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征典/第009卷 中华文库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征典
第九卷目录
庶征总部总论二
史记〈天官书〉
汉书〈天文志序 五行志序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
陆贾新语〈明诫〉
韩诗外传〈论灾异〉
淮南子〈缪称训 泰族训 要略〉
春秋繁露〈二端 必仁且智 同类相动 五行变救〉
大戴礼〈盛德 千乘 诰志 用兵 易本命〉
桓宽盐铁论〈水旱 论菑〉
刘向说苑〈敬慎 辨物〉
扬雄法言〈五百〉
后汉书〈天文志序〉
白虎通〈灾变〉
庶征典第九卷
庶征总部总论二
史记
《天官书》
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 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 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 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 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 之,幽厉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 “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禨祥不法。”是以孔子论《六经》,纪 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告非其 人,虽言不著。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 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于宋子韦, 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夫天运 三十载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 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 考于今者,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蚀三十 六,彗星三见。宋襄公时,星陨如雨,天子微,诸侯力政, 五伯代兴,更为主命,自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 夷狄也,为强伯。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 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 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 相王,言从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 故其占验凌杂米盐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 所从来久矣。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吴、楚之 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 危。宋、郑之疆,候在岁星,占于房心。晋之疆,亦候在辰 星,占于参罚。”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 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阳则日、岁星、荧惑、 填星,占于街南,毕主之;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 裘引弓之民,为阴;阴则月、太白、辰星,占于街北,昴主 之。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 是以秦、晋好用兵,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 侵掠,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 此更为客主人。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 “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诸侯更强。”时《菑异记》无 可录者。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 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 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 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项羽救巨鹿,枉 矢西流,山东遂合,从诸侯,西坑秦人,诛屠咸阳。汉之 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月晕参、毕七重,诸吕作 乱,日食,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 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见, 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 胡尤甚。越之亡,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于河,戒兵 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 可胜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夫 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 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 他星逆行、日月薄蚀,皆以为占。余观《史记》考行事,百 年之中,五星无出而不反逆行。反逆行尝盛大而变 色,日月薄蚀,行南北有时,此其大度也。故紫宫、房、心、 权衡、咸池、虚、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为经 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 者,天之五佐,为经纬,见伏有时,所过行盈缩有度。日 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 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 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夫常星之变希见,而 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 亦有大运,然其与政事俯仰,最近大人之符。此五者天之感动。为天数者,必通三五,终始古今,深观时变, 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索隐述赞曰
在天成象,有同影响。观文察变,其来自往。天官既书,太史攸掌。云物必记,星辰可仰。盈缩匪𠍴,应验无爽。至哉《元监》,云谁欲网。
汉书
《天文志序》
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 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 之象。“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虚实阔狭,及五星所行, 合散犯守,陵历𩰚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晕适背穴, 抱珥虹霓,迅雷风祅,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 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 之象形,乡之应声。是以明君睹之,而寤饬身正事,思 其咎谢,则祸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五行志序》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 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 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 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 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故《经》曰: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迺言曰:“乌呼,箕子!惟天” 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逌叙。箕子迺言 曰:“我闻在昔,鲧垔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 洪范九畴,彝伦逌斁,鲧则殛死,禹迺嗣兴,天迺锡禹 洪范九畴,彝伦逌叙。”此武王问《雒书》于箕子,箕子对 禹得《雒书》之意也。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 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 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 征”,次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凡此六十五字,皆《雒 书》本文。所谓“天迺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 为《河图》《雒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昔殷道 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 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兴,承秦灭学 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 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治《穀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 范》,与仲舒错。至向子歆治《左氏传》,其《春秋》意亦巳乖 矣。言《五行传》又颇不同,是以㨫仲舒别向、歆,传载眭 孟、夏侯胜、京房、谷永、李寻之徒所陈行事,讫于王莽, 举十二世以传《春秋》著于篇。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赞
幽赞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莫著乎《易》《春秋》。然子赣 犹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 可得而闻已矣。”汉兴,推阴阳言灾异者,孝武时有董 仲舒、夏侯始昌,昭、宣则眭孟、夏侯胜,元成则京房、翼 奉、刘向、谷永,哀平则李寻、田终术,此其纳说时君,著 明者也。察其所言,仿佛一端,假经设谊,依托象类,或 不免乎,亿则屡中。仲舒下吏,夏侯囚执,眭孟诛戮,李 寻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京房区区,不量浅深,危言 刺讥,构怨强臣,罪辜不族,踵亦不密以失身,悲夫!
陆贾新语
《明诫》
君。〈阙二字〉政,可以及远;“臣笃于信,可以致大。”何以言之? 汤以七十里之封而升帝王之位。周公以〈阙四字〉“比德 于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安危之 效,吉凶之〈阙一字〉《一出于身》。〈阙二字〉之道,“成败之验,一起 于行。尧舜不易日月而兴,桀纣不易星辰而亡,天道 不改而人道易也。”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纲,〈阙二字〉 不可以失度,动作不可以离道。谬误出于口,则乱及 万里之外,况刑及无罪于狱,而杀及无辜于市乎?故 世衰道亡,非天之所为也,乃国君者有所取之也。恶 政生于恶气,恶气生于灾异。蝮虫之类,随气而生;虹 霓之属,因政而见。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度于上;恶政 流于民,则虫灾生于地。贤君智则知随变而改,缘类 而试。思之于〈缺三字〉“变”,“圣人之理,恩及昆虫,泽及草木, 乘天气而生,随寒暑而动者,莫不延”〈缺四字〉“倾耳而听 化。”圣人察物无所遗失,上及日月星辰,下至鸟兽草 木昆虫。〈缺三字〉“《鹢》之退飞”,治五石之所陨,所以不失纤 微。“至于鸲鹆,来冬多糜”,言鸟兽之类。〈缺三字〉也。“十有二 月李梅实,十月陨霜,不杀菽。”言寒暑之气失其节也。 鸟兽草木,尚欲各得其所,纲之以法,纪之以数,而况 于人乎?圣人承天之明,正日月之行,录星辰之度,因 天地之利,等高下之宜,设山川之便,平四海,分九州, 同好恶,一风俗。《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天出 善道,圣人得之。”言预占图历之变,下哀风化之失,以 匡衰盛,纪物定世。后无不可行之政,无不可治之民。 故曰:“则天之明,因地之利,观天之化”,推演万事之类, 散之于〈缺二字〉之间,调之于“寒暑之制,养之以四时之 气,同之以风雨之化”,故绝国异俗,莫不知〈缺三字〉“乐则 歌,哀则哭”,盖圣人之教,所齐一也。夫善道存于身,无远而不至;恶行着于〈缺三字〉而不去。《周公》躬行礼义,郊 祀后稷,越裳奉贡,重译而臻麟凤,草木缘化而应殷 纣。〈缺二字〉《微子》弃骨肉而亡,行善则鸟兽悦,行恶则臣 子恐。是以明者可以致远,鄙者可以〈缺一字〉近,故《春秋》 书“卫侯之弟鱄出奔晋。”鱄绝骨肉之亲,弃大夫之位, 越先人之境,附他人之域,穷涉寒饥,织屦而食,不明 之效也。
韩诗外传
《论灾异》
《传》曰:“雩而雨者,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星坠 木鸣,国人皆恐,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 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夫日月之薄蚀,怪星之 昼见,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尝有也。上明政平,是 虽并至,无伤也;上暗政险,是虽无一,无益也。夫万物 之有灾,人妖最可畏也。曰:何谓人妖?曰:枯耕伤稼,枯 耘伤岁,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有死人,寇 贼并起,上下乖离,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礼义不循,牛 马相生,六畜作妖,臣下杀上,父子相疑,是谓人妖,是 生于乱。《传》曰:天地之灾,隐而废也;万物之怪,书不说 也。无用之变,不急之灾,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 子之亲,男女之别,切磋而不舍。《诗》曰:“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
淮南子
《缪称训》
《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祥,不胜善政。
《泰族训》
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 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溶波。故《诗》云:“怀柔百 神,及河乔岳。”逆天暴物,则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 干乖,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诗》曰:“正月繁霜, 我心忧伤。”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故国危亡而天文 变,世惑乱而虹霓见,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 也。
《要略》
《天文》者,所以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 列星辰之行,知逆顺之变,避忌讳之殃,顺时运之应, 法五神之常,使人有以仰天承顺,而不乱其常者也。
春秋繁露
《二端》
《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从起,亦未可与论 灾异也。小大微著之分也。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 诚知小之为大也,微之将为著也。吉凶未形,圣人所 独立也;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之谓也。故王者受命 改正朔,不顺数而往,必迎来而受之者,授受之义也。 故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著也。是故《春秋》之道,以 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 诸侯之位。五者俱正,而化大行。然书“日蚀、星陨有蜮, 山崩地震,夏大雨水,冬大雨雪,陨霜,不杀草。自正月 不雨,至于秋七月,有鸲鹆来巢”,《春秋》异之。以此见悖 乱之征。是小者不得大,微者不得着,虽甚末亦端。孔 子以此效之,吾所以贵重始是也。因恶夫推灾异之 象于前,然后图安危祸乱于后者,非《春秋》之所甚也。 然而《春秋》举之以为一端者,亦欲其省天谴而畏天 威,内动于心志,外见于事情,修身审己,明善心以反 道者也,岂非贵微重始,慎终推效者哉!
《必仁且知》
何谓之知?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 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 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云:“畏天之威。”殆 此谓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 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 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 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内以自 省,宜有惩于心;外以观其事,宜有验于国。故见天意 者之于灾异也,畏之而不恶也,以为天欲振吾过,救 吾失,故以此救吾也。《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 有天灾者,谓幸国。孔子曰:“天之所幸,有为不善而屡 极。”且庄王曰:“天不见灾,地不见孽,则”祷之于山川,曰: “天其将亡予耶?不说吾过,极吾罪也。”以此观之,天灾 之应,过而至也;异之显,明可畏也。此乃天之所欲救 也,《春秋》之所独幸也,庄王所以祷而请也。圣主贤君 尚乐受忠臣之谏,而况受天谴也?
《同类相动》
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其 去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 验曒如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 其商则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 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 则马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 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 暑,军之所处,以棘楚美恶皆有从来以为命,莫知其处所。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 也。天将欲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有忧亦使 人卧者,是阴相求也。有喜者使人不欲卧者,是阳相 索也。水得夜益长,数分,东风而酒湛溢,病者至夜而 疾益甚。鸡至几明,皆鸣而相薄。其气益精,故阳益阳 而阴益阴,阳阴之气,固可以类相益损也。天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 也。明于此者,欲致雨则动阴以起阴,欲止雨则动阳 以起阳。故致雨非初也,而疑于神者,其理微妙也。非 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虽不祥祸福所从生,亦 由是也。无非己先起之,而物以类应之而动者也。“故 聪明圣神,内视反听”,言为明圣,内视反听,故独明圣 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故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 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其动以声而无形,人不 见其动之形,则谓之自鸣也。又相动无形,则谓之自 然,其实非自然也,有使人之然者矣。物固有实,使之 其使之无形。《尚书传》言:“周将兴之时,有大赤鸟衔谷 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 ‘茂哉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恐恃之’。”
《五行变救》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 不出三年。”天雷雨,石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水,春多 雨,此繇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者 省繇役,薄赋敛,出仓谷,赈困穷矣。火有变,冬温夏寒, 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 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 有德。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也,不敬父兄,淫 泆无度,宫室营,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弟,恤黎 元。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弃义贪 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趋利,多奸宄,救之者,举廉洁, 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 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 罪。萸五日。〈萸字疑〉
大戴礼
《盛德》
圣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谷不灾,诸侯无 兵而正,小民无刑而治。古者天子常以季冬考德,以 观治乱得失。凡德盛者治也,德不盛者乱也。德盛者, 得之也,德不盛者,失之也。是故君子考德,而天下之 治乱得失,可坐庙堂之上而知也。德盛则修法,德不 盛则饰政,法政而德不衰,故曰王也。凡人民疾,六畜 疫,五谷灾者,生于天,天道不顺,生于明堂不饰。故有 天灾,则饰明堂也。
《千乘》
卿设如大门,大门显美小大,尊卑中度,开明闭幽,内 禄出灾,以顺天道。近者闭焉,远者稽焉。君发禁宰而 行之以时,通于地,散布于小,理天之灾祥,地宝丰省, 及民共飨其禄,共任其灾,此国家之所以和也。
《诰志》
“古之治天下者必圣人。圣人有国,则日月不食,星辰 不陨,勃海不运,河不满溢,川泽不竭,山不崩解,陵不 施谷,川浴不处,深渊不涸。”于时龙至不闭,凤降忘翼, 鸷兽忘攫,爪鸟忘距,蜂虿不螫婴儿,蚊虻不食夭驹, 雒出《书》,河出图。自上世以来,莫不降仁,国家之昌,国 家之臧。
《用兵》
“圣人爱百姓而忧海内,及后世之人思其德必称其 仁,故今之道尧、舜、禹、汤、文、武者,犹威致王,今若存。”夫 民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皇天,上神歆焉, 故永其世而丰其年也。夏桀、商纣,羸暴于天下,暴极 不辜,杀戮无罪,不祥于天,粒食之民布散,厥亲疏远 国老幼,色是与,而暴慢是亲,谗贷处谷,法言法行处 “辟夭替天道,逆乱四时,礼乐不行,而幼风是御。历失 制,摄提失方,邦大无纪,不告朔于诸侯,玉瑞不行,诸 侯力政,不朝于天子。于是降之灾,水旱臻焉,霜雪大 满,甘露不降,百草。”�《黄》五谷不升,民多夭疾,六畜� 眦。此太上之不论不议也。
《易本命》
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 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谿塞谷, 则神龟不出焉。故王者动必以道,静必以理。动不以 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寿。訞孽数起,神灵不见,风 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人民夭死,五谷不滋,六畜不 蕃息。
桓宽盐铁论
《水旱》
大夫曰:“禹、汤圣主,后稷、伊尹,贤相也,而有水旱之灾。水旱,天之所为;饥穰,阴阳之运也,非人力。故太岁之数,在阳为旱,在阴为水。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固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
贤良曰:“古者政有德,则阴阳调,星辰理,风雨时,故循行于内,声闻于外,为善于下,福应于天。周公载纪而 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 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无丘陵,高下皆熟。《诗》 曰:‘有渰萋萋,兴雨祁祁’。今不省其所然,而曰阴阳之 运也,非所闻也。《孟子》曰:‘野有饿莩,不知收也;狗豕食’” 人食,不知检也。为民父母,民饥而死,则曰“非我也,岁 也。”何异乎以刃杀之,则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务,在 除饥寒之患,罢盐铁,退权利,分土地,趣本业,则水旱 不能忧,凶年不能累也。
《论菑》
大夫曰:“巫祝不可与并祀,诸生不可与逐语。信往疑今,非人自是。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日月在天,其征在人。菑异之变,夭寿之期,阴阳之化,四时之叙,水火金木,妖祥之应,鬼神之灵,祭祀之福,日月之行,星辰之纪,曲言之故,何所本始?不知则默,无苟乱耳。”
《文学》曰:“始江都相董生推言阴阳,四时相继,父生之, 子养之,母成之,子藏之,故春生仁,夏长德,秋成义,冬 藏礼,此四时之序,圣人之所则也,刑不可任以成化, 故广德教,言远必考之迩,故由恕以行,是以刑罚若 加于己,勤劳若施于身,又安能忍杀其赤子,以事无 用,罢弊所恃,而达瀛海乎,盖越人美蠃蚌而简太牢”, 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故不知味者以芬香为臭,不 知道者以美言为乱耳。人无夭寿,各以其好恶为命。 羿�以功力不得其死,知伯以贪狠亡其身。天菑之 证,祯祥之应,犹施与之望,报各以其类及。故好行善 者,天助以福,符瑞是也。《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好 行恶者,天报以祸,妖菑是也。《春秋》曰:“应是而有天菑。” 周文武尊贤受谏,敬戒不殆,纯德上休,神祇相贶。《诗》 云:“降福穰穰,降福简简。”日者阳,阳道明;月者阴,阴道 冥。君尊臣卑之义。故阳先盛于上,众阴之类消于下。 月望于天,蚌蛤盛于渊。故臣不臣则阴阳不调,日月 有变,政教不均,则水旱不时,螟螣生。此灾异之应也。 四时代序,而人则其功,星列于天,而人象其行。常星 犹公卿也,众星犹万民也。列星正则众星齐,常星乱 则众星坠矣。
刘向说苑
《敬慎》
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亦不能杀 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时,爵生乌于城之隅,工人占之 曰:“凡小以生巨,国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爵之德, 不治国家,亢暴无极,外寇乃至,遂亡殷国。此逆天之 时,诡福反为祸。至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刑法弛, 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谷者,野 物也。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 昔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 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此迎天时得祸 反为福也。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诸侯也;恶梦者, 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胜善政,恶梦不胜善行 也。至治之极,祸反为福。故《太甲》曰:“天作孽,有可违;自 作孽,不可逭。”
《辨物》
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 乎性情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 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 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 故。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于心则圣智之府。是故’” 古者圣王既临天下,必变四时,定律历,考天文,揆时 变,登灵台以望气氛。故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 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书》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璇玑,谓北辰、勾陈、枢星也。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 宿,为吉凶祸福,天文列舍盈缩之占,各以类为验。夫 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故《易》曰:“一阴 一阳之谓道。”道也者,物之动,莫不由道也。是故发于 一,成于二,备于三,周于四,行于五。是故元象著明,莫 大于日月;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天之五星,运气于 五行,其初犹发于阴阳,而化极万一千五百二十。所 谓二十八星者,东方曰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曰斗、 牛、须女、虚、危、营室、东“壁,西方曰奎、娄、胃、昴、毕、觜、参,南 方曰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所谓“宿”者,日月五星 之所宿也。其在宿运外内者,以宫名别其根荄,皆发 于地而华形于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 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欃枪、彗、孛、旬始、枉矢、 蚩尤之旗,皆五星盈缩之所生也。五星之所犯,各以 金木“水火土为占,春秋冬夏”,伏见有时,失其常;离其 时则为变异。得其时,居其常,是谓“吉祥。”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昔者,高宗、成王感于 雊雉暴风之变,修身自改,而享丰昌之福也。逮秦皇
帝即位,彗星四见,蝗虫蔽天,冬雷夏冻,石陨东郡,大人出临洮,妖孽并见。荧惑守心星,茀大角。大角以亡,终不能改。二世立,又重其恶。及即位,日月薄蚀山林。 〈疑有缺文〉辰星出于四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矢 夜光,荧惑袭月,孽火烧宫,野禽戏庭,都门内崩。天变 动于上,群臣昏于朝,百姓乱于下,遂不察,是以亡也。
扬雄法言
《五百》
或问:“圣人占天乎?”曰:“占天地。若此则史也何异?”曰:“史 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或问:“星有甘石,何如?”曰:“在 德不在星。德隆则晷星,星隆则晷德也。”
后汉书
《天文志序》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 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 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 星。合元垂耀建帝形,运机授度张百精。三阶九列,二 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斗、衡、太微、摄提之属,百二十 宫,二十八宿各布列,下应十二子。天地设位,星辰之 象备矣。三皇迈化,协神醇朴,谓“五星如连珠,日月如 合璧,化由自然,民不犯慝。”至于书契之兴,五帝是作, 轩辕始受《河图》,𩰚苞授规,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 书,自黄帝始。至高阳氏,使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 唐虞之时,羲仲、和仲,夏有昆吾,汤则巫咸,周之史佚、 苌弘,宋之子韦,楚之唐蔑,鲁之梓慎,郑之裨灶,魏石 申夫,齐国甘公,皆掌天文之官,仰占俯视,以佐时政。 步变擿微,通洞密至,采祸福之原,睹成败之势。秦燔 《诗》《书》以愚百姓,六经典籍,残为灰炭,星官之书,全而 不毁。故秦史书始皇之时,彗孛大角,大角以亡,有大 星与小星𩰚于宫中,是其废亡之征。至汉兴,景武之 际,司马谈、谈子迁,以世黎氏之后,为太史令。迁著《史 记》,作《天官书》。成帝时,中垒校尉刘向广《洪范》灾条,作 《五纪皇极之论》,以参往行之事。孝明帝使班固叙《汉 书》,而马续述《天文志》,今绍《汉书》作《天文志》。起王莽居 摄元年,迄孝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二百一十五载,言 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班固白虎通
《灾变》
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 过修德,深思虑也。《援神契》曰:“行有点缺,气逆于天,情 感变出,以戒人也。”灾异者,何谓也?《春秋潜潭巴》曰:“灾 之言伤也,随事而诛;异之言怪,先感动之也。”何以言 灾?有哭也?《春秋》曰:“新宫火,三日哭。”《传》曰:“必三日哭何? 礼也?灾三日哭。”所以然者,宗庙先礼所处,鬼神无形 体。曰:“今忽得天火,得无为灾所中乎?”故哭也。变者何 谓?变者,非常也。耀嘉曰:“禹将受位,天意大变,迅风靡 木,雷雨昼冥。服乘者何谓衣服?乍大乍小,言语非常, 故《尚书大传》曰:‘时则有服乘也’。”孽者何谓也?曰:“介虫 生,为非常。《尚书大传》曰:‘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龟 孽。尧遭洪水,汤遭大旱,示有谴告乎’?”尧遭洪水,汤遭 大旱,命运时然,所以或灾变或异何?各随其行,因其 事也。霜之为言亡也,阳以散亡。雹之为言合也,阴气 专精,积合为雹。日食者必杀之何?阴侵阳也。鼓用牲 于社,社者,众阴之主,以朱丝萦之,鸣鼓攻之,以阳责 阴也。故者秋曰“日食,鼓用牲于社。”所以必用牲者,社 地别神也,尊之故不“敢虚责也。日食,大水则鼓用牲 于社,大旱则雩祭水雨,非苟虚也,敕阳责下,求阴道 也。月食救之者,阴失明也。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 谓夫人击镜,传人击杖,庶人之妻楔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