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_(四部丛刊本)/卷第十一 中华文库
通玄真经 卷第十一 唐 徐灵府 注 张元济 撰校勘记 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
|
通玄真经卷第十一
上义
老子曰几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
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其虚无可谓逹矣〈非夫体清明反虚静故能明天人之〉
〈分䆒终始之际〉治之本仁义也其末法度也人之所生者本也其
所不生者末也本末一体也其两爱之性也先本后末谓
之君子先末后本谓之小人〈人之生也精神为本形体为末故太上养神治其情性末丗养形恣〉
〈其欲治性则神清纵欲则身害夫神清体和本末相济乃全身保神不亏其真凡修摄有方禀受不一故有君子小人之异〉法
之生也以辅义重法弃义是贵其冠履而忘其首足也〈治国〉
〈者先治于仁义然后法令以齐之法令遗仁义是遗手足而贵冠履也〉重仁义者广崇也不益其
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増其髙者覆故不大其栋
不能任重任重莫栋任国莫德人主之有民犹城中
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即本固基厚即上安〈根基犹道徳也夫根深基广而〉
〈见毁技者未之有也道髙徳盛而万姓不崇戴者未之闻也〉故事不本于道德者不可以
为经言不合于先王者不可以为道〈夫事不师古不遗道不可为国法〉便
掇取一行一切之术非天下通道也〈恢怪谲诡之术非天下之大道〉
老子曰治人之道其犹造父之御驷马也〈周穆王时御马〉齐辑〈音集〉
之乎辔衔正度之乎胸膺内得于中心外合乎马志故能
取道致逺气力有馀进退还曲莫不如意诚得其术也今
夫权𫝑者人主之车舆也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身不可
离车舆之安手不可失驷马之心故驷马不调造父不能
以取道君臣不和圣人不能以为治执道以御之中才可
尽明分以示之奸邪可止物至而观其变事来而应其化
近者不乱即逺者治矣不用适然之教而得自然之道万
举而不失矣〈有造父之善御不忧车马之奔逸有圣人之至治不忧黔首之危亡〉
老子曰凡为道者塞邪道防未然不贵其自是也贵其不
得为非也故曰勿使可欲无日不求勿使可夺无日不争
如此即人欲释而公道行矣有馀者止于度不足者逮于
用故天下可一也夫释职事而听非誉弃功劳而用朋党
即奇𠆸天长守职不进民俗乱于国功臣争于朝故有道
以御人无道则制于人矣〈舜为匹夫而天下共戴者其道存也故能制于人纣为天子而四海离心〉
〈者其道亡也则为人所制〉
老子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今行为古苟
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
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冝故变
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夫治道所贵适时而巳不在数变为务也〉诵先王之
书不闻其言闻其言不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
言不能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地〈为〉
〈即言而非道也持石为玉即石而非玉也〉圣人所由曰道犹金石也一调不可更
〈音律巳定不可易也〉事犹琴瑟也毎终改调〈曲节即殊故冝变易〉故法制礼乐
者治之具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曲士不可与论至道者讯
寤于俗而束于教〈登阆峰者非凡乘能及论至道者非曲士所通〉
老子曰天下几有常法哉当于丗事得于人理顺于天地
详于神即可以正治矣〈便于事顺于人即可治天下自然通神明何常有法也〉昔者三
皇无制令而民从五帝有制令而无刑罚夏后氏不负言
殷人誓周人盟〈三皇者虙牺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髙辛唐虞三王者夏禹殷汤周文王夫上古不令而民〉
〈从末丗峻法而诈故无为为化易有为为治难盟誓不禁刑戮随之也〉末丗之衰也忍垢而轻辱
贪得而寡羞故法度制令者论民俗而节缓急器械者因
时变而制冝适夫制于法者不可与逺举拘礼之人不可
使应变必有独见之明独闻之聦然后能擅道而行〈拘法守文〉
〈者动用乖滞独闻独见者不得离道也〉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应时而变不知
治道之源者虽循终乱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
丈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员凿欲得冝适
亦难矣〈夫执法守文而无变通者自以为治犹持方内贠安能适中〉夫存危治乱非智不
能道先称右虽愚有馀故不用之法圣人不行也不验之
言明主不听也〈事当虽愚必用理乖虽贤必舍〉
文子问曰法安所生
老子曰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乎人心此治之要
也法非从天下也非从地岀也发乎人间反己自正诚逹
其本不乱于未知其要不惑于疑有诸已不非于人无诸
已不责于所立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
身故人主之制法也先以自为检式故禁胜于身即令行
于民夫法者天下之凖绳也人主之度量也〈自检于巳则民禁于彼也〉县
法者法不法也〈不法以法之法也〉法定之后中绳者赏缺绳者诛
虽尊贵者不轻其赏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
中度者虽不肖无罪是故公道行而和欲塞也古之置有
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不
得专行也法度道术所以禁君使无得撗断也人莫得恣
即道胜而理得矣故反朴无为无为者非谓其不动也言
其从己出也〈立君置有司上不得自恣下不得专断故上守正术下无枉法天下之治何足难也〉
老子曰善赏者费少而劝多善罚者刑省而禁奸善与者
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故圣人因民之所喜以
劝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赏一人而天下趋之罚一人而天
下畏之是以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圣人守约而治广此之
谓也〈此圣人致理之道此也〉
老子曰臣道方论是处当为事先唱守职明分以立成功
故君臣异道即治同道即乱各得其冝处有其当即上下
有以相使也故枝不得大于干末不得强于本言轻重大
小有以相制也〈君臣分明则大小无越也〉夫得威𫝑者所持甚小所任
甚大所守甚约所制甚广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得所势
也五寸之关能制开阖所居要也下必行之令顺之者利
逆之即凶天下莫不听从者顺也发号令行禁止者以众
为𫝑也义者非能尽利于天下之民也利一人而天下从
之𭧂者非能尽害于海内也害一人而天下叛之故举措
废置不可不审也〈慎其举措乎其爱憎利元偏赏害元偏罚〉
老子曰屈寸而申尺小枉面大直圣人为之今人君之论
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即失贤之道也
故人有厚徳元间其小节人有大誉元疵其小故夫人情
莫不有所短成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以为累也成其
大略非也闾里之行未足多也〈言人之才不能尽善尽美固当无疑其小疵乃全其大用闾里〉
〈之行谤黜之言不足信也〉故小谨者元成功訾行者不容众体大者节踈
度巨者誉逺论臣之道也〈论用臣之道如此则不失其人也〉
老子曰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人无〉
〈全能量其才力而任之也〉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逹而不訾道德文武
不责备于人以力自脩以道而不责于人易赏也自修以道则无
病矣〈自修者不责于人而行于世世可为之哉〉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瑕明月之珠不能
无秽然天下宝之者不以小恶妨大美今志人之所短忘
人之所长而欲求贤于天下即难矣〈夏后氏之璜明月之珠尚有瑕秽贤人君子岂〉
〈能尽善尽美弃其所短取其所长则无遗才必矣〉夫众人之见位之卑身之贱事之
洿辱而不知其大略〈凡人之情恶其卑辱非子用人存其大略〉故论人之道贵即
观其所举〈举贤才也〉富即观其所施〈济物也〉穷即观其所受〈非义不为〉
贱即观其所为〈非道不处〉视其所患难以智勇〈因其患难方见仁贤〉动以喜
乐以观其守〈不渝滥也〉委以货财以观其仁〈不妄取也〉振以恐惧以观
其节〈杀身成人〉如此则人情可知矣〈一有所存人之干也七者备见丗之英也能以此观之贤愚可〉
〈知忠信可见矣〉
老子曰屈者所以求申也枉者所以求直也屈寸申尺小
枉大直君子为之百川并流不注海者不为谷趋行殊方
不归善者不为君子善言贵乎可行善行贵乎仁义夫君
子之过犹日月之蚀不害于明〈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印之〉故智者不妄
为勇者不妄杀择是而为之计礼而行之故事成而功足
恃也身立而名足称也〈为其可为者杀其可杀者然后功遂名立称于后丗也〉虽有智能
必以仁义为本而后立智能并行圣人以仁义为凖绳中
绳者谓之君子不中绳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死亡其名不
灭小人虽得𫝑其罪不除〈故尧舜为善至今称之桀纣为恶至名不灭善恶之名俱存故君子慎为〉
〈不善行也〉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虽愚者不为身贵
于天下也〈旦为称孤之客久为𭧂尸之人皆愚琐之辈非君子之伦也〉死君亲之难者视死
如归义重于身也故天下大利也比身即小身之所重也
比之仁义即轻此以仁义为凖绳者也〈比伤时无仁义故切论君子死仁小人死利也〉
老子曰道德之备犹日月也夷狄蛮貊不能易其指〈苟有道虽〉
〈蛮貊之行矣无道其如诸夏何〉趣舎同即非誉在俗意行均即穷逹在时
事周于丗即功成务合于时即名立是故立功名之人简
于丗而谨于时时之至也即间不容息〈夫济倾溺立功名者睹其机危宁合瞚息〉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地而贪宝赂也将以存亡平乱为民
除害也贪叨多欲之人残贼天下万民骚动莫寜其所有
圣人勃然而起讨强𭧂平乱丗为天下除害以浊为清以
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赤帝为火炎故黄帝擒之共工为
水害故颛顼诛之〈此二君勃然而起者非欲尊其𫝑位利其土地贪其宝货去其残贼安其人民为天下除〉
〈灾害故不得巳而用之也〉教人以道导之以德而不听即临之以威武临
之不从则制之以兵革杀无罪之民养不义之主害莫大
也聚天下之财赡一人之欲祸莫深焉肆一人之欲而长
海内之患此天伦所不取也〈言天亡桀纣也〉所为立君者以禁𭧂乱
也今乘万民之力反为残贼是以虎傅翼何谓不除夫畜鱼
者必去其蝙獺养禽兽者必除其犲狼又况牧民乎是故
兵革之所为起也〈道莫大乎诛𭧂德莫加乎安民凡为人君𭧂虐无道万妵不安若不除之犹纵猛兽以害〉
〈人物畜鱼鳖以食蝙�罪莫大焉〉
老子曰为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
巧其事任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此至治之世也〉乱世即不然为
行者相掲以髙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极于雕𤥨器用遂
于刻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宝诋〈音底〉文者逐烦挠以为急
事为诡辩乆稽而不决无益于治有益于乱〈此衰世之理也〉工为
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于用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
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
身亲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故天子耕田所以劝农皇后亲蚕所以劝识而〉
〈况匹夫匹妇惰于耕织而受于饥寒也〉不贵难得之货不重无用之物是故耕
者不强无以养生织者不力无以衣形有馀不足各归其
身衣食饶𥙿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智者无所施
其䇿勇者无所错其威〈智以救危勇以止𭧂危𭧂不作何用之有〉
老子曰霸王之道以谋虑之以䇿图之挟义而动非以图
存也将以存亡也〈存其亡者〉故闻敌国之君有𭧂虐其民者即
举兵而临其境责以不义刺以过行兵至其郊令军帅曰
无伐树木无掘坟墓无败五榖无焚积聚无捕民虏无聚
六畜乃发号施令曰其国之君逆天地侮神决狱不平
杀戮无罪天之所诛民之所仇也兵之来也以废不义而
授有德也有敢逆天道乱民之贼者身死族灭以家听者
禄以家以里听者赏以里以郷听者封以郷以县听者侯
其县克其国不及其民废其君易其政尊其秀士显其贤
良振其寡恤其贫穷出其囹圄赏其有功百姓开户而
内之渍米而储之唯恐其不来也义兵至于境不战而止
〈义兵所临明告天地幽通神德被万物以辞担众以罪问敌亦非容易而动凶器百姓悦戴唯恐不至殷汤文武以义而平𭧂乱〉
〈也〉不义之兵至于伏尸流血相交以前故为地战者不能
成其王为身求者不能立其功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以
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动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不义之兵以强凌弱恃大侵小戮无辜害有道虽屠城万计掠地千里其由项籍威镇海内气吞宇宙𫝑㧞丘阜终为髙祖所推折〉
〈者以其不循道理虽大必败虽强必亡图霸尚不可得而况欲成王业者乎〉
老子曰上义者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施惠立正法
塞邪道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群臣同力诸侯服
其威四方怀其徳脩正庙堂之上折冲千里之外发号行
令而天下响应此其上也地广民众主贤将良国冨兵强
约束信号令明两敌相当未交兵接刃而敌人奔亡此其
次也知𡈽地之冝习险隘之利明苛政之变察行阵之事
白刃合流矢接舆死扶伤流血千里𭧂骸满野义之下也
〈修德而胜者上守法而胜者中用兵而胜者下也〉兵之胜败习在于政政胜其民下
附其上即兵强民胜其政下叛其上即兵弱义足以怀天
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
虑足以决轻重之权此上义之道也
老子曰国之所以强者必死也所以必死者义也义之所
以行者威也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威义并
行是谓必强白刃交接矢石雨而士争光者赏信而罚
明也上视下如子下事上如父上视下如弟下事上如兄
上视下如子必王四海下事上如父必政天下上视下如
弟即必难为之死下事上如兄即必难为之亡故父子兄
弟之寇不可与之𨷖〈有君如此则天下如一家万兵共一心则难故不惧仇冝不顾子思所感则视死〉
〈如归岂有见父有危急而子吝其生而不孝君有难而臣惧于死而不忠者也〉是故义君内脩其政
以积其德外塞于邪以明其𫝑察其劳佚以知饥饱战
期有日视死归恩之加也〈信义立虽死不顾恩威治无逺不至〉
通玄真经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