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索隐
又名:太史公书索隐
〔汉〕司马迁 撰 〔宋〕裴骃 集解 〔唐〕司马贞 索隐
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江苏巡抚採进本。裴骃撰。龙驹河东闻喜人,官至南中郞参军,其事迹附见于宋书·裴松之传徐广史记音义粗有发明,殊恨省略,乃採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众书之目,别撰此书。其所引证,多先儒旧说,张守节正义尝备述所引书目次。然如国语多引虞翻注,孟子多引刘熙注,韩诗多引薛君注,而守节未著于目。知当日援据浩博,守节不能徧数也。原本八十卷,著录并同。此本为汲古阁所刊,析为一百三十卷,原第遂不可考。然注文犹仍旧本。自明代监本以索隐正义附入其后,又妄加删削,讹舛遂多。如五帝本纪“昔髙阳氏有才子八人”句下,“髙辛氏有才子八人”句下,俱脱“名见左传”四字;秦始皇本纪“轻车重马东就食”句,下脱“徐广曰:一无此‘重’字”八字;项羽本纪“其九月会稽守”句,下脱“徐广曰:‘尔时未言太守’”九字;武帝纪“祠上帝明堂”句,下脱“徐广曰:‘常五年一修耳,今适二年,故但祀明堂’”十八字,“然其效可覩矣”句,下脱“又数本皆无‘可’字”七字;河渠书“岸善崩”句,下脱“如淳曰:‘河水岸’”六字;司马相如传“彷徨乎海外”句下此引“郭璞云:‘靑邱山名,上有田,亦有国,出九尾狐,在海外’;太史公自序“易大传”句下此引“张晏曰:‘谓易·繫辞。’”监本均误作正义。至于字句异同,前后互见。如夏本纪九江入赐大龟”句下“孔安国曰:‘出于九江水中。’”监本作“山中”;孝文本纪“昌至桥”句下引“苏林曰:‘在长安北三里。’”监本多“桥”二字;“祁侯为将军”句下引“徐广曰:‘姓。’”监本多一“贺”字;“当有玉英见”句下引“瑞应图云:‘玉英五帝并修则见。’”监本作“五常”案五帝并修,语不可解,似当以监本为是;“属国悍为将屯将军”句下引“徐广曰:‘姓。’”监本多一“悍”字;孝景本纪“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句下引“徐广曰:‘一作应。’”监本多一“平”字;武帝纪“自太主”句下引“徐广曰:‘武帝姑也。’”监本多“太主”二字;龟策列传“猬辱于鹊”句下引“郭璞曰:‘猬憎其意心恶之也。’”监本作“而心恶之”。凡此之类,当由古注简质,后人以意为增益,已失其旧,至坊本流传,脱误尤甚。如夏本纪澧水所同”句下引“孔安国曰:‘澧水所同,同于也。’”坊本阙一“同”字。项羽本纪“乃封项伯射阳侯”句,下脱“徐广曰:‘项伯,字’”九字,是又出监本下矣。惟货殖传“糵麹盐豉千瓵”句下,监本引孙叔敖云“瓵,瓦器,受斗六升合为瓵。音‘贻’。”当是孙叔敖之讹。此本亦复相同,是校讎亦不免有疎,然终胜人监本也。

史记索隐三十卷,江苏巡抚採进本。司马贞撰。河内人,开元中官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初受史记於崇文馆学士张嘉,会病褚少孙司马迁书,多伤踳驳。又裴骃集解旧有音义年远散佚,诸家音义延笃音隐,邹诞生柳顾言等书亦失传。而刘伯庄许子儒等又多疎漏,乃因裴骃集解,撰为此书。首注序一篇,载其全文。其注司马迁书,则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之例,惟标所注之字。盖经传别行之古法。凡二十八卷,末二卷为述赞一百三十篇及补史记条例。欲降秦本纪项羽本纪为系家,而吕后孝惠各为本纪。补吴芮吴濞淮南系家,而降陈涉于列传。萧何曹参张良周勃、五宗、三王各为一传,而附国侨羊舌肸管晏。附尹喜庄周老子,附韩非商鞅,附鲁仲连田单,附宋玉屈原,附邹阳枚乘贾生。又谓司马相如汲郑传不宜在西南夷后,大宛传不合在遊侠酷吏之闲。欲更其次第,其言皆有条理。至谓司马迁述赞不安而别为之,则未喻言外之旨。终以三皇本纪,自为之注,亦未合阙疑传信之意也。此书本于史记之外别行。及明代刊刻监本,合裴骃张守节及此书。散入句下,恣意删削。如髙祖本纪“母媪”、“母温”之辨。有关考证者,乃以其有异旧说,除去不载。又如燕世家启攻益事,注曰:“经传无闻。”未知其由。虽失于考据竹书,案今本竹书不载此事,此据晋书·束晰傅所引。亦当存其原文,乃以为冗句亦删汰之。此类不一,漏略殊甚。然至今沿为定本,与成矩所刊朱子周易本义,人人明知其非,而积重不可复返。此单行之本为北宋祕省刊板,毛晋得而重刻者。录而存之,犹可以见司马氏之旧,而正人之疎舛焉。

史记正义一百三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张守节撰。守节始末未详,据此书所题,则其官为诸王侍读、率府长史也。是书据自序三十卷,晁公武陈振孙二家所录,则作二十卷。盖其标字列注,亦必如索隐。后人散入句下,已非其旧。至明代监本,採附集解索隐之后,更多所删节,失其本旨。如守节所长,在于地理,故自序曰:“郡国城邑,委曲详明。”而监本于周本纪“子带立为王”句,下脱“左传人苏忿生十二邑,温其一也”十七字;秦本纪“反淮南”句,下脱“淮北之地尽入于”九字;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句,下脱“孟康云:旧名江陵,为南楚东楚彭城西楚”十九字;吕后本纪吕平扶柳侯”句,下脱“扶柳县也,有泽”七字;孝景本纪“遂西围”句,下脱“梁孝王睢阳,今宋州”九字,“立楚元王平陆侯”句,下脱“应劭云:平陆西河县”八字;孝武本纪“见五畤”句,下脱“或曰:在雍州雍县南孟康曰:畤者,神灵上帝也”十八字;晋世家“是为晋侯”句,下脱“其城南半入州城中,削为坊城,墙北半见在”十七字;赵世家“吾国东有河薄之水”句,下脱“案:安平县定州也”八字;“饿死沙邱宫”句,下脱“括地志云:赵武灵王墓在蔚州灵邱县东三十里。说是也”二十三字;韩世家“得封于韩原”句,下脱“古今地名云:韩武子食采于韩原故城也”十六字;淮阴侯列传“家在伊卢”句,下脱“韦昭括地志皆说之也”十字;货殖列传殷人西”句,下脱“盘庚殷墟,地属西也”十字,“人都南”句,下脱“平王以后都洛阳”九字;自序“厄困鄱”句,下脱“末,陈蕃相,改音皮。田襃鲁记曰:灵帝末,汝南陈子游鲁相陈蕃子也,国人为讳而改焉”三十九字。又如秦本纪樗里疾”句下,此本作“福昌县东十四里”,监本脱“十四里”三字;货殖传“夫之闲”句下,此本作“碣石渤海在西北”,监本脱“北”字。又守节徵引故实,颇为赅博,故自序曰:“古典幽微,窃探其美。”而监本夏本纪皋陶作士”句,下脱“士若大理卿也”六字,“于是行乐”句,下脱“若今太常卿也”六字;周本纪“作臩命”句,下脱“应劭云:太仆,周穆王所置,盖大御众仆之长,中大夫也”二十一字,“以应为太后养地”句,下脱“太后,秦昭之母宣太后氏”十一字;秦始皇本纪“为我遗镐池君”句,下脱“张晏云:武王,镐池君则武王也,伐,故神云始皇荒淫若矣,今武王可伐矣”三十二字;“叙论孝明皇帝”句,下脱“班固典引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诏问班固太史迁赞语中宁有非耶?班固上表陈过失及贾谊言奏之”四十二字;项羽本纪会稽守”句,下脱“守,晋狩。景帝中二年七月,更郡守为太守”十六字;孝景本纪“伐驰道树殖兰池”句,下脱“案:驰道,天子道,秦始皇作之,丈而树”十四字;孝武本纪“是时上求神君”句,下脱“汉武帝故事云:起柏梁臺,以处神君,长陵女子也。先是,嫁为人妻,生一男,数歳死,女子悼痛之,歳中亦死而灵,宛若祠之,遂闻言,宛若为主,民人多往请福,说家人小事有验。平原君亦祠之,至后,子孙尊贵。及上即位,太后延于宫中祭之,闻其言,不见其人。至是,神君求出,为营柏梁臺舍之。初,霍去病微时,自祷神君,及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谓神君曰:吾以神君精洁,故斋戒祈福。今欲婬,此非也。自绝不复往。神君惭之,乃去也”一百七十字,“见安期生”句,下脱“列仙传云:安期生琅琊阜乡亭人也,卖药海边。秦始皇请语三夜,赐金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曰:后千歳求我于蓬莱山下”五十九字,“李少君病死”句,下脱“汉书起居注云:李少君将去,武帝梦与共登嵩髙山,半道,有使乘龙,时从雲中云:太一请少君,帝谓左右:将舍我去矣。数月而少君病死。又发棺看,惟衣冠在也”六十一字,“史宽舒受其方”句,下脱“姓,名宽舒”五字;礼书“疏房床笫”句,下脱“疏谓窗也”四字;律书“其于十二支为丑”句,下脱“徐广曰:此中阙,不说大吕及丑也。案:此下阙文。或一本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四十一字;天官书“氐为天根”句,下脱“星经云:氐四星,为露寝听朝所居,其占明大则臣下奉度。合诚图云:氐为宿宫也”三十一字,“其内五星五帝坐”句,下脱“羣下从谋也”五字;楚世家“伐”句,下脱“服虔云:姓也”七字;赵世家“事有所止”句,下脱“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三十一字,“封廉颇信平君”句,下脱“言笃信而平和也”七字;韩世家“公何不为求质于”句,下脱“质子虮虱”四字,又脱“公叔不以虮虱为事,必以合于楚王听入质子于”二十六字,又脱“次下云知不以虮虱为事,重明脱不字”十七字;田叔列传“相常从入苑中”句,下脱“堵墙也”三字;田鼢列传“其春,武安侯病”句,下脱“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九字;卫将军列传平阳人也”句,下脱“汉书云: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之家也”二十三字。至守节于六书、五音,至为详审。故书首有论字例论音例二条。而监本于周本纪“惧太子钊之不任”句,下脱“钊,音招,又吉尧反。任,而针反”十一字;秦始皇本纪“彗星复见”句,下脱“复,扶富反。见,行见反”八字,“以发县卒”句,下脱“子忽反,下同”五字,“佐弋竭”句,下脱“戈音翊”三字,“二十人皆枭首”句,下脱“枭,古尧反。悬首于木上曰䲷”十一字,“体解以徇”句,下脱“红卖反”三字,“东收辽东而王之”句,下脱“王,于放反”四字,“故归其质子”句,下脱“质音致”三字,“衣服旌旄节旗”句,下脱“旌,音精;旄,音毛;旗,音其”九字,“祇诵功德”句,下脱“袛,音脂”三字,“赭其山”句,下脱“赭,音者”三字,“仆射周青臣”句,下脱“音夜”二字,“上乐以刑杀为威”句,下脱“五孝反”三字,“二世纪以安边竟”句,下脱“音境”二字,叙论“为君讨贼”句,下脱“于伪反”三字;项羽本纪“将军为前行”句,下脱“胡郞反”三字;髙祖本纪“时时冠之”正义“音馆”句,下脱“下同”二字;孝景纪“天下又安”句,下脱“乂,音鱼废反”五字,“龙𩓿拔堕”句,下脱“徒果反”三字,“攀龙胡髯号”句,下脱“戸髙反,下同”五字,“为且用事泰山”句,下脱“为,于伪反。将为封禅也”九字;郑世家“段出奔鄢”句,下脱“音偃”二字;田叔列传“喜遊诸公”句,下脱“喜,许记反。诸公,谓丈人行也”十一字。其他一两字之出入,殆千有馀条,尤不可毛举。苟非震泽氏刊本具存,无由知监本之妄删也。

    本纪

    •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 卷二     夏本纪第二
    • 卷三     殷本纪第三
    • 卷四     周本纪第四
    • 卷五     秦本纪第五
    •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 卷八     髙祖本纪第八
    •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 髙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十八
    • 卷十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第七
    •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 卷二十一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世家

    •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 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列传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卷一百零一  袁盎鼂错列传第四十一
    • 卷一百零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卷一百零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卷一百零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卷一百零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卷一百零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卷一百零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卷一百零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卷一百零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 卷一百一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相关作品
    史记| 史记集解| 史记正义| 史记三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