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四 中华文库
卷二百十三 ◄ | 文献通考 卷二百十四 经籍考四十一 |
► 卷二百十五 |
|
○子杂家
※《论衡》三十卷
- 鼂氏曰:后汉王充仲任撰。充好论说,始如诡异,终有实理。以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后蔡邕得之,秘玩以为谈助云。世为汉文章温厚尔雅,及其东也已衰。观此书与《潜夫论》、《风俗通义》之类,比西京诸书骤不及远甚,乃知世人之言不诬。
- 高氏《子略》曰:书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其为言皆叙天证,敷人事,析物类,道古今,大略如仲舒《玉杯》、《繁露》,而其文详,详则礼义莫能核而精,辞莫能肃而括,几于芜且杂矣。汉承灭学之后,文、景、武、宣以来,所以崇厉表章者,非一日之力矣。故学者向风承意,日趋于大雅多闻之习,凡所撰录,日益而岁有加,至后汉盛矣,往往规度如一律,体裁如一家,是足以隽美于一时,而不足以准的于来世。何则?事之鲜纯,言之少择也。刘向《新序》、《说苑》奇矣,亦复少探索之功,阙诠定之密,其叙事有与史背者不一。二书尚尔,况他书乎?袁嵩《后汉书》云:“充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见之,以为谈助。”谈助之言,可以了此书矣。客有难充书烦重者,曰:“石多玉寡,寡者为珍;龙少鱼众,少者为神乎?”充曰:“文众可以胜寡矣。人无一引吾百篇,人无一字吾万言,为可贵矣。”予所谓乏精核而少肃括者,正此谓欤!
- 陈氏曰:充,肃宗时人。仕为州从事治中。初作此书,北方初未有得之者。王朗尝诣蔡伯喈,搜求至隐处,果得《论衡》,捉取数卷将去,伯喈曰:“惟我与尔共,勿广也。”然自今观之,亦未为奇。
※《仲长子昌言》二卷
- 《崇文总目》:后汉仲长统撰。按本传,统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著论多《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馀万言。《隋》、《唐》书目十卷,今所存十五篇,分为三卷,馀皆亡。
※《傅子》五卷
- 《崇文总目》:晋傅休奕撰。集经史治国之说,评断得失,各为区例。本传载内、外、中篇,凡四篇亡录,合一百四十篇,今亡一百一十七。
※《公侯政术》十卷
- 《崇文总目》:鲁人初撰。盖鲁人名初,不著其姓,未详何代人。
※《正训》十卷
-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按《唐志》有《正训》二十卷,辛德源撰。而此题云陆机撰,又止十卷。据隋以前书录,皆无陆机《正训》之目,《晋史》机传亦不言尝有此书。而德源所著,今世已亡,疑是其遗书。
※《抱朴子外篇》十卷
- 鼂氏曰:晋葛稚川撰。自号抱朴子,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书甚富。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外篇》。《晋书》:《内》、《外》通有一百一十六篇,今世所传者,四十篇而已。《外篇》颇言君臣理国用刑之道,故附于杂家云。
※《女诫》一卷
- 陈氏曰:汉曹世叔妻班昭撰。固之妹也。俗号《女孝经》。
※《蒋子万机论》二卷
- 陈氏曰:魏太尉平阿蒋济子通撰。按《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疑非全书也。
※《孙子》十卷
- 陈氏曰:晋孙绰兴公撰,恐依托。《唐志》及《中兴书目》并无之。从程文简家借录。
※《刘子》五卷
- 陈氏曰:刘昼孔昭撰。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为序。凡五十五篇。按《唐志》十卷,刘勰撰。今序云:“昼伤已不遇,天下陵迟,播迁江表,故作此书。时人莫知,谓为刘勰,或曰刘歆、刘孝标作。”孝政之言云尔,终不知昼为何代人。其书近出,传记无称,莫详其始末,不知何以知其名昼字孔昭也。
- 鼂氏曰:唐袁政注。言修心治身之道,而辞颇俗薄。
※《金楼子》十卷
- 鼂氏曰:梁元帝撰绎。书十篇,论历古兴亡之迹,《箴戒》、《立言》、《志怪》、《杂说》、《自叙》、《著书》、《聚书》,通曰“金楼子”者,在藩时自号。
- 陈氏曰:杂记古今闻见,末一卷为自序。
※《瑞应图》十卷
- 陈氏曰:不著名氏。按《唐志》有孙柔之《瑞应图记》、《熊理》、《瑞应图谱》各三卷,顾野王《符瑞图》十卷,又《祥瑞图》十卷。今此书名与孙、熊同,而卷数与顾合,意其野王书也。其闲亦多援孙氏以为注。《中兴书目》有《符瑞图》二卷,定着为野王。又有《瑞应图》十卷,称不知作者,载天地瑞应诸物,以类分门。今书正尔,未知果野王否?又云或题王伯龄。至李淑《书目》,又直以为孙柔之矣。又恐李氏书别一家也。
※《子钞》三十卷
- 陈氏曰:梁尚书左丞颍川庾仲容子仲撰。所取诸子之书百有五家,其间颇有与今世见行书不同者,而亡者多矣。
※《意林》三卷
- 鼂氏曰:唐马总会元撰。初,梁庾仲容取诸家书、术数杂记凡一百七家,钞其要语,为三十卷,总以其繁略失中,增损成三轴。前有戴叔伦、杨伯存两序。
- 高氏《子略》曰:《子钞》百十有七家,仲容所取,或数句,或一二百言,是有以契其意,入其用,而他人不可共享者也。马总《意林》一遵庾目,多者十馀句,少者一二言,比《子钞》更为取之严,录之精且约也。戴叔伦序其书曰:“上以防守教之失,中以补比事之缺,下以佐属文之绪,有疏通广博,洁净符信之要,无僻放拘刻、敫蔽邪荡之患。”亦足以发其机,写其志矣。孔子曰:“虽小道亦有可观。”是于诸子未尝废也。圣人既远,承学易殊,义向之少纯,言议之多诡,则百氏之为家,不能尽叶乎一,亦理之所必然也。当篇籍散缺,人所未见之时,而乃先识其名,又得其语,斯足以广闻见,助发挥,何止尝鼎脔,啖鸡跖也。陆机赋曰:“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唐常展《日月如合璧赋》云:“猎英华于百氏,漱芳润于六籍。”语自此来。”是庶几焉。
- 容斋洪氏《随笔》曰:唐世未知尊孟子,故《意林》亦列其书,而有差不同者,如伊尹不以一介与人,亦不取一介于人之类。其他所引书,如《胡非子》、《随巢子》、《缠子》、《王孙子》、《公孙尼子》、阮子《生部》、姚信《士纬》、殷兴《通语》、《牟子》、《周生烈子》、《秦菁子》、《梅子》、《任奕子》、《魏朗子》、《唐滂子》、《邹子》、孙氏《成败志》、《蒋子》、《谯子》、《锺子》、张俨《默记》、《裴氏新书》、袁准《正书》、袁子《正论》、《苏子》、《陆子》、张显《析言》、《于子》、《顾子》、《诸葛子》、《陈子要言》、《符子》诸书,今皆不传于世,亦有不知其名者。
- 陈氏曰:总后仕至尚书仆射,尝副裴晋公平淮西者也。
※《长短经》十卷
- 鼂氏曰:唐赵蕤撰。《北梦琐言》云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论王霸机权正变之术。第十卷载阴谋,家本缺。今存者六十四篇。
※《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
- 鼂氏曰:唐王睿撰。《二仪实录》、《古今注》载事物之始,《乐府题解》乐府所由起。睿辑纂数家之言,正误补遗,刘允并归一篇。
※《事始》三卷
- 鼂氏曰:唐刘孝孙等撰。太宗命诸王府官以事名类,推原初始,凡二十六门,以教始学诸王。《易大传》自始作八卦,至网罟、耒耨、臼杵之微,皆记其本起。《檀弓》所述,亦皆物之始也。然则《事始》之书,当系之儒。今以其所取不一,故附于杂家。
- 陈氏曰:唐吴王咨议弘文馆学士南阳刘存撰。
※《理道要诀》十卷
- 陈氏曰:唐宰相杜佑君卿撰。凡三十三篇,皆设问答之辞。末二卷,记古今异制,盖于《通典》中撮要,以便人主观览。
※《造化权舆》六卷
- 陈氏曰:唐丰王府法曹赵自勔撰。天宝七年表上。陆农师著《埤雅》颇采用之,其孙务观两尝为跋。余求之久不获,已亥岁,吴门天庆观《道藏》中借录。
※《刊语》二卷
- 陈氏曰:唐国子祭酒李谙撰。
※《资暇集》三卷
- 陈氏曰:唐李匡文济翁撰。
※《兼明书》二卷
- 陈氏曰:唐国子太学博士邱光庭撰。
※《苏氏演义》十卷
- 陈氏曰:唐光启进士武功苏鹗德祥撰。此数书者,皆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讹谬,有益见闻。尤梁谿以家藏本刻之当涂。
※《仲蒙子》三卷
- 陈氏曰:唐校书郎长乐林慎思虔中撰。
※《致理书》十卷
- 鼂氏曰:唐朱朴撰。乾宁中,为国子《毛诗》博士,论述时务五十篇上之。词如近时策断之类,迂缓不切,与马周所建明不啻霄壤矣。昭宗善其言,用太宗擢周故事,拔为相,徒以益乱,可叹也。
※《两同书》二卷
- 《崇文总目》:唐罗隐撰。采孔、老二书,著为《内》、《外》十篇。以老子修身之说为《内》,孔子治世之道为《外》,会其旨而同元。
- 鼂氏曰:唐罗隐撰。隐谓老子养生,孔子训世,因本之著《内》、《外》篇各五。其曰《两同书》者,取“两者同出而异名”之言也。
- 陈氏曰:不著名氏。《中兴书目》云唐吴筠撰。《唐艺文志》同,但入小说类。采孔、老为《内》、《外》十篇,名《祝融子两同书》。祝融者,谓《鬻子》,为诸子之首也。
※《宋齐邱化书》六卷
- 鼂氏曰:伪唐宋齐邱子嵩撰。张耒文潜尝题其后,云:“齐邱之意,特犬鼠之雄耳,盖不足道。其为《化书》,虽皆浅机小数,亦微有以见于黄、老之所谓道德,其能成功,有以也。吾尝论黄、老之道德本于清净无为,遣去情累,而其末多流而为智术刑名,何哉?仁义生于恩,恩生于人情,圣人节情而不遣者也。无情之至,至于无亲,无亲则忍矣:此刑名之所以用也。文章颇高简,有可喜者。其言曰:‘君子有奇志,天下不亲。’虽圣人出,斯言不废。”
※《格言》五卷
- 鼂氏曰:伪唐韩熙载叔言撰。熙载以经济自任,乃著书二十六篇,论古今王伯之道,以千李煜。首言阳九百六之数及五运迭兴事,其𩨁杂如此。有门人舒雅序。
※《中华古今注》三卷
- 陈氏曰:后唐太学博士马缟撰。盖惟广雀豹之书也。
※《续事始》五卷
- 鼂氏曰:伪蜀冯鉴广孝孙所著。
※《事原录》三十卷
- 鼂氏曰:皇朝朱绘撰。其书《事始》之类也。
※《物类相感志》十卷
- 鼂氏曰:皇朝僧赞宁撰。采经籍传记物类相感者志之。分天地人物四门。赞宁,吴人,以博物称于世。柳如京、徐骑省与之游,或就质疑事。杨文公、欧阳文忠公亦皆知其名。
- 陈氏曰:赞宁,国初名释也。
※《耄智馀书》三卷
- 陈氏曰:太子少保致仕澶渊鼂迥德远撰。迥善养生,兼通释、老书,年至八十四,子孙多闻人。
※《昭德新编》一卷
- 陈氏曰:鼂迥撰。“昭德”者,京师居第坊名也。鼂氏子孙皆以为称。
※《宋景文笔录》三卷
- 鼂氏曰:皇朝宋祁撰。皆故事异闻、嘉言奥语,可为谈助。不知何人所编,每章冠以“公曰”。景文,乃祁谥也。
- 《中兴艺文志》:《笔录》三卷,皇朝绍圣中,宋肇次其祖庠遗语,凡一百七十条。
- 按:二《笔录》卷数同,祁、庠又兄弟也,然则一书邪?二书邪?当考。
※《近事会元》五卷
- 陈氏曰:李上友撰。自唐武德至周显德,杂事细务皆记之。
※《徽言》三卷
- 陈氏曰:司马光手抄诸子书,题其末曰:“余此书类举人抄书,然举子所抄猎其辞,余所钞核其意;举人志科名,余志道德。”其序书“迂叟言六十八”,盖公在相位时也。方机务填委,且将属疾,而好学不厌,克勤小物如此。所钞自《国语》而下六书,其目三百一十有二,小楷端竽,无一笔不谨,百世之下,使人肃然起敬。真迹藏邵康节家,其诸孙䢍守汉嘉,从邵氏借刻,携其版归越,今在其群从述尊古家。
※《泣岐书》三卷
- 陈氏曰:蜀人龙昌期称撰,称“上昭文相公”。有后序,言求荐进之意。
※《天保正名论》八卷
- 陈氏曰:龙昌期撰。其学迂僻,专非周公,妄人也。
※《事物纪原》二十卷
- 陈氏曰:不著名氏。《中兴书目》十卷,开封高承撰,元丰中人。凡二百七十事。今此书多十卷且数百事,是后人广之耳。
※《孔氏杂说记》一卷
- 鼂氏曰:皇朝孔武仲撰。论载籍中前言往行,及国家故实、贤哲文章,亦时记其所见闻者。
※《鼂氏客语》一卷
- 陈氏曰:鼂说之以道撰。
※《王氏杂说》十卷
- 鼂氏曰:皇朝王安石介甫撰。蔡京为《安石传》,其略曰:“自先王泽竭,国异家殊。由汉迄唐,源流浸深。宋兴,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安石奋乎百世之下,追尧、舜、三代,通乎昼夜阴阳所不能测而入于神。初著《杂说》数万言,世谓其言与孟轲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云。”所谓《杂说》,即此书也。以京之夸至如此,且不知所谓“通乎昼夜阴阳所不能测而入于神”者,为何等语,故著之。
※《汲世论》一卷
- 鼂氏曰:右未详何人所著。多称元祐闲事,且喜论兵,疑吕氏书也。凡十门。
※《驭臣鉴古》二十卷
- 鼂氏曰:右皇朝邓绾撰。元丰中为中丞,献之朝。未几,坐操心颇僻,赋性奸回,论事荐人,不循分守,贬。
※《广川家学》三十卷
- 陈氏曰:中书舍人董弅令升撰。述其父逌之学。
※《苏文定公遗言》
- 苏辙子由撰。周平园序略曰:“文定公晚居许昌,造深矣。避祸谢客,纵有门人,亦罕与言。其闻绪论者,子孙而止耳。然诸子宦游,惟长孙将作监丞仲滋讳籀,年十有四,才识卓然,侍左右者九年,记遗言百馀条,未尝增损一语。既老,以授其子郎中君诩,郎中复以授其子道州史君森。予尝与道州同僚,故请题其后。昔人疑《黄楼赋》非出公手,东坡盖亲为之辩,今公自谓此赋学《两都》,晚年不复作此工夫之文。至《和陶》、《拟古》九首,则明言坡代,作识者当自得之。又云读书须学为文,馀事作诗。然公诗自工。谓储光羲高处似陶渊明,平处似王摩诘,而以韩子苍比之子,苍由是知名。公素不作长短句,今《渔家傲》一篇,虽用禅语,而句法极高,乃知公非不能词,直不为耳。此皆学者所宜知也。”
※《石林家训》一卷
- 陈氏曰:叶梦得少蕴撰。
※《石林过庭录》二十七卷
- 陈氏曰:叶梦得与诸子讲说者,其中子模编辑之。
※《程氏广训》六卷
- 陈氏曰:中书舍人三衢程俱致道撰。
※《艺苑雌黄》二十卷
- 陈氏曰:建安严有翼撰。大抵辩正讹谬,故曰“雌黄”。其目《子史》、《传注》、《诗词》《时序》、《名数》、《声画》、《器用》、《地理》、《动植》、《神怪》、《杂事》,卷为二十,条凡四百条,砚冈居士唐稷序之。有翼常分教泉、荆二郡。
※《湘素杂说》十卷
- 鼂氏曰:皇朝黄朝英撰。所记二百事。朝英,建州人,绍圣后举子也。为王安石之学者,以“赠之以芍药”为男淫女,“贻我握椒”为女淫男,鄙亵不典,前辈尝以是为嗤笑,朝英特爱重之,以为得诗人深意,其他可知矣。
- 陈氏曰:陈与者为之序,言甲辰六试吏部不利,盖政、宣中士子也。其书亦辩正名物,而学颇迂僻。
- 程氏《演繁露》曰:此书辩正世传名物音义,多有归宿,而时有阙疑者。至释宋子京《刈麦诗》,以四月为麦秋,而曰“按《北史·苏绰传》,麦秋在野,其名远矣”,是未尝读《月令》也。以此知博记之难。
※《圣贤眼目》一卷
- 陈氏曰:曲河洪兴祖庆善撰。摘取经、子数十条,以已见发明之。
※《义林》一卷
- 陈氏曰:眉山程敦厚子山撰。其上世,东坡外家也。子山为人凶险,附秦桧至右史,后坐谪死。
※《演繁露》十四卷,《续》十卷
- 陈氏曰:程大昌泰之撰。初在馆时见《繁露》书,以为非,说见春秋类。又引《古今注》“冕旒缀玉下重如繁露然”,盖与《玉杯》、《竹林》同为托物名篇,可想见也。今曰《演繁露》者,意古之《繁露》,与《尔雅》、《释名》、《广雅》、《刊误正俗》之类云尔。
※《考古编》十卷,《续编》十卷
- 陈氏曰:程大昌撰。上自《诗》、《书》,下及史传,世俗杂事有可考见者,皆笔之。
※《楚泽丛语》八卷
- 陈氏曰:右迪功郎李蓍吉光撰。不知何人作其书,专辟孟子。绍兴中撰进。大意以为王氏之学出于孟子。然王氏信有罪矣,孟氏何与焉?此论得于景迂之微意。
※《容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五笔》十卷
- 陈氏曰:翰林学士番易洪迈景卢撰。每编皆有小序。《五笔》未成书。
- 《朱子语录》曰:洪景卢《随笔》中,辩得数种伪书皆是。但首卷载欧帖事却非,实世间伪书。如《西京杂记》,颜师古已辩之矣。
※《续颜氏家训》八卷
- 陈氏曰:左朝请大夫李正公撰。皆用颜氏篇目而增广之。
※《习学记言》五十卷
- 陈氏曰:阁学士龙泉叶适正则撰。自六经、诸史子以及文鉴,皆有论说,大抵务为新奇,无所蹈袭。其文刻峭精工,而义理未得为纯明正大也。自孔子之外,古今百家随其浅深,咸有遗论,无得免者。而独于近世所传《子华子》笃信推崇之,以为真与孔子同时,可与《六经》并考,而不悟其为伪也。且既曰“其书甚古,而文与今人相近”,则亦知之矣。远自《七略》及《隋》、《唐》、《国史》诸志,李邯郸诸家书目,皆未之有,岂不足以验其非古,出于近世好事能文者之所为,而反谓孟、荀以来无道之者,盖望而弃之也。不亦惑乎!
※《准斋杂说》一卷
- 陈氏曰:钱塘吴如愚撰。
※《灌畦暇语》一卷
- 陈氏曰:不知作者。杂取史传事,略述已意。
※《忘筌书》二卷
- 陈氏曰:潘植子醇撰。新安所刻本凡八十二篇,与《馆阁书目》、《诸儒鸣道集》及余家写本篇数皆不同。本已见儒家,而《馆目》置之杂家者,以其多用释、老之说故也。今亦别录于此。
※《袁氏世范》三卷
- 陈氏曰:乐清令三衢袁采君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