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铨衡典 第六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六十八卷
经济汇编 铨衡典 第六十九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六十八卷目录

     官制部艺文

      除重官议        魏夏侯元

      代策秀才问       南齐王融

      谏中宗置公主府官疏   唐辛赞否

      六官赋         宋范仲淹

      论冗官疏          包拯

      修废官举逸民        苏轼

      论官制          杨万里

      减冗官疏         许应龙

      官职札           前人

      请汰冗官疏       元赵天麟

      设官说          明伍訚

      百官述序          郑晓

      官职议          胡世宁

    铨衡典第六十八卷

    官制部艺文

    《除重官议》
    魏·夏侯元

    “古之建官,所以济育群生、统理民物也,故为之君长 以司牧之。司牧之主,欲一而专,一则官任定而上下 安,专则职业修而事不烦。”夫事简业修,上下相安,而 不治者,未之有也。先王建万国,虽其详未可得而究, 然分疆画界,各守境土,则非重累羁绊之体也。下考 殷、周五等之叙,徒有大小、贵贱之差,亦无君官臣民, “而有二统,互相牵制者也。”夫官统不一则职业不修, 职业不修则事何得而简?事之不简则民何得而静? 民之不静则邪恶并兴,而奸伪滋长矣。先王达其如 此,故专其职司而一其统业。始自秦世,不师圣道,私 以御职,奸以待下。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 督监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 怀异心,上下殊务,汉承其绪,莫能匡改。魏室之隆,日 不暇及,五等之典,虽难卒复,可粗立仪准,以一治制。” 今之长吏,皆君吏民横,重以郡守累以刺史。若郡所 摄,惟在大较,则与州同,无为再重。宜省郡守,但任刺 史。刺史职存,则监察不废,郡吏万数,还亲农业,以省 烦费。丰财殖谷,一也。“大县之才,皆堪郡守,是非之讼, 每生意异,顺从则安,直己则争。夫和羹之美,在于合 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顺从乃安,此《琴瑟》一声”也,荡 而除之,则官省事简,二也。又,干郡之吏,职监诸县,营 护党亲,乡邑旧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顿,民之困敝, 咎生于此。若皆并合,则乱原自塞,三也。今承衰弊,民 人雕“落,贤才鲜少,任事者寡。郡县良吏,往往非一郡 受县成,其剧在下。而吏之上选,郡当先足”,此为亲民 之吏,专得底下,吏者民命而常顽鄙。今如并之吏,多 选清良者造职,大化宣流,民物获宁,四也。制使万户 之县,名之郡守,五千以上,名之都尉,千户以下令长 如故。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所牧亦增,此进 才效功之叙也。若经制一定,则官才有次,治功齐明, 五也。若省郡守,县皆径达,事不拥隔,官无留滞,三代 之风,虽未可必,简一之化庶几可致,便民省费,在于 此矣。

    《代策秀才问》
    南齐·王融

    惟王建国,惟典命官,上协星象,下符川岳,必待天爵 具修,人纪咸事,然后沿才授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 置于朱宣,下民不忒;九工开于黄序,庶绩其凝。《周官》 三百,汉位兼倍,历兹以降,游惰实繁。若闲冗毕弃,则 横议无已;冕笏不澄,则坐谈弥积。

    《谏中宗置公主府官疏》
    唐·辛替否

    臣闻“古之建官,员不必备,九卿已下,皆有其位而阙 其选。赏一人谋乎三事,职一人访乎群司,负宠者畏 权势之在躬,求荣者避权门而不入。”故称赏不僭,官 不滥,士皆完行,家有廉节。陛下百倍行赏,十倍增官, 金银不供其印,束帛无充于锡。遂使富商豪贾,尽居 缨冕之流;鬻伎行巫,咸陟膏腴之地。一旦羊头兴刺, “狗尾生谣,将恐巍巍盛唐,取议于后。”

    《六官赋》
    宋·范仲淹

    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治四方而 公共,宅百揆而职分。克勤于邦,同致皇王之道;各扬 其职,以成社稷之勋。王者富有八纮,君临万国,何以 致熙熙之化?何以崇巍巍之德?欲行其教,必举贤而 授能。将致其功,故列官而分职。乃立冢宰,爰命司徒, 一则执抡衡之柄,一则掌土地之图,总其庶官,位定 而上下皆正;敷于五教,民成而怨恶曾无。至若宗伯 执事而惟和,司马论功而无旷,典《三礼》而稽古,统六 师而安上。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军旅之容,征 伐而无有不当。又若司寇之治可畏,司空之政惟常。 主宪纲而有典有则,劝农功而无怠无荒。御百姓于 五刑,罔敢作乱;宅兆人于九土,孰不“来王?”惟兹六官邦国是保,叶赞王业,恢张圣造,所以均天地之化,所 以全君臣之道。轩皇六相,稽其义而弗违;舜帝五臣, 比其功而可考。夫如是,则六官之任也。司二仪之理, 法四时之名,于以平天下之政,于以安天下之情。得 其人则圣政咸若,失其人则王化不行。虽乃武而乃 文,各从其理体,亦同心而同德,共辅于文明。今国家 博采遗贤,陟明多士,将五帝以齐迈,命六官而共理。 有以见万国一家,颂声作矣。

    《论冗官疏》
    包拯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 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馀员,其未授差遣京 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馀年, 已逾一倍多矣。”切以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倍之。周设 六官,僚属渐广。秦并六国,郡县益众。降及汉、魏,以至 隋、唐,虽设官寖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之甚也。今天 “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 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千员,则有馀 矣。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至千人。 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荫叙之官,进纳之辈, 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是食禄者日增,力田者日耗, 则国计民力安得不窘乏哉!伏望上体祖宗之成宪。 恤生灵之重困。艰难选举。澄汰冗杂。则天下幸甚。”

    《修废官举逸民》
    苏轼

    古者民群而归君,君择臣而教其民,其初盖甚简也。 唐、虞以来,颇可见矣。历夏、商至周,法令日滋,而官亦 随益,故其数三百六十,盖亦有不得已也。《书》曰:“唐虞 稽古,建官惟百。”又曰:“夏商官倍,亦克用乂。”言其官虽 多于古,而天下亦以治也。周之衰也,宣王振之,号为 中兴,而重黎之后失其守而为司马氏。陵迟至孔子 之时,周公之典盖坏矣。卿世卿,大夫世大夫,而贤者 无以进。孔子慨然而叹,欲修废官,举逸民,以归天下 之心,行四方之政,而《春秋》亦讥世禄之臣,盖伤时之 至也。自秦更三代之制,官秩一变。汉循其旧,往往增 置。历世沿习,以至于今,遂为大备。愚恐冗局之耗民, 而未知废官之可举也。然古之官,其名存其实亡者 多矣。司农卿不责以金谷之虚赢,尚书令不问以百 官之殿最,此岂非王体之重欤?国家自天圣中诏天 下以经术古文为事,自是博学之君子莫不群进于 有司。然所以待之之礼未尽,故洁廉难合之士尚未 尽出。今优其礼,而天下之逸民至矣。且夫山岩林谷 之士,虽有豪杰之才,固未有知簿书吏事也,而刚毅 讦直,不识讳忌,故先王置之拾遗补阙之间,此其属 任之方也噫!自孔子没,世之君子安其富贵,而不复 思念天下有废而不修之官,逸而不举之民,今明策 丁宁而求之,以发孔子千载之长忧,此天下之幸也。

    《论官制》
    杨万里

    “任官者,宁以事胜人,无以人胜事;宁以恩弃人,无以 人弃恩。”先王之时,一事一官也,不惟一事一官也,盖 有数事而任一官也。以一官而任数事,是之谓事胜 人、事胜人。故居官者日无馀暇,而身无馀力,心无馀 思。今则不然,一官而数人居之,一事而数人治之。数 人而居一官,则不竞其公而竞其私;数人而治一事, “则任其功而不任其责。此以人胜事之病也。先王之 时,官者不于才;未论之先,而禄者必于位;既定之后, 以才诏官,则非才不官矣;以位诏禄,则禄不及于无 位矣;非才不官,则天下愿官者不侥于官而趋于才; 禄不及于无位,则天下干禄者不冒于禄,而求有所 立以得位。是之谓宁以恩弃人。”今则不然,人有馀而 官不足,于是有无官而增足于官;官有馀而位不足, 有无位而制禄,此以人弃恩之病也。且夫郡有常赋, 赋有常入,一吏运筹足矣,不可以无官长也。临之一 转运足矣,今则有使有副而又有判焉,小郡兵马之 官,至于五六人而同一职;小邑征税之官,至于二三 人而共一事。以人胜事,莫甚于此。老氏之宫、岳灵之 祠,率建官以领焉。自宰执侍从之斥者、归者、老者,与 夫建官之一命而上,而贫者、堕者、客者,高之为置使、 为提领,卑之为主官、为监临,此何职哉?如是者千百 焉,国得而不贫,民得而不病乎?以人弃恩,莫甚于此。 楚人有拙于耕者,患其践于所种而莫之生也,则以 数人肩其舆,而己坐于上以种焉,自以为得策矣。既 而邻里之稻生,而己之稻不生。楚人者,非不知爱稻 也,而爱非其爱也。以己之不践为不践,而忘其数人 之践为践之大也。设官以为民也,恐一官一人之不 治,而以数人治一官,得无践吾民者多耶?人有毁瓦 画墁而得食,则食人与食于人者交受其笑,制禄以 食功也。以士大夫之无位而创为奉祠,空虚之位以 与禄,得无毁瓦画墁比耶?

    《减冗官疏》淳祐五年
    许应龙

    臣闻“为官择人,则官虽简而常若有馀;为人择官,则 官虽繁而常若不足。今日之官,其冗尢甚,倅贰添差, 大藩方置,今则或创于列郡;议幕优闲,绝无职掌,今则或增为两员。诸司之属,添辟无已,制领之官,同正 并置,不釐务者或给以正官之俸;创窠阙者多徇其 亲故之私。至若军功,尢为泛滥,不历行阵,以议事为 名,而推赏初无寸功;乃幸冒得官,而注阙乃若左选。 入仕自有成式,不应陞等者,妄冀陞等;法当待劾者, 免求待劾;试铨不中,则增年而注授;京削尚欠,则减 员而改秩。自陈劳绩,未经核实而滥叨迁秩;牵合弊 例,巧于经营而苟获循资。侥幸之门既开,奔竞之风 滋炽。求而不予,恐拂人情;执而不行”,必犯众怨。夫贪 位慕禄,谁无幸得之心?毁法为通,适启无厌之请。为 政者断之以至公,律之以定法,则宛转营求者自然 息念。况州县之吏,劳于从事,而廪给微薄,无用之官, 反安坐而享厚禄。此又所当察者。伏读《开宝诏书》有 曰:“吏员冗多而求其治,诚难也;俸禄鲜薄而责以廉, 无能也。与其员冗而费重,不若省官而益俸。州县以 户口为率,差减其员,而旧俸之外悉与增给。大哉王 言,今日所当取法也。矧!今之楮币折关已甚,以镪计 之,不及原俸三分之一,何以养廉?若闲曹冗局可并 者并之,添差创阙可省者省之,冒滥得官者澄汰之, 扳援妄求者杜绝之,一遵公法,不徇私情,则当得者 免需久次,奸巧者莫敢攘夺,尚何旧弊之难革哉?迩 者边功皆俾从军,冒授功赏,严行追究,欺伪转官者 缴而不行,妄求陞等者抑而不予,固足以明示意向, 息绝侥幸矣。尤愿守之以坚,行之以必,为官择人而 不为人择官,则各称其职,事罔不举,冗滥之弊既除, 俸给之费可省。惟陛下与大臣亟图之。”

    《官职札》
    前人

    臣闻“量能而授官”,此古者用人之要术也。夫人之才 不能皆全,或纯于道德,或善于才干。优于理民者,将 略未必长;精于心计者,法律未必审。校短量长,惟器 是适,则事无不举。后世用人,不问德之宜否、才之称 否,既使之治兵,又使之理财;方使之理财,又使之典 狱;礼乐之任,付之若而人;工技之司,付之若而人。以 “一人之身,而责之以百官之所为备,固有才称其职, 得以究其所长者,至于迁擢,或又移之他职矣。所职 之事,苟非其所素习,则不得不委之吏,故吏得以容 其奸。”然则为官择人者,其可无以处之乎?昔司马光 屡言于祖宗之朝,欲博选在位之士,使德行者掌教 化,政术者为守长,勇略者为将帅,明“法者典法,明礼 者典礼。”此正量能授官之意,在今日所当讲明者。而 或者又曰:“虽量其能,当久其任,善于其职者增秩加 赏而不徙其官。”苟数迁数易,则心怀去就,事复苟且, 是固然尔。然好进者常情之所不免。倘积岁不迁,将 有十年不调之嗟,从事独贤之叹,怠惰之心必生,废 事之弊犹故。是则久任之说,固未易以遽行也。为今 之策,惟精于财计者必使之理财,迨其迁也,复以精 于财计者代之;长于铨综者必使之典铨,迨其迁也, 复以长于铨综者代之。至于典礼、典兵,莫不皆然。虽 不久其任,而前后相继者,莫非其才之所长,则何事 之不举,何职之不称哉!

    《请汰冗官疏》至元七年
    元·赵天麟

    臣闻“设纪张纲,莫如清简,建官置吏,切戒烦多。夫爵 者官之尊也,阶者官之次也,品者官之序也,职者官 之掌也,位者官之居也,禄者官之给也,吏者官之佐 也。虽则事非位立而不办,亦有事因位多而益生,此 圣王所以贵寡而不贵多,欲静而不欲躁也。光武废 四百县而下民业定,隋文废五百郡而天下政行,皆” 以“官不用多而在乎得贤,政不在烦而贵乎省事”也。 今国家立制,自王及国王、郡王、国公以下为爵,自特 进、崇进至将军、大夫、校尉郎为阶,自正一至从九为 品,掌典当行为职,各职所居为位,各位养廉之资为 禄,各司赞佐行文之史为吏,其制亦已详矣。然而京 师不急之司院,无用之局署,及随朝“台、省、部院以下 诸有司官吏,可兼不兼,可并不并,亦已有之矣。畿外 行省、随省诸有司,宣抚、廉访等司,路、府、州、县、仓、库、局、 监等诸衙门,及各衙门官吏,亦有冗者,武臣万户所 管不满万人,千户所管不满千人之类亦有之。”臣窃 以冗官之大弊有三:一曰选法之弊,二曰政事之弊, 三曰军民之弊。夫文武官吏员数既多,当考满之时, 近春秋之选,资格之簿,扰攘纷纭,保荐之文,交错旁 午,有司行文犹且未暇,奚暇顾孰果有才,孰果有德, 而考较之哉?既不遑考较,则取准于《籍文》荐书之所 陈布者矣。如此而欲杂流之人不进,货赂之门不开, 岂可得乎?杂流行贿者得志,则人皆可以仕矣,以致 员多缺少,无如之何。经营者早得迁除,养高者坐淹 岁月,此选法之弊也。夫文武官吏员数既多,有当决 之事而不决,有当行之政而不行,问其职则曰“我非 此职”,问其施为则曰僚属非一,岂我之所能独主,混 齐竽而难辨,受王命而自安。及朝廷闻之,遂立稽违 期限之罚,不亦晚与!此政事之弊也。夫文“武官吏员 数既多,国家用人路广,浮滥亦升。遂使临莅在下,岂能敷政化哉?政化不敷,而刻剥之苦,役使之烦,为害 良多,此军民之弊也。三弊不绝,而立法以防之,立法 者不能旁照,员益增而弊益多矣。法立而惧法之人, 奸欺之计愈生。故须三弊尽绝,而后法乃可立也。伏 望陛下凡京师不急之司院,无用之局署,及天下诸 衙门,可罢者罢之;凡行省、随省诸有司,宣慰、廉访等 司,路府州县一切诸衙门,及万户、千户所管不及数 之类,可并者并之;凡台、省、部院以下诸有司之官吏, 及天下诸衙之官吏,可减者减之。”然后以慎名器之 法,择人而用之。又以考幽明之法,顺理而考之,则典 选者易见其人,易程其效,而选法清矣。临政者事有 所归,职有所主,而政绩成矣。在下者省于烦役,免于 苛刻,而民业定矣。夫民者,天下之本也,民业既定,而 天下自太平矣。

    《设官说》
    明·伍訚

    夫官奚为而设也?人君不能独理天下,因任庶官以 为分理也。其食有俸,炊有薪,出入有马役,岁定其额 以为佣,庶官之直也,是资养其身家者,既周且厚矣。 故凡受君之直者,必当身归于君,而不自有其身也。 今夫庶民之家,佣一工焉,其直有几,必委其身,终岁 勤劳,以服其役。一有所私而怠事焉,则反其直而逐 之。今之官受君之直,既如彼其厚矣。苟或忘其直,昧 其事,私其官以为己物,行一事必求其利己,惠一民 则欲其赂己,甚至虐民敛财,剥下媚上,日肆刑罚以 为身家之计。呜呼!是犹佣工者受人之直,乃卖其业 而盗其有也,不益甚乎?在彼者既反其直而逐之矣, 在此者当何如哉?予尝念此以自儆,因书之,俾勿忘 焉。是为说。

    《百官述序》
    郑晓

    皇朝建官,准法虞、周。虽专领兼摄,微有不同,而规模 品式大抵相损益。故权杀于汉,而董正之纲维自定; 员省于唐,而职任之贯理甚周。禄凉于宋,而蠲复之 恩礼愈厚。即有骄陵,旋丽陈臬。岂无冗赘,亦复汰除。 矧文武夹维,内外交应。协恭互发,则指臂相随;辄断 独行,则龉龃不遂。宏谟曲算,可谓博大精详矣。兹表 其爵号、官品、阶、勋、禄凡七等,而著其沿革、职守,附以 《累朝典议》,为《百官述》。

    《官职议》
    胡世宁

    藩臬守令,皆久任而责成功。弘治以前皆然也,今则 迁徙不常矣。是故春为知府,或佥事于南,秋陞副使, 或参议于北。来春则又升参政或宪使于东西矣。甚 者,初陞右布政使,惮远不行,在家稍候三二月,即改 左而近之矣。到任未及三二月,即望转而京堂矣。由 是一岁之间,往来道路如织,日月过半,其能在任几 何?于进士为知县者,亦惟仅及三年即擢。中间朝觐、 科场差委参谒,奔走旷废,岁月居半,事在承上,而不 在恤下也。故今藩臬守令皆过客也,其视地方之雕 敝,若见驿舍之所损坏,谁为之修也?视生民之困苦, 若见驿马之疲瘠,谁为之恤也?善乎!近日有为《策议》 者曰:“子产为政,累年而后化成;伯禽治鲁,三年而后 报政。今之人未必皆圣贤,聪明得于简册之陈言,志 力夺于举业之旧习,而旁视同辈,超迁内拜者屡矣。 于是而速进之念生。速进之念生,则为民之意短而 求上之意急,谋身之术胜而取民之计多,百姓何利 于是哉?”愚案天顺以前,官多久任而致绩效。如周忱 之巡抚苏松,自侍郎而至尚书凡二十二年;王翱之 提督辽东,自佥都历升副都、左右都凡十一年;于谦 之兼镇河南、山西一十八年。此抚臣久任,见于《名臣 录》者可稽也。如东莞知县卢秉安,任至一十九年,而 清操不易,临行惟受士民之诗;陈琏知滁州垂十年, 而异政著闻,当时亟来褒擢之典。此守令久任,见于 郡邑“志者可考也。明诏天下,自今断行久任,如巡抚 守令,皆以九载为满,以六期为限,非逾六载不得迁 转。其贪残不识者,岁案黜如今法,其政事卓异者,玺 书旌奖,增秩赐金,超迁大拜如汉世,庶得收用人之 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