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图志/卷13 中华文库
目录 | 元和郡县图志 | |
◀上一卷 | 卷十三·河东道二 河东节度使上 | 下一卷▶ |
太原府
,并州。开元户十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乡二百四十五。元和户十二万四千。乡二百四十九。今为河东节度使理所。
管州十一:太原府,汾州,沁州,仪州,岚州,石州,忻州,代州,蔚州,朔州,云州。县四十七。都管户一十五万一千六百八十三。
《禹贡》冀州之域。《禹贡》曰“既修太原”,注曰“高平曰原”,今以为郡名。《舜典》曰“肇十有二州”,王肃注曰:“舜为冀州之北太广,分置并州,至夏复为九州,省并州合于冀州。周之九州,复置并州。”《职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馀祁,川曰滹沱、沤夷,浸曰涞、易。”《释名》曰:“并,兼也,言其州或并或设,因以为名。”《春秋》晋荀吴败狄于大卤,即太原晋阳县也。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太原、大卤、大夏、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太康地记》曰“并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恒山为名,而言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闲乎?”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实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骀之所居也,《左传》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大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后帝不臧,迁实沈于大夏主参。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元冥师,生允格、台骀,以处太原。”晋阳县也。太原,台骀之所居。按今州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所封,又为夏禹之所都也。《帝王世纪》曰:“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即今晋州,晋阳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为晋侯。”《史记》曰:“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是封汝。’周公请封之于唐,成王曰:‘吾戏耳。’周公曰:‘天子无戏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时来晋国,战国时为赵地,《左传》曰:“晋赵鞅入晋阳以叛。”颍容曰:“赵简子居晋阳,至成公居邯郸。”《史记》曰:“智伯率韩魏攻赵,襄子奔保晋阳。”晋为韩、魏、赵所灭,故其地属赵。《地理志》曰:“赵西有太原。”《秦本纪》曰:“庄襄王二年,蒙骜攻赵,定太原。四年,初置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为太原郡。汉二年,魏豹反为楚,尽有太原、上党之地。九月,韩信虏魏豹,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县为韩国,徙封韩王信,都太原。七年,信反,走入凶奴。十一年,封皇子为代王,都晋阳。文帝元年,立皇子参为太原王,都晋阳。《地理志》云太原郡领二十一县,属并州。后汉末,省并州入冀州。
魏文帝黄初元年,复置并州,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初,曹公围袁尚于邺,时袁绍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沮授说干曰:“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宜速迎尚,并力观变。”干不能用,故败。晋惠帝时,并州之地尽为刘元海所有。其后刘曜徙都长安,自平阳已东尽入石勒。至苻坚、姚兴、赫连勃勃并于河东郡置并州。后苻丕为慕容垂所迫,奔于晋阳,称帝一年,为慕容永所灭。后魏复为太原郡。周武帝建德六年,平齐,置六府于并州,后省六府,置并州总管。隋开皇二年废总管,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今州理是也。九年,废行台,复置并州总管。大业元年废总管,三年罢州为太原郡。隋季延迟,寇盗充斥,炀帝以高祖为山西河东道抚慰大使、太原郡留守,仍遣武贲郎将王威、高君雅为副。时贼帅历山飞众号十万,来寇郡境,刘武周又杀太守王仁恭举兵马邑,俄又攻破汾阳。宫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劝高祖举兵,旬日闲众至数万,威、君雅有疑心,高祖斩之以徇,时大业十三年也。其年入关,克定京邑,高祖辅政。义宁元年,太原郡仍旧不改。武德九年罢郡为并州总管,三年废总管,四年又置,其年又改为上总管,五年又改为大总管,七年又改为大都督。天授元年罢都督府,置北都,神龙元年依旧为并州大都督府。
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州,以王业所兴,又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二十一年,分天下州郡为十五道,置采访使以检察非法,太原为河东道。又于边境置节度使以式遏四夷,河东最为天下雄镇,河东节度理太原府,管兵五万五千人马一万四千匹,衣赐一百二十六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掎角朔方天兵军,太原府城内。圣历二年置,管兵二万人,马五千五百匹。云中郡守捉,东南去单于府二百七十里。调露中裴行俭破突厥置管兵七千七百人,马一千二百匹。东南去理所八百馀里。大同军,雁门郡北三百里,调露中突厥南侵,裴行俭开置,管兵九千五百人,马五千五百匹。东南去理所八百馀里。雁门,今代州。横野军安边郡东北百四十里,开元中河东公张嘉贞移置,管兵七千八百人,马一千八百匹。西南去理所九百馀里。安边郡,今蔚州地界。定襄郡去理所百八十里。管兵三千人。定襄郡,今忻州。雁门郡去理所五百里。管兵四千人。楼烦郡东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管兵三千人。楼烦郡,今岚州。岢岚军。楼烦郡北百里。长安中李迥秀置,管兵千人。东南去理所三百五十里。岢,音哿。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晋阳县在西城,太原县在东城,汾水贯中城南流。
府境:东西南北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六十里。南至东都八百九十里。东南至仪州三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东至赵州五百六十里。北至忻州一百八十里。正南微东至潞州四百五十里。东北至恒州五百里。
贡、赋:开元贡:人参,黄石𨥥,柏子仁,蒲萄,甘草,龙骨,特生草,铜镜。赋:布,麻。
管县十三:太原,晋阳,榆次,清源,寿阳,太谷,祁,文水,交城,广阳,阳曲,盂,乐平。
太原县,赤,郭下。开元户二万一千六百五十六。乡四十。元和户垦田
本汉晋阳县地,高齐河清四年,自今州城中移晋阳县于汾水东。隋文帝开皇十年,移晋阳县于州城中,仍于其处置太原县,属并州。大业三年罢州,置太原郡,县仍属焉。隋末移入州城,贞观十二年还迁于旧理,在州东二百六十步。
牢山,一名看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后魏书》曰:“刘聪遣子粲袭晋阳,猗卢救之,遂猎牢山,陈阅皮肉,山为之赤。”其山出金𨥥。
潜丘,在县南三里。《尔雅》曰:“晋有潜丘。”隋开皇二年于其上置大兴国观。洞过水,东自榆次县界流入,西去县三十里入晋阳县界。阳曲故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
阳直故城,在县东北二十里。隋开皇十六年改阳曲县,理此。
晋渠,在县西一里。西自晋阳县界流入。汾东地多咸卤,井不堪食,贞观十三年,长史英国公李𪟝乃于汾河之上引决晋渠历县经鄽,又西流入汾水。
晋阳县,赤。郭下。开元户一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乡二十五。元和户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至后魏并不改。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武平六年,于今理置龙山县,属太原郡,因县西龙山为名也。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并州。十年,废龙山县,移晋阳县理之。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皇朝因之。在州南二里。
悬瓮山,一名龙山,在县西南十二里。《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其上多玉,其下多铜。”
蒙山,在县西北十里。《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征刘琨不克,略晋阳之人,逾蒙山而归”,即谓此也。今山上有杨忠碑,为周将讨齐战胜,隋开皇二年,追纪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谥曰武元皇帝。
汾水,北自阳曲县界流入,经县东二里,又西南入清源县界。
晋水,源出县西南悬瓮山。《水经注》曰:“晋水出悬瓮山,东过其县南。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城不没者三版,后人踵其遗迹,盖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其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东南出城注入汾水。其南渎,于石塘下伏流,东南出晋阳城南,又东南入于汾。”今按晋水初泉出处,砌石为塘,自塘东分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东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东流经晋泽南,又东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郦道元所言分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开皇四年开,东南流入汾水。
洞过水,东自太原县界流入,西入于汾,晋水下口也。《水经注》曰“刘琨之为并州也,刘元海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过”,即是水也。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沾即今乐平县也,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
晋泽,在县西南六里。隋开皇六年,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
府城,故老传晋并州刺史刘琨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晋阳城也,《左传》言董安于所筑。《史记》云: “智伯攻襄子于晋阳,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春秋后语》云:“智伯攻晋阳,决晋水灌之,城中悬釜而炊。”今按城东有汾水南流,城西又有晋水入城,而《史记》云引汾水,《后语》云决晋水,二家不同,未详孰是。高齐后帝于此置大明宫,因名大明城。姚最《序行记》曰“晋阳宫西南有小城,内有殿,号大明宫”,即此也。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连仓城,北面因州城,东魏孝静帝于此置晋阳宫,隋文帝更名新城,炀帝更置晋阳宫,城高四丈,周回七里。又一城东面连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开皇十六年筑,今名仓城,高四丈,周回八里。
故唐城,在县北二里。尧所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三角城,在县西北十九里,一名徙人城。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县北二十三里。
受瑞坛,在州理仓城中。义旗初,高祖神尧皇帝受瑞石于此坛,文曰“李理万吉”。
晋阳故宫,一名大明宫,在州城内,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赵襄子,襄子谓张孟谈曰:“无箭奈何?”对曰:“臣闻,董安于,简主之才臣也,理晋阳,公宫之垣,皆以艺蒿楛墙之,蒿至于丈。”于是发而试之,其坚则箘簵之劲不能过也。公曰:“矢足矣,吾铜少。”对曰:“臣闻,董安于之理晋阳,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高齐文宣帝又于城中置大明宫。
竹马府,在州城中。
汾桥,架汾水,在县东一里,即豫让欲刺赵襄子,伏于桥下,襄子解衣之处。桥长七十五步,广六丈四尺。
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县西南十二里。《水经注》曰:“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A12M],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序行记》曰:“高洋天保中,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自洋以下,皆游集焉。”至今为北都之胜。
介之推祠,在县东五十里。唐叔虞墓,在县西南十六里。高齐相国咸阳王斛律金墓,在县西南十七里。
起义堂碑,在乾阳门街。开元十一年,玄宗幸太原所立,御制并书。
晋祠碑,在乾阳门街。贞观二十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制并书。讲武台,在县西北十五里。显庆五年置。
榆次县,畿。西去府五十六里。开元户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七。乡三十。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魏榆地。《左传》曰“石言于晋魏榆”,注曰:“魏,晋邑。榆,即州理名也。”《史记》曰:“庄襄王二年,使蒙骜攻赵魏榆。”汉以为县,属太原郡。后魏太武帝并入晋阳县,宣武帝复置榆次县。高齐文宣帝省,自今县东十里移中都县理之,属太原郡。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三年罢州为郡,县仍属焉。皇朝因之。
麓台山,俗名凿台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洞过水,东自寿阳县界流入,经县南四里,又西南入太原县界。中都故城,县东十里。高齐移于废榆次城,即今县理是也。
凿台,在县南四里。《水经注》曰:“洞过水西过榆次县南,水侧有凿台,智伯瑶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之处。”《史记》曰:“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韩、魏杀之于凿台之下。”《说苑》曰:“智氏见伐赵之利,不知榆次之祸。”皆谓此也。今按其台为洞过水所侵,无复遗迹。
原过祠,俗名原公祠,在县东九里。《史记》曰:“智伯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遣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馀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馀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百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既灭智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
麓台山祠,俗名智伯祠,在麓台山上。
清源县,畿。东北至府三十九里。开元户八千五百四十一。乡十七。元和户本汉榆次县地,《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阳乡,魏戊邑。”按梗阳在今县南百二十步梗阳故城是也,自汉、晋皆为榆次县地。后魏省榆次县,地属晋阳。隋开皇十六年,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并州,因县西清源水为名。大业二年省,又为晋阳县地,武德元年重置。
汾水,经县东,去县九里,又江南入文水县界。
梗阳故县城,春秋晋大夫祁氏邑也,在县南百二十步。《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魏戊为梗阳大夫”,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其城内置清源县。
鹅城,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晋阳春秋》曰:“永嘉元年,洛阳步广里地陷,有二鹅,色典苍者飞冲天,白者不能飞。苍杂色,故夷之象,刘曜以为己瑞,筑此城以应之。”
阎没墓,在县西南三里。《左传》曰:“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必谏,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魏子问之,对曰:‘或赐小人酒,不夕食,馈始至,恐不足。’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餍而已。’魏子辞梗阳人。”
寿阳县,畿。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开元户五千一百六十七。乡十。元和户本汉榆次县地,西晋于此置受阳寿,属乐平郡,永嘉后省。晋末山戎内侵,后魏太武帝迁戎外出,徙受阳之户于太陵城南,置受阳县,属太原郡。受阳县,即今文水县是也,隋开皇十年改受阳为文水县,又于受阳故城别置受阳县,属并州,即今县是也。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武德三年置受州,县改属焉。贞观八年废受州,县属并州,十一年更名寿阳。
方山,在县北四十里。
洞过水,东自乐平县界流入,在县南五十里,又西南入榆次县界。
马首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左传》曰“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韩固为马首大夫”,即其地也。神武故城,后魏神武郡也,在县北三十里。周废。
太谷县,畿。西北至府七十五里。开元户一万五百九十。乡二十。元和户本汉阳邑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十五里阳邑故城是也。后汉明帝以冯鲂为阳邑侯。后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复置阳邑县,属太原郡,即今县是也。高齐及周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并州,十八年改阳邑为太谷县,因县西太谷为名。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武德三年,分并州之太谷、祁二县于此置太州,六年省太州,复以太谷、祁县属并州。
白璧岭,在县北七十五里。
蒋穀水,今名象穀水,源出县东南象谷,经县北四里,北入清源县界。阳邑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咸阳故城,在县西南十里。秦伐赵筑之,以咸阳兵戍之,因名。
萝蘼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
祁县,畿。北至府一百里。开元户一万五千七百八十二。乡三十。元和户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大夫祁奚之邑也,《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贾辛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县也。”按汉祁县在东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后汉迄后魏并不改。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年重置,属并州。武德二年改属太州,六年省太州,还属并州。
帻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胡甲水,一名太穀水,东南自潞州武乡县界流入,又南入汾州平遥县界。
故祁城,汉祁县城也,在县东南五里。晋大夫贾辛邑。《水经注》曰:“贾辛以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中之妻乃笑。”按《左传》魏献子谓贾辛曰:“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三年不言,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注曰:“贾国之大夫。”以此而言,则辛非射雉者,郦道元所引为谬。
赵襄子城,在县西六里。
云州故城,后魏云州城也,在县西二十里。孝武帝永熙中寄理并州界,谓此也。祁奚墓,在县东南七里。
后汉温序墓,在县西北十四里。序本祁人,死葬洛阳,其子梦序云:“久客思故乡。”乃反葬焉。
后汉周党墓,在县东南十四里。党,广武人,世祖引见,伏而不谒。高齐唐邕墓,在县东南七十里。碑云“齐尚书令晋昌王。”
文水县,畿。东北至府百一十里。开元户一万二千六百六。乡二十三。元和户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后魏省,仍于今理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因县西文穀水为名。皇朝因之。天授元年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城甚宽大,约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种水田。
汾水,东北自清源县界流入,经县东十五里,又西南入汾州隰城县界。文水,西北自交城县界流入,经县西,又南入隰城县界。
大陵城,汉大陵县也,在县东北十里。《史记》曰,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异日,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进孟姚焉。
平陶城,汉平陶县城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属太原郡。后魏改为平遥县,后西胡内侵,迁居京陵塞,在今汾州界。
大于城,在县西南十一里。本刘元海筑,令兄延年镇之,胡语长兄为大于,因以为名。
交城县,畿。东北至府八十里。开元户五千四百十三。乡十二。元和户本汉晋阳县地,开皇十六年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迸交城为名,属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长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县移就却波村置。
少阳山,在县西南九十五里。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高二百丈,周回二十里。
羊肠山,在县东南五十三里。石磴萦委若羊肠,后魏于此立仓,今岭上有故石墟,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地理志》上党,壶关亦有羊肠陂,在今潞州界,不谓此也。
狐突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出铁𨥥。汾水,西北自岚州静乐县界流入。
文穀水,出县西南文谷。《水经》曰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按大陵县,在今文水县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文水发源此城西北,东南流入文水县界,行八十里。
广阳县,畿。西南至府三百六十里。开元户二千六百七十三。乡五。元和户本汉上艾县地,属太原郡。后汉属常山国,晋属乐平郡,后魏改石艾县,属乐平郡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辽州。大业三年,省辽州后属并州。武德三年,又属辽州。辽州,今太原府乐平县理是也。六年,改属受州,贞观八年废受州后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也。
浮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泽发水,一名阜浆水,亦名妒女泉,源出县东北董卓垒东。今其泉初出,大如车轮,水色青碧。泉傍有祠,土人祀之,妇人袨服靓妆,必兴雷电,故曰妒女。故老传此泉中有神似鳖,昼伏夜游。神出,水随神而涌。其水东北流入井陉县界。
废受州城,在县西北三十里。旧名塞鱼城,武德八年因故迹筑,移受州理此,贞观八年废。
井陉故关,在县东北八十里。《史记》曰:“汉二年,韩信与张耳欲东下井陉击赵王,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井陉道狭,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假臣奇兵三万,从闲道绝其辎重,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下。’”馀不从,故败。今按井陉亦名土门。
盘石故关,在县东北七十里。苇泽故关,在县东北八十里。
董卓垒,在县东北八十里。《水经注》曰:“泽发水出董卓垒东。”妒女祠,在县东北九十里,泽发水源。
阳曲县,畿。南至府七十里。开元户八千一百二十二。乡十六。元和户。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黄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故曰阳曲。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于今县西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
方山,在县东六十里。
汾水,西自交城县流入,经县西南,去县三十里,又东南入太原县界。
县城,故木井城也,东魏孝静帝筑。城中有井,以木为甃,因名之。
狼孟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史记》曰“始皇十五年,大兴兵,至太原,取狼孟”,是也。汉以为县,属太原郡,晋末省。按城左右狭涧幽深,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今馀壁犹存。
故盂城,汉盂县也,本春秋时晋大夫祁氏邑,在县东北八十里。《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盂景为孟大夫。”汉以为县。石岭镇,在县东北七十里。
盂县,畿。西南至府二百二十里。开元户五千二百七十六。乡十。本汉旧县,属太原郡,后汉及晋不改。按此前盂县,在今县西南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故盂县城是也。后魏省,地属石艾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石艾县置原仇县,属辽州,因原仇故城为名,即今县是也。大业二年,改原仇为盂县,因汉旧名,属并州。皇朝因之。武德三年,割并州之盂、寿阳二县于此置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县复属并州。
白马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海经》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玉石,其阴多铁及赤铜,木马之水出焉。”山上有白马关,后魏所置。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𨥥。县取此山为名。
滹沱水,西自代州五台县界流入,南去县百里。
县城,本名原仇城,亦名仇由城。按《韩子》曰“智伯欲伐仇由国,道难不通,铸大锺遗之。仇由大悦,除涂将内之,赤章曼支谏不听,断毂而驰,仇由以亡”,盖其地也。
乐平县,畿。西南至府三百里。开元户二千六百八十九。乡五。元和户本汉沾县,属上党郡。沾音丁念反。晋于此置乐平郡,沾县属焉,又别置乐平县。后魏太武帝省乐平郡及县。(晋)孝明帝于今仪州和顺县重置乐平郡及县,高齐移理沾城,即今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辽州,县属焉。大业二年,省辽州,以乐平属并州。皇朝因之。武德六年属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县改属并州。
少山,一名河逄山,在县西南三十里。《福地记》曰:“河逄山,在乐平沾县,高八百丈,可避兵水,此即恒山之佐命也”。沾岭,在县西三十里。
清漳水,出县西南少山。《山海经》曰:“少山,清漳水出焉。”今按清漳出乐平,浊漳出潞州长子县界。县城,即汉沾县城也,隋文帝更加修筑。
昔阳故城,一名夕阳城,在县东五十里。《左传》曰:“晋荀吴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灭肥子绵皋归。”七国时,赵戍于此。
汾州
,西河。望。开元户五万三千七十六。乡一百一十四。元和户八千三百四。乡一百一十八。
《禹贡》冀州之域。其在虞舜十二州及周,皆属并州。春秋时为晋地,后属魏,谓之西河,子夏居西河,吴起为西河守,皆谓此也。秦属太原郡。汉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领县三十六,理富昌县是也。后汉徙理离石,即今石州离石县也。献帝末荒废,魏黄初二年,乃于汉兹氏县置西河郡,即今州理是也。晋惠帝时,为刘元海所攻破,郡遂废。后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复于兹氏旧城置西河郡,属吐京镇。按吐京镇,今隰州西北九十里石楼县是也,十二年改吐京镇为汾州,西河郡仍属焉。明帝时为胡贼所破,因北移西河郡理平阳界,高齐又于此城置南朔州。周武帝废南朔州,宣帝于此置汾州。隋大业三年废汾州,还于隰城县置西河郡,皇明初改为浩州,武德三年又改浩州为汾州。
州境:东西一百六十四里。南北二百八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十里。东南至东都九百三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沁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石州一百六十里。东南至潞州四百四十里。西南至隰州二百七十里。
贡、赋:开元贡:龙须席,石膏。赋:布,麻,菽,粟。管县五:西河,孝义,介休,灵石,平遥。
西河县,望,郭下。开元户一万二千三百七十五。乡二十五。本汉兹氏县也,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晋改为国,仍改兹氏县为隰城县,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今城内有晋西河王斌碑,文字残缺。
谒泉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隐泉山,上有石室,去地五十馀丈,顶上平地可十顷,相传以为子夏石室。比干山,在县北一百一十里。文湖,一名西河泊,在县东十里。多蒲鱼之利。
八门城,在县北十五里。刘元海遣将乔嵩攻西河,筑营自固,营有八门,因名。卜商祠,在县北四十里。
孝义县,紧。西北至州三十五里。开元户一万六百八十五。本汉兹氏县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阳县于今理,永嘉后省入隰城。后魏又分隰城于今灵石县界三十里置永安县,贞观元年以县名与涪州县名同,改为孝义,因县人郭兴有孝义,故以名焉。
胜水,在县南一里。
团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后魏筑以防稽胡,其城纡曲,故名团城。魏文侯坟,在县西五里。段干木墓,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介休县,望。西北至州六十五里。开元户一万一千三百八十三。乡二十二。本秦、汉之旧邑,在介山西,因名之。后魏明帝时为胡贼所破,至孝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因立为南朔州,但领军人不领郡县,其介休县仍属汾州。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县。周武帝省南朔州,复置介休县,宣帝改介休为平昌县,隋开皇末又改平昌为介休县。义宁元年于县置介休郡,武德元年改郡为介州。贞观元年废介州,以县属汾州。
介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雀鼠谷,在县西十二里。汾水,在县北十二里。
邬城泊,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周礼》“并州之薮曰昭馀祁”,即邬城泊也。
郭林宗坟,在县东三里。周武帝时,除天下碑,唯林宗碑诏特留。
灵石县,上。北至州一百二十里。开元户三千七百三十一。乡八。本汉介休县地,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因名灵石。皇朝因之。
介山,在县东四十二里。汾河,在县北十步,深一丈,阔三丈。
贾胡堡,在县南三十五里。义宁元年,义师次于霍邑,隋将宋金刚拒不得进,屯军此堡,有霍山神见灵,事已具于霍邑县叙事。
平遥县,望。西北至州八十里。开元户一万八千九百七。乡三十八。本汉平陶县地,属太原郡,后汉隶西河郡。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隋属西河郡,义宁元年于介休县置介休郡,以平遥县属焉。武德元年,于此置介州,县属不改。贞观元年省州,县属汾州。
麓台山,在县东南五十二里。
京陵故城,在县东七里。汉京陵县,晋九原地也,《礼记》注云“九原,晋卿大夫之墓地也”。中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属太原郡,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
沁州
,阳城。中下。开元户六千五百八十。乡一十三。元和户二千二百二十。乡一十三。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晋,战国时属韩,在秦为上党郡地。今州即汉上党郡之谷远县地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沁州,因州东沁水为名。大业二年省沁州,武德元年重置。
州境: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二百六十四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十里。东南至东都六百三十里。西南至晋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汾州二百六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三百四十里。西至晋州霍邑县一百五十里。东南至潞州三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龙须席。赋:麻布。管县三:沁源,和川,绵上。
沁源县,中。郭下。开元户二千二百五十四。乡五。本汉谷远县地,旧在今县南百五十里孤远故城是也,语音讹转,故以“谷”为“孤”耳。后魏庄帝于今理置沁源县,因沁水为名也,属义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晋州。十六年置沁州,县属焉。
霍山,一名太岳,在县西七十八里。沁水,自绵上县界流入,在县东一里。
和川县,中下。北至州七十里。开元户二千八十。乡四。本汉谷远县地,后魏庄帝于今县南九里置义宁县,属义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晋州。十六年置沁州,县属焉。十八年改为和川县。大业三年省,武德元年重置。
乌岭,在县西十六里。沁水,在县东十里。弃波水,在县东八十步。冀缺墓,在县南三十六里。
绵上县,中下。西南至州七十六里。开元户一千八百一十五。乡四。本汉谷远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绵上县,属沁州,以县西界有绵上地,因以为名。
羊头山,一名谒戾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沁水所出。
沁水,一名少水,出县东南二十四里覆甑山。《左传》曰“齐侯伐晋,封少水为京观”也。霍山,在县西南八十里。
仪州
,乐平。下。开元户七千九百七十五。乡一十九。元和户一千六百五十一。乡二十。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晋,战国属韩,秦为上党郡地。今州理即汉上党郡之涅氏县地也,后汉于此置阳阿县,属上党郡。晋改为尞阳,属乐平郡。后魏明帝改尞阳为辽阳,隋开皇十六年,于尞阳故城置辽山县,属并州,即今州理是也。武德三年,于此置辽州,八年改为箕州,因辽山县界箕山为名。先天元年,以与玄宗讳同声,改为仪州,因州东夷仪岭为名也。
州境:东西二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九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四十里。西南至东都七百八十里。西北至太原府三百四十五里。西至太原府祁县三百里。正东微南至洺州三百六十里。南至潞州三百一十里。北至太原府乐平县一百十里。
贡、赋:开元贡:人参三十两。管县四:辽山,榆社,平城,和顺。
辽山县,中,郭下。开元户二千一百九十。乡五。本汉涅氏县地,后汉于此置阳阿县,属上党郡。晋改为尞阳县,属乐平郡。后魏明帝改为辽阳。隋开皇十六年改置辽山县,因县西北辽山为名。皇朝因之。
箕山,在县东四十五里。上有许由冢。按《司马迁传》曰“馀登箕山,上有许由冢”,则在今洛州阳城县,不当在此。五指山,在县东五十里。
祝融祠,在县北二里。
榆社县,中。东至州一百一十里。开元户二千七百一十。乡六。本汉涅氏县地,晋于今县西北三十五里置武乡县,属上党郡。石赵时,改属武乡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榆社县,属韩州,今潞州襄垣县是也。因县西北榆社故城为名。大业二年省,义宁二年又置。武德三年,于县置榆州,县属焉。六年废榆州,以县属辽州,后属仪州。县城,故武乡城也,石勒时筑。《前赵录》曰:“石勒上党武乡人,僭号后还,令曰:‘武乡吾之丰、沛,其复之三世。’”
石勒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勒微时与李阳所争处,今枯涸才有处所。
平城县,下。东南至州六十里。开元户九百五十四。乡三。本汉涅氏县也,晋置武乡县,地属焉。隋开皇十六年,于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三年改属并州。下德三年改属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属辽州,贞观八年改属箕州,先天元年改属仪州。
八赋岭,在县西南三十里。武乡水所出。
和顺县,中。南至州八十五里。开元户二千一百二十九。乡五。本汉沾县地,即韩之阏与邑也。《史记》曰“秦伐韩阏与,赵惠文王使赵奢救之,大破秦师”,即此地也。隋开皇十年,于今理置和顺县,属并州,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以为名。
九京山,在县西十里。清漳水,在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