惨栗。伏未审静中起居清胜。区区悬慕之私。有倍常日。家兄所遭。此乃古今所未闻所未见之丑辱也。其设意之巧。措语之惨。实有所不忍正视者。岂料天壤之间乃有如许人。又岂料今日遽见如许事也。诚不意骇机之发。乃至于此。不惟上累于清朝。抑亦下辱于祖先。愤惋之至。直欲赴海登山而无所闻知。伏想大监可嘿会此间心事也。近闻此事辗转连累。至及于门下。乃有露章之举云。虽在盛德。毫无所损。而此心之不安。当复如何耶。端相自来此府。身安心静。药饵之暇。得以自娱于江山寂寞之滨。活画仙人之教。虽不敢承当。而深以不作闲过从不闻闲是非。为愉快也。但既无明师之诲。且无疆辅之助。茅塞转深。进益无由。恐负初心。冞增忧惧。拟于明春日暖之后。因便受由。一造门下。得侍讲席。以成宿愿。不知化儿能不作魔否也。无路趋拜。不任怅黯。谨此耑书仰候。惟祝茂膺新祉。为道加卫。

答宋尤斋癸卯

向于秋间。伏承大监下复书。满纸辞意。郑重恳挚。实出寻常。自顾无似。何以得此于大君子耶。感戢之极。诚难形喩。厥后连因君美,载迩诸令之自南还。凭伏审迩来大监道体神相万安。继又南云卿令公。亦拜座下而来。出示盛制序跋诸作。敬置案上。盥手跪读。毋论其舂容大篇,寂寥短语。皆非秦汉以后文字也。以班马之辞。发伊洛之旨者。古无其体。于今始见。岂但如入龙宫蛟室。目眩而心悸也。前书中。乃以不似之虚奖。加之于万万不肖之身。侍生不敢仰承。至今为愧。然大监之于侍生。既不以皮毛待之。则侍生亦常有隐之于中者。终何敢自外于大监之前哉。侍生少而失学。长又善病。濡染家庭。幸窃科第。一出宦海。冥行十年。迺于戊戌冬间。奉使江南。驱驰海上于大冬冰雪之中者。首尾半年。还朝之后。旋得沈痼之疾。委身床褥。自分为病废之人。回顾半生。将未免为醉生梦死之鬼。忽咏康节先生壮岁若奔驰。随分受官职。所得唯锱铢。所丧无纪极之语。便觉流汗浃背。愧恧难状。而惟其性质凡鲁。见识蒙陋。终不过胶漆盆中之人也。岂敢以此谓有所透得。便欲自处于名利关头少歇之地也。槩其病根深痼。志气摧落。长与药裹为伴。实无当世之望。且念比之古人。尚远强仕之年。而已践华贯。亦非贱分之所安。兹欲数年调养。收拾精神。赖天之灵。得复为人。则或因熏沐而器使。少效尘露之报于他日。亦且未晩。故遂不敢汲汲求进。复为文中子之罪人。此诚痼疾之使然。岂有他意于其间也。然其耿耿一念。诚不欲一向暴弃。终为小人之归。而疾病缠缚。竟不能自拔于流俗之中。尚不得负笈抠衣于先生长者之门。仰奉明教。以开茅塞。只自杜门。块处于阛阓之间。上无严师之诲。傍无疆辅之助。愦愦转甚。依然只是旧状者。今已五年于此。愧负初心。怵惕不宁者久矣。今者。大监以辨内外义利之辨。审择于爵禄之来。两弊俱无。留心实地等教。虚加奖褒。固知大监此教。实出于发其病而药之。非所以虚奖。乃亦不屑教之意也。然圣门以下程朱诸先生于奖引后生。或进或退。各中其病。未闻以不似之誉。加之于不似之人也。记昔大监尝以书责励于侍生曰。吾辈当屏去华饰。只以簠簋道义。相期于千载之下云。此固侍生之所不敢当。而然其勉励戒勖之意。则诚可谓不以外而由中。侍生每诵此语。窃自欣幸于心矣。不意今者虚有此外饰之华奖。此与昔日责励之意。恐有所相乖也。况其曲糱之病根。尤难勇拔。夫以高峯奇先生之学问操守。且又屡受戒于陶山。而终不能一朝勇改。则侍生何人。敢曰刚制于此乎。非不欲痛自刻责。必拔其根。而受病已深。尚不免时时中毒。此无非侍生资禀庸下。终无迁改之望而然也。有时自省。只增惭惕也。况其己卯乙巳之喩。尤非侍生之所可仰对者。亦恐非今日之所必道者。伏未知如何如何。侍生于畴昔之夜。梦陪大监与同春大监。入侍先王于煕政堂中。一席都兪之盛。宛如平昔。丁宁玉音。了了在耳。而觉后茫茫。惟有涕泪被面。揽衣彷徨。几乎失声而哭。伏想大监于山斋静夜。亦必频有此梦。而倍切悲恸之怀也。侍生于此。仍窃伏念。昔我先王以天纵圣资。抚运承基。寤寐豪英。思臻至理。大监首被旷世之遇。始自山林。幡然而起。先王擢置冢宰。举国而听之。大监亦许身担当秉国之衡。一代诸贤。并有汇征之吉。将陶铸挽回朝夕唐虞之盛。此诚东方千载之一时。而其风云契合之隆。直可媲美于伊,傅。汉,唐以下。不足论也。不幸盛业未半。遽抱天崩之恸。民生无禄。天意难谌。此岂但大监痛结于平生。抑亦忠臣志士陨泪于千秋者。以此言之。则大监之于今日。乃是先王顾命之元臣。而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义者。实非丁戊以前静处林下时之比也。大监进退。固非众人所可仰测。况时有否泰。道相消长。虽不免今姑退闲于云林湖海之上。而宗国之安危。只系于大监一进一退之间。此后自上虚伫委托之至意。一如先朝。则未知大监于此。亦将一例引退。更不欲犯手而做。虽有危亡之急。而犹且独善其身。立视不救。终不思诸葛武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之义耶。顷年大监下书中。有曰山林静处之乐。自是与世相忘者事。宁有受国厚恩。系恋君父而可以乐此者乎。固知大监之心。本自如此也。侍生非不知此时此言。只一无益之空谈。而天若助宋。则庶有此望。不知苍苍者竟如何也。近者。沂台入相。而亦恐无救得一半之势矣。侍生常抱杞人之忧。且感前夜之梦。兹以愚见。漫此及之。伏想大监必一览而笑其狂僭也。惟祝鼎茵为道为国。益加珍卫。辞有竭而意不尽。临纸黯然。不宣。

答宋尤斋甲辰

伏惟酷暑淫霖。大监体履。为国为道。益加珍毖。区区驰慕之至。向来之事。转辗不已。遂成近古所罕有之风波。大贻君上之累。重失士林之望。每念畴昔。益切追慕之恸。伏想大监亦必默谅此心也。侍生曾伏见朱夫子之语曰。一出而遭唐仲友。再出而遭林黄中。今又遭此吴禹圭矣。岂非天哉。侍生于此。每叹大贤之于世。亦不免此。年来大监之出处进退。其与朱夫子。可谓旷世一揆。而今大监则不出。而又遭此北伯。其所作怪丑悖。又非吴禹圭之比。则此诚天实为之者耶。北伯。是侍生半生故旧。平日。大监亦不至于必以为无状底人者也。岂料今日乃忽自陷此地耶。自古圣贤未尝有不遭横逆者。渠自作怪丑悖而已。在我无损。而益足以彰大义于天下后世。则一时纷拏。何足介介也。侍生虚瘁病弱。终不堪驱策于内职。经营求外之际。得此畿邑。便于医药。虽以为幸。而亦非退伏田间。任便养病之比。力穷计拙。尚未办此。缅怀古人。只自惭悼耳。参军尊侍。还洛之后。再次奉晤。赵禹瑞令公之来。又得数番稳话。恍若亲自承诲于大监座下。何由此身奋飞千里。躬奉馀教于黄山苏堤之间也。只自引领驰神而已。只祝大监道体对时益茂。姑此不宣。

别纸

近来侍生之被人疑谤者。不但溢世而已。今欲陈其致此实状。则涉于亲自分疏。又欲终始泯嘿。则此亦近于自外区区之怀。兹不得不略摅其万一也。侍生累年病废。潜深伏隩。凡于大小是非。与世无关。况此近日事。于侍生兄弟。大有所嫌。则此固非侍生所敢开喙者。而然于其间亦不无致谤之由。盖当初北伯。陈疏之后。贻书于侍生。问其疏语之是非。而侍生嫌不即答矣。厥后因闵大受令公。累次来访。或至留宿。侍生始不免破戒。与此令略论此事。此时受令与侍生区区之虑。只恐此事辗转。或有一毫贻累于大监者。岂有他意于其间也。其时与受令相议。姑欲劝止。赵楷等儒疏之本意及其后侍生之欲望大监以刘子羽拔旗事。偶失照管之意。先即陈疏自列者。顷日参军尊侍下去时。必已一一仰达。故今不更赘。侍生与北伯。乃是故旧。而渠乃忽自作怪。自陷丑悖之地。岂无一骇一惜之意。而然岂以此区区故旧之私情。乃欲徒为曲护之计。不顾事理之曲直。论议之是非。而敢欲专右北伯而反有贰于大监耶。虽是病狂之人。亦不为此也明矣。前日北伯之书。久未答送。后因受令。备局之便。始乃作答。大责而归之。其书之意。槩云设令兄言。皆是为贤者讳。春秋之大义。固不敢如此。况兄言节节无识麤悖。何敢如是。其所谓三纲云云者。尤极骇悖。三纲中。只云父为子纲。然则母不入于三纲耶。若云母系于父。则祖父母独不系于父母。而遂不入于三纲五伦之中耶。其所谓以期制为断云者。则古礼父在母丧只是期。无心丧之制。然则父在母丧而遭此祸者。其可以服制之期。而出见彼人耶云云。而其后赵楷等疏中。误引周礼调人职凡杀人和难会赦或义杀者避仇之语。有若周公之制。凡于父母以下之仇。其避之也。本自如此。而至以周公之制。尚不令从兄弟之仇。隐忍相同等语为辞。一队论议。遂谓大监本意。以为今世士大夫遭此者。上自高曾祖。下至从兄弟朋友之仇。虽仕于朝。而皆不可见。彼云侍生于此。果不无所疑。大监一言。当为举世之则。大监本意。果若如此。则一世士大夫之遭此而不避者。皆不免为忘仇失礼之归。而若使此后一一皆请。则虽从兄弟朋友之仇。在下而请。固无所害。而其在朝家。必难尽许。当许而不许。则非使臣以礼之道。若欲尽许。则非但势有所难。虽以事理言之。出而仕于朝者。与韦布之士不同。而于其从兄弟朋友仇之轻。而亦欲举其国而皆避。凡于衔命陪从等处。皆欲自请不行。虽厚于私义。而深恐其全没公义一边。此诚不可容易断定。而所谓一队论议之云云者。亦未知其一一皆合于大监之意。故侍生遂以诸书所载及大监疏中之语与前日大监所以自处之道。反复参互详究而后。始自以为似得大监本意之一二。槩丙丁以后。天地易位。我有百世必报之仇于彼。况于其中遭父母之祸者。其欲必报之心。尤当如何。而以匹夫之力。既无可报之势。且凡礼经所论。虽皆敌怨之仇。而敌怨之仇。又不可得。则惟当举其国而皆避。以表此常欲必报之心者。此于天理人情。自不得不然。而实合于礼经所论之意也。如沧洲金尚书诸丈。请避不见者此也。祖父母之于父母。若谓之无分毫之差。则其上曾高祖之远。将无以渐次推去。必谓之虽有分毫之差而便同父母可也。礼所以不言祖父母之仇者。即便同父母之意也。以此言之。则祖父母之仇。亦当与父母同也。至于兄弟。则虽与父母祖父母差有所间。然既有不反兵之义。则亦似无分别于其问。而右相以下侍生等诸人。于前日虽非忘其仇而然也。而立朝之后。不能详讲于此。只得随众而已。及至大监疏请不见之后。侍生等诸人。又以为清阴先生曁大监与同春,草庐诸丈。皆不见彼。此是堂堂大义。撑柱宇宙。而大监则又有不反兵之义。故因举此为请而已矣。到今思之。则侍生前日所思。似乎错谬。既觉之后。则此后追改。亦未为晩。然大监于右相以下。未曾斥其大悖于礼。则大监之本意。亦可仰揣。而今者乃因北伯所言之悖谬。辗转过激。遂谓大监本意。必欲上自高曾。下至从兄弟朋友之仇。一如父母祖父母之仇。皆不可不举其国而皆避云。则侍生终未知果如何也。曾高祖则虽不可与从兄弟并论。而若是初不立朝之人。则虽从兄弟朋友仇之轻。皆不出见可也。若已立朝而有从兄弟朋友之仇者。遇其当初敌怨之仇。则在下请避可也。自上许避。亦可也。至于举其国而皆欲避而不见。如衔命陪从等处。皆请避不行。则此便是徒伸其私义之轻。而全屈公义之重也。私义之重处。则屈其公义可也。而至于私义轻处。而全屈公义之重。不但形势之难行。其于义理。未知其何如也。大槩此是大段论议。而大鉴一言。亦当为训于世。古人之于论礼。至有十继母之语。则其于假设论理处。虽似迂远不近者。固不害其并论而预讲。况此上则有曾高祖之仇。下则有从兄弟朋友之仇者。其多非如父母祖父母兄弟之仇稀罕之比。礼宜皆避。而渠自不避。则皆不免为忘仇失礼之归。何可以其迂远而姑置不论耶。语类疏说。固不可一一据信。而语类所记既如彼。疏说中。又有以父母以下之仇。分其复仇之轻重者。戊午谠议序。五世复仇之语。亦出自疏说。而疏说曰。所复者。惟谓杀者之身。乃在杀者子孙。可尽五世得复云。而朱子于孙曾以下。有世数渐远终是渐轻之语。此等所论。固不可取证于兄弟以上之仇。而至于从兄弟以下。则亦可以此参酌折衷。有所斟量于其间也。侍生之意。不过如斯而已。当初金万均之疏请不见者。乃是祖孙之仇。而至举亡父之言为请。则其在朝家礼使之道。许其不见。实合于礼意。虽或不许。只不许之可也。虽从兄弟朋友之仇。请避不见。则纵不得许。固不可罪之。况以祖孙之仇。举亡父之言为请。而不但不许而已。又从而拿问而罪之。此则诚极可骇。其时政院及台谏所为。岂不大悖义理。若此不已。则凡有私仇于彼者。请避不见。以表其心之防限。又将大坏。自归于都忘其仇。甘心事彼之地。终必至于沦夷狄入禽兽之域。故其时大鉴陈疏之意。大为此惧。只欲明此义理。以晓上下。而仍以大鉴前日所自请者。引以为待罪之地而已耳。夫岂因此而必欲使上自高曾。下至从兄弟朋友之仇。而皆不见彼之意也。朱夫子于刘共甫之使金。亦不斥之以违礼悖理。而反许以一死许国。则其微意。亦可以推知。今者。大鉴岂以从兄弟以下之轻处。并谓之皆不可不避耶。所谓一队论议。徒骇北伯。遽欲截断于祖孙之为无识悖理。遂以为大鉴之意。于高曾从兄弟之下。亦皆如此云。侍生妄意。窃谓大鉴本意。恐未必一一如此。故遂乃不避自己之嫌。略以此意。言于一二亲旧之来问者。此不过轻以妄揣之浅见。欲明大鉴之本意。以安士大夫之心。而又欲使朝廷无一毫难处之虑而已矣。俄闻金友益廉。往一宰臣家。大言李某右徐而攻尤斋。尤斋于其兄祸患时有感恩之事。而乃为如此之论云。侍生闻甚骇笑。侍生与金。亦自是少时故旧。情义亲切。故侍生即送书责之曰。尤斋若闻此语。岂不骇且笑云。则渠乃屡送简。多费葛藤。必是己见。而直以侍生为忘恩背德之归。而反谓大鉴本为此高高过过之论。侍生不胜骇笑。又作答大责之。仍示以侍生本意。渠乃到处播说。讹以传讹。遂起此谤。至有可笑可骇之疑。究厥所由。实堪一笑。顷者同春大鉴再度送书宋希张于病中。亦有书问此致谤曲折。而窃想大鉴与同春大鉴。必已下悉侍生本意。故不欲卞说于其间。尚不详复矣。今因此便。略陈其槩。仰惟大鉴若不有疑于侍生。必赐一一批诲。以解愚迷之惑。幸甚。忙急走草。语极荒杂。尤极悚仄之至。

上宋尤斋乙巳

侍生一自妄作自取横逆之后。不但为自己一身之辱。抑且仰累于大鉴之门者大矣。平生景慕之忱。反为贻累之归。寻常怵惕惭栗。不能自安。以此自去冬至今日。其间大鉴至遭意外丧患。而尚未得以一字仰通记府之问者。盖亦窃恐其复溷为世所讳之名姓。益有所累于函丈之间故也。伏想大鉴亦或俯烛此悃。而今者大鉴疏中。既举贱名。此后则似无更有馀蕴者。侍生何敢一向为嫌。有若终始自外者也。况于顷者。才蒙以数字。俯问于家兄答书中矣。兹敢仰修此书。略申起居之仪。伏未知大鉴不以为罪。而或赐恕览也耶。灵泉效祥。圣候快复。陈贺颁赦。八域欢抃。臣民之庆。曷可胜喩。炎霖此酷。伏未审大鉴道体神相万福。区区驰慕之至。侍生七年病伏之中。常有不胜其私忧过虑之深者。而向时则犹意其一分可回。必欲方便于其间。以冀少悟。盖不欲遽弃故旧必归之不韪之地。此岂但为故旧地。而人心不如我心。自顷年以来。始知初意之龃龉难成。渐觉其更无可待。而反有渐深之忧。侍生妄意。尝以为国之兴丧。道之消长。皆判于此。此亦不但为大鉴私忧而已。况比年朝家之礼貌于丘园者及大鉴之不安心事。亦自谓妄有所一二仰揣者。而上年。大鉴又不得仰对告庙之问。侍生于此。尤有所私自忧虑者。窃观今日世道人心。则深恐酝酿渐深。遂至于无可奈何之地。肿未脓而先溃。犹或有胜于脓溃而无如之何者。侍生久有此意。故年前敢以一书。仰问进退。固知其僭率之极。而亦不无微意于其间者。伏想大鉴尚或见记耶。此间一二亲友。亦不无知此心者。而然侍生既不在其位。时亦未会。姑未免默默缄口者有年。盖侍生独此深忧者。亦出于蛰伏过虑之致。大鉴下书中多事之喩。诚是至教。而然其一片赤心。则可质神明。实不敢以年来病废仕宦之故。遂欲傍观而越视。盖病废仕宦。绝望当世。故尤可以一言也。去年冬。适忝宪职。入侍威颜于大警动求助之时。此是圣上即阼后侍生初拜君父之日。而病剧昏眩。终不敢进一言而出。退而思之。则既在其位。时亦相会。而顾瞻畏忌。为保身自安之计。得此可言之秋。而终不能略陈其夙昔之志。以悟圣意。则不但自愧于素心。亦何以拜先王于他日也。断断此心。只恐其上贻圣德之累。下为士林之忧而已。夫岂有一毫他意哉。只是下无可望。故不得不仰恃圣明而号吁之也。遂敢肆口而言。多所妄发。草成半夜。一灯照心。未暇点检。率尔上闻。而然其一言一字。皆出于寸寸肝膈。君臣义重。朋友义轻。诚不敢顾恋知旧。有所欺隐。为私护曲笔之计。盖其妄意。自以为不如此。将无以上悟圣意而。然犹不能痛陈者多矣。其他赘说。亦多有有激而发者。其必为一世之罪囮与他日之祸首。亦岂不知。而然若不仰恃圣上天地之量。日月之明。则其何敢发此言耶。是以其时自上有褒赏之举。侍生即又陈疏曰。言而不行。则赏之何益。苟行其言而有补圣德。则虽群疑齐起。众怒交至。臣不敢恤云。侍生本意。只自如此。而果致前后诸疏次第迭出。群疑众怒。并起合势。庙堂则断为错认。台阁则责以勒定。甚至于可知此心者。亦疑心迹。遂以侍生为公然用意诬告之人。虽内省不疚。只当任之。而然窃观头势。则不但无益而已。区区寸心。反恐为载祸。相饷于大鉴门下之归。侍生于此。亦安得不以妄作自处耶。其谓侍生于徐令事。欲弭前日之谤。乃为此疏云者。诚不满一笑。事有大小。不翅霄壤。则欲弭前日一时过耳之谤。犯此祸福所关至危之机。非狂易之人。则必不为也。求之于理。近乎否耶。况侍生于此论。以诸书所论。反复参究者久矣。若以为只可先立其大者而已。何必致详于其间。自不免为推波助澜之归云尔。则固不敢更有所容喙。必欲引古证。今为一一可行于时者。则胶迷愚妄之见。终有些未能尽合于此间峻激之论者。此则只俟他日仰质于座下。祛此蔽惑。兹敢据其所见。直书于疏中。意谓益惹前日之谤矣。岂料其反以此见疑耶。当初陈疏时区区之意。专在于平日之必欲一陈者。故一时形迹之嫌。皆未暇虑及此。实侍生之失也。奈何奈何。侍生向来心事及前后曲折。伏想大鉴或未能尽烛其实状。兹敢略陈其梗槩。而然其中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者。则虽不敢烦诸笔札。而亦可以默赐下谅也。毋论侍生心事形迹之如何。即今事机如此。不知前头将至何样境界也。所恃者。只苍苍在上耳。既蒙大鉴欲作嵇文之教。而乃敢又此唐突冒候。惶恐之至。

答宋尤斋

兹者便回。伏奉累纸手复。其文章伟丽之美。固非区区所敢容议者。而辞意之丁宁恳至。有逾寻常。实若耳提而面谕。一字一句。无非出自肝膈者。自顾无状。何以得此于大鉴惓惓期勉之盛意愈往愈深之若此也。感镂次骨。诚不知所以为谢。而至其共朝圣考之日。乃是相见之期云者。则读之未终。自不觉涕泪之满面而继之以血也。第以朝廷失此一元城为教。侍生于此不能无愧汗之沾背也。刘器之受业于涑水之门。平生用力。只在诚字。而以不妄语。始遂以此为世所服。宁有妄言若此。而上下中外。举疑其心迹之刘元城耶。若其所谓非大智则大愚。非大勇则大迂者。诚是侍生顶门上一针也。吕子约之以此自号。盖必有意。然则大愚二字。岂非侍生今日佩服之至训耶。倘于此后赖天之灵。得保病喘。以送馀生于宽闲寂寞之滨。则当以此两字。上法古人自号之义。下体大鉴见诲之意。揭其居室。以为自勉之地。未知大鉴果能以一篇文字。益加箴戒之也耶。徐令事一款。既承前秋长书回教。侍生亦自以为此心已蒙大鉴下谅。真可谓两心相照。岂复有疑于犹未相悉耶。只是愚浅之见于此间峻激之论。终有些未尽合者。故前书中以此为辞。而语意未畅。致有此教。倍切愧悚。侍生疏中。不得不并论此令之事者。其时大鉴以此事。方在不安待罪之中。此实侍生之所详知。而圣上于当初处分。亦果有显示左右者。圣意所向。道之消长。系焉。此亦不可不论。故自未免以大鉴心事之不安者。并举前后事。以其次序穷本溯源。据实状而历论之。以及于此而已。此实语次文势之自不得不尔者也。夫岂有一毫意思必欲驱徐令于善道之地。亦岂全以此为大鉴不敢进之一大关。而渠乃并起齐怒。视若仇敌。海西之疏。语意极深。不止于狂杂麤率而已。则侍生于此。亦无复有旧日之义矣。奈何奈何。曾见王文中有心迹之判之语。程夫子以为乱道矣。侍生自经向日之事。始知文中此语亦必有见而发也。槩侍生于其时徐令事。有些嫌疑。而自以为欲陈此疏者。断断赤心。只是恐伤先王之德。恐贻圣明之累。非为大鉴虑。实是为国家士林忧。则此是大处也。区区嫌疑之迹。何足避也。遂以此不敢为私护曲笔取舍彼此之计。据其所见及实状。直书前后之事。以致渠憾怒至此。而世人之见之者。亦以其疏出于有谤之后。更不详究。只因其迹以疑其心。此无非侍生平日无状。不能见信于人之致。自讼而已。夫复何喩。大鉴疏批。尚不下。想必因近者慈候未宁。自上侍药忧遑而然也。同春大鉴。于此事。时无别样陈白之举。伏想必有默自熟讲于中者。侍生亦不能无自已之嫌。尚不敢仰请。非敢自外人事然也。未知前头果能快副士林颙望企待之意否也。一雨苏爽。新凉乍动。伏未审几杖已自孤云还寓静所。而道体起居益复神相万安耶。侍生积病经夏。澌顿极矣。自近日虽似少减。而拘于医药。尚不得远退田里。以此自愧。杜门伏枕。全不出入户庭。虽以畏约太过。益见讥于世。而所遭如此。则其自处之道。亦不得不如此。不但病状之难强而已。伏想大监可默会也。

上宋尤斋丙午

今此岭疏之举。真如武侯营垒。实非华宗浪战之比。不知此事竟将如何也。前日下示金说誊草。瞥见可笑。更不详看矣。昨还检看。则乃以语类中立宗一款语。出于家礼图下注说者。谓为刘氏垓逊自己之语。乃反以此立帜为证。至以刘氏谓与黄勉斋。皆亲炙朱子之门云。可笑。彼只见若世子死则立世子亲弟之语。而独不见若无适子则亦立庶子。所谓世子之同母弟。世子是适等语者何也。可笑不足言。语类中此下汉世诸王无子国除。不是都无子。只是无适子。便除其国。不知是如何云者。亦可有推去以知者。而哲庙云云之语。终未能十分分晓。伏乞详细下示。所谓下正犹为庶者。直是次适耶。乃是继祢小宗之适耶。抑通谓之次适耶。未知此语在朱书某篇耶。或云兄弟继序。自分昭穆。则服亦渐异。当初献议中八大君之语。未知如何云。此则尹,金辈所不为也。亦未知如何。金之此说。虽极张皇。而一篇首尾。只堪一笑。不足卞也。岭儒戴此而出。还亦可哀耳。刘垓孙刘璋。皆非朱门人。未知此是何时人。其出处果如何。并乞下示。

上宋尤斋

似闻华阳之胜。种种奇绝。已有溪上缚茅之举云。未知遂欲以此为武夷陶山之计耶。曾闻过于幽绝。或有寅来𩦺去之患云。既以青松为友。麋鹿为群。则安得不如此也。今者。春宫册礼已定。大鉴又膺新命。此与寻常召旨不同。前头进退。果出何道。而同春,草庐诸丈。皆将趁期登途耶。今此圣上虚席之待。八方同庆之仪。似不可终有所孤矣。如何如何。侍生守此丘壑。拟没馀齿。自顾病状形迹。定计已审。而顷者。左台,副学及持叔诸公。又以千万不似之语。陈于筵席。连有除命。而又有此讲院兼官之召。狼狈甚矣。然自量已熟。恐不得为复进计耳。

别纸

侍生于此地。得一小洞于紫芝山中。颇有林壑幽静之趣。洞中有两涧交流。侍生堇构数间茅舍于其上。名之曰静观斋。斋前有一大池。池中有小岛。将欲于岛上。缚立数椽。名之曰涵一亭。伏未知以此为斋亭之号。其义如何。此地距侍生先茔。一舍而近。便于展扫。遂欲定居于此。以为没齿计。前日大监曾有作记以寄之教矣。倘以静观或涵一之义。成出一篇文字。惠寄后便。则庶可朝夕奉玩。少寓区区慕用之诚矣。向者大愚二字。则因大监之教。已即改之耳。呵呵。

上宋尤斋丁未

今岁朝家改颁之历。虽仍以时宪为名。实用大统旧法云。前春大监所教高皇帝所定历法先天而天不违者。今果验矣。而侍生家上年襄礼时日。得免差误。深以为幸。仍叹潘生术业。亦非寻常术士之比耳。侍生于此。窃尝有疑晦于中者。兹敢因此而仰质焉。章会统元之说固出于刘歆三统法。而卢舜治所谓积八十一章。则其盈虚之馀尽而复始云者。即如汉之太初元年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四千六百十七岁已尽。都无丝发馀分。重新起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之第一日之义耶。古历于一章十九岁。章末之年。置闰于十二月。然则节气有乖。且与气朔分齐至朔同日之语不合。未知此何故也。无乃潜室此语。只以一章十九岁大段言之。而章首初年以前馀分。则不为并论。只举其成数。言置闰于十二月。而其实并计章首初年以前馀分。则章末之闰。当在于十月。而气朔分齐。自为至朔同日也耶。书传日月有九道图所谓阳历阴历之说。出于汉志。终未能详解。而诗传十月之交小注所谓月一岁十三次。经天二十六次。出入于黄道。惟有两次与日会。通计一百七十三有馀。而有一交于此时方有食之语。亦未能详解。此所谓一百七十三有馀者。槩以一年之日。分而为二而言耶。抑有他义耶。固知这个事难说。且非侍生今日切问近思之问。而适因言端之及。敢质平日所疑。伏望详细下教。祛此蒙蔽如何。

天与日月相会度数及左右旋之说。固已详于诗书大小注。而朱夫子于十月之交注曰。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云。陈氏普乃以朱子此语。为盖出于未详云。朱夫子于此。岂放过未详而如是立说也。然一一推算。则果周于二十七日奇。复行九度一分奇四之一而与日会。然则朱夫子所谓二十九日一周。而又逐及于日而与日会云者。果出于未详耶。抑又有他义于其间耶。

年来主辱之痛。实丙丁后所未有。虽在丘壑。愤惋欲死。每诵亡兄曾上大监诗忠臣志士崩心痛。应在穷山绝海间之句。未尝不三复流涕。伏想大监亦或见记而怆感耳。

亡兄墓道文字。伏蒙大监即赐下诺。亡兄平生心事。庶可以表扬于后。岂但侍生铭镂次骨。抑亦亡灵。感篆于冥冥。当俟从容构成状草。使孤侄委进门下仰禀耳。

上宋尤斋

向者因便。屡上候书。而一未承下复。无乃尽为洪乔否。或得免浮沈。而大监方有文字之戒。不欲以书尺烦于远外而然耶。朱夫子于党祸方严之日。虽阻入都之书。至于知旧门人往复讲讨。则故自不废。伏想今日大监之于侍生。必不以此而閟其笔翰之馀于丘壑中耳。侍生堇保病状。粗安义分。而叹无明师疆辅之益。日就卤莽。盖未知所以脱于小人之归者。岁月如流。甚可忧惧。不知何时得遂抠衣之愿。从容于函文之间。以毕馀诲耶。自闻朝家将以汉拏人送北之报。独坐穷山。如醉如狂。仰瞻宁陵松柏。远望华阳云树。几令人失声而哭。直欲溘然而无知。清阴老先生崩心之痛。结为大病。彷徨中谷。血泣焦干之语。真可谓写出实际。在侍生尚且如此。伏想大监尤何以为心耶。不知所书。不知所书。阙然阻候。倏已半年。而今岁又将穷矣。只切驰慕而已。馀忙不宣。

侍生顷于秋夕。往扫嘉陵先茔。来时由木道下斗津。过石室而还寓。路上得一绝。南极浮槎海上来。红云一朵日边开。千秋大义无人识。石室山前痛哭回。此时此事。固不宜形诸诗句。以烦人听。况非敢真以此为诗也。只寓胸中痛恨之意而已。伏望览后勿烦于人也。

上宋尤斋戊申

物格义。侍生虽有浅妄之见。而不敢自信。尚不得唐突立说。仰复明问矣。再昨。伏承下教。今始释然。益知妄见之不至大悖矣。此则从当以书。更禀诸说可疑处伏计。

十月之交注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云云者。固用正义古注疏右旋之说。而第其周天度数。则左右旋一也。以书传左旋图周天行度推算。则月行二十七日。已行三百六十度分数。第二十八日。又行五度馀。始尽周天之数。而又追及于日二十九日。乃与日会。而正义古说。则以为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云。朱子于此必不放过。而仍用此说。陈氏普直以为朱子未详。朱子于此岂有未详而如此耶。终似可疑。伏乞更赐明教。

大学章句。既曰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云。而春秋文公十四年左氏传曰。文伯疾而请曰。谷之子弱。注。子。孟献子。年尚少。文公十五年左氏传曰。孟献子爱之闻于国。注。献子。谷之子仲孙蔑。襄公十九年。经书仲孙蔑卒。则孟献子之为仲孙蔑。更无可疑。而仲孙蔑之于孔子时。序已相远。岂又有师子思之理。而亦岂有仲孙蔑,孟献子。名与谥皆同之两人耶。以此言之。玉溪说终似可疑。亦望更赐明教。设令或有非仲孙蔑之孟献子别有师子思者。而章句既云仲孙蔑。则岂可以此为证耶。终似可疑。

此去小册子名以太极问答者。出于清阴老先生家。而书首。书以栗谷先生太极问答。未知此果是先生所著真本耶。亦乞下教。

上宋尤斋

顷者。伏蒙大监以易之用九用六之义。下询浅见。而适当辞退时。且因纷扰。未得从容请疑。迨今耿结于中。伏想几杖入城。必有应接无暇之烦。而然念诲人不倦之盛德。必不以讲质所疑为罪。谨因前日下询之端。幷以他条仰禀。

易之用九用六。荆公之只以上一爻解之者。固非也。程子之只云六爻皆用九。而泛以用九者。处乾刚之道。以阳居干体。纯乎刚者也。刚柔相济为中。而乃以纯刚。是过乎刚之义为传。而其解群龙无首之义者。与朱子本义之意自别。朱子本义用九用六之义。用欧阳公之说。欧阳公之意。谓易道占其变。三百八十四爻中。九六变而七八不变。故筮得九六。则以其所占者名爻。不必谓六爻皆九六也。凡占用九用六者。只用其变爻占。而然七八亦未尝不用。但筮时。七八常多而九六常少。多则以小为主。故据其变爻占也。乾坤二卦。是纯阳纯阴之卦。而居诸卦之首。故于此发例。本义所谓凡筮得阳爻者。皆用九而不用七。是也。既云用九不用七。则用之一字。意尤明白。试以占法言之。阴阳二纯卦。若是纯七纯八。则固无所变。直就本卦所系之辞。占其吉凶。六爻中若有一二爻变者。则占其变卦之辞。六爻若纯九纯六。则干变为坤。坤变为干。而干之变。占不占于坤之辞。而占于用九之见群龙无首。用九之见群龙无首。即坤之牝马之贞。先迷后得。东北丧朋之意故也。坤之变。占不占于干之辞。而占于用六之利永贞。用六之利永贞。即干之不言所利之义。而不言所利者贞故也。乾坤二纯卦。既居诸卦之首。而易道占其变。故特于此发例。而其实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不皆然云云。欧阳公与朱子之意。只是如此耶。抑或别有他义。而侍生蒙未解见耶。朱子所谓用九。盖为卜筮言。当如欧阳公说。方有情理云者。恐不可易。而参同契所谓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者。亦似已得此意。未知如何。所谓卦之本体。元是六龙。今变为阴。头面虽变。浑身却只是龙。只一似无头底龙。相似者。亦据一卦中各爻而言。非指一卦而言之之意耶。

春王正月四字。胡传既用程子假天时以立义之语。而云以夏时冠周月。则更何敢容议于其间。第朱夫子亦尝疑之曰。劈头一个王正月。便说不去。又答胡平一书。反复详论其可疑近者。谿谷张相欲从阳明之说。阳明本说。在本集可考而知之。未知其说或果有可取者耶。权阳村入学图所谓横看之说。亦不过从胡传之意。而犹不分晓。伏乞明诲。

大学孟献子。则今日始得见季周誊示大监别纸。疑子思之时别有献子。故玉溪偶失照管。遽为立说。明儒又不勘证入于附注之教。似得其实。然未知玉溪果据何书而有此语耳。

答宋尤斋

前日下询大学格物物格之义。以侍生蒙浅之见。何敢妄有云云。而然窃尝以退陶先生以下诸贤之说。反复详究。则栗谷先生所解。洞见朱夫子之指意。坦然明白。平实无疑。殆可与理气非互发之训。同有功于后学。其著圣学辑要统说首篇大学八条目功效处注文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之下。先生分注曰。此句与下句对说。故文势如此。其意则物理无不到极处云耳。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之下。又分注曰。物格知至。只是一事。以物理言之则。谓之物格。谓事物之理各诣其极也。以吾心言之。则谓之知至。谓吾心随所诣而无不尽也。经书辨疑。沙溪先生问于栗谷先生曰。物格云者。是物理到极处耶。吾之知到极处耶。答曰。物理到极处也。若吾之知到极处。则是知至。非物格也。物格知至。只是一事。以物理言之。谓之物格。以吾心言之。谓之知至。非二事也。又问物理元在极处。岂必待人格物后乃到极处耶。曰此问固然。譬如暗室中册在架上。衣在桁上。箱在壁下。缘黑暗不能见物。不可谓之册衣箱在某处也。及人取灯而照见。则方见册衣箱各在其处分明。然后乃可谓之册在架衣在桁箱在壁下矣。理本在极处。非待格物始到极处也。理非自解到极处。吾之知有明暗。故理有至未至也。辑要分注之意。已极明白。辨疑中问答譬喩之语。又极详尽。无复馀蕴。而其下沙溪先生所覆解者。尤可谓毫发无遗。今以栗谷,沙溪两先生之语。推衍为说。则庶不失朱夫子之意。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心虽主乎一身。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理本无为。用实在心。此吾夫子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朱子释之以人外无道。道外无人。人心有觉。道体无为者也。夫心之体。具乎是理。则固无一物之不在。而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故八条目之工夫曰致知在格物。其功效曰物格而后知至。今若假设而譬之。则以人心而格物理。如人行路。然四面八方之路。人虽不行。其所穷之处。本在于京师中十字街头。犹齐之庄岳。即今之锺楼街。乃一国中之极处。以理譬之。则是至善之所在也。路犹理也。行犹格也。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犹物理之极处。便是沙溪先生所谓物理元在极处。岂必待人格物后乃到极处者也。然既有此路而人不行之。则路自路人自人。路与人自不相交涉。世无不可行之路。路而人不行之。则是无用之路也。何得为路。物理皆有极处。而人不格之。则理自理心自心。理与心。亦不相交涉。物无不可格之理。理而人不格之。则是无用之理也。何得为理耶。路有行之之理。而人自不行。则何时可到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物有格之之理。而人自不格。则何时可使众理各诣其极。而吾之知。随所诣而无不尽乎。四面八方之路。皆到京师中十字街头而穷。人若行其路而渐进。则皆可到其穷处。其理本在于人。而人自不行。天下万物之理。各有至善之极。人若格其理而渐尽。则皆可诣其极处。其理亦本在于心。而人自不格。辨疑所谓册衣箱各在架上桁上壁下。而缘黑暗不能见。取灯而照见。则方见册衣箱之各在其处分明云者。正谓此也。其所谓取灯而照者。即起脚跟行其路之意也。其所谓方见册衣箱各在其处分明者。即行到京师中十字街头穷处之意也。今夫人之于路。心之于理。苟能行之格之。则路自到其穷处。理自诣其极处。是以格物工夫。为学者最初下手处。四面八方之人。欲到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则必自其家里。始起脚跟。出其门而行其路。五里十里以至百千里。而后乃到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譬之格物致知。则欲致其知者。即欲到京师中十字街头。以穷其路之意也。在格物者。即欲到京师中十字街头穷处。则只在于起脚跟行其路之意也。路是物之理。而起脚跟行其路。即以心而格其物之理也。欲到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则不可不起脚跟行其路。而起脚跟行其路。则便可到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欲知物理之极处。则不可不以心格其理。而以心格其理。则便可知理之极处矣。行随其路之到穷处而止者。即知随其理之诣极处而至也。以路言之。则路因人行到其穷处也。以行言之。则行随路之到穷处而止也。以理言之。则理因人格诣其极处也。以知言之。则知随理之诣极处而至也。此本是一事。元非二事。非如欲诚其意先致其知两件工夫之比。故致知格物之间下一在字。尤可见其只是一事。元非二事也。众物之理。次第呈露。各诣其极。而吾心之知随所诣而无不尽者。此犹人之既已起脚跟。寻向京师中十字街头穷处之路。而路至五里十里。人之行。亦随而至五里十里。以至百千里。此则物理次第呈露之譬。而或有到五里十里而止者。或有到百千里而止者。或有到京师中十字街头穷处而止者。路非自解到极处也。人之行有远近。故路有穷未穷。此栗谷先生所谓理非自解到极处。吾之知有明暗。故理有至未至者也。而后始到京师中十字街头。则其路便穷。而人之行亦止。盖格物之格者。以人心而穷物理之极者也。物格之格者。物理因人之格而各诣其极也。格物者。犹言行其路也。物格者。犹言路到其穷处也。知至者。犹言行之止也。盖路必可行。行必以路。理必可格。格必以理。路而不行。理而不格。则其路与理。有体无用。必也路必行。行以路。理必格。格以理。互与之相须。不可阙二。然后可见路与理体用之全矣。由其路而行之。随其路所到之穷处而行即止。路之于穷处。苟有一分所未到。则不可谓之行之止。因其理而格之。随其理所诣之极处而知自至。理之于极处。苟有一毫所未诣。则亦不可谓知之至。路之穷者。即物理之诣其极也。行之止者。即人心之知之至也。路到其穷而行便止。理诣其极而知便至。路穷而行止。理极而知至者。果只是一事。元非二事。此栗谷先生所谓以物理言之。则谓之物格。谓事物之理各诣其极也。以吾心言之。则谓之知至。谓吾心随所诣而无不尽者也。若夫圣人之心。则初无气禀物欲之所拘蔽。物我内外。浑是一理。故事物众理之极处。本具于吾心。初不待格其物诣其极而知自至也。此犹京师中十字街头之穷处。本不外于方寸中。初不待起脚跟行其路。而后始到其穷处也。试以一事言之。夫子见子路之行行。而便知其不得其死者。何也。子路之行行而不得其死之理。与夫子方寸中之理。本是一理。元无间隔。故夫子见其行行而便知其不得其死。此所谓物我无间。才明彼即晓此者也。子路之行行。不但夫子见之。他人亦皆见之。而他人之心。则其具众理之本体。为气禀物欲所拘蔽。其见之也。不能以物我之理。合内外而为一。故虽见其行行。而不惟不知其为不得其死。亦不知其为行行。惟夫子之心。则物我内外。浑是一理。故乍见其行行。已知不得其死矣。然夫子若只知其行行之为行行。而犹未知其不得其死。则亦不可谓之知之至矣。此则譬如虽已入于京师中。而犹未到十字街头之穷处者也。此虽仍以夫子为言。而其实。只以学者之于致知也。其知有至未至之意。设譬而言而已。非谓夫子之知亦有至未至也。退溪先生以后诸贤之说。或云心到极处。或云我到极处。或云物理之极处。来到于心。此不知路之穷处。是理之诣其极。而行之止者。是知之至之义故也。其所谓心到极处我到极处者。犹言我到路之穷处也。政栗谷先生所谓若吾之知到极处。则是知至。非物格也。其所谓物理之极处来到于心者。犹言路之穷处。自来于人也。皆于理有碍。不可为物格知至之义。今若依栗谷,沙溪两先生之意。如上设譬而解之。则既无我到路之穷处之失。又无路之穷处自来于人之失。旨意明白。似不悖于朱夫子所谓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馀之训。其释物格曰。物格而与意诚之释为对者。文势语意及音释。俱极平顺。其下注文物理之极处之吐。亦云物理之极处无不到者。亦极分明。未知栗谷,沙溪两先生之意。果只如此而已耶。抑或别有它义。而侍生蒙未解见。妄有此乱道耶。伏乞大监必以一篇文字。详细开示。以幸后学。千万幸甚。

退溪先生答郑子中书中。释物格曰物为隐云云。若如此释之。则诚不无理与我为二之嫌。事事物物之理。即吾心所具之理。而今曰物格。则非与理为二而何。功效注极处吐。若云。则不可谓不涉工夫着力也。大槩八条目工夫注。欲其极处吐。则曰极处。经文功效物格之释。亦曰物。而其下注文极处之吐。则曰当云极处。而虽云极处。亦无妨。补亡章无不到之吐。则又言与向者之指极处而言者意思。微不同。不用辞。只用辞读云云。此时退溪先生之意。谓此物格之说。只是说那事物之理之极处。无不到云尔。而前后数处所释及吐。互相不同。其间语意。虽多曲折。而终未能洒然。金大成老泉及尹大成倬之物格注物理之极处吐。皆曰者。未知其意果如栗谷先生之见。而晦斋先生之工夫功效注两极处之吐。必欲皆曰。而其所谓心到极处我到极处云者。果亦皆不失先生之本意否也。然退溪先生所谓穷到极处。固心也我也。然说着心到我到。便有病。只当云穷到极处可也云者。亦未知如何也。退溪先生后与奇高峯书曰云云。未知高峯之说。亦果如栗谷先生之见耶。只谓理有动静。理能自到其极处云。而退溪先生之答如此耶。高峯所考出朱先生语及理到处三四条云者。未知是朱子某某语耶。理有动静云者。只以理之体用言也。非谓无气之理自能运用也。其本体。固无情意造作计度。而既有此理。则必有其用。故以其体用而言动静也。今若以理譬路。则路之本体。亦岂有情意造作计度也。然以理与路体用而言之。则既有其理。人必格之。人若不格。则虽有其理。岂不为无用之理。既有此路。人必行之。人若不行。则虽有此路。岂不为无用之路乎。是以无情意造作计度。不能自解运用者。即理与路之体也。人苟格之。则理自诣其极处。人苟行之。则路自到其穷处者。即理与路之用也。先生本书中。虽有体用说。而语意微与此不同而曰。先寻个理之所以能自到者如何。理之用。虽不外乎人心。而其所以为用之妙。实是理之发见者。随人心所至。而无所不到。无所不尽。但吾之格物有未至。不患理不能自到也。然则方其言格物也。则固是言我穷至物理之极处。及其物格也。则岂不可谓物理之极处。随吾所穷而无不到乎。是知无情意造作者。此理本然之体也。随遇发见而无不到者。此理至神之用也。向者但有见于本体之无为。而不知妙用之能显行。殆若认为死物。其去道不亦远乎云云。其所谓随人心所至。而无所不到。无所不尽。但吾之格物有未至。不患理不能自到也。然则方其言格物也。则固是言我穷至物理之极处。及其物格也。则岂不可谓物理之极处。随吾所穷而无不到云者。盖与栗谷先生所解。似不相远。而然既曰先寻个理之所以能自到者如何。又曰。不患理不能自到。又曰。随遇发见而无不到者。此理至神之用也。又曰。不知妙用之能显行。殆若认为死物。以此数语见之。则有若物理因人之格。而自能运用。到其极处也。终不若栗谷先生所谓理非自解到极处。吾之知有明暗。故理有至未至也。及物格知至。只是一事。以物理言之。则谓之物格。谓事物之理各诣其极也。以吾心言之。则谓之知至。谓吾心随所诣而无不尽也者之坦然明白。平实无疑。况随遇发见而无不到者此理至神之用云者。尤未知先生之意果如何也。郑愚伏请客客来譬喩之失。沙溪先生。攻破已尽。而若以物理为客。与吾心初不相涉。必请之而后始来吾心云。则未知以心之本体具众理之理。谓何理耶。浦渚赵相国答朴潜冶书中权晩晦所谓物格谓物理来到于吾心云者。即退溪先生答郑子中书所谓物理之极处自无不到于吾心者也。朴潜冶所谓于物格也云者。即退溪先生书中所释物格之意也。而因此又谓格物物格只是一事下一节。非功效后一节与前节。皆是一意云者。未知何谓也。致知格物。则可谓只是一事。物格知至。亦可谓只是一事。而岂可以格物物格。亦谓之一事耶。其所谓物格非效验知至以下乃效验云者。尤未知其何谓也。此则浦渚赵相国辨之已明。而浦渚赵相国所解物格者。物理为吾所格也。当释物格曰物乃格。物理无自至其极之理。其格也。乃人之格也。所谓物乃格云者。非是谓物自格也。乃被人格之谓也。事物之理诣其极云者。其辞意亦未免少疏人苟浅看。亦或难解。物理岂有自到其极之理乎。盖谓人之穷究物理。诣其极云尔。所谓物格者。实谓此也。然其不下人穷究之语。盖以其理易知。虽不言之。人自解见也。然则非本疏也。自后人不能解见者言之为疏云云者。亦直以物之极处。为被人格之意而已。非谓理因人之格而各诣其极。各诣其极者。即是物格。而随其理所诣之极而心无不尽者。便是知至之义者也。未知诸说得失。果或有如此者耶。抑各别有奥义。而侍生不能解见。妄有此云云耶。伏乞详细批诲。祛此蒙蔀之惑。如何。

曾见薛文清读书录。解物格知至曰。物格。是逐物逐事上穷至其理。知至。是万物万事上心通其理。格物。犹是物各为一理。知至则知万物为一理云云。其后代藩朱俊栅。为致良知之学。亦著读书录。解物格曰。似物来归格之状。以来格训之。亦可云云。而此两解。皆不出退溪先生以下诸说所论。故兹不别议其得失耳。本朝再思堂李公鼋。尝著格物物格说而今不传。不知占毕门中所传授者果如何否耳。

前禀月行周天度数及太极问答两条。谨已闻命矣。恭俟更教易之二用。春秋之王正两条。伏想已赐批诲否。

侍生于平日文字义理上。疑晦山积。其欲仰质于门下者。岂止此数条而已也。尝见朱夫子之于知旧门人。必劝以讲质问难。而未尝以频有所禀为罪。侍生妄恃此义。屡以葛藤。仰溷记府之严。虽蒙恕察。不胜惶恐之至。

答宋尤斋

下示毋怕之教。虽此悲疚忧恼之时。亦不觉一笑也。第今日大监之更入天门者。实关天下大义。不可与山林之士偶被网罗而出者。比而同之。宁有林间呵呵之鸟乎。至若侍生。则虽欲妄拟于林间之鸟。有就掩渠巢之举。其柰两翮已摧。将死哀鸣。决难更飞何。尤可一笑。既承前言之戏。以此仰对。欠敬惶恐。

别纸

平康建国西方之语。既载于使臣日录。永历定都广省之报。又出于釜山问答。皇家兴复之势。并起西南。天下事从可知矣。大监于此时。若欲飘然于丹崖碧水之间。则其何以上副圣明之隆眷。先王之殊遇。亦何以下答八方忠臣义士之望乎。倘只以物格等说。渐次归一。谓不虚行。则非侍生之所敢闻也。疾病垂死中。不胜感慨之怀。略此仰布。

上宋尤斋己酉

固知大监感两朝之殊遇。为宗社生灵计。虽不免暂滞于朝。而若其雅志。未尝一日不在于丹崖碧水之间矣。今果不俟终日。浩然而归。复领华阳泉石。逍遥快适于物外烟霞。宁复致意于斯世。而其奈圣朝何。其奈苍生何。吾儒行道之难。自古如此。虽以朱夫子之大贤。亦且三出而皆有所遭。则今何独不然。最可大恨者。圣心开发。善端蔼然。治化之成。指日可待。而事忽大谬。景象至此。政如春阳新布。万品将苏。而忽遇严霜暴雪。生意索莫者然。莫非天也。奈何奈何。侍生病状。比之向时。虽似有一分之减。尚未入苏复之境。私闷私闷。新授恩资。屡次陈疏。恳乞还收。而终未蒙允许。晏然虚受。竟不一谢。揆以分义。尤极惶恐。兹欲于前头温幸时。忍死上去。肃谢军职。仍参祇送之班而还。未知其时病势果可登途否也。曾伏见考亭夫子与退陶先生于知旧门人质疑问难。虽极浅陋。亦必谆谆开示。诲之不倦。其奖励后学之意。至矣。侍生于向者不揆僭妄。敢因下询之端。屡呈问目矣。伏乞于静里一一批教。以祛茅塞。千万至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