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新青年
第五卷
群益书社
第六卷

    第一号(1918年7月15日)

    • 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
    • 贞操问题(胡适)
    • 诸子无鬼论(易白沙)
    • 日本近世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周作人)
    • 动的新教授论(邓萃英)
    •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蔡元培)
    • 国民之敌(易卜生)(陶履恭译)
      • 他们的花园(唐俟)
      • 人与时(唐俟)
      • 四月二十五夜(胡适)
      • 戏孟和(胡适)
      • 窗纸(刘半农)
      • 无聊(刘半农)
      • 月(沈尹默)
      • 公园里的“二月蓝”(沈尹默)
      • 耕牛(沈尹默)
    • 藏晖室札记(胡适)
    • 随感录(陈独秀)
    • 通信
    1. 文学革新与青年救济(邓萃英。钱玄同答)
    2. 读新青年(汪懋祖。独秀 答)
    3. 驳王敬轩君信之反动(戴主一。钱玄同,答)
    • 读者论坛
    1. 告青年(郭仁林)

    第二号(1918年8月15日)

    • 偶像破坏论(陈独秀)
    • 我之节烈观(唐俟)
      • 三弦(沈尹默)
      • 晓(刘半农)
      • 游丝(常惠)
    • Tagore诗二章(泰戈尔)(刘半农 译)
    • 不自然淘汰(瑞典 August Stindberg)(周作人 译)
    • 改革(瑞典 August Stindberg)(周作人 译)
    • 南归新话(刘半农)
    • 答陈独秀先生有鬼论质疑(易乙玄)
    • 难易乙玄君(刘叔雅)
    • 国民之敌(易卜生)(陶履恭译)
    • 随感录(陈独秀)
    • 机器促进大同说(吴敬恒)
    • 社会与妇女解放问题(华林)
    • 通信
      • 新文学问题之讨论(朱经农。胡适答)
      • 新文学问题之讨论(任鸿隽。胡适答,附钱玄同跋,朱、任二君信语)
      • 革新文学及改良文字(朱我农。胡适答,附钱玄同跋语)
      • 论 Esperanto(区声白。陶履恭答,附钱玄同、陈独秀跋语)
      • 论 Esperanto(孙国璋。陈独秀答,附胡适、钱玄同跋语)
      • 今之所谓“评剧家”(刘半农。钱玄同答)

    第三号(1918年9月15日)

    • 结婚论(芬兰 威斯达马克)(杨昌济 译)
    • 质问《东方杂志》记者(陈独秀)
    • 美国的妇人(胡适)
      • “人家说我发了痴”(陈衡哲)
      • “你莫忘记”(胡适)
      • 真(沈兼士)
      • 山中即景(李大钊)
    • 译诗十九首(刘半农)
      • 海滨五首 同情二首(印度 R. Tagore)
      • 村歌二手 海德辣跋市五首 倚楼三首(印度 S. Naidu)
      • 狗一首 访员一首(俄国 L. Tugenev)
    • 杨奴拉媪复仇的故事(新希腊 Argyris Ephtaliotis)(周作人译)
    • 杨尼斯老爹和他驴子的故事(新希腊 Argyris Ephtaliotis)(周作人译)
    • 国民之敌(易卜生)(陶履恭译)
    • 小爱友夫(易卜生)(吴弱男译)
    • 蔗渣谈(冰弦)
    • 藏晖室札记(胡适)
    • 动的新教授(邓萃英)
    • 随感录(陈独秀)
    • 通信

    第四号(1918年10月15日)

    •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胡适)
    • 戏剧改良各面观(傅斯年)
      • 附录一 予之戏剧改良观(欧阳予倩)
      • 附录二 我的中国旧剧观(张厚戴)
    • 再论戏剧改良(傅斯年)
    • 近世名戏百种目(宋春舫)
      • 香山早起作,寄城里的朋友们(沈兼士)
      •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胡适)
      • 湖南小儿的话(李剑农)
      • 如梦令 两首(胡适)
    • 酋长(波兰 H. Seinkiewicz)(周作人 译)
    • 老夫妻(陈衡哲)
    • 国民之敌(易卜生)(陶履恭译)
    • 皖江见闻记(高一涵)
    • 随感录(陈独秀)
    • 通信
      • 反对注音字母(朱有昀)
      • 反对“世界语”(朱有昀。附胡适答语)
      • 对于朱我农君两信的意见(钱玄同)
      • 论《新青年》之主张(易宗夔。胡适、陈独秀答)
      • 劝读杂志(张菘年)
      • “脸谱”“打把子”(张厚戴)
    • 什么话?

    第五号(1918年11月15日)

    • 关于欧战的演说三篇
    1. 庶民的胜利(李大钊)
    2. 劳工神圣(蔡元培)
    3. 欧战以后的政治(陶履恭)
    • Bol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
    • 克林德碑(陈独秀)
    • 欧战与哲学(蔡元培)
    • 协约国与普鲁士政治理念之对抗(美国 韦罗贝演说)(陈达材 译)
    • 空太鼓(俄国 L. Tolstoj 著)(周作人 译)
    • 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若何?(吴敬恒)
    • 德国分科中学之说明(蔡元培)
    • 随感录(陈独秀)
    • “作揖主义”(刘半农)
    • 通信
      • 渡河与引路(唐俟。钱玄同答)
      • 论中国旧戏之应废(周作人。钱玄同答)
      • 文字上之疑问三则(张效敏。吴敬恒、钱玄同、胡适答)
      • 汉文改革之讨论(张月镰。钱玄同答)
      • 中国文字与 Esperanto(姚寄人。钱玄同答)
      • 中国文字与 Esperanto(胡天月。钱玄同答)
    • 平民生计社宣言及简章

    第六号(1918年12月15日)

    • 非君师主义(高一涵)
    • 我们政治的生命(陶履恭)
    • 去兵(王星拱)
    • 武力解决与解决武力(胡适)
    • 人的文学(周作人)
      • 山中杂诗二首(沈兼士)
      • 刘三来言,子谷死矣(沈尹默)
      • 悼曼殊(刘半农)
      • 恋爱(Y.Z.)
    • 小小的一个人(日本 江马修)(周作人 译)
    • 遗扇记(英国 Oscar Wilde)(沈性仁 译)
    • 通信
      • 文字改良与孔教(张寿朋。周作人刘叔雅陈独秀答)
      • 鬼相之研究(莫等。王星拱陈大斋答)
      • 保护眼珠与换回人眼(陈大斋。钱玄同答)
      • 五毒(爱兴。陈独秀答)
      • 文字改革与国语报纸(朱墉。陈独秀答)
      • 罗马字与新青年(孙少荆。钱玄同答)
      • 答Y.Z.君(刘半农)
    • 读者论坛
      • 论吾国父母之专横(张耀翔)
      • 对于今日学校之批评(缉斋)
      • 假面具揭开论(胡景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