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言/释言第二 中华文库
释词第一 ◄ | 新方言 释言第二 |
► 释亲属第三 |
|
《方言》:一,蜀也。《广雅》:蜀,壹也。《管子·形埶》曰:抱蜀不言。谓抱一也。蜀音市玉切,音小变则如束。〈《后汉书·鐂焉传》:焉遣叟兵五千助之。注:汉代谓蜀为叟。是汉时蜀本音叟。今时北方皆读束,一音之转。〉福州谓一为蜀,一尺、一丈、一百、一千则云蜀尺、蜀丈、蜀百、蜀千,音皆如束。苏、松、嘉兴一、十诸名皆无所改,独谓十五为蜀五,音亦如束。
《方言》:𡚜,始也。𡚜,化也。郭璞音欢。𡚜即《尔雅》所谓权舆。《大戴礼·诰志》篇:百草权舆。谓始化生也。与胎同意。淮西蕲州谓妇人免乳为𡚜,音如看。看与雚声字通,若看亦作𥉏,《释名》观亦训翰矣。
《方言》:蛙、律,始也。今通谓小儿为小蛙子,吴、越之闲谓小儿为小律子。俗或作娃作栗,皆无义。凡儿始生,即以训始之义名之。故首、鼻皆训始,而《方言》云:嘼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此可证蛙子、律子之义。
萌芽亦始也。古衹作牙。《后汉书·崔骃传》:甘罗童牙而报赵。注:童牙,谓幼小也。《管子·海王》篇:吾子食盐二升少半。以吾为之。芽又变𤘅。故《类篇》云:吴人呼赤子曰𤘅子。今扬州、镇江、杭州通谓小儿为小𤘅。
《尔雅》:俶,始也。《说文》俶本训善,埱本训气出土,皆云:一曰:始也。此乃假借。俶、埱音皆近头。《伤寒论》曰:初头鞕,后必溏。今犹谓始为头。周世言俶,汉以来言头,犹周世言尗,〈今作菽。〉汉以来言豆矣。〈《说文》:尗,豆也。此以汉语释古语也。然尗、豆则以尗为本字,俶、头则以头为本字。〉
《说文》:𣥹,至也。昌六切。字亦作摵。《方言》:摵,到也。郭璞音缩。今人谓至极曰𣥹,音佗𠊱切,以透为之。透本音式六反,《方言》训惊,无至极义。《广韵》乃转为佗𠊱切,〈《广韵》透训跳。曹宪《广雅音》曰:世人以透为跳透字,佗𠊱反,未是矣。案:今人言透过,义即跳过,此非古义。〉则𣥹、摵转切佗𠊱,音例可知。
《说文》:埱,气出土也。昌六切。音转作秀。《广雅》:秀,出也。《周语》曰:赞阳秀也。今语谓通气为埱气,穿出为埱出,发越为埱发。埱佗𠊱切,通以透字为之。
《尔雅》:纵、缩,乱也。《说文》:缩,乱也。—曰:蹴也。摍,蹴引也。今浙江谓以散绳乱絮纵而引之曰摍,引之而乱曰摍乱。音并作佗厚切,如𣥹、摵读佗𠊱切矣。或稍侈如斗,亦舌头音也。凡齿音多归舌,流变之例如此。
《说文》:蹴,蹑也。《广韵》子六、七六二切。子六切者,今转平声如糟,俗字作糟。凡事被蹴蹋则坏,故今谓损坏为糟,重言为糟皋,或言糟蹋。又,《说文》:缩,乱也。一曰:蹴也。古缩、蹴同声,〈《说文》:摍,蹴引也。蹴亦即缩。〉故今谓凌乱无叙为缩,亦读如糟。蕲州正谓之缩,作所六切。
《说文》:肃,持事振敬也。《广雅》:振,动也。〈震、娠、䟴皆有动义。〉持事振敬,所谓战战兢兢也。《豳风》:九月肃霜。传:肃,缩也。今谓举手振动失常曰手战,亦曰手斗,〈广州言手振。〉斗即肃字。肃音转为斗,若缩音转为斗矣。《通俗文》曰:斗薮谓之豰𣫎,〈《一切经音义》引。此与《方言》之斗薮训索者义各有异。〉汉时已然。要之,皆假借也。
《尔雅》:夙,早也。亦通作宿。《论语》:子路无宿诺。《集解》:宿,犹豫也。今市井凡取利息赁资未及期豫取者谓之夙支。夙音佗𠊱切,与𣥹、埱转音一例,通以透字为之。
《诗·邶风·绿衣》,一章言曷维其已,二章言曷维其亡。亡亦已也。福州谓作事了为作亡,若通语言言了言歇矣。
《诗·郑风》:倡予要女。传:要,成也。《尔雅》:止,待也。止为待,待亦为止。〈本同部假借。〉重庆谓终了为要待,待读如台。
《诗·小雅》:夜如何其?夜未艾。笺云:芟末曰艾。今绍兴谓事已毕为艾哉。
《尔雅》:鞠,穷也。今湖北谓事至穷极为鞠,音如掬。佗处多转如告。
事尽为究。《尔雅》:究,穷也。食饱为𠣿。《说文》:𠣿,饱也。民祭祝曰厌𠣿。〈居祐切。〉埶满为彀。《说文》:彀,张弩也。物多为够。《方言》:凡物晠而多谓之寇。寇变作够。《广雅》:够,多也。〈《文选》魏都赋注引,今脱。〉今人言此四者音尽如壳,惟事了为究或呼如咎䌛之咎。究、鞠声亦相转。亦通作𥢑。《说文》:𥢑,𥢑䅓而止也。古老切。
《尔雅》:洋,多也。《匡谬正俗》曰:山东呼众曰洋。今淮南、吴、越伟大其物则称曰洋。
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马蓝、马蓼、马䪥、马蜩、马蚿是也。今淮南、山东谓大枣为马枣,广东谓大豆为马豆,通言谓大蚁为马蚁。
《尔雅》:硕,大也。湖北嘉鱼惊伟其大则曰好硕。
《说文》:幺,小也。《尔雅》:幺,幼。《汉书·叙传》曰:幺䯢。今人谓冣幼小为幺。
《说文》:茸,艸茸茸貌。案:茸为小艸丛生。《传》言狐袭尨茸,《诗》作𫎇戎。𫎇者,物之稚也,亦是小义。《汉书·司马迁传》:在阘茸之中。阘为小户,茸为小艸,故并举以状微贱也。师古曰:茸,细毛也。鹿角小者为鹿茸,故知茸为小名。今福州谓小为茸,读如农。古无日母,茸本音农。〈古音日、娘二纽皆入泥,多有柔嘉、微劣之义。〉
《方言》:揪,细也。郭璞音遒。字亦作㾭。《广雅》:㾭,缩也。曹宪音子就反。湖北谓缩小为㾭。
《方言》:凡细貌谓之笙。今称至微之物曰笙,音如星。重言曰零星。
《说文》:𠈈,小貌。斯氏切。字亦作佌。《毛诗·小雅》传:佌佌,小也。今谓小少皆曰佌,通以些字为之。
《方言》:杪,小也。木细枝谓之杪。江、淮、陈、楚之内谓之蔑。郭璞曰:蔑,小儿也。今杭州谓极小曰蔑,读如弥;宜昌谓小儿为蔑子。其馀或谓赤子为茅头,茅、蔑一声之转,茅亦小也。蝉之小者,《尔雅》谓之茅蜩,其证也。或作猫头,非其义矣。茅、𫎇亦一声之转。〈如雺读为𫎇,可证。〉《方言》懱爵,《荀子》谓之𫎇鸠,又小虫谓之蠛蠓,是蔑、𫎇皆有小义。《易》言童𫎇,即茅蔑,故曰物之稚。
《方言》:尐,小也。《说文》:尐,少也。读若辍。今惠、潮、嘉应之客籍谓少为尐,读若屑。浙之绍兴、宁波状物之小及少皆曰一尐尐,读若说。
《广雅》:𬮿,长也。曹宪音牛哀反。《汉书·司马相如传》:临曲江之𬮿州。浙东形状物长曰𬮿𬮿长,转以形状物大曰𬮿𬮿大。𬮿亦孴也。《说文》:孴,盛貌。读若薿。
《方言》:𠭴,短也。凡叕声字皆有短义。《庄子·秋水》篇:掇而不跂。《淮南·人闲训》:愚人之思叕。郭、高二注皆训为短。又,《说文》训䆯为短面,《声类》训惙为短气貌,不止短柱称棳也。今江、淮、浙西于物之短者称为短𠭴𠭴,或曰秃𠭴𠭴。
古人谓物圆可转及形圆腰细者其音近于胡卢。如虫名果蠃,艸名括蒌,榖名果蠃,李名接卢,汲具名鹿卢,是也。今人状物之圆曰圆果卢都。
《说文》:㘣,规也。《广韵》音火玄切。字通作梋。《通俗文》:书圆曰规,规模曰梋。〈《一切经音义》引。〉今人谓圆规形曰圆梋,规模亦曰梋子,音去玄切。世皆作圈。圈本养畜之闲,音渠篆切。〈今人犹言猪圈。〉《玉藻》杯圈已借为梋,〈《方言》:碗木谓之梋㭈。〉今更借为规梋也。
《说文》:翩,似小瓿,大口而卑。引伸凡体卑平者皆曰甂。相承作扁。《释名》:膝头曰䏝。䏝,团也。因形团圜而名之也。或曰蹁。蹁,扁也。亦因形而名之也。团、扁对言,是汉时语已然。〈扁为户册,纵陈横陈亦各不一,非必卑平也。故知由甂引伸。〉扁、庳声转。〈犹裨之为偏,辩之为俾。〉《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庳。《唐韵》作便俾切,《说文》又读若逋。〈此犹《方言》铺、脾,止也,为双声。〉故今扬州状扁曰逋逋,逋音如巴。鱼、模转麻,若父今称爸矣。
《说文》:竵,不正也。火蛙切。古衹作华。《夏官》:无有华离之地。注:华读为𠇗哨之𠇗。今江南谓不正为竵,尚合本音。佗处皆读如蛙,合口呼之。口戾不正为呙,本苦娲切,今江南亦音华,佗处亦合口呼蛙。
《说文》:靡,披靡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敞罔靡徙。《索隐》曰:失正也。广州谓邪曰靡。
《广雅》:夕,邪也。《吕氏春秋·明理》篇曰:是正坐于夕室也。其所谓正,乃不正矣。高诱曰:言其室邪夕不正。《地官·保氏》注有夕桀。夕者,邪也。桀者,《字林》训杙,《毛诗·国风》传训特立,是直物也。一邪一直为磬折形,小别于句股也。今淮南、吴、越谓两物相覆参差不正曰夕,音如鹊。〈夕、昔声通。〉亦谓邪转曰夕转,吴、越如字,淮南音如鹊,犹回训邪亦训转矣。〈夕转去声,《广韵》祃部有笡,训为斜逆,音迁谢反。今人亦谓斜逆为笡。若转阳唐,则音迁宕切。俗字作戗,江船邪行御风为打戗。〉
《说文》:𠁥,羊角也。工瓦切。今人谓街巷曲折之处为𠁥角。圭角、乖角,亦一语也。俗书作拐角。杖首如角,故曰𠁥杖。〈《广韵》作拐,云:老人拄杖也。此为后出俗字。〉凡诸邪侧皆曰𠁥。头邪曰𠁥,别当作奊。《说文》:奊,头邪骫奊态也。虽相承作胡结切,圭声字自可读𠁥。
《方言》:宛,蓄也。《尔雅》:宛中,宛丠。孙炎曰:中央下。盖中窊可积蓄者为宛,故碗亦从夗声。淮南谓圈席蓄米为宛,因名其物为宛积,读若窝。箩、篓之属亦曰宛,蜃、蛤之属亦曰宛,音在畏、弯之闲,皆以中央宛下得名。《考工记》恒当弓之畏,故书作威。杜子春云:威谓弓渊。《释名》:渊,宛也。言曲宛也。宛、渊、畏、威、弯一音之转。
《说文》:均,平遍也。《尔雅》:佣,均也。《小雅》曰:昊天不佣。今人谓均曰匀,均本从匀声也。吴、越言均或为佣。
《方言》:鈵,锢也。郭璞音柄。今人谓锢使不泄为鈵住。
《说文》:𡧍,冥合也。读若《书》若药不眄眩。凡物冥合,淮西言𡧍,音如泯;浙江言𡧍缝,音亦如泯。〈𡧍声在真部,以宾从𡧍声知之,𡧍本音泯也。〉𡧍音转为㒼。《说文》:㒼,平也。《天官》郑司农注:互物,谓有甲㒼胡,龟鳖之属。今浙江谓物无窍穴为㒼。又,通语谓置物覆器中不令泄气亦曰㒼,音如闷。直隶谓射覆为猜㒼,音如闷。浙江谓钱背为㒼,音如闷。《汉书·西域传》曰: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如淳曰:幕音漫。漫、㒼一语也。
衅,裂也。字亦作璺。《方言》:器破而未离谓之璺。今淮南谓器裂曰璺,音如闷。案:曹宪音《广雅》璺字为问,又凫鹥在亹亦读如门,皆声类相近。此与㒼字音近而义相反;然衅器者在填其罅漏,则与𡧍缝之𡧍义合。
《说文》:襾,覆也。从冖,上下覆之。罅,裂也。二并呼讶切。盖相覆为襾,覆未冥合为罅。故扬州谓覆未冥合为罅,音如虾蟆之虾。
《方言》:慭,伤也。《说文》:伤,创也。慭为伤创,故引伸为残𦈫。《左传》: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杜解:慭,𦈫也。《释文》:慭又鱼辖反。《说文》:齾,𦈫齿也。五鎋切。歺,列骨之残也。五割切。慭、齾、歺音义并同。今人谓物𦈫处为𦈫慭,正作鱼辖反。又,凡有𦈫待充者今人即名为𦈫,官𦈫、吏𦈫是也。亦名为额,兵额、赋额是也。额字无义,乃以双声借为慭字。额本音五陌切,然俗音多开口作五斫切,〈慧琳云:江东呼额为讶。是唐时已有謓开口音者,今则不止江东矣。〉因强借为慭字,当正。
《说文》:丵,丛生艸也。象丵岳相并出也。读若浞。蕲州谓对构而起曰丵岳。
《说文》:幵,平也。象二干对构上平也。案:《汉书·地理志》䍐幵,应劭音羌肩反;泾阳幵头山,师古音牵。今通谓两物对构取平曰和幵,正如应、颜所音。
《说文》:弗,挢也。今黄州谓挢强为之为弗。吴、越之闲亦然,谓回首为弗转头,音皆如弻,弗之古音矣。《记》言献鸟者佛其首,佛亦弗也。
《易·说卦》:坎为矫𫐓。《释文》:𫐓,又女九反。今语谓矫之为𫐓,自戾亦曰𫐓,音正作女九反。俗字作扭。
《说文》:尢,㝿,曲胫也。从大,象偏曲之形。𡯪,古文尢。乌光切。杭州谓偏戾为尢。
《说文》:𬘓,圜采也。《荀子·非十二子篇》:反𬘓察之。杨倞曰:𬘓与循同。《荣辱篇》作反铅,《礼论篇》同。凡圜转反复,多致相戾,如紾字《说文》训转,亦可训戾,是也。杭州谓戾为𬘓,读如训,皆从川声也。
《考工记》:毂虽敝不藃。注:藃,藃暴。《毛诗·国风》传云:乔,上竦也。《尔雅》:句如羽,乔。上句曰乔。小枝上缭为乔。今谓物不妥帖偏颇暴起为藃,音如乔;小枝上竦而句曰乔,音如窍;须句如羽谓之乔胡髭。
《考工记》:倨句磬折。凡人立鞠躬向前亦得是名。《庄子·渔父》篇:夫子曲要磬折。今扬州谓器及人句偻向前皆曰磬出。
《说文》:哆,张口也。《广韵》音敕加切。今杭州凡张皆曰哆,音陟加切。
《尔雅》:漮,虚也。《方言》:康,空也。古通以康为之。江、淮闲谓芦菔受冻中虚曰康。邓廷桢说。〈凡邓廷桢说皆见其所著《双砚斋笔记》。〉通语谓罄尽为光,亦康之音变也。
《说文》:绰,缓也。《尔雅》:宽,绰也。今谓屋及器宽大为宽绰,人性奢泰为阔绰。言宽绰者,或转去声如操。一曰,《说文》:窕,深肆极也。《荀子·赋篇》:充盈大宇而不窕。窕本音挑,音变如操。在人当书绰,在屋及器当书窕。
《尔雅》法、则、㓝、范、矩、律、戛并训常,㓝、范、律、矩则又并训法。案:戛亦法也。《康诰》:不率大戛。《正义》曰:戛犹楷也。古字戛、楷双声,〈《尔雅》释文:戛,郭苦八反。偕,《广韵》苦骇切。〉而相通借。〈《皋陶谟》戛击,《明堂位》作揩击,是戛与皆声字通。〉《儒行》:后世以为楷。陆、孔皆训楷为法式,则戛亦法式矣。《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楷本作戛,则鲜知者。扬州犹谓木模摄面成饼者曰面戛子,作苦八反,合口呼之。
《士丧礼》注:形法定为素。今杭州谓凡模可以摄物就形者为素子。又,凡以土木模写形象,通语亦谓之素。字变作塐,塐象是也。
《说文》:像,象也。读若养。自唐至今皆误读像如象,遂别造㨾字,今皆言㨾。
《广雅》:无虑,都凡也。《周髀算经》赵爽注:无虑者,粗计也。王念孙曰:《庄子·齐物论》:孟浪之言。李颐云:孟浪犹较略也。《吴都赋》鐂逵注:孟浪犹莫络,不委细之意。莫络、孟浪、无虑皆一声之转。总计物数谓之无虑,总度事情亦谓之无虑。今江、淮闲人谓揣度事宜曰母量,即无虑之转。〈以上王说。〉验今南北皆谓大数为大母子,又谓粗率嫴量为毛嫴,约举大数曰约莫。盖无虑疾呼成无,无古音模,母、毛、莫皆无之声转。
《广雅》:嫴榷,都凡也。《孝经》孔传:盖者,辜较之辞。鐂炫《述义》曰:辜较犹梗㮣也。字亦作沽。《檀弓》:以为沽也。注:沽犹略也。今人谓略揣梗㮣曰嫴,俗变作估;伤人者嫴计死期犹曰保嫴。
《尔雅》:尘,久也。《毛诗·大雅》传:填,久也。填即尘字。〈填从真声,在真部。〉久积则尘,《汉书》言陈陈相因是也。今人谓物久为陈,积亦曰尘。直隶、山东、淮南、吴、越状物之多曰尘千尘万,或曰镇千镇万,镇即填也。〈皆从真声。〉其训久者则谓长夜不休为尘夜,长日不休为镇日,镇亦填也。
《说文》:逴,远也。读若掉苕之掉。今人谓相距绝远曰逴远,音正如掉。公牍讹作窎远。《说文》云:窎窅,深也。非远义。山西谓绝远曰逴,绝长亦曰逴。
《说文》:迾,遮也。良薛切。今人谓遮为迾,读如剌。谓栅为栅迾子,亦读如剌。《广雅》𢉨、幕皆训庵,𢉨亦所以遮迾者也。案:《地官·山虞》、《泽虞》、《迹人》、《卝人》皆言厉禁,《山虞》注曰:物为之厉,每物有蕃界也。郑司农云:厉,遮列守之。彼所谓厉与今言剌正同。今人常文犹言厉禁,不知厉即今言剌矣。
《说文》:略,经略土地也。《小尔雅》:略,界也。相承以落为之,诸有界域皆曰落,邨落、篱落、部落,皆古今通语也。两物之闲亦曰落。辽东谓两山之闲为山落子,惠、潮、嘉应之客籍谓树两枝闲为树枝落,落皆读罗斫切。俗书作岔,寻本乃是略字。树枝落亦𠲱之音变。《说文》:𠲱,枝𠲱也。古百切。
《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今直隶、山东谓两物根柢相连之闲曰介八,若两指闲曰手介八、脚介八,树两枝闲曰树介八是也。介读古八切。扬州谓指两节闲亦曰介八。寻《孟子》云:山径之蹊闲介然。《长笛赋》云:闲介无蹊。今人言介八,若古人言闲介矣。
介,有所恃也。《左传》曰:介恃楚众。《汉书·南越传》曰:欲介使者权。今江南运河而东至于浙江谓有所倚恃为介。俗作戤,无以下笔。
《说文》:靠,相违也。今人谓相依为靠,其义相反,犹乱为治、徂为存、苦为𢘦矣。
《说文》:周,密也。《诗·小雅》传:周,至也。《论语》:虽有周亲。谓至密之亲也。凡言比周,谓相密箸也。今人谓相比冣密曰倜,〈佗历切。〉比邻曰倜壁,倜即周字声变耳。〈倜从周声。〉俗书作贴。《新附》云:贴,以物为质也。非密比义。又,凡人可信任谓之倜心,倜亦周字。《鲁语》曰:忠信为周。《公羊传》谓可信任之狗为周狗,是也。俗亦误贴。又,同父母者为周亲,周今音转如旳。〈旳本在宵、肴、豪部,周在幽部,通转冣近。〉又,《周礼·地官》:五党为州,使之相赒。注:赒者,谓礼物不备,相给足也。今凡分恤贫人谓之倜补,亦曰帮倜,倜即赒字音变,古赒衹作周也。俗书亦误作贴。
《说文》:黏,相箸也。从黍,占声。古音占当读佗廉切,〈沾变作添,形误而纽不误。〉故入声则为帖。今人以纸幅、布帛黏箸物上谓之帖,本黏字也。此与周呼倜者同纽,而韵绝远,世多溷之。
《说文》:聑,安也。丁帖切。《长笛赋》曰:瓠巴聑柱。谓安柱也。今人谓物安隐不掉曰伏聑,读如帖。凡言妥帖,亦聑字也。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今人谓物之安、事之定曰亭当,言𣲺定者亦曰旳当,旳、亭一声之转。旳之非聑犹周之非帖,皆声类绝远也。
《小尔雅》:傅,近也。《广雅》:傅,就也。古言傅者犹今言附,今人谓黏近在上曰傅在上,音如巴,若逋转为巴矣。常言有趋傅结纳,故今谓以谄事人为傅结,音如巴结。《尔雅》:屋上薄谓之筄。《释名》:搏壁,以席搏箸壁也。凡此并有傅义,今语并当为巴。《曲礼》言帷薄,《晋语》言微薄,帘以薄名,竹篱似之,故称篱笆矣。
《说文》:剀,摩也。〈《广雅》作磨。〉《广雅》:摩,近也。曹宪音剀为五哀反。今人谓相切近为剀,俗作捱。剀亦自近彼物之称。直隶谓招朾为剀朾,陕西谓招杀曰剀刀。
《说文》:㡪,𡎰地以巾𢵢之,读若水温㬮。一曰:箸也。《汉书·杨雄传》:㡪人亡。韦昭、师古皆曰:㡪,乃回反。〈韦音见《庄子》释文引。〉师古曰:㡪,抆拭也。今山西平阳谓见杀曰㡪刀子,㡪读去声如柰。㡪刀子者,谓拭刀子,或箸刀子,义得两通。泽州谓足被泥沾亦曰㡪,义亦𢵢、箸两通。山东、直隶言㡪,为凡相沾箸被饰之称。
《尔雅》:逮、及、暨,与也。暨亦训及。今天津、德州谓物比校而劣者通言曰不及,别言曰不暨。佗处或谓追步弗及曰不迭。迭本逮字,声转如迭耳。
《说文》:迭,更迭也。今谓新故更代为替,实即迭字,入转为去耳。《匡谬正俗》引《尔雅》:替,废也。谓前人既废,后人代之。说虽可通,然非其本。《方言》:庸、恣、比、侹、更、佚,代也。郭璞曰:佚音蹉跌。佚即迭字也。
《说文》:待,俟也。今谓俟为待,音如等。等、待皆从寺声,故音转呼待如等。
《说文》:龓,兼有也。读若聋。兼有,谓兼并而有之。《周颂》:我龙受之。谓兼包并有也。今称兼包一切为龓统,二物合并为龓,读皆如陇。俗作拢。又,治河堤岸水门就时谓之合龙,龙亦龓也。毛传训龙受之龙为和,即今合龙义矣。
《小雅》:如酌孔取。笺云:如饮老者,则当孔取。孔取,谓度其所胜多少。凡器之孔,其量大小不同。老者气力弱,故取义焉。今人谓度量多少弗令过剂为扣,扣分、扣数是也。扣即孔字音转,犹芤、吼皆入矦部矣。扣亦竘也。《广雅》:竘,巧也。曹宪音口。适如其量,今言竘巧。至言扣定,则借为𧥣。《说文》:𧥣,扣也。如求妇先𧥣叕之。苦后切。
《广雅》:贰、福、〈即副字。〉䔏、倅,盈也。《西京赋》:属车之䔏。薛综注:䔏,副也。曹宪音䔏为楚骤反。䔏训为盈为副,故有充数之义。嵇康《琴赋》曰:承闲䔏乏。《列女传》:津女娟愿备持楫,𥳑子䔏之。谓䔏乏也。今人皆谓充数为䔏数,又凡语副人意者亦云䔏佗旳意。世以凑字为之,则义训稍远矣。
䔏之训副,本由造舟引申。《尔雅》:天子造舟。造谓比次,故䔏本当音造。今凡物有数具者,完具曰一副,或曰一䔏,齿音归舌头作佗啸切。鄙俗作套。
造、次双声。《论语》:造次必于是。是连语也。今人言一次者或言一造。〈七到切。〉一曰,《说文》:造,就也。一造犹一就矣。
《说文》:𠕓,梼帐之象。苦江切。引伸为凡包覆之称。今语有二音。一音如𣪊。凡物之皮则谓之𠕓,通以𣪊字为之。一音如字,俗字作腔。本言𠕓韬,俗作腔套。《说文》:韬,剑衣也。引伸为凡外廓之称。
《说文》:羼,羊相厕也。初限切。今人谓糅杂调和为羼,良家子入优人闲作戏为羼戏。
《说文》:𠂤,小阜也。此即今堆字。官,从宀从𠂤。𠂤犹众也。师,从匝,从𠂤。𠂤,四匝众意也。今人谓众共聚集曰一堆儿。《大雅》:敦彼行苇。传:敦,聚貌。《广雅》:屯,聚也。古敦、屯皆可读𠂤。〈《尔雅》郭注: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是敦借为𠂤也。《庄子·至乐》篇:生于陵屯。司马彪曰:阜也。是屯借为𠂤也。谆、文、魂与微、皆、灰相转。〉
《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大雅》传:敦,聚貌。《释文》亦读徒端反。《管子·霸言》篇:抟国不在敦古。《史记·田完世家》冯因团三国之兵。抟、团皆聚也。故今有团聚、团练诸语。
《说文》:磊䇏,重聚也。今谓物之重、事之艰皆曰磊䇏,或为絫坠,皆一语也。
《说文》:攒,冣也。作管切。僔,聚也。慈损切。今通谓积资为攒钱,蕲州言僔。
《说文》:蕰,积也。《春秋传》曰:蕰利生𡾤。于粉切。江南运河而东市井谓货物积滞难渫为蕰,音乌困切。
《说文》:攎,挐持也。洛乎切。《广韵》训攎为敛。自饶州、广信以至浙江皆谓总持为攎。卢声字皆有积聚义,故籚训积竹矜,䰕为巤,纑为缕,皆聚物也。
《说文》:饶,益也。江宁市闲买物欲其增益曰饶。邓廷桢说。
《士冠礼》注:杀犹衰也。《地官·廪人》注:杀犹减也。旧皆音所界反。《广雅》:杀,减也。曹宪不出音。今人谓水浆愈渴为杀渴,姜蒜除腥为杀腥气,义皆训衰训减,仍读所八反,依曹宪也。
《说文》:㬎,众微杪也。从日中视丝。古文以为显字。读若唫唫。今浙西杭、湖之闲谓显耀曰㬎亮。㬎读如金,舆唫小殊。通语形状显耀曰亮㬎㬎,音本如金,稍变作子林切。
《说文》:晣,昭晣,明也。《易》释文之世反。浙江谓明絜为清晣。
《尔雅》:铄,美也。古音读铄如耀,〈《汉书·艺文志》:耀金为刃。师古曰:耀读与铄同。今直隶呼铄近耀。〉故铄为光明之美。音变郭璞音舒灼反。《方言》:黸瞳之子,宋、卫、韩、郑之闲曰铄。注:言光明也。字亦作烁。今人谓甚明曰铄亮,光不定曰闪烁。
《说文》:党,不鲜也。黕、党、黩、黵四字《说文》列为一联,黕训滓垢也,黩训握持垢也,黵训大污也,则党亦为污垢之义,污垢故不鲜也。今人谓污垢曰党,音如脏,借脏为之。《后汉书·文苑传》曰:抗脏倚门边。注:抗脏,高亢婞直之貌。非污垢义也。案:《说文》:坱,尘埃也。于亮切。今人单言曰党,重言曰坱党。坱党连言,犹鞅掌也。世人误书肮脏,单言党者亦遂误书脏矣。
《说文》:灒,污洒也。则旰切。今通谓污洒为灒,读如字。或直谓污曰灒。俗字作臜。重言曰腌臜,犹坱党也。
《尔雅》:𣬈鐂,暴乐也。郭璞曰:谓树木叶𦈫落荫疏。今人状木叶果实之堕落曰𣬈鐂杷剌。又,今人谓以铁器刮木为暴,其器曰暴子。俗字作刨。亦谓刮削木皮暴乐而下尔。叶落堕地则狼藉不洁,故常德谓不洁曰𣬈鐂,鐂音如来。移以言人,吴、扬之闲音如惫来。
暴字单言则当作𣗸。《说文》:𣗸,木叶陊也。从木,㲋声。读若薄。从㲋声则当在药部,汉时药、铎不甚分析,故言读若薄矣。因以重言,《汉书·郦食其传》家贫落魄,《王莽传》如淳注言莽母洛薄嗜酒,落魄、洛薄皆谓疏散如木之疏荫也。今语犹谓贫人疏放为洛薄,本即𣗸字重语。
乐字单言,《荀子·君道篇》:狂生者不胥时而乐。〈从台州本改,作落者,义近字非。〉《诗·大雅》传:鐂,爆烁而希也。是乐亦或作烁。《庄子·胠箧》云:下烁山川之精。语亦多言消烁。乐声之字或读为烁,或读为𤻲。凡言洛薄,杭州亦言辽落,〈即牢落。〉辽本乐字。
《说文》:弸,弓强貌。今人状物之坚强曰弸硬,读如崩。
《方言》:冯,怒也。《左传》:震电冯怒。《楚辞·天问》:康回冯怒。是也。亦或作朋。《吴语》奋其朋埶。以朋为之。今谓凡事凡物怒力作埶者皆曰冯,读铺登切,与冯音皮冰切冣近。或转为铺戎切,或转为铺光切,皆一语也。
奋,振讯而起也。《尔雅》:绝有力,奋。今人谓振起为奋起来,读布运切。古无轻唇,则切布运者合于古音也。
《说文》:陊,落也。徒果切。相承以堕为之。堕训败城阜,义亦相通。又云:绐,丝劳即绐。徒亥切。今杭州谓物渐陂陀曰堕,读徒耶切,歌、戈转麻也。又谓革器弛缓曰绐。盖绐、堕本双声,台声、隋声古多用为连语,如怠惰皆为懈,诒䜏皆为欺,是也。然则绐亦堕尔。
《周礼·地官·司市》注曰:物行苦。《九章算术》有行酒。行者,粗恶之义。今吴、越谓器物楛窳为行货。
《说文》:勚,劳也。凡物劳勮则损,故今谓器物磨损为勚。段玉裁说。
凡事有始终期限,故曰一成,或曰一终。今公牍转作一宗,通俗转作一桩,皆终字也。凡物一层为一重。《说文》:緟,增益也。古今相沿衹作重。音转如撞。〈撞本从重得声。〉今人谓一层为一撞,本重字也。凡土相次比谓之一坒。《说文》:坒,地相次比也。𣬈至切。今人谓土相次比、物相次比皆曰一坒一坒,或言事有先后第次则曰一批一批,范寅说本坒字也。〈范寅说见其所作《越谚》。〉凡人及物一列为一辈。《说文》:发车百两为一辈。今人谓一列为一排,事有先后一列为一伐,本辈字也。〈排、辈皆从非声。排本训挤,言排比者,亦辈之借。轻重唇相转,故辈为伐。〉
《说文》:朾,撞也。从木,丁声。成,就也。从戊,丁声。成字从戊,何缘训就?窃谓成、朾一字。从戊者,谓以矛刺。〈戊即古文矛字。〉刺击朾撞,古人多通言之。《吕氏春秋·长攻》篇云:反斗而击之,一成匘涂地。注:一成,一下也。此则一成者谓朾一下耳。《论威》篇云:独手举剑,至而已矣,吴王壹成。壹成者,谓揨一下也。〈《广雅》:揨,刺也。〉《书》言箫韶九成,撞钟击鼓,一终则为一成。一成者,朾一次也。冣初古文,成、朾当衹作丁。《周南》:椓之丁丁。传曰:丁丁,椓杙声也。丁之本义当为椓杙,字则象形,音则象声。今人皆称椓杙为丁,椓亦击也。〈《说文》。〉凡有所动作者,字多从殳从攴,故撞击之义转训成就,犹考本训叩而转训成矣。〈《天官·𠣥宰》:设其考。注:考,成也。凡《周礼》作考者,佗书多作考。父为考,亦从又持杖,然则考者考也。〉丁壮谓之成人,丁亦与成不异。〈《大雅》言老成人,通言则老亦成也。《急就章》言老复丁,析言则老非成也。〉今人言朾,转入马韵,鲜读宅耕、都挺二切者。然义仍与古近,自训撞击而外,有所作为,无不言朾,如言朾坐、朾躬、朾招呼,此犹有所作为者字皆从殳从攴也。从某处过曰朾某处过,此朾即是丁字。《尔雅》:丁,当也。其以声假借者,如言朾饭、朾酒,此朾乃借为盛。《说文》:盛,黍、稷在器中也。占卜谓之朾卦,此朾乃借为贞。《说文》:贞,卜问也。廉察谓之朾听,此朾乃借为侦。《史记·淮南王传》:为中诇长安。服虔曰:侦𠊱之也。然则音虽讹变,而上寻假借,韵部未迁,明其传之自古矣。
丁为椓杙,丁声之朾训刺,故引伸之今谓蚊蜹𡄋人曰丁。
《说文》:贞,卜问也。《周礼·天府》:陈玉以贞来岁之媺恶。《大卜》:凡国大贞。郑司农曰:贞,问也。今人谓诘问穷柢曰贞,音如丁。古无舌上音,贞本读丁也。凡贞,异于常问,以有固必审谛之意,故引伸为贞实、贞固。今人音如丁者,亦有坚实义。《说文》丁训丁实,义得两通。
《尔雅》:丁,当也。字亦通鼎。《汉书·贾谊传》曰:天子春秋鼎盛。《匡衡传》曰:匡鼎来。鼎皆训当。今市井以己所设坫肆移贸于人谓之鼎坫。鼎者,谓其名实相当也。又,凡以是人充当彼人谓之鼎名,俗以顶字为之。《尔雅》丁与昌、敌、强、应皆训为当,故今用力抵拒、以言抵拒皆谓之鼎,俗亦以顶为之。
《广雅》:㞟、錪、镇、珍,重也。㞟,曹宪音鼎。今人状物之重曰重㞟㞟,与錪、镇、珍,皆一声之转。㞟又同壬。《说文》:壬,善也。佗鼎切。重从壬,厚也。今人犹云壬好壬厚。
《说文》:镇,博压也。博压者,如今赌者以物为质,所谓鉒也。〈今亦谓质曰压。〉镇与錪、㞟本一声之转,凡质物谓之典,即镇字也。㞟亦音堂练切,〈徐铉依《唐韵》音如此。〉今人贸易先期出钱以为质压谓之㞟,㞟亦镇字也。俗皆作垫,谬甚。〈垫本训下,昏垫、垫隘皆此义也。今人乃谓河中积沙渐高为淤垫,则义相反矣。此本当作填字耳。〉
《大雅》:上天之载。传:载,事也。《诗》、《书》皆以载为事,事、载本一声之转。今福州犹谓事为载,读如戴。古音载本如戴也。〈《诗》载弁即戴弁。说详𩛥饭条。〉
《尔雅》:昌,当也。郭璞引《书》禹拜昌言,《孟子》注引《书》作禹拜谠言,《逸周书·祭公解》:王拜手稽首党言。党、谠皆即昌字。《典引》蔡邕注:谠,直言也。直亦训当。《说文》云:当,田相直也。然则直是当直,不谓侃直。名当其实谓之昌。《申子》曰:名者,圣人之符。〈《群书治要》引。〉《荀子·正名》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合符得宜,是之谓名,是之谓昌。陕西、江南、浙江、江西皆谓名为名昌,昌读如堂。古音昌本在舌头,故或字作谠也。
《说文》:仑,思也。力屯切。字通作论。《大雅》:于论鼓钟。传:论,思也。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或曰榷一榷。榷即校字,犹常言计校也。范寅说。
《说文》:帇,手之疌巧也。尼辄切。凡𥏚、肃、聿等字皆从帇。今浙东绍兴谓作事为帇,转去声为女剑切。《尔雅》:业,事也。业本大版,训为事者亦帇之假借矣。〈《说文》、《释名》皆以捷业说业,此以声为训也。帇训疌巧亦然。故帇、业相通。〉
《说文》:搅,乱也。《诗》曰:衹搅我心。今人谓乱之曰搅,其谓治之亦曰搅。此犹古训以乱为治矣。要之,今人言搅以代作为等语。惟应人招饮,谦言曰𢺕,或曰打搅,是为本义。
《汉书·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注:舞犹弄也。庐之合肥、黄之蕲州皆谓作事为舞。长沙及扬、越多言弄。弄亦转佴。《墨经》:佴,自作也。〈佴、弄相转,例如耳、茸相转。〉
《说文》:故,使为之也。相承以雇及顾为之。今赁人为之曰顾,本故字也。汉军法曰:故行不行,夺劳二岁。〈《史记·冯唐传》集解转引如淳所述。〉司马贞谓故与雇同,不悟雇当作故尔。
《尔雅》:将,请也。将音七羊反,与请一声之转。广州谓请曰将。通语倩人为之亦曰将,俗误书枪,因傅会曹公捉刀之事,何其诬妄?
《说文》:检,书署也。《韩非子·外储说右》曰:田婴令官具柙券斗石参升之计,俄而王已睡矣,吏尽揄刀削其柙券升石之计。柙义同检,〈《说文》:𬂩,检柙也。《法言序》云:蠢迪检柙。〉亦谓书署也。今人谓署诺为画柙,亦曰检柙,检读如佥。
《说文》:署,部署。有所网属。今人部署佗人曰:箸某某去。箸者,署转入声。
《尔雅》:朕,我也。今北方音转如簪,俗作咱。咱即朁字,本朕字耳。自秦以来文字无敢称朕者,而语言不能禁也。〈朕本音在蒸部,《广韵》入四十七寝,读直稔切,则转入侵部矣。朁、簪亦在侵部也。〉
《说文》:我,施身自谓也。义从我声,故我音转如仪。《韩诗》:如食仪饇。传:仪,我也。今江南苏、松之闲谓我为仪。我转为吾。《说文》:吾,我,自称也。吾亦音牙。《汉书·地理志》允吾,应劭曰:音铅牙。〈我吾牙,则歌戈、鱼模与麻相转。〉又转为卬。〈鱼模、阳唐对转。〉《尔雅》:卬,我也。今徽州及江、浙闲言吾如牙,亦卬字也。俗用俺字为之。卬变为阳。〈疑、喻旁纽相变。〉《尔雅》:阳,予也。字亦作姎。《说文》:姎,女人自称我也。今直隶、山东农妇皆自称老姎们,声在娘、牙之闲。或书作娘,非也。
《尔雅》:余,我也。明时北方人自称洒家,洒即余也。余从舍声,古音如舒。舍转为书野切,故余亦转为书野切。〈余声之字多转入麻部。《广韵》:余,姓。音视遮切。斜、赊、荼、𡨀、涂亦皆入麻韵,鱼、模生麻也。〉
《大雅》:予岂不知而作。笺云:而犹女也。音转为乃,为若。《祭统》:若纂乃柤服。注:若、乃,犹女也。今苏州谓女为而,音如耐,〈耐从而声,而古音耐。〉亦与今言乃近。浙东谓女为若,音如诺。〈诺从若声。〉音又转为戎。《大雅》戎虽小子,缵戎柤考,以佐戎辟,笺皆训戎为女。今江南、浙江滨海之地谓女为戎,音如农。〈古音日纽归泥,今此三音犹本于古。〉
《说文》:大,象人形。故知古语称人曰大。今庐州鄙人谓都邑人曰奤子。奤音如夳,即大之俗字也。
华,中国也。《传》曰:夷不乱华。古人以国称其种族,今直隶、淮南皆谓山东人为侉子,侉即华之声借,若华亦作荂矣。盖淮南古有徐戎、句吴,直隶亦杂山戎;南北相望,惟山东纯为诸夏,故独被以华名。其语流传至今,因谓山东音侉声侉气。然国族命名本象其声,夏、楚、吴、扬是也。
《晋阳秋》曰:吴人谓中州人为伧人,俗又谓江、淮闲杂楚为伧人。〈《一切经音义》引。〉寻《方言》壮、将皆训大,将、仓声通,〈如鸾声将将、鸟兽跄跄是。〉伧人犹言壮夫耳。昔陆机谓左思为伧父,盖谓其粗勇也。今自镇江而下至于海滨无赖相呼曰老伧。
《说文》:貉,北方豸种。凡相轻贱则骂貉子。晋时孙秀妻𦳋氏常呼秀曰貉子。今江南运河而东相轻贱则呼貉子,貉音如马,若《肆师》、《甸祝》以表貉为表祃矣。
胡、倭、蛮,四裔之国也。今谓行事无条理、语言无伦次曰胡。浙江别谓之倭。凡专擅自恣者通谓之蛮。
《说文》:孨,谨也。相承以孱为之。《汉书·张耳传》:吾王,孱王也。孟康曰:冀州人谓懦弱为孱。今谓下劣怯弱为孱头。孨本旨兖切,今为初雁切。
《诗·郑风》笺:魗,恶也。《正义》曰:魗、丑古今字。音转为鲰。《汉书·张良传》:鲰生说我。服虔曰:鲰音士垢反。鲰,小人也。〈士垢多误作七垢。案:师古音才垢,徐铉音士垢,《广韵》云:浅鲰,小人,仕垢切。说即本服,则服音士垢无疑。以小为鲰,汉人常语。《释名》:奏,邹也,狭小之言也。又云:盾约胁而邹者曰陷虏。邹、鲰一也。然言鲰生,亦有猥鄙之意。〉今谓才能下劣者为鲰头。魗又同㥢。《方言》:㥢,恶也。郭璞音㥢为遒。今杭州谓冣下劣为㥢,江南运河而东音转如丠,直隶、山东音如朽,或转如宿,湖南亦如宿,或直言鲰。言丠者亦云娄丠,是叠韵连语也。凡小者曰部娄,丑者曰痀偻,凡小及少皆曰区区。杭州言区区音如抠,开封音如瓯。凡此,声义皆相类也。
《说文》:竖,竖立也。凡人初能立者谓之童竖,竖有短义。故《方言》曰:襜褕,短者谓之裋褕。竖犹裋也。在鸟,短羽则为𰀫𰀫。音转《韩非·说林下》曰: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翢翢即𰀫𰀫。在人则曰侏儒,亦曰焦侥、周饶。〈《海外南经》:周饶国,其为人短小。〉纬书言冠短周。周、朱声通。〈如裯音侏大,可证。〉铙歌有《朱鹭》,鹭无朱者,朱借为翢。鹭本短尾,近韩非所谓翢翢矣。短人浅小,童子𫎇昏,故骂人昏愚谓之竖儒。《汉书·张良传》曰:竖儒,几败乃公事!竖儒即侏儒也。竖从豆声,或转如斗。今淮西谓僮仆为斗子,直隶、山东谓农夫无知者为庄家老斗,即竖字也。
《汉书·息夫躬传》:仆遬不足数。注:仆遬,凡短之貌也。仆音通附。〈《诗·既醉》:景命有仆。传:附也。《考工记》:欲其朴属。注:犹附箸也。〉附娄,《说文》训小土山。井谷射鲋,虞翻训小鲜。《方言》:东阳之闲谓短为㾈。是菐声、付声字皆有短小义。《汉书·黥布传》曰: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哉!腐即短小,儒亦本与侏儒同义。古人凡言短小,义兼愚陋。〈高祖骂人,一曰鲰生,二曰竖儒,三曰腐儒,皆同意。〉师古望文生训,乃云腐者烂败,失其旨矣。自称曰仆,本是臣仆,亦兼短义。〈犹竖子为短人,亦为童仆。〉《尔雅》:卜,予也。卜即仆字。〈《檀弓》:卜人师扶右。注读卜为仆,是卜、仆通也。《尔雅》赉、畀、卜三字,赉即是台,如邰作斄,台者,我也;畀借为鼻,鼻、自同文,畀即自字;皆与训予之义相合。世见毛传训卜为予,为付予之义,因谓《雅》训予为付予而非自称之予。然鼻训引气自畀;舒字从予从舍,予为推予,舍即是余;则古人自称之言多与付予同义。〉王侯自称不穀,不穀即仆之合音。〈《淮南·人闲训》注:不穀,不禄也。此为望文生训。古人死言不禄,不应以此自称。〉谦以自称,亦表短浅之义。唐人自称阿婆,婆即仆之转音也。今广信谓愚人为仆子,亦犹言腐儒也。
《方言》:庸谓之倯,转语也。郭璞音相容反。一曰保倯,一曰懒倯。今佣保、慵懒皆此庸字。广信自谦称倯郎子,犹称仆称贱子也。此保倯义。通语谓操作惰弛为倯懈,凡物宽弛亦曰倯,以松为之。此懒倯义。
《史记·货殖列传》曰:呰窳偷生。今浙西海滨之人谓物楛窳亦曰呰,音子诡切,犹觜从此声,今亦读子诡切矣。又,《说文》:倠,仳倠,丑面。仳芳比切,倠许惟切。今黄州谓丑劣为倠,读上声;或谓之仳。凡此,声义皆相类也。
《说文》:伿,隋也。〈隋即惰。〉以豉切。《内经》有食亦病,亦即伿字。今浙西谓劣材从事为伿,读如蟹。〈支、佳本一部。〉又,《说文》:徯,待也。𧨍,待也。《广韵》并胡礼切。郭璞《尔雅注》曰:河北人以待为徯。今人有所观望留待则谓之徯,转读为胡懈切,或鱼懈切。俗作捱。〈犹奚声之鞋字亦作鞋而入佳韵也。〉徯、𧨍本一字,亦含伿惰之义。
《方言》:凡骂庸贱,或谓之辟。辟,商人丑称也。今川东谓丑而庸贱者为辟。
《说文》:愚,戆也。从心,从禺。禺,㺅属,兽之愚者。今吴、楚、闽、广皆谓愚为禺,俗误书牛。〈案《唐韵》,禺音牛具切。然偶、耦、藕等字皆从禺声,则禺古音如偶。郭璞《山海经注》曰:禺,今江南山中多有。说者不了,乃作牛字。是禺音近牛,晋代已有此误。牛者,事也。多力任事,应与能兽齐称,无愚义也。〉或言憃如禺,〈憃音丑江切,今以形近蠢字,遂误作蠢。义绝相远,当正。〉亦读如牛,误为戴角之牛久矣。
《广雅》:铢,钝也。字亦作朱。《庄子·庚桑楚》:人谓我朱愚。今四川谓愚为朱,误谓是猪。
《贾子·道术》篇:反慧为童。《春秋》晋胥童字昧。《广雅》:僮,痴也。蕲州谓𫘤不解事为童,音如董,犹言懵懂矣。又,《方言》:董,锢也。陕西、河南谓以函胡语使人不解为锢董住。
《说文》:𪒠,忘而息也。于槛切。字变作憨。平阳谓痴为憨,音胡槛切。
《方言》:杜,歰也。《广雅》杜、遴皆训歰。今通谓人行止遴难言语蹇歰为杜,音如土,若桑杜为桑土矣。
《说文》:遴,行难也。经典相承作吝。《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厚德掩息,遴柬布章。晋灼曰:许慎云:遴,难行也。柬,古𥳑字,少也。难行封,则得继绝者少。案:遴、柬叠韵,犹连蹇耳。今江南、浙西多谓遴为遴柬,遴转如练。
《说文》:㥯,谨也。于靳切。苏州谓谨为㥯,音如殷。恽,重厚也。于粉切。通语谓重曰恽重,通以㥯字为之。又,《说文》:殟,暴无知也。〈《一切经音义》引。〉徐铉音乌没切。今通谓暴厥无知为殟死,音如晕。〈殟声本在文魂部。〉《声类》:乌殟,欲死也。〈《一切经音义》引。〉今人犹云乌头晕矣。然《广雅》殟、殙皆训极,殙有瞀义,〈《说文》。〉则殟亦有瞀义。淮南、吴、越谓人性句瞀者为殟孙,读如温。此叠韵连语也。
《说文》:颛,头颛颛谨貌。顼,头顼顼谨貌。今浙西嘉兴谓人迂谨曰颛顼顼。
《左传》浑敦,杜解谓不开通之貌。《庄子·应帝王》篇,中央之帝为浑沌,无有七窍,亦此义也。今音转谓人不开通者为昏蜑。
《方言》:矝谓之杖。寻古音矝如鳏,故老而无妻者或书作矝,或书作鳏。今人谓杖为棍,即矝字之变矣。又谓凶人为光棍。寻《说文》:梼拙,〈亦作杌。〉断木也。古谓凶人曰梼拙,今谓凶人曰光棍,其义同也。《左传》梼杌,杜解以为即鲧。古人即名表德,尧、舜、桀、纣皆是。然则鲧之言棍,即古矝字矣。《楚辞》云:鲧婞直以亡身。婞直亦与矝同义。矝为直立之物,故古人谓直为矝。《论语》:古之矝也廉,今之矝也忿戾。又云:君子矝而不争。廉直为矝,所谓婞也;忿戾为矝,所谓梼拙、光棍也。古今语正自不异。又,今人亦谓无室家者为光棍,则正无妻为矝之义,训诂声音皆同。〈《说文》鲧、鳏二文相接,并训鱼,疑本重文。〉或言光蜑,亦矝之切音也。
《左传》云: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是嚚亦为不知话言之称,非徒不道忠信之言而已。今长沙谓甚不解为嚚不解,嚚音如伶。又,《方言》云:凡相问而不知答曰誺。誺、伶一声之转。来声之猌读若银,慭读鱼觐切,皆与嚚声同,足知嚚、誺本一语矣。
《方言》:党,知也。今谓了解为党,音如董。俗作懂,非也。《广韵》懂训心乱,今犹有懵懂之语,其义绝异。
《说文》:谞,知也。张揖《上广雅表》曰:令得用谞。今人谓了知为清楚,即谞字也。《说文》:𤕟,通也。从爻。今人谓疏通有条为清楚,即𤕟字也。鱼、阳对转,《夏小正》传:爽也者,犹疏也。今人言清楚亦曰清爽。
《方言》:慧,晋谓之㦟。郭璞音悝。今谓小儿慧了曰㦟,音转如乖,或如灰。《方言》:脉,慧也。郭璞曰:今名黠鬼脉。《说文》:谝,便巧言也。今通谓善欺者为谝子,亦曰脉谝。脉读如𧠨;〈同从𠂢声。〉谝本音部田切,今音普面切。
《说文》:谖,诈也。况袁切。今保定、真定、河闲、天津皆谓大言无实为谖,读去声。
陶诞,诈也。《荀子·荣辱篇》:陶诞突盗。《强国篇》:陶诞比周。今人谓欺诈为陶诞,陶读如掉。
《方言》:陂、傜,邪也。《广雅》:佊,邪也。《孟子·公孙丑》篇诐辞,赵云:险诐之言。又,《周易》郑注训陂为倾,陂古文同颇。是陂、颇、佊、诐本一语也。今人呼邪人为佊子,俗误书痞。又谓欺诈为掉皮,即傜陂也。傜、陶同字。〈一曰:《说文》:娝,不肖也。匹才切。痞子即娝子。亦通。〉
《说文》:俄,行顷也。《广雅》:俄,邪也。今自扬州至浙东西皆谓无赖诃人受钱者为俄王。
《公羊》桓六年传:化我也。《解诂》曰:行过无礼谓之化,齐人语也。哀六年传云:愿诸大夫之化我也。此化直训行过。凡行过无礼者,非为暴客,则多需求;故今人谓过人气贷为募化,踵门气食者为叫化子。
《说文》:诖,误也。误,谬也。诖误为汉人常语。今人谓失官为诖误,盖谓己本无罪,被人所诖误耳。此非本义。武昌、长沙谓错误为诖,音如拐。此乃本义。又,通语谓以言迷误人者为诖子,音亦如拐。此亦本义。至略卖人者称为拐带,此别一字。金人有拐子马,谓相连带者也。此于字义无取。若因其迷误小儿,则仍是诖字。凡𠁥、乖、觟、觤、诡等,本义虽殊,用之一也。
《说文》:谰,抵谰也。今谓自食前言、自隐前事为抵谰。本洛干切,今转如赖。
《方言》:楚、郑谓狯曰𫇭。郭璞音指㧑。案:𫇭、花《广韵》皆韦委切,古盖一字。《古今字诂》曰:花,古花字。〈《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方言》郭注亦读训化之𫇭为花。今人谓人狡狯弄术曰起花头,干没人财伪作计簿曰开花账,即《方言》之𫇭字也。其谓幻戏曰把戏,或曰花把戏,把即葩字,〈《一切经音义》引《声类》云:秦人谓花为葩。〉花即𫇭字。一曰:《说文》援读若㧑,元、歌音转,故知猿、为同文,𫇭、谖同字。
《方言》:𫇭、讹、哗、涅,化也。凡变诈者多转化,是则𫇭、讹、哗、涅皆可引伸得义。今人谓造作讹言为涅造,俗以捏为之。
《说文》:谩,欺也。今人谓欺隐为谩,俗以瞒为之。古或作满。《汉书·谷永传》曰:满谰诬天。
《说文》:诪,酬也。《周书》曰:无或诪张为幻。侜,有廱蔽也。《陈风》:谁侜予美?传曰:侜张,诳也。诪、侜声义同。今人谓妄语为侜诳,或曰胡侜,俗作诌。
《说文》:𠑹,廱蔽也。从人,象左右皆蔽形。读若瞽。今人言被廱蔽者曰谩在𠑹里,犹言在术中、堕其调中耳。或云鞔在鼓里,此即《释名》以声为训之例也。黄州谓以身蔽人、壅害其事为𠑹住。
《说文》:訾,不思称意也。今人谓语不称实为胡訾,音如柴,皆从此声也。
《说文》:詑,沇州谓欺曰詑。托何切。吴、扬之闲谓以虚语欺人曰跳驼子,其虚巧甚者谓之飞驼,皆詑字也。焦循说。〈焦循说见其所箸《易馀龠录》。〉汉中曰冲驼子。
《说文》:吴,大言也。何承天音胡化反。蕲州谓大言曰吴,音变作具化反。亦谓以大言震人为誧。《说文》:誧,大言也。读若逋。今读若铺。
《说文》:䛬,往来言也。一曰:小儿未能正言也。或作䛌。大牢切。往来传言多致谬误,小儿语尤妄。蕲州谓妄语为䛌,读如疱,从包声也。
《广雅》:丠,空也。《汉书·楚元王传》有丠㛮,《息夫躬传》有丠亭,谓空㛮、空亭也。今淮南谓空言无实为丠里。寻《庄子·则阳》篇:何谓丠里之言?丠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彼谓大言,此谓空言,义相引伸也。又,《荀子·大略》曰: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闲。《汉书·儒林传》曰:疑者,丠盖不言。区盖即丠盖,皆空阙义。凡事空莫不可定者,湖北谓之区盍夳。盍夳合音为盖。
《尔雅》:爽,差也。《方言》:爽,过也。郭璞《尔雅注》曰:谓用心差错。湖北谓谋而不中为爽,读如㼽。〈初两切。〉《书》曰:惟事其爽侮。
《史记·司马相如传》:子虚过诧乌有先生。《文选》作姹。张揖曰:姹,夸也。丑亚切。古乇声皆读丁故切,声略近杜。〈《说文》:亳,京兆杜陵亭也。是亳本读杜,杜陵字乃借杜为亳耳。其读薄者别是一语。〉杜以鱼模、阳唐对转为唐。〈《秦本纪》:亳王奔戎,遂灭荡社。徐广曰:荡一作汤,社一作杜。案:荡杜为双声,《左传》唐杜亦然,皆以一字引为两音耳。〉《说文》:唐,大言也。转训为空。〈《管子·地员》:黄唐无宜也。《庄子·田子方》篇:是求马于唐肆也。唐皆训空。〉诧训为夸,亦虚义。〈《吕氏春秋·本生》篇注:夸,虚也。夸、夸相通。〉今人谓虚造为杜造,或曰杜撰,杜即唐字,亦诧字也。
《小雅》:垂带而厉。传云:厉,带之垂者。今语谓人坐时陂陀垂下曰赖下去。赖即厉字,古厉、赖相通。〈《左传春秋经》灭赖,《公羊经》作灭厉;《论语》则以为厉己也,郑读厉为赖,是其证。〉字亦作攋。《大玄》:大攋之阶。《方言》:攋、隓,坏也。曹宪音赖。攋、隓同义,攋下去犹堕下去也。垂下必有所止,故厉亦训止。字通作戾。《尔雅》:戾,止也。《诗》传:戾,定也。《晋语》:戾久将底。今亦作赖,凡据地不起曰赖地,又小儿倦欲休学谓之赖学,赖亦懒也。负债不偿亦曰赖,赖者,攋字。《公羊》隐六年传:输平,犹堕成也。渝、堕、攋皆同义。或言抵赖、又曰抵谰矣。
《曲礼》:为其拜而蓌拜。卢植本作蹲。然则蓌者蹲也。《释文》:蓌音子卧反,又侧嫁反。今人谓踞地不起曰赖蓌,因以有所要求亦曰赖蓌,皆音侧嫁反。郑君说《礼》,已以蓌为诈矣。今凡踞地要求亦皆书作赖诈也。
《方言》:赖,取也。《庄子·让王》云:其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方言》又曰:予、赖,仇也。则取予皆得赖名。郭璞曰:赖亦恶名。〈厉、剌皆通。〉今人谓以恶索取为赖。
《说文》:剌,戾也。𣥠,足剌𣥠也。读若拨。江宁谓人性很戾者为剌子。通言曰𣥠剌货,读如泼。〈普活切。〉
《论语》:子温而厉,听其言也厉。郑曰:厉,严正也。《左传》:与其素厉。杜解:厉,猛也。厉古音同赖同剌,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辣手,辣之言厉也。
《周书·吕刑》:夺攘矫虔。郑注:矫虔,谓挠𢺕。《汉书·武帝纪》:挢虔吏因乘埶以侵蒸庶。韦昭曰:凡称诈为挢,强取为虔。今人谓老妪善强取及挠𢺕人者为虔婆。〈婆字之义见后。〉虔亦黯也。《方言》:儇、虔,谩也。郭璞曰:谓慧黠也。
《书》言夺攘,《论语》其父攘羊而子证之,郑及周氏皆云有因而盗曰攘。今人谓盗劫为抢,抢攘古连语,知抢即攘也。
《说文》:屰而夺取曰篡。《尔雅》:篡,取也。字亦借䉵为之。《方言》:凡取物而逆谓之䉵。郭璞音馔。今杭州谓俛拾为篡,音正如馔。〈虚校《方言》谓篡当音初患反,并谓今杭人音近撮。然今杭人正作馔音,不作撮音也。〉又,今通语谓为人任用钱物而阴有所侵盗者为篡钱,音亦如馔,俗借用趱,此正逆夺之义。〈浙音或如榇,即初患切之转音也。〉至汎称得利为篡钱者,则《尔雅》篡直训取之义,《法言》所谓弋人何篡,无关于逆夺也。
《方言》:略,强取也。捞,取也。捞通作劳。《齐语》牺牲不略,《管子·小匡》作不劳,劳、略一声之转。今人谓摭取为捞。其干没者,淮南谓之捞,吴、越谓之略,略音如洛。所干没者曰略头,声亦如洛。广州索取亦曰略,声亦如洛。
《说文》:讨,治也。诛,讨也。今人谓索取曰讨,犹言诛求矣。《秦子》曰:有母病瘥,思食新麦。家无,乃盗邻孰麦而进之。孔文举闻之,特赏曰:无有来讨,勿复盗也。〈《蓺文类聚》八十五引。〉明汉末已有是语。
《说文》:赣,赐也。《淮南·要略训》:一朝用三千钟赣。古音赣如绀,入声如给。今以物与人曰给,四川犹曰赣,音古禁切。
《说文》:辥,罪也。私列切。今人谓罪恶为罪辥,音如孽。
《说文》:佳,善也。岳州谓水清淑为水佳,音如乖。佳从圭声,音本如乖也。山东、直隶及淮南北凡与女子相怜爱者则呼曰小乖乖,乖亦佳之假借。《楚辞》云:与佳期兮夕张。佳人称佳,若《诗》言予美矣。〈此湖南某氏说。余向以乖为《方言》之嘳,今改正。〉
《说文》:僄,轻也。匹妙切。今谓人性情轻暴为僄,姿容轻妙亦为僄,音如标。
《说文》:暴,晞也。引伸为箸明。今谓人物性显明者为暴亮,音如僄。〈暴古文作𣋴,故有僄音。〉
《说文》:姝,好也。昌朱切。松江、嘉兴谓女子美好为姝。
《方言》:釥,好也。郭璞音错妙反。今人谓好曰釥,俗作俏。釥之言峭也。又,《说文》:㕊,石闲见也。《字林》:峬峭,好形也。〈《广韵》引。〉今南人言波峭,北人言峭皮。
《方言》:𠐋、泡并训盛,《广韵》二皆匹交切。浙江谓盛饰刻画为花泡。花即华之今字。
《说文》:婧,有才也。倩,人字。东齐婿谓之倩。案:人字为倩,倩为美称;犹甫为人字,亦男子美称也。王念孙曰:婿、倩皆有才知之称。婿之言胥也。郑注《周官》云:胥,有才知之称也。倩之言婧也。〈此王说。〉今湖北谓有才知为倩。
《周书·谥法解》:博闻多能曰宪。《说文》:宪,敏也。《学记》曰:发虑宪。《秋官·朝士》虑刑贬。故书虑作宪。是宪为思虑之敏。宪从害省声,冣初古音如害。〈元寒、祭泰通转冣近。〉今人谓病勮曰利害,以古人败言成败、失言得失、急言缓急例之可也。至于齐给便利,虑事辄中,亦美之曰利害,义不相应;害乃借为宪字。读宪如害,合于本音。利宪犹敏利也。
《尔雅》:般,乐也。亦作盘。《书》云:盘于游田。重言曰盘桓。《易》曰:虽磐桓,志行正也。其实般、桓本一语,般与桓古音相近。如译佛书者涅槃或作泥洹,是其例也。今人谓游戏为顽,本即桓字,实即般字也。〈顽本音五还切,桓则音胡官切,音纽不同。然今人读疑母字多近喻母。〉又,《尔雅》:婆娑,舞也。婆字《说文》本作媻。《文选·神女赋》注:婆娑,犹媻姗也。今人亦谓游戏为顽耍,耍即姗之讹俗;〈姗字作�,遂讹作耍。〉本当作媻姗,亦即婆娑。又谓小儿游戏无度为顽皮,皮亦即婆之声转。
《说文》:傞,醉舞貌。《诗》曰:屡舞傞傞。素何切。案:今人谓清狂纵动为傻,此字已见《广韵》而训有异。祃部所化切下云:傻,傻偢,不仁。寻傻字无以下笔,《广韵》傻、誜同纽,则傻实从夋声,本即俊字,误变作傻耳。然俊训材千人,何因转为不仁,复为清狂纵动?明今义乃借为傞。醉舞与清狂纵动义相引伸,歌、戈转生麻部,故素何切转为所化切矣。〈夋声之字,梭入戈韵,䈗、葰入果韵,尤可证。〉
《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李颐曰:诶诒,失魂魄也。诶一音哀。诒音台。诶亦为𫘤。《广雅》:𫘤,痴也。《汉书·息夫躬传》:内实𫘤不晓政事。《说文》有佁字,云:痴貌。读若𫘤。诒亦为儓。《方言》:儓,南楚凡骂庸贱谓之田儓。郭璞曰:㑣儓,驽钝貌。儓音台。驽骀亦此字也。今谓白痴为诶诒,俗作呆呆。
《说文》:嫢,媞也。居随切。媞,谛也。承旨切。今荆州谓女子言动审谛为媞嫢。嫢读如居,双声相转。
《说文》:踼,跌踼也。徐锴曰:过越不拘也。今淮南谓人之有才者曰跳踼,或曰亭丈,即跌踼之转音。古语倜傥,亦此字也。江南、浙江谓人𢘦阔曰倜傥,其嗫嚅不能应对者曰不倜傥。倜读如出。〈凡周声字得转为出。周声字多训为短。《论语摘衰圣》云:凤有九苞,六曰冠短周。《释名》:𦩍,貂也;貂,短也。又,周饶即侏儒,亦短义也。出声字亦多训短。《天官书》:白虹屈短。《淮南》许注:屈,短也。《说文》:崛,山短高也。《方言》:襜褕,短者谓之䘪䘿。《周髀算经》:往者诎。注:日益短,故曰诎。《左氏傅》云: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嫚,谓之幅利。余以为嫚借为曼。《诗》传:曼,长也。黜借为诎,为屈,短也。故曰幅利。是周声、出声相通也。朱、出亦通。《说文》:絑,绛也。绌,绛也。此一音之转。朱、叕亦通。《释名》曰:棳儒犹侏儒。《方言》鼄蝥,郭璞曰:江东呼蝃蝥。是也。今北方叕声、出声之字多呼近朱声,盖有由也。〉
《方言》:魏,能也。《周书·谥法解》曰:克威捷行曰魏。今谓不能曰不魏,声小变如会,通以会字为之。然作会实无义。凡言会心,或言领会,皆无能义。
《方言》:梱,就也。今扬州称人无成就者曰不梱,浙西谓无规格曰没成梱。
《方言》:盬,且也。《内则》注:姑犹且也。今人谓苟且成事曰糊,即盬、姑等字也。〈皆从古声。〉
《方言》:抵,会也。凡心有所豫期,常言曰会当,今语曰抵庄,庄亦当也。《周书·谥法解》曰:胜敌志强曰庄。《尔雅》敌、强皆训当。故抵庄者,会当也。
《说文》:念,常思也。引伸为凡思之称。《大雅》:殿屎,《说文》引作念㕧。〈念音都见切。〉今衡州谓随意为随念,念本从念声也。或作随钿,斯谬矣。通语曰随便。
《说文》:觎,欲也。吴、越谓渴欲为觎,音如矦,古韵俞本如矦也。〈《广韵》:䞀𧷡,贪财之貌。䞀即觎之变耳。〉
《方言》:惃、𢠜、顿愍,惛也。江湘之闲或谓之氐惆。郭璞曰:氐惆,犹懊憹也。今江、浙、安徽皆谓小儿烦懑懊憹为氐惆,舌音迤,齿声如跻遭。
《说文》:马,怒也,武也。今荆州谓面含怒色为马起脸。
《说文》:㖃,厚怒声。呼后切。后变作吼。今通谓蓄怒为㖃,或言㖃气,读乌遘切。或言发吼。
《说文》:忾,大息也。诗曰:忾我寤叹。鎎,怒战也。《春秋传》曰:诸矦敌王所鎎。忾、鎎并许既切,本实同字,故忾亦训怒。今人谓怒为气,实当作忾。
《说文》:豧,豕息也。芳无切。安庆、扬州皆谓发怒大息为豧,读如铺。
《说文》: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出。古音牟如冒。〈《释名》:牟追,牟,冒也,言其形冒发追追然也。《淮南·时则训》:毋或侵牟。《汉书·景帝纪》:侵牟万民。此牟乃借为冒。《左传》云:冒于货贿。《贾子·道术》篇云:厚人自薄谓之让,反让为冒。故曰侵冒。说者误以牟为食苗之蛑。又,《楚辞·招魂》云:成䲷而牟。注:倍胜为牟。此牟亦借为𠔼。《说文》:𠔼,重复也。重故引伸为倍。〉今人谓发怒作气为牟,音如冒;犹言㖃言豧矣。或言冒火。《说文》:冒,冡而前也。牟为本义;冒火者,以声为训。
《说文》:戆,愚也。陟绛切。今江南运河而东至浙江皆谓婞直为戆,读如渠绛切,依赣声作㗋音也。或言莽戆,作直绛切。《说文》:莽,犬善逐兔艸中也。
《尔雅》:恫,痛也。瘝,病也。《书》:恫瘝乃身。郑注:刑罚及己为痛病。引伸凡爱怜曰痛,亦谓之瘝。瘝亦作矝。《方言》:㥄、怃、矝、悼、怜,哀也。今凡谓爱怜小儿者通言曰疼,江南运河而东曰肉痛,扬州、安庆曰瘝,读如贯。或说卝字,非也。
《方言》:无写,怜也。相见驩喜有得亡之意也。今苏州相见存问则曰无写,与古言无恙、无它同意。
《说文》:谓,报也。《齐策》:吾独谓先王何乎?注:犹柰何也。案:凡言谓某何者多有难于酬对之意,是亦报也。今人谢人劳苦则曰难谓你,犹言难报也。
《说文》:悼,惧也。徒到切。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音正作徒到切。悼之言掉也。《庄子·山木》曰:振动悼栗。
《说文》:悑,惶也。或作怖。普故切。今人谓惶惧曰怖,转入祃韵,以憺怕字为之。唐义净译佛律已作怕惧。此当正者。
《说文》:悸,心动也。其季切。今人谓惶恐曰悸。以北音急读去声,遂误书急字为之。
《说文》:惶,恐也。今人谓恐为惶,读如荒。转入为赫。《庄子·外物》篇:惮赫千里。
《说文》:㜘,骄也。嵇康《幽愤诗》:恃爱肆姐。㜘,将预切;姐,兹也切。鱼、模转麻,故㜘为姐。苏州谓小儿恃爱而骄为姐,齿音归舌,为丁也切。
《方言》:塞,安也。今杭州谓小儿安宁为利塞,读如边塞之塞。
《方言》:中心不欲而由旁人之劝语曰耸。今通谓他人劝使为耸。直隶或敛为许踊切,谓受人劝使者为耸人。
《方言》:鞅、侼,强也。《广雅》:詇,告也。今谓人所不愿而强请之为詇求。詇之言鞅也。
《方言》:茫,遽也。吴、扬曰茫。今通谓作事匆遽为茫。俗作忙。
《说文》:愒,息也。去例切。扬州谓惰慢废事曰愒了不作。俗作憩。
《说文》:荒,芜也。今山东谓事变坏曰荒,吴、扬谓事不可收拾曰荒,音并如黄。
《方言》:姡,嬒也。今直隶、山东谓小儿狡诈曰姡嬒,音如发坏,或如发费。四川谓小儿好游戏亦曰狯,音如费。
《说文》:訬,訬𢺕也。一曰:訬狯。读若毚。儳,儳互不齐也。《周语》:戎狄冒没轻儳。韦解:儳,进退上下无列也。案:轻狡噪𢺕谓之訬,亦谓之儳;𢺕与无列义相引伸。儳之言毚也。《小雅》:跃跃毚兔。传:毚兔,狡兔也。〈儳、毚并士咸切。〉訬之言㲋也。《说文》:㲋似兔,青色而大。〈㲋音丑略切,訬音楚交切,平入相转。〉兔性狡狯,又进退轻剽无列,故儳、訬皆取其声。今通谓小儿轻狡噪𢺕为訬,读上声。浙西或别言㲋。湖北谓之乱儳,依《曲礼》音义作苍陷反。然訬本应读㲋,〈顾炎武、段玉裁皆有是说。〉而《说文》读毚者,毚、㲋盖一语二音;故凡枝格人言者,《曲礼》谓之儳言,今人谓之㲋觜,㲋即儳也。
《说文》:謦,欬也。《庄子·徐无鬼》篇:而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释文》:謦,苦顶反,又音罄。欬,苦爱反。謦、欬本双声。今通谓逆气为欬,直隶、山东重言则曰謦,音苦定切。江南、浙江或谓不欧而吐曰謦,此本𠯟字。𠯟读如謦,犹伣读如磬矣。
《说文》:噫,饱食息也。字亦作餩。《广雅》:餩,䭇也。〈䭇即噎字。〉曹宪音乌克反。今人谓饱食陷气曰餩,如曹宪音。此与詯异。凡饱食后旋气为詯,陷气为餩。
《说文》:詯,胆气满,声在人上。荒内切。今谓饱后气满作声曰朾詯,读渠内切,犹自声之洎、臮皆读其冀切矣。若《说文》云心中满该,该即餩,非詯也。
《方言》:极,𠯏也。《说文》:𠯏,言蹇难也。居乙切。通语谓言蹇难为𠯏,淮南谓之极辅子。辅者,《毛诗·国风》传曰好口辅,故今谓口为辅,音如巴。鱼、模转麻,若傅为巴、父为爸矣。〈见㭰辅条。〉
《说文》:噱,大笑也。其虐切。今人形状笑声曰噱噱。
《方言》:龛、喊,声也。今谓大声呼唤为喊。喊本音减,今依《广韵》作呼览切。
《说文》:让,相责让。今谓骂人曰让,俗作嚷。其谓喧乱为嚷者本是𤕦字。《说文》:𤕦,乱也。读若穰。重言曰抢攘。
《说文》:𠣬,惊词也。思允切。今人以大言虚赫人谓之𠣬。敛入牙音读如熏。
《说文》:訇,𫘤言声。籒文作𧥻。虎横切。案𫘤即佁字。今人谓𫘤人独语不休为訇,凡呻吟亦曰訇,俗字作哼。汉赋多以訇字形状大声,或书作輷。訇乃借为轰字。《说文》:轰,群车声也。《韵会》妄改𫘤字为骇,段氏从之,缪矣。
《说文》:敦,诋也。一曰:谁何也。今人谓反言诃人为敦,读如钝。
《方言》:相难,秦、晋言相惮。今蕲州谓骂人曰惮,《方言》注所谓难而雄也。
《说文》:𥩭,语相诃歫也。五葛切。今蕲州谓以语歫止人言为𥩭住,合口呼之。
《说文》:午,忤也。忤,逆也。午、忤本一字。午声有御,义为禁御。〈御、篽皆从之。〉忤通作梧,则枝梧也。蕲州谓以恶言歫止人言为午,音如杵。〈杵从午声。〉或谓之䟫。《说文》:䟫,歫也。通语凡歫皆曰䟫,今字作撑。
《说文》:枪,歫也。今通谓语言相歫为枪。仓声字皆有逆义,如鸧为逆毛之鸟。今谓逆气而欬亦曰枪,读去声。
《说文》:聂,附耳私小语也。蕲州谓附耳私语为聂。
《说文》:咠,聂语也。《诗》曰:咠咠幡幡。七入切。今人状私小语曰咠咠错错。
《说文》:肁,始开也。治矫切。蕲州谓事尚冥昧始宣发之曰肁,音如操。〈平去皆得。〉
《方言》:謰謱,拏也。蕲州谓支离牵引之言为謱话,谓倚邪可诧之人为謱人,音如鹿。淮南、吴、越谓人言烦絮为謱𢯱,或曰謱疏,读如字,或如罗。
《荀子·劝学篇》: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卢文弨曰:李善注《文赋》引《埤苍》云:嘈㖕,声貌。㖕与囋及囐同才曷反。今蕲州谓不问而告为囋,杭州亦谓多言无节为囋,通语谓多声为嘈囋,音并作才曷反。又,吕静《韵集》曰:咀哒,语不正也。〈《一切经音义》引。〉咀哒者,囋之长言。今亦谓多言无节为咀哒。
《公羊解诂》曰:贬犹损也。《汉书·司马相如传》:𦥘君自损。师古曰:𦥘,古贬字。与扬名发誉对言,故有讥毁之义。今湖北谓讥毁为贬。
《说文》:傿,引为贾也。〈贾即今价字。〉于建切。《后汉书·崔骃传》:崔烈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傿,可至千万。今本傿作靳。今吴、越谓研磨作价为傿,音如靳。〈元、寒转谆、文、魂也。〉淮南谓研磨作价为傿,音如奥。〈此如奥字本在元、寒,转为今音。〉
《说文》:该,军中约也。约成则分定,故今人谓分所应为曰该,该犹当也。
《尔雅》:俾,使也。今人音侈如派。凡使命曰派,正当作俾。又,《尔雅》:俾,职也。今亦音侈如派。谓分所应为应有曰该派,正当作该俾也。
《说文》:𥄎,举目使人也。火劣切。蕲州谓使人为𥄎,音如越。
《说文》:曹,狱两曹也。从曰,治事者也。两曹,《尚书》作两造,《史记》引作两遭。其从曰者,当谓两家对质。《说文》治字正作辞,云:辞,讼也。从𤔔辛;𤔔辛,犹理辜也。又云:辩,治也。则讼者对辩、罪人陈辞皆得谓之治事,非必狱吏也。曹之言诏也,造之言告也。今人谓罪人自吐情实为招,正当作曹。诏、昭、曹本一语也,古但作昭。《诗》言昭兹来许,《传》言昭大神,昭告皇祖文王,昭并即今诏字。古为上下通称;及秦,天子称诏。至今上告下曰诏,平人相示曰照会,罪囚具辞曰曹,同为一语而以尊卑分别为三矣。
《说文》:楚人谓卜问吉凶曰𠭥。读若赘。今从舌头音如对。凡卜问吉凶视其䌛辞曰𠭥卦,音如对课。故常语答非所问则笑之曰对课。一切占辞今皆谓之课者,支、佳转歌,故呼卦如课也。
《说文》:倗,辅也。步崩切。此倗友正字。亦为倗党。朋声今转入东、江,故呼倗如帮。〈帮,正作䋽。〉凡工商游民无不称帮,又凡相辅助亦曰帮,本倗字也。《说文》云:堋,丧葬下土也。《礼》谓之封,《周官》谓之窆;则朋声、封声自古相通转矣。
《尔雅》:木族生为灌。凡族类皆曰灌,字亦作权,作圈。《管子·七法》曰:故攻国救邑不恃权与之国。《幼官》曰:慎号审章,则其攻不待权与。《事语》曰:独出独入,莫之能禁止,不待权与。《轻重甲》曰:数欺诸矦者无权与。《幼官》曰:强国为圈,弱国为属。《立政》曰:圈属群徒不顺于常者。凡与国、朋党皆称权与,亦称圈属。专言宗亲亦谓之卷。《春官·大司乐》:舞云门、大卷。注: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释典言眷属者,即是圈属。其义汎为徒党,则族类之大者也;今人言眷属、家眷者独施于宗亲,则族类之细者也。
《方言》:台,匹也。《广雅》:台,辈也。蕲州谓我辈曰我台,尔辈曰你台。台本借为等字。〈等古音如待,与台俱在之咍部。〉《汉书·张良传》曰: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急就章》曰:襐饰刻画无等双。是等亦训匹训辈。今书之纸帛者曰尔等、我等,皆从《广韵》作多肯切矣;惟别语言台,今不违古。匹、辈引伸,《方言》云:物力同者谓之台。又云:台,支也。今通谓同力举物曰台。台亦持也。〈同从之声。〉《淮南·俶真训》:台𥳑以游大清。注:台犹持也。
《方言》:筑娌,匹也。娌,耦也。此本非兄弟妇之专称。今长沙人在道以手招其朋辈,呼曰阿娌,读如牙来。苏州谓我辈为吾娌,谓彼辈曰娌筑,筑读如笃。
《方言》:䫵、铄、盱、扬、𥉋,双也。郭璞曰:此本论双耦,因广其训,复言目耳。寻《广雅》膡〈即𥉋。〉训二,《月令》注累、腾皆乘匹之名,《大雅》言对扬王休,《广雅》对又训扬,则𥉋、扬汎训双耦,信矣。今语有䫵、𥉋。《史通》言渠门,至今有你们、我们之语。们者,谓其曹耦,乃䫵之声转矣。〈䫵,郭音绵。〉正字当作芇。《说文》:芇,相当也。读若宀。〈宀亦音绵。〉相当,故为双耦也。𥉋、腾即等即台,之、蒸对转,若幐、黱作帒、黛矣。
《广雅》:㕢、侑、俪、谐,耦也。㕢,曹宪音下迈反。今人谓耦俱为两㕢,㕢开口呼。〈凡去声泰、怪、叏等韵,今人多开口呼之,与卦韵同,亦与祃韵相乱,此冣殽溷者。如话本音下𢘦反,今音则与华岳不殊。馀皆准此。〉遂误书作两下。
《说文》:雔,双鸟也。读若酬。古多借丑为之。《尔雅》:丑,众也。转训为类,经典或借畴字为之,〈如丑变为魗。〉后变作俦。今人谓—群人曰一俦人,谓同类曰俦㚘,〈《说文》:㚘,并行也。读若伴侣之伴。案:伴侣为借字,㚘旅为正字。〉或曰俦火,音皆如涛。
朋辈谓之火计,此合语也。元魏时军人同食者称火伴,汉时吏民被征诣长安者令与计偕,故今合语为火计。
《大雅》:帝作邦作对。传:对,配也。《士昏礼》:设对酱。总言相配为对,别言相敌为憝。《方言》:谆、憎,所疾也。《说文》:憝,怨也。徒对切。谆、憝同字。今人谓相恶曰作对,所疾曰对头,对亦憝也。若耦为仇,怨耦亦为仇矣。
《尔雅》:蹶,嘉也。居月、居卫二切。郝懿行曰:东齐里俗见人有善夸美之曰蹶蹶,即作厥音。佗方或如括括;江宁曰蹶蹶,依居卫切而作平声,亦为惊叹之词。或曰:此当作傀。《说文》:傀,伟也。《春官》:大傀异灾。《释文》引《字林》公回反,今江宁正作此音。
《汉书·王莽传》:莽欲以厌凶。又曰: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师古曰:厌,当也。音一叶反。《文选·西京赋》:建章是经,用厌火祥。善曰:厌,于冉切。盖二音通读也。今杭州人私作厌胜谓之厌祥,祥读如羊,厌读于冉切。
《说文》:謯,娽也。侧加切。案:娽训随从,引伸有钝迟义。〈《说文》:逯,行谨逯逯也。《汉书·萧何曹参传》:当时录录未有奇节。师古曰:录录犹鹿鹿,言在凡庶之中也。录、逯皆与娽同。〉謯亦此义。今广信谓愚为謯,苏州亦尔。
《说文》:娆,苛也。奴鸟切。《淮南·俶真训》:伤死者其鬼娆。注:善行病祟人。苛亦病也。《吕览·审时》篇:身无苛狭。注:苛,病。〈苛,《说文》训尤勮也。见《一切经音义》引。则苛、疴声义通,故为病也。〉今蕲州谓以药毒人使病为娆人。
《荀子·非相篇》:仲尼之状,面如𫎇倛。杨倞曰:其首𫎇茸然。𫎇茸《说文》作髶,云:乱发也。《东京赋》曰:髶髦被绣。髶亦作松。《广韵》:髼松,髪乱貌。私宗切。在兽为𫎇颂。《尔雅》:𫎇颂,猱状。今广信谓貌丑为松,犹言𫎇倛矣。
《说文》:奡,嫚也。从𦣻从夰。读若傲。〈𦣻即首字。〉今淮南、吴、越谓仰首曰奡起头。
《说文》:𫖯,低头也。俛,𫖯或从人免。案:今音俛皆方矩切。《表记》:俛焉日有孳孳。《释文》:俛音勉。是俛本从免声,其作方矩切者自是俯字。《古今字诂》曰:𫖯府,今俯俛也。〈《匡谬正俗》引。〉此则古府今俯,古𫖯今俛,俯、俛本非一字。俯依《说文》正作㾈,云:俛病也。世人皆误以俯音俛,〈据《文选·上林赋》注,则《声类》已以𫖯为古文俯字。〉尚赖《表记》释文存其本音。今吴、越谓低头曰俛倒头,俛音如闷,正是古音。〈此犹免之音问,元、谆相转。〉
《说文》:顉,低头也。《春秋传》曰:迎于门,顉之而已。趛,低头疾行也。《唐韵》顉,乎感切;趛,牛锦切。古金声在侵部,顉、趛并牛锦切。今吴、越谓低头曰顉倒头,淮南曰顉住,音渠锦切。〈疑纽转入群纽也。〉顉又通钦。〈《汉书·杨雄传》顉颐,《后汉书·周燮传》作钦颐,是其证。〉故成都、苏州亦谓顉倒头曰钦倒头。《尔雅》钦训敬,尽人所知,不知本从低头引伸也。
《毛诗·国风》传:齐,敬也。《祭义》:齐齐乎其敬也。字通作济。《小雅》传:济济,言有容也。《大雅》传:济济,多威仪也。今广信谓妇人敛手为礼曰作齐,读如齑。
《方言》:凡相窃视谓之䁓,或谓之䀡,或谓之占。今音转如张。
《尔雅》:胥,相也。《诗·大雅》曰:聿来胥宇。今四川谓窃视曰胥,音转如梭,俗作睃。汉中亦如之。
《说文》:督,察也。《汉书·王褒传》曰:离娄督绳。在目为督,在言为谯。《史记·万石张叔传》:不谯诃。《索隐》谓即谁何。〈此非字形之误。谁字音转为𠷎,为孰,皆与谯同在幽部,亦犹氐惆、袛裯,脂、幽二部相合为音。〉谯亦为望。《汉书·陈胜传》:战谯门中。《赵充国传》:为壍垒木樵。师古皆曰:樵,谓为高楼以望者。督、谯声转义近。督从叔声,在幽部;椒字亦从叔声,音即与谯相近。又,《汉书·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督即谯让之谯。}}顺天谓视曰谯,不分近察远望,俗字作瞧。又谓旁睐微察曰督,音如秋,俗字作瞅;若𪀖亦作鹙,夫椒亦作夫湫矣。秋、谯声亦近,若𩏷亦作揪也。
《说文》: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案:从后持尾,谓追及禽获之。汉时言捕曰逮。《汉书·王莽传》:逮治党与。正此隶字。今谓捕得为隶住,字从声变作带。又,《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今凡相连及皆曰逮,携人同行亦曰逮,并变作带。
《说文》:𨔣,𨔣互,令不得行也。古牙切。今谓强止人行曰𨔣住,音去驾切。又,凡关津置木水中以御舟行,古曰水衡,今谓之迦,读苦野切。俗字作卡,无以下笔。𨔣转为抲。〈歌、麻本一部。𨔣之与抲犹茄之与荷。〉《说文》引《周书》曰:尽执抲。今《书》作拘,义同字异。抲借为𨔣。今江南、浙江皆谓执曰𨔣,音去驾切,即执抲之义也。抲声古与猗同,《毛诗·国风》传曰:角而束之曰猗,亦此义也。𨔣又转苛。《说文序》曰:苛人受钱。今人犹谓勒人出钱曰𨔣,音去牙切。
《说文》:侈,掩胁也。尺氏切。字亦作㢋。《吴语》:将夹沟而㢋我。韦解:傍击曰㢋。案:《说文》:掩,敛也。则侈谓敛手持胁。今人谓敛手持腰曰叉腰,叉为通词,侈为别词。歌、戈生麻,侈亦可切尺遮。《广韵》九麻有哆、䐒等字,是其例也。
《说文》:抯,挹也。侧加切。今谓手挹曰抯。音转亦谓之掫。《广雅》:掫,持也。
《说文》:丮,持也。读若𢧢。豦,鬬相丮不解也。豦、丮叠韵,分平入耳。今人谓鬬棋相持不解为朾丮,相承作劫,其误久矣。〈《盐铁论·击之》篇:虎兕相据,而蝼蚁得志。《群书治要》作相搏,据即豦字。〉
《玉篇》:𩌊,呼角切,急束也。今山西谓急束发捽之为𩌊头发,转去声音如秏。
《说文》:搦,按也。《埤苍》:捏、𭡠,搦治也。《通俗文》:手捏曰撚。〈皆《一切经音义》引。〉今撚与搦治并曰捏。按之曰𭡠,持之曰搦,引绵作线揉纸使紧曰撚。又,《方言》:撚,续也。《周书》曰:后动撚之。孔晁训从。今扬州、安庆谓盗贼既去接踵相追为撚。撚俗作捻。至河南言捻匪,则当作㚔。《说文》曰:盗不止为㚔。读若𥬞。今以双声转为撚字,亦古之遗语也。
《说文》:𢫦,拊也。普百切。音转为𢃳。𢃳,𢃳击也。博下切。今人谓以手{{!|𢱧|⿰扌𣬉}]击为𢫦𢃳掌,𢃳读如巴。
《汉书·百官公卿表》挏马,晋灼曰:挏音挺挏。《颜氏家训》云:谓撞梼挺挏之。今杭州谓以物遥击为挺,音如钉。福州谓自上掷下曰挏。
《说文》:扑,挨也。挨,击背也。扑音蒲角切。《广雅》:㧰,击也。曹宪音历。杭州谓拳击为㧰扑。
《说文》:考,叩也。叩,击也。今人谓以笞棰讯囚为考打,俗作拷。音转为𣪊为㪙。《说文》:𣪊,从上击下也。苦角切。《广雅》:㪙,椎也。苦果反。蕲州振物击人曰㪙。
《说文》:投,擿也。度矦切。今为丁矦切。俗书作丢。又,《说文》:盩,引击也。张流切。古音无舌上,盩正作丁流切,故今语自远引而击之亦曰盩,俗亦作丢。山东、辽东谓㮄掠捶击曰盩,乃正作张流切,而稍变为去声。
《尔雅》:振,讯也。《广雅》振、投并训弃,则讯亦有投弃之义。今人谓振物投之为洒。洒即讯字,若古洒埽作汛埽矣。西声本在真部,故得相通。
《方言》:拌,弃也。今谓弃身为拌命。拌转为甹。《说文》:三辅谓轻财者为甹。普丁切。今语犹然。
《通俗文》:纵失曰兰。〈《一切经音义》引。〉今市井谓债不可复收者为烂帐,烂即兰矣。凡人纵弛无检亦曰兰。《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注:应劭曰:阑,妄也。兰与阑同。今人谓舒纵不节曰烂,烂亦兰字也。
《方言》:佻,县也。丁小切。王延寿《王孙赋》作了。今通谓县物曰佻,读如吊。
《说文》:纺,网丝也。妃两切。纺、缚古双声,故或以纺为缚义。《晋语》:献子执董叔而纺于庭之槐。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韦解:纺,县也。此即今人所谓佻者。〉亦或作方。《孙子·九地篇》:方马狸轮。曹公曰:方,缚马也。今人谓缚为纺,读重唇为百两切,亦古音也。
《说文》:约,缠束也。江宁谓以艸索束物为艸约,约读如要。古音约如要。《释名》:要,约也。邓廷桢说。
《地官·大司徒》:属其六引。郑司农曰:谓引丧车索也。《杂记》:执引者三百人。注:在涂曰引。古字引训为陈,〈《尔雅》。〉引乐小鼓称田。〈《说文》:𣍃,击小鼓引乐声也。《广韵》引、𣍃皆羊晋切,《周颂》𣍃字作田。〉陈、田古本一声,引音如之。故扬州谓棺柩属引发涂为出田,田即引也。或说为奠,非也。
《说文》:嫠,引也。从又,𠩺声。里之切。今谓提引为嫠,俗作捚。或音转如陵。
《说文》:揭,高举也。江南以手抱物为揭。《说文》:克,肩也。江南、浙西谓以单肩任物为克。《小雅》:大侯既抗。传:抗,举也。戴物于上亦曰亢,字通作康。《明堂位》崇坫康圭,是也。淮南谓以肩任物曰抗,淮西谓戴物头上举之曰亢。
《说文》:勃,排也。今江南运河而东至于浙江谓推排重物曰勃,若通语言般矣。《说文》:般,辟也。象舟之旋。般、勃双声而义相近也。
《说文》:㔣,推也。今四川、浙江皆谓推转圆物为㔣。㔣之言靁也,古文靁从回。
《穀梁传》:邾人戕缯子于缯,捝杀也。范训捝为捶朾。今扬州谓朾人为靁捶,是重语耳。
《方言》:凡相推搏或曰挡。今人犹谓支格曰挡。又,《广雅》:当,直也。今人谓以帷幕遮蔽曰挡,亦兼取当直义。〈《方言》挡字郭璞音晃,曹宪亦音《广雅》挡字为幌,《广韵》训幌为帷幔,是知今所谓挡即彼时所名为幌。然挡本音多朗切,今音无误。〉
《说文》:𢾅,闭也。读若杜。《书》言杜乃擭,《大雅》度之薨薨。《韩诗》说:度,填也。度即𢾅字。《晋语》:狐突杜门不出。贾侍中云:杜,塞也。〈《一切经音义》引。〉塞门者,若《吴志》云:孙权恨张昭,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是也。今,浙江谓垛积木石以塞门曰𢾅门,音待陌切。〈《释文》度本音待洛反,今为待陌;陌、铎本一部。〉凡防堵、堵塞语通字当作杜,本字当作𢾅。
《说文》:阏,遮𢹬也。从门,于声。古音当读如乌,〈于即乌字。〉故坞从乌声,训为小障。《汉书·召信臣传》:起水门提阏。阏即坞字,所谓小障矣。今人谓以手掩口曰阏,以被掩身亦曰阏,皆读如坞。直隶亦谓掩口曰堵。堵即杜字,本𢾅字也。
《说文》:竁,穿地也。充芮切。今人谓钩歫穿之为竁,俗作橇。以《广韵》橇字误读为起嚻切。〈《夏本纪》、《河渠书》说禹所乘四载,橇、桥各异。橇亦作毳,如淳音茅蕝之蕝。修《广韵》者误谓橇即是桥,遂以起嚣之音切橇字,不审何以缪乱至是。〉今亦误读竁音如轿,所谓貤缪者也。
《说文》:掀,举出也。《春秋传》曰:掀公出于淖。虚言切。今人谓发𫎇为掀。或读作虚尹切,谓推为掀。一曰:《说文》:搑,推梼也。当作搑字。本而陇切,今误虚尹。
《广雅》:扯,开也。《广韵》:扯,裂开。昌者切。今人通谓裂物曰扯,俗字作扯。
《尔雅》:斯,离也。《方言》:𤺊,散也。《广雅》:斯,分也。《陈风》曰:斧以斯之。此斫物使析也。今则引裂曰斯,与扯同义。
《说文》:㧑,裂也。许归切。音转为华,若华、花相通也。《曲礼》:为天子削瓜者副之,为国君者华之。注:华,中裂之,不四析也。今谓以刀分物为华开。
《说文》:娄,空也。《论语》曰娄空。字亦作屡。《大雅》:削屡冯冯。传曰:削墙锻屡之声冯冯然。盖墙闲穿网,〈此制近人多有之。古人户牖皆穿网。《说文》:𦌬,牖中网也。《招魂》云:网户朱缀。王逸曰:绮文镂也。非独在墙。〉有刻削雕镂椎朾之功,是为锻屡。楼亦取义于屡。《释名》:楼,谓牖户之闲有射孔楼楼然也。今人谓以刀刳物中闲使空为屡空,屡亦镂也。
《说文》:捪,抚也。抚,一曰:循也。捪音武巾切。今人谓循发拭之为捪,声如泯。
《说文》:捼,两手相切摩也。奴禾切。歌、寒对转,《广雅》:摊,按也。曹宪音乃旦反。今谓按摩曰捼,音奴禾切。俗误用挪,非也。
《说文》:𠜵,𬹼𠜵,刮也。从㓞,夬声。今天津、河闲皆谓搔痒曰𠜵痒痒,音如𢘦。
《内则》:桃曰胆之。《正义》:拭治去毛令色青滑如胆也。今通谓拭治为胆。
《说文》:摡,涤也。《诗》曰:摡之釜鬵。《广韵》:摡,拭也。则拭洗之曰摡。又,《说文》:塈,仰涂也。摡,古代切;塈,其冀切。今人谓拭涤曰摡,涂之曰塈,音皆小变如揩。《广雅》:揩,磨也。曹宪音看皆反,义亦相似,然非本字。
《广雅》:汏,洒也。江南运河而东至于浙西多谓洒为汏。本徒盖切,〈音如大。〉今徒卦切。〈今人言大亦多作此音。〉《说文》:湔,一曰:手𤃬之。子仙切。浙西谓烦𤃬曰湔,淮南颒面亦曰湔脸。《说文》:濯,𤃬也。直隶谓𤃬衣为濯衣,音如抽。濯之为抽,犹擢之为抽矣。〈《说文》擢、抽皆训引,此一声之转。〉此洗涤之殊名也。
《通俗文》:淅米谓之洮汏。〈《一切经音义》引。〉《淮南·要略训》:所以洮汏涤荡至意。高诱曰:挑汏,𤄒也。凡淅米者所以𥳑择之,故凡𥳑择皆云洮汏。今人谓𥳑择曰挑,本是洮字;惟洮米作本字耳。〈𥳑择之挑,一云导字。《颜氏家训》云:导,择也。引光武诏豫养导择为说。《百官公卿表》有导官,师古曰:主择米。导转为挑,幽、宵合音冣近也。〉
《说文》沥、漉皆训浚,今人漉则曰沥,音如詈。
《通俗文》:去汁曰滗。〈《一切经音义》引。〉《广韵》音鄙密切。古字无滗,故医经但作分泌。今人皆谓去汁曰泌,引伸之谓甚清曰泌清,皆读鄙密切。
《说文》:抈,折也。鱼厥切。今人谓以手折物为抈,开口呼之。
《说文》:擸,理持也。今谓理须髪为擸。俗误书掠,非也。
《释名》:爪,绍也。此明古音爪、绍相同。今衣工谓袂端接袖为爪袖,爪即绍也,今人又谓以钱沽物有馀而返其钱为爪,或谓之缴。寻《说文》:缴,生丝缕也。之若切。引伸为缴绕。《汉书·司马迁传》:名家苛察缴绕。如淳曰:缴绕犹缠绕也。缠绕则有返归之义,故谓返钱为缴。之若切转为上声,正当读爪。相承皆读缴为古了切,遂若与爪异语,其实一也。
《说文》指爪字本作㕚,云手足甲也。今人谓寻𧠨为爪,盖取捾𱟰之意。
《方言》:受,盛也。齿音转舌,〈《广韵》受训姓者音都导切。〉今以手以裳承接者通谓之兜,兜即受也。
《说文》:𠏮,市也。都队切。今人谓以银易钱曰𠏮,通以兑字为之。
《方言》:挢捎,选也。凡取物之上谓之挢捎。今江、浙皆谓物之上选者为捎货,音如峭。
《尔雅》:隐,占也。《广雅》:隐,度也。今浙江谓以身及手比絜物之高下长短为偃。偃、隐古通。《齐语》隐五刃,《管子·小匡》作偃五兵,《古今人表》徐隐王即徐偃王。
《说文》:𢪇,扶也。七良切。今浙江谓小儿相扶曰𢪇,音如将。《诗》言福履将之,无将大车,笺皆训将为扶,则古衹作将也。直隶谓引导小儿行为将,则将率之义也。又,《广雅》:将,养也。《小雅》:不皇将父。《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今人犹谓持养曰将养。作𢪇亦得。
《方言》:搪,张也。郭璞曰:谓彀张也。今谓彀张为撑开,撑即搪矣。
《说文》:舀,抒臼也。以沼切。今谓以器抒水为舀水。
《广雅》:戽,抒也。抒出亦曰抒。〈《诗》释文引《仓颉篇》。〉今谓倾水为戽水。曹、兖、沂之闲谓投弃为戽。又,《说文》:斜,抒也。今浙江谓自壶口注酒抒之佗器曰斜酒,读如賖。〈斜、賖皆从余声。〉又,《说文》:涒,食已而复吐之。佗昆切。《尔雅》孙炎注: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之貌也。今浙江谓倾水为涒水,音正作佗昆切,此倾注之殊名也。
《说文》:㘝,下取物缩臧之。读若聂。今治水田者下取川谷淤泥缩臧之以上壅田,谓之㘝泥。转上声为女检切,字变作罱。
《广雅》:扱,插也。今人谓搢裳于带为扱。本楚洽切;今北方音如匝,南方音如馺。〈苏合切。〉
《说文》:𢻱,𢾭也。经典相承作施。古音𢻱、施皆如拖。歌、寒音转,今变作摊。摊本训按,音乃旦切,音义皆无所取。《广韵》二十五寒佗干切下已有摊字,训为开也,则其变转已久。寻讨语根,实当作𢻱。〈王叔和《脉经》曰:滑而浮散者摊缓风。今人犹言风摊,俗字作瘫。摊乃借为弛字。弛、施古通。〉
《广雅》:废、措、寘、奠,置也。凡置物曰废,与措、寘、奠同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曰废居,《货殖列传》曰废箸。古无轻唇,废读如拜。今谓置物为废,其音由拜转摆,俗遂用摆字为之。《广韵》摆训摆拨,未详其义。《后汉书·马融传》云:摆牲班禽。案:《春官·大宗伯》疈辜,故书疈为罢。郑司农云:罢辜,披磔牲以祭。则摆牲之摆即是罢字,本训披磔,无置义也。
《说文》:圮,毁也。《虞书》曰:方命圮族。䤏,圮或从手从非,配省声。今庐州谓物渐倾颓曰圮下去,读如摆。案:徐铉音圮为符鄙切,古无轻唇,则圮正当读摆。〈圮从配省声,非从己声,切以符鄙,亦未密合切符美者得之。〉或字兼从非声,与排、裵、悲等字声尤近。又,废、圮、败音义皆近,废训屋顿,败训毁,圮亦训毁。凡物倾顿则摇动,今亦云摆,实即圮字。
《说文》:奂,取奂也。《诗·大雅》: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纵弛之意也。今江、浙谓狗摇尾自纵弛曰奂尾,又凡用拂子、绳索之属纵弛摇之亦曰奂。又,奂、换声义相近。《说文》:换,易也。古言掉尾,今言换尾;犹今谓易曰换,亦曰掉矣。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冖下不得走。蕲州谓手在袖中屈不得舒为冤。
《说文》:踦区,臧匿也。或借𫸩、抠为之。《春秋》鲁公子𫸩字子臧,是也。引伸为探臧。《列子·黄帝》篇:以瓦抠者巧,以黄金抠者惛。殷敬顺曰:抠,探也。《荀子·君道篇》: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慎子》曰:投钩分财,投策分马,非钩策为均也。又曰:分马者用策,分田者用钩。〈《慎子》引见《群书治要》。〉钩亦抠也。今言拈阄,即此钩字。广信谓隐度探索为𫸩。凡此,皆本区字也。
《方言》:揜,臧也。引伸为射覆。《贾子·匈奴》篇:或薄或揜。〈薄即博。孙诒让说。〉《汉书·货殖传》:掘𠣥搏掩。师古曰:掩,意钱之属也。掩即揜字。《纂文》:扑掩,俗谓之射数,或云射意也。济南谓以隐语相射为调揜子。本衣检切,今苦敢切。
《汉书·佞幸传》:县官㡿卖董氏财凡四十三万万。《货殖传》:及众㡿卖。㡿者,度也。〈《史记·李将军传》索隐引许慎《淮南》注:㡿,度也。㡿、度古同声。〉今人谓㡿卖为𢫦卖,音之转,犹𩑒颅呼百颅矣。《天官》注云:占卖国中之㡿币。占、度同义,《汉书》言自占、占租,是也。
《说文》:操,把持也。《史记·酷吏列传》:操下如束湿薪。沂州谓持止小儿妄动为操,作上声。
《说文》:东,动也。动,作也。自西安以至四川皆谓自作不靖曰东乱子,亦曰东祸。佗处多言撞祸,撞从东声也。
《墨经》:佴,自作也。字从声转作茸。《汉书·司马迁传》:而仆又茸以蚕室。《文选》正作佴。广信谓随意自恣出入曰佴进佴出,即自作义。音如茸。〈佴、茸皆耳声。〉
《说文》:𢆉,㨖也。如审切。音变从韵作椹。《史记·荆轲传》:右手椹其匈。又为戡。《尔雅》:戡,杀也。今称杀曰戡,俗作砍,无以下笔。音变从纽作刵。〈仍吏切。与𢆉双声。〉《广雅》:刵,断也。字亦作珥。《秋官·司约》:则珥而辟臧。注:珥读曰刵,谓杀鸡取血衅其户。杭州谓杀曰刵。恒言曰杀,殊语曰刵。
《说文》:刏,划伤也。一曰:断也。读若㱯。㱯音五来切。《中山经》:刏一牝羊。注:刏犹刲也。《周礼》或言刏珥、几珥、祈珥,皆一语也。广州谓杀曰刏。恒言曰杀,殊语曰刏。
《尔雅》:鐂,杀也。淮南谓杀曰澑刀子,澑之言鐂也。凡今语以拳朾曰朾拳,以杖〈俗作仗。〉朾曰朾杖,故以刀杀曰鐂刀子,其词例同矣。
《说文》:副,判也。《周礼》曰:副辜。〈今作疈,是籒文。〉芳逼切。今蕲州谓宰杀牺牲曰伏,伏鸡、伏猪是也。伏即借为疈字。〈伏、疈今为双声,古音又同在职德部。《说文》畐读若伏;《考工记》不伏其辕,故书伏作逼;是伏与畐声字通之证。〉《封禅书》言秦德公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菑。是伏正因磔狗得名,伏即疈辜之疈明甚。伏为祭名,与𦝼、腊等。𦝼、腊主于用肉,伏则主于磔狗;而汉以来皆释为伏闭伏臧,不知其即疈字。服虔云:周时无伏,秦始作之。亦不忆疈辜也。
《说文》:㱠,枯也。古但作辜。《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郑司农曰:罢辜,披磔牲以祭,若今时磔狗祭以止风。《秋官·掌戮》:杀王之亲者辜之。注:谓磔之。剖腹张之曰辜,𩮜肉置骨曰冎,〈《说文》。〉辜、冎双声相转。今时极刑剖腹支解复𩮜其肉,但谓之冎。
《说文》:夌,一曰:夌𢕌也。亦作陵迟、陵夷。古语陵迟为渐下,陵迟者,犹言夷也。〈《说文》:𢓡,行平易也。古但作夷。〉今语陵迟为剖腹支解,陵迟者,犹言夷也。秦法有夷三族。《汉书·刑法志》曰:大辟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䲷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夷本训伤,训杀,〈《易·序卦》:夷者伤也。《左传》:芟夷蕰崇之。杜解:夷,杀也。〉亦训为尸;〈《周礼·天官》:共夷盘冰。注:夷之言尸也。〉陵迟为夷,亦犹尸诸市也。夷、尸、易、施古音同。〈《尔雅》:夷,易也。弛,易也。顾、谢本弛作施。《毛诗·小雅》我心易也,《韩诗》作我心施也。夷、易、施古一声。〉易声有𩮜。《说文》云:冎,𩮜人肉置其骨。施声有胣。《庄子·胠箧》篇云:苌弘胣。崔撰作施,云:裂也。司马彪云:胣,剔也。古但作施。《晋语》:施邢矦氏。《左氏传》:国人施公孙有山氏。施其家者,即所谓夷三族也。〈韦训劾捕,杜训行罪,皆非。〉施其身者,即今陵迟为夷也。古今两言陵迟,所指各异,然其为夷一矣。
《左传》:五雉为五工正,夷民者也。古雉、夷同声,故辛夷亦作新雉,《秋官·雉氏》掌杀艸,雉即夷也。字亦作薙。《说文》:薙,除艸也。佗计切。今福州谓杀为薙,开口呼之。〈凡福州音支多如佳,脂、微、齐多如灰,之多如咍。此与江、河闲异。〉薙本夷也。
《说文》:辟,法也。从卪,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𨐨,治也。《周书》曰:我之不𨐨。今经典但作辟。《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今诸会党皆谓杀为辟。
《说文》:半,物中分也。从八,从牛。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今广西屠牛者行赇吏役谓之牛判钱。邓廷桢说。
《说文》:簎,刺也。士革切。今谓刺为簎,读如错杂之错。俗作戳。
《说文》:耏,罪不至髡也。或作耐。奴代切。《汉书·高帝纪》应劭注:完其耏鬓,故曰耐。黄生说:徽州妇人治去面毛曰耐面。
《说文》:薅,拔去田艸也。从蓐,好省声。茠,薅或从休。《诗》曰:既茠荼寥。呼毛切。今山西、淮西、淮南皆谓刈艸为薅艸,读呼到切。
《说文》:穮,耕禾闲也。《春秋传》曰:是穮是衮。甫娇切。今山东、江苏皆谓耕禾闲曰穮,音如暴。
《说文》:汉令解衣耕谓之襄。《鄘风》:墙有茨,不可襄也。传曰:襄,除也。则去艸亦曰襄。音转字变,芸艸后摩田曰场。《说文》:场,治谷田也。今江南、浙江櫌摩曰场,读如荡。〈佗浪切。〉引伸谓平滑修洁为光场,场亦读如荡。
《说文》:居,蹲也。此即今踞字。黄州谓踞地曰踞倒,读若枯。惠、潮、嘉应之客籍曰踞下去,读如古。
《淮南·道应训》:方倦龟𣪊而食蛤梨。注:楚人谓倨为倦。倨即踞字,倦之言拳拳也。今四川谓踞地曰倦在地,倦读如卷。
《说文》:久,从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歫也。《周礼》曰:久诸墙以观其桡。久古音如己,〈《说文》玖读若芑。凡《诗》久、玖等字皆与之咍部字为韵。〉两胫后有所歫,正象跽形,故字变作跽,作㠱。《说文》:㠱,长踞也。暨已切。跽,长跪也。渠几切。蕲州谓跪曰跽,读如㠱。
《方言》:企,立也。今福州、广州谓立为企。
《诗·大雅》传:疑,定也。《士昏礼》疑立,注:疑,止立自定之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佁儗,注云:不前。儗亦疑字。今浙东绍兴谓立为疑,读如碍。疑音小变为𬮿。《方言》:𬮿,立也。𬮿,陭也。《广雅》𬮿、倚皆训立,陭即倚也。曹宪音𬮿为巨代反;浙西谓负墙立曰𬮿,仰胡床而坐亦曰𬮿,音正作巨代反。直隶、山东言陭。
《方言》:䠆𨂣,立也。今淮南谓立为䠆,音如撑。
《说文》:眙,直视也。今转作瞪,通语也。浙人谓目大而直视曰眼精眙出,读若殆。又,《方言》:眙,逗也。今淮南谓久立不前曰站眙,注意晞视曰望眙,亦读如殆。
《说文》:厃,仰也。从人在厂上。旧皆读鱼毁切,此盖误从危音。〈危音鱼为切。〉厃下又云:屋梠也。秦谓之楣,齐谓之厃。木部曰:屋Template:!𣝼联,秦谓之楣,齐谓之檐。此则厃、檐同字。厃、檐古音并如詹,故《广韵》厃、詹并职廉切。詹下云:多言也。从言,从八,从厃。段玉裁曰:当从厃声。其说甚是。今人谓危立曰厃,音如赡,俗作站。凡训仰者多与立同义,故《通俗文》企训为望,〈《一切经音义》引。〉而《方言》企训为立矣。
《周易》:朋盍簪。京作撍;虞作戠,云:丛合也。《广雅》:𨅔,止也。今直隶、山东谓车行所至小有宿留曰打兓,〈俗作尖。〉即撍、𨅔等字也。《尔雅》、《方言》皆云:詹,至也。兓、詹声相类,义亦相引伸矣。
《说文》:去,人相违也。丠据切。朅,去也。丠竭切。今南方多言去,北方多言朅,或音如铠,〈苦盖切。〉然犹书作去者,以去、朅本双声耳。
《说文》:儦,行貌。《诗》曰:行人儦儦。《释文》:表骄反。今通谓疾走曰儦,音如麃,〈蒲交反。〉俗书作跑。案:《广雅》:跑,趵也。《玉篇》:跑,蹴也。非行义。〈所在有虎跑泉,则是掊字。〉
《说文》:忧,和之行也。从夊,𢝊声。〈忧愁本作𢝊。〉《诗》曰:布政忧忧。今浙江谓轻步曰忧忧。
《说文》:𧠊,突前也。莫红、亡沃二切。今吴、越闲小儿捉迷臧为戏突出曰𧠊,读莫夭切。邓廷桢说。
《说文》达字得声于大,或从大作达。达下云:或曰迭。迭下云:一曰达。是达、迭义本相近。故《郑风》挑兮达兮传云:挑达,往来相见貌。往来即更迭义。今凡往返一周,浙江云来一达去一达,达读如大;〈徒盖切。〉湖北谓之一道,道、挑声亦相近。《说文》引《诗》𠬢兮达兮,训𠬢为滑,亦谓往来滑利也。〈《诗》释文:挑,佗羔反。〉
《说文》:𠣘,匝,遍也。经典相承用周为之。今或音转如遭,谓走一周曰走一遭。或音转如招,谓周转曰招转。幽、萧与宵、肴、豪合音冣近也。
《庄子·缮性》篇:物之党来寄也。《荀子·天论》:怪星之党见。党犹适也,亦或作傥。今吴、楚皆谓不意得之者为傥来。
《说文》:夆,忤也。逢,遇也。今人谓相忤曰夆,相遇曰逢,皆音普用切。古无轻唇,从重唇也。不意得之亦曰逢,音转字变作䰃。《说文》:䰃,忽见也。蒲浪切。俗作碰。
《左传》:距跃三百,曲踊三百。《释文》:百音陌。今字作𧻙。《文选·江赋》:𧻙涨𢧵泂。善曰:𧻙音陌,犹越也。𢧵,直度也。案:𢧵、𧻙对言,𢧵为直度,则𧻙为邪越。凡从百者皆有邪义。《问丧》注云:邪巾貊头。故《释名》曰:鹿、兔之道曰亢,行不由正,亢陌山谷艸野而过也。今人行道方折者曰转弯,邪越者曰𧻙角。
《广雅》:跐,蹋也。曹宪音昃买反。今人谓蹋为跐,读初买反。俗用踹字为之。
《庄子·秋水》曰:跳梁乎井干之上。梁今字作踉。《广韵》:踉,跳踉也。今蕲州谓跳为梁。梁、陆双声,故梁音转为陆。《庄子·马蹄》云:翘足而陆。司马彪训跳。𡴆亦跳也。〈力竹切。〉《说文》鼀下云:其行𡴆 𡴆。状蟾蜍之跳也。夌训为越,字亦从𡴆,谓跳高也。《史记·秦本纪》:略陆梁地,以为南海、郁林、象郡。陆梁即𡴆梁,谓蛮人轻暴善跳踉耳。今南自夏口而东谓不举足而𧻙越数尺为𡴆,转去声读如澑;北至天津、德州谓之𡴆厉;𡴆读如鼀,〈七宿切。〉厉者,《雅》训以衣涉水,今通为在陆之名。
《月令》:征鸟厉疾。《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王肃曰:厉,疾也。孳乳作𩧮。《说文》:𩧮,次第驰也。《广雅》:𩧮,奔也。曹宪音例。今广信谓奔走追逐为𩧮,音如烈。
《夏官》:冯弱犯寡。注:冯谓乘陵也。《左传》:冯陵我城郭。杜解:冯,迫也。广信谓追迫人为冯,音铺登切。
《说文》:仓,仓黄取而臧之,故谓之仓。㐭,仓黄㐭而取之,故谓之㐭。仓有仓猝义,㐭义亦同。今人多谓出不意乍至为㐭,俗误书冷。又,《说文》:𤎭,侵火也。从炎,㐭声。力荏切。汉中谓好出不意侵损人者为𤎭虫,又言𤎭狗。
《说文》:𦒶,老人行才相逮。读若树。今所在谓行才相逮曰慢慢旳奔。
《说文》:辵,乍行乍止也。读若《春秋公羊传》曰辵阶而走。丑略切。今本《公羊传》辵作躇,《释文》:躇与踱同。案:古无舌上,丑略切归舌头,即作度音。今人谓乍行乍止曰辵,书作踱。凡峙䠧、踟蹰、蹢躅皆一音之转。
《说文》:匍,手行也。鱼、模转麻,今谓手行曰爬,本匍字也。若父为爸,傅为巴矣。
《说文》:旋,周旋。今通谓转为旋。直隶谓转为朾磨。磨,磨石,亦旋物也。
《方言》:逭,转也。郭璞音换,又管。今谓物转于地、人在地转皆曰逭。由管音转如衮,俗作滚。〈滚本水沸之涫字。〉奔逃亦曰滚,或曰滚蜑,借为逭遁。《说文》:逭,逃也。遁,逃也。
凡逃或谓之㔷。《说文》:㔷,侧逃也。卢𠊱切。今谓乘𨻶脱走为㔷,微弇如澑。或谓之乍。《说文》:乍,一曰:亡也。今吴、越谓乘𨻶脱走为乍,音如斫。
《说文》:泰,滑也。臣铉等曰:本音佗达切。今人谓滑为滑泰,移以言人逃去亦曰滑泰,俗作㳠。滑泰者,往来便利,犹𠬢达矣。
《说文》:臩,惊走也。《广韵》俱往、俱永二音。福州谓走曰臩。又,《说文》:臩,一曰:往来也。具往切。《广韵》又音俱往切。今通谓往来山水闲曰臩,读居况切。字亦通俇。《说文》:俇,远行也。居况切。《鲁颂》传:憬,远行貌。《释文》:憬,九永反。憬借为俇。
《说文》:踶,躗也。特计切。今人谓以足擿人为踶,音如惕,俗作踢。
《说文》:尥,行胫相交也。力吊切。直隶谓角力者以胫互踶为尥腿子。
《说文》:跳,蹶也。蹶,僵也。今谓失足倾堕为跳,音如吊。俗误书掉,非也。或谓之跌。《方言》:跌,蹶也。倾足旁堕为踒。《说文》:踒,足跌也。乌过切,今为乌拐切。向前堕为仆。《说文》:仆,顿也。江南运河而东至于浙江谓坠地俛者为合仆,仆音如朴。〈两物俛仰合为合覆,亦作朴音。〉向后偃为逿。《汉书·儒林传》:阳醉逿地。今谓失据后偃为逿倒,逿音如傥。行有所疐为跋。《说文》:𣥠,足剌𣥠也。读若拨。跋,蹎跋也。𣥠、跋声义同。今谓举足猎跋欲踬曰跋。转入元、寒,音如绊,若跋扈作畔援矣。
《说文》:𥄉,到首也。〈到即今倒字。〉贾侍中说:此断首到县𥄉字。古尧切。𥄉首字相承借䲷为之。𥄉、䲷《广韵》皆古尧切,今乃误读如嚣矣。然县首是引伸义;汎言倒首,乃是本义。今人谓前仆曰跌一𥄉。前仆者首必倒下,俗言倒栽,或言跌顉头,〈俗作跟头,误。〉是也;故以𥄉言。相戏倒植曰勃𥄉。
《说文》:没,沈也。黄勃切。今人皆读没如末,浙江谓人溺死为没杀,犹作黄勃切。
《说文》:窋,物在穴中貌。丁滑切。今谓臧在穴中为窋,音如朵。窋转平当音堆;今音朵者,脂、歌相转,犹堆亦称垛矣。〈《说文》垛训堂塾;今言垛积者,非本字,乃堆字双声假借尔。〉
《说文》:藩,屏也。屏为屏蔽,亦为屏臧。《地官》蕃乐,杜子春读蕃乐为藩乐,谓闭臧乐器而不作。今浙西嘉兴、湖州谓逃隐屏臧为藩,音如畔。古无轻唇音,藩音如盘,盘、畔亦相代也。
《广雅》:亢,遮也。《左传》: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杜解:亢,蔽也。案:《尔雅》蔽训微,谓隐匿之也,则亢亦有遮使隐匿之义。今淮西、淮南、吴越皆谓臧物为亢,读如抗。
《说文》:困,故庐也。《易》言困于石,困于葛藟,传曰:非所困而困焉。则困亦有居处之义,故古文困作𣏔,字从止也。《方言》:困、胎,逃也。盖谓遁世隐居尔。今直隶、淮西、江南、浙江皆谓寝曰困,亦取从止之义。
《说文》:寐,卧也。今广信谓卧为寐,倦极思卧曰朾默寐,寐读如𫎇救切。本脂部字,今转近幽。若韦昭云急疾呼茅蒐成𩎟,𩎟亦转幽部矣。
《庄子·外物》篇:螴蜳不得成。《释文》:郭音陈惇;司马读曰冲融,言怖畏之气冲融两溢,不安定也。案:螴蜳犹言佂伀。淮南谓假寐暂觉为螴蜳,上音如冲,下音如惇。吴、越曰朾礚螴,音如冲。直隶曰朾蜳儿,音如堆,犹敦丠即堆丠矣。
《说文》:㞒,卧息也。通作塈。《邶风》伊余来塈,传:塈,息也。《释文》音许器反。今绍兴、杭州劝小儿卧,则语之曰㞒。
《说文》:寣,卧惊也。火滑切。引伸为觉寤。《广雅》:寣,觉也。今人谓睡至醒一期之闲曰睡一觉,或曰睡一寣。
《曲礼》正义:火灼曰炙。凡熏火亦曰炙。惠、潮、嘉应之客籍谓熏火为炙火,常德亦如之。炙读如侧。
《说文》:𢢞,𢟡也。苦计切。今人谓劳𢟡为𢢞力。扬州谓之羸。凡气尽颓丧通谓之喙。《晋语》:余病喙。韦解:喙,短气貌。《方言》作𣨶,云:𠉮也。今转作平声,读如虺,俗误书灰。
《说文》:姘,《汉律》:齐民与妻婢奸曰姘。今谓奸为姘。
《说文》:䢒,会也。经典相承作交。《月令》:虎始交。《庄子·齐物论》:与接为构。司马彪曰:人道交接,构结驩爱也。今人谓人道曰交,音如搅。〈或云是满洲语,非也。〉或谓之尼。《说文》:尼,从后近之。《尔雅》舍人注曰:尼者,私之定也。音转为昵。《说文》:昵,日近也。亦作昵。昵又通䵒。《左传》不义不昵,《说文》引作不䵒。今谓交会为尼,音如日,䵒得声于日也。〈仲尼亦作仲屔、仲泥,则古尼本音泥。𢓴字从日。亦作𢓇,从内,则古日本音纳。尼、昵、䵒、古并泥母,今则并在娘母,而俗音又在日母。要之,古音祇有泥母,娘、日二母,皆后人纷岐之音耳。〉古言亲昵,〈娘母。〉今语亦变为亲热,〈日母。〉惟江南犹正言亲昵耳。或谓之㞏。《说文》:㞏,㞚㞏也。㞚,从后相臿也。㞚音楚洽切,㞏音直立切。今浙江谓交会为㞏。〈《广雅》㞚㞏又与歉、减、劣、亏等字并训为少,今市井亦谓折阅为㞚㞏。〉范寅说:鸡、鹅、鸭孳尾,绍兴谓之打埶。
《尔雅》:介,右也。《秋官·大行人》注:介,辅也。江南、浙江谓与人相耦为介,读渠八切。
《说文》:豖,豕绊足行豖豖。从豕,系二足。亦借作招。《孟子·尽心》篇: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注:招,罥也。今江宁、杭州于珍重之物欲其弗失曰招得住,招即豖也。
《说文》:既,小食也。《论语》曰:不使胜食既。今《论语》作气。气,《说文》云: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侯。或作䊠,作饩。然则在物曰气,啖之曰既。唐人言吃饭,今人言𠯏饭。𠯏本口𠯏字,今音如气。《晏子·内篇杂下》曰,免粟之食饱,士之一气也。炙三弋,士之二气也。五卵,士之三气也。婴无倍人之行,而有参士之食。彼气即今所谓𠯏饭,皆借为既。食言亦谓之既。《史记·太史公自序》曰: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既信即食言,今人亦曰𠯏。借气、𠯏为既者,犹借气为既也。《新附》别出吃,乃不悟《说文》本有既字。〈今以气为云气之气,而以气为气食字。然气食正当作气。《传》言齐人来气诸侯,与之曰气,求之亦曰气也。〉
《说文》:啜,尝也。昌说切。今南方谓食之为𠯏,北方谓食之为尺。𠯏即既字,尺即啜字;然犹书作𠯏者,韵近相乱耳。扬州诃责儿食曰啜饭,音如揣。
《说文》:𩛥,设食也。〈从宋本及《玉篇》。〉读若载。《石鼓》以𩛥为载。今人留宾为设酒食谓之待。虽相承作待,其字当作𩛥矣。载本音戴,《周颂》载弁俅俅,以载为戴,可证也。𩛥为设食,引伸亦为食之;犹馔为具食,引伸亦为食之。〈《论语》:先生馔。马融曰:先生,谓父兄也。馔,饮食也。是先生馔者,谓父兄饮之食之。〉今直隶、山东、淮南、湖北别语谓食曰𩛥饭,读如戴。
《说文》:𦤘,用也。从享,从自。自,知臭香所食也。读若庸。今人相谒而食𠯏饭𠯏茶则曰用饭用茶,本当作𦤘。段玉裁说。
《说文》:𪗟,啮也。闽、广谓食曰𪗟饭,或曰啮饭。〈𪗟,户骨切。啮,五结切。〉《说文》:噍,啮也。或作嚼。广之潮州谓食曰嚼饭。天津诃责人食曰噍饭,音如蹙。《说文》:啖,食也。长沙谓食曰啖饭,字从声变作啖饭。〈啖本徒滥切,啖本徒敢切。《说文》无啖,啖即啖字也。今乃音变如阚。〉《说文》:𪗽,噍声。古活切。江南谓独食曰𠯏𪗽,淮南谓会食曰𠯏𪗽,独食曰啖𪗽。《说文》:哜,尝也。浙西诃责人食曰食哜。《荀子·荣辱篇》曰:𠯍 𠯍而噍。杨倞曰:𠯍,如盐反。通语诃责人食曰𠯍饭,音转如曩,俗作嚷。〈犹佛典南无作曩谟。〉此食之殊名也。
《说文》:具,供置也。《内则》:佐长者视具。注:具,馔也。《汉书·窦田灌韩列传》:请语魏其具。又曰:婴与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张具。《何武传》:为具召武弟显。江南、浙江言有宴集则曰有𠯏具,具音如局,若《说文》㮂字,《周语》、《汉书》作梮矣。
《说文》:龈,啮也。康很切。今人谓噬刚物曰龈。广信别言啮音如丯。〈古拜切。〉《说文》:齰,啮也。侧革切。邓廷桢曰:江宁谓寐后切齿为齰牙,音如错。
《说文》: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为溇。力主切。今淮西谓嗜酒无厌为酒溇子。
《说文》:欱,歠也。呼合切。今人谓大歠曰欱。《说文》:渳,饮也。绵婢切。今人谓小歠曰渳。《春官》杜子春注读渳为泯,渳、泯双声,故浙江亦谓渳曰泯。《说文》:吮,欶也。徂沇切。今人谓促口取汁曰欶,浙之杭州谓之吮。此饮之殊名也。
《尔雅》:亹亹、蠠没、孟、茂、勔,勉也。皆音之转。《方言》:劳而相勉谓之侔莫。栾肇曰:燕、齐谓勉强为文莫。亦皆一音之转。今又音转为麻。浙江谓勉力为麻力,湖北谓敏捷为麻力,皆一语也。
《说文》:缦,缯无文也。《晋语》韦解:缦,车无文也。《说文》:慢,惰也。䟂,行迟也。曼声得转如墓。〈如曼训无,曼丠作毋丠。〉四川谓色不飏曰缦,音如墓;迟钝曰慢,音如墓。浙江谓迟钝曰慢,音如莫。陕西谓迟钝曰慢诞,音如麻达,或转如磨朗。
《说文》:苛,尤勮也。〈《一切经音义》引。〉乎哥切。四川谓事难尤勮、人很尤勮皆曰老苛,转上如火。
《尔雅》:䇓,待也。相承作须。《楚辞·离骚》𦕼逍遥以相羊,逍遥一作须臾。《汉书·礼乐志》:神奄留,临须遥。晋灼谓即须臾,亦即消摇。故今人从双声谓不须曰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