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240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四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四十卷目录
梓部汇考
梓图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 小雅小弁〉
尔雅〈释木〉
礼纬〈斗威仪〉
山海经〈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楸梓〉
毛诗陆疏广要〈椅桐梓漆〉
丘光庭兼明书〈杞梓〉
本草纲目〈梓〉
梓部纪事
梓部杂录
梓部外编
楸部汇考
楸图
诗经〈秦风终南 小雅南山有台〉
礼记〈学记〉
尔雅〈释木〉
毛诗陆疏广要〈有条有梅 北山有楰〉
徐光启农政全书〈楸树考〉
本草纲目〈楸〉
楸部艺文〈诗〉
绝句 唐杜甫
楸 韩愈
楸树〈二首〉 前人
庭楸 前人
楸花十二韵和王仲仪 宋梅尧臣
楸树 金元德明
楸花 段克己
楸子树 明郭登
周公庙古楸行 康海
万寿寺古楸树歌 朱克瀛
楸部选句
楸部纪事
楸部杂录
草木典第二百四十卷
梓部汇考
释名
《梓》:〈诗经〉 木王。〈埤雅〉
梓图
《诗经》
鄘风定之方中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注〉梓,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大全〉《本草注》曰。梓似桐而叶小。花紫。亦有三种。华谷严氏曰:“梓漆可供器用。但言伐琴瑟者。取成句耳。”
小雅小弁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注〉《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大全〉安成刘氏曰:“桑以供蚕食,梓以具器用。”
《尔雅》
释木
椅、梓
〈注〉即楸。〈疏〉别二名也。郭云。即楸。《诗鄘风》云。“椅桐梓漆。”陆玑《疏》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则大类同而小别也。
==斗威仪
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梓为常生。
《山海经》
《南山经》
呼勺之山,其上多梓柟。
〈注〉梓,《山楸》也。
《东山经》
馀峨之山,其上多梓柟。
《孟子》:“之山,其上多梓桐。”
《中山经》
《纶山》,“其木多梓柟。”
《大尧》之山,其木多梓桑。
《崌山》“其木多梅梓。”
隅阳之山,其木多梓桑。
《岐山》“其木多梅梓。”
《丙山》“其木多梓檀。”
《翼望》之山,其下多漆梓。
朝歌之山,其木多梓柟。
碧瑶之山,其木多《梓柟》。
《堇理》之山,其上多美梓。
鸡山,其上多美梓。
《婴䃌》之山,其下多梓。杶 卑山多苴梓。
《贾思勰齐民要术》
种楸梓
《诗义疏》曰:梓,楸之疏理,色白而生子者为梓。《说文》曰:“槚,楸也。” 然则楸梓二木相类者也。白色有角者,名为梓,似楸有角者,名为角楸,或名子楸。黄色无子者,为柳楸。世人见其色黄,呼为荆黄根也。
宜割地一方种之,梓、楸各别,无令和杂。
种梓法:“秋耕地令熟。秋末冬初,梓角熟时,摘取曝干, 打取子,耕地作垄,漫散即再劳之。明年春生,有草枝, 令去,勿使荒没。后年正月间,斸移之方步,两步一树。”
此树须大不得概栽
“即无子”,可于大树四面掘坑取栽,移之一方两步一 根两亩一行,一行百一十株,五行合六百株。十年后 一树千钱,柴在外,车板、盘合、乐器所在任用,以为棺 材。
胜于松柏
《术》曰:“西方种楸九根,延年,百病除。”
《杂五行书》曰:“舍西种梓楸各五根。”
“子孙孝顺” ,口舌消减也。
《毛诗陆疏广要》
鄘风
椅桐梓漆
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今人云“梧桐也” ,则大类同而小别也。
《尔雅》云:“椅,梓。” 郭云:“即楸。” 郑云:“今亦谓之梓,木良材也。” 《埤雅》云:旧说椅即是梓,梓即是楸。盖楸之疏理而白色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其实两木大类同而小别也。今呼牡丹为花王,梓为木王,盖木莫良于梓,故《书》以梓材名篇,《礼》以梓人名匠也。《尔雅翼》云:郭氏解椅梓,云即楸。又解楸榎,云“大而皵楸,小而皵榎。” 《说文》亦曰:“椅,梓也;梓,楸也;楸,梓也;槚,楸也。” 然则椅、梓、楸、槚,一物而四名定之。方中既言椅,又言梓,故《疏》曰:“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为梓。梓实桐皮曰椅。” 而《齐民要术》称“白色有角者为梓,或名角楸,又名子楸,黄色无子者为柳楸,世呼荆黄楸” 云。然则是数者又以有子为辨耳。梓为百木长,室屋之间有此木,则馀材皆不复震。其荚细如箸,其长仅尺,冬后叶落而荚犹在,树总总然,其实一名豫章。《古今注》云:棘实曰枣,梓实曰豫章,桑实曰葚,柘实曰佳。昔者伯禽、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遂见商子。商子使观于南山之阳,见桥木高而仰,又使之观乎北山之阴,见梓焉,晋然,实而俯。商子曰:“桥者父道也,梓者” 子道也。于是二子再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则以能子道焉耳。《杂五行书》曰:“舍西种梓,楸五,令子孙顺孝。” 盖亦此义。《日华子》云:“椅树皮有数般,惟楸梓佳。” 萧炳云:“梓似桐而叶小,花紫。” 《礼斗威仪》云:“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 楸梓为长生。《通志略》云:“梓与楸相似。” 《尔雅》以为一物,误矣。《齐民要术》云:“白色有角者为梓,无子为楸。” 是皆不辨楸、梓也。梓与楸自异,生子不生角。
《丘光庭兼明书》
杞梓
近代文人多以杞梓为大材,可为栋梁之用。明曰:“杞 梓小材木可为器物之用耳。何以言之?《左传》云:‘杞梓 皮革,自楚往也’。与‘皮革同文,故知非大材。《孟子》曰:‘性 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 杯棬。《释木》云:“杞,枸。”�郭璞曰:“今枸杞也。《尚书梓材》云‘既勤朴斲,惟其涂丹臒’。孔安国曰:‘梓,漆也。《诗》云:‘椅桐 梓漆’。然则梓非漆之别名,可以为漆器之材耳’。”是知 杞之与梓皆柔软之木,杞则可为杯棬,梓则可为漆 器,其非栋梁之材也明矣。或曰:“昔秦人伐梓,其中一 青牛梓非大木耶?”答曰:“梓本大木,但其为货之时,析 而断之为小材耳。”
《本草纲目》
梓释名
李时珍曰:梓或作杍,其义未详。按:陆佃《埤雅》云:梓为 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盖木莫良乎梓,故《书》以梓材 名篇,《礼》以梓人名匠,朝廷以梓宫名棺也。罗愿云:“屋 宇有此木,则馀材皆不震”,其为木王可知。
集解
《别录》曰:“梓白皮,生河内山谷。”
陶弘景曰:“此即梓树之皮。梓有三种,当用朴素不腐 者。”
苏颂曰:“今近道皆有之,宫寺人家园亭亦多植之。木 似桐而叶小,花紫。”《尔雅》云:“椅,梓。”郭璞注云:“即楸也。”《诗· 鄘风》云:“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陆玑注云:“楸之疏理白 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为椅,大同而小异也。入 药当用有子者。”又一种鼠梓,一名楰,亦楸属也。枝叶 木理皆如楸,今人谓之苦楸,江东人谓之虎梓。《诗·小 雅》云:“北山有楰”是也。鼠李,一名鼠梓,或云即此。然花、 实都不相类,恐别一物而名同耳。
陈藏器曰:“楸生山谷间,与梓树本同末异。或以为一 物者,误矣。”
大明曰:“梓有数般,惟楸梓皮入药佳,馀皆不堪。” 汪机曰:“按《尔雅翼》云:‘《说文》言:‘椅,梓也;梓,楸也。槚亦楸 也’。然则椅、梓槚楸,一物四名。而陆玑《诗疏》以楸之白 理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者为椅。贾思勰《齐民要术》 又以白色有角者为梓,即角楸也,又名子楸,黄色无 子者为椅楸,又名荆黄,但以子之有无为别。其角细 长如’”箸,其长近尺。冬后叶落,而角犹在树,其实亦名 《豫章》。
李时珍曰:梓木处处有之。有三种木理,白者为梓,赤 者为楸。梓之美文者为椅,楸之小者为榎。诸家疏注, 殊欠分明。桐亦名椅,与此不同。此椅即《尸子》所谓“荆 有长松文椅”者也。
梓白皮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本经》曰:“热毒,去三虫。”
《别录》曰:“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小儿热疮,身头热烦, 蚀疮。煎汤浴之,并捣傅。”
《大明》曰:“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皮肤瘙痒。”
《李时珍》曰:“治温病复感寒邪,变为胃啘,煮汁饮之。”
叶主治
《别录》曰:“捣傅猪疮饲猪,肥大三倍。”
陶弘景曰:“疗手脚火烂疮。”
发明
陶弘景曰:“桐叶、梓叶肥猪之法未见,应在商丘子《养 猪经》中。”
苏恭曰:“二树花叶饲猪,并能肥大且易养。见李当之 《本草》及《博物志》,然不云傅猪疮也。”
附方
时气温病,头痛壮热,初得一日:用生梓木削去黑皮, 取里白者,切一升,水二升五合煎汁,每服八合,取瘥。 〈肘后方〉
疯癣疙瘩“梓叶、木绵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 定,烧取汁涂之。”〈试效录验方〉
梓部纪事
《宋书符瑞志》:“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 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告 群臣,群臣与发并拜吉梦。”
《尚书大传》:伯禽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商子曰:“南 山之阳,有木名桥,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 焉?”二子往观,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反以告商 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二子再见周公, 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
《史记秦本纪》:“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注〉 《括地志》云:“大梓树在岐州陈仓县南十里仓山上。”《录 异传》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 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 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 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 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 之,不胜。有骑堕地,复上发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 头。汉、魏、晋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按今俗画青牛障是。
《伍子胥传》:吴王将北伐齐,伍子胥谏,吴王不听,使子 胥于齐。子胥乃属其子于齐鲍叔而还报吴,吴王乃 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 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 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颈死。 《汉书五行志》:元帝初元四年,皇后曾祖父济南东平 陵王伯墓门梓柱卒生枝叶,上出屋,刘向以为王氏 贵盛,将代汉家之象也。后王莽篡位,自说之曰:“初元 四年,莽生之岁也。当汉九世火德之厄,而有此祥,兴 于高祖考之门,门为开通。”梓,犹子也。言王氏当有贤 子,开通祖统,起于石柱,大臣之位,受命而王之符也。 华峤《后汉书》应华仲迁东平相,赏罚必信,吏不敢犯。 有梓树生于厅事室上,事后母至孝,众以为孝感之 应。
《后汉书樊宏传》:“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为乡里著 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 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 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 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馀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 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 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 者,咸求假焉。
《南齐书祥瑞志》:“永明三年二月,安阳县梓树连理。” 《徐伯珍传》:“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 后汉龙丘苌隐处也。山多龙须柽柏,望之五采,世呼 为妇人岩。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馆 东石壁,夜忽有赤光洞照,俄尔而灭。白雀一双栖其 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焉。”
《魏书太祖本纪》:“元年。葬昭成皇帝于金陵,营梓宫,木 柿尽生成林。” 《水经注》。浦阳江自�山东北,迳太康湖,车骑将军谢 元田居所在。于江曲起楼,楼侧悉是桐梓,森耸可爱, 居民号为“桐亭楼。”
《宋史五行志》:“熙宁元年,英州因雷震一山梓树尽枯 而为龙脑,价为之贱,至京师一两才值钱一千四百。” 《榆社县志》:“梓荆山在县西十里,嶐蘴陡绝,上有梓树 一株,垂阴蔽日,古色苍然。”
《六合县志》:“古梓树二,在学宫射圃内,东西亭立,苍郁 可掬,花著叶杪红锦烛云。”
《石门县志》:“城隍庙肃敬楼西南偏有古柏合围外泽 中㮙鸟衔梓实堕其中,遂抽干,由拱把长与柏齐,破 柏腹,裂为两环,以铁索护之,后为大风所败。”
《新昌县志》:“梓山在县东南八十里,旧有梓木,故名。”
梓部杂录
《尚书逸篇》:“南社惟梓。”
《尸子》:“荆有长松文梓。”
《述异记》:“梓树之精化为青羊,生百年而红,五百年而 黄,又五百年而色苍,又五百年而色白。”
《元中记》:“凡梓木为楹,居下则木鸣,谓之争位。”
《诗集传名物钞》:“案《家语》:‘山有梓,实而俯,楸属亦多乔 耸。但以实而俯者,求梓则得之矣’。”
《洞天清录》:“熏爆琴材,古人以桐梓久浸水中,又取以 悬灶上,或吹曝以风日,百种用意,终不如自然者。盖 万物在天地间,必历年多,然后受阴阳气足而成材。 自壮而衰,衰而老,老而死,阴阳之气去尽,然后返本 还元,复与太虚同体。其奇好处,乃与造化同功,此岂 人力所能致哉,岂吹曝所能成哉。”
有楸梓,锯开,色微紫黑,用以为琴底者也。有黄心梓, 其理正类槠木,而极细,黄白不堪,若作器用,难朽。此 琴材也。
“择琴底,当取五七百年旧梓木,锯开,以指甲掏之,坚 不可入者”方是。
梓部外编
《搜神记》: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 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 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 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 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 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 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 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 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 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 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 其歌谣至今犹存。
《春秋后传》:使者郑客入函谷,至平舒,见素车白马,曰: “吾华山君愿以一牍致滈池。”君子之咸阳,过滈池,见 一大梓树,有文石,取以扣树,当有应者,以书与之。郑 客如其言,见宫门如王者居。谒者出受书,入有顷,云: “今年祖龙死。”
《搜神记》:“吴时有梓树,巨围,叶广丈馀,垂柯数亩。吴王 伐树作船,使童男女三十人牵挽之,船自飞下水,男 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时有唱唤督进之音也。”
吴聂友字文悌,豫章新淦人。少时贫贱,常好射猎,见 一白鹿,射之中寻踪血尽,不知所在,饥困卧梓树下, 仰见所射鹿,箭著树枝,怪之。于是还家赍粮,命子弟 持斧伐之。树有血,遂截为二板,牵置陂中,常沈,时复 浮出,则家必有异。友欲迎宾客,常乘此板,或于中流 欲没,客大惧,友呵之复浮。仕官如愿,位至丹阳太守, 其板忽随至石头。友惊曰:“此陂中板来必有意。”因解 职还家。二板挟两边,一日即至,自尔后板出,或为凶 祸。今新淦北二十里馀曰封谿,有聂友截梓树牂柯 处。牂柯有樟树,今犹存,乃聂友回日所栽,枝叶皆向 下生。
《述异记》:吴黄龙年中,吴都海盐有陆东美妻朱氏,亦 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时人号为比肩。人云: “昔比翼恐不能加也。”后妻卒,东美不食求死,家人哀 之,乃合葬,未一岁,冢上生梓树,同根二身,相抱而合 成一树,每有双鸿常宿于上。孙权闻之嗟叹,封其里 曰比肩,墓又曰“双梓。”
《太平广记》:“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眼 张口如笑,好居深树中,翻石觅蟹啖之。”《述异记》曰:“南 康有神名山都,形如人,长二尺馀,黑色赤目,发黄披 身,于深山树中作窠,窠形如卵而坚,长三尺许,内甚 泽,五色鲜明,二枚沓之,中央相连。土人云:上者雄舍, 下者雌室。”旁悉开口如规,体质虚轻,颇似木筒,中央 以鸟毛为褥。此神能变化隐形。猝睹其状。盖《木客山》 �之类也。贛县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余公塘,上有 大梓树,可二十围,老树空中有山都窠。宋元嘉元年, 县治民有道训、道灵兄弟二人,伐倒此树,取窠还家。 山都见形,骂二人曰:“我居荒野,何预汝事,山木可用, 岂可胜数?树有我窠,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 之无道。”至二更中,内外屋上一时起火,合宅荡尽矣。 《云笈七签》:果州开元观接郡城,选立观额,犹阙大殿, 州司遣工匠及道流采买材木。临行梦有人云:“朱凤 潭中有木,可以足用。”如此者三。一匠曰:“吾于朱凤山 下江中寻之,莫有商筏已到来否。”即往山下寻求,潭 水澄澈,忽见潭底有木,因使善沈者钩求,得梓木千 段,构成三尊殿,钟楼、经阁、山门廊宇,咸得周足。 《群芳谱》:海虞王之稷通判贵阳,运木渡黄河,其最大 梓木二,忽陷泥中,千人不可出。为文祭之,乃见梦曰: “吾三千年为群木领袖,今乃逐逐随其后,终当别去。 必欲相烦,应天子命,非巨舟载不可。”如其言拽而登 舟,举缆一呼如跃,舟行甚疾,绝无阻滞。
楸部汇考
释名
条:〈诗经〉 《槄》。〈尔雅〉
《榎》。〈尔雅〉 楸。〈尔雅〉
楸图
《诗经》
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传〉《条槄》:〈疏〉《释木》云:“槄,山榎。”李巡曰:“山榎,一名槄也。”孙炎曰:“《诗》云:‘有条有梅’。条,槄也。”郭璞曰:“今之山楸也。”陆玑《疏》云:“山楸,亦如下田楸耳。皮、叶白色,亦白,材理好,宜为车板,能湿,又可为棺木。宜阳、共北山多有之。”
小雅南山有台
南山有《枸》,北山有�
〈传〉楰,《鼠梓》。〈疏〉李巡曰:“《鼠梓》,一名。”�郭璞曰:“楸属也。”陆玑《疏》曰:“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
《礼记》
学记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注〉《夏》,槄也。所以扑挞犯礼者。〈疏〉《尔雅·释木》云:“槄,山榎。”郭景纯云:“今之山楸。”
《尔雅》
释木
槄,《山榎》。
〈注〉今之山楸。〈疏〉李巡曰:“山榎,一名槄。”郭云:“今之山楸。”《秦风》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陆玑《疏》云:“槄,今山楸也,亦如下田楸耳。皮、叶白色,亦白,材理好,宜为车板,能湿,又可为棺木。宜阳北山多有之。”
楰,《鼠梓》。
〈注〉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疏〉李巡曰。鼠梓。一名楰。郭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诗小雅》云。北山有�陆玑《疏》云:“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
槐小叶曰“榎。”
〈注〉槐当为“楸。”楸细叶者为榎。
大而皵楸:
〈注〉老乃皮粗,皵者为楸。
小而《皵,榎》。
〈注〉小而皮粗皵者为榎。《左传》曰:“使择美榎。”〈疏〉别楸,榎之名也。楸之小叶者名榎。樊光云:“大者老也,皵,猪皮也。谓树老而皮粗皵者为楸,小少也,树小而皮粗皵者为榎。”注云:“《左传》曰:‘使择美榎’”者,案襄二年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榎,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是其事也。
如木楸曰《乔》。
〈注〉楸树性上竦。
《毛诗陆疏广要》
秦风
有条有梅
条,槄也,今山楸也,亦如下田楸耳。皮、叶白,色亦白,材理好,宜为车板,能湿,又可为棺木。宜阳共北山多有之。
《尔雅》云:“槄,山榎。” 李巡曰:“山榎,一名槄。” 郭云:“今之山楸。” 《秦风》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是也。郑云:“山楸也。其材有文致,中车板,乐器,盘合用。” 《尔雅》又云:“柚,条。” 郭注云:“似橙,实酢,生江南。” 邢《疏》云:《禹贡》扬州云:“厥包橘柚。” 孔安国云:“小曰橘,大曰柚。” 《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 《本草》唐本注云:“柚,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 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郑注云:“条,今谓之柚,似橘而大,皮瓤厚。” 《埤雅》云:“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条。” 《秦风》所谓“有条者是也。” 碧干丹实,出于江南。《列子》曰:“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柚。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度淮而北,化为枳焉。故曰:橘柚凋于北徙,若榴郁” 于东移也。
按:“条” 是“槄” ,“梅” 是柟,《尔雅》与《陆疏》甚合。此篇乃秦人夸美其君之词,借巨材以起兴。若陆师农指“条” 为“柚” ,指“梅” 为“杏” ,取渡淮变化之义,益无谓矣。今并录之,以见其误。
《小雅》
北山有� �楸属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 苦楸湿时脆燥时坚今永昌又谓鼠梓汉人谓之
楰
《尔雅》云:“楰,鼠梓。”郭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郑云:“苦楸也。”《图经》云:“鼠梓,一名楰”,亦楸之属也。《诗·小雅》云:“北山有楰”是也。鼠李一名鼠梓,或云即此也。然鼠梓、花实都不相类,恐别一物而名同也。曹氏云:“宫室之良材。”《通志略》云:“鼠李曰,牛李曰,鼠梓曰;椑曰,山李曰。”�曰苦楸,即《乌巢子》也。
《徐光启农政全书》
楸树考
楸树所在有之,今密县梁家冲山谷中多有。树甚高 大,其木可作琴瑟。叶类梧桐叶而薄小,叶稍作三角尖叉,开白花,味甘。
救饥
采花炸熟,油盐调食,及将花晒干,或炸或炒,皆可食。
《本草纲目》
楸释名
李时珍曰:楸叶大而早脱,故谓之楸。榎叶小而早秀, 故谓之榎。唐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 戴之,取秋意也。《尔雅》云:“叶小而皵。榎,叶大而皵。”楸皵 音鹊,皮粗也。
集解
周宪王曰:“楸有二种,一种刺楸,其树高大,皮色苍白, 上有黄白斑点,枝梗间多大刺,叶似楸而薄,味甘。嫩 时炸熟水淘过拌食。”
李时珍曰:楸有行列,茎干直耸可爱,至秋垂条如线, 谓之楸线。其木湿时脆燥则坚,故谓之良材,宜作棋 枰,即梓之赤者也。
木白皮气味
苦小寒,无毒。
李珣曰:“微温。”
木白皮主治
陈藏器曰:“吐逆,杀三虫及皮肤虫。煎膏粘傅。恶疮疽 瘘,痈肿疳痔。除脓血,生肌肤,长筋骨。” 李珣曰:“消食,涩肠,下气,治上气欬嗽,亦入面药。” 李时珍曰:“口吻生疮,贴之频易,取效。”
叶气味
同皮。
叶主治
陈藏器曰:“捣傅疮肿,煮汤洗脓血,冬取干叶用之。诸 痈肿溃,及内有刺不出者,取叶十重贴之。”
叶发明
李时珍曰:楸乃外科要药,而近人少知葛常之《韵语 阳秋》云:“有人患发背溃坏,肠胃可窥,百方不瘥,一医 用立秋日太阳未升时,采楸树叶熬之为膏,傅其外 内,以云母膏作小丸,服尽四两,不累日而愈也。”东晋 范汪,名医也,亦称楸叶治疮肿之功,则楸有拔毒排 脓之力可知。
附方
瘘疮:楸枝作煎,频洗取效。〈肘后方〉 白癜风疮:楸白皮五斤,水五斗,煎五升,去渣,煎如稠 膏,日三摩之。〈圣济总录〉
上气欬嗽,腹满羸瘦者,楸叶三斗,水三斗,煮三十沸, 去渣,煎至可丸如枣大,以筒纳入下部中,立愈。〈海上集验 方〉
一切毒肿,不问硬软,取楸叶十重傅肿上,旧帛裹之, 日三易之。当重重有毒气,为水流在叶上,冬月取干 叶,盐水浸软,或取根皮捣烂傅之,皆效。止痛消肿,食 脓血,胜于众药。〈范汪东阳方〉
瘰𤻤瘘疮,楸煎神方,秋分前后早晚,令人持袋摘楸 叶纳袋中,秤取十五斤,以水一石,净釜中煎取三斗, 又换锅煎取七八升,又换锅煎取二升,乃纳不津器 中,用时先取麻油半合,蜡一分,酥一栗子许,同消化, 又取杏仁七粒,生姜少许同研,米粉二钱,同入膏中 搅匀,先涂疮上,经二日来,乃拭却,即以篦子匀涂楸 煎满疮上,仍以软帛裹之,旦日一拭,更上新药,不过 五六上,已破者即便生肌,未破者即内消。瘥后须将 慎半年采药及煎时,并禁孝子妇人僧道鸡犬见之。 〈箧中方〉
灸疮不瘥,痒痛不瘥:楸叶头及根皮为末傅之。〈圣惠方〉 头上生疮:楸叶捣汁频涂。〈圣惠方〉
儿发不生:楸叶中心捣汁频涂。〈千金方〉
小儿目翳:“嫩楸叶三两烂捣,纸包泥裹,烧干去泥,入 水少许绞汁,铜器慢熬如稀饧,瓷含收之,每旦点之。” 〈普济方〉
小儿秃疮:“楸叶捣汁涂之。”〈圣惠方〉
楸部艺文〈诗〉
《绝句》唐·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 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楸》韩愈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不得画师来貌 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楸树》前人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又
幸自枝条能自立,可烦萝蔓作交加。傍人不解寻根 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庭楸》前人
“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 下叶各垂地,树巅各云连。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 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 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 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 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 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 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
《楸花十二韵和王仲仪》宋·梅尧臣
“春阳发草木,美好一同时。”桃李杂山樱,红白开繁枝。 楸英独娬媚,淡紫相参差。大叶与劲干,簇萼密自宜。 图出帝宫树,耸向白王。�高绝不近俗,直许天人窥。 今植郡庭中,根远未可移。但欣东风来,不恨和煦迟。 山禽勿蹙踏,蜂蝶休掇之。昔闻韩吏部,为尔作好诗。 爱阴无纤穿,就影东西随。公今亦牵此,端坐曾莫疑。
《楸树》元·德明
道边楸树老龙形,社酒浇来渐有灵。只恐等闲风雨 夜,怒随雷电上青冥。
《楸花》段克己
楸树馨香见未曾,墙西碧盖耸孤棱。会须雨洗尘埃 尽,看吐高花一万层。
《楸子树》明·郭登
去岁于太监蒙公家移栽此树,当就结实繁衍。今年春令已深,草木皆萌糵,而独此枯瘁,略无生意。土俗相传,以为“栽树当岁著花,特馀气耳。来岁则否,必三年而后如故。” 予甚信之。偶数日伏枕不出,今晨就庭事启窗,则花已烂漫,比他树尤盛。《见者咸以为异。予亦欢然以喜,因赋长句,并识意》云。
“窗前新栽楸子树,去岁移自东君家。根深土冻重莫 致,挽以两犍载一车。方经旬日即蓓蕾,秋深结子如 丹砂。人言此特馀气耳,来岁未必能芬葩。我初闻之 稍惊怪,重以土俗相传夸。今年春风已撩乱,千株万 卉皆萌芽。南山青翠远可见,独有此树犹枯杈。我征 前言苦不乐,行怜坐惜恒咨嗟。连朝病困闭门卧,梦” 寐犹忆花如何。今晨勿药强起坐,眊焉两瞳如隔纱。 推窗一见笑绝倒,葱葱满树开成霞。冰绡素锦谁剪 刻,小红轻翠相交加。日光照耀春欲醉,翩翩蜂蝶争 纷挐。宾朋来观绕百匝,共疑造化理则那。花枝烂漫 色更好,诐辞轻易可信耶。岂非阳春有深意,怜我老 惫来天涯。浮生过半身计拙,有足不“及蚿。”�“蛇。故教 相伴慰岑寂,岂敢与物争豪奢。六年羁鳏入僧定,但 未落发披袈裟。青裙小鬟别来久,泪眼垢腻首不珈。 已闻桂蠹化蝴蝶,忍听鹦鹉呼琵琶。花虽可爱不忍 折,无人插向两髻丫。钩帘静坐独清赏,天明起看到 日斜。知音未遇寡欢趣,有酒不饮惟烹茶。前年官司 催入贡,六千里路岂不遐。移根天苑比琼树”,有用未 必过桑麻。物生遭遇即珍贵,便应压尽诸般花。我惭 不如花命好,谪官五载辞京华。住迥边城气萧索,旦 暮戚戚闻胡笳。自怜浅薄不足忌,群儿何以喙竞呀。 方圆凿枘苦难入,冠非豸角强触邪。古人明哲有深 戒,省愆痛欲掩户挝。穷荒虽觉双眼净,聒耳厌听公 私蛙。《再歌》南风终不竞天骄,吹唇鲁妇髽。羌胡杂遝 近边鄙,意态诡异声嚣哗。阴霾接旬不成泽,��恒 欲噬我豭。麒麟狮子远将至,尔曹慎勿相邀遮。驿骑 东来蹙山倒,黄口学语声咿哑。群公罗�但垂手,践 踏不啻虫与虾。人逃马死金满箧,一掷何足挂齿牙。 我虽无位百忧集,终夜感叹心如瘥。廿年踪迹半天 下,把镜自照两鬓髿。老怀食蔗如食蜡,岂但无味仍 饶查。《行路难》行古如此,道多豺狼水鳄鲨。纷纷儿女 竞声利,左蛮右触方争蜗。金鸡何日解羇去,一竿归 钓吴江槎。箕山颍水迹长往,渔蓑樵担肩相差。闲看 得意鼠如虎,怕说病聪蚁间摩。黄鸡紫蟹且慰意,背 痒正得麻姑爬。羞将口腹累州里,未能不食如匏瓜。 犹胜夷齐待薇蕨,园收芋栗兼梨楂。老农追随种禾 黍,偶耕林下时烧畬。心淳语直意真率,肝胆相照无 疵瘕。瑶台璇室岂不好,嗫嚅较此犹争些。囊中黄金 尚馀几,壶干酒尽还当赊。颓然一醉玉山倒,世间万 事皆由他。
《周公庙古楸行》康海
岐山西北周公殿,回山揖岫纷如靛。殿前古木无旁 交,老楸郁郁当前面。根盘后土谁能测,柯动云霄人 共羡。风来扫拂剥山壁,雪重崔嵬若惊𪩘。此楸植此 知几年,十人联臂围难遍。皴皮怒起蛟龙甲,鸣叶甘 同雷雨战。群公观视各叹息,始知灵物非常见。秋空 漠漠双鹤来,岐山千叠云锦开。览时抚景虽多睱,昔 “日古人安在哉?方今群盗各草窃,河北河南俱愁绝焚灼浑无片瓦存,参差那讨孤标孑。岂系朝廷约束 疏,由来长吏风声缺。徐李俱传治郡豪,苏生亦是郎 官杰。保护须令尽细微,扶持未可辞襟褉。忆昔西周 全盛时,《越裳》航海亦来仪。熙功隆效今犹赫,况在当 年亲见之。自从扆转东周后,王室削”弱如培𪣻。八百 徒羡钦宝历,一线谁怜延虎口。我兹憩此百感生,诸 生各尔负时名。幸逢天子忧勤日,好遣周公礼乐行。
《万寿寺古楸树歌》朱克瀛
梵王宫前两楸树,古干亭亭倚天际。枝条团成翠羽 盖,藤蔓绕作青罗帔。一株西向一株东,朝烟暮霭霏 帘栊。重阴蒨蒨蔽白日,高花密密明晴空。千层万层 香不断,黄鸟飞鸣春又半。曾历阎浮劫数多,宁知尘 世年华变。老余杖屦访禅扉,对此忘言清道机。坐残 斜日漫徙倚,花落闲阶凉满衣。
楸部选句
楚屈原《楚辞》,“望长楸而太息兮。”〈又〉“白露既下降百草 兮”,奄离披此梧楸。
晋潘岳《怀旧赋》:“望彼楸矣,感于余思。”
梁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
周庾信《马射赋》,并试长楸之埒。
魏曹植诗:“走马长楸间。”
宋王微诗:“梧楸当夏翳。”
《梁元帝诗》。“西接长楸道。”
《任昉》诗:“临风长楸浦。”
《鲍泉诗》:“梧楸欲半黄。”
唐骆宾王诗,“风入郢门楸。”
宋秦观诗:“珠星落梧楸。”
《刘敞诗》:“中庭长楸百尺馀,翠掩蔼叶当四隅。”
陆游诗。“摇摇楸线风初紧。”〈又〉槐楸阴里绿窗开,
楸部纪事
《左传襄公二年》:“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槚,以自为 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君子曰:‘非礼也。礼无所逆, 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
四年秋,定姒薨,不殡于庙,无榇不虞。匠庆谓季文子 曰:“子为正卿,而小君之丧不成,不终君也。君长谁受 其咎?”初,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匠庆请 木,季孙曰:“略。”匠庆用蒲圃之槚,季孙不御。君子曰:“《志》 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谓乎?”
哀公十一年,吴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子胥谏, 弗听。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反役,王闻之, 使赐之属镂以死。将死,曰:“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 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毁,天之道也。”
《庄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猿 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 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 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汉书东方朔传》:馆陶公主寡居,近幸董偃安陵爰叔 与偃善,谓偃曰:“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 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 无宿宫,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 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 无惨怛之忧。”偃顿首曰:“敬奉教。”〈注〉师古曰:“荻即‘楸’字 也。”
《西京杂记》:“皇甫嵩真明算术,自算其年寿七十三。”又 曰:“北邙青陇上,孤槚之西四丈所,凿之入七尺,吾欲 葬此地。”
《晋书凉武昭王传》:“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 于秦陇而植之,终于皆死。”
《述异记》:“中山有楸户”,掌楸木者,楸可为什器。
《南史刘善明传》:“善明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 善明课人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
《洛阳伽蓝记》:修梵寺北有永和里,里中皆高门华屋, 斋馆敞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当世名为“贵里。” 《唐书·苗晋卿传》,晋卿尝自为父碑文,有《鹊巢碑》中贼 入上党,焚荡略尽,而苗氏松槚独无伤。
《菊坡丛语》:“汝州楸树极多,富郑公知州时,手植数百 本于后圃中。”
《朱子语类》:国朝殿庭惟植槐楸,郁然有严毅气象。 《猗氏县志》:“文庙东南隅,有楸树一株,其年不可考。每 遇科年,结角如著人,验其数以占举子数,乡会辄应, 相传为灵楸。”
《灵寿县志》“楸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山多产楸,故名
楸部杂录
《汉书货殖传》:“山居千章之萩,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 树萩。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注〉师古曰:“萩,即楸字也。” 《典术》:“西方种楸,九根延命,百病除。”
《埤雅》,董子曰:“木名三时,草命一岁。若椿从春,榎从夏, 楸从秋,所谓木名三时也。芓从子,蔩从寅,茆从卯,莤 从酉,荄从亥,艼从丁,茂从戊,𦬊从己,莘从辛,葵从癸 之类。命以一岁支干,故曰草命一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