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静观斋先生集
卷之八
作者:李端相
1681年
卷九

答白轩李相国景奭○癸卯

丧礼备要杖期注。既曰嫡孙。父卒祖在为母。疑亦蒙祖在为祖母。更详之。盖沙溪先生与诸贤。讲定此仪时。亦未能断为定论。以俟来哲之意也。第以三礼诸书。互相参考。以意推之。则亦有可议者。父在为母期。是千古不易之典。而宋朝遵武氏轻坏圣典之制。仍而不改。故朱子家礼。亦仍时王之制。而丧礼备要中。始以朱子后来定论。依礼经为正著为定制。古礼无贰尊之义。始大明于世矣。父在为母期。是仪礼经文。而朱子既仍时王之制。亦阙之于家礼。则祖在为母一节之不载于家礼。似无足怪。朱子既曰父在为母期。非是薄于母。只为尊在其父。不可复尊在母云。则承重之嫡孙。亦尊在祖。而今乃以祖不厌孙。而复尊在母。伏未知于承重不贰尊之义。何如耶。备要注中所谓疑亦蒙祖在为祖母云者。似或以此也。未知如何。既承下问。阙然不对。非礼也。兹不得不强其所不知。仰塞俯询之盛意。死罪死罪。

答外兄永安尉洪公柱元○丙午

岭儒之疏。始此得见。立言造意。虽极巧险。而略见其一篇主意。则似是全不知礼意者之所做出也。节节外驰。无一依据。若使知者见之。只堪一笑。馆学诸儒。虽云无从事于礼家者。亦何难于痛卞此疏耶。弟于礼家说。设令真有所见。以此形迹。固不可为此。况此所见。皆不过臆说。元非师受者。则尤何可自信而为此。又况以弟而攻善道之论。则其谁谓之公论耶。勤教至此。其必欲扶正道辟淫辞之至意。可谓盛矣。弟则终有所不敢承命者。初丈诸人。岂不好为之耶。左台屡有教。而亦曾以此仰对耳。

答永安兄

岭疏事。顷日筵中说话。则左台详细书送。久令兄弟。亦有所报。故略闻其槩。而泮儒之疏。玉堂之箚。尚未得见矣。蒙此投示。倍觉慰豁。未知此两作。果是谁制。而非但可痛辨处。不得十分明白说破。至其主意措语。显有全归重于时制国制者。如此则虽果有益于一时取胜。而恐非尤丈本意。两司之启亦如此。故自上榜示中外之教。亦以此为辞。自上批辞。则宜或如此。而若于陈辨之疏。全以此为重。则彼辈必有无限说话。极可叹也。

答永安兄己酉

祝文事。弟亦尝疑之。盖既不得设行于神主奉安之处。又阙祝文。则若无所凭依之教。诚极是矣。况礼家。别无纸榜无祝之语。此处前日纸榜时不读祝者。亦非必参考礼说而酌定者也。若不先告事由于家庙。则宗孙虽进参。直以其名。书塡于祝文。亦不无难便者。今若依同春所示而为之。则似好矣。大槩礼家既无纸榜无祝之语。只云先降后参而已。则似有其意。此处已行之前例。亦不必为准。明日成侄进去时。当令先告于家庙耳。

上宋同春浚吉○戊戌

拜违光霁。倏已数月。每忆曩时函丈陪从之乐。恍然若隔尘事。憧憧一念。只劳梦想耳。即伏惟清和。令监静中调候万安。伏慕不已。顷日。伏睹令监辞疏。奉读再三。令人耸叹。而缕缕批辞。反复丁宁。有若家人父子。虽使傍人见之。自不觉感涕之横流。伏想令监其何以为心耶。前者行旆出城后数日。侍生入侍昼筵。自上下问于侍生曰。赞善行时。想必往见亲知间临别之语。果有不负予之意耶。侍生以其时实状仰对。且陈沃川宋令丈上来迟速。亦未可期之意。则上曰。赞善。岂负予哉。岂负予哉。宋某则尚未有辞章。想或有待日暖登程之意。予日望之。予待两某。如是至诚。两某亦岂弃我哉。恳恻之教。至今在耳。其侧席虚待之圣念。久而冞笃。而令监疏本。忽有重入修门不可期之语。则自上怅缺之极。若有所失。谆谆不已于批辞中者。实出于蔼然之盛意。如非铁心石肠。岂不感动于中也。当初令监榻前上达之辞。与侍生路傍立别之教。分明如昨。寤寐不忘。惟祈令监为道益重。善加将摄。念眷遇之重。思进退之宜。不待秋凉。幡然登程。上无负大小朝前后殷勤之托。下以副侍生等今日区区之望。不胜幸甚。经春锁直。一味吟病。未遇归使。尚阙一书。寻常耿结而已。兹因公营之便。谨此凭候起居。临纸匆匆。草此不宣。

答宋同春庚子

下示箚草。再三诵玩。不能释手。而侍生于此等事。全所昧昧。况此莫重莫大之礼。何敢有所轻议乎。第既蒙下询。亦不敢嘿无一言。以孤盛意。兹陈浅见。极涉僭妄。无任悚仄之至。许掌宪之此疏。非偶然猝发于今日也。当初所定之制。若果大违于礼经。则惟当改之之不暇。固不可有所持难。稽之古礼。参以国典。若无明白误定之事。则亦何可因此而遽以为失也。窃观许意。则全以父为长子下疏中所谓第一子死。则取适妻所生第二长者立之。亦名长子之语。为大段可据。而以传下疏中体而不正。立庶子为后之庶子为妾子也。今此箚中所陈。段段攻破。洞快无馀。虽以继统为重。以兄继弟。以叔继侄者。岂可皆服三年之语。亦甚正当。若于此三节。皆未见许议之为是。则当初所定之无失。从可知矣。箚中辞意。平稳详尽。固无所可议。而但于其中。臣亦不敢别生他论八字。似若全归之于大臣者然。若以臣意亦然。故与之相议。定以期服之意。改为措语。则如何。贞熹王后之于睿宗大王之丧。恰如今日事。而其时之果行三年之制。未知有可证文字耶。若无可证文字。则设有或者之云云。如是援据为言。未知如何。文定王后时服制。请考实录一款。既无见行之实。而徒有疑虑未定之意。若于至有以为当服斩衰者之下。直以未敢遽变前见之意。善为措语。其下即云今者掌令许穆云云。则如何耶。

答宋同春

下示议草。奉读再三。深感俯询之盛意。而侍生于此等事。素所昧昧。何敢容喙于其间耶。第以仪礼考之。则以大功三等布之最重者七升。为衰裳而不练。实合于图式。以卒哭后冠受其衰之意。绞带之改以练布。亦可旁照。类推而知之。大槩近来俗礼之于练日。只去衰负版。而仍用旧服。不惟大违于古礼。亦非家礼本意。其胶固卑陋。诚如议中所陈。今若一依所献之意。快正俗礼之失。则岂但今日御服得正之为幸而已也。但仪礼图解。则是杨信斋复之所作。而议中以为黄勉斋所著。未知勉斋于仪礼续解之外。又有图解耶。宋内翰昨日入来。而似闻睿宗大王小祥之后。不但贞熹王后之除服。以光陵三年已过之故。百官并皆释衰从吉。只留衰服。至大祥始除云。伏未知此言果然耶。果若如此。则当时从言之举。虽不可知。而今日服期之制。似无可疑。纷纭之说。自此可息耶。两先生书一册。顷伏闻下教。觅来于副学处而见之。仍与副学。有书往复。而其中若天子诸侯。虽非正体。既已承宗庙为社稷主。则父母之为之也。斩齐三年可知也。此一节。最可为今日云云者之所援证。而高峯之所谓可知也三字。似只是类推以知之。别无仪礼外可据经文。况退溪先生之答金而精书。有然有不止期年之理云。则退溪先生之意。亦非以高峯三年之说。尽以为是也。然则高峯此论。亦不可为今日之断案耳。宋内翰书启草。想必有誊来者。伏乞下示如何。方有灼艾之苦。草此仰复。悚甚悚甚。

上宋同春

自闻大监之去国。忽忽如有所失。仰屋深念。夜不能寐。此岂但以区区私悃不任怅缺而然也。为公朝为士林。实欲痛哭而不得也。权疏忽上。竟不得掩其心迹。世间万事。无所不有。痛叹奈何。伏想大监亦必悔平日之曾未透破耳。自出权疏。一边论议。稍稍有救善道者。以朴承宣世城事。天怒遽震。前后严批。大骇瞻听。此实嗣位后第一过举也。伏未知更有甚人可以救得此耶。窃恐尹,权此事。终必为国家士林它日无穷之忧。似非一时华宗浪战之比。岂意新化清明之初。乃见如许景色耶。道之消长。天也非人。奈何奈何。敬慕殿练日。只隔数宵。如割之痛。若在天崩之初。伏想行礼县庭。尤何以为怀耶。

答宋同春

前后别纸。谨已仰悉。权之心迹。尽露于其疏下。示中所谓不过重彼之罪云者。果是彼之本情。而至于惜仆之去四字。则彼之本情。恐不必如此也。至于日挞而求不得之教。尤不敢奉以为必然也。洛下诸公之见。岂有太过之理也。太监与彼素相亲厚。故犹不免有些顾怜。欲护底意。在大监之道。虽不害为如此。而彼之疏语。亦非寻常之比。则侍生妄意。窃以为不失亲故之训。恐于此处用不得也。如何如何。尹鑴为人。则侍生于前日。虽未能必信其为君子。而犹以为不无可取之处。今事之后。始知其人之至此也。侍生于向者。送书于渠。历问论礼主意之无据及前后所为心迹难掩处。缕缕数百语。又责以私抵书于李承宣。劝以必反其正。而及承下询之后。只以数语。蒙昽仰对阴主其说阳避其名之为无状。且问鼓动海尹。初有其疏。出入相门。后有其箚之谤。仍以更不欲通问讯之意结之。渠之所答颇张皇。而多有不成说话处。当初许正之有疏。渠之怂恿之状。则渠亦不敢自掩曰。两宋所定之制。不可昭示来世。故果与之往复云。蒙昽献议一款。渠乃多费葛藤。而终又语穷。不得不以执事之责之也殆是也。敢不受而为罪等语为答。渠之前后所为。乃若此。虽不可断以为其心之惨。一如海尹。而立帜彼论鼓动怂恿之罪。渠乌得免乎。此则渠虽有喙三尺。亦必不能自解耳。既承大监再度丁宁之问。谨此毕陈愚见。伏乞览后付丙。

答宋同春

别纸下示。辞意丁宁。不啻面诲。三复诵玩。洒然若羾寒门而濯清风。自不觉沈痾之尽祛耳。侍生伏枕半年。药裹为伴。全无所业。徒废光阴。有时反顾。只自怜悼而已。向者家兄所遭。尚今悸栗难状。岂料人心世道之险恶。乃至此极耶。事之曲折。详在于朝报中。伏想大监必已下悉。兹不更烦。而若非圣明曲烛实状。昭示无馀。则自不免仍陷于罔测之地矣。此岂但家兄一身。死亦难洗之辱也。前头台阁所为。每若如此。则窃恐国不为国。而人不能措其手足。此岂非大可寒心处也。然我本无失。灵台泰然。则外至丑辱。有何所损。君子自处之道。只不过遵昔贤无卞自修之训而已。未知如何如何。近者。上候未宁。屡度受针。足部疮处。虽非大段。而前日眼患。时有复发之渐云。此间群下之忧。当复如何。伏想大监身在山林。久隔问安之班。远外驰虑。尤当倍百。况于进退之节。亦未知其一向敛退之为可。倘于秋后幡然还朝。下以伸大监慕恋之忱。上以副圣上虚伫之意。则此恐是从容平顺底道理。伏未知大监素计果如何讲定耶。延相之丧。久益恸怛。当此新政之初。大监与尤丈次第去朝。完爷,延老。先后捐世。上下中外之心。若无所凭依。群情到此。益望大监之再起耳。李参议令丈之疏。时未闻其处分如何。而如此大更张。例未免见阻于当路。自古而然。今何望其独不然耶。深恐李丈亦将无久意于朝也。馀万惟祝对时为道加卫。不宣。

上宋同春癸卯

永宁殿庙制。侍生愚妄之意。常以为天子诸侯之制。虽各不同。而我国既非同姓内诸侯之比。况称祖称宗之号。已不免有犯僭之嫌。则何必于太庙。独拘诸侯之制。致令始祖之尊。处一隅未安之地。如朱子之所云。又况贾疏中有异姓始封。如太公之属初封。则得立五庙。从诸侯礼也之语。而其下不言太公以上五庙之其后所处。则亦似可疑。我朝永宁殿。虽非古礼。而祖宗朝。以恭靖以下祧主。藏其夹室者。必有意义。则到今改建正殿十间。一体并享。决知其未安。盖即今庙制。若复都宫之古制。一变千古之谬。则此是莫大之盛举。其次则依朱子所定。以穆祖为太庙之第一室。可也。其次则以恭靖以下祧主。依先王祧主。藏于世室之制。移奉于太庙之夹室。可也。此皆难行。则莫若依前仍奉于永宁夹室。而稍加恢拓。俾不至于狭窄难容。可也。苟能如此。则犹有古之以子孙祧主上藏于始祖夹室之遗意。诸侯虽以始封之君为始祖。而既奉穆祖于别庙。则虽非都宫内始祖庙之比。而犹是我朝始祖之庙也。实有古制之可仿而行之者。今若外此四者。必欲以恭靖以下祧主。一体并享于正殿。则必非祖宗朝初立四祖别庙及以祧主藏其夹室之意。侍生敢以此意。不揆愚妄。率尔构疏以呈。侍生非识礼之人也。不敢张大其辞说。只陈其本意。而既出于仓卒。且不欲明言竭论。故疏中文字。不能明白。多有疏漏未莹处。且不无错引误证之语。旋觉其谬。至今追愧。今者永宁之役。既命退定。而添建仍旧。尚未的定。伏未知侍生愚浅之见。果是大悖义理。而朝议之必欲改刱并享者。合于礼意耶。侍生于近者。得见诸小说所记。则世宗大王三年辛丑礼曹启目。宋绍煕五年。诏建四祖殿于太庙之西。奉祧主僖,顺,翼,宣四祖神主。岁令礼官荐献。今我穆祖大王当迁。乞依此制。建别庙于宗庙之西。殿号永宁何如。奉教敬依。初太祖建国。既立宗庙。又置启圣殿。以奉先王。及太祖昇遐。魂殿号曰仁昭。后改为文昭。太宗原庙号曰广孝殿。各在都中。后世宗议于群臣。卜地于宫城之内。建寝殿。仍号文昭云。此是东阁杂记所载也。以此见之。则永宁殿之只为四祖庙。而非并享群祧之庙者明矣。恭靖祧主毁迁之日。不藏于太庙之夹室。必藏于永宁夹室者。虽无明白可据之文。而以意推之。则必是以穆祖为始祖故也。何以知其然也。宣祖朝壬辰后。改建宗庙。时宣祖大王欲复古制。大臣执不可。遂依前制。议者惜之。此是芝峯类说所载也。其时象村以礼判书。问古之庙制于沙溪先生。先生答书。略言古之都宫之制。仍曰若从古制。则永宁殿当废。而我朝太祖。非后稷之尊。朱子所以必欲以僖祖为东向之位。正为此也。此亦在先生遗稿中。以此见之。则其时虽因大臣之执不可。未能便复古制。而恭靖以下祧主。初若以奉安之无所。苟且姑藏于永宁夹室。则当此改建永宁之时。何不并建正殿。一体奉安。而乃又依前。只建四间之制。仍又以祧主。奉安于夹室耶。于此亦可见祖宗朝深意之有在。此侍生之所以必以改建正殿十间。并享群祧之主。为断然未安。而亦必非祖宗之意者也。盖本朝庙制。天子诸侯古今之礼。互相错杂。故实无的指可证之文。朱子语类中答孙从之云。僖祖有庙。则其下子孙当祧者。寘于东西夹室。于理为顺云。此所谓有庙者虽不可谓一如永宁。而亦足为永宁此制之证。未知如何。

答宋同春

别纸庙制事。开示之勤。若是缕缕。恍若亲承面诲于函丈之间。仰感不弃之盛意。无以为喩。自有此庙议以后。侍生愚妄之见。实如前书所陈。而初岂敢有论礼陈疏之意也。一日。闻都监堂上于翌朝请对。更禀仍将撤毁旧庙。侍生妄意。既毁旧庙之后。则悔之无及。如知其非。不可不汲汲救正。故遂以并享正殿。诚无可据。莫若遵守祖宗旧制。依前仍奉。稍近古制之意。率尔构疏。往在永安兄家。趁其夕写呈。既未及详检书册。又未能与诸公商确。事出仓卒。失于忙急。以致疏中文字多有疏漏错误处。追愧不已。诸侯之无二宗。侍生亦非不知。而当初永宁修改之制。榻前讲定时。自上以为我朝太庙之制。随其位数而添建。则今于永宁。岂有独不得添建正殿之理也。故侍生欲明太庙与永宁其制不同之意。而疏中虽以此只建五庙之下。不言我朝之制。以祖功宗德。或为世室。而直云祖功宗德。或为世室。则不在五庙数中者。此则直以诸侯古制。为如此也。下语之际。更不分别。滚合为说。追觉其谬。至今愧悚。侍生前书中所谓疏中文字不能明白有疏漏未莹云者。正谓此也。盖我朝之太宗以下五世室。固非古制。而至于永宁。则虽亦非古制。世宗大王既仿宋制。建此四祖之庙。则此是四祖之庙。非并享群祧主之庙也。自汉,唐至宋,明。又无太祖以下祧主与太祖以上第一祖。以下四亲祧主。并享于别庙正殿之例。则今之议者。必欲以恭靖以下祧主。并享于永宁正殿者。其无所据。可知也。其时上意及朝议。不在于大段变通。以求至正之道。只欲因其修改。并刱正殿。一体奉安而已。侍生之意。则古者都宫之制。与以穆祖为太庙第一室之制及以恭靖以下祧主。移奉于太庙太祖夹室之制。皆以为必不可行。而只欲因其修改。并享正殿。则参以古今之制。俱无所据。而徒变祖宗之制而已。然则莫若遵守祖宗之制。依前仍奉于夹室。而稍广其制。则犹有古者以子孙祧主。上藏于始祖夹室之意。又就永宁而言。则翼,度,桓三祖之主。亦当与恭靖以下祧主。同藏于穆祖夹室。而四祖庙之旧制。今难变改。穆祖既为永宁之第一室。则永宁夹室。乃始祖之夹室故也。若其所引横渠诸侯始祖庙之说。则礼家固以始祖太祖相互以言。而尝见先儒之说曰。丧服传曰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此始祖太祖明文也。马融云。诸言祖。远言始祖。近言太祖。是也。又云。诸侯以始祖为祧。所谓先君之祧是也云。而横渠之言曰。守祧。先公之迁主于后稷之庙。诸侯无祧庙。疑亦藏之于始祖之庙云。诸侯始封之君。则谓之太祖。而今于先公祧主藏后稷庙之下。继云诸侯无祧庙。亦藏于始祖庙云。异姓诸侯。既立始封以上四庙。而以始封为始祖。藏其四庙迁主于始封之庙。则便是以祖考。而下藏于子孙之庙也。侍生于此。或疑异姓诸侯。则始封之上又自有始祖而横渠之言。亦或并此而言。更不详究。遂引以为证矣。追后更见。则横渠之说。似只言同姓诸侯。而以始封太祖。为始祖而已。元非并论异姓者也。侍生之引以为证者。似是谬误。故前书所谓错引误证。至今追愧云者。正谓此也。然横渠此说。只论同姓诸侯。若异姓始封以上四亲之主。既不可下藏于始封之庙。又不可瘗。又不可别立庙。则未知横渠于此当如何为说也。汉以后之庙制。皆略可考而知之也。汉元帝时。韦元成等曰。太上,孝惠庙。皆亲尽宜毁。太上庙主。宜瘗园。孝惠皇帝为穆主。迁于太祖庙寝园。从之。东晋时。以迁主奉于西储夹室。名之曰祧。以准远庙。唐太宗崩。迁弘农府君神主于夹室。高宗崩。又迁宣帝神主于夹室。其后迁主。皆迁于夹室。宋神宗初年。以僖祖迁于太庙之西夹室。因王安石之议。乃复奉僖祖于太庙。宁宗绍煕五年。诏别建四祖殿于太庙大殿之西。奉祧主僖,顺,翼,宣四祖神主。岁令礼官荐献。皇明洪武元年。建德,懿,煕,仁四亲庙于阙左。成化二十三年。宪宗当祔以德祖。视周后稷百世不迁。懿祖当迁。始建礼庙于太庙寝殿之后。如古夹室之制。而奉藏懿祖神主。杨守陈上疏。请祧德祖。以太祖为始祖。议不见行。其后嘉靖年间。议复古之庙制。而旋即还罢。以此见之。则历代之制。虽各不同。而亦未见有太祖以下祧主。上与太祖以上第一祖。以下四亲祧主。并享别庙正殿之例也。诸侯之制。固与天子不同。以晋邵戢诸侯封君立四亲庙。亲尽迭毁。至封君玄孙之子。则封君亲尽庙宜毁。然以太祖不毁及清河王怿始封之君。权立始祖。以备五庙。数满便毁非礼等说而见之。则以本朝穆祖为太庙始祖者。似有可疑。而邵戢诸说。固不可为据。况其中皆不言封君以上四亲庙迁毁。所奉之处。若依韦玄成之说而瘗于园。则唐许敬宗所谓万国宗飨。有所从来。一朝埋藏。事不允惬之说。虽不足援以为证。而既有韩文公之议。事非经据。不可行也。既不可瘗。则不过下藏于始封之夹室。或创立别庙而迁之而已。藏于始封之夹室。则此乃晋唐见行之制。而即是以祖考神主下藏于子孙之夹室也。若别为立庙。则只当如宋朝及我朝永宁之制。而此则不但晋范宣已言别立庙宇。方之埋瘗。颇协情理。然事无典故。亦不足依云。则其为未安。一如朱子所云贾疏中既言异姓始封。立四亲庙。而复不言毁迁。程朱又极言宋之僖祖为始祖之合礼。则我朝之穆祖。犹宋之僖祖也。虽有天子诸侯之不同。而四亲别庙之未安则一也。既是异姓。则似不必拘于同姓之制。以此言之。则我朝之以穆祖为太庙第一室。而翼祖以下祧主。藏其夹室。百事皆顺。似无可疑。然此是必不见行之议也。论之无益。只是依前仍奉。恭靖以下祧主于永宁夹室而稍广其制者。非但是祖宗旧制。且有稍存古制之意。而诸议之因一时修改之役。必欲创出新见。以历代所无之礼。遽变祖宗之制者。实无意义。故侍生不揆愚僭。妄陈一疏。真是妄发。至今愧悚。当初陈疏后。兪令丈送书。请见疏草。见后又有书曰。顷日榻前。只以自上下问之意。仰达而已。何敢可否于其间哉。今观疏辞。恐是得礼之意。鄙意亦以为不宜更刱十室。只就永宁西边。别刱东向之室。则不悖于古者西夹藏主之义。朴弟世采。则顷者来见疏草。以为今日议者之论。固不走。疏中所请。亦非极本尽善之论。而抑可谓斟酌时宜。稍存古意者云。盖此弟之见。则一如侍生之意耳。

答宋同春

不得以一书仰候起居者。今已数月馀矣。悠悠驰慕之私。何可以笔札形喩也。岁律易迈。此月又将尽矣。伏不审鼎茵益加珍卫否。侍生畏寒块蛰。吟病如昨。愦愦转甚。更何足仰道。向来火色。近日稍息。不知此后宿焰。更不挑起炽烈否。天若助宋。必无此事。只恃苍苍者在上耳。侍生于畴昔之夜。梦陪大鉴。与尤斋大鉴。入侍先王于煕政堂中。一堂都兪之盛。宛如平昔。丁宁玉音。了了在耳。而觉后茫茫。惟有涕泪被面。伏想大鉴于静夜山斋瞻天恋阙之时。亦必频有是梦而倍切伤恸也。前日回示庙制。别纸中下问之意。尚未仰对。伏想大鉴必以为讶也。明儒之以朱夫子以僖祖为始祖之论为不然者。此正是杨守陈诸公之言。而其时倪岳,周弘谟等。皆守程朱定论。因此杨公之论。遂未见行。虽未知郑寒冈之见别有何据。而此则既有定论。似不当更容他议也。顷者南学士九万。以此议。亦送长书。侍生作一文字而答之。此呈别纸。即其答也。伏望大鉴详赐下览。一一批教也。市南之病。近来还剧。赵仲初令丈。又遭狼狈。出麾江海。朝著间景色。皆不佳。只自仰屋咄叹而已。病冗缠缚。不能抽身。稳承清诲。苦不易期。临书黯然。不知所裁。惟祝迓新万福。

上宋同春乙巳

伏闻大鉴行次入城。都人士庶。莫不手额相贺。上而倾朝冠盖。下而中外青衿。亦莫不奔走趋候之不暇。况以侍生积年驰慕之悃。岂不欲即日先候门下。躬执洒扫之役。以申区区之私。第侍生一自妄作。自取横逆之后。不但为自己一身之辱。抑且仰累于两大鉴之门。即宜屏处田里。不当仍滞于辇毂之下。而只缘疾病医药。尚未免蹲在城里。块伏僻处。实若坐于针毡。其何可出入应接。有同无故之人。复招当世之讥点乎。是以虽一家亲戚之间。亦不得任意来往。况此大鉴新造于朝。上下颙望拭目清化之时。尤何敢以为世所讳之迹。往厕于宾客之列。使有外人之议。重为门下之羞。且自七八日前。重得伤暑感风之症。积败之中。转辗苦剧。虽欲乘昏一进于无客之时。暂展起居之礼于函丈之间。而亦末由也。兹致至今阙然。渐逾旬朔。平生景仰之忱。反若行路之人。环顾自省。罪负实多。令人惭惶怵惕耳。昨今蒸热此酷。不审连侍经筵之馀。体候神相万安。虽承授室之命。且有庖廪之继。亦不无龃龉之虑。倍切贡慕于中矣。侍生自昔年拜违光霁之后。每以尚不得一番躬进承诲于春堂,双清之间。为夙昔之恨。况于前秋远抱绝弦之恸。而无路趋哭。仰慰床下。南望雪涕。日夜陨结而已。岂料今者从者之戾洛已久。而侍生之形迹与病状如许。尚孤一候。有负夙昔之心耶。世间人事之不可预料也如此。夫复何喩。姑先以书仰候起居。不宣。

答宋同春

国有大庆。大鉴赴召。上下中外。举欣欣然皆以为上继先王之志。复回至治之机者。正在今日。而不幸其间又因慈候未宁。久辍讲席。今则似有勿药之庆。而久未闻有大鉴赐对之命。此必因圣候犹未快安而然。其于颙望之群情。亦不无如草木之将芽而还蛰者矣。窃伏观今日圣志所在。治模所定。凡于政令施措之间。惟以矜持庄重为务。全无鼓动振作底气象。大鉴于前日既以此意拔而药之于圣明之前者累矣。又不鄙夷侍生而俯与之论此者。亦数矣。是以即今治政规模。虽与先朝不同。而其必持重审慎于一号一令之出无造次之失者。以岁计之。果似有馀。此诚继体守文之良规。而然当汲汲危亡之日。必欲一向以此为务。则亦恐非随时制变之道。唐太宗贞观之治。所以比迹周汉者。岂真有实德而致欤。只不过鼓动而兴起之耳。以唐宗而尚然。况今真有在躬日新之盛德。而加之以鼓动而兴起之。则其为治效。当如何哉。当如何哉。以此言之。则今此大鉴疏意。诚为今日第一对病之药石也。圣明于此。果能赫然改图。一变旧规。以求维新之化。则岂非东方万岁之福耶。疏中上件。则群下之情。忧闷者久矣。而今则既已成例。实未有深以为忧者。下件则今日朝廷多有丰亨豫大之举。未闻有忧及于此者。今者大鉴之陈戒痛切若此。伏想圣明亦必惕念加意。以勉将来。其为圣学圣治之益。何可胜量。然窃恐其终未免为一曝之归。此是区区之私虑者耳。

上宋同春

疏批即下。辞旨恳恻。其惕然警动之意。溢于文字之间。不但瞑眩之效。捷于影响而已。钦仰圣上虚受如流之盛德。私喜之极。自令人通宵不寐。其有助于圣学圣治者。诚不可胜量。太平之基。其在是矣。此非侍生阿好赞美之私言。实是为公朝出自肝膈之语耳。昨日。永安兄来言适拜左台。则言大鉴将欲以侍生姓名一举于经席云。侍生遽闻此语。骇惑憾愧。实不知其所以也。古语有之。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今者所闻。不幸类此。伏想大鉴已加默会。夫岂有一毫此意耶。此非永兄之误闻。则必左台之失传者耳。侍生今日所遭。非他横逆之比。虽不欲一一以文字形容。而自古当此境界者。亦岂无其人也。若非得罪远去。则必自退屏于田里。未闻有仍处于辇毂之下。有若不计君上之疑。宫戚之怒而晏然自若者也。侍生之尚此蹲滞于城里者。只是病状如许。拘于医药之致。每以此为大愧。只自杜门伏枕而已。既处城里。虽未免接应宾客酬答书札。而积病沈痼之中。形神幻脱。不但骇人瞻视而已。时或奄奄危惙。若不保朝夕。只拟屏人事捐书册。专精神近医药。以冀一分之益。而亦患其不得如意。是以自前屏绝当世之念。分为废蛰之人者。固已久矣。矧今遭罹此境。岂复有梦寐意思更可以趋走供世耶。苟或有分外荣进彯缨结绶之念。则初岂做如此妄作之举。甘为一世之罪囮。他日之祸首。以自废其身而不辞耶。此间此心。知者知之。当俟千载后之子云耳。倘于此后赖天之灵。得延病喘。复起为人。更不与长桑氏为伴。则便即出城。归卧田里。缄口结舌。涵泳圣化之中。作一蠹鱼。以送馀生。此乃宿昔之至愿。此外更有何望也。侍生于此。诚不忍自欺而欺人。况可欺我大鉴耶。天地鬼神。实鉴此心。不敢片辞有饰。若于早晩。弄假成真。或有此意外之举。则侍生不过高飞远走。绝迹城市。独屏于荒闲寂寞之外。虽因此全废医药。以致病势转剧。遂至于死域而亦不敢顾也。岂敢以不可自欺之语。乃如是预有所仰达耶。侍生于此反复更思。则大鉴之于侍生。爱必欲其生。必不为此。以至于如许地头审矣。此必传闻之误。终以此自安耳。古之君子。虽罹逆境。而讲习圣贤之书。质疑问难。则未必全废。是以朱夫子亦有不曾上书自卞。只是讲论义理。更不教做却做何事之语。侍生兹欲妄效古人之意。将俟病势稍间神气少苏之时。略以前日之所尝疑晦而未解者。时时仰质。一以作愈疾之资。一以开茅塞之心矣。今则更不敢频修记府之问。以重罪戾。区区此计。亦将左矣。益自怜叹而已。

上宋同春

别纸所禀。适有所疑。不敢自隐于大鉴。昔郑公之云。初未必是知道者。至以天命图。仰质于慕,退两先生。而亦不至于大以为罪。兹效古人之意。因此书候。别录仰禀。伏未知大鉴亦不大以为罪。特赐恕览。哂其狂率僭妄。以散遣近日哀疚之怀也耶。悚仄悚仄。此非侍生请问此等语之时也。伏乞览即丙丁也。

别纸

大学格致。传之无缺。董文靖,黄慈溪,王鲁斋,宋潜溪,方正学,蔡虚斋,王阳明,都穆诸公皆有说。而我朝阳村权公于入学图说中。既已辨破董文靖之语。中朝罗整庵钦顺。亦抵书于阳明。力言其非。逮至我晦斋先生。著为章句补遗。其所更定者。与董,黄,王,蔡诸公之定。暗与符合。而只以听讼一节上系经文之末者。与伊川同。退,栗两先生于诸说之是非。已有定论。今不可更容喙于其间。第晦斋先生章句补遗及续或问中。详言以听讼一节。依伊川所定上系经文之末以子曰结之之意。至援中庸,论,孟诸书为证者。不啻明白。栗谷先生所谓大学经一章。朱子则以为孔子之言。晦斋则以为曾子之言。若是曾子之言。则以子曰结之宜矣。若是孔子之言。则不应更称子曰者是也。而退溪先生之答李仲久书曰。复古李公。略闻先儒有此说而未得见。惟以己意。取经之物有本末一节为首。次之以知止。终之以听讼。以为格致之传。且为此更定之故。手写大学章句一通。以见序次之改。且附以己说云云。以此见之。则退溪先生所论听讼一节于答李仲久书中者。非晦斋先生本书更定之次序也。伏未知此何故也。退,栗两先生于晦斋先生。此书既有此定论。而然于此一节。两先生所论。一则与本书相合。一则未免相戾。伏想退溪先生于此必不失于照管而然。反复参考。终未能解。谨此仰禀。侍生曾以礼记元本大学及两程所改定大学与宋,元,明以至我朝诸先正所论格致传之图与说。合为上下卷册子。以观其同异是非之如何。非敢有好奇之意。此不过举子类抄之类。固不可挂人眼孔。然欲呈览于大鉴座下。而病中未及改正其误字。故姑不敢仰呈耳。

无极而太极。二气即两仪五行。即四象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即入卦万物化生全图。

朱子所释图义。

周子本图说。朱子解

无极而太极图。

无极而太极。

本图诸儒说。

太极生二气即两仪图。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长消图。

天地方圆动静图。

天度图。

日常盈无缺图。

日出入远近图。

月体常盈无缺图。

月有盈亏图。

星宿经纬图。

风云雷雨说图。

九州岳渎朝鲜附图。

潮汐图。

各图诸儒说。

太极二气生五行即四象图。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五行质生气行图。

五行左旋相生右旋相克图。

土旺四季图。

四时成岁图。

一期生闰图。

各图诸儒说。

太极二气五行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即八卦万物化生图。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人与物天命图。

人身图。

心统性情图。

心学图。

物类说图。

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而为六十四卦。黑白圆图。分配天地阖辟。日月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小而一日一月一岁之运。大而天地之终始。近而人物之生死。远而古今之世变始终图。

各图诸儒说及性命异端鬼神诸儒说。

侍生曾于太极图说。欲知其要领。妄以己意。敢分图与说为四节。而仍于各节本图本说之下。各衍其义。附以先儒之所已为图者所谓衍义者。即阴阳长消以下诸图也。及所释图义诸说。汇分类聚。而不敢信其己见。且惧其近于编书。不敢作为册子。然此亦不过只自私录。以便领略者。则乃一科儒类抄之类也。似不必一向以僭猥为嫌。兹敢列书其目录。仰禀于大鉴座下。伏未知如是衍义之意。不至大悖于图说本旨耶。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道只是理也。本图中。太极一圈内面空处。便是道之本体。无形之形也。此外更无可以为图者。而阴阳则形而下之器也。既涉形器。则便可为图。然则自天地以至日月星辰。皆是阴阳以后之器。故太极生二气以下。分节本图与说。以阴阳天地以下各图。如是分排。未知如何。本图中既以乾男坤女之圈。为易之八卦。则其下化生万物之圈。当为易之六十四卦。而但易。只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已。且所谓乾男坤女者。虽先言人之男女。以立三才之义。而其实以阴阳健顺之理。通人物而言气化之始。其下万物化生之圈。则乃通人物而言形化生生变化之理。故图说本解。亦不分解。然则于此二圈。似不当以人与物。分为两节。且易之八卦。虽演而为六十四卦。以尽万物万事之理。而于此牵合分排于万物化生之圈。似非本图之意。兹敢更不分段。合为一节。伏未知此意亦如何。如以为大段狂僭。且失本图之旨。则即欲焚碎之不留耳。

上宋同春

侍生本以蒙暗寡陋之见识。犹必欲探讨坟籍。以窥古人之意。七年病伏之中。此遂成癖。以此终老。实是区区之至愿。而每以上无尊师之诲。傍无彊辅之助为叹。今则病状如此。此计亦恐难成。只自怜悼而已。然于块蛰寂寞之中。无以遣日。神气稍胜之时。则不得不翻阅书册。平日之所欲质疑于大鉴者。每觉纷纭丛集于中。而既不得亲自承诲。以问目往复。又非调病人所为。姑不敢为矣。数日前。君美令公。自泮中来访。稳叙半日。因美令闻泮中方储浑天仪。侍生曾于浑天说。玑衡图中。亦有未能详解者。遂因此费了一场闲言语。仍以必欲一番仰禀之意。对话而罢矣。盖古人虽遭逆境。至如此等请问。未必废阙。僭妄之嫌。亦有不避者。而今则世道之危险如此。侍生又是积谤之丛。不知因此又得何样新谤也。更乞下览后。即即付丙。或赐还掷。幸甚。

别纸

书传璿玑玉衡图中所谓四游之仪。终未能详解其命名之义。盖天之运行。只云绕地左旋。日月星宿。亦随天以转而已。王蕃浑天本说及诸书所论中。虽论天各异。而皆不以天为四游。只周礼注。有天地四游升降之语。而此所谓四游。亦言地之游转四方于三万里之中。非谓天之四游也。而玑衡图中。名其最在内者曰四游。未知此所谓四游者。指何而言耶。以围刻度数者观之。则象天之体也。若以为指天而言。则天无四游之义。似不可只以其左旋谓之四游。以四游之名观之。则称地之义也。若以为指地而言。则何以象天之度数。而便以四游为名耶。天虽左旋。而亦自有二十八宿之回转四方者。天无体。指星辰运转以为体。故仍以此名之曰四游而已。实无关于地之四游之义耶。抑以其衡与环之东西运转。南北低昂者。比之于地之四游。因此而上窥诸星之回转。故乃借地之四游之义。名其上之仪曰四游耶。朱夫子曰。天之运转者。亦无形质。但如劲风之旋。当昼则自左旋而向右。向夕则自前降而归后。当夜则自右转而复左。将朝则自后升而趋前。旋转无穷。升降不息。是谓天体而实非有体也云。无乃以此而谓之四游耶。天道左旋。一日一夜。一周天而过一度者。既是朱夫子集众说之定论。而又有此昼夜左右旋之语者。何耶。既未详其制。又未解其命名之义。书传本注。亦不分晓。谨此仰禀。

答宋同春

雨中闭户。涔涔伏枕。乃于此际。伏承大鉴累纸手复。盥手跪读。便觉沈痾尽从毛孔中散去也。侍生之妄有所禀者。非敢欲与议于兹事。只是从前病伏中。无以消遣。不得不披阅书籍。曾见卢苏斋有大学集录。而多有疏漏处。后见张旅轩又有晦斋先生改正大学图。遂以此欲知诸先正议论之如何。随见抄录矣。岂敢有一毫好奇喜异之意也。庸学之如此侍生。亦岂全然不知。最是行而后言者。乃后学顶门一针。既不能行。则固不当妄有所言。又况妄议其新奇之异论耶。盖所以抄录者。不过病里遣闲举儒类抄之类。而所以仰禀者。亦未知退,栗两先生所论之各异。欲得回教。祛此疑惑而已。夫岂有他意哉。以此抄录。以此仰禀。皆无关于本书本旨。反未免为有害于蒙学者。亦侍生之所已知。而既有所疑。不敢有隐于大鉴矣。今承反复回教。何异亲承提诲于函丈间也。类聚诸图。如不至于大以为悖妄。则只俟早晩病势少间。一番点检。躬进面禀伏计。大学格致传说抄录者。亦当从容呈览也。泮中所藏玑衡之制。若无激水旋回之法。则诚可疑也。未知崔学士所校定者如此耶。恨不得亲见而质疑耳。侍生于前后屡承大鉴畏约太过之诲。诚是至训。寻常佩服。而第此所遭。异于他事。常以拘于医药。尚在城里为愧。以此形迹。当此时势。其所以自处者。亦有所不得不尔者耳。来便立促。胡草不宣。

上宋同春

下送朱书记疑二册。次第奉领。从前所尝疑晦而未解者。今可释然。益感大鉴必欲诱进蒙陋之盛意。无以仰喩。侍生曾以退陶先生集中答释于门人知旧之以问目仰质者。抄出以观。而常恨其太略矣。今得此录。如入龙宫蛟室。便觉众宝之溢眼。不但为帐中秘而已。但此录所释。亦只节要中语。则犹不如略其易而专其难。尽解全集之为益广无漏也。伏未知如何如何。大学集览两卷。既有抄录。又承大鉴下索。不敢终秘。谨此仰呈。胡杂若此。而病中未及改写。又未及改正其误字。尤不足以仰尘清览耳。后生末学。于朱夫子大学一书。固当奉之若神明。岂敢妄议新奇之论。以乱心志。而朱夫子以前河南两夫子所改定者。亦自各异。朱夫子以后董黄以下诸公所论诸说。亦各不同。逮至我晦斋先生。又著为章句补遗。退,栗两先生。自有定论。而栗谷先生。亦有以听讼释本末未稳当之语。于此亦可见义理之无穷。先儒于异端之书。亦或有观其所以为说之如何者。则观此诸说。参究是非。益有以见朱夫子当时取舍更定者至精至深至审至密。后世莫敢拟议而决从其说。有若李仲久之答退陶先生者。亦后学博而约之之一道也。非如尹希仲辈妄改本书。擅自立说之比。而然其抄而录之者。犹惧其终不免为趋新好奇之归。伏望大鉴一赐登览。哂其狂妄。仍以数行文字。书于其后而箴戒之。如何如何。先祖考讲语及其它数条。毋关格致传之更定。而并此收录矣。删去似可。亦乞下教。太极图诸图说类聚者。只俟他日呈览禀裁耳。不宣。

上宋同春

昏礼。亲迎也。自省径易行。而我国士大夫不肯行。久已成俗。先正诸贤。亦或有未免随俗者。端相寻常为讶。而近来。湖中始行此礼。庶几古礼之复见于今日也。年前长女昏时。端相欲行亲迎之礼。李一卿令公以婿家。亦尝有此意。与之相合。遂行此礼。其间小小节目及新妇服色与同牢馔品等事。有些从俗降杀者。盖亲迎之义。重在于男先女女从男也。若其服色馔品等节。亦皆一如古礼则好矣。第于其间。亦有不可猝然尽变时制者。此则昔贤。亦有从其时制之处。故姑先其大者而行之。以为次第渐变之地矣。今者。端相又将行次女之昏。金久之令公。即婿家也。端相在城里。则自可如前相议而行之。今此出在郊外。一家眷属。亦皆出来。昏期不远。势将行礼于此处。虽未及与久令相议。而端相既无入去之势。久令家亦难出来。久令只率其子而来。一依俗礼而行之。则固可为之。而第端相本意。必不欲行俗礼。况既行亲迎于长女婚时。则到今还行俗礼于次女之婚。事极无据。而即今两家事势。俱适如此。此无入去之势。彼亦无出来之势矣。朱夫子所谓令妻家就近处设一处。却就彼往迎。归馆行礼及妻家出至一处。婿即就彼迎归。至家成礼。此两节。皆有所难便。不可行者。伏未知事势难便如此。则将如何变通耶。中国则固勿论。以我国言之。两家或在相距绝远之地。无就近之势。则未知何以为之。朱夫子所谓就近处设一处却就彼往迎归馆行礼云者。其节目当如何。闻大鉴曾已行之云。伏乞详细回教也。端相今日所处。既变常道。居变常之地。则亦不无行权合经之宜。两女婚时。各行两礼。虽似无据。而事势如此。姑且屈意。此一番则还行俗礼。亦无不可耶。伏望特赐反复指教。如何。

答宋同春丙午

才修一书。同封挽幅。送于忠监处。俾即传达于座下矣。即伏承大鉴累纸手札。字字痛涕。自不觉继之以血也。亡兄之受知于大鉴与尤斋大鉴。虽在中年。而其契许之深。非寻常士友阳浮慕者之比。常自以为方寸相照。山河不隔。今此下书中所谓相离或远或近。相问或疏或数。而一心常如有恃。荣辱义同。痛痒相关者。此实亡兄平日心事。平日言语。而遽此先归。长卧大化之中。乃使大鉴以此语慰侍生。侍生焚灼之肝肠。益觉寸凿。若何而自堪。更将何辞而仰对耶。亡兄向来之事。固知知者知之。公议已定。而其前后终始。必欲以身当之。指天为证。以白冤横者。惟我大鉴与尤斋大鉴而已。大君子之一言。其为世重轻也如此。侍生于平日。虽不敢以此发之言语。形诸文字。有若私谢者然。而其居常感镂之次骨。当如何哉。亡兄于年来。不幸婴疾。气貌髭发。皆变昔日。而然其禀赋完厚。不比侍生虚孱悴弱之甚。虽当迟暮之节。亦非崦嵫之境。方拟收功药饵。还复旧观。岂料今日遽使侍生独留人世。抱此无涯之痛也。侍生孤露之后。只恃亡兄恩义之隆。实同父子。平居一室。亦不忍暂离。今乃于转眄之顷。奄作千古。独此积病之一身。孑孑孤立。更以何心。久于斯世乎。有时梦觉。天海茫茫。五内尽裂。髓泪并枯。固知人生梦幻。毕竟同归。古人所谓悲不几时。不悲者无穷期者。真是达语。非不知理固如此。犹不能自宽。奈何奈何。每见寡嫂奄奄将尽。诸儿呼擗难支之状。便欲即无此身。更不知此。而亦不可得。恸哭何言。恸哭何言。葬地已定于先茔。资命追下于身后。触处摧陨。如狂如醉。纵使侍生铁石为肠。几何其不销铄而就尽耶。下送干杮二贴。大枣一斗。黄烛一双。一一仰领。即依下教。燃烛荐果于朝夕之奠。若使死者有知。岂不感结于冥冥之中耶。诸儿及浑室上下铭谢痛绝之悃。尤难形喩也。万万非笔札可既。姑此不宣。

别纸

侍生于数日前。与地师潘好义及一二士友之解形家言者。亲往加平先茔。卜得葬地。仍择发引及安葬之日。前头三月及四月两朔。皆是月克。元不用择日之规则已。若未免择吉。则亦不可仍用。五月则太远。且不无僭逼之嫌。万万不得已择日于二月之晦。丧出于正月初一日。以日计之。则几满六十日。而以月计之。则有违三月之制。此极未安而亦无奈何。仍用此日。未知于礼如何。虽犯月克。择用于三四两月之内为可耶。纵使太远且有僭逼之嫌。而退定于五月为可耶。详细下教。

亡兄前夫人葬于先茔之内者。已将三十年矣。今者亡兄之葬。在于一山内相望之冈。若以程,张,朱诸先生之言。一依礼文而为之。则今于亡兄之葬。似当以前夫人迁奉。合葬于新穴。寡嫂后事。则别为一所。而此则有些形势恐难如此者。且今年。非前夫人葬地破旧坟之岁也。虽欲一依礼制为之而有不可得也。地中之事。不可预知。三十年久远之墓。到今迁奉。事极重难。而此则有不暇计。势将从俗礼。待得破旧坟吉年。移窆前夫人于亡兄墓前。虚其一边。以为他日寡嫂后事之地。为三坟品字之形。未知此制如何。虽是俗制。而亦不害于义理耶。侍生家先世两代。亦有前后两室。而元妃则不但不为合窆。至于葬在别冈。而继室则与之同茔而异墓。此则似非礼意。虽有从先祖之语。恐难遵用。伏未知如何。亦乞明教。

前头葬日。若果仍用于二月二十七日。则二十九日。乃返魂至家之日。而寒食节祀。在于三月初二日。其间只隔一日。而栗谷先生有卒哭后则先世墓祭减馔品。只以一献荐行之语。今者既行葬礼。而犹未卒哭。则先世墓祭一款。将何以为之。虽未行卒哭。而亡兄墓祭。亦可一依卒哭后墓祭之式而行之耶。并乞详教。

上宋同春

旱炎此酷。伏不审大鉴体候神相万安。区区悬慕之至。内而南疏之变。外而北查之辱。恐是天地间气数使然。不知前头时事竟将如何。仰屋吁叹之极。更何云喩。侍生杜门田庐。倏逢新秋。触境增痛。掩泪度日。近者。幸得一区林壑于此地紫芝山洞中。颇有幽静之胜。方营数椽于溪上。以为终焉之所。而第书生计拙。未易完就。且以上无明师之诲。傍无彊辅之助为叹。何由缩地。日承清诲于座下耶。每念及此。自不觉怆悢兴怀耳。似闻尤斋大鉴深入葩串绝境。书信亦难凭。曷胜怅黯。适因有答于持叔令兄。草此付候。不宣。

昨日。杆城丈印寄两先生年谱四册。此书一出。有若太阳高揭。群昏自廓。而第今日纷纭。又此继作。不知后世又孰任此责者。窃恐自此以至戍会之前。更未见阳日进而道日长之时。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谓之何哉。病伏丘壑。只自吁叹而已。

答宋同春己酉

即因永安兄所传。伏奉下书。始知尤斋大鉴之行。昨已浩然渡江。惊愕失图。不知所书。儒贤行道之难。自古如此。今何独不然。然不料遽至于此。天耶人耶。奈何奈何。今者大鉴独自留落之苦。岂待下教而知之也。然今日此事。元非出于上意衰薄。而然大鉴进退。则恐不可不十分从容。以毋孤圣上落莫倚重之至意。似乎适中。伏未知如何如何侍生前后恩命至此。既不至狂易丧性。则宁无感激趋谢之意哉。只是澌惙已极。尚此委顿。半日之程。无路自致。倘于前头真元少复。日气渐暖。则必欲忍死登途。一谢天陛以归耳。灯下胡草。不能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