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适 中华文库
胡适
1891年 — 1962年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安徽徽州府绩溪人。
文章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1919年)
- 我的信仰(刊行年阙如)
- 胡适致《北京大学日刊》编辑函(1919年3月9日)
- 胡适致《北京大学日刊》编辑函(1919年3月10日)
- 希望 (1921年)
- 差不多先生传(1924年)
- 《努力》的问题(1924年9月12日)
- 人权论集小序 (1929年12月13日)
- 我们走那条路?(1930年)
- 我的母亲(1930年代)
-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4年)
- 平绥路旅行小记(1935年7月)
- 胡适致汤尔和函(1935年12月23日)
- 胡适致汤尔和函(1935年12月28日)
- 胡适致汤尔和函(1936年1月2日)
- 《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序言(1949年4月14日)
- 四十年来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留下的抗暴消毒力量—中国共产党清算胡适思想的历史意义—(1955年)
- 容忍与自由(1959年)
胡适文集(二)
即《胡适文存一集》,斜杠后数字为《胡适文集(二)》书中页码。
卷一
- 寄陈独秀/3
- 文学改良刍议/6
- 附录一/15
- 附录二/18
- 寄陈独秀/24
- 附录答书/26
-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27
- 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30
- 答钱玄同书/33
- 附录一/36
- 附录二/42
-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44
- 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58
- 答汪懋祖/64
- 答朱经农/66
- 答任叔永/73
- 跋朱我农来信/80
- 致蓝志先书/82
- 答蓝志先书/83
- 论句读符号/87
- 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89
-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94
- 论短篇小说/104
-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115
- 追答李濂镗君/127
- 读沈尹默的旧诗词/130
- 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133
- 《尝试集》自序
(收入《胡适文集》第9册) - 《尝试集》再版自序
(收入《胡适文集》第9册) - 什么是文学/149
- 中学国文的教授/152
- 《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164
卷二
- 诗三百篇言字解/169
- 尔汝篇/172
- 吾我篇/176
-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180
- 《墨子·小取》篇新诂/187
- 实验主义/208
- 问题与主义/249
- 杜威先生与中国/279
-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282
- 井田辨/305
- 答毛子水/327
卷三
卷四
胡适文集(三)
即《胡适文存二集》,斜杠后数字为《胡适文集(三)》书中页码。
- 序/1
卷一
-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5
- 发起《读书杂志》的缘起/18
- 王莽/19
- 记李觏的学说/25
- 费经虞与费密/41
- 读《楚辞》/73
-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79
-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87
- 附录一/97
- 附录二/98
- 附录三/100
- 梁任公《墨经校释》序/124
- 附录一/129
- 附录二/132
- 论墨学/135
- 《章实斋年谱》自序/
(收入《胡适文集》第7册) - 《淮南鸿烈集解》序/143
卷二
- 《科学与人生观》序/151
- 附录一/166
- 附录二/172
- 附录三/174
- 孙行者与张君劢/179
- 读梁漱冥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82
- 附录一 梁漱冥先生第一次来书/197
- 附录二/198
- 附录三 第二次来书/199
-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200
- 五十年来之世界哲学/266
卷三
- 十七年的回顾/313
- 祝《白话晚报》/318
- 黄梨洲论学生运动/319
- 《政治概论》序/322
- 《天乎帝乎》序/327
- 我们的政治主张/328
- 附录 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332
- 我的歧路/361
- 附录一 王伯秋先生来信/367
- 附录二 傅斯棱先生来信/368
- 附录三/369
- 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371
- 附录/376
- 国际的中国/382
- 一个平庸的提议/387
- 一年半的回顾/393
- 与一涵等四位的信/399
- 这一周/401
卷四
- 吴敬梓年谱/475
- 《西游记》考证/500
- 附录 《读《西游记)考证》/529
- 《镜花缘》的引论/536
- 跋《红楼梦考证》/562
- 附录 《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569
- 《水浒续集两种》序/574
- 《三国志演义》序/587
- 高元《国音学》序/594
- 赵元任《国语留声片》序/597
-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601
- 《中古文学概论》序/609
- 评新诗集/613
- 《尝试集》四版自序/
(收入《胡适文集》第9册) - 《蕙的风》序/623
- 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630
- 北京的平民文学/637
- 附录 谈北京的歌谣/642
- 《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卷头言/651
- 读王国维先生的《曲录》/654
胡适文集(十一)
收录胡适时论文字。
- 成美学会缘起
- 研究所主任会议纪事
- 什么话
- 论《新青年》之主张
- 差不多先生传
- 欢迎《新声》
- 求雨
- 欢迎我们的兄弟
- 爱情与痛苦(1919年6月29日)
- 研究室与监狱
- 他也配
- 北京大学与青岛
- 数目作怪
- 爱情与痛苦(1919年7月6日)
- 怪不得他
- 七千个电报
- 方还与杜威夫人
- 论大学学制
- 《孙文学说》之内容及评论
- 合肥是谁?
- 孔教精义?
- 女子解放从那里做起?
- 微妙之言
- 辟谬与息邪
- 辜鸿铭(1919年8月3日)
- 谈“女子解放与家庭改组”
- 介绍新出版物
- 两偕同业
- 又一偕同业
- 辜鸿铭(1919年8月24日)
- 大学开女禁的问题
- 蔡元培《洪水与猛兽》附言
-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 胡适、高一涵启事
- 对于新学制的感想
- 国立北京大学助学金及奖学金条例
- 我对于运动会的感想
- 读仲密君《思想界的倾向》
- 大家起来监督财政
- 政论家与政党
- 天津、保定间的捣鬼
- 宣统与胡适
- 本报特别启事
- 假使我们做了今日的国务总理
- 记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新学制的经过
- 我们还主张召集各省会议
- 谁是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
- 回顾与反省
- 新年的旧话
- 胡适启事(二则)(1922年12月24日)
- “胡适先生到底怎样?”
- 蔡元培与北京教育界
- 一年了!
- 一师毒案感言
- “大国民”的外交
- 胡适启事(二则)(1923年1月7日、10月21日)
- 刘熙关于《爱国运动与求学》的来信附言
- 这回为本校脱离教育部事抗议的始末
- 时间不值钱
- 拜金主义
- 张慰慈《萨各与樊才第的案件》附记
- 记某女士
- 说难
- 新年的好梦
-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 中国公学校史
- 从思想上看中国问题
- 我们对于政治的主张
- 文化的冲突
- 保寿的意义
- 读书杂记
- 东西文化之比较
- 《绩溪公墓简章》启
- 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纪念
- 后生可畏
-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 《独立评论》引言
- 宪政问题
- 上海战事的结束
- 废止内战大同盟
- 论对日外交方针
- 所谓教育的“法西斯蒂化”
- 论学潮
- 英庚款的管理(1932年7月17日)
- 汪精卫与张学良
- 内田对世界的挑战
- 英庚款的管理(1932年9月4日)
- 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
- 究竟那一个条约是废纸
- 陶希圣《一个时代错误的意见》附记
- 一个代表世界公论的报告
- 侮辱回教事件及其处分
- 统一的路
- 敬答江绍原先生
- 附答江绍原先生
- 国联新决议草案的重大意义
- 国民参政会应该如何组织
- 国联调解的前途
- 民权的保障
- 国联报告书与建议案的述评
- 全国震惊以后
- 日本人应该醒醒了!
- 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
- 跋蒋廷黻先生的论文
- 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
- 从农村救济谈到无为的政治
- 制宪不如守法
- 《独立评论》的一周年
- 熊十力《要在根本处注意》一文的编者附言
- 保全华北的重要
- 建国问题引论
- 世界新形势里的中国外交方针
- 福建的大变局
- 建国与专制
- 再论建国与专制
- 为《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栏所写的应征答案
- 关于外交问题的几点意见
- 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
- 武力统一论
- 政治统一的途径
- “旧瓶不能装新酒”吗?
- 再论无为的政治
- 国际流言中的一个梦想
- 公开荐举议
- 为新生活运动进一解
- 建设与无为
- 今日可做的建设事业
- 论《宪法初稿》
- “协和外交”原来还是“焦土外交”
- 一个民族的自杀
- 今日的危机
- 中华民国华北军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
- 解决中日的任何悬案?
- 看了裁军会议的争论以后
- 写在徐梅女士的文章的后面
- 从私立学校谈到燕京大学
- 所谓“东欧洛加诺协约”
- 奥国的大政变
- “九一八”的第三周年纪念
- 整整三年了!
- 论国联大会的两件事
- 双十节的感想
- 政治统一的意义
- 记全国考铨会议
- 谁教青年学生造假文凭的?
- 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
- 一年来关于民治与独裁的讨论
- 汪蒋通电里提起的自由
- 国际危机的逼近
- 答丁在君先生论民主与独裁
- 新年的梦想
- 独立评论编辑后记(1934年)
-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
- 中日提携,答客问
- 纪念“五四”(1935年5月5日)
- 杂碎录(一)
-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 又大一岁了
- 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
- “无不纳闷,都有些伤心”
- 略答陶希圣先生
- 沉默的忍受
- 答陈序经先生
- 平绥路旅行小记
- 苏俄外交史上的又一页及其教训
- 政制改革的大路
- 国联的抬头
- 从一党到无党的政治
- 敬告日本国民
- 再记国联的抬头
- 用统一的力量守卫国家!
- 华北问题
- 冀察时局的收拾
-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
- 再论学生运动
- 我们要求外交公开
- 独立评论编辑后记(1935年)
- 再论外交文件的公开
- 东京的兵变
- 《洛加诺公约》的撕毁
- 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
- 关于《调整中日关系的先决条件》
- 《独立评论》的四周年
- 国联还可以抬头
- 敬告宋哲元先生
- “亲者所痛,仇者所快!”
- 《新青年》重印题辞
- 张学良的叛国
- 独立评论编辑后记(1936年)
- 新年的几个期望
- 日本霸权的衰落与太平洋的国际新形势
- 中日问题的现阶段
- 读经平议
- 伦敦的英、日谈判
- 再谈谈宪政
- 冀察平津举办“国大”选举
- 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
- 独立评论编辑后记(1937年)
- 中国和日本的西化
- 关于国民党国际宣传工作的意见(稿)
- “五四”的第二十八周年
- 眼前“两个世界”的明朗化
- 青年人的苦闷
-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 援助与自助
-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
- 容忍与自由(1959年3月16日)
- 读程天放先生的《美国论》后记
胡适文集(十二)
收录胡适演说文字,斜杠后数字为《胡适文集(十二)》书中页码。
卷一
- 白话文法
- 谈谈《诗经》
- 新文学运动之意义
- 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
- 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 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看法
- 中国文艺复兴
- 白话文运动
- 提倡白话文的起因
- 什么是“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 提倡拼音字(《国语日报》欢迎会上答问)
- 传记文学
- 白话文的意义
- 谈《红楼梦》作者的背景
- 四十年来的文学革命
卷二
- 研究国故的方法
- 再谈谈整理国故
- 中国近一千年是停滞不进步吗?
-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 考证学方法之来历
- 中国再生时期
- 治学方法
- 《水经注》考
-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
- 历史科学的方法
- 中国传统与将来
卷三
- 墨家哲学
- 谈谈实验主义
- 中国哲学的线索
- 哲学与人生
- 从历史上看哲学是什么
- 思想的方法
- 哲学的将来(提要)
- 儒教的使命
- 中国禅学的发展
- 颜习斋哲学及其与程朱陆王之异同
- 中国人思想中的不朽观念
- 谈谈中国思想史
- 杜威哲学
-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 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译文有版权)
- 杜威在中国
卷四
- 提高和普及
- 在北大开学典礼会上的讲话
- 学生与社会
- 在北大学潮平定后之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 在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 书院制史略
- 学术救国
- 中国书的收集法
- 为什么读书
- 治学方法
-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 智识的准备
- 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致词
- 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 考试与教育
- 在北大工学院四十四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 选科与择业(台中农学院座谈会上答问)
- 教育学生培养兴趣(台北市中学以上学校校长座谈会上答问)
- 回忆中国公学(中国公学校友会欢迎会上讲词)
-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 美国大学教育的革新者吉尔曼的贡献
- 谈谈大学
- 大学的生活
- 找书的快乐
- 中国教育史的资料
- 教师的模范
- 在北京大学六十二周年校庆纪念会上的演说词
卷五
- 少年中国之精神
- 在同乐会的演说
- 研究社会问题底方法
- 女子问题
- 科学的人生观
- 打破浪漫病
- 究竟在这二十三年里做些什么
- 在上海文教界欢迎会上的讲话
- 人生问题
- 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台北市编辑人协会欢迎会上讲词)
- 辩冤自谤为第一天理(监察院欢迎会上讲词)
- 工程师的人生观
- 报业的真精神(台北市报业公会欢迎会上讲词)
- 大宇宙中谈博爱
- 纪念林肯的新意义
- 新闻记者的修养
- 怕老婆的故事
-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 谈谈四健会的哲学
卷六
- 太平洋会的规律
- 太平洋学会
- 海外杂感
- 太平洋国际之认识与感想
- 海外归来之感想
- 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 在中研院第一届院士会议上的讲话
-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 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典礼致词
- 基本科学研究与农业
-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卷七
- 武力解决与解决武力
- 好政府主义
- 对于沪汉事件的感想
- 五四运动纪念
- 中国问题的一个诊察
- 日本在中国之侵略战
- 中国抗战的展望
- 我们还要作战下去
- 国际大家庭
- 伟大的同情心
- 中国目前的情势
- 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运动(文化冲突的比较研究)
- 中国为一个作战的盟邦
- 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
- 纪念“五四”(1942年5月4日)
- 论战后新世界之建设
- 抗战五周年纪念
- 我们能做什么?
- 自由主义
- 对立法院的寄望(立法院欢迎会上讲词)
- 谈护宪
- 五十年来的美国
- 从《到奴役之路》说起
- 容忍与自由(1959年11月20日)
- 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
- 编后记 ——文集主编作品,尚有版权。
译文
- 割地(1912年译自La Dernière classe,今通谓《最后一课》)